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55653U - 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55653U
CN207455653U CN201721444957.0U CN201721444957U CN207455653U CN 207455653 U CN207455653 U CN 207455653U CN 201721444957 U CN201721444957 U CN 201721444957U CN 207455653 U CN207455653 U CN 207455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electromagnetic oven
metal hemming
hemming edge
thermal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49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义
张丞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449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55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55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55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0)、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30),所述底壳(10)内设置有线圈盘,所述第二面板(30)设置在所述底壳(10)上,所述第一面板(20)设置在所述第二面板(30)上,且位于所述线圈盘的上方,所述第一面板(20)的外缘包覆有金属包边(40),所述金属包边(40)与所述第一面板(20)之间设置有隔热层(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克服用于对锅具进行定位的金属包边的温度升高,影响电磁炉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加热的家用电器。电磁炉在工作时,利用高频交流电通过线圈盘以使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具底部产生涡流,从而对电磁炉上设置的锅具进行加热。
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炉一般包括底壳和设置在底壳上的面板。在底壳内设置有线圈盘、风机组件等保证电磁炉正常工作的器件。在使用过程中,锅具放置在面板上,通过线圈盘实现对电磁炉的电磁加热。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锅具能够放置在线圈盘的上方,对锅具进行定位,面板对应线圈盘的位置为微晶板,同时对该微晶板进行金属包边处理,金属包边所围成的区域即为锅具容纳区,从而实现对锅具的定位。
然而,在将锅具放置在锅具容纳区时,锅具容易接触金属包边,使得锅具的温度传导至金属包边,而金属包边的温度升高后,容易导致与金属包边接触的塑胶部分高温变形或碳化,影响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以克服用于对锅具进行定位的金属包边的温度升高,影响电磁炉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底壳内设置有线圈盘,所述第二面板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第一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面板上,且位于所述线圈盘的上方,所述第一面板的外缘包覆有金属包边,所述金属包边与所述第一面板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底壳、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底壳内设置有线圈盘,第二面板设置在底壳上,第一面板设置在第二面板上,且位于线圈盘的上方,本实施例不仅在第一面板的外缘包覆有金属包边,在金属包边与第一面板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层,本实施例在通过第一面板实现锅具定位的基础上,增加了隔热层,避免了金属包边上的热量聚集、金属包边温度升高的问题,从而延长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热层的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金属包边的第二部分的宽度,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隔热层位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底部的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为所述金属包边位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底部的部分。
因为隔热层的宽度大于金属包边的宽度,由此增大了隔热层的面积,使得隔热层可以起到更好的隔热作用,使得金属包边的温度较低。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金属包边位于所述第一面板的上部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贴合所述第一面板的上表面设置。
该弯折部即为环形区域的内缘,由于该弯折部的存在,使得该环形区域的内缘变得光滑无刺,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会划伤用户,保证了电磁炉使用的安全性。
