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83370U - 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83370U
CN207483370U CN201721464428.7U CN201721464428U CN207483370U CN 207483370 U CN207483370 U CN 207483370U CN 201721464428 U CN201721464428 U CN 201721464428U CN 207483370 U CN207483370 U CN 207483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mounting base
baltimore groove
connection board
dry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644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彪
邓先如
邓博
邓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luo City Hua Xian Carbon El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luo City Hua Xian Carbon El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luo City Hua Xian Carbon El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luo City Hua Xian Carbon El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644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83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83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83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包括清洗缸,所述清洗缸左右两侧设有左安装座、右安装座,所述左安装座、右安装座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端和第二气缸的上端分别与凹形槽相接,所述凹形槽内设有第三气缸、第四气缸,所述右安装座上还安装有热风机,热风机通过送气管与烘干箱相连。本实用新型在保证自动清洗的同时,还能具有自动烘干的功能,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六方蜂窝状二维晶体。由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和光学特性,因此其在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制造透明电极、以及更薄、开关速度更快的电子元件等。
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剥离法、化学剥离法、外延法、溶剂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制备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的方法之一。但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薄膜通常附着于金属箔衬底上,需要进行后续的转移步骤从而将其转移至其它衬底上。所述转移步骤通常为:在石墨烯表面旋涂一层有机物,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然后在腐蚀液中把金属箔腐蚀掉,从而使由有机物薄膜和石墨烯薄膜构成的薄膜漂浮在腐蚀液表面。然后将这层薄膜在去离子水中反复清洗,随后将由有机物薄膜支撑的石墨烯薄膜转移至其它衬底上,再用溶剂除去有机物薄膜,从而得到在其它衬底上的石墨烯薄膜。现有的石墨烯转移装置功能单一,不能自动清洗和烘干,而且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生产速度慢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包括清洗缸、凹形槽、左安装座、右安装座、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热风机、送气管、烘干箱、喷嘴、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清洗缸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所述左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右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端和第二气缸的上端分别与凹形槽的左端和凹形槽的右端相接,所述凹形槽内壁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右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第四气缸;所述右安装座上还安装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通过送气管与烘干箱相连,所述烘干箱上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凹形槽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小孔。
进一步的,所述凹形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所述凹形槽内壁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左连接板、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右连接板也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的推杆底部均安装有弹性压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不同于现有的石墨烯转移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将石墨烯薄膜压紧在凹形槽的底部,再由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带动凹形槽及石墨烯薄膜向下运动,在清洗缸中清洗,然后由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带动凹形槽上升送至喷嘴处,通过热风机输送的热风将石墨烯薄膜吹干。在保证自动清洗的同时,还能具有自动烘干的功能,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避免了人体与清洗液的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清洗缸,2.凹形槽,3.左安装座,4.右安装座,5.第一气缸,6.第二气缸,7.第三气缸,8.第四气缸,9.烘干箱,10.热风机,11.送气管,12.喷嘴,13.左连接板,14.右连接板,15. 弹性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1所示,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包括清洗缸1、凹形槽2、左安装座3、右安装座4、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第三气缸7、第四气缸8、热风机10、送气管11、烘干箱9、喷嘴12、左连接板13、右连接板14和弹性压块15。
所述清洗缸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安装座3和右安装座4,所述左安装座3上安装有第一气缸5,所述右安装座4上安装有第二气缸6,所述第一气缸5上端和第二气缸6的上端分别与凹形槽2的左端和凹形槽2的右端相连,所述凹形槽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凹形槽2内壁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左连接板13和右连接板14,所述左连接板13和右连接板14也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所述左连接板13的底部安装有第三气缸7,所述右连接板14的底部安装有第四气缸8,所述第三气缸7的推杆与第四气缸8的推杆底部均安装有弹性压块15。所述右安装座4的右侧安装有热风机10,所述热风机10通过送气管11与烘干箱9相连,所述烘干箱9上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嘴12。
当第三气缸7与第四气缸8的推杆向下运动时,弹性压块15将石墨烯薄膜压紧在凹形槽2的底部。然后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带动凹形槽2及石墨烯薄膜向下运动,进入清洗缸1中清洗,清洗完成后,再由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带动凹形槽2上升送至喷嘴12处,通过热风机10输送的热风将石墨烯薄膜吹干。在保证自动清洗的同时还能自动吹干产品,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保证的生产的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操作者掌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4)

1.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缸、凹形槽、左安装座、右安装座、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热风机、送气管、烘干箱、喷嘴、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清洗缸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安装座和右安装座,所述左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右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端和第二气缸的上端分别与凹形槽的左端和凹形槽的右端相接,所述凹形槽内壁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右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第四气缸;所述右安装座上还安装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通过送气管与烘干箱相连,所述烘干箱上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槽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所述凹形槽内壁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左连接板、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右连接板也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的推杆底部均安装有弹性压块。
CN201721464428.7U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 Active CN207483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64428.7U CN207483370U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64428.7U CN207483370U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83370U true CN207483370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75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64428.7U Active CN207483370U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83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1592B (zh) 一种将石墨烯从金属表面向目标衬底表面无损转移的方法
CN102501701B (zh) 用激光刻蚀形成石墨烯图案的方法
CN103176650B (zh) 导电玻璃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03339A (zh) 一种柔性微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8495A (zh) 一种具有电镀电极的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4538496B (zh) 一种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电镀电极制备方法
CN101968697B (zh) 制造网格图案型触控面板的方法
CN103956320A (zh) 一种将电极图形转移在任意基底上并构建电子器件的方法
CN106782741A (zh) 一种基于纳米压印的柔性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9949A (zh) Tft玻璃基板单面蚀刻的方法
CN105741979A (zh) 柔性石墨烯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US20110111202A1 (en) Multilayer film structur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nano-carbon material
CN207483370U (zh) 一种石墨烯转移烘干装置
CN102464452A (zh) 玻璃制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03400902A (zh) 一种ito薄膜太阳能电池片及其图案制备方法
CN103699268A (zh) 用于触摸屏的环保型干法蚀刻方法
CN103197793A (zh) 微结构导电图案成型方法及系统
CN104786630B (zh) 一种凹印版、其制作方法及应用
CN204111864U (zh) 一种腐蚀清洗装置
CN106098927B (zh) 一种三明治式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7371997U (zh) 一种玻璃镀膜用清洗装置
CN108364711A (zh) 一种丝网印刷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后处理方法
CN104945014A (zh) 基于石墨烯的透明导电薄膜的图案化方法
CN102534695A (zh) 柔性显示器用金属基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2323B (zh) 水平线使用的薄板专用生产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