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11939U - 一种油污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污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11939U
CN207511939U CN201721138025.3U CN201721138025U CN207511939U CN 207511939 U CN207511939 U CN 207511939U CN 201721138025 U CN201721138025 U CN 201721138025U CN 207511939 U CN207511939 U CN 207511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asy dirt
oil suction
retracting device
hous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380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瑛
陈康
尹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en Carbo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 Carbo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 Carbo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en Carbo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380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11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11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11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污回收装置,该油污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含油污水中的油污,所述油污回收装置由壳体、吸油区、垃圾收集区、水泵组成,所述含油污水经过垃圾收集区、吸油区,在吸油区实现油污和水的分离,所述吸油区填充吸油包,所述吸油包内含有吸油材料,所述吸油区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油污回收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一端固定于壳体外侧,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油污回收装置固定于预设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专用的吸油材料,该吸油材料具有很低的密度,可以实现高效的油水分离,利用水泵,使得含有油污的水经过吸油材料后获得油水分离,同时,采用固定装置,实现集油装置始终位于水面下方3‑5mm。

Description

一种油污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污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含油污水的治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国内外对对含油污水治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类: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和生化处理法。其中物理处理法无需额外的添加物质,且设备可以反复使用,总体成本较低,是使用较多的方法。而对于大批量的含油污水处理,也会较多地采用离心分离法。不过,目前在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时,在分离效率、分离成本、分离效果的综合考量上,仍有所不足。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回收处理泄漏油污的吸油材质、装置及方法》,申请号200410084140.8,公开了一种回收处理泄漏油污的吸油材质、装置及方法。该吸油材质至少包含资源回收的具有弹性且密度大于水的合成橡胶所磨成的粉末。该装置包括一种吸油材料与一个容器;吸油材质由疏水性资源回收的合成橡胶与合成纤维所组成。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供一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吸油材质与一容器,该吸油材质由具有弹性且密度大于水的疏水性资源回收材质所构成;将该装置与泄漏油污接触;以机械挤压的方式回收被吸附的该泄漏油污。综上,虽然目前已经有不少处理悬浮于水中油污的方法,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回收漏油污的方法兼具有环保、操作保存容易以及成本竞争优势等特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易于制造保存并且价格低廉的回收泄漏油污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污回收装置,所述油污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含油污水中的油污,所述油污回收装置由壳体、吸油区、垃圾收集区、水泵组成,所述含油污水经过垃圾收集区、吸油区,在吸油区实现油污和水的分离,所述吸油区填充吸油包,所述吸油包内含有吸油材料,所述吸油区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油污回收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一端固定于壳体外侧,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油污回收装置固定于预设位置。
所述壳体上部开口、下部封闭,所述壳体顶面中心位置设置一进水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一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所述壳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滤网、吸油区、第二滤网。
所述壳体上部开口、下部封闭,所述壳体下部固定设置一多孔挡板,所述壳体底部设置一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所述垃圾收集区设置于壳体上部内,所述垃圾收集区由筒体组成,所述筒体为上部开口,所述筒体与水泵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多孔挡板、壳体组成吸油区,所述吸油包填充高度不低于所述垃圾收集区的开口。
所述预设位置为水面下方的3-5mm。
所述多孔挡板位于壳体底部上方5-10cm。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为一空心硬质杆,所述空心硬质杆一端固定于壳体外侧,所述水管为软质软,所述水管穿过空心硬质杆与水泵连接。
所述壳体上部的内侧设置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将吸油包固定于固定位置。
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为位于壳体内侧的凸起,所述吸油包固定于所述凸起。
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为位于壳体内侧的卡扣,所述吸油包通过卡扣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专用的吸油材料,该吸油材料具有很低的密度,可以实现高效的油水分离,利用水泵,使得含有油污的水经过吸油材料后获得油水分离,同时,采用固定装置,实现集油装置始终位于水面下方3-5mm。
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更易于理解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污回收装置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污回收装置另一种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所示:
壳体1、吸油区2、垃圾收集区3、水泵4、进水口5、出水口6、第一滤网7、第二滤网8、卡扣9、多孔挡板10、筒体11、水管12、空心硬质杆13、凸起14、可开关排水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一种油污回收装置,所述油污回收装置由壳体、吸油区、垃圾收集区、水泵组成,所述壳体上部开口、下部封闭,所述壳体下部固定设置一多孔挡板,所述壳体底部设置一出水口,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出水口连接,所述垃圾收集区设置于壳体上部内,所述垃圾收集区由筒体组成,所述筒体为上部开口,所述筒体与水泵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多孔挡板、壳体组成吸油区,所述吸油区填充吸油包,所述吸油包内含有吸油材料,所述吸油包填充高度不低于所述垃圾收集区的开口,所述油污回收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一端固定于壳体外侧,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油污回收装置固定于预设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专用的吸油材料,该吸油材料具有很低的密度,可以实现高效的油水分离,利用水泵,将含有油污的水吸至吸油区,吸油区含有大量的吸油材料,经过吸油材料的含有油污的水获得油水分离,油污被吸油材料吸附,纯净的水被排除。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垃圾收集区,垃圾收集区设置于壳体上部,当含有油污的水被吸入吸油材料中时,若存在大量的垃圾,吸油材料会被堵塞而无法起到吸油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开口的筒体,当水被吸入吸油材料时,垃圾由于具有较大的体积而被旋转入垃圾收集区,从而不会堵塞吸油材料。
由于油污基本集中在水面的3-5mm,所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设位置为水面下方的3-5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为位于壳体内侧的凸起,所述吸油包固定于所述凸起。
