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2760U - 光扩散膜及背光单元 - Google Patents

光扩散膜及背光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2760U
CN207502760U CN201721580009.XU CN201721580009U CN207502760U CN 207502760 U CN207502760 U CN 207502760U CN 201721580009 U CN201721580009 U CN 201721580009U CN 207502760 U CN207502760 U CN 207502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ion
layer
base material
diffusion film
optical dif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800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路
贺孝林
宋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uan Lo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uan L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uan Lo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uan Lo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800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2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2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2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扩散膜及背光单元,该光扩散膜包括基材及涂覆在所述基材的外层的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内分散有若干扩散粒子,各所述扩散粒子呈均匀分布设置;所述扩散层远离所述基材的一面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呈半圆型设置。上述的光扩散膜通过设有基材及扩散层,扩散层上设有凹槽及扩散粒子,凹槽与扩散粒子相互作用,使得扩散层的外表面形成对光线具有一定聚光作用的曲面,可均匀扩散光线,并减少了扩散层外表面的扩散粒子,可有效地降低生产的成本。

Description

光扩散膜及背光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扩散膜及背光单元。
背景技术
光扩散膜是一种用于扩散点光源、线状光源的光或者调整出射光的角度的薄膜,以便得到均一且正面亮度高的照明。这种光扩散膜被广泛使用于装备在手机、数码相机等的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机等中。
在传统技术中,光学扩散薄膜主要包括透明基材、扩散涂布层、散射粒子、防粘接涂布层及防粘接粒子。上述的光学扩散薄膜主要依靠扩散涂布层中随机散布且不同粒径的散射粒子对进入涂层内的入射光线进行充分散射,以使出射光线的方向随机分布,从而将入射的不均匀光场均匀化,并对薄膜下背光模组元件的瑕疵进行遮盖。同时,一些粒径较大的粒子的顶部突出于涂层表面,形成对光线具有一定聚光作用的曲面,从而使此种光学扩散片具有一定的聚光能力。然而只有少数粒径较大的粒子突出于涂层,使得扩散涂层的厚度和扩散粒子最大粒径的比值偏大,粒子涂布密度偏小,所以上述薄膜的聚光能力和遮盖能力十分有限,而当粒子涂布密度较高时,整体的光扩散膜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聚光能力及遮盖能力的光扩散膜,其可均匀扩散光线,且生产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该光扩散膜的背光单元。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扩散膜,包括基材及涂覆在所述基材的外层的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内分散有若干扩散粒子,各所述扩散粒子呈均匀分布设置;所述扩散层远离所述基材的一面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呈半圆型设置。
上述的光扩散膜通过设有基材及扩散层,扩散层上设有凹槽及扩散粒子,凹槽与扩散粒子相互作用,使得扩散层的外表面形成对光线具有一定聚光作用的曲面,可均匀扩散光线,并减少了扩散层外表面的扩散粒子,可有效地降低生产的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粒径为2μm~12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粒径为5μm~1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层的厚度为8μm~12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粒子的粒径为1μm~3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粒子为中空二氧化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的厚度为150μm~20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为PET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膜还包括固着于所述基材的内层的防粘层,所述防粘层的厚度为5μm~8μm。
一种背光单元,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光扩散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光扩散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光扩散膜100,用于安装在背光单元上,该背光单元包括手机、数码相机等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机。该光扩散膜100包括基材10、涂覆在基材10的外层的扩散层20以及固着于基材10的内层的防粘层30。
基材10采用透光性膜制成,可以使用如玻璃、塑料膜等材料。可选的,塑料膜包括TAC(三乙酰基纤维素)等醋酸纤维素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等。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基材10是采用PET材料制成的PET层,PET又名耐高温聚酯薄膜,它具有极好的光学性能,如透明度好、雾度低,光泽度高,可有效地提高使用该PET层的光扩散膜100的透光性及耐高温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基材10的厚度为150μm~200μm。
扩散层20采用透光性树脂制备而成,该透光性树脂可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电子射线固化型树脂等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如聚丁二烯树脂)、也可为热固化型树脂的固化物(如环氧树脂)、热塑性树脂(如乙基纤维素)、金属醇盐的固化物等。光扩散层20除了使用上述的树脂之外,还可以根据需求添加光引发剂、光聚合促进剂、流平剂、消泡剂、固化剂、爽滑剂、抗静电剂等助剂。光扩散层20内分散有若干扩散粒子21,各扩散粒子21呈均匀分布设置;可选的,扩散粒子21为有机硅、尼龙、中空二氧化硅中的一种。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扩散粒子21选用中空二氧化硅,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低,稳定性好等特点,由于其内部中空,可封装气体或者小分子物质等易挥发溶剂,可减少扩散膜上形成较大的气雾,影响光线扩散。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扩散层20的厚度为8μm~12μm,扩散粒子21的粒径为1μm~3μm。具体的,扩散层20的厚度为10μm,扩散粒子21的粒径为2μm。
