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90569U - 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90569U
CN207490569U CN201721682080.9U CN201721682080U CN207490569U CN 207490569 U CN207490569 U CN 207490569U CN 201721682080 U CN201721682080 U CN 201721682080U CN 207490569 U CN207490569 U CN 207490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onnection
chip
capacitance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820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斌
陈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anggezi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anggez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anggez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anggez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820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90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90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90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装置至少包括带有空腔的外壳和外壳内的PCB控制板;其中所述外壳由上盖和下盖盖合而成;所述PCB控制板包括主控芯片、供电线路、温度检测电路、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及充电协议解码电路;所述主控芯片通过引脚分别连接供电线路、温度检测电路、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及充电协议解码电路以至少提供无线充电温度保护、无线充电功率控制、无线充电协议分析及过流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手表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和电子手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士随身携带的必备之物。
手机一般带有电池,并且所带电池具有一定的待机时间和/或通话时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需要充电。电子手表的充电方式大多采用充电数据线连接电脑等供电装置的模式供电,供电装置提供的电能通过充电数据线传输给手表,从而实现手表的充电;市面上还出现了一种采用充电线与插头配合而成的充电器,通过插头直接插到电源插孔,从而实现对手表的充电。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手机与手表进行充电时,都必须是专用的一对一的充电器进行充电。这样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至少包括带有空腔的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PCB控制板与电源接口;所述PCB控制板包括主控芯片、供电线路、温度检测电路、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及充电协议解码电路:
所述供电线路用于连接电源以供电;
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充电时各电路的温度以防止过热;
所述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用于给手表充电时驱动各电路给手表充电;
所述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用于给手机充电时驱动各电路给手机充电;
所述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用于给手表和/或手机充电时检测电路的电流;
所述充电协议解码电路用于给手表和/或手机充电时解码所述手表和/或手机的充电协议以适配充电;
所述主控芯片通过引脚分别连接供电线路、温度检测电路、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及充电协议解码电路以至少提供无线充电温度保护、无线充电功率控制、无线充电协议分析及过流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线路包括插口J1及其电源接口、电容C1、C2、C6、C9、C11、C12、C13、C14、C20、C27及C33、二极管D1、驱动芯片U2、U3、U5和U6及解码芯片U4,其中所述C6、C9、C11、C12、C13、C14、C20、C27及C33为电源退耦滤波电容;
所述电容C1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电容C2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电容C6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40个引脚;
所述电容C9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电容C11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9个引脚;
所述电容C12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10个引脚;
所述电容C13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11个引脚;
所述电容C14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电容C20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VDD5;
所述电容C27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电容C33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二极管D1一端连接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VDD5;
所述主芯片U1的第46个引脚连接VDD5;
所述驱动芯片U2的第1个引脚和第7个引脚分别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驱动芯片U3的第1个引脚和第7个引脚分别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解码芯片的第4个引脚连接VDD5,第11个引脚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由热敏电阻RT1、电阻R3、电容C7组成:
所述热敏电阻RT1一端连接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38个引脚;
所述电阻R3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38个引脚;
所述电容C7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38个引脚。
进一步的,所述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由电阻R4、R5、R8、R9、R10及R11、驱动芯片U2和U3、二极管D2和D3、电容C8、C10、C15、C16、C17及C18、晶体三极管Q1、Q2、Q3及Q4、以及发射线圈L2组成:
所述电阻R4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3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1;所述晶体三极管Q1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接口,第三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4个引脚;
所述电阻R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3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2;所述晶体三极管Q2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接口,第三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4个引脚;
所述电阻R8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6个引脚;
所述电阻R9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6个引脚;
所述二极管D2一端连接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2个引脚;
所述二极管D3一端连接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2个引脚;
所述电容C8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4个引脚,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第2个引脚;
所述电容C10、C16、C17及C18并联,并联的一端连接发射线圈L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4个引脚;所述发射线圈L2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4个引脚;
所述电容C15的两端分别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2个引脚和第4个引脚;
所述晶体三极管Q3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4个引脚;
所述电阻R10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第10个引脚;
所述晶体三极管Q4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4个引脚,第二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4个引脚,第三端耦接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第10个引脚;
所述发射线圈L2与电容C10、C16、C17及C18并联连接的一端、晶体三极管Q3、Q4分别连接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和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由电阻R20、R22、R26、R27、R29、R34、R35及R36、驱动芯片U5和U6、二极管D5和D6、电容C26、C28、C29、C34、C35及C36、晶体三极管Q5、Q6、Q7、以及Q8及驱动发射线圈L3组成;
所述电阻R20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17个引脚,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8个引脚;
所述电阻R22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18个引脚,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8个引脚;
