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1291A - 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1291A
CN111431291A CN202010234748.3A CN202010234748A CN111431291A CN 111431291 A CN111431291 A CN 111431291A CN 202010234748 A CN202010234748 A CN 202010234748A CN 111431291 A CN111431291 A CN 111431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audio
current
instruct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47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小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2347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12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1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129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08Speech classification or search
    • G10L15/16Speech classification or search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包括充电装置、发射线圈装置、蓄电装置、监测装置、音频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交互装置;监测装置实时采集充电宝状态数据,并存储至存储装置,经中央控制装置处理后,根据资源最优调控模型调整当前工作状态;并具有智能语音控制和音频播放功能;通过交互装置可对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宝进行状态查看和远程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为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的运作方式。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移动智能设备走入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但是移动智能设备的续航能力往往有限,充电宝作为轻便的移动电源,可以随时随地为移动智能设备进行充电。因此充电宝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充电宝多为有线设备,功能单一,电池容量有限,充电效率低且不具有语音控制和远程控制功能。所以急需发明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
为达到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含以下步骤:
方法一:将智能无线充电宝总装置内设有充电装置、发射线圈装置、蓄电装置、监测装置、音频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交互装置;中央控制装置与充电装置、发射线圈装置、蓄电装置、监测装置、音频装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和交互装置连接,接收充电装置、发射线圈装置、蓄电装置、监测装置、音频装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和交互装置的数据,并向充电装置、发射线圈装置、蓄电装置、监测装置、音频装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和交互装置发送指令;
方法二:充电装置与中央控制装置、蓄电装置和监测装置连接;充电装置将220V家用交流电经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变压器、补偿电路、分流处理及自反馈控制电路后存储至蓄电装置;监测装置实时采集充电装置的电流、电压、输出功率、蓄电装置的电池容量、蓄电量以及温度数据,将数据发送至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根据监测装置采集的多路数据信号,根据充电资源最优调控模型,实时调节充电装置的充电控制参数,在保证充电安全和蓄电池寿命的情况下,使充电效率达到最高;充电装置具有自反馈控制电路,在充电过程中,分流电流流经自反馈控制电路后,如果主分流电流增大,则自反馈控制电路的电压升高形成斜脉冲信号,斜脉冲信号与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一的尖峰脉冲信号同时输入自反馈控制电路的过流判断电路,输出可改变逆变电路和补偿电路的过流抑制信号,降低充电电流,防止大电流对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宝总装置的器件的损坏;充电装置为了延长蓄电装置的蓄电池寿命,提供三种充电模式;充电装置接收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二的充电模式控制指令,灵活切换三种充电模式,分别为:低电压充电模式,高效充电模式和恒流脉冲充电模式;当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二发出低电压充电指令时,充电装置进入低电压充电模式,为蓄电装置进行小电流低功率充电,当低电压充电模式触发时,补偿电路处于电流补偿低谷值,分流电路的主分流电路和副分流电路流经的电流值相同,但是低电压充电模式,并不是恒压恒流充电模式,自反馈控制电路随着蓄电装置蓄电量的升高,缓慢提高充电电流;当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二发出高效充电模式指令时,此时充电电流上限为Im,根据蓄电装置已有电量C0和蓄电装置充电容量 Cm,实际充电电流为
