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7137U - 一种电厂热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厂热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7137U
CN207437137U CN201721459867.9U CN201721459867U CN207437137U CN 207437137 U CN207437137 U CN 207437137U CN 201721459867 U CN201721459867 U CN 201721459867U CN 207437137 U CN207437137 U CN 207437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group
feed pump
turbine
feedwater
steam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598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加飞
郝卫
张磊
刘颖华
张俊杰
罗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enhua Guohua Beiji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enhua Guohua Beiji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Beijing Guohua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enhua Guohua Beiji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598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7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7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7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厂热力系统,该系统包括:发电机;主汽轮机,用于驱动所述发电机发电,还用于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一加热器组的给水;给水泵汽轮机,用于驱动给水泵的输送给水,并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所述给水泵,在所述给水泵汽轮机的驱动下,给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泵送给水;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用于在接收到的抽汽的作用下加热流经该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以及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第一加热器组或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

Description

一种电厂热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厂热力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蒸汽动力机组都采用抽汽回热循环,随着机组容量不断增大,机组再热之后的各级抽汽过热度大大增加,过高的过热度一方面增加了热力系统中的不可逆损失,影响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管道的设计规格,增加了投资成本。随着二次再热机组的逐渐增多以及主蒸汽参数的进一步提高,回热系统中的抽汽过热度过高的问题日益凸显,由此造成的不可逆损失以及成本的增加的后果越发值得重视。因此,如何减少回热系统中的抽汽过热度,进一步提高热力系统效率并降低工程投资,是目前火力发电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回热系统中的抽汽过热度问题,提供一种电厂热力系统,该系统利用主汽轮机和给水泵汽轮机的抽汽共同构建出双机回热模式,再通过调节阀调节流经第一加热器组和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实现给水泵汽轮机供能多少的控制;具体地,在中低负荷下,给水泵汽轮机提供的能量大于给水泵的功耗的情况下,减少流经给水泵汽轮机相应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即通过调节阀减少流经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如此便可以减少给水泵汽轮机的耗汽,从而减少给水泵汽轮机的供能。与此同时增加流经第一加热器组的给水,维持锅炉入口的给水温度。通过上述方案有效解决了热力系统在中低负荷下给水泵汽轮机提供的能量大于给水泵的功耗的问题,有效节约能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厂热力系统,该系统包括:
发电机;
主汽轮机,用于驱动所述发电机发电,还用于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一加热器组的给水;
给水泵汽轮机,用于驱动给水泵的输送给水,并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
所述给水泵,在所述给水泵汽轮机的驱动下,给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泵送给水;
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用于在接收到的抽汽的作用下加热流经该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以及
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第一加热器组或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
优选地,所述给水泵汽轮机为背压抽汽式汽轮机。
优选地,所述给水泵汽轮机的工质来自于所述主汽轮机的抽汽或排气。
优选地,所述主汽轮机为一次再热机组或二次再热机组。
优选地,所述主汽轮机为湿冷机组或空冷机组。
优选地,所述给水泵汽轮机的抽汽方式为一级抽汽或多级抽汽。
优选地,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给水泵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之间或设置在每个加热器的输入端。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除氧器,连接在所述给水泵的输入口端,用于为流经所述给水泵的给水除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给水泵汽轮机提供的能量大于给水泵的功耗的情况下,通过调节阀减少流经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如此便可以减少给水泵汽轮机的耗汽,从而减少给水泵汽轮机的供能。与此同时增加流经第一加热器组的给水,维持锅炉入口的给水温度。通过上述方案有效解决了热力系统在中低负荷下给水泵汽轮机提供的能量大于给水泵的功耗的问题,有效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厂热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汽轮机 2给水泵汽轮机
3给水泵 4发电机
5调节阀 6第一加热器组
7第二加热器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远、近”是指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厂热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主汽轮机1、给水泵汽轮机2、给水泵3、发电机4、调节阀5、第一加热器组6以及第二加热器组7;其中,主汽轮机1驱动发电机4发电,给水泵汽轮机2驱动给水泵3输送给水,给水泵3在给水泵汽轮机2的驱动下,给所述第一加热器组6及第二加热器组7泵送给水;同时,主汽轮机1和给水泵汽轮机2共同构建成双机回热模式,主汽轮机1和给水泵汽轮机2都提供抽汽给相应的加热器组加热流经该加热器组的给水,该给水泵汽轮机2可以为背压抽汽式汽轮机,采用背压抽汽式汽轮机可以实现通流情况提高,并提高作业效率;具体地,主汽轮机1提供以加热流经第一加热器组6的给水,给水泵汽轮机2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二加热器组7的给水。第一加热器组6在接收到主汽轮机1提供的抽汽的作用下加热流经该第一加热器组6的给水;第二加热器组7,在接收到给水泵汽轮机2提供的抽汽的作用下加热流经该第二加热器组7的给水。调节阀5调节流经第一加热器组6或第二加热器组7的给水流量,具体地,根据工况需求,增加或减少流经第一加热器组6或第二加热器组7的给水流量,同时,增加流经第一加热器组6的给水,维持锅炉入口的给水温度。在系统高负荷的情况下,流经第二加热器组7的给水流量较大,然而随着负荷的降低,可以通过调节阀5减少流经第二加热器组7的给水流量,进而给水泵汽轮机2的供能减少,同时给水泵汽轮机2可提供的抽汽也随之减少,以避免给水泵汽轮机2的供能大于给水泵3的耗功,有效避免了能源浪费,有效减少了回热系统中的不可逆损失并提高了热力系统的效率。
