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4278U - 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 Google Patents

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4278U
CN207504278U CN201721705799.XU CN201721705799U CN207504278U CN 207504278 U CN207504278 U CN 207504278U CN 201721705799 U CN201721705799 U CN 201721705799U CN 207504278 U CN207504278 U CN 207504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ocket
input
resistance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057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冰冰
周文俊
蒋连忠
刘希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7057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4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4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427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包括直流稳压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源延时开启电路。本实用新型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中电压检测电路采用包括由降压电阻和分压电阻串联而成的分压支路,并将所述降压电阻串接在插座的电源火线L输入端和插座的火线插孔L1电极之间,所述分压支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插座的火线插孔L1电极和零线插孔N1电极上,将插座的插孔上电压降至20V,成为安全电压,因此即使双手同时碰到插孔内部的两个电极也不会存在危险,安全性非常高。

Description

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安全插座电路,具体是一种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和避免火灾事故,国家已明文规定不准生产和销售多功能插座,只能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插座。目前市场上的安全插座基本都采用机械式保护方式,这类安全插座虽然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但是仍不甚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弊端:1、为了防止儿童触电,一般是采用机械手段,使得加力才能接通电源,或是采用双孔同时用力,插孔才打开的方式,但这对于成人、力气大的儿童、精神病患者等心智不全但有足够力量的人群,仍存在安全隐患;2、由于机械方式结构紧凑,机构复杂,经过长期、多次使用后容易出现故障,变得难以插拔,导致一些用户直接将机械安全装置拆除,失去了安全保护作用;3)虽然各生产厂家都规定和标明了插座所允许的最大工作电流,但大部分用户不知道电饭锅、电磁炉、微波炉等家用加热器等负载的实际工作电流,使用时是否会超过根本不清楚,因此很可能会让插座处于过负载状态运行,这不仅会加速触点老化、发热导致塑料壳变形,影响了接触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情况严重时还会电线发热,引发火灾和人身安全事故。
由于机械式安全插座存在这些问题,因此也出现了电子式安全插座。现有的电子式安全插座中采用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一般采用负载与取样电阻串联的方法检测负载电流。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是人体触摸火线的情况下,电流不经过电流取样电阻,因此不会产生启动电流而接通电源,达到保护目的。但这种电路结构形式也存在缺陷,如:当人体电阻较大时,人体上将会有远大于安全电压的高压,另外人体双手同时触摸火线L1和零线N1将有触电的危险,安全性不高;负载阻抗明显变化时取样电阻检测到的电压变化不明显,对过载负载无法准确检测,难以保护,同时,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取样电阻阻值往往较大,因此电源启动后还需增加一个取样电阻短路的继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且安全性更好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稳压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源延时开启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由降压电阻和分压电阻串联而成的分压支路,所述降压电阻串接在插座的电源火线L输入端和插座的火线插孔L1电极之间,所述分压支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插座的火线插孔L1电极和零线插孔N1电极上,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和插座的零线插孔N1电极之间电连接,所述降压电阻与分压电阻的阻值之和大于1MΩ,所述降压电阻与分压电阻之间的阻值比为10:1-15:1,所述分压电阻由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串联而成,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的分压点A与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之间的电压为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所述检测输出信号端与电源延时开启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延时开启电路包括一开启继电器KA及其延时驱动电路,所述开启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并联在所述降压电阻两端,所述检测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延时驱动电路使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失电断开,所述检测输出信号为低电平时,延时驱动电路使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延时得电吸合;所述直流稳压电源为电源延时开启电路提供直流工作电源。
