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4666U - 双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4666U
CN207474666U CN201721585175.9U CN201721585175U CN207474666U CN 207474666 U CN207474666 U CN 207474666U CN 201721585175 U CN201721585175 U CN 201721585175U CN 207474666 U CN207474666 U CN 207474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lateral margin
double
antenna apparatus
isola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851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士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YNWAVE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LYNWAVE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YNWAVE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LYNWAVE Tech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4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46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01Q1/523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between antennas of an ar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1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a shorting wall or a shorting pin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天线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及隔离件;底板具有设置面,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凸出于设置面并各自以第一接地侧缘及第二接地侧缘连接设置面;隔离件具有第一隔离部,隔离件凸出于设置面并以第一隔离部的底侧连接设置面,使得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分别位于隔离件的两侧;第一天线与隔离件在第一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间隔距离,第二天线与隔离件在第二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二间隔距离。本实用新型借助隔离件、第一间隔距离及第二间隔距离的设置,可增加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Description

双天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天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双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天线为无线通信产品的关键元件,天线的尺寸及性能几乎决定了无线通信产品的好坏。以第五代行动通信技术,即所谓的5G(5th Generation)而言,制定中的标准揭示5G在28吉赫兹(GHz)频段的可用带宽达1GHz。如此宽的频段已无法靠单一天线完全支持,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在高频段和低频段分别设置一根天线,使用两个独立的信道(Channel)作数据传输。然而,无线通信产品的的发展愈来愈轻薄短小,装置尺寸的限制使天线和天线之间的无线电波信号彼此干扰,导致传输效率的损失。故在设计双天线装置或多天线装置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Isolation)成为评估设计好坏的重要指标,现有技术中增加隔离度的方法通常为增加两根天线间的距离,但由于实体装置可用空间的限制,致使此方法效果不显著。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天线的极化(Polarization),即调整使两根天线电场(Electricfield,E-plane)的震动方向彼此相异,借此减少干扰,但是此方法也有设计上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天线装置,可在较小的天线尺寸下,具备良好隔离度。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天线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及隔离部。底板具有设置面。第一天线具有第一接地侧缘、第一短路侧缘及第一开路侧缘,第一天线凸出于设置面并以第一接地侧缘连接设置面。第一短路侧缘连接第一接地侧缘并沿背向设置面的方向延伸,第一开路侧缘实质平行于第一接地侧缘并连接至第一短路侧缘。第二天线具有第二接地侧缘、第二短路侧缘及第二开路侧缘,第二天线凸出于设置面并以第二接地侧缘连接设置面。第二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第二短路侧缘连接至第二接地侧缘并沿背向设置面的方向延伸,第二短路侧缘与第一短路侧缘位于第一参考平面。第二开路侧缘实质平行于第二接地侧缘并连接至第二短路侧缘。隔离件具有第一隔离部及第二隔离部,隔离件凸出于设置面并沿实质垂直于底板的第二参考平面设置使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分别位于第二参考平面的两侧,隔离件以第一隔离部的底侧连接设置面。在第一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上,隔离件及第一天线具有第一间隔距离。在第二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上,隔离件及第二天线具有第二间隔距离。第二隔离部连接第一隔离部的一侧并穿过第一参考平面。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天线装置,其中,第一天线更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一馈入部及第一接地部。第一辐射部具有第一短路段及第一开路段。第一短路段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接地部,第一短路段的另一端与第一开路段呈L型连接。第一短路侧缘为位于第一短路段距离隔离件最近的一侧。第一开路侧缘为第一开路段距离设置面最远的一侧。第一馈入部与第一开路段成T型连接。第二天线更包括第二辐射部、第二馈入部及第二接地部。第二辐射部具有第二短路段及第二开路段。