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8042U - 一种薄片卷绕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片卷绕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8042U
CN207508042U CN201721411783.8U CN201721411783U CN207508042U CN 207508042 U CN207508042 U CN 207508042U CN 201721411783 U CN201721411783 U CN 201721411783U CN 207508042 U CN207508042 U CN 207508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fixed block
connector
thin slice
limited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117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雨春
程华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plate Exchang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MYOU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MYOU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MYOU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117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8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8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8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片卷绕机构,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盘体、与盘体中心连接的第一转轴,以及连接件、第一卷绕架、限位架;第一转轴周向均匀分布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卷绕架内侧设有与第一固定块对应的第二固定块;连接件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铰接;限位架包括限位架本体和插槽;限位架本体两侧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卷绕板的连接杆;插槽为限位架本体两侧底部的凸起与连接杆配合而成;插槽与卷绕板配合,插接在卷绕板两侧。该实用新型方便调整卷绕架卷绕的直径大小;且使得薄片卷绕更加整齐,卷绕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薄片卷绕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换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片卷绕机构。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片包括压制而成的金属薄板,金属薄板制造方法通过上下对应的模具将两种不同材质的薄片压制而成,形成有波纹、密封槽等符合板片制造要求的金属薄板。不同材质的薄片通常卷绕在架子上,然后使用时从架子上放出,再通过传输装置输送至模具进行压制,现有技术中的卷绕架卷绕的直径大小控制不方便,其次,薄片卷绕得整齐程度不够,使得卷绕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片卷绕机构,它方便调整卷绕架卷绕的直径大小;且使得薄片卷绕更加整齐,卷绕效果更好。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薄片卷绕机构,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盘体、与盘体中心连接的第一转轴,以及连接件、第一卷绕架、限位架;第一转轴周向均匀分布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卷绕架内侧设有与第一固定块对应的第二固定块;连接件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铰接;限位架包括限位架本体和插槽;限位架本体两侧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卷绕板的连接杆;插槽为限位架本体两侧底部的凸起与连接杆配合而成;插槽与卷绕板配合,插接在卷绕板两侧。
第一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一卷绕架转动,用于卷绕第一薄片;第一转轴转动方向相反时,第一薄片从第一卷绕架放出;通过调整铰接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连接件,可以调整第一卷绕架的直径大小,以适应第一薄片在卷绕时的直径需求。相邻限位架分别设置在第一薄片的前后端面,将卷绕在第一卷绕架上的第一薄片固定在相邻限位架之间;插槽的大小与卷绕板的厚度匹配;插槽方便限位架在卷绕板上移动。
作为优选,第一卷绕架包括至少四个弧形状卷绕板,所述四个卷绕板在周向上形成用于卷绕第一薄片的圆形支撑空间。
第一卷绕架包括至少四个弧形状卷绕板,所述四个卷绕板在周向上形成圆形支撑空间,第一薄片卷绕在形成的圆形支撑空间上;弧形状卷绕板配合第一薄片卷绕为环状,方便支撑第一薄片。
作为优选,连接件包括连接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前端的第一连接件和连接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后端的第二连接件;
通过第一连接件将第一固定块的前端和第二固定块的前端连接;通过第二连接件将第一固定块的后端和第二固定块的后端连接;使得第一卷绕架保持平衡,卷绕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前端两侧的第一连接件A和第一连接件B;第二连接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后端两侧的第二连接件A和第二连接件B。
