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5834U - 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5834U
CN207435834U CN201721450675.1U CN201721450675U CN207435834U CN 207435834 U CN207435834 U CN 207435834U CN 201721450675 U CN201721450675 U CN 201721450675U CN 207435834 U CN207435834 U CN 207435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concrete floor
layer
roadbed
reverse osmo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506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建林
俞林祥
冯林
任利伟
陈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506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5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5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58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包括路面和路基,所述路基包括钢筋混凝土层和反渗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包括上钢筋混凝土层、下钢筋混凝土层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土工格栅层,所述上钢筋混凝土层中开设有若干集水通道,所述上钢筋混凝土层上设置有若干集水通道与之相通且延伸到路基外的排水管道,于下钢筋混凝土层下方的所述反渗层由三层大小不同的碎石构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公路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环境复杂,在建设公路时,路基的结实性非常的重要,如路基不够结实,在道路修建完成后,会因为路基的沉降而导致路面出现开裂和凹陷等现象,从而对公路造成了破坏;同时会因为公路路面出现开裂和凹陷等现象,在车辆经过时,会导致车辆发生颠簸,甚至会使车辆出现方向偏移等现象,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现有的路面结构中,过于简单的结构措施难以彻底解决路面沉降的问题,尤其是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修建的道路,而通过设置多个功能层,多个功能层会存在着渗水的情况,水由多个功能层往下进入底下的软土层以及地下水的流动会导致软土层不均匀下陷,导致多个功能层不均匀沉降,使得路面承重不均匀,进而使得路面出现开裂和凹陷,也会导致路面结构的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公路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包括路面和路基,所述路基包括钢筋混凝土层和反渗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包括上钢筋混凝土层、下钢筋混凝土层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土工格栅层,所述上钢筋混凝土层中开设有若干集水通道,所述上钢筋混凝土层上设置有若干集水通道与之相通且延伸到路基外的排水管道,于下钢筋混凝土层下方的所述反渗层由三层大小不同的碎石构成。
如此设置,当路面上存在水时,水从路面往下渗入到上钢筋混凝土层上方,由于上钢筋混凝土层的顶端没有设置第一防水层,部分水会渗入到上钢筋混凝土层内由此往下渗入到土工格栅层以及下钢筋混凝土层的下方,通过上钢筋混凝土层设置的若干集水通道,水会沿着集水通道掉落到排水管道内,由排水管道排出路基外,使得部分渗入上钢筋混凝土层的水被排出,避免了水由此往下渗入到地下,使得软土层下陷导致路面被破坏;并且在下钢筋混凝土下方的反渗层由三层大小不同的碎石构成,当反渗层底端的软土下陷时,反渗层的碎石会掉落来填充,而反渗层的三层碎石是严实构成的,即使一部分掉落,通过碎石错开会重新构成支撑作用,反渗层的碎石还是能够给土工格栅层起到支撑的作用,总体上达到一个防沉降的功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钢筋混凝土层外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排水管道由上钢筋混凝土层往下穿过第一防水层。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防水层的防水作用,可以防止水进入到上钢筋混凝土层内,从上钢筋混凝土层上方就阻挡了水往下渗的可能性,并且即使上钢筋混凝土层顶端的第一防水层被破坏,水渗入到上钢筋混凝土层内,集水通道与排水管道的设置也可以收集渗入的水并且排出到路基外,形成了双层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路基的防水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集水通道上方的上钢筋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集水空腔。
如此设置,在路面上积水比较多时,路面往下渗的水就会比较大,通过设置一个集水空腔暂时缓存水的作用,使得集水通道能够发挥最大的排水面积,达到一个排水流量更大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集水空腔内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二路桩。
如此设置,由于上钢筋混凝土层内开设空腔,还是存在着路面不稳定的可能性,通过第二路桩的支撑作用,使得集水空腔上下两个端面形成支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路面不稳定的风险。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反渗层的三层碎石从上而下由小到大依次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碎石从上而下由小到大依次层层设置,小的碎石会填充到大的碎石之间的空隙内,能够最大量放置碎石,使得反渗层的软土下陷时,下层的最大碎石掉落,使得反渗层具有较多的碎石能够相互支持来填充软土下陷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反渗层对下钢筋混凝土层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钢筋混凝土层下方设置有穿过反渗层用于支撑的第一路桩。
如此设置,地下的软土层由地质影响,所具有的厚度也不同,通过去除软土层来保证路基的稳固的工作量比较大,通过向软土层打入第一路桩,在起到支撑路基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路桩至少设置为两根。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路桩多根设置,能够具有较大的支撑面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支撑效果较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钢筋混凝土层和土工格栅层外设置有第二防水层。
如此设置,通过下钢筋混凝土层和土工格栅层外第二防水层的设置,能够防止地下水对于路基的侵蚀,进而路基内的下钢筋混凝土层和土工格栅层被破坏,使得路基承重不稳定,导致路面出现损坏,第二防水层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下钢筋混凝土层和土工格栅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集水通道与排水管道的配合以及第一防水层的阻挡作用,使得及时排水而实现防水的作用;而且在由三层不同大小的碎石严实构成的反渗层与第二路桩的配合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整个路基的稳固,不会因为反渗层下方的软土小面积下陷而导致路基的不稳,进而导致路面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路面;2、路基;21、上钢筋混凝土层;22、土工格栅层;23、第一防水层;231、集水通道;3、排水管道;4、反渗层;5、第一路桩;6、第二路桩;61、集水空腔;7、第二防水层;8、下钢筋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包括路面1以及位于路面1下方的路基2。