Figure RE-GDA0002509896080000021
当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二发出恒流脉冲充电指令时,调节逆变电路、变压器、补偿电路、分流处理及自反馈控制电路的时钟模块产生恒流脉冲信号进行充电;
方法三:发射线圈装置由双I型磁芯、可调节双回形线圈、谐振补偿电路、高频逆变电路及功率调节电路组成;发射线圈装置接收中央控制装置的引脚三发出的发射线圈控制指令,并与监测装置连接,监测装置实时采集发射线圈的发射功率、谐振频率;发射线圈装置将蓄电装置的直流电经谐振补偿和高频逆变电路转化为交变电流,交变电流频率电流大小由功率调节电路改变;
方法四:蓄电装置,有主电路、保护电路和蓄电池组成;通过主电路的通断控制蓄电装置的通断,并实现蓄电装置向发射线圈装置传输电能以及接收充电装置的电能;保护电路在蓄电装置处于工作模式时,对主电路进行过压、欠压和过流保护;
方法五:监测装置,在充电宝处于自身充电模式时,实时采集充电装置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蓄电装置的现有电量、温度;在充电宝处于无线放电模式时,通过发射线圈装置为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监测装置采集蓄电装置的现有电量、温度、放电电流、放电电压、放电功率及端电压负增量,同时采集发射线圈的发射功率、谐振频率;当待充电设备通过交互装置与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宝总装置进行配对且注册为常用设备时,监测装置采集注册的待充电设备的现有电量、待充电量、单次充电耗时、充电效率、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电池状态;将采集的数据按发送至存储装置的数据存储节点;
方法六:音频装置,包括音频播放装置、音频采集装置和音频控制装置;音频装置接收中央控制装置的音频控制引脚四发出的音频控制指令,音频控制指令包括音频播放报文指令和音频装置控制指令,两种指令消息具有不同的头结构,当音频装置接收到中央控制装置的指令时,音频控制装置首先对指令头进行解析,指令头由加密的长度为2字节的类型标识符组成,音频控制装置对指令头进行解析后,判断当前指令类型,当判断为音频播放报文指令时,开通音频报文接收端口与中央控制装置建立可信的长连接,接收音频报文并进行解析,当接收到音频结束报文时,向中央控制装置发送报文接收完成指令及报文摘要,中央控制装置收到音频装置发来的完成指令及报文摘要时,对报文摘要进行验证,当通过验证确认音频装置接收到完整且正确的音频报文时,向音频装置发送终止连接信号,音频装置接收到终止信号时,将断开音频报文接收端口与中央控制装置的连接;当传输过程中产生丢包现象时,中央控制装置将报文摘要与报文原文进行对比,将丢掉的报文部分重新发送至音频报文接收端口,直到中央控制装置接收的报文摘要与报文原文验证一致时,停止发送报文;音频控制装置将音频报文通过数模转换模块、噪音平滑模块及增强模块后,输入到音频播报装置,实现语音播报;音频采集装置,具有唤醒指令,当音频装置接收到唤醒指令时,将音频采集装置从低功耗模式唤醒,转换为工作模式,由音频播放装置播放工作指令反馈给用户,并采集传输后续音频信号到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对采集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由引脚四发出音频控制指令,控制音频播报装置播报中央控制装置反馈的音频信号,调节播报音量;
方法七:中央控制装置包括监测控制装置、音频控制装置;监测控制装置根据监测装置采集的多路数据信号,包括蓄电池电量、温度、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放电电流、放电电压、放电功率、端电压负增量、发射线圈的发射功率、谐振频率、注册的待充电设备的现有电量、待充电量、单次充电耗时、充电效率、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电池状态;在充电模式下,根据充电资源最优调控模型,通过引脚一发送尖峰脉冲信号,通过引脚二发送充电模式控制指令,实现三种充电模式的切换,对充电装置进行过压、欠压和过流保护,通过端电压负增量信号判断充电是否完成;在放电模式下,根据发射线圈放电优化模型,通过引脚三发出发射线圈控制指令,控制发射线圈的发射功率、谐振频率,在对多设备充电时,根据每个设备的历史耗电量数据、用电量高峰时段、用电量低谷时段、单次充电耗时、充电效率及蓄电装置的剩余电量数据,基于多设备充电时资源最优分配策略模型,优化发射线圈参数,调节输出功率,实现蓄电装置中的电能的最优分配;音频控制装置,接收音频装置的音频信号,经过深度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模型,实现语音识别,并返回音频交互指令;语音识别模型对语音信号将连续的帧信号按基准等分帧长度,切分为连续的帧片段,对每个帧片段基于搜索算法计算帧片段的摘要,为了减少深度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模型的算法复杂度,加入初始帧摘要,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减少了算法复杂度,使深度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模型能直接预测帧片段的摘要在给定特征下的后验概率,提高了语音识别的效率和精度;
方法八:存储装置,有安全可靠不可篡改的数据存储链路组成,数据存储链路由数据存储节点组成;存储装置接收监测装置传来的监测数据,将监测数据存储至永久存储节点;存储装置也接收待充电设备经通信装置传输的临时数据信息包括,消息提醒数据、电话提醒数据、大文件音频数据;临时数据节点的数据会在待充电设备与多功能无线充电宝总装置断开连接时被清空;
方法九:通信装置,为多功能智能充电宝总装置内各装置提供通信链路,建立多功能智能充电宝总装置与交互装置的通信连接,以及匹配的待充电设备与多功能智能充电宝总装置的通信连接;通信装置与待充电设备连接,当待充电设备处于充电模式时,为减少待充电设备充电的时间,通过音频装置,通知用户将待充电设备调至低电量模式,此时待充电设备的新消息提醒、电话提醒功能、音乐播放功能自动静音,并经由通信装置,传输至音频装置进行播放;
