CN207518358U - 一种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18358U
CN207518358U CN201720943556.3U CN201720943556U CN207518358U CN 207518358 U CN207518358 U CN 207518358U CN 201720943556 U CN201720943556 U CN 201720943556U CN 207518358 U CN207518358 U CN 207518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harging
dropping type
circuit
b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435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昌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435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18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18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18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接收线圈、整流桥、降压型转换电路和降压型充电电路,接收线圈、整流桥、降压型转换电路以及降压型充电电路依次电连接,接收线圈接收无线适配器发射的电信号并产生交流电,并将所述交流电输出至整流桥;整流桥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输出至降压型转换电路;降压型转换电路将所述直流电的电压值降压至目标输出电压值并输出至降压型充电电路;降压型充电电路对电压值为所述目标输出电压值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后输出至电池;可增大充电电路的前级输入电压、减小前级输入电流,不仅可降低充电电路中的功率损耗,减小发热,提高安全性;而且小电流对接收线圈的性能要求较低,还可降低充电电路的硬件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配置不断提升,以及对电量的需求量和消耗量不断变大,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充电方式越来越多,为了提高充电的便利性,无线充电的方式已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充电趋势。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侧的无线充电电路主要采用Buck转换器和Buck充电电路;其中,Buck转换器用于将前级输出的直流电调整为波纹更小、电压值更为稳定的直流电;Buck充电电路用于对Buck转换器输出的直流电进行调整并对电池进行充电。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Buck转换器以及Buck充电电路的电能转换效率均较低,导致整个无线充电电路的整体电能转换效率更低,不仅影响了电子设备的充电效率;而且,由于功率损耗的表现形式为发热,因此,还会降低用户体验且影响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无线充电电路由于电能转换效率较低导致的电子设备充电效率低以及发热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包括接收线圈、整流桥、降压型转换电路以及降压型充电电路,所述接收线圈、所述整流桥、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以及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依次电连接,其中:
所述接收线圈,用于接收无线适配器发射的电信号并产生交流电,以及将所述交流电输出至所述整流桥;
所述整流桥,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输出至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
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直流电的电压值降压至目标输出电压值,并输出至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
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用于对电压值为所述目标输出电压值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后输出至电池
优选地,所述的充电电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信息和充电电路的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输出电压值,并向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将所述直流电的电压值调整至目标输出电压值;其中,充电状态信息包括电池电压值,或者电池电压值和充电电流值。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若确定电池电压值VBAT高于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且不高于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且充电电流值IBAT小于预设目标充电电流值IBATSET,则确定能够使得IBAT增大的目标输出电压值VBOUT
若确定电池电压值VBAT高于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且不高于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且充电电流值IBAT位于预设目标充电电流取值范围之内,则确定使得所述充电电路实现恒流充电的目标输出电压值VBOUT
若确定电池电压值VBAT高于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且低于第三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且充电电流值IBAT高于预设截止充电电流值IBATEND,则确定使得所述充电电路实现恒压充电的目标输出电压值VBOUT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不高于所述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ΔVBAT为正数。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若确定VBATTH<VBAT≤VCV-ΔVBAT,且IBAT<IBATSET-ΔI1,则确定VBOUT=V'BOUT+ΔV1;其中,V'BOUT为上一次确定的目标输出电压值;
若确定VBATTH<VBAT≤VCV-ΔVBAT,且IBATSET-ΔI1≤IBAT<IBATSET-ΔI2,则确定VBOUT=V'BOUT+ΔV2;其中,ΔI1、ΔI2、ΔV1以及ΔV2为正数;
若确定VBATTH<VBAT≤VCV-ΔVBAT,且IBATSET-ΔI2≤IBAT≤IBATSET+ΔI2,则首先保持VBOUT不变,并执行以下操作:当确定IBAT>IBATSET-ΔI3时,保持VBOUT不变;当确定IBAT≤IBATSET-ΔI3时,确定VBOUT=V'BOUT+ΔV2;其中,ΔI3为正数;
若确定VCV-ΔVBAT<VBAT<VCV+ΔVBAT,且IBAT>IBATEND,则确定VBOUT=V'BOUT-ΔV2
优选地,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包括一个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或两个以上串联的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
