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88651U - 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88651U
CN207488651U CN201721585388.1U CN201721585388U CN207488651U CN 207488651 U CN207488651 U CN 207488651U CN 201721585388 U CN201721585388 U CN 201721585388U CN 207488651 U CN207488651 U CN 207488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position
polarisation
lens layer
substrate lens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853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姹ゅ博
汤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g Yan Optical Glass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g Yan Optical Glass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g Yan Optical Glass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g Yan Optical Glass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853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88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88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886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其包括对可见光透明的第一衬底透镜层;复合于第一衬底透镜层表面的偏光膜层;以及复合偏光膜层至第一衬底透镜层的第二衬底透镜层;其中,第一衬底透镜层与第二衬底透镜层具有一轴位线;以及设置于偏光膜层相对两端的定位豁口,定位豁口所成连线垂直于轴位线。本实用新型通过根据轴位线确定散光带,利用定位豁口定位磨边区域,避免散光带受到影响,导致装夹镜框时不够匹配,而且定位豁口朝上装镜片,能够使镜面使用最大化。

Description

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太阳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散光眼镜的太阳镜制备,通常是根据用户的散光轴位确定散光带,进行打标,然后进行磨边装夹进镜框。但是,打标过后的镜片由于定完位,会相对减小两侧镜片的长度。换句话说,如果长度80mm的眼镜确立轴位之后打标,就会相对变成75mm以下的镜片,对于后期磨边装夹,丧失了一些可控长度,散光带收到影响,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通过根据轴位线确定散光带,利用定位豁口定位磨边区域,避免散光带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其包括对可见光透明的第一衬底透镜层;复合于第一衬底透镜层表面的偏光膜层;以及复合偏光膜层至第一衬底透镜层的第二衬底透镜层;其中,第一衬底透镜层与第二衬底透镜层具有一轴位线;以及设置于偏光膜层相对两端的定位豁口,定位豁口所成连线垂直于轴位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衬底透镜层的防划刮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衬底透镜层的厚度为8mm~10mm,第二衬底透镜层的厚度为0.7mm~0.9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定位豁口设置为半径为2.5mm的半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衬底透镜层直径为8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偏光膜层具有光致变色材料,光致变色材料选自三芳基甲烷,二苯乙烯,氮杂二萜烯,硝酮,富马酸,螺吡喃,萘并吡喃,螺恶嗪和奎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光致变色材料沉积透明绝缘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透明绝缘体设置为气凝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根据轴位线确定散光带,利用定位豁口定位磨边区域,避免散光带受到影响,导致装夹镜框时不够匹配。
2)对定位豁口所在区域进行磨边,保持镜片长度,适用镜框尺寸较大的需求。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偏光轴位太阳镜俯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偏光轴位太阳镜剖视图。
附图标记
第一衬底透镜层10,偏光膜层20,第二衬底透镜层30,定位豁口40,轴位线M,连线N,散光带A。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偏光轴位太阳镜俯视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偏光轴位太阳镜剖视图。一种偏光轴位眼镜包括对可见光透明的第一衬底透镜层10;复合于第一衬底透镜层10表面的偏光膜层20;以及复合偏光膜层20至第一衬底透镜层10的第二衬底透镜层30;其中,第一衬底透镜层10与第二衬底透镜层30具有一轴位线M;以及设置于偏光膜层20相对两端的定位豁口40,定位豁口40所成连线N垂直于轴位线M。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衬底透镜层10与第二衬底透镜层30相互复合,同时两者胶合内嵌偏光膜层20,实现光线的减弱,保护视网膜。此外,偏光膜层20内嵌,避免裸露在外,不会刮花,提高耐用度。
需要了解的是,目前在眼镜行(眼镜店)上,测量散光轴位比较多的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常规法、增效发和前倾后退法。
常规法:是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测量散光轴位的方法,适用于+0.75~+1.00D的散光眼。比如一个复性远视散光患者,将平行光置于90°经线上,与皮肤光带平行;再将光带分别置于85°和95°上,如果发现瞳孔内的光带变的与皮肤上光带不平行,宽度变大,边界变得模糊,确知轴90°是正确的。
增效法:这种检查方法适用于散光在十1.00 DC以上的患者,假定被患者的水平光带已被中和,垂直光带为顺动时,用大拇指将套管慢慢下移,使瞳孔内垂直光带逐渐变亮、变窄,直到变得最亮和最窄为止。再用食指轻轻地旋转灯座管,使光带偏向85°和95°,如在85°和95°方位时光带均不如90~窄、亮,则可确定散光轴位为90°是正确的。
前倾后退法:此法适用于散光度为0.75 Dc以下的散光患者,与上面两种相比,过程上差不多。只是在检测时,使检查者可将身体前倾,检查者可将身体前倾,可使光带变窄,且能使散光轴位边界较明显。然后再用食指慢慢旋转灯座管,使光带偏向85°和95°,进行散光轴位的确定。
本实用新型根据用户的散光情况,确定合适屈光度的镜片。在与轴位线M垂直的连线N上设置定位豁口40,藉以在装夹镜框前的磨边处理时,能够准确定位,同时磨边是避免磨削到轴位线M所在的散光带A上,使得装配一些稍大时的镜框时,两侧的定位豁口40不会影响到散光带,造成装配时的视线盲区,干扰。本实用新型将定位豁口40布置在垂直于轴位线M的连线N上,可以在其周围直接定位磨边,不会影响到轴位线M所在的散光带,同时对于镜框较大的安装时,也能保证两边的完成性,不存在视线干扰。
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衬底透镜层30的防划刮层,保护镜片不受刮伤,提高耐用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衬底透镜层10的厚度设置为8mm~10mm,第二衬底透镜层30的厚度设置为0.7mm~0.9mm,合理布局,调控起主要屈光作用的第一衬底透镜层10厚度在8mm~10mm,保证抛光度数需求的同时,尽量做到减薄,其厚度不超过10mm,佩戴轻盈,使用舒适。而第二衬底透镜层30的厚度设置较小,藉以避免影响偏光膜层20的功能实现,同时减小与第一衬底透镜层10的复合干扰,使用方便。