方法十:交互装置为可安装于智能手机的软件应用,交互装置可以与无线充电宝总装置配对和待充电设备进行配对,交互装置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查看并控制无线充电宝总装置配对和待充电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电池状态;充电状态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已充电时长、预计充电完成耗时;放电状态包括:放电电流、放电电压、放电功率、端电压负增量、发射线圈发射功率和谐振频率;电池状态包括:现有电量、温度;待充电设备状态包括:现有电量、待充电量、单次充电耗时、充电效率、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电池状态;实现对无线充电宝总装置的远程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能实现同样功能的产品属于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方法如下:
实施例1:下面将对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的应用场景举例如下:
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宝总装置内设有充电装置、发射线圈装置、蓄电装置、监测装置、音频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交互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与所述充电装置、发射线圈装置、蓄电装置、监测装置、音频装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和交互装置连接,接收所述充电装置、发射线圈装置、蓄电装置、监测装置、音频装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和交互装置的数据,并向所述充电装置、发射线圈装置、蓄电装置、监测装置、音频装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和交互装置发送指令;
充电装置与所述中央控制装置、所述蓄电装置和所述监测装置连接;所述充电装置将220V家用交流电经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变压器、补偿电路、分流处理及自反馈控制电路后存储至所述蓄电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实时采集所述充电装置的电流、电压、输出功率、蓄电装置的电池容量、蓄电量以及温度数据,将数据发送至所述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监测装置采集的多路数据信号,根据充电资源最优调控模型,实时调节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控制参数,在保证充电安全和蓄电池寿命的情况下,使充电效率达到最高;所述充电装置具有自反馈控制电路,在充电过程中,分流电流流经自反馈控制电路后,如果主分流电流增大,则自反馈控制电路的电压升高形成斜脉冲信号,该信号与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一的尖峰脉冲信号同时输入自反馈控制电路的过流判断电路,输出可改变逆变电路和补偿电路的过流抑制信号,降低充电电流,防止大电流对所述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宝总装置的器件的损坏;所述充电装置为了延长所述蓄电装置的蓄电池寿命,提供三种充电模式;所述充电装置接收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二的充电模式控制指令,灵活切换三种充电模式,分别为:低电压充电模式,高效充电模式和恒流脉冲充电模式;当所述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二发出低电压充电指令时,所述所述充电装置进入低电压充电模式,为所述蓄电装置进行小电流低功率充电,当低电压充电模式触发时,所述补偿电路处于电流补偿低谷值,分流电路的主分流电路和副分流电路流经的电流值相同,但是所述低电压充电模式,并不是恒压恒流充电模式,所述自反馈控制电路随着所述蓄电装置蓄电量的升高,缓慢提高充电电流;当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二发出高效充电模式指令时,此时充电电流上限为Im,根据所述蓄电装置已有电量C0和所述蓄电装置充电容量Cm,实际充电电流为
Figure RE-GDA0002509896080000081
当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二发出恒流脉冲充电指令时,调节逆变电路、变压器、补偿电路、分流处理及自反馈控制电路的时钟模块产生恒流脉冲信号进行充电;
发射线圈装置由双I型磁芯、可调节双回形线圈、谐振补偿电路、高频逆变电路及功率调节电路组成;所述发射线圈装置接收所述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引脚三发出的发射线圈控制指令,并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所述监测装置实时采集所述发射线圈的发射功率、谐振频率;所述发射线圈装置将所述蓄电装置的直流电经谐振补偿和高频逆变电路转化为交变电流,交变电流频率电流大小由所述功率调节电路改变;
蓄电装置,有主电路、保护电路和蓄电池组成;通过主电路的通断控制所述蓄电装置的通断,并实现所述蓄电装置向所述发射线圈装置传输电能以及接收所述充电装置的电能;保护电路在所述蓄电装置处于工作模式时,对主电路进行过压、欠压和过流保护;
监测装置,在充电宝处于自身充电模式时,实时采集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所述蓄电装置的现有电量、温度;在充电宝处于无线放电模式时,通过所述发射线圈装置为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所述监测装置采集所述蓄电装置的现有电量、温度、放电电流、放电电压、放电功率及端电压负增量,同时采集所述发射线圈的发射功率、谐振频率;当所述待充电设备通过所述交互装置与所述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宝总装置进行配对且注册为常用设备时,所述监测装置采集所述注册的待充电设备的现有电量、待充电量、单次充电耗时、充电效率、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电池状态;将采集的数据按发送至所述存储装置的数据存储节点;