所述电阻R26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6个引脚;
所述电阻R27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3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5一端;
所述电阻R29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3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6一端;
所述电阻R34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6个引脚;
所述电阻R3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10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7一端;
所述电阻R36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10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8一端;
所述二极管D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2个引脚,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二极管D6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2个引脚,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电容C26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2个引脚,另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5个引脚;
所述电容C34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2个引脚,另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5个引脚;
所述电容C28、C29、C35及C36并联,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耦接晶体三极管Q6和Q8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6第三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驱动发射线圈L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8、C29、C35及C36并联的另一端及所述三极管Q7和Q8的第三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和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口为USB TYPE C接口、MICRO USB接口或Lighting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由电阻R23、R25、R28、R32及R33、电容C25和C32及解码芯片U4组成:
所述电阻R23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9个引脚,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2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10个引脚;
所述电阻R28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32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9个引脚,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8个引脚;
所述电阻R33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8个引脚,另一端接输入信号;
所述电容C2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10个引脚,一端接地;
所述C32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输入信号;
所述电阻R25和R2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和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协议解码电路由电阻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1、R24、R30及R31、电容C19、C20、C21、C22、C23、C24、C30及C31、二极管D4及解码芯片U4组成:
所述电阻R12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耦接电容C30的一端,所述电容C30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3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2个引脚相连,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个引脚相连;
所述电阻R14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2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耦接电容C19的一端;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5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5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耦接电容C30的一端;
所述电阻R16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5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7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3个引脚相连,另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3个引脚和第14个引脚相连;
所述电阻R18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2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9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2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VDD5;
所述电阻R21一端耦接电容C23,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3的另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2个引脚相连;
所述电阻R24一端耦接二极管D4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4的另一端耦接电容C23的一端;
所述电阻R30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6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耦接电容C30的一端;
所述电阻R31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5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连接AMP OUT;
所述电容C20一端连接VDD5,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21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3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22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2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24一端耦接电容C23,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31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6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4另一端连接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和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各个电路的配合和设置,能够提供给无线充电温度保护、无线充电功率控制、无线充电协议分析、过流保护等功能;
2、手机和手表共用一个无线充电装置的设置,减少了充电线繁杂带来的困扰,让用户出行更便捷;
3、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实现手机和手表的充电效果,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部分电路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部分电路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部分电路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部分电路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例,实施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实施例
如图2所示,提供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至少包括带有空腔的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PCB控制板2与电源接口,电源接口未示出,一般而言,电源接口也做数据接口使用,该电源接口一般为USB TYPE C接口、MICROUSB接口或Lighting接口。;其中外壳由上盖1和下盖3盖合而成;如图1所示,该PCB控制板2包括主控芯片、供电线路、温度检测电路、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及充电协议解码电路,通过主控芯片控制外部电子线路进行分时扫描检测外部充电设备,通过充电协议解码电路滤出协议信号,主控芯片收到协议信号后进行外部充电器的分析与识别——当识别到智能无线充电器上面是手表时,按手表的无线充电协议进行通信与充电;当芯片识别到需要充电的设备是手机时,按手机的无线充电协议进行通信与充电。
本实用新型PCB控制板2的电路具体如图3所示:
供电线路用于连接电源以供电;
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充电时各电路的温度以防止过热;
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用于给手表充电时驱动各电路给手表充电;
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用于给手机充电时驱动各电路给手机充电;
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用于给手表和/或手机充电时检测电路的电流;
充电协议解码电路用于给手表和/或手机充电时解码手表和/或手机的充电协议以适配充电;
主控芯片通过引脚分别连接供电线路、温度检测电路、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及充电协议解码电路以至少提供无线充电温度保护、无线充电功率控制、无线充电协议分析及过流保护。