本实用新型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中电压检测电路采用包括由降压电阻和分压电阻串联而成的分压支路,并将所述降压电阻串接在插座的电源火线L输入端和插座的火线插孔L1电极之间,所述分压支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插座的火线插孔L1电极和零线插孔N1电极上,将插座的插孔上电压降至20V,成为安全电压,因此即使双手同时碰到插孔内部的两个电极也不会存在危险,安全性非常高。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压检测电路具体实施例电原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延时开启电路具体实施例电原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载自动关机电路具体实施例电原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启动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具体实施例电原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具体实施例电原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清零复位电路具体实施例电原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直流稳压电路具体实施例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包括直流稳压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源延时开启电路,所述直流稳压电源为电源延时开启电路以及其他电路提供直流工作电源。
如图1所示,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由降压电阻和分压电阻串联而成的分压支路,所述降压电阻串接在插座的电源火线L输入端和插座的火线插孔L1电极之间,所述分压支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插座的火线插孔L1电极和零线插孔N1电极上,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和插座的零线插孔N1电极之间电连接。为了确保安全和兼顾检测灵敏度,所述降压电阻与分压电阻的阻值之和应该选择合适的范围,本具体实施例,所述降压电阻取1MΩ,所述降压电阻与分压电阻之间的阻值比为10:1,这样插座的两插孔间空载电压降至20V左右。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分压电阻由第一分压电阻R3和第二分压电阻R4串联而成,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3和第二分压电阻R4的分压点A与插座的N(零线)电源输入端之间的电压为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所述检测输出信号端与电源延时开启电路输入端A连接。
所述电源延时开启电路包括一开启继电器KA及其延时驱动电路,所述开启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并联在所述降压电阻两端,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空载时,通过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3和第二分压电阻R4的分压,分压点A的电平在2V左右,也即所述检测输出信号出现高电平,此时,对应延时驱动电路使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失电断开,当接上负载时,分压点A的电平在0.5V以下,也即所述检测输出信号全为低电平,此时,对应延时驱动电路使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延时得电吸合。对于延时驱动电路具体电路结构没有特别要求,可以有多种电路形式,只要满足上述要求即可。
如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延时开启电路包括输入电平判别电路和延时驱动电路;所述输入电平判别电路包括延时电阻R6和NPN型第一开关三极管T1,所述延时电阻R6连接在第一开关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电源正极Vcc之间,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在电源负极,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有延时电容C2,所述延时电阻R6和延时电容C2构成延时充电支路,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T1的基极为电源延时开启电路输入端A;所述延时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U1-1和PNP型第二开关三极管T2,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连接在第二开关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电源负极之间,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在电源正极Vcc,所述第一反相器U1-1的输入端(即延时驱动电路的输入端E)经过第一限流电阻R7与第一开关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U1-1的输出端经过第二限流电阻R9与第二开关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第一反相器U1-1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反馈电阻R8和第一反馈二极管VD3串联支路构成所述延时驱动电路。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所述降压电阻优选分成一个以上电阻串联,以避免采用单个电阻时出现电阻失效导通了,导致触电危险,因此本实施例中降压电阻由第一降压电阻R1和第二降压电阻R2串联而成,可以安全提高可靠性。
本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压检测电路空载时,通过降压电阻的降压,分压支路的两端的电压将至约20V,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3和第二分压电阻R4的分压,分压点A的电平在2V左右,也即所述检测输出信号远高于0.5V的死区电压,该分压点A的电平确认为高电平,该高电平输入至延时驱动电路中第一开关三极管T1的基极,第一开关三极管T1出现导通,因放电快,充电慢,延时电容C2放电为低电平,所述第一反相器U1-1的输出高电平,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T2截止,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失电,常开触点KA1断开,使得插座的插孔上电压保持在20V左右的安全电压范围。而低压状态人体电阻至少在100kΩ以上,此时如果有人误触插孔内的电极,分压点A的电平仍远大于0.5V死区电压,也即所述检测输出信号仍为高电平,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失电,常开触点KA1断开,使得插座的插孔上电压保持在20V左右的安全电压范围,不会有触电危险,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
而当插座中上插入1W以上负载时,由于负载的阻抗远小于分压电阻,经过降压电阻降压及第一分压电阻R3和第二分压电阻R4的分压,分压点A的电平始终在0.5V以下,也即所述检测输出信号为低电平,该低电平输入至延时驱动电路中第一开关三极管T1的基极,第一开关三极管T1截止,延时电容C2经过延时电阻R6充电,逐渐变为高电平,所述第一反相器U1-1的输出低电平,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T2导通,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得电,常开触点KA1闭合,使得插座的插孔接通电源,负载上得电。
