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1314U - 安检指示灯及安检机 - Google Patents

安检指示灯及安检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1314U
CN207471314U CN201721668500.8U CN201721668500U CN207471314U CN 207471314 U CN207471314 U CN 207471314U CN 201721668500 U CN201721668500 U CN 201721668500U CN 207471314 U CN207471314 U CN 207471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afety check
indicator light
check indicato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685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章健
欧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trop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KTec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KTec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KTec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685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71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1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1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检指示灯及安检机,安检指示灯包括灯罩,灯罩包括下外壳和上盖板,下外壳设有具有敞开口的容置腔,上盖板封盖于容置腔的敞开口处并与下外壳固定连接,安检指示灯还包括两发光组件,下外壳上设有两透光板,两透光板相邻设置并形成有夹角,两发光组件均固定于容置腔内并分别靠近于两透光板的内侧,且两发光组件分别朝向两透光板发射光线。通过使得两透光板形成有夹角,那么由于两透光板之间存有夹角而两透光板不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两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的照射角度便能够得到显著地拓宽,进而待安检人员便能够从多角度观察到安检指示灯并判断安检机的工作状态,从而择优选择安检机进行安检。

Description

安检指示灯及安检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检指示灯及安检机。
背景技术
安检机中多装设有安检指示灯,通过观察安检指示灯实时发出的灯色,人们便可以了解安检机的实时工作状态。
然而,现有技术中,安检机中的安检指示灯往往设于安检机的安检通道上方或侧边,人们只能在面对安检机的安检通道时才能观察到安检指示灯发出的灯色,在其他方向上则很难观察到安检指示灯的灯色变化,进而也就较难获知该安检机的实时工作状态。如此便不利于人们在人流量较大时合理选择安检通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检指示灯及安检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安检指示灯的可视方向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检指示灯,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包括下外壳和上盖板,所述下外壳设有具有敞开口的容置腔,所述上盖板封盖于所述容置腔的敞开口处并与所述下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安检指示灯还包括两发光组件,所述下外壳上设有两透光板,两所述透光板相邻设置并形成有夹角,两所述发光组件均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分别靠近于两所述透光板的内侧,且两所述发光组件分别朝向两所述透光板发射光线。
进一步地,所述下外壳包括承托板和围框,所述围框固定于所述承托板上并与所述承托板围设形成具有所述敞开口的所述容置腔,两所述透光板位于所述围框相邻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安检指示灯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固定于所述承托板上,两所述发光组件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
进一步地,两所述发光组件均包括PCB板和灯珠组,所述灯珠组设于所述PCB板上,所述PCB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的侧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两固定部,两所述固定部分别正对两所述透光板设置,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上设有条形连接孔,所述PCB板上开设有条形安装孔,所述PCB板通过锁紧螺栓穿设适配所述条形连接孔和所述条形安装孔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的下端边缘分别与两所述透光板和两所述固定部的上端边缘相抵接,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若干装配孔,两所述固定部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螺纹孔,各所述装配孔分别与各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围框包括两固定板段,两所述固定板段相互连接且形成有夹角,两所述固定板段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承托板固定连接,两所述固定板段与两所述透光板一一对应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两所述固定板段均开设有用于通过连通所述发光组件和外部设备的电连接线的第一过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安检指示灯,通过设置两透光板,并将两发光组件分别设于两透光板的内侧,这样两发光组件便可透过两透光板发出光线,从而实现安检指示灯的发光功能。