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56884U -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56884U
CN207456884U CN201721613471.5U CN201721613471U CN207456884U CN 207456884 U CN207456884 U CN 207456884U CN 201721613471 U CN201721613471 U CN 201721613471U CN 207456884 U CN207456884 U CN 207456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soil
blake bottle
rod
telescopic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134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际海
陈晏敏
李威
樊后保
濮海燕
袁颖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6134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56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56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568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温室气体培养和土壤呼吸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包括采用固定座前方连接有计时器,每个计时器对应一个培养瓶,解决记录培养瓶安放时间的问题;采用连接板下方设置有转动轴,解决伸缩杆一端固定转动的问题;采用连接板前方在支撑箱上设置有定位柱,解决控制杆在第二拉簧拉力下的限位问题;采用控制杆中部设置有按板,解决操作人员按压控制杆的问题;采用伸缩杆右端与培养瓶卡接,解决培养瓶在支撑箱内的固定问题;采用第一拉簧另一端与伸缩杆中部卡接,解决培养瓶取出后伸缩杆的复位问题。

Description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温室气体培养和土壤呼吸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温室气体培养过程中,培养瓶无法进行有效的固定,容易在日常工作中对培养瓶产生碰撞,从而掉落,并且在实验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无法有效的去记录每个培养瓶的实验时间,从而无法去准时收集温室气体进行实验,而且以往在收集过程中,需要将注射器垂直扎进培养瓶内,不方便操作人员用力,收集困难,随着实验样品数量的增多,会造成培养瓶杂乱放置,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采用固定座前方连接有计时器,每个计时器对应一个培养瓶,解决记录培养瓶安放时间的问题;采用连接板下方设置有转动轴,解决伸缩杆一端固定转动的问题;采用连接板前方在支撑箱上设置有定位柱,解决控制杆在第二拉簧拉力下的限位问题;采用控制杆中部设置有按板,解决操作人员按压控制杆的问题;采用伸缩杆右端与培养瓶卡接,解决培养瓶在支撑箱内的固定问题;采用第一拉簧另一端与伸缩杆中部卡接,解决培养瓶取出后伸缩杆的复位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座和计时器;固定座前方均匀布置有计时器;固定座中部均匀连接有多个固定培养装置;固定座右侧设置有矩形槽;固定培养装置包括支撑箱、伸缩杆、第一拉簧、控制杆和培养瓶;支撑箱中部贯穿有第一通孔;支撑箱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下方设置有转动轴;连接板上方设置有卡柱;连接板前方在支撑箱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前方在支撑箱上设置有定位板;支撑箱中部连接有培养瓶;培养瓶内部设置有盛土瓶;伸缩杆一端与转动轴转动连接;伸缩杆中部贯穿第一通孔;伸缩杆另一端与培养瓶卡接;第一拉簧一端与卡柱卡接;第一拉簧另一端与伸缩杆中部卡接;控制杆两侧分别与定位板采用销轴连接;控制杆中部设置有按板;控制杆后方对称设置有卡头;控制杆下方与定位柱面接触;卡头右侧在控制杆上设置有第二拉簧;第二拉簧下方与支撑箱卡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伸缩杆包括主动杆、滑动杆、扭簧、卡接板和爪头;主动杆一端与转动轴套接;主动杆另一端与滑动杆左端采用滑动连接;主动杆右端设置有弹簧;主动杆前方通过扭簧连接有卡接板;卡接板与控制杆面接触;滑动杆右端与爪头采用销轴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爪头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块;爪头形状与培养瓶外壁形状吻合。