进一步可选地,任一所述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组、第二开关组、第一分压电容以及第二分压电容,
所述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器下发的第一控制信号,开启所述第一开关组,关闭所述第二开关组,使得所述第一分压电容以及第二分压电容充电,并输出电压大小为所述第一分压电容的电压值的直流电;以及,响应于所述控制器下发的第二控制信号,关闭所述第一开关组,开启所述第二开关组,使得所述第一分压电容以及第二分压电容放电,并输出电压大小为所述第一分压电容的电压值的直流电。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充电电路的参数信息包括串联的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级数N、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电压转换效率以及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比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i=1,2……N;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若确定电池电压值VBAT高于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且低于第三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时,采用以下方式确定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的初始输出电压值作为目标输出电压值其中,所述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低于所述第三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
优选地,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Buck充电电路,其中: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若确定电池电压值VBAT不高于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或者电池电压值VBAT高于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且低于第三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且充电电流值IBAT不高于预设截止充电电流值IBATEND,则终止向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以保持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关闭;其中,所述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不高于所述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ΔVBAT为正数;
所述Buck充电电路,用于对所述整流桥输出的直流电进行调整后输出至所述电池。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充电电路。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适配器、电池以及上述的充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接收线圈、整流桥、降压型转换电路以及降压型充电电路,所述接收线圈、所述整流桥、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以及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依次电连接,其中:所述接收线圈,用于接收无线适配器发射的电信号并产生交流电,以及将所述交流电输出至所述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输出至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直流电的电压值降压至目标输出电压值,并输出至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用于对电压值为所述目标输出电压值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后输出至电池。也就是说,整流之后采用降压级联的结构对电能进行转换,可大幅度增大充电电路的前级输入电压、减小充电电路的前级输入电流,不仅可降低充电电路中的功率损耗,减小发热,以及提高设备安全性;而且由于小电流对接收线圈的性能要求较低,因此还可降低充电电路的硬件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侧的无线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充电电路的降压型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充电电路的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的充电过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具体地,如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充电电路可包括接收线圈201、整流桥202、降压型转换电路203以及降压型充电电路204,所述接收线圈201、所述整流桥202、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以及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204依次电连接,其中:
所述接收线圈201,用于接收无线适配器发射的电信号并产生交流电,以及将所述交流电输出至所述整流桥202;
所述整流桥202,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输出至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
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用于将所述直流电的电压值降压至目标输出电压值,并输出至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204;
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204,用于对电压值为所述目标输出电压值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后输出至电池。
也就是说,整流之后采用降压级联的结构对电能进行转换,可大幅度增大充电电路的前级输入电压、减小充电电路的前级输入电流,可降低充电电路中的等效阻抗的功率损耗,减小发热,提高充电电路的电能转换效率、充电效率以及安全性。