作为优选,连接杆为弧形状,与卷绕板配合;连接杆上设有固定螺栓,卷绕板上设有对应的若干螺孔,连接杆通过固定螺栓与螺孔连接。
固定螺栓用于固定限位架和卷绕板;卷绕板上设有若干螺孔,可以根据第一薄片的宽度调整限位架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薄片卷绕机构,它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盘体、与盘体中心连接的第一转轴,以及连接件、第一卷绕架、限位架;第一转轴周向分布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卷绕架内侧设有第二固定块;连接件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铰接;通过调整铰接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连接件,可以调整第一卷绕架的直径大小;限位架包括限位架本体和插槽;限位架本体两侧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卷绕板的连接杆;插槽为限位架本体两侧底部的凸起与连接杆配合而成;插槽与卷绕板配合,插接在卷绕板两侧;通过将相邻限位架分别设置在第一薄片的前后端面,将卷绕在第一卷绕架上的第一薄片固定在相邻限位架之间,使得薄片卷绕更加整齐。
附图说明
图1为卷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卷料机构的主视图。
图3为限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输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6为第一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 为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送料装置第一气动夹下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1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11所示的一种薄片送料机器,包括卷绕机构I、输送机构II、推料机构III;
卷绕机构I用于卷绕第一薄片101,可以实现第一薄片101的卷绕和放出;推料机构III拉动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使其通过输送机构II到达推料机构III,后送至模具处进行压制,形成有波纹、密封槽等符合板片制造要求的金属薄板。
卷绕机构I包括机架103、固定在机架103上的盘体104、与盘体104中心连接的第一转轴105,以及连接件、第一卷绕架、限位架108;
第一转轴105周向均匀分布有第一固定块109,第一卷绕架内侧设有与第一固定块109对应的第二固定块110;连接件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109和第二固定块110铰接。
第一转轴105转动时,带动第一卷绕架转动,用于卷绕第一薄片101;第一转轴105转动方向相反时,第一薄片101从第一卷绕架放出;通过调整铰接在第一固定块109和第二固定块110的连接件,可以调整第一卷绕架的直径大小,以适应第一薄片101在卷绕时的直径需求。
具体地,第一卷绕架包括至少四个弧形状卷绕板107,所述四个卷绕板107在周向上形成圆形支撑空间,用于卷绕第一薄片101;
第一卷绕架包括至少四个弧形状卷绕板107,所述四个卷绕板107在周向上形成圆形支撑空间,第一薄片101卷绕在形成的圆形支撑空间上;弧形状卷绕板107配合第一薄片101卷绕为环状,方便支撑第一薄片101。
具体地,连接件包括连接第一固定块109和第二固定块110的前端的第一连接件111和连接第一固定块109和第二固定块110的后端的第二连接件112;
通过第一连接件111将第一固定块109的前端和第二固定块110的前端连接;通过第二连接件112将第一固定块109的后端和第二固定块110的后端连接;使得第一卷绕架保持平衡,卷绕效果更好。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111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块109和第二固定块110前端两侧的第一连接件A118和第一连接件B119;第二连接件112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块109和第二固定块110后端两侧的第二连接件112A和第二连接件112B。
限位架108包括限位架本体113和插槽114;限位架本体113两侧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卷绕板107的连接杆115;插槽114为限位架本体113两侧底部的凸起116与连接杆115配合而成;插槽114与卷绕板107配合,插接在卷绕板107两侧;
相邻限位架108分别设置在第一薄片101的前后端面,将卷绕在第一卷绕架上的第一薄片101固定在相邻限位架108之间;插槽114的大小与卷绕板107的厚度匹配;插槽114方便限位架108在卷绕板107上移动。
具体地,连接杆115为弧形状,与卷绕板107配合;连接杆115上设有固定螺栓117,卷绕板107上设有对应的若干螺孔,连接杆115通过固定螺栓117与螺孔连接。
固定螺栓117用于固定限位架108和卷绕板107;卷绕板107上设有若干螺孔,可以根据第一薄片101的宽度调整限位架108的位置。
第二薄片102通过设置在卷绕机构I下游的第二卷绕装置卷绕、放出;第二薄片102与第一薄片101同时送至输送机构II;
输送机构II包括两侧的挡板201,以及依次设置在两挡板201之间的第一管体202、第二管体203、第三管体204、第四管体205;
第一管体202设置在第二管体203上游且高于第二管体203;第一管体202下端面不低于第二管体203的上端面;
第三管体204上设有用于对齐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的第一限位装置;第四管体205上设有用于对齐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的第二限位装置;第四管体205上游和下游设有与第四管体205齐平的用于搁置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的第五管体208;
第一薄片101从第一管体202的下方穿过,穿过第二管体203上方;第二薄片102从第一管体202和第二管体203的上方穿过;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在第三管体204上方重叠。