第二短路段的一端连接至第二接地部,第二短路段的另一端与第二开路段呈L型连接。第二短路侧缘为位于第二短路段距离隔离件最近的一侧。第二开路侧缘为第二开路段距离设置面最远的一侧。第二馈入部与第二开路段成T型连接。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天线装置,其中,第二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180度。第一短路侧缘及第二短路侧缘的距离为双天线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16~0.2倍。第一间隔距离为双天线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07~0.1倍。第二间隔距离为双天线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07~0.1倍。在第一隔离部的底侧的延伸方向上,第一隔离部的底侧与第一接地侧缘或第二接地侧缘具有第三间隔距离,且第三间隔距离为双天线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03~0.06倍。第二隔离部的底侧与第一开路侧缘在第一短路侧缘的延伸方向上或与第二开路侧缘在第二短路侧缘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四间隔距离,且第四间隔距离为双天线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004~0.007倍。底板、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及隔离部为一体成形。第一短路侧缘及第二短路侧缘垂直于设置面。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天线装置,其中,第一馈入部及第二馈入部具有不同的长度。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天线装置,其中,第一辐射部具有第一定义长度,第二辐射部具有第二定义长度。第一定义长度及第二定义长度均约为双天线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25倍。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天线装置,其中,隔离件更具有第三隔离部。第三隔离部连接于第一隔离部的一侧并与第二隔离部呈对称设置。此外,隔离部更具有从第一隔离部到第二隔离部的第三定义长度及从第一隔离部到第三隔离部的第四定义长度,且第三定义长度及第四定义长度均约为双天线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25倍。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双天线装置中,借助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在底板的设置方式、隔离件的形状设计、第一间隔距离及第二间隔距离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双天线装置相较于无隔离件的双天线装置,能够在小型天线尺寸的限制下,有效提升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并且应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中,以提供使用者更优质的无线网络体验。
以上的关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理,并且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双天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图1中双天线装置的第一参考平面视角图;
图2B为图1中双天线装置的第二参考平面视角图;
图2C为图1中双天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双天线装置的辐射场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双天线装置的S参数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双天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双天线装置的辐射场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双天线装置的S参数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双天线装置
10 底板
12 设置面
20 第一天线
22 第一辐射部
222 第一开路段
222a 第一开路侧缘
224 第一短路段
224a 第一短路侧缘
24 第一馈入部
26 第一接地部
26a 第一接地侧缘
30 第二天线
32 第二辐射部
322 第二开路段
322a 第二开路侧缘
324 第二短路段
324a 第二短路侧缘
34 第二馈入部
36 第二接地部
36a 第二接地侧缘
40 隔离件
401 第一隔离部
402 第二隔离部
403 第三隔离部
D1 第一间隔距离
D2 第二间隔距离
D3 第三间隔距离
D4 第四间隔距离
A 夹角
P1 第一参考平面
P2 第二参考平面
L1 第一定义长度
L2 第二定义长度
L3 第三定义长度
L4 第四定义长度
5 双天线装置(无隔离件)
M41 -33.5dB
M71 -14.5d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加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保护范围及附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双天线装置适用于一无线通信设备。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双天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双天线装置1包括底板10、第一天线20、第二天线30及隔离件40。如图1所示,底板10为一矩形平面结构,具有一设置面12,此设置面12由二长边及二短边组成。实务上,底板10的形状则依据实际产品的硬件结构不同而可增加文件板或固定用组件,也可基于装配需求而在底板10开孔,本实用新型的底板10形状不以矩形为限。
请参考图2A,图2A为图1中双天线装置的第一参考平面视角图。第一天线20包括第一辐射部22、第一馈入部24及第一接地部26。第一辐射部22包括第一开路段222及第一短路段224。第一开路段222具有第一开路侧缘222a,第一短路段224具有第一短路侧缘224a。第一接地部26具有第一接地侧缘26a。第一开路段222的一端及第一短路段224的一端呈L型连接。第一辐射部22具有第一定义长度L1,其为第一开路侧缘222a长度与第一短路侧缘224a长度的总和。实务上,此第一定义长度L1通常设置约为第一天线20收发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25倍。第一馈入部24的一端及第一开路段222的一侧呈T型连接,使得第一辐射部22及第一馈入部24呈F型连接。第一接地部26的一端连接至第一短路段224未连接第一开路段222的另一端,且第一接地部26实质平行于第一开路段222。
