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8658U - 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38658U CN207438658U CN201721443971.9U CN201721443971U CN207438658U CN 207438658 U CN207438658 U CN 207438658U CN 201721443971 U CN201721443971 U CN 201721443971U CN 207438658 U CN207438658 U CN 2074386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turbine
- air passage
- air
- passage part
- heating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加热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形成有进风口;风道件,风道件设在底座内以限定空气风道;风机,风机可顺时针转动地设在底座内,风机设在风道件内;散热器,散热器安装在底座内,散热器位于风道件的出口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散热性能良好、使用寿命较长,且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装置例如单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散热。相关技术中,加热装置内风机逆时针转动,使得风机的绝大部分风量集中吹向电路板及其上的电器元件上,少量的风吹向散热器,导致加热装置的散热性能不佳,从而降低了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为提升加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可以将风机朝向散热器的左侧移动,然而这种方法使得加热装置的宽度较大、占用空间大,同时风机的风量无法吹向电路板及其上的电器元件以对其进行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散热性能良好、结构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有进风口;风道件,所述风道件设在所述底座内以限定空气风道;风机,所述风机可顺时针转动地设在所述底座内,所述风机设在所述风道件内;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风道件的出口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通过将散热器设在风道件的出口侧,使得空气风道内的大部分空气直接吹向散热器以对散热器进行快速散热、有效降温,从而提升了加热装置的性能,延长了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将进风口设在底座的前部、风机顺时针转动地设在进风口处,使得加热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器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风道件的出口端的出风方向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垂直于所述风机的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上,所述风道件的至少一部分内壁的投影形成为渐开线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垂直于所述风机的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上,所述风道件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起始端的投影与所述风机的旋转轴线的投影之间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α满足:0°≤α≤20°,其中竖直面为经过所述风机的旋转轴线且与所述风道件的出口端的出风方向垂直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风机的径向上,所述风道件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起始端与所述风机的外边缘的距离为L1,所述L1满足:0<L1≤3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装置进一步包括:围板,所述围板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风道件之间且环绕所述风机设置,所述围板与所述风机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为t,所述t满足:0<t≤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围板的轴向高度为h,所述h满足:3mm≤h≤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水平面内且在所述风机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风机的投影的外边缘与所述风道件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L2满足:0<L2≤5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水平面内且在所述风机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风机的投影的外边缘与所述散热器的邻近所述风机的一端的距离为L3,所述L3满足:0<L3≤50mm;所述风道件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终止端与所述散热器的邻近所述风机的一端的距离为L4,所述L4满足:0≤L4≤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口处设有网罩,所述风机的下端与所述网罩的上端之间的距离为L5,所述L5满足:L5≥3mm。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加热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表示风机的转动方向;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3中C-C线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加热装置100、第一连线100a、
底座1、风道件2、空气风道20a、风机3、散热器4、散热片41、电路板5、围板6、网罩7、导风件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100。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100,包括底座1、风道件2、风机3和散热器4。
底座1上形成有进风口,风道件2设在底座1内以限定空气风道20a。风机3可顺时针转动地设在底座1内,风机3设在风道件2内,散热器4安装在底座1内,散热器4位于风道件2的出口侧。
例如,如图1-图5所示,进风口可以位于底座1的前部且进风口沿上下方向贯穿底座1的底壁,风机3可以与进风口上下正对设置且风机3可以为轴流风机,从而轴流风机运行时,在进风口处产生负压,空气从进风口流入底座1内并在轴流风机的驱动下沿空气风道20a朝向风道件2的出口端流动,由于散热器4位于风道件2的出口侧,从而空气风道20a内的大部分空气吹向散热器4,以对散热器4进行散热。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使用加热装置100时,加热装置100的邻近用户的一端为其前端,加热装置100的远离用户的一端为其后端。
具体地,散热器4可以位于底座1的左部,散热器4的右侧设有电路板5和电器元件,其中电路板5与散热器4相连以将电路板5和电器元件的一部分热量快速传递给散热器4,并通过散热器4传递至空气中以排出加热装置100。进风口位于散热器4的前侧且进风口相对于散热器4偏右设置,风道件2围绕进风口且风道件2的出口侧朝向散热器4设置。
