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8601U - 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8601U
CN207478601U CN201721260523.5U CN201721260523U CN207478601U CN 207478601 U CN207478601 U CN 207478601U CN 201721260523 U CN201721260523 U CN 201721260523U CN 207478601 U CN207478601 U CN 207478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fice plate
plate
water
mixed bed
flow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605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文华
祝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Xian TPRI Water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PRI Water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PRI Water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TPRI Water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605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78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8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8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配水台及其支撑杆组成,所述配水台为侧环密闭的柱台或锥台结构,高速混床进水主要在该台体内完成分配;该台体的进、出水端均安装多孔板;上、下孔板的孔径、孔距均不相同,且交错排列,孔板之间有一定高度的缓冲区,使台体进、出水实现两级配水;孔板孔径、孔距、排列方式和台体内的缓冲区高度等根据流体力学的计算机模拟试验确定,并已经过运行实践检验,可确保该机构在配水阻力更小的情况下,配水效果更好;该装置既可用于新建机组精处理混床,也可用于原高速混床进水机构的改造;当用于目前最常见的挡板加多孔板旋水帽的进水机构的改造时,可与原进水挡板合用,既可提升高混配水效果,又可减少改造工程量。

Description

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凝结水、疏水和回水除盐,以及石化、冶金等行业高温水、乳化液、脱脂液等液体除盐用高速混床,具体涉及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高速混床,约80%以上都存在出水水质不稳定和周期制水量较低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速混床进水分配机构的配水性能不理想,使高速混床运行偏流严重。目前,超临界及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已成为我国发电机组的主力机组,这些机组对高速混床的出水水质和运行可靠性要求更高,该问题在这些机组中表现尤为突出,已显著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亟待解决。
高速混床的运行流速高达100~120m/h,是普通混床的2倍,因此配水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高速混床进水分配机构有4种,包括母支管、挡板加多孔板旋水帽、辐射支管、辐射支管加多孔板等形式。第一种形式的运行压差较大,使凝结水系统的运行能耗显著增大,使高速混床的运行安全性明显变差,因此逐渐被淘汰。第二种形式的机构由于水帽容易被堵塞,且孔板拼接处无支撑,容易损坏,因此配水效果无法保证。第三种形式相当于在第一种形式的基础上增大了开孔过流面积,虽然降低了运行阻力,但由于配水级数只有1级的缘故,配水效果不理想。而第四种形式的机构用于柱型高速混床时效果较好,但对球形高速混床的适应性较差。因此,目前常用的这4种高速混床进水分配机构,其配水效果均无法满足大型电厂的实际需求。为此,专门开发一种配水效果更好且运行阻力更小的高速混床进水分配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以解决高速混床运行偏流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由配水台1和支撑杆2组成;所述配水台1为侧环密闭的柱台或锥台结构,高速混床进水主要在该台体内完成分配,配水台1由上环板3、侧环板4、下环板5、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组成;上环板3焊接在侧环板4的上端,下环板5焊接在侧环板4的下端,焊接后,上环板3、侧环板4和下环板5同心,形成环形框架;上层孔板6位于环形框架内并位于上环板3的下端,上层孔板6与上环板3以螺丝方式连接,上层孔板6与上环板3同心;下层孔板7位于环形框架内并位于下环板5下端,下层孔板7与下环板5以螺丝方式连接,下层孔板7与下环板5同心;所述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分别等分切割为多块,上层孔板6拼接处的上端安装支撑杆2,下层孔板7拼接处的下端安装支撑杆2。
所述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孔径、孔距均不相同,且交错排列。
所述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分别等分切割为5~6块;支撑杆2为T型钢件,T字头与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平行;支撑杆2覆盖了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的割缝,且与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以螺丝方式连接。
所述配水台1的高度为50~200mm,上层孔板6的有效开孔率为20%~40%,下层孔板7的有效开孔率为15%~30%;上层孔板6的割缝与下层孔板7的割缝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配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运行时,高速混床的进水依次通过配水台的上、下两端多孔板,被两次分配,所以配水效果较好。此外,配水台的高度,即上、下两端多孔板之间的水流缓冲高度、多孔板的开孔率和上下多孔板割缝位置的设计均是经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和工业应用试验后确定的(配水台1的高度为50~200mm,上层孔板6的有效开孔率为20%~40%,下层孔板7的有效开孔率为15%~30%;上层孔板6的割缝与下层孔板7的割缝相互垂直),可使该装置的配水效果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本实用新型已于2017年8月在我国湖北某电厂经过工业应用试验检验,相比之前使用的挡板加多孔板旋水帽的装置,其配水效果明显更好,使高速混床的周期制水量由3万m3增大至11万m3,增幅显著。
2)、运行阻力更小
相比目前最常用的挡板加多孔板旋水帽的机构,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再采用水帽,机构过流面积增大,因此运行阻力更小。
3)、适用范围更广
该装置既可用于新建机组精处理混床,也可用于原高速混床进水机构的改造;当用于目前最常见的挡板加多孔板旋水帽的进水机构的改造时,可与原进水挡板合用,既可提升高混配水效果,又可减少改造工程量;本实用新型无论用于柱型高速混床,还是球形高速混床,都能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4)、可用于原有混床的改造,且在机组运行期间也可安装。
5)、结构更加牢固,不易变形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高速混床内安装后的整体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平面结构图。
图3、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的不同视角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分配装置安装在高速混床内的整体效果图。高速混床进水通过进水挡板初次分配后,进入本实用新型装置1,被本实用新型装置1再次分配后推流向下。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由配水台1和支撑杆2组成;所述配水台1为侧环密闭的柱台或锥台结构,高速混床进水主要在该台体内完成分配,配水台1由上环板3、侧环板4、下环板5、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组成;上环板3焊接在侧环板4的上端,下环板5焊接在侧环板4的下端,焊接后,上环板3、侧环板4和下环板5同心,形成环形框架;上层孔板6位于环形框架内并位于上环板3的下端,上层孔板6与上环板3以螺丝方式连接,上层孔板6与上环板3同心;下层孔板7位于环形框架内并位于下环板5下端,下层孔板7与下环板5以螺丝方式连接,下层孔板7与下环板5同心;所述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分别等分切割为多块,上层孔板6拼接处的上端安装支撑杆2,下层孔板7拼接处的下端安装支撑杆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孔径、孔距均不相同,且交错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配水台1的高度为50~200mm,上层孔板6的有效开孔率为20%~40%,下层孔板7的有效开孔率为15%~30%;上层孔板6的割缝与下层孔板7的割缝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分别等分切割为5~6块;支撑杆2为T型钢件,T字头与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平行;支撑杆2覆盖了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的割缝,且与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以螺丝方式连接。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
1、应用范围
可用于新制造的高速混床(直接安装在新制造的高速混床床体内),也可用于旧的高速混床的改造(拆除旧的高速混床内的原有进水分配装置,并安装使用该实用新型装置)。
2、加工方式
所涉焊接全部采用氩弧焊方式;所涉切割采用等离子切割方式;采用螺丝连接时,连接件的螺丝孔应套打。
3、安装方式
现场安装,可在设备检修期间安装,也可在设备失效至再次投运的间隔时间内安装。安装采用零部件顺序配接的方式,简便易行。
4、运行检验
安装本实用新型机构后,高速混床投入运行,进水流量无论如何变化,从视镜观察高速混床内的树脂无明显扰动,则表明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使用合格。