请继续参考图1,定位豁口40设置为半径为2.5mm的半圆,本技术领域人员可以通过冲压打磨,打上标记,方便之后的定位磨边,容易区分,方便后期操作。
另外,第一衬底透镜层10直径设置为80mm,满足大多数镜框装夹需求,使得镜宽保持在80mm以内,合理减小成本,满足广大用户需求。
偏光膜层20具有光致变色材料,光致变色材料选自三芳基甲烷,二苯乙烯,氮杂二萜烯,硝酮,富马酸,螺吡喃,萘并吡喃,螺恶嗪和奎宁。由此一来,能够在受到光源激发后产生颜色变化,减弱光强。同时上述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逆性与耐疲劳性能。
另外,光致变色材料沉积透明绝缘体。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透明绝缘体设置为气凝胶,其特性恒温且更为稳定,另外防弹也是新型气凝胶的第二个重要用途。美国宇航局的正在对用气凝胶建造的住所和军车进行测试。根据试验室的试验情况来看,如果在金属片上加一层厚约6毫米的气凝胶,那么,就算炸药直接炸中,对金属片也分毫无伤。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偏光轴位太阳镜中沉积气凝胶,能够有效防止磕碰,耐用性得到极大提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的加工成型方法,包括:
步骤1.将铣磨好的第一衬底透镜层10、偏光膜层20与第二衬底透镜层30相互胶合形成偏光轴位镜片,清洗;
步骤2.将形成的偏光轴位镜片装夹在磨边机上,并对两侧定位豁口40所在的区域进行磨边成预定形状;
步骤3.将磨边好的偏光轴位镜片装夹到镜框。如此一来,在不磨削轴位线M所在的散光带A时,便能够直接合理磨边,磨除定位豁口40所在的视线盲区,从而装夹镜框,实用方便。定位豁口朝上装镜片,能够使镜面使用最大化。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可见光透明的第一衬底透镜层;
复合于所述第一衬底透镜层表面的偏光膜层;以及
复合所述偏光膜层至所述第一衬底透镜层的第二衬底透镜层;
其中,所述第一衬底透镜层与所述第二衬底透镜层具有一轴位线;以及
设置于所述偏光膜层相对两端的定位豁口,所述定位豁口所成连线垂直于所述轴位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轴位太阳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透镜层的防划刮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轴位太阳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衬底透镜层的厚度为8mm~10mm,所述第二衬底透镜层的厚度为0.7mm~0.9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轴位太阳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定位豁口设置为半径为2.5mm的半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光轴位太阳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衬底透镜层直径为8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轴位太阳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偏光膜层具有光致变色材料,所述光致变色材料选自三芳基甲烷,二苯乙烯,氮杂二萜烯,硝酮,富马酸,螺吡喃,萘并吡喃,螺恶嗪和奎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光轴位太阳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光致变色材料沉积透明绝缘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光轴位太阳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透明绝缘体设置为气凝胶。
CN201721585388.1U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88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5388.1U CN207488651U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5388.1U CN207488651U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88651U true CN207488651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75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8538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88651U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88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19959B2 (en) Optical element for converting a single-vision lens to a progressive lens
EP0900403B1 (en) Improved single vision lenses
US7159983B2 (en) Multifocal lenses for pre-presbyopic individuals
US8002404B2 (en) Prescription len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9733488B2 (en) Composite constructed optical lens
CN105874376B (zh) 用于确定包括至少一个光学镜片和一个眼镜架的光学设备的方法
JP2009540386A (ja) 動的光学素子と光学結合する静的プログレッシブ面領域
US20090002627A1 (en) Optical elements having variable power prisms
US8449111B2 (en) Method of making prescription lens
US5677751A (en) Decals for multifocals
CN207488651U (zh) 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
CN107807459A (zh) 一种偏光轴位太阳镜及其加工成型方法
US9146406B2 (en) Active system of vision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improving visual comfort to a wearer
US9170432B2 (en) Low distortion eyewear lens with low optical power
JP2012215639A (ja) 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US7093935B2 (en) Multifocal polarized sunglasses and lenses
US20060071355A1 (en) Invisible multifocal sunglasses
CN207114915U (zh) 超薄眼镜
US20180024378A1 (en) Variable focus adhesive spectacle lenses
US20200050024A1 (en) Ophthalmic article
TWI274203B (en) Spectacle lens griding process method and products thereof
Boyd Spectacles: Basic information and procedures for the optical dispenser
AU727930C (en) Improved single vision lenses
JP2012215642A (ja) 眼鏡レン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