而通过使得两透光板形成有夹角,那么由于两透光板之间存有夹角而两透光板不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两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的照射角度便能够得到显著地拓宽,进而也拓宽了安检指示灯的可视方向,如此便使得安检指示灯在多个角度都能够被看到,这样待安检人员便能够从多角度观察到安检指示灯并判断设有安检指示灯的安检机的工作状态,从而择优选择安检机进行安检。如此便有效提升了安检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安检机,包括壳体,所述安检机还包括四个上述的安检指示灯,所述壳体形成有四个拐角,四个所述安检指示灯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四个所述拐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安检机,由于在安检机壳体的四个拐角处都设置有上述的安检指示灯,那么待安检人员便自安检机的各个方向观察到安检指示灯,进而根据安检指示灯判断安检机的工作状态,以提前规划安检线路,选择安检顺畅的安检机所在的安检通道进行安检,如此便显著提升了安检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检指示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检指示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检指示灯的透光板、围框和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灯罩 11—发光组件 12—透光板
13—弧形板 14—围框 15—容置腔
16—固定板段 17—PCB板 18—灯珠组
19—加强板 20—承托板 21—固定架
22—固定部 24—条形连接孔 25—螺纹孔
26—螺丝孔柱 27—加强筋 28—第一过线孔
30—上盖板 31—紧固螺栓 32—下外壳
111—安装条 112—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3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检指示灯,包括灯罩10,灯罩10包括下外壳32和上盖板30,下外壳32设有具有敞开口的容置腔15,上盖板30封盖于容置腔15的敞开口处并与下外壳32固定连接,安检指示灯还包括两发光组件11,下外壳32上设有两透光板12,两透光板12相邻设置并形成有夹角,两发光组件11均固定于容置腔15内并分别靠近于两透光板12的内侧,且两发光组件11分别朝向两透光板12发射光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检指示灯,通过设置两透光板12,并将两发光组件11分别设于两透光板12的内侧,这样两发光组件11便可透过两透光板12发出光线,从而实现安检指示灯的发光功能。而通过使得两透光板12形成有夹角,那么由于两透光板12之间存有夹角而两透光板12不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两发光组件11发出的光线的照射角度便能够得到显著地拓宽,进而也拓宽了安检指示灯的可视方向,如此便使得安检指示灯在多个角度都能够被看到,进而待安检人员便能够从多角度观察到安检指示灯并判断设有安检指示灯的安检机的工作状态,从而择优选择安检机进行安检。如此便有效提升了安检效率。
进一步地,两透光板12之间还存在有弧形板13,弧形板1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透光板12固定连接。这样,由于弧形板13的存在,发光组件11所发出的光线便能够充满两透光板12之间的区域,进而避免了两透光板12之间出现照射盲区。如此便使得光线的照射角度更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下外壳32包括承托板20和围框14,围框14固定于承托板20上并与承托板20围设形成具有敞开口的容置腔15,两透光板12位于围框14相邻的两侧。
进一步地,通过在下外壳32内设置承托板20,那么围框14和两透光板12便在安检指示灯内拥有了良好的固定基础。
进一步地,通过在下外壳32内设置围框,并使得两透光板12位于围框14相邻的两侧,这样两透光板12便能够通过与围框14相连接而使得其结构更为稳定。更进一步地,通过使得围框14固定于承托板20上并与承托板20围设形成具有敞开口的容置腔15,那么当发光组件11设于容置腔15内时,其便可以得到围框14和两透光板12的有效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安检指示灯还包括固定架21,固定架21设于容置腔15内并固定于承托板20上,两发光组件11均固定安装于固定架21上。
进一步地,通过在安检指示灯内设置固定架21,并使得两发光组件11均固定安装于固定架21上,这样两发光组件11便通过与固定架21的固定连接而得到稳固地支撑,避免了发光组件11在容置区15内随意晃动而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两发光组件11均包括PCB板17和灯珠组18,灯珠组18设于PCB板17上,PCB板17固定安装于固定架21的侧部。具体地,两灯珠组18分别朝向两透光板12的方向设置,两PCB板17背离两灯珠组18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架2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使得两发光组件11均包括灯珠组18和PCB板17,并使得两灯珠组18分别朝向两透光板12的方向设置,那么灯珠组18所发射出的光线便能够通过透光板12散射到外界。通过使得两PCB板17背离两灯珠组18的一端与固定架21固定连接,这样便实现了PCB板17的稳固安设。
更进一步地,两灯珠组18均包括若干均匀排布于两PCB板17上的发光灯珠,发光灯珠的灯色可根据外部控制装置的信号而转变为不同颜色以显示安检指示灯的工作状态,比如安检机处于开机状态时,安检指示灯的灯珠所对应颜色为绿色,当安检机正在进行物品安全监测时,安检指示灯的灯珠所对应颜色为红色。同时,每个灯珠组18内灯珠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固定架21包括两固定部22,两固定部22分别正对两透光板12设置,PCB板17固定于固定部22上。具体地,两固定部22分别与两发光组件11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通过使得固定架21包括有两固定部22,并使得两固定部22分别与两发光组件11一一对应,那么每一固定部22就会对应一个发光组件11,这样固定架21便能够与两发光组件11实现相互适配,从而使得固定架21对发光组件11的支撑更为全面和稳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固定部22上设有条形连接孔24,PCB板上开设有条形安装孔(图未示),PCB板17通过锁紧螺栓穿设适配条形连接孔24和条形安装孔固定于固定部22上。