该弯折部贴合第一面板的上表面设置。由于弯折部贴合第一面板的上表面设置,从而增强了弯折部对隔热层的密封性,从而可以防止水渍、油渍、污渍等对隔热部的污染,防止隔热层的老化。
由于该弯折部的存在,使得该环形区域的内缘变得光滑无刺,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会划伤用户,保证了电磁炉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金属包边的侧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厚度,所述金属包边的侧部的顶端向下弯折并水平延伸至所述弯折部。
由于金属包边的侧部的高度大于第一面板的厚度,金属包边的侧部的顶端向下弯折,从而形成了凸出与第一面板的凸出部分,该凸出部分在竖直空间上形成了一个环形区域,由于该凸出部分的存在,则使得锅具存在放置不平稳的问题,因此,用户可以根据锅具放置的不平稳的问题,及时调整锅具的放置位置,使得锅具可以放置到第一面板的中心区域,即本实施例避免了用户在放置锅具时,无法放置到第一面板的中心区域的问题,保证了用户可以将锅具放置到线圈盘上方,从而提高加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开孔,所述第二面板对应所述开孔外围的位置上设置有打胶部,所述打胶部上设置有打胶槽,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通过打胶槽打胶粘接。
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开孔,第一面板覆盖在开孔上,第二面板不仅节省材料,还避免了锅具的高温传导至第二面板上,从而使得第二面板可以选择价格便宜的非耐高温材料,降低了电磁炉的成本。
通过胶粘的方式,实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装配过程,装配过程不需要其它的零部件,装配过程简单易用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打胶部向下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面板的下沉式台阶。
可将第一面板置于该下沉式台阶上,然后与打胶槽中的胶体粘结。由于,第一面板的上表面可以与第二面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或者低于第二面板的上表面,从而实现了电磁炉的美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热层为喷涂在所述金属包边的第一面上的隔热涂层,所述第一面为所述金属包边与所述第一面板接触的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热层为喷涂在所述第一面板的第二面上的隔热涂层,所述第二面为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金属包边接触的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热层为套设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外缘的隔热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热套的材质为硅胶或隔热棉。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包边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底壳;
20-第一面板;
30-第二面板;
31-开孔;
32-打胶部;
321-打胶槽;
40-金属包边;
41-第二部分;
42-弯折部;
43-侧部;
50-隔热层;
51-第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磁炉包括底壳10、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30,底壳10内设置有线圈盘(未示出),第二面板30设置在底壳10上,第一面板20设置在第二面板30上,且位于线圈盘的上方。
其中,底壳10具体为具有上开口的壳体结构,包括底壁以及侧壁,侧壁为底壁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底壳10的底壁以及侧壁共同围成容纳腔,容纳腔中设置有电路板、线圈盘等。在电磁炉的容纳腔内还设置有风机组件,该风机组件用于对电磁炉内部进行散热,在侧壁上还可以设置对应于散热的进出风口。
底壳10具体可以为矩形、梯形或者椭圆形等。底壳10外侧的各棱角处均圆滑过渡,以免划伤用户。为了降低电磁炉的生产成本,并降低电磁炉的重量,底壳10一般采用塑料制成。当然,底壳10所采用的材料并不限于此,例如底壳10还可以由金属等制成。
底壳10的侧壁顶端设置有第二面板30,第二面板30上设置有第一面板20,且该第一面板20位于线圈盘的上方。其中,第二面板30可以通过胶粘、卡扣、设置上盖等方式,装配在底壳10上。第一面板20可以通过胶粘、卡扣等方式设置在第二面板30上。
由此,加热区对应第一面板20,操作区对应第二面板30。用户可将锅具放置在第一面板20上,并对操作区进行相应操作,以使得线圈盘可以对第一面板20上放置的锅具等器具进行加热,使锅具等器具底部温度升高,实现电磁加热效果。
线圈盘包括:线圈及盘体,盘体上设置有凹槽,线圈可以设置在凹槽中。线圈盘还可以包括具有聚磁作用的磁条,磁条可以设置在线圈的下方、线圈的内侧和/或线圈的外侧。其中,内侧是指朝向线圈盘的圆心的一侧;外侧是指背离线圈盘的圆心的一侧。