具体的,如图4所示,图4主要包括供电线路和温度检测电路,该供电线路包括插口J1及其电源接口、电容C1、C2、C6、C9、C11、C12、C13、C14、C20、C27及C33、二极管D1、驱动芯片U2、U3、U5和U6、以及解码芯片U4,其中C6、C9、C11、C12、C13、C14、C20、C27及C33为电源退耦滤波电容,主要是J1从电源接口进来电源5V电压,经过C1、C2滤波后经过隔离二极额定D1给主控芯片U1、驱动芯片U2、U3、U5及U6、以及解码芯片U4供电;
电容C1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电容C2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电容C6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40个引脚;
电容C9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电容C11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9个引脚;
电容C12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10个引脚;
电容C13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11个引脚;
电容C14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电容C20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VDD5;
电容C27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电容C33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二极管D1一端连接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VDD5;
主芯片U1的第46个引脚连接VDD5;
驱动芯片U2的第1个引脚和第7个引脚分别连接电源接口;
驱动芯片U3的第1个引脚和第7个引脚分别连接电源接口;
解码芯片的第4个引脚连接VDD5,第11个引脚接地。
该温度检测电路由热敏电阻RT1、电阻R3、电容C7组成,主要是主控芯片U1通过RT1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充电温度,给充电设备提供充电的温度保护:
热敏电阻RT1一端连接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38个引脚;
电阻R3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38个引脚;
电容C7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38个引脚。
如图5所示,该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由电阻R4、R5、R8、R9、R10及R11、驱动芯片U2和U3、二极管D2和D3、电容C8、C10、C15、C16、C17及C18、晶体三极管Q1、Q2、Q3及Q4、以及发射线圈L2组成,主要是主控芯片U1通过R6、R7输出PWM信号给U2、U3,U2、U3控制Q1、Q2、Q3、Q4驱动发射线圈L2发出功率信号:
电阻R4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3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1;晶体三极管Q1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接口,第三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4个引脚;
电阻R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3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2;晶体三极管Q2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接口,第三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4个引脚;
电阻R8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6个引脚;
电阻R9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6个引脚;
二极管D2一端连接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2个引脚;
二极管D3一端连接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2个引脚;
电容C8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4个引脚,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第2个引脚;
电容C10、C16、C17及C18并联,并联的一端连接发射线圈L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4个引脚;发射线圈L2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4个引脚;
电容C15的两端分别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2个引脚和第4个引脚;
晶体三极管Q3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4个引脚;
电阻R10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第10个引脚;
晶体三极管Q4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4个引脚,第二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4个引脚,第三端耦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第10个引脚;
发射线圈L2与电容C10、C16、C17及C18并联连接的一端、晶体三极管Q3、Q4分别连接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和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
如图6所示,该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由电阻R20、R22、R26、R27、R29、R34、R35及R36、驱动芯片U5和U6、二极管D5和D6、电容C26、C28、C29、C34、C35及C36、晶体三极管Q5、Q6、Q7及Q8、以驱动发射线圈L3组成,主要是通过主控芯片U1通过R20、R22输出PWM信号给U5、U6,U5、U6控制Q5、Q6、Q7、Q8驱动发射线圈L3发出功率信号;
电阻R20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17个引脚,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8个引脚;
电阻R22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18个引脚,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8个引脚;
电阻R26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6个引脚;
电阻R27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3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5一端;
电阻R29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3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6一端;
电阻R34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6个引脚;
电阻R3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10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7一端;
电阻R36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10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8一端;
二极管D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2个引脚,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二极管D6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2个引脚,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电容C26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2个引脚,另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5个引脚;
电容C34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2个引脚,另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5个引脚;
电容C28、C29、C35及C36并联,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耦接晶体三极管Q6和Q8第二端;三极管Q6第三端连接电源接口;
驱动发射线圈L3的另一端、电容C28、C29、C35及C36并联的另一端及三极管Q7和Q8的第三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和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
如图7所示,图7包括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和充电协议解码电路,该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由电阻R23、R25、R28、R32及R33、电容C25和C32及解码芯片U4组成,主要是通过流过R28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送入U4进行放大后进入主控芯片,进行功率控制与过流保护:
电阻R23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9个引脚,另一端接地;
电阻R2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10个引脚;
电阻R28一端接地;
电阻R32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9个引脚,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8个引脚;
电阻R33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8个引脚,另一端接输入信号;
电容C2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10个引脚,一端接地;
C32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输入信号;
电阻R25和R2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和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