为了进一步完善电路,确保在撤去负载后插座能恢复至安全电压状态,本电源安全插座电路还设有空载自动关机电路。所述空载自动关机电路包括负载检测单元和比较及延时封锁单元,所述负载检测单元检测插座工作电流,负载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比较及延时封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及延时封锁单元的输出端以线与的方式与延时驱动电路中第一反相器输入端E连接,所述插座工作电流小于预设值时,所述比较及延时封锁单元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
如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检测单元包括电流互感器LH1,电流互感器LH1初级接在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和插座的零线插孔N1电极之间的电源输入线上,所述比较及延时封锁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U2-1、第二反相器U1-2及RC延时电路,第一比较器U2-1采用OC输出型比较器,第一比较器U2-1的输出端经放电电阻与第二反相器U1-2输入端连接,第一比较器U2-1的同相输入端设有由电阻R13和电阻R14组成的分压电路提供比较参考电平,电流互感器LH1的输出端上并联有第一抗饱和二极管VD1、第二抗饱和二极管VD2、取样电阻R5和抗干扰电容C1,电流互感器LH1的输出端与第一比较器U2-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比较器U2-1的输出端经放电电阻R15与第二反相器U1-2输入端连接,所述RC延时电路由延时电阻和延时电容串联构成,所述RC延时电路的中点与第二反相器U1-2输入端连接,延时电容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延时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三极管T2的集电极,第二反相器U1-2的输出端与第一隔离二极管VD5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隔离二极管VD5的阳极作为空载自动关机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延时开启电路输入端E连接。
空载自动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负载正常插接在插座上时,如前面所述,由于负载的阻抗远小于分压电阻,经过降压电阻降压及第一分压电阻R3和第二分压电阻R4的分压,分压点A的电平始终在0.5V以下,也即所述检测输出信号为低电平,该低电平输入至延时驱动电路中第一开关三极管T1的基极,第一开关三极管T1截止,延时电容C2经过延时电阻R6充电,逐渐变为高电平,所述第一反相器U1-1的输出低电平,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T2导通,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得电,常开触点KA1闭合,使得插座的插孔接通电源,负载上得电。同时,电流互感器LH1的输出端上的感应电压大于空载自动关机电路中第一比较器U2-1同相输入端上的参考电平,第一比较器U2-1 输出低电平,第二反相器U1-2输出高电平,经过所述第一隔离二极管VD5的隔离,没有对所述电源延时开启电路中第一反相器U1-1的输入端形成封锁,不会对其造成影响。
当负载从插座撤去后,则电流互感器LH1的输出端上的感应电压小于空载自动关机电路中第一比较器U2-1同相输入端上的参考电平,第一比较器U2-1 输出高电平,第二反相器U1-2输出低电平,经过所述第一隔离二极管VD5下拉,所述电源延时开启电路中第一反相器U1-1的输入端为低电平形成封锁,第一反相器U1-1的输出端为高电平,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失电,常开触点KA1断开,使得插座的插孔上电压恢复为20V左右的安全电压范围,回复到初始状态。
为了防止过载和短路状态下启动电源产生的电火花,本具体实施例中优选还设有启动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如图4所示,所述启动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器U2-2和第三反相器U1-3,第二比较器U2-2采用OC输出型比较器,第二比较器U2-2的同相输入端设有由电阻R18和电阻R19组成的分压电路提供比较参考电平,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与插座的火线插孔L1之间的电压作为第二比较器U2-2的反相输入端输入,即火线插孔L1端经过第四限流电阻R17连接至第二比较器U2-2的反相输入端,选用该电压信号作为采样信号,更能感受微小的信号。为了防止损坏第二比较器U2-2,第二比较器U2-2的反相输入端上并联有第一限幅二极管VD6、第二限幅二极管VD7及抗干扰电容C4,所述第二比较器U2-2的输出端经过第三限流电阻R20与第三反相器U1-3输入端连接,第三反相器U1-3的输出端与第二隔离二极管VD8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隔离二极管VD8的阳极作为所述启动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以线与的方式与延时驱动电路中第一反相器U1-1输入端E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U1-3输入端与电源负极之间连接有第二充电电容C5,所述第三反相器U1-3输入端与电源正极Vcc之间连接有第二充电电阻R21,所述第二充电电阻R21与第三限流电阻R20的阻值比约为20:1,以确保放电快,充电慢。
启动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正常工作状态下,第二比较器U2-2的反相输入端在市电正半周时电平高于第二比较器U2-2的同相输入端参考电平,第二比较器U2-2输出低电平,虽然工作电源经第二充电电阻R21向第二充电电容C5充电,但由于第三限流电阻R20的阻值远小于第二充电电阻R21阻值,放电电流大于充电电流,因此所述第三反相器U1-3输入端仍为低电平,第三反相器U1-3输出为高电平,不影响其他电路的工作;当出现过载或短路现象时,第二比较器U2-2的反相输入端电平始终低于第二比较器U2-2的同相输入端参考电平,第二比较器U2-2输出OC门截止,工作电源经第二充电电阻R21向第二充电电容C5充电,且没有放电通路,因此所述第三反相器U1-3输入端为高电平,第三反相器U1-3输出为低电平,经过第二隔离二极管VD8的低电平钳位封锁,电源延时开启电路无法启动,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失电,常开触点KA1断开,插座无电源输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本具体实施例中优选还设有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如图5所示,所述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包括比较单元,比较单元包括第三比较器U2-3和第三隔离二极管VD10,第三比较器U2-3的同相输入端设有由电阻R23和电阻R24组成的分压电路提供比较参考电平,第三比较器U2-3的反相输入端设有分压电路输入与插座的零线插孔N1电极相关的电压信号,具体由电阻R22和电阻R0组成的分压电路连接在电源正极Vcc与插座的零线插孔N1电极之间,分压点与第三比较器U2-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三比较器U2-3的反相输入端与电源负极之间优选还设有抗干扰电容C6。第三比较器U2-3的输出端上设有上拉电阻R26,第三比较器U2-3的输出端与第三比较器U2-3的同相输入端之间设有连接有第二反馈电阻R25和第二反馈二极管VD9串联支路构成的正反馈支路,第三比较器U2-3的输出端与第三隔离二极管VD10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隔离二极管VD10的阳极作为所述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以线与的方式与延时开启电路输入端E连接。
