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9578U - 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9578U
CN207479578U CN201721254433.5U CN201721254433U CN207479578U CN 207479578 U CN207479578 U CN 207479578U CN 201721254433 U CN201721254433 U CN 201721254433U CN 207479578 U CN207479578 U CN 207479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plate
driving band
inlets
bore passages
coo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544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康
倪炜烽
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deral Mogul Shanghai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deral Mogul Shanghai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deral Mogul Shanghai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deral Mogul Shanghai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544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79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9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9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上分别套有前后方向设置驱动带,机架上设有分别调节上驱动带和下驱动带松紧的调整装置;所述上驱动带和下驱动带之间留有间隙;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沿前后方向分别开有回转弯曲状的内腔通道,所述上冷却板的右侧开有至少三个与内腔通道连通的进液口,左侧开有与进液口位置分别相对应的出液口;所述下冷却板的右侧开有至少三个与内腔通道连通的进液口,左侧开有与进液口位置分别相对应的出液口,所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均通过管路与冷却液循环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走液方式的变化,从而满足不同金属材料的冷却强度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铸机上的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浇铸线是浇铸机上的一种工艺生产线,其是将熔化状态下的金属液供给到上、下铜板之间进行冷却成型的浇铸工艺,主要用于铝合金产品的生产。其中的上、下铜板采用中空水冷设计,金属液在上、下铜板之间凝固成金属板。
随着产品种类的多样化需要,不同的金属合金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的冷却强度是不同的,因此就需要对上、下铜板的冷却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上、下铜板目前还不能满足不同金属合金生产的冷却需要,因此需要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能够满足不同铝合金生产的冷却需要,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位置相对的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上冷却板上套有前后方向设置的上驱动带,下冷却板上套有前后方向设置的下驱动带,所述上驱动带和下驱动带分别通过电机驱动,机架上设有分别调节上驱动带和下驱动带松紧的调整装置;所述上驱动带和下驱动带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沿前后方向分别开有回转弯曲状的用于冷却液流通的内腔通道,所述上冷却板的右侧开有至少三个与内腔通道连通的进液口,左侧开有与进液口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且均与内腔通道连通的出液口;
所述下冷却板的右侧开有至少三个与内腔通道连通的进液口,左侧开有与进液口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且均与内腔通道连通的出液口;
所述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的所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上分别设有阀门,并且所有进液口和所有出液口均通过管路与冷却液循环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上冷却板的右侧开有四个进液口,左侧开有四个出液口。
优选地,所述下冷却板的右侧开有八个进液口,左侧开有八个出液口。
优选地,所述上冷却板的内腔通道中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分流板。
优选地,所述下冷却板的内腔通道中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分流板。
优选地,所述上驱动带和下驱动带均为玻璃纤维带。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铝合金产品的生产铸造,其是通过阀组调整实现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走液方式的变化,从而控制冷却液的流速,满足不同金属或金属合金材料的冷却强度要求,适用性好,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冷却板的第一种冷却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冷却板的第一种冷却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冷却板的第二种冷却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冷却板的第二种冷却状态示意图。
图中:
1 机架 11 顶驱装置
12 调节板 2 上冷却板
21 进液口 22 出液口
3 下冷却板 31 进液口
32 出液口 4 上驱动带
5 下驱动带 6 内腔通道
7 供料嘴 8 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位置相对的上冷却板2和下冷却板3,上冷却板2上套有前后方向设置的上驱动带4,下冷却板3上套有前后方向设置的下驱动带5,所述上驱动带4和下驱动带5分别通过电机驱动,机架上设有分别调节上驱动带和下驱动带松紧的调整装置。所述上驱动带4和下驱动带5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上冷却板2和下冷却板3沿前后方向分别开有回转弯曲状的用于冷却液流通的内腔通道6,内腔通道6的具体弯曲方式参考图3和图4。所述上冷却板2的右侧开有至少三个与内腔通道6连通的进液口21,左侧开有与进液口21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且均与内腔通道连通的出液口22。所述下冷却板3的右侧开有至少三个与内腔通道6连通的进液口31,左侧开有与进液口31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且均与内腔通道连通的出液口32。上冷却板2和下冷却板3的所有进液口21、31和所有出液口22、32上分别设有阀门,并且所有进液口21、31和所有出液口22、32均通过管路与冷却液循环装置连通,实现冷却液的循环使用。由上述内容可知,冷却液从左侧进入上冷却板2和下冷却板3,并从右侧流出,因此内腔通道6的回转弯曲方向仅能是如图3和图4的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冷却板2和下冷却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个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阀门可以控制不同位置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开闭,也就能够调整冷却液在内腔通道6的流动路线和流速,当所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都开启时,冷却液的流速最快,对金属材料的冷却强度就越大,逐渐关闭进液口和/或出液口时,冷却液流速降低,对金属材料的冷却强度逐渐降低,实现对不同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冷却强度需要。