扩散层20远离基材10的一面上设有若干凹槽22,各凹槽22呈均匀分布设置;该凹槽22是通过热压等方式使扩散层20的外表面形成平凹结构,从横截面上看,凹槽22呈半圆型设置,使得扩散层20的外表面形成对光线具有一定聚光作用的曲面,凹槽22与扩散粒子21相互作用,可均匀扩散光线。可以理解地,凹槽可以为方形槽或者椭圆形槽或者锥形槽,均可达到扩散光线的效果,但当凹槽为半圆型时,扩散光线的效果最佳,光线扩散较均匀。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凹槽22的粒径为2μm~12μm。具体的,凹槽22的粒径为5μm~10μm。
防粘层30由丙烯酸树脂类、聚氨酯类、丙烯多元醇类等树脂材料中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组成。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防粘层30的厚度为5μm~8μ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背光单元,包括上述的光扩散膜100,可使背光单元可以均匀扩散光线,大大地增强了背光单元的工作效果,可有效地降低生产的成本。
制备时,先配置液体的扩散层20,将扩散粒子21分散在扩散层20的液体内,再将上述的扩散层20液体涂覆在基材10的外层,然后通过热压方式将扩散层20的外表面热压呈平凹结构,最后将防粘层30涂覆于基材10的内层,形成最终的光扩散膜100。
上述的光扩散膜100通过设有基材10、扩散层20及防粘层30,扩散层20上设有凹槽22及扩散粒子21,凹槽22与扩散粒子21相互作用,使得扩散层20的外表面形成对光线具有一定聚光作用的曲面,可均匀扩散光线,并减少了扩散层20外表面的扩散粒子21,可有效地降低生产的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及涂覆在所述基材的外层的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内分散有若干扩散粒子,各所述扩散粒子呈均匀分布设置;所述扩散层远离所述基材的一面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呈半圆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粒径为2μm~12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粒径为5μm~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的厚度为8μm~12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粒子的粒径为1μm~3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粒子为中空二氧化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厚度为150μm~2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PET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膜还包括固着于所述基材的内层的防粘层,所述防粘层的厚度为5μm~8μm。
10.一种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光扩散膜。
CN201721580009.XU 2017-11-22 2017-11-22 光扩散膜及背光单元 Active CN207502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0009.XU CN207502760U (zh) 2017-11-22 2017-11-22 光扩散膜及背光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0009.XU CN207502760U (zh) 2017-11-22 2017-11-22 光扩散膜及背光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2760U true CN207502760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05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80009.XU Active CN207502760U (zh) 2017-11-22 2017-11-22 光扩散膜及背光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27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3279A (zh) * 2020-12-04 2021-03-02 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扩散膜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3279A (zh) * 2020-12-04 2021-03-02 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扩散膜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8405B (zh) 光學膜複合物
CN105467473B (zh) 防反射膜、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防反射膜的选择方法
CN102928901B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TWI479203B (zh) 微透鏡光學片及使用該微透鏡光學片之背光單元與液晶顯示器
CN106680918B (zh) 一种扩散式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5011B (zh) 一种应用于侧光式背光模组的扩散膜
CN107290922A (zh) 贴附型投影屏幕
CN108285679B (zh) 一种大可视角的投影显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8863A (zh) 一种光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7402609B2 (ja) 低スパークルマットコート及び製造方法
KR20090056903A (ko) 광학용 복합 시트
CN108628080A (zh) 一种全息投影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61820A (zh) 光扩散性片及包含该片材的背光装置
CN106908872A (zh) 一种抗刮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3242549A (ja) 視野角制限シート及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KR100909427B1 (ko) 광제어 필름
CN102834742A (zh) Led照明用光扩散膜
CN105278014A (zh) 一种溶剂型uv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7502760U (zh) 光扩散膜及背光单元
CN100426008C (zh) 抗刮光学膜及其用途
CN106908880A (zh) 一种漫反射性高的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TW201040572A (en) Fine particle for optical function layer, optical member for display, and glare shield function layer
CN207586456U (zh) 光扩散膜及背光单元
TW200304552A (en) Anti-Newton ring sheet
KR20090080297A (ko) 프리즘 복합필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7000 No. 1 and No. 2 Xuanlang Industrial Park, Henan Road, Baipu, Linjiang Town, Jiangdong New Area, He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Xuan Long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713 1st and 2nd floors of Building A, 352 Xiangyang Road, Shigu Management Zone, Tangxia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Xuan Long Industrial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