线圈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线圈为多个时,各线圈可以安装在一个盘体上,或者,各线圈可以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盘体上。多个线圈具有不同的加热面积,且多个线圈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相互独立工作,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加热面积。其中,多个线圈可以相互套设,或者,多个线圈也可以上下叠设。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面板30的形状与电磁炉的形状适配即可。例如,当电磁炉为长方形时,则第二面板30为长方形,当电磁炉为圆形时,则第二面板30为圆形。
针对第一面板20的形状,由于第一面板20位于线圈盘的上方,对应加热区,且锅具的形状一般为圆形,所以第一面板20的形状可以选择圆形,使得锅具与第一面板20的形状适配,第一面板20与线圈盘的形状适配,从而保证锅具的加热效果。
其中,第一面板20的材质和第二面板30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择的材料例如可以为钢化玻璃、微晶玻璃等。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一面板20与锅具直接接触,经常处于高温环境中,且取放锅具还会导致第一面板20与锅具之间发生摩擦,因此,第一面板20通常由微晶玻璃或者陶瓷制成,以提高第一面板20的耐热性能,并减少面板上表面的划痕,同时,也不会影响电磁炉对锅具的加热。
第二面板30不需要于锅具接触,且位于第一面板20的外围,不会处于高温环境中,锅具与第二面板30之间接触的概率较小,摩擦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可以选择钢化玻璃或者树脂材料等,以降低面板的成本,从而降低电磁炉的成本。
进一步地,为了对第一面板20所处的位置进行定位,便于用户将锅具放置在第一面板20上,本实施例在第一面板20的外沿上设置金属包边40。金属包边40围成了封闭的环形区域,用户只需要将锅具的底部放置在该金属包边40所围成的环形区域内,就可以保证锅具位于线圈盘的正上方。
然而,由于金属包边40为金属材料,容易传导热量,当锅底的热量传递给第一面板20时,第一面板20会将热量传导至金属包边40,金属包边40上聚集了大量的热量后,会对电磁炉内的塑胶部分产生影响,例如对材质为塑胶材料的第二面板产生影响。
因此,本实施例在金属包边40与第一面板20之间设置有隔热层50。通过设置隔热层50,第一面板20上的热量不会传导至金属包边40,防止了金属包边40上的高温聚集。同时,由于金属包边40的温度较低,则第二面板30还可以选择塑胶等价格便宜的材料,以降低电磁炉的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该隔热层50可以为隔热涂层,也可以为套设在第一面板20的外缘的隔热套。
具体地,当隔热层50为隔热涂层时,该隔热涂层可以喷涂在金属包边40的第一面上,该第一面为金属包边40与第一面板20接触的面。该隔热涂层还可以喷涂在第一面板20的第二面上,该第二面为第一面板20与金属包边40接触的面。
该隔热涂层可以为非金属材料形成的隔热涂层,本实施例对隔热涂层的具体材料不做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在金属和微晶玻璃板上形成隔热的涂层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在金属包边40上涂覆隔热涂层,也可以在第一面板20上涂覆隔热涂层,或者,还可以两者同时涂覆隔热涂层,本实施例对隔热涂层的具体涂覆方式,不做特别限制。
当隔热层50为隔热套时,该隔热套为环形隔热套,该环形隔热套的内径可以等于或略小于第一面板20的直径,从而该环形隔热套可以紧固的套设在第一面板20上。该隔热套可以为硅胶或隔热棉形成的套体。
由此,第一面板20的外缘为贴合该第一面板20设置的隔热层50,隔热层50的外部为贴合该隔热层50设置的金属包边40。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在第一面板20的外部设置隔热层50,再设置金属包边40。
该金属包边40可以为长度与第一面板20的外径相等的条形结构,将该条形结构沿着第一面板20的外缘进行包覆和压紧,从而实现包边的过程,在隔热层50的外部形成了金属包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金属包边40采用的金属材料可以为延展性好、易于弯折且不会折断的材料,例如铜、银、铝等。本实施例对金属包边40所处采用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形成金属包边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底壳、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底壳内设置有线圈盘,第二面板设置在底壳上,第一面板设置在第二面板上,且位于线圈盘的上方,本实施例不仅在第一面板的外缘包覆有金属包边,在金属包边与第一面板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层,本实施例在通过第一面板实现锅具定位的基础上,增加了隔热层,避免了金属包边上的热量聚集、金属包边温度升高的问题,从而延长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包边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下面结合图1至图3,以隔热层50为隔热套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当隔热层50为隔热涂层时,其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如图3所示,隔热层50的第一部分51的宽度大于金属包边40的第二部分41的宽度,第一部分51为隔热层50位于第一面板20的底部的部分,第二部分41为金属包边40位于第一面板20的底部的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面板20的底部被封闭在电磁炉的壳体内,而第一面板20的上部暴露在外部,所以第一面板20的底部的热量相对于第一面板20的上部的热量散失较慢,且金属包边40位于第一面板20的底部的部分用户无法看到并接触到,因此不需要做特别的处理。