充电协议解码电路至少包括手表的无线充电协议和手机的无线充电协议,该充电协议解码电路由电阻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1、R24、R30及R31、电容C19、C20、C21、C22、C23、C24、C30及C31、二极管D4及解码芯片U4组成,主要是通过发射线圈过来的高频信号进行滤波与放大,取出协议信号送入主控芯片U1进行分析与识别:
电阻R12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耦接电容C30的一端,电容C30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13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2个引脚相连,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个引脚相连;
电阻R14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2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耦接电容C19的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15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5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耦接电容C30的一端;
电阻R16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5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电阻R17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3个引脚相连,另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3个引脚和第14个引脚相连;
电阻R18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2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电阻R19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2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VDD5;
电阻R21一端耦接电容C23,另一端接地;电容C23的另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2个引脚相连;
电阻R24一端耦接二极管D4的一端;二极管D4的另一端耦接电容C23的一端;
电阻R30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6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耦接电容C30的一端;
电阻R31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5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连接AMPOUT;
电容C20一端连接VDD5,另一端接地;
电容C21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3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电容C22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2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电容C24一端耦接电容C23,另一端接地;
电容C31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6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电阻R24另一端连接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和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或装置或模块或单元,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图片的分割只是为了在常规下能够清晰可视图片,各电路模块的分割图中的元器件也不完全只属于该部分图的电路元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带有空腔的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PCB控制板与电源接口;所述PCB控制板包括主控芯片、供电线路、温度检测电路、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及充电协议解码电路:
所述供电线路用于连接电源以供电;
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充电时各电路的温度以防止过热;
所述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用于给手表充电时驱动各电路给手表充电;
所述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用于给手机充电时驱动各电路给手机充电;
所述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用于给手表和/或手机充电时检测电路的电流;
所述充电协议解码电路用于给手表和/或手机充电时解码所述手表和/或手机的充电协议以适配充电;
所述主控芯片通过引脚分别连接供电线路、温度检测电路、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及充电协议解码电路以至少提供无线充电温度保护、无线充电功率控制、无线充电协议分析及过流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线路包括插口J1及其电源接口、电容C1、C2、C6、C9、C11、C12、C13、C14、C20、C27及C33、二极管D1、驱动芯片U2、U3、U5和U6、以及解码芯片U4,其中所述C6、C9、C11、C12、C13、C14、C20、C27及C33为电源退耦滤波电容;
所述电容C1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电容C2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电容C6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40个引脚;
所述电容C9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电容C11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9个引脚;
所述电容C12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10个引脚;
所述电容C13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11个引脚;
所述电容C14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电容C20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VDD5;
所述电容C27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电容C33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二极管D1一端连接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VDD5;
所述主芯片U1的第46个引脚连接VDD5;
所述驱动芯片U2的第1个引脚和第7个引脚分别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驱动芯片U3的第1个引脚和第7个引脚分别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解码芯片的第4个引脚连接VDD5,第11个引脚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由热敏电阻RT1、电阻R3、电容C7组成:
所述热敏电阻RT1一端连接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38个引脚;
所述电阻R3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38个引脚;
所述电容C7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38个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由电阻R4、R5、R8、R9、R10及R11、驱动芯片U2和U3、二极管D2和D3、电容C8、C10、C15、C16、C17及C18、晶体三极管Q1、Q2、Q3及Q4、以及发射线圈L2组成:
所述电阻R4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3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1;所述晶体三极管Q1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接口,第三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4个引脚;
所述电阻R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3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2;所述晶体三极管Q2的第二端连接电源接口,第三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4个引脚;
所述电阻R8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6个引脚;
所述电阻R9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6个引脚;
所述二极管D2一端连接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2个引脚;
所述二极管D3一端连接电源接口,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2个引脚;
所述电容C8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4个引脚,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第2个引脚;
所述电容C10、C16、C17及C18并联,并联的一端连接发射线圈L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4个引脚;所述发射线圈L2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4个引脚;
所述电容C15的两端分别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2个引脚和第4个引脚;
所述晶体三极管Q3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4个引脚;
所述电阻R10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第10个引脚;
所述晶体三极管Q4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4个引脚,第二端连接驱动芯片U3的第4个引脚,第三端耦接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第10个引脚;
所述发射线圈L2与电容C10、C16、C17及C18并联连接的一端、晶体三极管Q3、Q4分别连接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和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由电阻R20、R22、R26、R27、R29、R34、R35及R36、驱动芯片U5和U6、二极管D5和D6、电容C26、C28、C29、C34、C35及C36、晶体三极管Q5、Q6、Q7及Q8、以及驱动发射线圈L3组成;
