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1530U - 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1530U
CN207501530U CN201721302130.6U CN201721302130U CN207501530U CN 207501530 U CN207501530 U CN 207501530U CN 201721302130 U CN201721302130 U CN 201721302130U CN 207501530 U CN207501530 U CN 207501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ng plant
babinet
ventilation shaft
plant accord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021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宁波
罗胜
杨蓉
杨小波
汪魁
路文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213021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1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1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1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位于箱体(1)内的风道挡板和换热器(2),换热器(2)位于箱体(1)和风道挡板之间,风道挡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开孔(3),开孔用于使空气流动至制冷装置的储物区域,以使储物区域内的各个位置处的温差在预设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能够更好地满足箱内温度的均匀性要求。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档冰箱、酒柜、展示柜等产品在箱内换热结构方案上形态各异,在实现换热结构上某些产品存在一定的缺陷,存在换热效率低、温度均匀不佳、空气流动不畅、箱内存在异味、空气过于干燥等缺陷。葡萄酒柜作为高档恒温存储葡萄酒装置,对于葡萄酒的品质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葡萄酒对于葡萄酒柜内温度的恒温性及均匀性有较严格的要求,因此设计一款能更好地进行箱内换热的系统结构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能够更好地满足箱内温度的均匀性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装置,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内的风道挡板和换热器,换热器位于箱体和风道挡板之间,风道挡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开孔用于使空气流动至制冷装置的储物区域,以使储物区域内的各个位置处的温差在预设范围内。
优选地,温差预设范围为0到3℃。
优选地,风道挡板与箱体之间具有预设间隔,预设间隔形成空气对流通道。
优选地,开孔在风道挡板的整个板面上均匀分布。
优选地,开孔在风道挡板的整个板面上分为多个孔组,每个孔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孔。
优选地,多个孔组沿水平方向排布,每个孔组的多个开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每个孔组的多个开孔沿着从上到下的方向形成多个依次连接的梭形。
优选地,箱体内还设置有温区分隔组件,温区分隔组件将箱体内部分隔为上温区和下温区,风道挡板包括上风道挡板和下风道挡板,换热器包括上换热器和下换热器,上换热器和上风道挡板设置在上温区,下换热器和下风道挡板设置在下温区。
优选地,箱体内还包括第一风机组件和第二风机组件,第一风机组件设置在上温区中部,第二风机组件设置在下温区中部。
优选地,第一风机组件位于上风道挡板上,第二风机组件位于下风道挡板上。
优选地,上温区设置有上通风管道,上通风管道内设置有第一空气过滤器。
优选地,上通风管道包括第一通风管道和第二通风管道,第一通风管道的第一端设置在上风道挡板上,第一通风管道的第二端与第二通风管道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通风管道的第二端设置在箱体上,第一空气过滤器设置在第一通风管道内。
优选地,箱体内还设置有箱胆,风道挡板和换热器均设置在箱胆内,第二通风管道的第一端卡接在箱胆上,第二通风管道的第二端设置有通风盖,通风盖固定设置在箱体上,第二通风管道的第二端与通风盖套接,通风盖上设置有与第二通风管道连通的第一通风口。
优选地,上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储液结构和第一加湿器,第一储液结构用于向第一加湿器提供加湿液。
优选地,第一储液结构包括顶壳,顶壳具有储液凹槽,第一加湿器设置在顶壳的储液凹槽底部。
优选地,第一储液结构还包括底壳,底壳和顶壳形成容纳腔,底壳上设置有保温层,第一加湿器位于容纳腔内,并设置在保温层上方。
优选地,下温区设置有下通风管道,下通风管道内设置有第二空气过滤器。
优选地,箱体内还设置有箱胆,风道挡板和换热器均设置在箱胆内,下通风管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箱胆上,下通风管道的第二端伸出箱胆。
优选地,下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储液结构和第二加湿器,第二储液结构用于向第二加湿器提供加湿液。