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正常工作状态下,由电阻R23和电阻R24组成的分压电路分压后的第三比较器U2-3的同相输入端电平略高于由电阻R22和电阻R0组成的分压电路分压后的第三比较器U2-3的反相输入端电平,第三比较器U2-3输出高电平,经过所述第三隔离二极管VD10的隔离,没有对所述电源延时开启电路中第一反相器U1-1的输入端形成封锁,不会对其造成影响。当运行中突然出现过载及短路现象时,第三比较器U2-3的反相输入端电平上升,并高于第三比较器U2-3的同相输入端电平,第三比较器U2-3输出低电平,经过所述第三隔离二极管VD10的低电压钳位封锁,电源延时开启电路无法启动,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失电,常开触点KA1断开,插座无电源输出。为了防止电源被切断后自恢复,在所述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中还设置了由第二反馈电阻R25和第二反馈二极管VD9串联支路构成的正反馈支路,在第三比较器U2-3输出低电平封锁后,经过所述正反馈支路反馈,使得第三比较器U2-3的同相输入端电平一直保持低于第三比较器U2-3反相输入端电平,第三比较器U2-3输出端保持低电平,电源延时开启电路无法启动,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失电,常开触点KA1断开,插座无电源输出。
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动作后,因具有自锁作用,必须解除封锁方能重新正常工作,通过空气开关切断供电电源是复位的一种方式,但是会出现瞬时断电且操作麻烦的不足。本具体实施例中优选还设有清零复位电路,该电路简单实用,且易操作。如图6所示,所述清零复位电路由单稳态人体触摸电路构成,常态下,所述单稳态人体触摸电路输出低电平,人体触摸时,所述单稳态人体触摸电路输出高电平,所述单稳态人体触摸电路的输出端与第四隔离二极管VD4阳极连接,所述第四隔离二极管VD4的阴极作为所述清零复位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中第三比较器U2-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单稳态人体触摸电路包括第四反相器U1-4和触摸片M,所述第四反相器U1-4的输入端与电源正极VCC1之间设有电容C7、电阻R27并联而成的负载阻抗支路,所述触摸片M经过面板电容(如玻璃面板电容C8或有机玻璃面板电容)与所述第四反相器U1-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U1-4的输出端与第四隔离二极管VD4阳极连接,所述第四隔离二极管VD4的阴极作为所述清零复位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中第三比较器U2-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本清零复位电路原理简单:在人体触摸之前,所述第四反相器U1-4的输入端为高电平,输出为低电平,不起清零复位作用;在人体触摸之后,经过玻璃面板电容C8、人体的电容与大地的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U1-4的输入端出现低电平,输出端出现高电平,经所述第四隔离二极管VD4使所述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中第三比较器U2-3的同相输入端出现高电平,起清零复位作用,封锁解除。
本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中对直流稳压电源并无特殊要求,但是,为了减少空载时直流稳压电源的功耗,如图7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包括半波整流单元、初级稳压单元和精密稳压单元;所述半波整流单元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VD12、第二整流二极管VD13、RC降压支路,所述RC降压支路一端与第一整流二极管VD12阳极连接,RC降压另一端与插座的电源火线L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VD13的阴极与第一整流二极管VD12阳极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VD13的阳极与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连接;所述初级稳压单元包括第一单向晶闸管VT1、第一稳压二极管VD14、第四限流电阻R30、抗干扰电容C10和第一滤波电容C11,所述第一单向晶闸管VT1的阳极与第一整流二极管VD12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向晶闸管VT1的阴极与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VD14和第四限流电阻R30串联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VD14的阴极与第一整流二极管VD12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VD14的阳极连接在所述第一单向晶闸管VT1的门极上,所述抗干扰电容C10和第四限流电阻R30并联后连接在所述第一单向晶闸管VT1的阴极和门极上,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11连接在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VD12阴极和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VD12阴极端为初级稳压单元的电源正极VCC1输出端;所述精密稳压单元包括三端稳压器U3、输入滤波电容V12和第二滤波电容C13,所述三端稳压器U3输入端与初级稳压单元的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滤波电容V12连接在所述三端稳压器U3输入端和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滤波电容C13连接在所述三端稳压器U3输出端和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之间,所述三端稳压器U3输出端为精密稳压单元的电源正极VCC2输出端,该电压输出为电路中的第一比较器U2-1、第二比较器U2-2以及参考电平的分压支路提供高精度直流电源,电源正极VCC1为电路其余部分提供直流工作电源。