另外,由于充电电路前级输入的小电流对接收线圈201的性能要求较低,因此,还可降低充电电路的硬件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线圈201可与无线适配器中的电能发射线圈相匹配,且可基于电感应、磁感应、磁共振以及电磁波中的任一方式接收无线适配器发射的电信号,本实施例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具体可为降压型Buck转换器;降压型Buck转换器的转换效率与其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电压差相关,其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电压差越小,其转换效率越高;因此,在电池电压值一定的情况下,同现有技术的Buck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Buck充电电路相比,降压型Buck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降压型充电电路204,降压型Buck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较高,即降压型Buck转换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电压差较小,从而可提高降压型Buck转换器的转换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充电电路的转换效率。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的充电电路还可包括控制器301,所述控制器301,可用于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信息和充电电路的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输出电压值,并向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将所述直流电的电压值调整至目标输出电压值;其中,充电状态信息包括电池电压值,或者电池电压值和充电电流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充电电流值为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204输出的电流的值,即直接为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流的大小;另外,为了使得充电过程控制更加精准,尽量延长大电流充电的时间、提高充电效率,所述电池电压值优选为电池电芯的电压值。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可具体用于若确定电池电压值VBAT高于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且不高于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且充电电流值IBAT小于预设目标充电电流值IBATSET,则确定能够使得IBAT增大的目标输出电压值VBOUT;若确定电池电压值VBAT高于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且不高于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且充电电流值IBAT位于预设目标充电电流取值范围之内,则确定使得所述充电电路实现恒流充电的目标输出电压值VBOUT;若确定电池电压值VBAT高于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且低于第三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且充电电流值IBAT高于预设截止充电电流值IBATEND,则确定使得所述充电电路实现恒压充电的目标输出电压值VBOUT;其中,所述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不高于所述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ΔVBAT为正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设置,优选地,VBATTH可设置为电池充电过程的恒流阶段的下限阈值,例如2.8V~3V;所述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以及第三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也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设置,优选地,VCV可设置为电池充电过程的恒流阶段的上限阈值,即电池充电过程由恒流阶段进入恒压阶段的阈值,例如3.8V~4.6V;ΔVBAT可设置为一较小的电压值,例如1V。也就是说,可将电池充电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预充阶段、恒流阶段以及恒压阶段;在预充阶段,控制器确定目标输出电压值VBOUT,使得充电电流的大小逐步向预设目标充电电流值IBATSET(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设置)靠近;在恒流阶段,充电电流的大小位于预设目标充电电流取值范围(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设置)之内后,控制器确定使得充电电流的大小尽量平稳的目标输出电压值VBOUT;在恒压阶段,电池电压值足够大之后,控制器确定使得电池电压的大小保持平稳的目标输出电压值VBOUT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控制器301,可具体用于当确定VBATTH<VBAT≤VCV-ΔVBAT,且IBAT<IBATSET-ΔI1时,则确定VBOUT=V'BOUT+ΔV1;其中,V'BOUT为上一次确定的目标输出电压值;ΔV1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设置,例如,100mV;ΔI1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设置,例如,1000mA。
也就是说,在预充阶段,优选地,在每次确定充电电流值稳定(充电电流值在设定时间长度内的变化量不大于设定阈值)之后,若确定充电电流值远小于预设目标充电电流值,则以设定的步长增大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的输出电压值,以使得充电电流值逐步、迅速地接近预设目标充电电流值。
所述控制器301,可具体用于当确定VBATTH<VBAT≤VCV-ΔVBAT,且IBATSET-ΔI1≤IBAT<IBATSET-ΔI2,则确定VBOUT=V'BOUT+ΔV2;其中,ΔI1、ΔI2、ΔV1以及ΔV2为正数;优选地,ΔI1>ΔI2,ΔV1>ΔV2;ΔV2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设置,例如,20mV;ΔI2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设置,例如,200mA。
也就是说,在预充阶段,优选地,在每次确定充电电流值稳定之后,若确定充电电流值已接近预设目标充电电流值,则可以设定的较小步长增大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的输出电压值,以使得充电电流值逐步、平稳地达到预设目标充电电流值。
所述控制器301,可具体用于当确定VBATTH<VBAT≤VCV-ΔVBAT,且IBATSET-ΔI2≤IBAT≤IBATSET+ΔI2时,则首先保持VBOUT不变,并执行以下操作:当确定IBAT>IBATSET-ΔI3时,保持VBOUT不变;当确定IBAT≤IBATSET-ΔI3时,确定VBOUT=V'BOUT+ΔV2;其中,ΔI3为正数;优选地,ΔI1>ΔI3;ΔI3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设置,例如,400mA。
也就是说,当充电过程进入恒流阶段之后,若确定充电电流值位于预设目标充电电流取值范围之内时,则可保持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的输出电压值不变;电池电压值会随着充电进程的进行升高,而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的输出电压值不变,因此充电电流值会逐渐减小;当确定充电电流值减小到预设目标充电电流取值范围的下限以下之后,则可以设定的较小步长增大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的输出电压值,以将充电电流值控制在预设目标充电电流取值范围之内。
所述控制器301,可具体用于当确定VCV-ΔVBAT<VBAT<VCV+ΔVBAT,且IBAT>IBATEND时,则确定VBOUT=V'BOUT-ΔV2
也就是说,充电过程进入恒流阶段后,可以设定的较小步长减小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的输出电压值,以使得电池的电压值基本保持不变,充电电流值逐步减小。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204可包括一个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或两个以上串联的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