加热装置100在工作过程中,底座1内的电路板5及电器元件等会产生大量热量,轴流风机运行以在进风口处产生负压,空气从进风口向上流入底座1内并在轴流风机的驱动下沿空气风道20a流动,空气风道20a内的大部分空气向后吹向散热器4,以对散热器4进行快速有效散热,降低了电路板5及电器元件的温度。空气对上述部件散热后形成为热空气,热空气可以穿过加热装置100的散热孔排出,实现对加热装置100的散热,保证加热装置100的正常运行。其中,根据风机3的转动方向,散热孔可以设在加热装置100的后周壁和/或左周壁和/或右周壁上,避免了热空气直接吹向用户,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由此,通过将进风口设在底座1的前部、风机3顺时针转动地设在进风口处,同时散热器4位于风道件2的出口侧,空气在风机3的驱动下沿风道件2限定的空气风道20a流动,使得空气风道20a内的大部分空气直接吹向散热器4以对散热器4进行快速散热、有效降温,从而大大降低了加热装置100内的温度,保证了加热装置100的正常运行,提升了加热装置100的性能,延长了加热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同时,加热装置100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100,通过将散热器4设在风道件2的出口侧,使得空气风道20a内的大部分空气直接吹向散热器4以对散热器4进行快速散热、有效降温,从而提升了加热装置100的性能,延长了加热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同时将进风口设在底座1的前部、风机3顺时针转动地设在进风口处,使得加热装置100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散热器4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散热片41,散热片41的延伸方向与风道件2的出口端的出风方向平行。例如,在图1-图3的示例中,多个散热片41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散热片41沿前后方向延伸,而风道件2的出口端的空气自前向后流动,使得散热片41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每个散热片41的左右表面均形成为波纹面,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散热片4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在垂直于风机3的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上,风道件2的至少一部分内壁的投影形成为渐开线形状,使得至少一部分空气风道20a形成为渐开线风道,从而减小了空气在空气风道20a内的流动阻力,便于空气快速吹向散热器4,保证加热装置100的散热性能。其中,在垂直于风机3的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上,风道件2的全部内壁的投影可以形成为渐开线形状,此时整个空气风道20a形成为渐开线风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在垂直于风机3的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上,风道件2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起始端的投影与风机3的旋转轴线的投影之间的连线为第一连线100a,第一连线100a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0°≤α≤20°,其中竖直面为经过风机3的旋转轴线且与风道件2的出口端的出风方向垂直的平面,风机3的旋转轴线沿上下方向竖直延伸,风道件2的出口端的出风方向为自前向后水平延伸。例如,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在垂直于风机3的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上,风道件2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起始端的投影位于风机3的旋转轴线的投影的正右侧,也就是说,第一连线100a与竖直面平行,即第一连线100a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α=0°。由此,在保证空气流动阻力较小的前提下,使得风道件2较为规整、结构简单,同时提升了加热装置100的美观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线100a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α还可以满足0°<α≤20°,也就是说,在垂直于风机3的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上,风道件2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起始端的投影可以位于右前侧或右后侧等,从而在保证空气流动阻力较小的前提下,降低了风道件2的安装精度要求,便于风道件2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风机3的径向上,风道件2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起始端与风机3的外边缘的距离为L1,L1满足:0<L1≤30mm。由此,在保证风道件2与风机3不干涉的前提下,避免了L1过大使得空气无法集中由风道件2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起始端流向导风件8的出口端而影响散热效果,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空气可以对散热器4进行有效散热。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100进一步包括围板6,围板6位于风机3和风道件2之间且围板6环绕风机3设置,围板6与风机3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为t,t满足:0<t≤10mm。例如,如图所示,围板6可以大致形成为圆筒形状,且围板6与风机3同轴设置。风机3在运行过程中,空气从进风口流入底座1内并经过围板6流向空气风道20a,空气在流经围板6的同时,由于围板6在轴向上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空气可以向上流动,使得在风道件2的轴向上,空气在空气风道20a内的分布较为均匀,避免空气集中在空气风道20a的底部,从而保证空气可以对散热器4进行均匀、有效散热,进一步保证了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件2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起始端可以设在围板6的边缘处,且风道件2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起始端与围板6的外边缘相止抵;风道件2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起始端也可以设在围板6外,即风道件2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起始端与围板6间隔设置。
可选地,围板6的轴向高度为h,h满足:3mm≤h≤5mm。由此,在保证围板6可以向上提升空气的前提下,不会增加空气的流动阻力而影响空气风道20a内空气的流动,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水平面内且在风机3的径向方向上,风机3的投影的外边缘与风道件2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L2,L2满足:0<L2≤50mm。由此,同样在保证风道件2与风机3不干涉的前提下,避免了L2过大使得空气在空气风道20a内无法集中流向导风件8的出口端而影响散热效果,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空气可以对散热器4进行有效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在水平面内且在风机3的径向方向上,风机3的投影的外边缘与散热器4的邻近风机3的一端的距离为L3,L3满足:0<L3≤50mm,从而在保证散热器4与风机3不干涉的前提下,避免了L3过大使得空气在导风件8的出口端无法集中吹向散热器4而影响散热效果,进一步保证了空气可以对散热器4进行有效散热。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底座1内还可以设置多个导风件8,以将风道件2出口端的一部分空气导向电路板5和电器元件等,以进一步降低电路板5和电器元件的温度。