优选地,箱体内还设置有箱胆,风道挡板和换热器均设置在箱胆内,箱胆在下换热器的下方形成有下凹结构,下凹结构形成第二储液结构,第二加湿器设置在下凹结构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装置,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内的风道挡板和换热器,换热器位于箱体和风道挡板之间,风道挡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开孔用于使空气流动至制冷装置的储物区域,以使储物区域内的各个位置处的温差在预设范围内。该制冷装置的风道挡板整个板面上设置有多个供空气流动的开孔,在制冷装置工作过程中,空气必须流经整个风道挡板的板面才能够进入到箱体内部,因此更加有助于空气沿着风道挡板的多个开孔进行流动,实现空气在箱体内部的多方位分配,能够使向内空气对流时实现无死角送风效果,达到箱内温度均匀,更加有效地保证制冷装置内部温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L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M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N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箱体;2、换热器;3、开孔;4、温区分隔组件;5、上温区;6、下温区;7、上风道挡板;8、下风道挡板;9、第一风机组件;10、第二风机组件;11、第一空气过滤器;12、第一通风管道;13、第二通风管道;14、箱胆;15、通风盖;16、第一通风口;17、第一加湿器;18、顶壳;19、底壳;20、储液凹槽;21、保温层;22、下通风管道;23、第二空气过滤器;24、第二加湿器;25、第二储液结构;26、第二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制冷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位于箱体1内的风道挡板和换热器2,换热器2位于箱体1和风道挡板之间,风道挡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开孔3,开孔用于使空气流动至制冷装置的储物区域,以使储物区域内的各个位置处的温差在预设范围内,该温差预设范围为0到3℃。
该制冷装置的风道挡板整个板面上设置有多个供空气流动的开孔3,在制冷装置工作过程中,空气必须流经整个风道挡板的板面才能够进入到箱体内部,因此更加有助于空气沿着风道挡板的多个开孔3进行流动,实现空气在箱体内部的多方位分配,由于开孔3位于整个风道挡板的板面,分布在风道挡板的各个区域,因此可以通过开孔3对箱体内部的各个部分进行送风,能够使向内空气对流时实现无死角送风效果,达到箱内温度均匀,更加有效地保证制冷装置内部温度均匀性。
在测量制冷装置的储物区域内的各个位置的温差时,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来进行测量,例如在储物区域的各个角落以及内部空间的多个点位设置温度传感器,在制冷装置工作时,同时获取各个点位的温度,然后计算各个点位之间的温度差值,其中各个点位之间的最大温差值应该满足在预设的温差范围内,如此就能够保证制冷装置的储物区域内各个位置处的温差较小,温度分布较均匀,实现储物区域内的无死角送风,实现向内温度分布均匀。该预设温差范围例如为0到3℃,可以使得储物区域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物品储存效果更佳。
优选地,风道挡板与箱体1之间具有预设间隔,预设间隔形成空气对流通道,在风机开启之后,箱体1内的空气会形成强制对流模式,由于风道挡板与箱体1之间具有预设间隔,因此对流空气能够方便地从预设间隔经过,形成对流流动效应,增加流过换热器的空气流量,加大换热效率。
优选地,开孔3在风道挡板的整个板面上均匀分布,可以进一步提高进入箱体1内的空气的均匀度,使得箱体1内的空气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优选地,开孔3在风道挡板的整个板面上沿水平方向分为多个孔组,每个孔组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开孔3。当制冷装置作为酒柜来使用时,就需要使开孔3的形状与酒瓶的形状相匹配,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第保证对箱体1内的葡萄酒瓶的温控效果,使得风道挡板上的开孔3的结构能够与酒瓶结构相配合,实现箱体内空气温度的更加均匀分布,更加有效地保证葡萄酒的品质。
优选地,每个孔组的多个开孔3沿着从上到下的方向形成多个依次排布的梭形,可以根据箱体1内的托架结构和酒瓶形状实现更好的温度调节效果,达到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内还设置有温区分隔组件4,温区分隔组件4将箱体1内部分隔为上温区5和下温区6,风道挡板包括上风道挡板7和下风道挡板8,换热器2包括上换热器和下换热器,上换热器和上风道挡板7设置在上温区5,下换热器和下风道挡板8设置在下温区6。
优选地,箱体1内还包括第一风机组件9和第二风机组件10,第一风机组件9设置在上温区5中部且位于上风道挡板7上,第二风机组件10设置在下温区6中部且位于下风道挡板8上。将各风机组件设置在其所在温区的风道挡板上,并使风机组件位于相应温区的中部,可以通过风机组件使得温区内的空气形成强制对流模式,并且通过风机组件使空气形成均匀对流,同时增加流过换热器的空气流量,加大换热效率。两个温区中部均设置有风机组件,可以加强箱内空气对流,同时形成整个温区的循环回路,加强温区的空气对流。
优选地,上温区5设置有上通风管道,上通风管道内设置有第一空气过滤器11,能够使箱体1的上温区5内保持通风状况,同时通过第一空气过滤器11对进入上温区5的空气进行过滤,保证了箱内空气的清洁度,使箱内葡萄酒可以“呼吸”起来,给以葡萄酒更好的呵护。
优选地,上通风管道包括第一通风管道12和第二通风管道13,第一通风管道12的第一端设置在上风道挡板7上,第一通风管道12的第二端与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二端设置在箱体1上,第一空气过滤器11设置在第一通风管道12内。
由于上风道挡板7需要与箱体1之间预留预设间隔,因此会导致上风道挡板7与箱体1之间的间隔过大,通风管道的长度不足。通过设置第一通风管道12和第二通风管道13,可以增加箱体1内的通风管道路径长度,使得箱体1内的通风管道可以连通外界空气和上温区5,有效保证通风管道可以将外界空气送入到箱体1的上温区5内,保证了上温区5内的空气流通效率,提高了上温区5内的通风效果。