在实施例中,给水泵汽轮机2的工质可以来自于主汽轮机1的抽汽也可以来自于主汽轮机1的排汽,在给水泵汽轮机2为背压抽汽式汽轮机的情况下,给水泵汽轮机2的工质来源可以为主汽轮机1的高压缸或超高压缸的排汽。然而不同于传统纯凝式的给水泵汽轮机的是,主汽轮机1的高压缸或超高压缸的排汽在给水泵汽轮机2做功后,部分蒸汽还经过除氧器或低压加热器进行二次利用。部分蒸汽未经过再热,过热度减少,可以通过降低了相关管道、阀门、加热器的材料等级,进而节约管道、阀门及其他设备的制造成本。
在实施例中,给水泵汽轮机2的抽汽还可以加热高压加热器、除氧器和低压加热器,给水泵汽轮机2的抽汽方式可以为一级抽汽或多级抽汽,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在实施例中,主汽轮机1可以为一次再热机组也可以为二次再热机组,通过采用一次再热机组作业的方式将蒸汽经过锅炉进行再次加热并使用提高机组的作业效率,在成本使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二次再热机组作业的方式,可在一次再热机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机组的作业效率。
在实施例中。主汽轮机1可以为湿冷机组也可以为空冷机组,可根据电厂所在的地理环境选择使用湿冷机组或空冷机组,具体地,在水源较多的南方地区可以采用湿冷机组进行冷却的方式,而在北方水源较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空冷机组进行冷却的方式。
在实施例中,调节阀5的安装可以根据成本或控制精度需求安装一个或多个调节阀5,在安装一个调节阀5的情况下,可以将调节阀5安装在给水泵3和加热器之间,例如,安装在给水泵3和加热器之间输水管的分支点上,通过调节阀5调节流经第一加热器组6和第二加热器组7的给水流量;调节阀5还可以安装在每个加热器的输入端,分别控制流经每个加热器的给水流量。
在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器组6和第二加热器组7可以为一级加热器组也可以为多级加热器组,该加热器组为一级加热器组的情况下,加热器组中的所有加热器的加热温度统一;在该加热器组为多级加热器组的情况下,可以设定多级加热温度范围,首先将给水泵3输送的给水在第一级加热器组中加热至第一温度范围,在第一级加热器组中的给水加热至第一温度范围后,将给水输送至第二级加热器组进行加热,并加热至第二温度范围,以此类推,加热器组的级数可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再次不做限定。
在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除氧器,连接在给水泵3的输入口端,用于为流经给水泵3的给水进行除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厂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发电机;
主汽轮机,用于驱动所述发电机发电,还用于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一加热器组的给水;
给水泵汽轮机,用于驱动给水泵的输送给水,并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
所述给水泵,在所述给水泵汽轮机的驱动下,给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泵送给水;
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用于在接收到的抽汽的作用下加热流经该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以及
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第一加热器组或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泵汽轮机为背压抽汽式汽轮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泵汽轮机的工质来自于所述主汽轮机的抽汽或排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汽轮机为一次再热机组或二次再热机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汽轮机为湿冷机组或空冷机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泵汽轮机的抽汽方式为一级抽汽或多级抽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给水泵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之间或设置在每个加热器的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除氧器,连接在所述给水泵的输入口端,用于为流经所述给水泵的给水除氧。
CN201721459867.9U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电厂热力系统 Active CN207437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9867.9U CN207437137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电厂热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9867.9U CN207437137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电厂热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7137U true CN207437137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91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59867.9U Active CN207437137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电厂热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7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4860B (zh) 一种大型火电厂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JP4676284B2 (ja) 蒸気タービンプラントの廃熱回収設備
JP4898854B2 (ja) 発電プラント
CN113375208A (zh) 燃煤机组耦合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方法、系统及装置
CN203099962U (zh) 热电厂循环水直接供暖系统
CN106437875B (zh) 火电机组工质分流循环调峰系统
CN108843412A (zh) 一种汽轮机回热系统
CN207813675U (zh) 一种用于凝抽背供热的热电联产系统
CN102575531A (zh) 用于生成高压蒸汽的方法和系统
CN113217974A (zh) 一种超高压工业供热热力系统
CN112228173A (zh) 一种低背压切缸与高背压结合的热电解耦系统及方法
CN105626170B (zh) 一种采用多级热泵的大热电比热电联产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9959302U (zh) 热电联产与压缩空气相结合的储能装置
CN105370332A (zh) 一种1000mw机组带可调节级的十级回热系统
CN207437137U (zh) 一种电厂热力系统
CN204476487U (zh) 中间抽汽采暖加热用后置式汽轮机系统
CN105042666B (zh) 背压式小汽机驱动引风机的宽负荷供热节能系统
CN105484816A (zh) 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203257488U (zh) 水或液体介质蒸汽非冷凝循环发电系统
CN110080845B (zh) 热电联产与压缩空气相结合的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1206970A (zh) 一种火电厂利用射汽抽汽器的调峰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195517B (zh) 液体介质蒸汽非冷凝循环发电系统
KR101604219B1 (ko) 조절 밸브를 이용한 화력 발전소 제어 방법
CN209293867U (zh) 小汽轮机背压控制热力系统
CN208237839U (zh) 一种燃气透平乏气并串级热量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