风道件2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终止端与散热器4的邻近风机3的一端的距离为L4,L4满足:0≤L4≤10mm,从而避免了L4过大使得空气在导风件8的出口端无法集中吹向散热器4而影响散热效果,进一步保证了空气可以对散热器4进行有效散热。例如,在图1和图3的示例中,L4=0,即风道件2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终止端与散热器4的邻近风机3的一端止抵,保证导风件8的出口端的空气可以集中吹向散热器4;又例如,在图6和图7的示例中,0<L4≤10mm,即风道件2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终止端与散热器4的邻近风机3的一端间隔设置,同样保证了导风件8的出口端的空气在惯性的作用下可以集中吹向散热器4。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进风口处设有网罩7,网罩7位于风机3的下方且网罩7完全覆盖进风口以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风机3的下端与网罩7的上端之间的距离为L5,L5满足:L5≥3mm。由于风机3在转动的过程中,风机3会朝向网罩7移动或风机3有朝向网罩7移动的趋势,通过设置风机3的下端与网罩7的上端之间的距离L5≥3mm,从而避免风机3在运行的过程中与网罩7发生干涉而破坏风机3,延长风机3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有进风口;
风道件,所述风道件设在所述底座内以限定空气风道;
风机,所述风机可顺时针转动地设在所述底座内,所述风机设在所述风道件内;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风道件的出口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风道件的出口端的出风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风机的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上,所述风道件的至少一部分内壁的投影形成为渐开线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风机的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上,所述风道件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起始端的投影与所述风机的旋转轴线的投影之间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α满足:0°≤α≤20°,其中竖直面为经过所述风机的旋转轴线且与所述风道件的出口端的出风方向垂直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机的径向上,所述风道件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起始端与所述风机的外边缘的距离为L1,所述L1满足:0<L1≤3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围板,所述围板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风道件之间且环绕所述风机设置,所述围板与所述风机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为t,所述t满足:0<t≤1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的轴向高度为h,所述h满足:3mm≤h≤5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平面内且在所述风机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风机的投影的外边缘与所述风道件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L2满足:0<L2≤50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平面内且在所述风机的径向方向上,
所述风机的投影的外边缘与所述散热器的邻近所述风机的一端的距离为L3,所述L3满足:0<L3≤50mm;
所述风道件的渐开线形状的内壁的终止端与所述散热器的邻近所述风机的一端的距离为L4,所述L4满足:0≤L4≤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有网罩,所述风机的下端与所述网罩的上端之间的距离为L5,所述L5满足:L5≥3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43971.9U CN207438658U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加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43971.9U CN207438658U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加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38658U true CN207438658U (zh) | 2018-06-01 |
Family
ID=62291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43971.9U Active CN207438658U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加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3865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10856A (zh) * | 2019-12-31 | 2020-04-14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Pcb电路板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2017
- 2017-10-31 CN CN201721443971.9U patent/CN20743865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10856A (zh) * | 2019-12-31 | 2020-04-14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Pcb电路板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090956U (zh) | 一种空气烤箱 | |
CN103796487B (zh) | 用于电器的冷却装置 | |
CN205302159U (zh) |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 | |
CN109008663A (zh) | 一种空气烤箱 | |
JP7079860B2 (ja) | 高放熱ドライヤ | |
CN207438658U (zh) | 加热装置 | |
CN209671282U (zh) | 高散热吹风机 | |
CN204378859U (zh) | 烹饪电器 | |
CN212599712U (zh) | 一种高效冷却厚板切割激光喷嘴 | |
CN107364115A (zh) | 一种3d打印机喷头的散热装置 | |
CN218572033U (zh) | 一种烹饪装置散热风道结构及烹饪装置 | |
CN203709828U (zh) | 一种豆浆机冷却机构 | |
CN105796314A (zh) | 家用桑拿机 | |
CN208909866U (zh) | 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外壳组件 | |
US10376119B2 (en) | Steam cleaner | |
CN207715406U (zh) | 一种二级新型风扇结构 | |
CN105877464A (zh) | 烹饪电器 | |
CN208435357U (zh)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玻璃烤盘 | |
CN207455716U (zh) | 油汀取暖器 | |
CN205585818U (zh) | 底壳及烹饪器具 | |
CN206891221U (zh) | 设散热器辅助散热的冷却塔 | |
CN207274325U (zh) | 汽车空调散热器装置 | |
CN219613720U (zh) | 一种食品加工机 | |
CN208435333U (zh) | 烹饪装置的底座部装以及烹饪装置 | |
CN204446563U (zh) | 家用桑拿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