优选地,箱体1内还设置有箱胆14,风道挡板和换热器2均设置在箱胆14内,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一端卡接在箱胆14上,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二端设置有通风盖15,通风盖15固定设置在箱体1上,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二端与通风盖15套接,通风盖15上设置有与第二通风管道13连通的第一通风口16。
箱胆14为将制冷装置内的温区与箱体1间隔开的隔板结构,在此处可以为第二通风管道13的设置提供安装结构,使得第一通风管道12和第二通风管道13能够实现较好的配合结构,对第二通风管道13或者第一通风管道12形成良好的支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风管道12的第二端套设在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一端内,与第二通风管道13实现串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风管道12的第一端卡接固定在上风道挡板7上,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一端卡接固定在箱胆14上。
通风盖15可以方便地实现第二通风管道13在箱体1上的安装。由于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一端具有与箱胆14相配合的卡接结构,因此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一端需要止挡在箱胆14外,为了实现第二通风管道13的安装,需要使第二通风管道13的外径在卡接端大于箱胆14上的配合孔直径,且朝着箱体1穿出箱胆14的部分,直径需要小于箱胆14上的配合孔直径。如此一来,当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二端到达箱体1时,就无法与箱体1之间实现固定配合,因此需要增加通风盖15来实现第二通风管道13与箱体1的配合。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二端从箱体1的内侧向箱体1伸出,通风盖15卡接固定在箱体1上,然后从箱体1向着第二通风管道13伸出,通风盖15具有伸入箱体1内的连接管,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二端与连接管套接,实现第二通风管道13与箱体1的配合连接。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二端可以套设在连接管外,也可以套设在连接管内。第一通风管道12和第二通风管道13分开设置,也基于第一通风管道12在箱胆14上的安装方面的考虑。
上述的第一空气过滤器优选地为活性炭盒组件。
优选地,位于上温区5内的上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储液结构和第一加湿器17,第一储液结构用于向第一加湿器17提供加湿液。该第一加湿器17可以在上温区5内的空气湿度不足时进行加湿补偿,使得上温区5内具有足够的湿度,保证葡萄酒的存储要求。
优选地,第一储液结构包括顶壳18,顶壳18具有储液凹槽20,第一加湿器17设置在顶壳18的储液凹槽20外侧面底部。从上换热器上留下的冷凝水可以存储在储液凹槽20内,实现冷凝水的汇集。当需要对上温区5进行加湿时,可以通过第一加湿器17对顶壳18进行加热,使得位于储液凹槽20内的空气加热蒸发成水汽,对上温区5进行加湿,使得制冷装置内的环境可以保持恒温恒湿,更加有利于葡萄酒等的保存。第一加湿器17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设置在顶壳18上。
优选地,第一储液结构还包括底壳19,底壳19和顶壳18形成容纳腔,底壳19上设置有保温层21,第一加湿器17位于容纳腔内,并设置在保温层21上方。该保温层21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温效果,使得加第一加湿器17加热的能量不会从第一加湿器17的下方溜走,能够积聚在容纳腔内,并主要向顶壳18汇聚,对顶壳18内的冷凝水起到更好的加热作用,提高第一加湿器17的加湿效率和加湿效果。
优选地,下温区6设置有下通风管道22,下通风管道22内设置有第二空气过滤器23,能够使箱体1的下温区6内保持通风状况,同时通过第二空气过滤器23对进入下温区6的空气进行过滤,保证了箱内空气的清洁度,使箱内葡萄酒可以“呼吸”起来,给以葡萄酒更好的呵护。。
优选地,箱体1内还设置有箱胆14,风道挡板和换热器2均设置在箱胆14内,下通风管道2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箱胆14上,下通风管道22的第二端伸出箱胆14。优选地,下通风管道22卡接固定在箱胆14上。下通风管道22的第二端包括有用于引入空气的第二通风口26。
优选地,位于下温区6内的换热器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储液结构25和第二加湿器24,第二储液结构25用于向第二加湿器24提供加湿液。
箱体1内还设置有箱胆14,风道挡板和换热器2均设置在箱胆14内,箱胆14在换热器2的下方形成有下凹结构,下凹结构形成第二储液结构25,第二加湿器24设置在下凹结构的底部。由于本实施例直接利用箱胆14形成第二储液结构25,因此不用再设置专门的储液结构,能够降低加工成本,降低箱体1内的空间占用,更加合理地布置箱体1内的结构,使得制冷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该制冷装置例如为冰箱、酒柜或者展示柜等。
优选地,本申请中从制冷装置为用于储存葡萄酒的酒柜,酒柜箱内结构包括箱体1、温区分隔组件4、上风道挡板7、下风道挡板8、换热器2、上活性炭盒和下活性炭盒。其中,温区分隔组件4将箱体1分为上下两个温区,上、下风道挡板是上下温区的风道控制的关键零部件,换热器2实现箱内换热,上下温区通用。上活性炭盒及下活性炭盒则是向内外空气流通的通道。