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培养瓶包括培养瓶瓶体、培养瓶瓶盖和通气管;培养瓶瓶体下方与支撑箱面接触;培养瓶瓶体上方与培养瓶瓶盖采用卡接;培养瓶瓶盖下方均匀设置有多个橡胶垫;培养瓶瓶盖中部设置有圆锥通孔;通气管一端设置有圆锥木塞;圆锥木塞与圆锥通孔卡接;通气管另一端设置有橡胶塞。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圆锥木塞形状与圆锥通孔形状吻合;圆锥木塞下方设置有凸环。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培养瓶底部七分之一处直径小于培养瓶上方直径。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卡头形状为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主动杆前方通过扭簧连接有卡接板,通过卡接板与控制杆接触,能够在培养瓶与卡爪卡紧后的自动固定;2、圆锥木塞形状与圆锥通孔形状吻合,圆锥木塞在塞进圆锥通孔后,通过预紧力能够与圆锥通孔紧密连接,实现内部空间的密封,防止空气流出;3、圆锥木塞下方设置有凸环,当圆锥木塞卡进圆锥通孔后,凸环能够与培养瓶瓶盖内部卡柱,能够同时实现固定和密封的作用;4、培养瓶底部七分之一处直径小于培养瓶上方直径,将培养瓶在压进支撑箱时,能够快速与伸缩杆进行卡接,从而实现固定;5、卡头形状为梯形,卡接板在与卡头进行接触卡接时,能够减少两者的固定时间,实现快速响应;6、通气管另一端设置有橡胶塞,需要对内部空气进行抽取时,能够用注射器在水平方向进行操作,便于操作人员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3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4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的通气管零件图。
图中:1、固定座;2、计时器;3、固定培养装置;4、支撑箱;5、伸缩杆;6、第一拉簧;7、控制杆;8、培养瓶;101、矩形槽;401、第一通孔;402、连接板;403、转动轴;404、卡柱;405、定位柱;406、定位板;501、主动杆;502、滑动杆;503、扭簧;504、卡接板;505、爪头;506、弹簧;507、限位块;701、按板;702、卡头;703、第二拉簧;801、盛土瓶;802、培养瓶瓶体;803、培养瓶瓶盖;804、通气管;805、橡胶垫;806、圆锥通孔;807、圆锥木塞;808、橡胶塞;809、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4所示,包括固定座1和计时器2;固定座1前方均匀布置有计时器2;固定座1中部均匀连接有多个固定培养装置3;固定座1右侧设置有矩形槽101;固定培养装置3包括支撑箱4、伸缩杆5、第一拉簧6、控制杆7和培养瓶8;支撑箱4中部贯穿有第一通孔401;支撑箱4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402;连接板402下方设置有转动轴403;连接板402上方设置有卡柱404;连接板402前方在支撑箱4上设置有定位柱405;定位柱405前方在支撑箱4上设置有定位板406;支撑箱4中部连接有培养瓶8;培养瓶8内部设置有盛土瓶801;伸缩杆5一端与转动轴403转动连接;伸缩杆5中部贯穿第一通孔401;伸缩杆5另一端与培养瓶8卡接;第一拉簧6一端与卡柱404卡接;第一拉簧6另一端与伸缩杆5中部卡接;控制杆7两侧分别与定位板406采用销轴连接;控制杆7中部设置有按板701;控制杆7后方对称设置有卡头702;控制杆7下方与定位柱405面接触;卡头702右侧在控制杆7上设置有第二拉簧703;第二拉簧703下方与支撑箱4卡接;伸缩杆5包括主动杆501、滑动杆502、扭簧503、卡接板504和爪头505;主动杆501一端与转动轴403套接;主动杆501另一端与滑动杆502左端采用滑动连接;主动杆501右端设置有弹簧506;主动杆501前方通过扭簧503连接有卡接板504;卡接板504与控制杆7面接触;滑动杆502右端与爪头505采用销轴连接;爪头505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块507;爪头505形状与培养瓶8外壁形状吻合;培养瓶8包括培养瓶瓶体802、培养瓶瓶盖803和通气管804;培养瓶瓶体802下方与支撑箱4面接触;培养瓶瓶体802上方与培养瓶瓶盖803采用卡接;培养瓶瓶盖803下方均匀设置有多个橡胶垫805;培养瓶瓶盖803中部设置有圆锥通孔806;通气管804一端设置有圆锥木塞807;圆锥木塞807与圆锥通孔806卡接;通气管804另一端设置有橡胶塞808;圆锥木塞807形状与圆锥通孔806形状吻合;圆锥木塞807下方设置有凸环809;培养瓶8底部七分之一处直径小于培养瓶8上方直径;卡头702形状