请参考图2A。第二天线30包括第二辐射部32、第二馈入部34及第二接地部36。第二辐射部32包括第二开路段322及第二短路段324。第二开路段322具有第二开路侧缘322a,第二短路段324具有第二短路侧缘324a。第二接地部36具有第二接地侧缘36a。第二开路段322的一端及第二短路段324的一端呈L型连接。第二辐射部32具有第二定义长度L2,其为第二开路侧缘322a长度与第二短路侧缘324a长度的总和。实务上,此第二定义长度L2通常设置约为第二天线30收发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25倍。第二馈入部34的一端及第二开路段322的一侧呈T型连接,使得第二辐射部32及第二馈入部34呈F型连接。第二接地部36的一端连接至第二短路段324未连接第二开路段322的另一端,且第二接地部36实质平行于第二开路段322。由前述可知第二天线30与第一天线20两者结构相似,且为方便进行后续的说明,各部件名称及标号具有对应关系。但须注意的是:实务上,第一天线20及第二天线30各部件的实际尺寸可根据天线设计上的需求而可能有所不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A。第一天线20沿一背向底板10设置面12的方向凸出于设置面12,所述的凸出方向即为第一短路部的第一短路侧缘224a的延伸方向。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短路段224垂直于设置面12,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第一天线20以第一接地部26底侧的第一接地侧缘26a连接至设置面12。第一短路侧缘224a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接地侧缘26a,第一短路侧缘224a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开路段222的第一开路侧缘222a。第一开路侧缘222a为第一天线20背向设置面12最远的一侧。
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A。第二天线30沿一背向底板10设置面12的方向凸出于设置面12,所述的凸出方向即为第二短路部的第二短路侧缘324a的延伸方向。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短路段324垂直于设置面12,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第二天线30以第二接地部36底侧的第二接地侧缘36a连接至设置面12。第二短路侧缘324a的一端连接至第二接地侧缘36a,第二短路侧缘324a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开路段322的第二开路侧缘322a。第二开路侧缘322a为第二天线30背向设置面12最远的一侧。由前述可知第二天线30与第一天线20两者连接至设置面12的方式相似,且各连接部件名称具有对应关系。但须注意的是:实务上,第一天线20及第二天线30可根据天线设计上的需求而相对于底板10设置面12具有一角度关系,本实用新型不以第一短路段224或第二短路段324必须垂直于设置面12为限。另须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接地部也可设计为在第一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上未凸出于第一短路部;第二接地部也可设计为在第二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上未凸出于第二短路部。
请一并参考图1、图2A及图2C,图2C为图1中双天线装置的俯视图。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短路侧缘224a及第二短路侧缘324a均位于第一参考平面P1上。而在设置面12上,第一接地侧缘26a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接地侧缘36a的延伸方向具有一夹角A。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此夹角A为180度,这代表包括第一接地侧缘26a的第一天线20及包括第二接地侧缘36a的第二天线30均位于第一参考平面P1上。当视角面对第一参考平面P1时,可观测到第一天线20及第二天线30的平面结构如图2A所示。又从图2C观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开路侧缘222a的延伸方向也与第二开路侧缘322a的延伸方向呈180度,如此设计可使第一天线20及第二天线30二者各自发送无线电信号的辐射方向尽可能不造成彼此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天线20用于高频段收发,其工作频段为5.45~5.85吉赫兹(GHz);第二天线30用于低频段收发,其工作频段为5.15~5.35GHz,但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的工作频段并不以此为限。实务上,可配合两天线的不同工作频段,对应调整使第一馈入部24的长度小于第二馈入部34的长度,但不以此为限。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天线20及第二天线30可应用于相同工作频段,且第一馈入部24与第二馈入部34具有相同长度。
请一并参考图1、图2B及图2C,图2B为图1中双天线装置的第二参考平面视角图。为了进一步提升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并调整双天线各自的辐射方向,本实用新型的双天线装置1更具有隔离件40的设计。隔离件40凸出于底板10设置面12并沿实质垂直于底板10的第二参考平面P2设置,使第一天线20及第二天线30分别位于第二参考平面P2的两侧,如图2C所示。当视角面对设置面12时,可从图2C中看出隔离件40位于底板10中央,具有一厚度;第一天线20位于隔离件40的右侧,第二天线30位于隔离件40的左侧。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B。隔离件40包括第一隔离部401、第二隔离部402及第三隔离部403。当视角面对第二参考平面P2时,如图2B所示,可看出隔离件40的平面形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隔离件40大致呈T字形状。第二隔离部402连接至第一隔离部401邻近第一参考平面P1的一侧,第三隔离部403连接至第一隔离部401远离第一参考平面P1的一侧。隔离件40以第一隔离部401的一底侧连接底板10设置面12,且第一隔离部401底侧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接地侧缘26a和第二接地侧缘36a的连线方向垂直,借此平衡第一天线20对于第二天线30及第二天线30对于第一天线20的隔离度,但本实用新型不以为限。
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A。在第一接地侧缘26a的延伸方向上,隔离件40与第一天线20具有第一间隔距离D1;在第二接地侧缘36a的延伸方向上,隔离件40与第二天线30具有第二间隔距离D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间隔距离D1为双天线装置1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07~0.1倍,第二间隔距离D2为双天线装置1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07~0.1倍。因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天线20及第二天线30均位于第一参考平面P1,故自第一短路侧缘224a至第二短路侧缘324a的距离为双天线装置1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16~0.2倍,此数值为第一间隔距离D1、第二间隔距离D2及隔离件40厚度的总和。