第三管体204上设有贯穿的第一凹槽209;第一限位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限位件210,第一限位件210包括设置在第一凹槽209下方的第一螺帽211、设置在第一凹槽209上方的第一轴承212、连接第一螺帽211和第一轴承212的第一螺杆213、设置在第一螺杆213上端部的第一把手214;
操作第一把手214旋转第一螺杆213,第一限位件210能够在第一凹槽209内移动,根据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的宽度调整两个第一限位件210之间的距离;
第四管体205上设有贯穿的第二凹槽215;第二限位装置包括两个第二限位件216,第二限位件216包括设置在第二凹槽215下方的第二螺帽217、设置在第二凹槽215上方的第二轴承218、连接第二螺帽217和第二轴承218的第二螺杆219、设置在第二螺杆219上端部的第二把手220;
操作第二把手220旋转第二螺杆219,第二限位件216能够在第二凹槽215内移动,根据第二薄片102和第二薄片102的宽度调整两个第二限位件216之间的距离;
在第三管体204处重叠的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冲两个第一限位件210之间穿过,又从两个第二限位件216之间穿过;第五管体208用于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平行传输,使得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更加贴合。
具体地,第一管体202上游设有与第一管体202齐平的用于搁置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的第六管体221。
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经过输送机构II进入推料机构III,推料机构III下方设有输送轨道301;
推料机构III包括输送轨道301、位于输送轨道301上的送料装置302和压紧装置303;送料装置302设置在压紧装置303上游;
送料装置302包括设置在输送轨道301上能够在输送轨道301上移动的第一架体304、设置在第一架体304上能够相对第一架体304上下移动的第一气动夹;
第一气动夹向下移动,将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夹紧在第一气动夹和第一架体304之间,第一架体304在输送轨道301上移动时,带动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移动。
第一气动夹包括与第一架体底部322配合用于夹紧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的第一夹紧块,外接气动装置的第一气动件307,以及设置在第一气动件307上的第一感应装置308;第一感应装置308外接控制系统。
气动装置驱动第一驱动件下压时,第一夹紧块与第一架体底部322配合夹紧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使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贴紧固定。
具体地,第一架体304包括两侧的第一侧围309,第一侧围309上设有第三凹槽;第一夹紧块包括第一上夹紧块311和第一下夹紧块312;第一下夹紧块312的端部插设在第三凹槽内,在第一气动件307的驱动下,第一下夹紧块312的端部能够在第三凹槽内移动。
第一下夹紧块312用于连接第一架体304,在第一气动件307的驱动下,第一夹紧块的端部能够在第三凹槽内移动,实现第一气动夹相对第一架体304上下移动第一上夹紧块311使得第一气动件307的力量更加集中在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上,夹紧效果更好。
压紧装置与送料装置302相对设置,压紧装置303包括设置在输送轨道301上的第二架体313、设置在第二架体313上能够相对第二架体313上下移动的第二气动夹;
第二气动夹向下移动,将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夹紧在第二气动夹和第二架体313之间,第二架体313在输送轨道301上移动时,带动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移动。
第二气动夹包括与第二架体底部323配合用于夹紧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的第二夹紧块315,外接气动装置的第二气动件316,以及设置在第二气动件316上的第二感应装置317;第一感应装置308与第一感应装置308相对应设置。
气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件下压时,第二夹紧块315与第二架体底部323配合夹紧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使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贴紧固定;第一感应装置308和第二感应装置317用于控制送料装置302和压紧装置303的距离。
具体地,第二架体313包括两侧的第二侧围318,第二侧围318上设有第四凹槽;第二夹紧块315包括第二上夹紧块320和第二下夹紧块321;第二下夹紧块321的端部插设在第四凹槽内,在第二气动件316的驱动下,第二下夹紧块321的端部能够在第四凹槽内移动。
第二下夹紧块321能够用于连接第二架体313,在第二气动件316的驱动下,第二夹紧块315的端部能够在第四凹槽内移动,实现第二气动夹相对第二架体313上下移动第二上夹紧块320使得第二气动件316的力量更加集中在第一薄片101和第二薄片102上,夹紧效果更好。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5)