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步骤一,结合图1所示,将固定座1安放在桌面上,固定座1右侧的矩形槽101内放置有实验夹子,通过排列固定座1的位置,便于整体进行管理,防止在培养瓶8数量过多时,出现摆放混乱,不便于操作人员去管理和快速收取试验品,将需要测试的泥土放进盛土瓶801内,分量放好以后通过用实验夹子夹住盛土瓶801放进培养瓶8瓶底,然后将培养瓶瓶盖803与培养瓶瓶体802进行盖紧,培养瓶瓶盖80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橡胶垫805,在将培养瓶瓶盖803压进培养瓶瓶体802时,橡胶垫805充分与培养瓶瓶体802内壁进行接触,因为设置有多层橡胶垫805与培养瓶瓶体802同时接触,能够有效保证内部空间密封,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充分隔绝,培养瓶瓶盖803上方的圆锥通孔806与圆锥木塞807进行塞紧接触,因为圆锥木塞807材料选用木质材料,能够在与圆锥通孔806接触时,充分接触密封,而且圆锥木塞807下方设置有凸环809,在将圆锥木塞807压进去后,凸环809对培养瓶瓶盖803内壁实现卡接,防止圆锥木塞807滑出,同时进行密封,通气管804出气端处于水平位置,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利用注射器进行培养瓶8内部空气的抽取;
步骤二,结合图2所示,培养瓶8装取密封完毕后,将培养瓶8在压进支撑箱4时,培养瓶8底部开始与伸缩杆5接触从而开始卡接,培养瓶8底部直径较小,通过上下的直径差,从而能够实现培养瓶8快速与伸缩杆5上的爪头505进行快速接触,爪头505形状与培养瓶8外壁形状吻合,能够在与培养瓶8接触时,固定更加牢固,随着培养瓶8不断下降,会逐渐对伸缩杆5进行压缩,滑动杆502开始压缩主动杆501内的弹簧503,并且开始将第一拉簧6进行拉伸,当培养瓶8底部与支撑箱4底部接触时,伸缩杆5正好处于水平位置,并且伸缩杆5上的卡接板504在运动过程中,与控制杆7的卡头702进行接触,从而克服扭簧503的扭力,实现卡接板504的转动,从而实现卡接板504上方与卡头702下方进行卡接,实现对伸缩杆5的固定,同时控制杆7下方的第二拉簧703向下提供一个拉力,防止伸缩杆5反转,同时培养瓶8触发支撑箱4底部感应器,实现对培养瓶8的计时,当需要对培养瓶8进行取出时,只需用右手压动控制杆7上的按板701,克服第二拉簧703的拉力,并使卡头702翘起,左手去向上拉动培养瓶8,伸缩杆5在第一拉簧6和人力的作用下进行反转复位,同时将培养瓶8取出,设备整体操作方便,固定可靠,而且能够记录培养瓶8的实验时间,并且对其进行固定,防止工作中不小心对试验品损坏。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7)

1.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和计时器(2);固定座(1)前方均匀布置有计时器(2);固定座(1)中部均匀连接有多个固定培养装置(3);固定座(1)右侧设置有矩形槽(101);固定培养装置(3)包括支撑箱(4)、伸缩杆(5)、第一拉簧(6)、控制杆(7)和培养瓶(8);支撑箱(4)中部贯穿有第一通孔(401);支撑箱(4)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402);连接板(402)下方设置有转动轴(403);连接板(402)上方设置有卡柱(404);连接板(402)前方在支撑箱(4)上设置有定位柱(405);定位柱(405)前方在支撑箱(4)上设置有定位板(406);支撑箱(4)中部连接有培养瓶(8);培养瓶(8)内部设置有盛土瓶(801);伸缩杆(5)一端与转动轴(403)转动连接;伸缩杆(5)中部贯穿第一通孔(401);伸缩杆(5)另一端与培养瓶(8)卡接;第一拉簧(6)一端与卡柱(404)卡接;第一拉簧(6)另一端与伸缩杆(5)中部卡接;控制杆(7)两侧分别与定位板(406)采用销轴连接;控制杆(7)中部设置有按板(701);控制杆(7)后方对称设置有卡头(702);控制杆(7)下方与定位柱(405)面接触;卡头(702)右侧在控制杆(7)上设置有第二拉簧(703);第二拉簧(703)下方与支撑箱(4)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杆(5)包括主动杆(501)、滑动杆(502)、扭簧(503)、卡接板(504)和爪头(505);主动杆(501)一端与转动轴(403)套接;主动杆(501)另一端与滑动杆(502)左端采用滑动连接;主动杆(501)右端设置有弹簧(506);主动杆(501)前方通过扭簧(503)连接有卡接板(504);卡接板(504)与控制杆(7)面接触;滑动杆(502)右端与爪头(505)采用销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爪头(505)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块(507);爪头(505)形状与培养瓶(8)外壁形状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