由此,可以设计的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第二部分的宽度,在第一面板20的底部,隔热层50的宽度大于金属包边的宽度,由此增大了隔热层50的面积,使得隔热层50可以起到更好的隔热作用,使得金属包边40的温度较低。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金属包边40位于第一面板20的上部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42,弯折部42贴合第一面板20的上表面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包边40位于第一面板20的上部的位置,暴露在外部,并形成了用于放置锅具的封闭的环形区域。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为了避免用户在该封闭区域放置锅具时,该环形区域的内缘划伤用户,对用户造成伤害,金属包边40位于第一面板20的上部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42,该弯折部42即为环形区域的内缘,由于该弯折部42的存在,使得该环形区域的内缘变得光滑无刺,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会划伤用户,保证了电磁炉使用的安全性。
同时,该弯折部40贴合第一面板20的上表面设置。由于弯折部40贴合第一面板20的上表面设置,从而增强了弯折部40对隔热层50的密封性,从而可以防止水渍、油渍、污渍等对隔热层50的污染,防止隔热层50的老化。
可选地,在该隔热层50为环形隔热套时,该环形隔热套位于第一面板20的上部的端部可以与第一面板20具有一定的间隙,即对环形隔热套的端部挖掉一部分以形成该间隙,弯折部40在弯折之后,部分位于该间隙中,即该弯折部的该夹设了部分环形隔热套,从而保证了环形隔热套的安装稳定性,防止了环形隔热套的移位等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使金属包边40所形成的环形区域更加的便于用户区分和放置锅具,本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包边40的侧部43的高度大于第一面板20的厚度,金属包边40的侧部43的顶端向下弯折并水平延伸至弯折部42。
本实施例的金属包边40的侧部43的顶端向下弯折,在弯折后延伸至弯折部42。金属包边40的侧部13的顶端向下弯折的角度可以介于20°至90度之间,本实施例对侧部13的顶端向下弯折的角度的具体选取,不做特别限制。该侧部13在弯折至隔热涂层50时,则水平延伸至弯折部42。
由于金属包边40的侧部43的高度大于第一面板20的厚度,金属包边40的侧部13的顶端向下弯折,从而形成了凸出与第一面板20的凸出部分,该凸出部分在竖直空间上形成了一个环形区域。
当用户将锅具放置到第一面板20与第二面板30的交界处,而没有放置在该环形区域时,由于该凸出部分的存在,则使得锅具存在放置不平稳的问题,因此,用户可以根据锅具放置的不平稳的问题,及时调整锅具的放置位置,使得锅具可以放置到第一面板20的中心区域,即本实施例避免了用户在放置锅具时,无法放置到第一面板20的中心区域的问题,保证了用户可以将锅具放置到线圈盘上方,从而提高加热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先将金属包边40预先制作成中间有凹槽的包边结构,该包边结构可以预先向下弯折,以形成上述的凸部和/或弯折部,然后将该凹槽卡设在第一面板20上,然后通过包边设备对包边结构进行滚压等操作,以得到金属包边。
下面对第一面板20安装在第二面板30上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3所示,在第二面板30上设置有开孔31,第二面板30对应开孔31外围的位置上设置有打胶部32,打胶部32上设置有打胶槽321,第一面板20与第二面板30通过打胶槽321打胶粘接。
本实施例的第二面板30上设置有开孔31,第一面板20覆盖在开孔31上,第二面板30不仅节省材料,还避免了锅具的高温传导至第二面板上,从而使得第二面板30可以选择价格便宜的非耐高温材料,降低了电磁炉的成本。
在该开孔31的外围的位置上设置有打胶部32,该打胶部32可以与第二面板30的其它部分位于同一平面上。该打胶部32上设置有打胶槽321。
在打胶槽321中注入胶体之后,可将第一面板20粘结在该打胶部32上。同时,在粘接过程中,由第一面板20的外缘上设置的金属包边与打胶部32接触,并进行粘结。此时,第一面板20位于第二面板30所处的平面之上,第一面板20的上表面高出第二面板30的上表面设置。
可选地,在打胶部32上还可以设置溢胶槽(未示出)。在打胶的过程中,若胶量太少,则无法保证第一面板20与第二面板30的粘结性能,若打胶量过多,则会使大量的胶溢出,当大量的胶溢出时,胶会流到错误的地方,对其他部位进行了粘结。通过设置打胶槽,多余的胶溢出后,可以溢出到溢胶槽,从而保证了多余的胶不会流到其他地方。
本实施例通过胶粘的方式,实现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30的装配过程,装配过程不需要其它的零部件,装配过程简单易用实现。
可选地,为了电磁炉的美观,以及第一面板20与第二面板30的粘结的牢固性,如图3所示,打胶部32向下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纳第一面板20的下沉式台阶。