进一步可选地,如图5所示,任一所述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可包括第一开关组(包括开关Q1和开关Q2)、第二开关组(包括开关Q3和开关Q4)、第一分压电容C1以及第二分压电容C2;所述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器下发的第一控制信号,开启所述第一开关组Q1和Q2,关闭所述第二开关组Q3和Q4,使得所述第一分压电容C1以及第二分压电容C2充电,并输出电压大小为所述第一分压电容C1的电压值的直流电;以及,响应于所述控制器下发的第二控制信号,关闭所述第一开关组Q1和Q2,开启所述第二开关组Q3和Q4,使得所述第一分压电容C1以及第二分压电容C2放电,并输出电压大小为所述第一分压电容C1的电压值的直流电。
也就是说,针对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无论是在分压电容充电阶段(接收第一控制信号)还是分压电容放电阶段(接收第二控制信号),所述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输出电压VOUT的大小都等于第一分压电容C1的电压值,因此,通过调整占空比(分压电容的充电时长与分压电容的充电时长和放电时长的总和之比),便可确定所述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比,例如比值为2,即所述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输出电压VOUT为输入电压VIN的1/2,即实现了降压转换。
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204中串联的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级数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设置;优选地,串联的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级数越多,在电池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降压型充电电路204的输入电压越高;因此,多级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串联可进一步提高充电电路的前级输入电压、减小前级输入电流,降低充电电路中的等效阻抗带来的损耗,提高电能转换的效率;此外,当采用降压型Buck转换器实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时,由于多级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串联可使得降压型Buck转换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值更小,因此可进一步减小降压型Buck转换器的损耗。
另外,由于所述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中不存在电感,即不存在由感性元件引起的线圈损耗以及磁芯损耗,也不存在由感性元件的等效阻抗导致的发热;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Buck充电电路相比,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电能转换效率更高、损耗更低,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效率以及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相应地,所述充电电路的参数信息可包括串联的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级数N、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电压转换效率以及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比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i=1,2……N;
所述控制器,还可具体用于当确定电池电压值VBAT高于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且低于第三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时,采用以下方式确定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的初始输出电压值作为目标输出电压值其中,所述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低于所述第三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
也就是说,在充电开始时,可首先根据电池电压值、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串联的级数、每一级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比以及电压转换效率,确定充电所需的降压型充电电路204的输入电压,即降压型转换电路203的初始输出电压,之后可实时根据电池电压值以及充电电流值对降压型转换电路203的输出电压进行动态调整。
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的充电电路还可包括Buck充电电路601,其中:
所述控制器,还可用于若确定电池电压值VBAT不高于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或者电池电压值VBAT高于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且低于第三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且充电电流值IBAT不高于预设截止充电电流值值IBATEND,则终止向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发送控制信号以保持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关闭;其中,所述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不高于所述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ΔVBAT为正数;
所述Buck充电电路,用于对所述整流桥202输出的直流电进行调整后输出至所述电池。
也就是说,在电池充电过程的预充阶段之前(如电池电压值VBAT不高于电池充电过程的恒流阶段的下限阈值)、或者恒压阶段之后(如电池电压值VBAT不低于电池充电过程的恒流阶段的上限阈值,且充电电流值不高于预设截止充电电流值值IBATEND),需要用小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时,还可控制降压型转换电路203以及降压型充电电路204停止工作,由Buck充电电路进行电能转换并对电池进行充电,Buck充电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以图7所示的流程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充电电路的充电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步骤S1:充电开始;
步骤S2:获取电池电压值VBAT,判断是否VBAT>VBATTH,其中,VBATTH为第一设定电压阈值;若否,执行步骤S3;若是,执行步骤S4;
步骤S3:基于Buck充电电路进行充电,并在充电时长达到设定时间长度后跳转至步骤S2;