音频装置,包括音频播放装置、音频采集装置和音频控制装置;所述音频装置接收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音频控制引脚四发出的音频控制指令,音频控制指令包括音频播放报文指令和音频装置控制指令,两种指令消息具有不同的头结构,当所述音频装置接收到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指令时,所述音频控制装置首先对指令头进行解析,指令头由加密的长度为2字节的类型标识符组成,音频控制装置对指令头进行解析后,判断当前指令类型,当判断为音频播放报文指令时,开通音频报文接收端口与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建立可信的长连接,接收音频报文并进行解析,当接收到音频结束报文时,向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发送报文接收完成指令及报文摘要,所述中央控制装置收到所述音频装置发来的完成指令及报文摘要时,对报文摘要进行验证,当通过验证确认所述音频装置接收到完整且正确的音频报文时,向所述音频装置发送终止连接信号,所述音频装置接收到终止信号时,将断开所述音频报文接收端口与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连接;当传输过程中产生丢包现象时,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将报文摘要与报文原文进行对比,将丢掉的报文部分重新发送至所述音频报文接收端口,直到所述中央控制装置接收的报文摘要与报文原文验证一致时,停止发送报文;所述音频控制装置将所述音频报文通过数模转换模块、噪音平滑模块及增强模块后,输入到所述音频播报装置,实现语音播报;所述音频采集装置,具有唤醒指令,当所述音频装置接收到唤醒指令时,将所述音频采集装置从低功耗模式唤醒,转换为工作模式,由所述音频播放装置播放工作指令反馈给用户,并采集传输后续音频信号到所述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对采集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由引脚四发出音频控制指令,控制音频播报装置播报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反馈的音频信号,调节播报音量;
中央控制装置包括监测控制装置、音频控制装置;所述监测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监测装置采集的多路数据信号,包括蓄电池电量、温度、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放电电流、放电电压、放电功率、端电压负增量、发射线圈的发射功率、谐振频率、注册的待充电设备的现有电量、待充电量、单次充电耗时、充电效率、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电池状态;在充电模式下,根据充电资源最优调控模型,通过引脚一发送尖峰脉冲信号,通过引脚二发送充电模式控制指令,实现三种充电模式的切换,对所述充电装置进行过压、欠压和过流保护,通过端电压负增量信号判断充电是否完成;在放电模式下,根据发射线圈放电优化模型,通过引脚三发出发射线圈控制指令,控制发射线圈的发射功率、谐振频率,在对多设备充电时,根据每个设备的历史耗电量数据、用电量高峰时段、用电量低谷时段、单次充电耗时、充电效率及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电量数据,基于多设备充电时资源最优分配策略模型,优化发射线圈参数,调节输出功率,实现所述蓄电装置中的电能的最优分配;所述音频控制装置,接收所述音频装置的音频信号,经过深度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模型,实现语音识别,并返回音频交互指令;语音识别模型对语音信号将连续的帧信号按基准等分帧长度,切分为连续的帧片段,对每个帧片段基于搜索算法计算帧片段的摘要,为了减少深度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模型的算法复杂度,加入初始帧摘要,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减少了算法复杂度,使深度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模型能直接预测帧片段的摘要在给定特征下的后验概率,提高了语音识别的效率和精度;
存储装置,有安全可靠不可篡改的数据存储链路组成,数据存储链路由数据存储节点组成;所述存储装置接收所述监测装置传来的监测数据,将监测数据存储至永久存储节点;所述存储装置也接收所述待充电设备经所述通信装置传输的临时数据信息包括,消息提醒数据、电话提醒数据、大文件音频数据;所述临时数据节点的数据会在待充电设备与所述多功能无线充电宝总装置断开连接时被清空;
通信装置,为所述多功能智能充电宝总装置内各装置提供通信链路,建立所述多功能智能充电宝总装置与所述交互装置的通信连接,以及匹配的待充电设备与所述多功能智能充电宝总装置的通信连接;所述通信装置与待充电设备连接,当待充电设备处于充电模式时,为减少待充电设备充电的时间,通过所述音频装置,通知用户将待充电设备调至低电量模式,此时待充电设备的新消息提醒、电话提醒功能、音乐播放功能自动静音,并经由所述通信装置,传输至所述音频装置进行播放;