1.一种薄片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盘体、与盘体中心连接的第一转轴,以及连接件、第一卷绕架、限位架;第一转轴周向均匀分布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卷绕架内侧设有与第一固定块对应的第二固定块;连接件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铰接;限位架包括限位架本体和插槽;限位架本体两侧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卷绕板的连接杆;插槽为限位架本体两侧底部的凸起与连接杆配合而成;插槽与卷绕板配合,插接在卷绕板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片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卷绕架包括至少四个弧形状卷绕板,所述四个卷绕板在周向上形成用于卷绕第一薄片的圆形支撑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片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件包括连接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前端的第一连接件和连接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后端的第二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片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前端两侧的第一连接件A和第一连接件B;第二连接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后端两侧的第二连接件A和第二连接件B。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薄片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杆为弧形状,与卷绕板配合;连接杆上设有固定螺栓,卷绕板上设有对应的若干螺孔,连接杆通过固定螺栓与螺孔连接。
CN201721411783.8U 2017-10-29 2017-10-29 一种薄片卷绕机构 Active CN207508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1783.8U CN207508042U (zh) 2017-10-29 2017-10-29 一种薄片卷绕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1783.8U CN207508042U (zh) 2017-10-29 2017-10-29 一种薄片卷绕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8042U true CN207508042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5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11783.8U Active CN207508042U (zh) 2017-10-29 2017-10-29 一种薄片卷绕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80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4653A (zh) * 2017-10-29 2018-03-23 浙江鸿远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薄片卷绕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4653A (zh) * 2017-10-29 2018-03-23 浙江鸿远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薄片卷绕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2512B2 (en) Bag manufacturing and packaging system
CN207508042U (zh) 一种薄片卷绕机构
CN207508150U (zh) 一种薄片送料设备
CN107900252A (zh) 一种薄片送料设备
CN207293720U (zh) 一种带压合机构的薄膜放卷装置
CN207508151U (zh) 一种薄片推料机构
CN207596148U (zh) 一种薄片送料机器
CN207508149U (zh) 一种薄片输料设备
CN102689808A (zh) 保鲜膜复卷方法及其复卷机构
CN219885964U (zh) 胶合机
CN109264086B (zh) 全自动不锈钢管包装机
CN107824653A (zh) 一种薄片卷绕机构
CN100594170C (zh) 片材聚集方法及片材聚集装置
CN202625440U (zh) 纸筒输送装置
CN107824711A (zh) 一种薄片推料机构
CN107962133A (zh) 一种薄片输料设备
CN213735626U (zh) 一种种子包装机
CN105562673B (zh) 一种智能自动化锥形网制网机
CN208647282U (zh) 一种具有校正功能的切封包装装置
CN210260476U (zh) 一种印刷机的收料装置
CN207107992U (zh) 印刷设备的纸张输送装置
CN207346854U (zh) 非金属材料卷、片材通用送料机构
CN107826825A (zh) 一种薄片送料机器
CN212738776U (zh) 一种可调整打包装置
CN104438916A (zh) 送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0

Address after: 313000 No. 100 Huanqiao North Road, Xiazhu Street,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nxi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3000 Xiayang Village, Xiazhu Street,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omyou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8

Address after: 313200 No. 100, huanqiao North Road, Xiazhuhu street,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hua plate Exchan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000 No. 100 Huanqiao North Road, Xiazhu Street,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inxi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