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7105U - 一种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7105U
CN207507105U CN201721442463.9U CN201721442463U CN207507105U CN 207507105 U CN207507105 U CN 207507105U CN 201721442463 U CN201721442463 U CN 201721442463U CN 207507105 U CN207507105 U CN 207507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hell
separator
blue algae
algae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24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震宇
沈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Zhaoho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Zhaoho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Zhaoho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Zhaoho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424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7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7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7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包括浮力平衡装置、抽吸装置、分离装置、排水装置、电源装置;所述浮力平衡装置包括充水浮体、第一排水泵、吃水深度检测装置,与上述电气元件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抽吸装置包括设有吸入口和排出口的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吸入口连通的抽水泵;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第二壳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滤网滚筒、电机,所述滤网滚筒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以及连通其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排水泵;所述充水浮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通;所述控制器、抽水泵、电机、第二排水泵均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体的富营养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异常增殖形成水华,使水体景观效果变差,溶解氧气减少,大量水生物死亡,严重影响水质,危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认识蓝藻的危害性,并寻求清除蓝藻的法已刻不容缓。目前,通常采用化学处理和机械打捞处理等方法来清除蓝藻,化学处理是指投放化学药剂进行杀藻,在短时间内快速清除蓝藻,但是采用这种方法,难以根除蓝藻,因为当化学药剂浓度随着扩散而降低到不足以杀死蓝藻时,蓝藻会继续繁殖,且化学药剂会对水体和水生物产生影响。机械打捞是指利用打捞船人工打捞蓝藻,然后再对蓝藻进行处理,这种方法虽然能比较彻底地清除蓝藻,但耗时耗力,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比较彻底地清除蓝藻,且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同时能使收集口与水面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的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包括浮力平衡装置、抽吸装置、分离装置、排水装置、电源装置;所述浮力平衡装置包括充水浮体,连通所述充水浮体与外部空间的第一排水泵,吃水深度检测装置,以及与所述吃水深度检测装置、第一排水泵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抽吸装置包括设有吸入口和排出口的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吸入口连通的抽水泵;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第二壳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滤网滚筒、电机,所述滤网滚筒的开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的位置相对,并将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集藻腔和集水腔,所述滤网滚筒的底部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以及连通所述排水管与所述集水腔的第二排水泵,所述排水管的排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充水浮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第一壳体的排出口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连通;所述控制器、抽水泵、电机、第二排水泵均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滤网滚筒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壳体开口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滤网滚筒的口径尺寸自开口至底部依次递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充水浮体为环状结构,环设于所述第一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吸入口设有呈网格状的垃圾过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充水浮体由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横截面呈倒L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吃水深度检测装置为液位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吃水深度检测装置为测距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壳体的吸入口接触水面,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将吸入口附近的蓝藻和水抽吸到第一壳体中并通过排出口排入到第二壳体内的滤网滚筒内;滤网滚筒在电机的作用下旋转,通过离心作用将水透过滤网从集藻腔甩出到集水腔内,而蓝藻由于无法穿过滤网而留存在集藻腔内;集水腔内的水会被第二排水泵抽入到排水管中排出到第二壳体外,达到自动收集和分离蓝藻的效果,既能比较彻底地清除蓝藻,还能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浮力平衡装置通过吃水深度检测装置检测整个装置是否下沉,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排水泵排出充水浮体内的水,增大充水浮体的浮力,用以平衡增加的蓝藻所产生的重量,使吸入口与水面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从而避免使吸入口下沉浸入到水中而无法接触水面进行蓝藻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的纵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的电气元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浮力平衡装置,2-抽吸装置,3-分离装置,4-排水装置,5-电源装置,11-充水浮体,12-第一排水泵,13-吃水深度检测装置,14-控制器,21-第一壳体,22-抽水泵,23-垃圾过滤层,31-第二壳体,32-滤网滚筒,33-电机,41-排水管,42-第二排水泵,311-集藻腔,312-集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一种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包括浮力平衡装置1、抽吸装置2、分离装置3、排水装置4、电源装置5;浮力平衡装置1包括充水浮体11,连通充水浮体11与外部空间的第一排水泵12,吃水深度检测装置13,以及与吃水深度检测装置13、第一排水泵12电连接的控制器14;抽吸装置2包括设有吸入口和排出口的第一壳体21,以及与吸入口连通的抽水泵22;分离装置3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第二壳体31,以及设于第二壳体31内的滤网滚筒32、电机33,滤网滚筒32的开口的位置与第二壳体31的开口的位置相对,并将第二壳体31内的空间分隔为集藻腔311和集水腔312,滤网滚筒32的底部与电机33连接;排水装置4包括排水管41,以及连通排水管41与集水腔312的第二排水泵42,排水管的排水口位于第二壳体31外;充水浮体11与第一壳体21相连,第一壳体21的排出口与第二壳体31的开口连通;控制器14、抽水泵22、电机33、第二排水泵42均与电源装置5电连接。