其中,路基2由上往下包括位于路面1底端的上钢筋混凝土层21、土工格栅层22和下钢筋混凝土层8,上钢筋混凝土层21与土工格栅层22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层23,位于第一防水层23上方的上钢筋混凝土层21内开设置有若干集水通道231,集水通道231的上方设置有若干集水空腔61,每个集水空腔61内都设置有两根第二路桩6,第二路桩6的形状设置为工字型,工字型的两端呈上窄下宽,而且上钢筋混凝土层21上设置有若干集水通道231与之相通且延伸到路基2外的排水管道3,排水管道3的顶端与集水空腔61相通,排水管道3的底端位于第一防水层23上方,最终延伸到路基2外。
值得说明的是,下钢筋混凝土层8和土工格栅层22外设置有第二防水层7。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防水层7的下方设置有反渗层4,反渗层4由三层大小不同的碎石构成,并且碎石从上而下由小到大依次设置,下钢筋混凝土层8的下方还设置有若干穿过反渗层4用于支撑的第一路桩5。
并且,第一路桩5至少设置有两根且相互对称设置,第一路桩5的形状设置为工字型,工字型的两端呈上窄下宽。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防水层23的底端设置有土工格栅层22,土工格栅层22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防水层7,第二防水层7的底端设置有下钢筋混凝土层8,下钢筋混凝土层8的底端设置有反渗层4,反渗层4由大小不同的三层碎石构成,并且三层碎石从上而下依次由小到大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下钢筋混凝土层8的底端还设置有若干穿过反渗层4用于支撑的第一路桩5。
并且,第一路桩5与第二路桩6至少设置有两根且相互对称设置,第一路桩5与第二路桩6的形状还设置为工字型,工字型的两端呈上窄下宽。
工作原理:
路面1上掉落雨水,雨水从路面1上往下渗入,在第一防水层23的阻挡作用下,起到防水的作用;
当第一防水层23顶端被破坏,由此往下渗入到上钢筋混凝土层21内,进而掉落在集水空腔61内,水流部分经过集水通道231进入到排水管道3内,另一部分直接进入到排水管道3内,通过排水管道3排出路基2,由此起到了排水防水的效果;
当反渗层4底端的软土层由于地下水的流动而导致土质疏松或者下陷时,第二路桩6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反渗层4最底端的一层碎石会跟着下陷掉落进行填充,由于反渗层4是大的碎石在下,小的碎石在上,在下层大碎石下陷的过程中,大碎石之间会重新形成一个支撑关系,相对小碎石在小的下陷高度会小很多,在大碎石下陷的过程中,大碎石上方的碎石也会一并掉落进行严实填充,相互之间形成一个新的支撑关系,由此反渗层4还是能够对下钢筋混凝土层8起到支撑作用,通过第二路桩6与反渗层4的配合,对路基2起到防沉降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8)

1.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包括路面(1)和路基(2),其特征是:所述路基(2)包括钢筋混凝土层和反渗层(4),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包括上钢筋混凝土层(21)、下钢筋混凝土层(8)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土工格栅层(22),所述上钢筋混凝土层(21)中开设有若干集水通道(231),所述上钢筋混凝土层(21)上设置有若干集水通道(231)与之相通且延伸到路基(2)外的排水管道(3),于下钢筋混凝土层(8)下方的所述反渗层(4)由三层大小不同的碎石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其特征是:所述上钢筋混凝土层(21)外设置有第一防水层(23),所述排水管道(3)由上钢筋混凝土层(21)往下穿过第一防水层(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其特征是:所述集水通道(231)上方的上钢筋混凝土层(21)内设置有集水空腔(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其特征是:所述集水空腔(61)内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二路桩(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其特征是:所述反渗层(4)的三层碎石从上而下由小到大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其特征是:所述下钢筋混凝土层(8)下方设置有穿过反渗层(4)用于支撑的第一路桩(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路桩(5)至少设置为两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其特征是:所述下钢筋混凝土层(8)和土工格栅层(22)外设置有第二防水层(7)。
CN201721450675.1U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35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0675.1U CN207435834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0675.1U CN207435834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5834U true CN207435834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90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5067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35834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58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2918A (zh) * 2018-09-19 2019-01-01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防沉降路基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2918A (zh) * 2018-09-19 2019-01-01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防沉降路基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26388U (zh) 一种公路隧道路面冒水排泄设施
CN106759390B (zh) 一种具有排水及抗滑作用的碎石-变截面桩复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188065U (zh) 无砟轨道铁路膨胀土路堑基床及边坡防护结构
CN102071607A (zh) 一种不影响既有行车条件下铁路路基修复方法
CN207003475U (zh) 用于覆盖层边坡的生态友好型挡墙结构
CN109797769B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地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729324U (zh) 一种锚杆格构式挡墙结构
CN207109475U (zh) 傍山高填路堤稳定与变形控制结构
CN109750571B (zh) 一种道路塌方应急与永久支挡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926391B (zh) 一种既有铁路路基的路肩加宽方法
CN110397050B (zh) 一种梁锚式轻型排水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1967786B (zh) 一种箱型隔震基础机场道面结构
CN101914882B (zh) 高地下水位粉质土地区低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674802A (zh) 预应力碎石锚拉桩及其滑坡治理施工方法
CN210857182U (zh) 一种路基排水结构
CN211815260U (zh) 一种便于恢复透水性能的透水铺装
CN2837360Y (zh) 透水式公路、道路结构
CN108222060A (zh) 高速铁路、公路桩基托梁扶壁式托盘路基支挡结构
CN107841908A (zh) 用于消除高速铁路陡坡高路堤横向差异沉降的路基结构
CN207435834U (zh) 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
CN105970764A (zh) 一种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
CN110528540B (zh) 一种内嵌桩柱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48383A (zh) 一种黄土高填方边坡体内部排水方法
JP2013083144A (ja) 液状化防止構造
CN214938891U (zh) 一种稳定的路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