瓶(8)包括培养瓶瓶体(802)、培养瓶瓶盖(803)和通气管(804);培养瓶瓶体(802)下方与支撑箱(4)面接触;培养瓶瓶体(802)上方与培养瓶瓶盖(803)采用卡接;培养瓶瓶盖(803)下方均匀设置有多个橡胶垫(805);培养瓶瓶盖(803)中部设置有圆锥通孔(806);通气管(804)一端设置有圆锥木塞(807);圆锥木塞(807)与圆锥通孔(806)卡接;通气管(804)另一端设置有橡胶塞(8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圆锥木塞(807)形状与圆锥通孔(806)形状吻合;圆锥木塞(807)下方设置有凸环(80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瓶(8)底部七分之一处直径小于培养瓶(8)上方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卡头(702)形状为梯形。
CN201721613471.5U 2017-11-28 2017-11-28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56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3471.5U CN207456884U (zh) 2017-11-28 2017-11-28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3471.5U CN207456884U (zh) 2017-11-28 2017-11-28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56884U true CN207456884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75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1347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56884U (zh) 2017-11-28 2017-11-28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568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7462A (zh) * 2017-11-28 2018-02-23 南昌工程学院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7462A (zh) * 2017-11-28 2018-02-23 南昌工程学院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
CN107727462B (zh) * 2017-11-28 2024-05-24 南昌工程学院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3695B (zh) 一种放流鱼类的标志装置及方法
CN206315838U (zh) 一种夹紧牢固的血液检验科用试管架
CN207456884U (zh)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
CN207356330U (zh) 一种注射针的装配装置
CN208082524U (zh) 一种新型血液科用医疗试管支架
CN207287481U (zh) 医学检验用移液器
CN206315823U (zh) 分液漏斗架
CN211925409U (zh) 一种可标记的漏水检测仪
CN201631679U (zh) 带双留样管一次性使用采血袋
CN207063976U (zh) 一种取土装置
CN204351844U (zh) 检验采血台
CN107727462A (zh)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呼吸室内培养装置
CN206213598U (zh) 一种可固定旋转书架
CN201602796U (zh) 一种b超探头套自动套装装置
CN204193986U (zh) 一种新型检验试管组合架
CN205103267U (zh) 一种自动取样装置
CN204708859U (zh) 用于采血仪的自动刺塞器及具有该自动刺塞器的采血仪
CN209529146U (zh) 一种动物疾病检测用血液分装装置
CN207586038U (zh) 一种压力试验机
CN208533208U (zh) 一种用于开袋机上的上腰标记装置
CN203965396U (zh) 一种色谱试验平衡气体转移支架
CN207040527U (zh) 一种新型兽医用畜牧耳标钳
CN209391972U (zh) 超声及附属工作站用数据线集线装置
CN205301135U (zh) 一种台式流式细胞仪鞘液灌注装置
CN207181379U (zh) 气相色谱仪进样器限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