步骤S4:确定降压型转换电路的初始输出电压值其中,N为降压型充电电路中串联的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级数,为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电压转换效率,为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比,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i=1,2……N;
步骤S5:以ΔV1步进提高降压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值VBOUT;其中,ΔV1为第一预设电压值;
步骤S6:获取充电电流值IBAT,待IBAT上升到稳定值后执行步骤S7;
步骤S7:判断是否IBATSET-ΔI1≤IBAT,其中,IBATSET为预设目标充电电流值,ΔI1为第一预设电流值;若否,跳转至步骤S5;若是,执行步骤S8;
步骤S8:以ΔV2步进提高降压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值VBOUT,ΔV2为第二预设电压值,ΔV1>ΔV2
步骤S9:获取充电电流值IBAT,待IBAT上升到稳定值后执行步骤S10;
步骤S10:判断是否IBATSET-ΔI2≤IBAT≤IBATSET+ΔI2,其中ΔI2为第二预设电流值,ΔI1>ΔI2;若否,跳转至步骤S8;若是,执行步骤S11;
步骤S11:保持降压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值VBOUT不变;
步骤S12:获取充电电流值IBAT,待IBAT≤IBATSET-ΔI3后,执行步骤13;其中,ΔI3为第三预设电流值,ΔI1>ΔI3
步骤S13:以ΔV2步进提高降压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值VBOUT
步骤S14:判断是否VCV-ΔVBAT<VBAT<VCV+ΔVBAT,其中,VCV-ΔVBAT为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为第三设定电压阈值,且VBATTH不高于VCV-ΔVBAT,ΔVBAT为正数;若否,跳转至步骤S11;若是,执行步骤S15;
步骤S15:充电过程进入恒压(CV)阶段;
步骤S16:以ΔV2步进降低降压型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值VBOUT
步骤S17:判断是否IBAT≤IBATEND,IBATEND为预设截止充电电流值;若是,跳转至步骤S19;若否,执行步骤S18;
步骤S18:待VCV-ΔVBAT<VBAT<VCV+ΔVBAT之后,跳转至步骤S16;
步骤S19:基于Buck充电电路进行充电;
步骤S20:充电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所示的充电过程中,步骤S5~步骤S10为预充阶段,步骤S11~步骤S14为恒流阶段,步骤S15~步骤S18为恒压阶段;图7所示的整个充电过程,适用于开始充电时电池的电压值过低的场景;若开始充电时电池的电压大于设定的阈值,充电过程也可在步骤S4之后直接进入恒流阶段或恒压阶段;若电池的电压更高,则充电过程也可在步骤S2之后直接执行步骤S19基于Buck充电电路进行充电,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可选地,所述充电电路还可包括负载开关模块,所述负载开关模块可设置于所述整流桥202与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203之间,用于有线充电方式和无线充电方式的切换,还可用于对所述充电电路进行过流保护,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包括接收线圈、整流桥、降压型转换电路以及降压型充电电路,所述接收线圈、所述整流桥、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以及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依次电连接,其中:所述接收线圈,用于接收无线适配器发射的电信号并产生交流电,以及将所述交流电输出至所述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输出至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直流电的电压值降压至目标输出电压值,并输出至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用于对电压值为所述目标输出电压值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后输出至电池。也就是说,整流之后采用降压级联的结构对电能进行转换,可大幅度增大充电电路的前级输入电压、减小充电电路的前级输入电流,不仅可降低充电电路中的功率损耗,减小发热,以及提高设备安全性;而且由于小电流对接收线圈的性能要求较低,因此还可降低充电电路的硬件成本。
另外,由于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中不存在电感,即不存在由感性元件引起的线圈损耗以及磁芯损耗,也不存在由感性元件的等效阻抗导致的发热;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Buck充电电路相比,降压型充电电路的电能转换效率更高、损耗更低,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效率以及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充电电路。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可包括无线适配器、电池以及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充电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和说明书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线圈、整流桥、降压型转换电路以及降压型充电电路,所述接收线圈、所述整流桥、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以及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依次电连接,其中:
所述接收线圈,用于接收无线适配器发射的电信号并产生交流电,以及将所述交流电输出至所述整流桥;
所述整流桥,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输出至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
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直流电的电压值降压至目标输出电压值,并输出至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
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用于对电压值为所述目标输出电压值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后输出至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其中: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以及电池相连,所述控制器用于与电池进行通信以获取电池的充电状态信息,并根据充电状态信息和充电电路的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输出电压值,并向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发送控制信号;其中,充电状态信息包括电池电压值,或者电池电压值和充电电流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型充电电路包括一个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或两个以上串联的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组、第二开关组、第一分压电容以及第二分压电容,