进一步地,通过使得PCB板17上开设有条形安装孔,固定部22上开设有条形连接孔24,那么通过锁紧螺栓将各条形安装孔分别与各条形连接孔24固定连接,如此就实现了PCB板17与固定部22的可拆卸连接,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得PCB板17稳定地安设在固定部22上,另一方面也便于PCB板17与固定部22之间的拆卸,进而使得PCB板17的更换维修工作变得容易。
更进一步地,通过使得两PCB板17上均开设有条形安装孔28,那么PCB板17上产生的热量便能够通过条形安装孔28逸散到外界。优选地,锁紧螺栓为铜质锁紧螺栓,由于铜具有优良的导热能力,那么PCB板17上产生的热量便能够通过铜质锁紧螺栓被更高效地逸散到外界。
优选地,承托板20上背离PCB板17和固定部22的位置还向上凸起形成有加强板19,加强板19对应两PCB板17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连接孔,锁紧螺栓穿过竖向限位孔并与条形安装孔和条形连接孔24固定连接。这样就实现了加强板19、两固定部22和两PCB板17三者的固定连接,如此便进一步提高了PCB板17在安检指示灯内部安设的稳固性,也进一步提升了PCB板17产生的热量的逸散效果。
更优选地,两固定部22朝向两PCB板17的一端分别开设有若干安装槽,两PCB朝向两固定部22的一端分别凸起形成有若干安装条,各安装槽与各安装条一一对应并嵌设配合,如此PCB板17和固定部22的连接便更为稳固。同时由于各安装槽与各安装条嵌设配合在一起,那么PCB板17和固定部22之间的接触面积便会显著增大,如此PCB板17上逸散出的热量便能够更有效地传递到固定部22上,这样便达到了更佳的散热效果。
更优选地,两固定部朝向两PCB板17的一端分别凸起形成有加强筋27,两PCB板17与加强筋27固定连接。这样,PCB板17与固定部22便通过加强筋27间隔出了缓冲空间,那么当PCB板17承受外力冲击时,其便可拥有足够的弹性变形空间,进而使得作用于PCB板17的外力及时得到化解,也使得PCB板17内部的应力及时得到释放,进而保证了PCB板17的长期服役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上盖板30的下端边缘分别与两透光板12和两固定部22的上端边缘相抵接,上盖板30上开设有若干装配孔(图未示),两固定部22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螺纹孔25,各装配孔分别与各螺纹孔25一一对应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使得安检指示灯包括有上盖板30,并使得上盖板30的下端边缘分别与两透光板12和两固定部22的上端边缘相抵接,如此便实现了对安检指示灯的封盖,避免了水汽或杂质掉落于安检指示灯内部。
更进一步地,由于上盖板30上开设有若干装配孔,且两固定部22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螺纹孔25,那么各装配孔和各螺纹孔25通过紧固螺栓31固定连接,这样就实现了将上盖板30与固定部22固定连接起来,进而使得上盖板30更为稳固地封盖住两透光板12和两固定部22的上端边缘所围成的区域,进一步提升了上盖板30对水汽或杂质的阻隔性能。优选地,固定部22上开设螺纹孔25的位置凸起形成有螺丝孔柱26,紧固螺栓31通过装配孔并与螺丝孔柱26螺纹配合以实现上盖板30与固定部22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围框14包括两固定板段16,两固定板段16相互连接且形成有夹角,两固定板段16的下端分别与承托板20固定连接,两固定板段16与两透光板12一一对应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使得围框14包括两固定板段16,并使得两固定板段16形成有夹角,那么两固定板段16便可与两透光板12共同围设形成一个更大的用于安设发光组件11的区域,如此便有利于发光组件11和安检指示灯的其他组件的安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两固定板段16均设有用于通过连通发光组件11和外部设备的电连接线的第一过线孔28。如此,便能够方便安检指示灯穿线,进而安检机四个拐角可以共用同一款安检指示灯。那么连通有外部设备,比如外界电源和控制模组的电连接线便能够通过第一过线孔28实现与发光组件11的电性连接,从而控制发光组件11显示出不同的灯色,以表明安检机不同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安检机,包括壳体,安检机还包括四个上述的安检指示灯,壳体形成有四个拐角,四个安检指示灯分别设于壳体的四个拐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安检机,由于在安检机壳体的四个拐角处都设置有上述的安检指示灯,那么待安检人员便可自安检机的各个方向观察到安检指示灯所发出的光线,进而根据安检指示灯所发出的光线判断安检机的工作状态,以提前规划安检线路,选择安检顺畅的安检机所在的安检通道进行安检,如此便显著提升了安检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安检指示灯,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包括下外壳和上盖板,所述下外壳设有具有敞开口的容置腔,所述上盖板封盖于所述容置腔的敞开口处并与所述下外壳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指示灯还包括两发光组件,所述下外壳上设有两透光板,两所述透光板相邻设置并形成有夹角,两所述发光组件均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分别靠近于两所述透光板的内侧,且两所述发光组件分别朝向两所述透光板发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包括承托板和围框,所述围框固定于所述承托板上并与所述承托板围设形成具有所述敞开口的所述容置腔,两所述透光板位于所述围框相邻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检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指示灯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固定于所述承托板上,两所述发光组件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检指示灯,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发光组件均包括PCB板和灯珠组,所述灯珠组设于所述PCB板上,所述PCB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检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两固定部,两所述固定部分别正对两所述透光板设置,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检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有条形连接孔,所述PCB板上开设有条形安装孔,所述PCB板通过锁紧螺栓穿设适配所述条形连接孔和所述条形安装孔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检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下端边缘分别与两所述透光板和两所述固定部的上端边缘相抵接,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若干装配孔,两所述固定部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螺纹孔,各所述装配孔分别与各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检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包括两固定板段,两所述固定板段相互连接且形成有夹角,两所述固定板段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承托板固定连接,两所述固定板段与两所述透光板一一对应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检指示灯,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固定板段均开设有用于通过连通所述发光组件和外部设备的电连接线的第一过线孔。
10.一种安检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机还包括四个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安检指示灯,所述壳体形成有四个拐角,四个所述安检指示灯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四个所述拐角处。
CN201721668500.8U 2017-12-04 2017-12-04 安检指示灯及安检机 Active CN207471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8500.8U CN207471314U (zh) 2017-12-04 2017-12-04 安检指示灯及安检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8500.8U CN207471314U (zh) 2017-12-04 2017-12-04 安检指示灯及安检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1314U true CN207471314U (zh) 2018-06-08

Family

ID=62257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68500.8U Active CN207471314U (zh) 2017-12-04 2017-12-04 安检指示灯及安检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713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5415A (zh) * 2018-08-28 2020-03-0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5415A (zh) * 2018-08-28 2020-03-0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方法及装置
CN110865415B (zh) * 2018-08-28 2024-03-2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71314U (zh) 安检指示灯及安检机
CN204573816U (zh) 一种led路灯
CN209070914U (zh) 一种快速安装led灯条的led灯箱
CN206539929U (zh) Led模组均光安全罩及led模组
CN204756590U (zh) 模组化led路灯
CN203489104U (zh) 一种智能化分体式led路灯
CN103499053B (zh) 一种智能化分体式led路灯
CN204678249U (zh) 一种led警示灯
CN207691764U (zh) 一种滤波柜
CN206802884U (zh) Led灯具
CN106704887B (zh) Led模组均光安全罩及led模组
CN207599646U (zh) 一种可随意更换驱动、光源板的led筒射灯
CN206929634U (zh) 停车场灯
CN210926921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电力防火保护装置
CN104763913B (zh) 一种装有固定排线的led模组的线条灯
CN209524342U (zh) 一种方便维护的led模组
CN103062640B (zh) 灯具
CN216118983U (zh) 矿用本安型led警示灯
CN208025263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且方便检修led灯的led灯盘
CN216292256U (zh) 一种智能led植物生长灯
CN211040662U (zh) 一种具备多级光源模组排布的护眼led灯
CN210985226U (zh) 一种小型化低压开关柜
CN202629902U (zh) 混凝土泵送机械及其照明灯
CN203814008U (zh) 节能航空照明装置
CN202056820U (zh) 一种led日光灯灯板的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32, Pingshan Industrial Road, Tangxia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710

Patentee after: Entrop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710 26 Pingshan 188 Industrial Avenue, Tangxia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ongkong Smar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