交互装置为可安装于智能手机的软件应用,所述交互装置可以与所述无线充电宝总装置配对和待充电设备进行配对,所述交互装置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查看并控制所述无线充电宝总装置配对和待充电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电池状态;充电状态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已充电时长、预计充电完成耗时;放电状态包括:放电电流、放电电压、放电功率、端电压负增量、发射线圈发射功率和谐振频率;电池状态包括:现有电量、温度;待充电设备状态包括:现有电量、待充电量、单次充电耗时、充电效率、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电池状态;实现对所述无线充电宝总装置的远程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成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包括充电装置、发射线圈装置、蓄电装置、监测装置、音频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交互装置,实现了高效智能的无线充电控制功能,并提供了语音控制、远程控制、及待充电设备音频播放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同时以上说明,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及实施,因此其他基于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完成的等同改变,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涵盖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将智能无线充电宝总装置内设有充电装置、发射线圈装置、蓄电装置、监测装置、音频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交互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与所述充电装置、发射线圈装置、蓄电装置、监测装置、音频装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和交互装置连接,接收所述充电装置、发射线圈装置、蓄电装置、监测装置、音频装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和交互装置的数据,并向所述充电装置、发射线圈装置、蓄电装置、监测装置、音频装置、存储装置、通信装置和交互装置发送指令;
步骤二: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中央控制装置、所述蓄电装置和所述监测装置连接;所述充电装置将220V家用交流电经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变压器、补偿电路、分流处理及自反馈控制电路后存储至所述蓄电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实时采集所述充电装置的电流、电压、输出功率、蓄电装置的电池容量、蓄电量以及温度数据,将数据发送至所述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监测装置采集的多路数据信号,根据充电资源最优调控模型,实时调节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控制参数,在保证充电安全和蓄电池寿命的情况下,使充电效率达到最高;所述充电装置具有自反馈控制电路,在充电过程中,分流电流流经自反馈控制电路后,如果主分流电流增大,则自反馈控制电路的电压升高形成斜脉冲信号,斜脉冲信号与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一的尖峰脉冲信号同时输入自反馈控制电路的过流判断电路,输出可改变逆变电路和补偿电路的过流抑制信号,降低充电电流,防止大电流对所述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宝总装置的器件的损坏;所述充电装置为了延长所述蓄电装置的蓄电池寿命,提供三种充电模式;所述充电装置接收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二的充电模式控制指令,灵活切换三种充电模式,分别为:低电压充电模式,高效充电模式和恒流脉冲充电模式;当所述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二发出低电压充电指令时,所述所述充电装置进入低电压充电模式,为所述蓄电装置进行小电流低功率充电,当低电压充电模式触发时,所述补偿电路处于电流补偿低谷值,分流电路的主分流电路和副分流电路流经的电流值相同,但是所述低电压充电模式,并不是恒压恒流充电模式,所述自反馈控制电路随着所述蓄电装置蓄电量的升高,缓慢提高充电电流;当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二发出高效充电模式指令时,此时充电电流上限为Im,根据所述蓄电装置已有电量C0和所述蓄电装置充电容量Cm,实际充电电流为
Figure FDA0002430601600000021
当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引脚二发出恒流脉冲充电指令时,调节逆变电路、变压器、补偿电路、分流处理及自反馈控制电路的时钟模块产生恒流脉冲信号进行充电;
步骤三:所述发射线圈装置由双I型磁芯、可调节双回形线圈、谐振补偿电路、高频逆变电路及功率调节电路组成;所述发射线圈装置接收所述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引脚三发出的发射线圈控制指令,并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所述监测装置实时采集所述发射线圈的发射功率、谐振频率;所述发射线圈装置将所述蓄电装置的直流电经谐振补偿和高频逆变电路转化为交变电流,交变电流频率电流大小由所述功率调节电路改变;
步骤四:所述蓄电装置,有主电路、保护电路和蓄电池组成;通过主电路的通断控制所述蓄电装置的通断,并实现所述蓄电装置向所述发射线圈装置传输电能以及接收所述充电装置的电能;保护电路在所述蓄电装置处于工作模式时,对主电路进行过压、欠压和过流保护;
步骤五:所述监测装置,在充电宝处于自身充电模式时,实时采集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所述蓄电装置的现有电量、温度;在充电宝处于无线放电模式时,通过所述发射线圈装置为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所述监测装置采集所述蓄电装置的现有电量、温度、放电电流、放电电压、放电功率及端电压负增量,同时采集所述发射线圈的发射功率、谐振频率;当所述待充电设备通过所述交互装置与所述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宝总装置进行配对且注册为常用设备时,所述监测装置采集所述注册的待充电设备的现有电量、待充电量、单次充电耗时、充电效率、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电池状态;将采集的数据按发送至所述存储装置的数据存储节点;