本直流稳压电源在空载状态下,因所述第一单向晶闸管VT1和第二整流二极管VD13的压降很低,因此静态功耗近似为零。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稳压电源、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源延时开启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由降压电阻和分压电阻串联而成的分压支路,所述降压电阻串接在插座的电源火线L输入端和插座的火线插孔L1电极之间,所述分压支路两端分别连接在插座的火线插孔L1电极和零线插孔N1电极上,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和插座的零线插孔N1电极之间电连接,所述降压电阻与分压电阻的阻值之和大于1MΩ,所述降压电阻与分压电阻之间的阻值比为10:1-15:1,所述分压电阻由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串联而成,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的分压点A与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之间的电压为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所述检测输出信号端与电源延时开启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延时开启电路包括一开启继电器KA及其延时驱动电路,所述开启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并联在所述降压电阻两端,所述检测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时,延时驱动电路使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失电断开,所述检测输出信号为低电平时,延时驱动电路使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延时得电吸合;所述直流稳压电源为电源延时开启电路提供直流工作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延时开启电路包括输入电平判别电路和延时驱动电路;所述输入电平判别电路包括延时电阻和NPN型第一开关三极管,所述延时电阻连接在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电源正极之间,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电源负极,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有延时电容,所述延时电阻和延时电容构成延时充电支路,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为电源延时开启电路输入端;所述延时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和PNP型第二开关三极管,所述开启继电器KA线圈连接在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电源负极之间,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电源正极,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经过第一限流电阻与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经过第二限流电阻与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反馈电阻和第一反馈二极管串联支路构成所述延时驱动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任一项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空载自动关机电路,所述空载自动关机电路包括负载检测单元和比较及延时封锁单元,所述负载检测单元检测插座工作电流,负载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比较及延时封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及延时封锁单元的输出端以线与的方式与电源延时开启电路中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插座工作电流小于预设值时,所述比较及延时封锁单元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检测单元包括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接在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和插座的零线插孔N1电极之间的电源输入线上,所述比较及延时封锁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反相器及RC延时电路,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设有分压电路提供比较参考电平,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经放电电阻与第二反相器输入端连接,所述RC延时电路由延时电阻和延时电容串联构成,所述RC延时电路的中点与第二反相器输入端连接,延时电容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延时电阻的另一端接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一隔离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隔离二极管的阳极作为空载自动关机电路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启动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所述启动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器和第三反相器,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设有分压电路提供比较参考电平,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与插座的火线插孔L1之间的电压作为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输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经过第三限流电阻与第三反相器输入端连接,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二隔离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隔离二极管的阳极作为所述启动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以线与的方式与延时驱动电路中第一反相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输入端与电源负极之间连接有第二充电电容,所述第三反相器输入端与电源正极之间连接有第二充电电阻,所述第二充电电阻与第三限流电阻的阻值比为2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所述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包括比较单元,比较单元包括第三比较器和第三隔离二极管,第三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设有分压电路提供比较参考电平,第三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设有分压电路输入与插座的零线插孔N1电极相关的电压信号,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上设有上拉电阻,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之间设有连接有第二反馈电阻和第二反馈二极管串联支路构成的正反馈支路,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三隔离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隔离二极管的阳极作为所述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以线与的方式与延时驱动电路中第一反相器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清零复位电路,所述清零复位电路由单稳态人体触摸电路构成,常态下,所述单稳态人体触摸电路输出低电平,