所述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用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开启所述第一开关组,关闭所述第二开关组,使得所述第一分压电容以及第二分压电容充电,并输出电压大小为所述第一分压电容的电压值的直流电;以及,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关闭所述第一开关组,开启所述第二开关组,使得所述第一分压电容以及第二分压电容放电,并输出电压大小为所述第一分压电容的电压值的直流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电路的参数信息包括串联的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级数N、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电压转换效率以及任一降压型电荷泵充电子电路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比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i=1,2……N;
目标输出电压值其中,VBAT为电池电压值。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uck充电电路,其中:
所述Buck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连接,输出端与电池连接;所述Buck充电电路用于对所述整流桥输出的直流电进行调整后输出至所述电池;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若确定电池电压值VBAT不高于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或者电池电压值VBAT高于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且低于第三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且充电电流值IBAT不高于预设截止充电电流值IBATEND,则终止向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以保持所述降压型转换电路关闭;其中,所述第一设定电压阈值VBATTH不高于所述第二设定电压阈值VCV-ΔVBAT,ΔVBAT为正数。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充电电路。
8.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适配器、电池以及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充电电路。
CN201720943556.3U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Active CN207518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43556.3U CN207518358U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43556.3U CN207518358U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18358U true CN207518358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43556.3U Active CN207518358U (zh) 2017-07-31 2017-07-31 一种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183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6401A (zh) * 2019-09-24 2021-04-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4036895A (zh) * 2021-11-08 2022-02-11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压SoC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6401A (zh) * 2019-09-24 2021-04-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4036895A (zh) * 2021-11-08 2022-02-11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压SoC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036895B (zh) * 2021-11-08 2023-09-12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压SoC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0598U (zh) 用于终端的充电系统及电源适配器
CN108233453A (zh)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233506A (zh) 一种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03633841B (zh) 供电单元、半导体装置与无线通信装置
CN101286650B (zh) 电池充电电路、电池充电系统及对电池组充电的方法
CN110635546B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方法及系统
CN108124498A (zh) 均衡电路、待充电设备和充电控制方法
CN104821644B (zh) 一种机器人无线充电方法
CN207218340U (zh) 一种开关型恒流恒压锂电池充电器
CN107947305A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系统、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150194826A1 (en) Power bank circuit and the method thereof
US20170005503A1 (en)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with a Regulation Loop
CN104184200A (zh) 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的控制方法及笔记本
CN110504728A (zh) 一种电池充电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05042A (zh) 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电路
CN106487101A (zh) 一种基于负载控制的电流互感器取能装置及方法
CN106602670B (zh) 一种电子设备、供电电源及供电电源的控制方法
AU2004254749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 battery
CN207518358U (zh) 一种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04467135B (zh) 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方法、装置、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N106253394A (zh) 充电器
TWI633739B (zh) 具有調節迴路之電池充電系統及充電方法
CN207652058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1178010A (ja) 電気蓄積セルのバッテリ、特にリチウムセルのバッテリのための充電制御システム
CN111431291A (zh) 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