步骤六:所述音频装置,包括音频播放装置、音频采集装置和音频控制装置;所述音频装置接收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音频控制引脚四发出的音频控制指令,音频控制指令包括音频播放报文指令和音频装置控制指令,两种指令消息具有不同的头结构,当所述音频装置接收到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指令时,所述音频控制装置首先对指令头进行解析,指令头由加密的长度为2字节的类型标识符组成,音频控制装置对指令头进行解析后,判断当前指令类型,当判断为音频播放报文指令时,开通音频报文接收端口与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建立可信的长连接,接收音频报文并进行解析,当接收到音频结束报文时,向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发送报文接收完成指令及报文摘要,所述中央控制装置收到所述音频装置发来的完成指令及报文摘要时,对报文摘要进行验证,当通过验证确认所述音频装置接收到完整且正确的音频报文时,向所述音频装置发送终止连接信号,所述音频装置接收到终止信号时,将断开所述音频报文接收端口与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连接;当传输过程中产生丢包现象时,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将报文摘要与报文原文进行对比,将丢掉的报文部分重新发送至所述音频报文接收端口,直到所述中央控制装置接收的报文摘要与报文原文验证一致时,停止发送报文;所述音频控制装置将所述音频报文通过数模转换模块、噪音平滑模块及增强模块后,输入到所述音频播报装置,实现语音播报;所述音频采集装置,具有唤醒指令,当所述音频装置接收到唤醒指令时,将所述音频采集装置从低功耗模式唤醒,转换为工作模式,由所述音频播放装置播放工作指令反馈给用户,并采集传输后续音频信号到所述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对采集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由引脚四发出音频控制指令,控制音频播报装置播报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反馈的音频信号,调节播报音量;
步骤七: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监测控制装置、音频控制装置;所述监测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监测装置采集的多路数据信号,包括蓄电池电量、温度、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放电电流、放电电压、放电功率、端电压负增量、发射线圈的发射功率、谐振频率、注册的待充电设备的现有电量、待充电量、单次充电耗时、充电效率、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电池状态;在充电模式下,根据充电资源最优调控模型,通过引脚一发送尖峰脉冲信号,通过引脚二发送充电模式控制指令,实现三种充电模式的切换,对所述充电装置进行过压、欠压和过流保护,通过端电压负增量信号判断充电是否完成;在放电模式下,根据发射线圈放电优化模型,通过引脚三发出发射线圈控制指令,控制发射线圈的发射功率、谐振频率,在对多设备充电时,根据每个设备的历史耗电量数据、用电量高峰时段、用电量低谷时段、单次充电耗时、充电效率及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电量数据,基于多设备充电时资源最优分配策略模型,优化发射线圈参数,调节输出功率,实现所述蓄电装置中的电能的最优分配;所述音频控制装置,接收所述音频装置的音频信号,经过深度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模型,实现语音识别,并返回音频交互指令;语音识别模型对语音信号将连续的帧信号按基准等分帧长度,切分为连续的帧片段,对每个帧片段基于搜索算法计算帧片段的摘要,为了减少深度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模型的算法复杂度,加入初始帧摘要,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减少了算法复杂度,使深度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模型能直接预测帧片段的摘要在给定特征下的后验概率,提高了语音识别的效率和精度;
步骤八:所述存储装置,有安全可靠不可篡改的数据存储链路组成,数据存储链路由数据存储节点组成;所述存储装置接收所述监测装置传来的监测数据,将监测数据存储至永久存储节点;所述存储装置也接收所述待充电设备经所述通信装置传输的临时数据信息包括,消息提醒数据、电话提醒数据、大文件音频数据;所述临时数据节点的数据会在待充电设备与所述多功能无线充电宝总装置断开连接时被清空;
步骤九:所述通信装置,为所述多功能智能充电宝总装置内各装置提供通信链路,建立所述多功能智能充电宝总装置与所述交互装置的通信连接,以及匹配的待充电设备与所述多功能智能充电宝总装置的通信连接;所述通信装置与待充电设备连接,当待充电设备处于充电模式时,为减少待充电设备充电的时间,通过所述音频装置,通知用户将待充电设备调至低电量模式,此时待充电设备的新消息提醒、电话提醒功能、音乐播放功能自动静音,并经由所述通信装置,传输至所述音频装置进行播放;
步骤十:所述交互装置为可安装于智能手机的软件应用,所述交互装置可以与所述无线充电宝总装置配对和待充电设备进行配对,所述交互装置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查看并控制所述无线充电宝总装置配对和待充电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电池状态;充电状态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已充电时长、预计充电完成耗时;放电状态包括:放电电流、放电电压、放电功率、端电压负增量、发射线圈发射功率和谐振频率;电池状态包括:现有电量、温度;待充电设备状态包括:现有电量、待充电量、单次充电耗时、充电效率、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电池状态;实现对所述无线充电宝总装置的远程控制。