人体触摸时,所述单稳态人体触摸电路输出高电平,所述单稳态人体触摸电路的输出端与第四隔离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第四隔离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清零复位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中第三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稳态人体触摸电路包括第四反相器和触摸片,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与电源正极之间设有电容、电阻并联而成的负载阻抗支路,所述触摸片经过面板电容与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四隔离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第四隔离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清零复位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运行过载及短路保护电路中第三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包括半波整流单元、初级稳压单元和精密稳压单元;所述半波整流单元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RC降压支路,所述RC降压支路一端与第一整流二极管阳极连接,RC降压另一端与插座的电源火线L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整流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与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连接;所述初级稳压单元包括第一单向晶闸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四限流电阻、抗干扰电容和第一滤波电容,所述第一单向晶闸管的阳极与第一整流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向晶闸管的阴极与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四限流电阻串联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整流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所述第一单向晶闸管的门极上,所述抗干扰电容和第四限流电阻并联后连接在所述第一单向晶闸管的阴极和门极上,所述第一滤波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阴极和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阴极端为初级稳压单元的电源正极输出端;所述精密稳压单元包括三端稳压器、输入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所述三端稳压器输入端与初级稳压单元的电源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滤波电容连接在所述三端稳压器输入端和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滤波电容连接在所述三端稳压器输出端和插座的电源零线N输入端之间,所述三端稳压器输出端为精密稳压单元的电源正极输出端。
CN201721705799.XU 2017-12-08 2017-12-08 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504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05799.XU CN207504278U (zh) 2017-12-08 2017-12-08 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05799.XU CN207504278U (zh) 2017-12-08 2017-12-08 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4278U true CN207504278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09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05799.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504278U (zh) 2017-12-08 2017-12-08 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42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4273A (zh) * 2017-12-08 2018-06-08 刘冰冰 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4273A (zh) * 2017-12-08 2018-06-08 刘冰冰 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CN108134273B (zh) * 2017-12-08 2023-12-12 刘冰冰 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4273A (zh) 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CN105897233B (zh) 连接输入电源与负载的智能开关
CN201590645U (zh)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交流输入过欠压保护装置
CN102280862B (zh) 变频器输入输出反接检测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3647323A (zh) 一种电池放电的过流保护电路及方法
CN209658953U (zh) 串联电池组电源模块
CN203839985U (zh) 一种电池放电的过流保护电路
CN109995103A (zh) 应急启动电源及应急启动方法
CN209658959U (zh) 带均衡保护的串联电池组电源模块
CN101021719A (zh) 一种基于电量测量的控制开关及开关控制插座
CN207504278U (zh) 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CN102570198B (zh) 人体感应节能防触电插座
CN203166499U (zh) 电磁炉的igbt过压保护电路
CN104600763B (zh) 欠压保护电路以及灯具
CN201663428U (zh) 一种自动断电综合保护器
CN103633633A (zh) 一种电源开机输入浪涌电流抑制方法
CN204389621U (zh) 用电检测装置和电连接装置
CN204424868U (zh) 一种电视机欠压保护电路
CN104065043B (zh) 电池欠压保护和显示电路
CN202708270U (zh) 电磁阀控制电路
CN108767974A (zh) 一种带电池欠压关断的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CN206807281U (zh) 电容放电电路以及具有该电路的模块电源和冗余系统
CN204441852U (zh) 一种三相过压、欠压、缺相一体保护电路
CN204068359U (zh) 具有多种保护功能的独立光伏充电控制器
CN106208657B (zh) 一种浪涌抑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