请参考图1及图2B。在第一隔离部的底侧的延伸方向上,第一隔离部401的底侧与第一接地侧缘26a或第二接地侧缘36a具有第三间隔距离D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三间隔距离D3为双天线装置1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03~0.06倍。第二隔离部402穿过第一参考平面P1,且第二隔离部402朝向设置面12的底侧与第一开路侧缘222a在第一短路侧缘224a的延伸方向上或第二隔离部402朝向设置面12的底侧与第二开路侧缘322a在第二短路侧缘324a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四间隔距离D4。从另一角度观之,第四间隔距离D4也可视为:第二隔离部402的底侧至设置面12的垂直距离减去第一开路侧缘222a或第二开路侧缘322a至设置面12的垂直距离所得的差值。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因为第一短路侧缘224a及第二短路侧缘324a均垂直于设置面12且长度相等,所以第二隔离部402底侧与第一开路侧缘222a在第一短路侧缘224a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以及第二隔离部402底侧与第二开路侧缘322a在第二短路侧缘324a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两者数值相等,均为双天线装置1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004~0.007倍。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第一天线20与第二天线30具有不同的高度,则取数值较小者当作第四间隔距离D4。
请参考图2B。从第一隔离部401至第二隔离部具有第三定义长度L3,第三定义长度L3为第一隔离部401垂直于设置面12的长度与第二隔离部402实质平行于设置面12的长度的总和。从第一隔离部401至第三隔离部403具有第四定义长度L4,第四定义长度L4为第一隔离部401垂直于设置面12的长度与第三隔离部403实质平行于设置面12的长度的总和。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三定义长度L3及第四定义长度L4均设置约为双天线装置1所发送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25倍。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双天线装置的辐射场型图,具体来说,图3为双天线装置1在XY平面的辐射场型图(radiation pattern),其中右方圆形为第一天线20的辐射场型图,左方圆形为第二天线30的辐射场型图。实务上,通过调整第一馈入部24及第二馈入部34的馈入电流,使第一天线20及第二天线30两者各自的辐射电波震幅大小相等且相位(Phase)相反。同时,借助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隔离件40本身的尺寸设置(即第三定义长度L3及第四定义长度L4),隔离件40与第一天线20及第二天线30之间的距离关系(即第一间隔距离D1、第二间隔距离D2、第三间隔距离D3及第四间隔距离D4),足以使得第一天线20的辐射场型及第二天线30的辐射场型在连接第二隔离部402的第一隔离部401的一侧相互抵销,如图3所示:在第一天线20的九点钟至十点钟方向之间以及在第二天线30的三点钟至二点钟方向之间,两天线的辐射范围具有显著的凹陷,由此可体现出隔离件40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效果。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第一隔离部401与第二隔离部402对于隔离度的影响程度不全相同,故此设计具有调整双天线各自的辐射方向的技术效果。在与图3具有相同视角的图2C之中,可看出位于y轴的隔离件40使得第一天线20的辐射方向如图3中箭头标示,约呈现二点钟方向,且第二天线30的辐射方向如图3中箭头标示,约呈现十点钟方向。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双天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具体的,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去除隔离件40的双天线装置5的立体示意图。再请参考图6及图3,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双天线装置的辐射场型图,具体的,图6为依据图5的双天线装置5进行仿真而得出的辐射场型图。相较于本实用新型中具有隔离件40的双天线装置1,图6的辐射场型并未如图3有明显的凹陷处,且辐射方向为第一天线20朝三点钟方向且第二天线30朝九点钟方向。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双天线装置的S参数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双天线装置的S参数图,具体的,图7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去除隔离件40的S参数图。观察图4及图7中的S2,1和S1,2在不同频率的数值变化,容易得知本实用新型因为具有隔离件40的特殊设置,而将隔离度由M71标示的-14.5dB提升至M41标示的-33.5dB。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底板10、第一天线20、第二天线30及隔离件40由导电材料,例如金属,以一体成形方式所形成。所述的一体成形方式例如:对底板10加工制作第一天线20及第二天线30的平面形状结构,并通过弯折方式使第一天线20及第二天线30凸出于底板10的设置面12,形成图1中的立体双天线装置1;隔离件40也可通过底板10切割出第一隔离部401、第二隔离部402及第三隔离部403的形状后再予以弯折,使隔离件40凸出于设置面12,形成图1中的立体隔离件40结构。然而,并不以前述的制作方式为限。实务上,也可于第一天线20、第二天线30,隔离件40等组件各自制作完成后,再以组合方式形成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天线装置1。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双天线装置,由于在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之间增设了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的隔离件,使隔离件与第一天线具有第一间隔距离且使隔离件与第二天线具有第二间隔距离,借此在小型尺寸的天线设计时,可以达到增加隔离度及调整幅射方向的技术效果。

Claims (16)

1.一种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板,具有一设置面;
一第一天线,具有一第一接地侧缘、一第一短路侧缘及一第一开路侧缘,该第一天线凸出于该设置面并以该第一接地侧缘连接该设置面,该第一短路侧缘连接该第一接地侧缘并沿背向该设置面的方向延伸,该第一开路侧缘实质平行于该第一接地侧缘并连接至该第一短路侧缘;