所述电阻R20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17个引脚,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8个引脚;
所述电阻R22一端连接主芯片U1的第18个引脚,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8个引脚;
所述电阻R26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6个引脚;
所述电阻R27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3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5一端;
所述电阻R29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3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6一端;
所述电阻R34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6个引脚;
所述电阻R3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10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7一端;
所述电阻R36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10个引脚,另一端耦接晶体三极管Q8一端;
所述二极管D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2个引脚,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二极管D6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2个引脚,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电容C26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2个引脚,另连接驱动芯片U5的第5个引脚;
所述电容C34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2个引脚,另连接驱动芯片U6的第5个引脚;
所述电容C28、C29、C35及C36并联,并联的一端分别连接耦接晶体三极管Q6和Q8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6第三端连接电源接口;
所述驱动发射线圈L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8、C29、C35及C36并联的另一端及所述三极管Q7和Q8的第三端分别连接充电电流检测电路和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口为USBTYPE C接口、MICRO USB接口或Lighting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流检测电路由电阻R23、R25、R28、R32及R33、电容C25和C32及解码芯片U4组成:
所述电阻R23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9个引脚,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2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10个引脚;
所述电阻R28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32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9个引脚,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8个引脚;
所述电阻R33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8个引脚,另一端接输入信号;
所述电容C25一端连接驱动芯片U4的第10个引脚,一端接地;
所述C32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输入信号;
所述电阻R25和R2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和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协议解码电路由电阻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1、R24、R30及R31、电容C19、C20、C21、C22、C23、C24、C30及C31、二极管D4及解码芯片U4组成:
所述电阻R12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耦接电容C30的一端,所述电容C30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3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2个引脚相连,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个引脚相连;
所述电阻R14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2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耦接电容C19的一端;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5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5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耦接电容C30的一端;
所述电阻R16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5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7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3个引脚相连,另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3个引脚和第14个引脚相连;
所述电阻R18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2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9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2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VDD5;
所述电阻R21一端耦接电容C23,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3的另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2个引脚相连;
所述电阻R24一端耦接二极管D4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4的另一端耦接电容C23的一端;
所述电阻R30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6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耦接电容C30的一端;
所述电阻R31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5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连接AMP OUT;
所述电容C20一端连接VDD5,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21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3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22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12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24一端耦接电容C23,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31一端与解码芯片U4的第6个引脚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24另一端连接手表充电线圈驱动电路和手机充电线圈驱动电路。
CN201721682080.9U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Active CN207490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2080.9U CN207490569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2080.9U CN207490569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90569U true CN207490569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57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82080.9U Active CN207490569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90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90569U (zh) 一种能够给手机和手表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07490570U (zh) 一种能够给手表无线充电的手机数据线装置
CN207909325U (zh) 一种电网台区识别系统
CN105654665B (zh) 一种变电站现场安全智能警示装置
CN207926639U (zh) 一种电梯协议转换装置和电梯物联网系统
CN207399233U (zh) 一种家庭安防的多功能网关装置
CN203658883U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温湿度监控系统
CN213400154U (zh) 基于stc单片机的语言障碍者用手语翻译手套
CN202771722U (zh) 一种具有新型取电功能的900MHz无源RFID标签
CN206301180U (zh) 一种无线室内风机盘管控制系统
CN204009460U (zh) 一种便携式工业信号采集装置
CN208653809U (zh) 一种电动车在线故障检测系统
CN201749552U (zh) 一种无线电力数据传终端装置
CN207264544U (zh) 拍照式混合火焰探测器
CN206727707U (zh) 一种分布式无线手机充电装置
CN110492567A (zh) 供电系统
CN207207963U (zh) 一种独立通用的obd诊断硬件电路
CN207051740U (zh) 智能移车的控制电路及控制装置
CN201749149U (zh) 高压无线数字式电流传感器
CN104332020B (zh) 便于统一管理的变电站现场安全智能警示装置
CN206757613U (zh) 一种批发和零售业使用的数据处理装置
CN205596123U (zh) 一种助力自行车电池系统及其红外通信模块
CN108539829A (zh) 一种多口充电电路
CN106647487A (zh) 一种无线室内风机盘管控制系统
CN204007688U (zh) 一种工业信号采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