CN202010234748.3A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 Withdrawn CN1114312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4748.3A CN111431291A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4748.3A CN111431291A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1291A true CN111431291A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49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4748.3A Withdrawn CN111431291A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129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2769A (zh) * 2023-05-26 2023-08-11 淮阴工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时长预测方法及无线充电设备
CN117542134A (zh) * 2024-01-10 2024-02-09 深圳市每开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源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2769A (zh) * 2023-05-26 2023-08-11 淮阴工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时长预测方法及无线充电设备
CN117542134A (zh) * 2024-01-10 2024-02-09 深圳市每开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源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542134B (zh) * 2024-01-10 2024-04-05 深圳市每开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源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5724B (zh) 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方法、装置、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N203056660U (zh) 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器
CN111431291A (zh) 一种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智能无线充电运作方法
CN109905042A (zh) 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电路
CN104467135B (zh) 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方法、装置、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N106786886A (zh) 一种基于负载识别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充电方法
CN113473300A (zh) Tws充电盒与耳机的高效率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1710630B (zh) 一种车载锂电池智能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7332305A (zh) 一种多个充电设备的充电方法及系统
CN203278349U (zh) 可无线充电的蓝牙耳机、蓝牙音箱及电子设备
CN205986274U (zh) 多路电池充电系统
CN108494111A (zh) 一种移动设备及移动设备无线充电方法
CN208924445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电路
CN207518358U (zh) 一种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05162484B (zh) 一种应用于信能同传系统接收端的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685033A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系统
CN207652058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46724A (zh) 一种双模无线充电单芯片架构
CN111106659A (zh) 充电装置、多电池充电系统及充电柜
CN216216099U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
CN211018360U (zh) 通过qc、pd协议实现定频调压的无线充电路
CN108767955A (zh) 无线充电电路、无线充电发射端及无线充电系统
CN210608651U (zh) 充电装置、多电池充电系统及充电柜
CN201726163U (zh) 太阳能发电系统
CN110266103B (zh) 一种5g通信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