在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或图5所示,所述上冷却板2的右侧开有四个进液口21,左侧开有四个出液口22;如图4或图6所示,所述下冷却板3的右侧开有八个进液口31,左侧开有八个出液口32。
在优选实施例中,为了让冷却更加均匀,所述上冷却板2的内腔通道6中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分流板,所述下冷却板3的内腔通道6中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分流板。具体是分流板在水平方向并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上驱动带4和下驱动带5均为玻璃纤维带。
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冷却液可以是水、油、常规冷却混合液等液体。
如图1所示,机架上的调整装置有两个,分别包括顶驱结构11和调节板12,所述上驱动带4内侧设有所述调节板12,调节板12通过顶驱结构11调节位置,从而调节上驱动带4的松紧,进而调整上驱动带4的传送速度。下驱动带5内侧也设有所述调节板12和顶驱结构11,作用原理与上驱动带4相同。所述顶驱结构11可以是气缸或油缸等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上冷却板2和下冷却板3均为铜板。
实施例一:
在生产A370合金时,所需要的冷却强度大,以冷却液为水为例,结合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冷却状态示意图,参考图1,A370合金液从左侧的供料嘴7进入上冷却板2和下冷却板3之间的间隙,上冷却板2上的所有进液口21和出液口22,以及下冷却板3上的所有进液口31和出液口32全部打开。参考图3,根据箭头方向指示,上冷却板2的内腔通道6中水流从右侧的所有进液口21进入并且全部从左侧的对应排液口22排出,即四进四出。参考图4,根据箭头方向指示,下冷却板3的内腔通道6中水流也从右侧的所有进液口 31进入并且全部从左侧的对应排液口32排出,即八进八出,实现快速冷却;参考图1,在冷却过程中,A370合金液逐渐成型并通过上驱动带4和下驱动带5的作用向右侧移动,最后形成板材8从右侧导出。
实施例二:
在生产A490合金时,所需要的冷却强度较小,以冷却液为水为例,结合图1、图2、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冷却状态示意图,参考图1,A490合金液从左侧的供料嘴7进入上冷却板2和下冷却板3之间的间隙,上冷却板2内腔通道6长度方向两端的进液口21打开,其他进液口21和所有出液口22闭合;下冷却板3上中间位置的两个进液口31,以及内腔通道6端部的两个进液口31打开,其他进液口31和所有出液口32闭合。参考图5,根据箭头方向指示,上冷却板2的内腔通道6中水流从一个进液口21进入管道6,并沿着管道 6长度方向流动,最后从另一个进液管21排出,即一进一出,回转弯曲冷却。参考图6,根据箭头方向指示,下冷却板3的内腔通道6中水流也从两个进液口31进入管道6,并分别向管道6的两个方向流动,最后从另外两个进液口31排出,即二进二出,回转弯曲冷却,降低水流速度;参考图1,在冷却过程中,A490合金液逐渐成型并通过上驱动带4和下驱动带5 的作用向右侧移动,最后形成板材8从右侧导出。
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都是通用的,都能起到进液和出液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能够满足不同金属或和金属合金产品的冷却要求需要。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位置相对的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上冷却板上套有前后方向设置驱动带,下冷却板上套有前后方向设置的下驱动带,所述上驱动带和下驱动带分别通过电机驱动,机架上设有分别调节上驱动带和下驱动带松紧的调整装置;所述上驱动带和下驱动带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沿前后方向分别开有回转弯曲状的用于冷却液流通的内腔通道,所述上冷却板的右侧开有至少三个与内腔通道连通的进液口,左侧开有与进液口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且均与内腔通道连通的出液口;
所述下冷却板的右侧开有至少三个与内腔通道连通的进液口,左侧开有与进液口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且均与内腔通道连通的出液口;
所述上冷却板和下冷却板的所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上分别设有阀门,并且所有进液口和所有出液口均通过管路与冷却液循环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却板的右侧开有四个进液口,左侧开有四个出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冷却板的右侧开有八个进液口,左侧开有八个出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却板的内腔通道中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分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冷却板的内腔通道中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分流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驱动带和下驱动带均为玻璃纤维带。
CN201721254433.5U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 Active CN207479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4433.5U CN207479578U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4433.5U CN207479578U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9578U true CN207479578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82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54433.5U Active CN207479578U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795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79578U (zh) 一种用于带式浇铸线的冷却装置
CN201922007U (zh) 感应线圈和通道侧边布置的中间包电磁感应装置
CN207347383U (zh) 浮法玻璃生产结构
CN201287189Y (zh) 用于连铸机的铜排上引结晶器
CN104889412B (zh) 旋筒式风冷浇铸机
CN202316936U (zh) 铝合金铸轧机用铸嘴
CN205088105U (zh) 光学玻璃棒料成型装置
CN207386520U (zh) 防跑水排气结构及铸件设备
CN203109186U (zh) 连续铸造生产线
CN203508952U (zh) 一种制备半固态合金浆料的多滚轮搅拌装置
CN206455140U (zh) 一种冷却钢锭模具
CN205835788U (zh) 一种软片冷却设备
CN206065353U (zh) 一种铸轧铸嘴
CN204724811U (zh) 连铸机铸轮可水调冷却装置
CN206028672U (zh) 一种有芯焊锡棒材连续铸挤加工系统
CN206588337U (zh) 一种大型金属螺旋浇铸成型设备
CN103341596A (zh) 一种分流汇合浇道制备半固态浆料和流变成形设备
CN206702189U (zh) 一种机械式模前挡料机构
CN204052831U (zh) 一种带式连续半固态铸轧镁合金板带坯装置
CN109439910B (zh) 一种再生铜精炼用三体熔铸炉及熔铸方法
CN206936353U (zh) 一种铁基纳米晶合金用母合金熔炼浇钢槽
CN1483532A (zh) 潜流式无氧铜水平连铸技术及其生产设备
CN202174228U (zh) 一种铸轧前箱横浇道
CN207308923U (zh) 压铸模具的浇口调节机构
CN110548843A (zh) 一种用于连铸机的电磁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