Claims (5)

1.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配水台(1)和支撑杆(2)组成;所述配水台(1)为侧环密闭的柱台或锥台结构,高速混床进水主要在配水台(1)内完成分配,配水台(1)由上环板(3)、侧环板(4)、下环板(5)、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组成;上环板(3)焊接在侧环板(4)的上端,下环板(5)焊接在侧环板(4)的下端,焊接后,上环板(3)、侧环板(4)和下环板(5)同心,形成环形框架;上层孔板(6)位于环形框架内并位于上环板(3)的下端,上层孔板(6)与上环板(3)以螺丝方式连接,上层孔板(6)与上环板(3)同心;下层孔板(7)位于环形框架内并位于下环板(5)下端,下层孔板(7)与下环板(5)以螺丝方式连接,下层孔板(7)与下环板(5)同心;所述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分别等分切割为多块,上层孔板(6)拼接处的上端安装支撑杆(2),下层孔板(7)拼接处的下端安装支撑杆(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孔径、孔距均不相同,且交错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台(1)的高度为50~200mm,上层孔板(6)的有效开孔率为20%~40%,下层孔板(7)的有效开孔率为15%~30%,上层孔板(6)的割缝与下层孔板(7)的割缝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分别等分切割为5~6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为T型钢件,T字头与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平行;支撑杆(2)覆盖了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的割缝,且与上层孔板(6)和下层孔板(7)以螺丝方式连接。
CN201721260523.5U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 Active CN207478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0523.5U CN207478601U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0523.5U CN207478601U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8601U true CN207478601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82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60523.5U Active CN207478601U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786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6792A (zh) * 2019-07-31 2019-10-11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防树脂倒灌的高速混床布水装置
CN111547812A (zh) * 2020-05-12 2020-08-18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能适应进水负荷大幅度变化的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6792A (zh) * 2019-07-31 2019-10-11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防树脂倒灌的高速混床布水装置
CN110316792B (zh) * 2019-07-31 2024-01-19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防树脂倒灌的高速混床布水装置
CN111547812A (zh) * 2020-05-12 2020-08-18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能适应进水负荷大幅度变化的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78601U (zh) 一种小阻力高速混床进水分配装置
CN202128943U (zh) 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系统
CN101560967B (zh) 低位布置的给水泵汽轮机疏水系统
CN105064446A (zh) 一种事故安全供水方法及供水系统
CN201083506Y (zh) 一种煤气管道计量孔板清堵装置
CN203528802U (zh) 一种惰性气体保护与压载水处理联合系统
CN203026155U (zh) 一种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卸压箱的喷淋装置
CN209622459U (zh) 一种储气罐
CN210913799U (zh) 一种球罐顶部进料结构
CN205026794U (zh) 定压补水装置
CN209173487U (zh) 角型滤网
CN202808399U (zh) 一种自动加药装置
CN104051031A (zh) 蓄压安注水箱的水力学部件及该蓄压安注水箱
CN208951694U (zh) 一种燃气调压计量橇
CN201921626U (zh) 氨法脱硫塔防结晶装置
CN206531050U (zh) 合成氨锅炉给水系统及合成氨装置
CN207042234U (zh) 一种脱硫浆液联合运行系统
CN201610390U (zh) 一体化除氧器的进水装置
CN207948700U (zh) 一种用于节水灌溉设施的加药喷嘴装置
CN209265284U (zh) 高压水冷变频器自动补水系统
CN203559939U (zh) 降低超超临界机组汽水两相流的再循环管道
CN204251459U (zh) 一种水处理生产线
CN202983383U (zh) 农航飞机喷洒作业过滤装置
CN210934994U (zh) 精处理再生塔锥体
CN103449380B (zh) 一种蒽醌法双氧水萃取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0

Address after: 710032 No. 136 Xingqing Road, Beilin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 TPRI WATER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Patentee after: Xi'an 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Address before: 710089 east of Yingbin Avenue, north of Guihua 2nd Road, Yanliang National Aviation hi tech industrial bas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TPRI WATER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