一第二天线,具有一第二接地侧缘、一第二短路侧缘及一第二开路侧缘,该第二天线凸出于该设置面并以该第二接地侧缘连接该设置面,该第二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具有一夹角,该第二短路侧缘连接至该第二接地侧缘并沿背向该设置面的方向延伸,该第二短路侧缘与该第一短路侧缘位于一第一参考平面,该第二开路侧缘实质平行于该第二接地侧缘并连接至该第二短路侧缘;以及
一隔离件,具有一第一隔离部及一第二隔离部,该隔离件凸出于该设置面并沿实质垂直于该底板的一第二参考平面设置使该第一天线及该第二天线分别位于该第二参考平面的两侧,该隔离件以该第一隔离部的一底侧连接该设置面,在该第一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上,该隔离件及该第一天线具有一第一间隔距离,在该第二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上,该隔离件及该第二天线具有一第二间隔距离,该第二隔离部连接该第一隔离部的一侧并穿过该第一参考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天线更包括一第一辐射部、一第一馈入部及一第一接地部,该第一辐射部具有一第一短路段及一第一开路段,该第一短路段的一端连接至该第一接地部,该第一短路段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开路段呈L型连接,该第一短路侧缘为位于该第一短路段距离该隔离件最近的一侧,该第一开路侧缘为该第一开路段距离该设置面最远的一侧,该第一馈入部与该第一开路段成T型连接;以及
该第二天线更包括一第二辐射部、一第二馈入部及一第二接地部,该第二辐射部具有一第二短路段及一第二开路段,该第二短路段的一端连接至该第二接地部,该第二短路段的另一端与该第二开路段呈L型连接,该第二短路侧缘为位于该第二短路段距离该隔离件最近的一侧,该第二开路侧缘为该第二开路段距离该设置面最远的一侧,该第二馈入部与该第二开路段成T型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角为18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短路侧缘及该第二短路侧缘的距离为该双天线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16~0.2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间隔距离为该双天线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07~0.1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间隔距离为该双天线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07~0.1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隔离部的该底侧的延伸方向上,该第一隔离部的该底侧与该第一接地侧缘或该第二接地侧缘其中之一具有一第三间隔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间隔距离为该双天线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03~0.06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隔离部的一底侧与该第一开路侧缘在该第一短路侧缘的延伸方向上或与该第二开路侧缘在该第二短路侧缘的延伸方向上具有一第四间隔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间隔距离为该双天线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004~0.007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隔离件更具有一第三隔离部,该第三隔离部连接于该第一隔离部的一侧并与该第二隔离部呈对称设置。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辐射部具有一第一定义长度且该第二辐射部具有一第二定义长度,该第一定义长度及该第二定义长度均为该双天线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25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隔离部具有从该第一隔离部到该第二隔离部的一第三定义长度及从该第一隔离部到该第三隔离部的一第四定义长度,且该第三定义长度及该第四定义长度均为该双天线装置所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波长的0.25倍。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该第一天线、该第二天线及该隔离部为一体成形。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短路侧缘及该第二短路侧缘垂直于该设置面。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馈入部及该第二馈入部具有不同的长度。
CN201721585175.9U 2017-11-01 2017-11-23 双天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7466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6214U TWM559516U (zh) 2017-11-01 2017-11-01 雙天線裝置
TW106216214 2017-11-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4666U true CN207474666U (zh) 2018-06-08

Family

ID=62259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8517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74666U (zh) 2017-11-01 2017-11-23 双天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12584B2 (zh)
CN (1) CN207474666U (zh)
TW (1) TWM55951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0708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其天线结构
CN111525237A (zh) * 2020-04-30 2020-08-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天线解耦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2768904A (zh) * 2019-11-05 2021-05-0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辐射体、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013620A (zh) * 2021-02-25 2021-06-22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44389B1 (en) * 2018-10-31 2020-05-05 Nanning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Double-frequency antenna structure with high isolation