换热器、上、下风道组件依次装配至箱体上,并与箱体形成具有一定距离的间隙,形成箱内空气对流的流道。温区分隔组件4位于箱体中部,使箱体分成上下完全对称的两个温区,两温区的结构形式完全一致。上活性炭盒放置在上温区的最底部,放置于与箱内外流通的上通风管道内,下活性炭盒放置在下温区的最底部,放置于与箱内外流通的下通风管道内。
风道组件是箱内换热的核心零部件,上、下风道组件仅风道挡板结构不一样,其他零件通用。上、下风道挡板具有全方位开孔结构设计,当开动风机组件时,使温区内的空气形成强制对流模式,风机组件放置在温区中部,能够使空气形成均匀对流,同时增加流过换热器的空气流量,加大换热效率,再通过全方位的孔道结构,使空气均匀地送至温区的各个位置,保证各温区的温度均匀性,即保证温区各个位置温度相差极小。在上温区中部和下温区中部分别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盒,温湿度传感器盒内部装有温湿度传感器芯片,用于检测温区内的温度和湿度情况,检测的温度数据用以控制压缩机频率及温区风机开停,通过对压缩机及风机的控制使温区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恒温环境下,为葡萄酒创造一个恒温环境。接线口盖对应的是箱内接线盒结构,为风机组件、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加湿器与主控板的通讯提供接线结构。
在上温区通风及加湿结构中,第一通风管道12、第二通风管道13及通风盖15形成了上温区箱内外空气流通的通道,活性碳盒组件具有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内放置活性碳,当整机工作时,箱外空气通过通风盖15上的第一通风口16进入到上通风管道,经过活性炭过滤后到达箱内,同样地箱内空气也可以沿相反路径排到箱外。通过此通风结构可实现箱内外的空气流通,达到将箱外空气过滤形成洁净空气后流到箱内,保证箱内空气的新鲜度,同时也可以使葡萄酒尽情地吸收新鲜空气,保证葡萄酒的品质,给以最好的呵护。上温区加湿结构则是依靠温区分隔组件4实现,温区分隔组件4具有顶壳18、底壳19及保温泡沫结构,第一加湿器17粘贴在顶壳18的储液凹槽20底部,冷凝水从换热器上滴落至储液凹槽20上,从而使储液凹槽20内具有一定量的冷凝水,当箱内湿度过低时,风道挡板组件上的温湿度传感器会检测到湿度数据,通过主控板控制开启第一加湿器17,使储液凹槽20内冷凝水蒸发,形成加湿作用。
下温区通风及加湿结构的原理均与上温区一致。下活性炭盒组件仍然具有空腔结构用以盛放活性炭,下温区6的下通风管道22用以安装下活性炭盒组件。加湿结构上,区别在于下温区6的第二储液结构25设置在箱胆14上,第二加湿器24仍然贴紧在箱胆14的第二储液结构25。箱胆14是箱体1的一个零部件。下温区6的加湿具体实现方式与上温区一致,不再详叙。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以及位于所述箱体(1)内的风道挡板和换热器(2),所述换热器(2)位于所述箱体(1)和所述风道挡板之间,所述风道挡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开孔(3),所述开孔用于使空气流动至所述制冷装置的储物区域,以使储物区域内的各个位置处的温差在预设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预设范围为0到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挡板与所述箱体(1)之间具有预设间隔,所述预设间隔形成空气对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3)在所述风道挡板的整个板面上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3)在所述风道挡板的整个板面上分为多个孔组,每个孔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孔(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孔组沿水平方向排布,每个孔组的多个开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孔组的多个所述开孔(3)沿着从上到下的方向形成多个依次排布的梭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温区分隔组件(4),所述温区分隔组件(4)将所述箱体(1)内部分隔为上温区(5)和下温区(6),所述风道挡板包括上风道挡板(7)和下风道挡板(8),所述换热器(2)包括上换热器(2)和下换热器(2),所述上换热器(2)和所述上风道挡板(7)设置在所述上温区(5),所述下换热器(2)和所述下风道挡板(8)设置在下温区(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还包括第一风机组件(9)和第二风机组件(10),所述第一风机组件(9)设置在所述上温区(5)中部,所述第二风机组件(10)设置在所述下温区(6)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9)位于所述上风道挡板(7)上,所述第二风机组件(10)位于所述下风道挡板 (8)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温区(5)设置有上通风管道,所述上通风管道内设置有第一空气过滤器(1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风管道包括第一通风管道(12)和第二通风管道(13),所述第一通风管道(12)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上风道挡板(7)上,所述第一通风管道(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11)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管道(12)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箱胆(14),所述风道挡板和所述换热器(2)均设置在所述箱胆(14)内,所述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一端卡接在所述箱胆(14)上,所述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二端设置有通风盖(15),所述通风盖(15)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第二通风管道(13)的第二端与所述通风盖(15)套接,所述通风盖(1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风管道(13)连通的第一通风口(16)。