本实施例可将第一面板20置于该下沉式台阶上,然后与打胶槽中的胶体粘结。由于,第一面板20的上表面可以与第二面板30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或者低于第二面板30的上表面,从而实现了电磁炉的美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0)、第一面板(20)和第二面板(30),所述底壳(10)内设置有线圈盘,所述第二面板(30)设置在所述底壳(10)上,所述第一面板(20)设置在所述第二面板(30)上,且位于所述线圈盘的上方,所述第一面板(20)的外缘包覆有金属包边(4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包边(40)与所述第一面板(20)之间设置有隔热层(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50)的第一部分(51)的宽度大于所述金属包边(40)的第二部分(41)的宽度,所述第一部分(51)为所述隔热层(50)位于所述第一面板(20)的底部的部分,所述第二部分(41)为所述金属包边(40)位于所述第一面板(20)的底部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包边(40)位于所述第一面板(20)的上部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42),所述弯折部(42)贴合所述第一面板(20)的上表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包边(40)的侧部(43)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面板(20)的厚度,所述金属包边(40)的侧部(43)的顶端向下弯折并水平延伸至所述弯折部(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30)上设置有开孔(31),所述第二面板(30)对应所述开孔(31)外围的位置上设置有打胶部(32),所述打胶部(32)上设置有打胶槽(321),所述第一面板(20)与所述第二面板(30)通过打胶槽(321)打胶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胶部(32)向下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面板(20)的下沉式台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50)为喷涂在所述金属包边(40)的第一面上的隔热涂层,所述第一面为所述金属包边(40)与所述第一面板(20)接触的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50)为喷涂在所述第一面板(20)的第二面上的隔热涂层,所述第二面为所述第一面板(20)与所述金属包边(40)接触的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50)为套设在所述第一面板(20)的外缘的隔热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的材质为硅胶或隔热棉。
CN201721444957.0U 2017-11-02 2017-11-02 电磁炉 Active CN207455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4957.0U CN207455653U (zh) 2017-11-02 2017-11-02 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4957.0U CN207455653U (zh) 2017-11-02 2017-11-02 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55653U true CN207455653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53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4957.0U Active CN207455653U (zh) 2017-11-02 2017-11-02 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556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5669B (zh) 一种电磁电压力锅
KR20110040120A (ko) 조리기기용 가열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및 조리기기
CN207455653U (zh) 电磁炉
KR20170074465A (ko) 전자유도가열 조리기기의 냉각장치
CN203436162U (zh) 一种电压力锅的电磁加热盘
CN204404273U (zh) 低辐射电磁炉
CN207118011U (zh) 一种无缝全区加热装置
CN104110708B (zh) 磁条设于支架上侧的电磁炉
CN205783130U (zh) 电磁炉
CN206821040U (zh)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CN206222389U (zh) 电磁烹饪器具
EP3890441A1 (en) Coil disk and cooking appliance
CN207407385U (zh) 电磁炉
CN208029132U (zh) 线圈盘及烹饪器具
CN206094194U (zh) 带超薄控制器的电磁炉
CN211673690U (zh) 煲体组件和具有该煲体组件的烹饪器具
CN207940622U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电热锅
CN204786617U (zh) 高导热强散热的密封电磁锅炉
CN221227769U (zh) 线圈盘和烹饪设备
CN214510756U (zh) 一种电磁加热器壳体及装配结构
CN207410544U (zh) 电磁炉
CN209300848U (zh)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8510696U (zh) 烹饪器具
CN217464555U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套组
CN205447884U (zh) 一种ih加热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