如图1所示,一种油污回收装置,所述油污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含油污水中的油污,所述油污回收装置由壳体、吸油区、垃圾收集区、水泵组成,所述含油污水经过垃圾收集区、吸油区,在吸油区实现油污和水的分离,所述吸油区填充吸油包,所述吸油包内含有吸油材料,所述吸油区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油污回收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一端固定于壳体外侧,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油污回收装置固定于预设位置。所述壳体上部开口、下部封闭,所述壳体顶面中心位置设置一进水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一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所述壳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滤网、吸油区、第二滤网。所述预设位置为水面下方的3-5mm。所述多孔挡板位于壳体底部上方5-10cm。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为位于壳体内侧的卡扣,所述吸油包通过卡扣固定于所述。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为位于壳体内侧的卡扣,所述吸油包通过卡扣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如图2所示,一种油污回收装置,所述油污回收装置由壳体、吸油区、垃圾收集区、水泵组成,所述壳体上部开口、下部封闭,所述壳体下部固定设置一多孔挡板,所述壳体底部设置一出水口,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出水口连接,所述垃圾收集区设置于壳体上部内,所述垃圾收集区由筒体组成,所述筒体为上部开口,所述筒体与水泵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多孔挡板、壳体组成吸油区,所述吸油区填充吸油包,所述吸油包内含有吸油材料,所述吸油包填充高度不低于所述垃圾收集区的开口,所述油污回收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一端固定于壳体外侧,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油污回收装置固定于预设位置。所述预设位置为水面下方的3-5mm。所述多孔挡板位于壳体底部上方5-10cm。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为一空心硬质杆,所述空心杆一端固定于壳体外侧,所述水管为软质软,所述水管穿过空心硬质杆与水泵连接。所述壳体上部的内侧设置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将吸油包固定于固定位置。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为位于壳体内侧的凸起,所述吸油包固定于所述凸起。本实用新型设置垃圾收集区,垃圾收集区设置于壳体上部,位于水面下方3-5mm,当含有油污的水被吸入吸油材料中时,若存在大量的垃圾,吸油材料会被堵塞而无法起到吸油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开口的筒体,当水被吸入吸油材料时,应用于水面平静的油井中时,水由壳体外边缘向中心部分流动,垃圾由于具有较大的体积,从力学角度来看,垃圾收到了更大的向筒体推动的力,从而使得垃圾被水推至垃圾收集区,从而不会堵塞吸油材料。同时,由于油污回收装置位于水面下方3-5mm,水不会流至垃圾收集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油污回收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和筒体液位传感模块,所述筒体下部设置可开关排水口,所述可开关排水口通过电磁阀实现排水口的开启与关闭,所述当筒体液位传感模块接收到筒体内液位高于预设值时,则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使得筒体液位下降,当筒体液位传感模块接收到筒体内液位低于预设值时,则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的关闭。通过设置控制模块、筒体液位传感模块与可开关排水口可以有效解决筒体内多余的水,从而提高垃圾收集的效率,使得油污回收装置可长期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油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污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含油污水中的油污,所述油污回收装置由壳体、吸油区、垃圾收集区、水泵组成,所述含油污水经过垃圾收集区、吸油区,在吸油区实现油污和水的分离,所述吸油区填充吸油包,所述吸油包内含有吸油材料,所述吸油区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油污回收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一端固定于壳体外侧,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油污回收装置固定于预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部开口、下部封闭,所述壳体顶面中心位置设置一进水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一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所述壳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滤网、吸油区、第二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部开口、下部封闭,所述壳体下部固定设置一多孔挡板,所述壳体底部设置一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所述垃圾收集区设置于壳体上部内,所述垃圾收集区由筒体组成,所述筒体为上部开口,所述筒体与水泵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多孔挡板、壳体组成吸油区,所述吸油包填充高度不低于所述垃圾收集区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油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位置为水面下方的3-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挡板位于壳体底部上方5-10c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油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为一空心硬质杆,所述空心硬质杆一端固定于壳体外侧,所述水管为软质软,所述水管穿过空心硬质杆与水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油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部的内侧设置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吸油包,保持吸油包固定于固定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油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为位于壳体内侧的凸起,所述吸油包固定于所述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油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为位于壳体内侧的卡扣,所述吸油包通过卡扣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CN201721138025.3U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油污回收装置 Active CN207511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8025.3U CN207511939U (zh)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油污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8025.3U CN207511939U (zh)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油污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11939U true CN207511939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3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38025.3U Active CN207511939U (zh)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油污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11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59975U (zh) 一种悬浮式集油装置
CN107344770A (zh) 一种油污回收装置
CN207511939U (zh) 一种油污回收装置
CN208650020U (zh)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206556923U (zh) 一种自滤式深层水样采集器
CN107698011A (zh) 一种便携式净水器的活性炭过滤组件及加工工艺
CN210795964U (zh) 一种浮子自吸式油水分离装置
CN207024703U (zh) 一种餐饮用手动油水分离机
CN108751314A (zh) 一种用于垃圾渗沥液收集提升的气提装置
CN21239128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取样装置
CN206414864U (zh) 一种用于生活废水处理的净化装置
CN107326885A (zh) 一种悬浮式集油装置
CN112624385B (zh) 一种石油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5461147U (zh) 废油收集装置
CN210786513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分离装置
CN201436088U (zh) 工业清洗机用吸油浮筒
CN208511942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208561779U (zh) 高效油水分离变电站事故油池
CN108623030B (zh) 一种生活污水及垃圾用隔油装置
CN214243865U (zh) 一种餐饮垃圾用过滤设备
CN219128372U (zh) 一种油污废水处理转化器装置
CN210823475U (zh) 一种便于抽取酒精的酒精瓶
CN215364999U (zh) 一种具有自主排油功能的含油净水储水装置
CN211419664U (zh)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CN2195372Y (zh) 亚净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