CN110854523B (zh) * 2019-11-28 2021-12-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天线系统
US11791558B2 (en) * 2021-08-23 2023-10-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imple ultra wide band very low profile antenn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58963A (en) * 2000-02-02 2001-08-08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obile 'phone antenna
AU2001296968A1 (en) * 2000-09-29 2002-04-08 Varitek Telematics system
US8111196B2 (en) * 2006-09-15 2012-02-07 Laird Technologies, Inc. Stacked patch antennas
CN101821902B (zh) 2008-09-11 2012-12-19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采用耦合元件来提高天线隔离的系统和方法
US8866692B2 (en) * 2008-12-19 2014-10-21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solated antennas
TWI381585B (zh) * 2009-06-30 2013-01-01 Wistron Neweb Corp 雙頻天線裝置
US8816912B2 (en) * 2009-12-30 2014-08-26 Tyco Electronics Services Gmbh Antenna devices having frequency-dependent connection to electrical ground
TWM426151U (en) * 2011-10-19 2012-04-01 Lynwave Technology Ltd Antenna module
TWI539672B (zh) * 2012-11-16 2016-06-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
US9627747B2 (en) * 2012-11-28 2017-04-18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For And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Dual-polarized magnetic antennas
TW201739105A (zh) * 2016-04-28 2017-11-01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雙頻天線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0708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其天线结构
CN110970708B (zh) * 2018-09-28 2022-03-15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其天线结构
CN112768904A (zh) * 2019-11-05 2021-05-0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辐射体、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768904B (zh) * 2019-11-05 2022-08-05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辐射体、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525237A (zh) * 2020-04-30 2020-08-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天线解耦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3013620A (zh) * 2021-02-25 2021-06-22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31700A1 (en) 2019-05-02
TWM559516U (zh) 2018-05-01
US10312584B2 (en) 201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74666U (zh) 双天线装置
US11043738B2 (en) Dual-polarized radiating element, antenna,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5024150B (zh) 一种应用于WLAN和WiMAX的三频段天线
JP2019009760A (ja) アンテナ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機器
US11936102B2 (en) Radiating element of antenna and antenna
CN105281031A (zh) 一种超宽频双极化低频振子单元及其多频段阵列天线
CN109449568A (zh) 毫米波阵列天线及移动终端
US7385459B2 (en) Broadband DC block impedance matching network
CN205081235U (zh) 一种超宽频双极化低频振子单元及其多频段阵列天线
US20210043998A1 (en) Packaging Structure
CN105634627A (zh) 一种天线阵耦合校准网络装置及校准方法
WO2020135174A1 (zh) 天线结构及高频多频段无线通信终端
CN106549218A (zh) 天线模块
KR101663139B1 (ko) 고주파 평면 배열 안테나
CN209016267U (zh) 双频垂直极化天线和电视机
CN207690996U (zh) 一种多频带多极化微带贴片天线
CN206271872U (zh) 一种基于缺陷地结构的双频微带天线
CN205122754U (zh) 小型化四单元双频mimo天线
WO2021098673A1 (zh) 天线和电子设备
CN210015944U (zh) 一种小型化的低剖面双极化辐射单元
CN112290199A (zh) 天线及其低频辐射单元、隔离条
CN206098722U (zh) 一种天线移相器
CN205508998U (zh) 一种全频段车载天线
CN106532241B (zh) 一种双极化宽频天线低频振子
CN211702872U (zh) 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