使用时,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3在浮力的作用下悬浮在水中,第一壳体21的吸入口接触水面,在抽水泵22的作用下将吸入口附近的蓝藻和水抽吸到第一壳体21中并通过排出口排入到第二壳体31内的滤网滚筒32内;滤网滚筒32在电机33的作用下旋转,通过离心作用将水透过滤网从集藻腔311甩出到集水腔312内,而蓝藻由于无法穿过滤网而留存在集藻腔311内;集水腔312内的水会被第二排水泵42抽入到排水管41中排出到第二壳体31外。随着工作时间的加长,集藻腔311内收集的蓝藻会越来越多,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3的重量会加大并下沉,而吃水深度检测装置13通过检测吃水深度来判断是否有下沉情况的出现,并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14,当确定出现下沉时,控制器14控制第一排水泵12排出充水浮体11内的水,增大充水浮体11的浮力,用以平衡增加的蓝藻所产生的重量,使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使吸入口与水面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从而避免使吸入口下沉浸入到水中而无法接触水面进行蓝藻的收集。
滤网滚筒32开口的尺寸大于第二壳体31开口的尺寸。滤网滚筒32的开口与第二壳体31的开口相对应,且尺寸大于第二壳体31开口的尺寸可以使被收集的蓝藻和水通过第一壳体21的排出口完全进入到集藻腔311内,以准备进行下一步的分离程序,避免了蓝藻进入集水腔312内而无法与水进行分离。
滤网滚筒32的口径尺寸自开口至底部依次递减。采用这种类似于喇叭的结构可以使蓝藻和水在进入集藻腔311内时,一部分水就可以由于自身重力原因通过滤网直接进入到集水腔312内,加快分离的效率。
如图2所示,充水浮体11为环状结构,环设于第一壳体21。充水浮体11采用环状结构可以使其受到的浮力分布的更加均匀,使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在水中受力更加均匀,自身更加平稳。
吸入口设有呈网格状的垃圾过滤层23。呈网格状垃圾过滤层23可以过滤体积较大的垃圾,防止垃圾进入到吸入口内造成堵塞等问题。
第一壳体21的横截面呈倒L形。
吃水深度检测装置13为液位传感器,使用时,位于水面之下。液位传感器可以检测出其自身所处的水深,在使用时,可以将其安装在第二壳体31或者充水浮体11或者第一壳体21的下半段上,但必须始终浸入在水中。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其自身所处的水深加大时,判断为出现下沉情况。
吃水深度检测装置13为测距传感器,使用时,位于水面之上。测距传感器通过检测其与水面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是否有下沉情况出现,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杆件连接在第一壳体21或第二壳体31或者充水浮体11上,但必须始终位于水面之上。当测距传感器检测到其与水面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判断为出现下沉情况。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力平衡装置、抽吸装置、分离装置、排水装置、电源装置;所述浮力平衡装置包括充水浮体,连通所述充水浮体与外部空间的第一排水泵,吃水深度检测装置,以及与所述吃水深度检测装置、第一排水泵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抽吸装置包括设有吸入口和排出口的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吸入口连通的抽水泵;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第二壳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滤网滚筒、电机,所述滤网滚筒的开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的位置相对,并将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集藻腔和集水腔,所述滤网滚筒的底部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以及连通所述排水管与所述集水腔的第二排水泵,所述排水管的排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充水浮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第一壳体的排出口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连通;所述控制器、抽水泵、电机、第二排水泵均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滚筒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壳体开口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滚筒的口径尺寸自开口至底部依次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水浮体为环状结构,环设于所述第一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口设有呈网格状的垃圾过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水浮体由橡胶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横截面呈倒L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吃水深度检测装置为液位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吃水深度检测装置为测距传感器。
CN201721442463.9U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 Active CN207507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2463.9U CN207507105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2463.9U CN207507105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7105U true CN207507105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7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2463.9U Active CN207507105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71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0221A (zh) * 2019-02-22 2020-01-17 吴琼 一种蓝藻打捞离心分离装置
CN116623634A (zh) * 2023-07-24 2023-08-22 山东清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污染治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0221A (zh) * 2019-02-22 2020-01-17 吴琼 一种蓝藻打捞离心分离装置
CN116623634A (zh) * 2023-07-24 2023-08-22 山东清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污染治理系统
CN116623634B (zh) * 2023-07-24 2023-12-29 山东清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污染治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07105U (zh) 一种水体蓝藻收集与分离装置
CN104285919A (zh) 一种海洋网箱养殖鱼自动收捕系统
CN203807587U (zh) 一种fpc板电镀液循环处理装置
CN104906830B (zh) 一种吸水装置
WO2009136727A2 (ko) 적조예방을 위한 선박탑재형 해저퇴적물 제거시스템
CN217895337U (zh) 一种溶气气浮排渣设备
CN105502799B (zh) 循环水系统的液泡分离器
CN109663410A (zh) 一种可移动淤堵智能清洗的泥浆减量系统及方法
CN109430131A (zh) 一种防风浪型水产养殖设备
CN206089848U (zh) 一种方便快捷的阳极泥处理装置
KR101330560B1 (ko) 양식장의 급수 시스템
CN205330959U (zh) 用于潜水泵的过滤装置
CN203022045U (zh) 一种浒苔采集设备
CN209548910U (zh) 一种可移动淤堵智能清洗的泥浆减量系统
KR200427700Y1 (ko) 부상식 여과 및 퇴적물 청소기
CN112931314A (zh) 一种用于鲈鱼的养殖装置及方法
CN101858352B (zh) 自冲洗潜污泵
CN218571194U (zh) 一种海洋水产品的存储运输装置
KR20210046491A (ko) 호수 및 저수지의 침전물 처리장치
JP2017113673A (ja) 浮遊物回収装置
CN109324169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水质检测装置
CN217745966U (zh) 一种用于打捞水面蓝藻的装置
CN212709878U (zh) 一种景观池水面绿藻清理装置
JP2003038061A (ja) 循環ろ過式養殖装置
CN219288486U (zh) 一种单独循环水路的吊水鱼鱼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