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储液结构和第一加湿器(17),所述第一储液结构用于向所述第一加湿器(17)提供加湿液。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包括顶壳(18),所述顶壳(18)具有储液凹槽(20),所述第一加湿器(17)设置在所述顶壳(18)的储液凹槽(20)底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还包括底壳(19),所述底壳(19)和所述顶壳(18)形成容纳腔,所述底壳(19)上设置有保温层(21),所述第一加湿器(17)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设置在所述保温层(21)上方。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温区(6)设置有下通风管道(22),所述下通风管道(22)内设置有第二空气过滤器(23)。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箱胆(14),所述风道挡板和所述换热器(2)均设置在所述箱胆(14)内,所述下通风管道(2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箱胆(14)上,所述下通 风管道(22)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箱胆(14)。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储液结构(25)和第二加湿器(24),所述第二储液结构(25)用于向所述第二加湿器(24)提供加湿液。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还设置有箱胆(14),所述风道挡板和所述换热器(2)均设置在所述箱胆(14)内,所述箱胆(14)在所述下换热器的下方形成有下凹结构,所述下凹结构形成所述第二储液结构(25),所述第二加湿器(24)设置在所述下凹结构的底部。
CN201721302130.6U 2017-10-09 2017-10-09 制冷装置 Active CN207501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02130.6U CN207501530U (zh) 2017-10-09 2017-10-09 制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02130.6U CN207501530U (zh) 2017-10-09 2017-10-09 制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1530U true CN207501530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499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02130.6U Active CN207501530U (zh) 2017-10-09 2017-10-09 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15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6156A (zh) * 2017-10-09 2018-03-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6156A (zh) * 2017-10-09 2018-03-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93158U (zh) 自动加湿的冷藏柜
CN103900345B (zh) 一种带有加湿控制系统的酒柜
CN206402733U (zh) 一种马铃薯种薯储藏装置
CN207214592U (zh) 风冷冰箱
CN107388691A (zh) 风冷冰箱、冷冻室加湿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180556A (zh) 冰箱
CN208016613U (zh) 兔舍降温系统
CN107796156A (zh) 制冷装置
CN207501530U (zh) 制冷装置
CN105157325B (zh) 一种冷藏装置
CN208113504U (zh) 双屋面温室大棚
CN207113361U (zh) 冰箱
CN207214593U (zh) 风冷冰箱
CN106052245A (zh) 一种带保湿抽屉的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02043503U (zh) 一种温室换气装置
CN113028484B (zh) 一种生物质供暖火墙与新风空调一体化系统
CN210746324U (zh) 一种集成式温室
CN209359162U (zh) 一种大棚恒温热泵机组
CN207688290U (zh) 除湿机
CN209030971U (zh) 一种新型发酵房
CN207600259U (zh) 一种气化站用空温加热装置
CN108419853A (zh) 一种白茶加工的萎凋机构
CN206037364U (zh) 加湿接水盘和空调室内机
CN206959630U (zh) 节能回收型冷却塔
CN209944852U (zh) 一种降温加湿果蔬贮藏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