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8358U - 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28358U
CN207428358U CN201721558207.6U CN201721558207U CN207428358U CN 207428358 U CN207428358 U CN 207428358U CN 201721558207 U CN201721558207 U CN 201721558207U CN 207428358 U CN207428358 U CN 207428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fish body
guide plate
passage
transport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582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良忠
何文力
刘侃
胡胜男
刘波
肖先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jiang Jiangfeng Aquatic Machine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5582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28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28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28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Meat And 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所述该装置包括机架,鱼体承接机构、鱼体传送机构和鱼体转向通道,所述鱼体承接机构是由上大下小的承接口和下滑通道组成,所述承接口的大口正对或套在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卸鱼端,承接口的小口端与下滑通道上部的进口端对接,下滑通道下部的出口端正对鱼体传送机构的进料端;在鱼体传送机构上方设有由左、右鱼体导向板组成的鱼体定位通道,所述鱼体转向通道置于鱼体传送机构上方或出口端,其进口端与鱼体定位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用于去鱼头鱼尾装置与鱼解剖切去内脏装置间的鱼体转运,提高鱼前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体处理辅助设备,具体是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鱼肉作为高营养、低脂肪的食物也被人们大量食用,鱼类产品的需求量也随之提高。市面除了售卖新鲜鱼之外,还有大量的冷冻产品、鱼糜制品,这些冷冻产品和鱼糜制品以白鲢和草鱼等大宗鱼类作为生产原料的占到总产量的70%以上。
对于冷冻水产品、鱼糜产品等水产品的加工,前处理是第一步加工,包括去鳞、去头和去尾、剖切、去内脏、去黑膜、清洗等,由于鱼前处理过程比较复杂,目前的鱼前处理大部分是人工或者半自动处理,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人们设计了各种鱼处理设备,但是每种设备都有单独的功能,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各设备之间的鱼体传送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鱼体外表比较滑,在传送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移位或者翻面,导致从上一个设备进入下一个设备的鱼体位置不准确,无法准确进行下一个工序的处理,经常需要人工来对鱼体进行重新摆位,降低了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于去鱼头鱼尾装置与鱼解剖切去内脏装置间的鱼体转运,实施鱼体头尾定向、鱼背鱼腹定向及转运功能,使鱼的体位由去头去尾时的横向平躺,转换为头前尾后及背部向上的轴向竖直状态进入到剖切去内脏设备中,提高鱼前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鱼体承接机构、鱼体传送机构和鱼体转向通道,所述鱼体承接机构是由上大下小的承接口和下滑通道组成,所述承接口的大口正对或套在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卸鱼端,承接口的小口端与下滑通道上部的进口端对接,下滑通道下部的出口端正对鱼体传送机构的进料端;在鱼体传送机构上方设有由左、右鱼体导向板组成的鱼体定位通道,所述左、右鱼体导向板均通过第一支架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鱼体转向通道置于鱼体传送机构上方或出口端,其进口端与鱼体定位通道连通;并将通过鱼体定位通道传送过来的鱼体进行转向后输送至下一个鱼处理设备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鱼体转向通道设置在鱼体传送机构上方时,所述鱼体转向通道是由置于鱼体传送机构上方的转向导板和直立挡板组成,所述转向导板和直立挡板均通过第二支架安装在机架上,且转向导板和直立挡板分别与鱼体定位通道的左、右鱼体导向板连接,使鱼体转向通道与鱼体定位通道连为一体;所述第二支架为固定支架或弹性支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鱼体转向通道设置在鱼体传送机构的出口端时,所述鱼体转向通道是由倾斜状的鱼体下滑槽和分别设置在鱼体下滑槽两侧的转向导板、直立挡板组成的下滑式鱼体通道,鱼体下滑槽的上端与鱼体传送机构的出料端对接,且转向导板和直立挡板分别与鱼体定位通道的左、右鱼体导向板连接;在鱼体下滑槽的底部设置或不设置振动装置,在下滑槽底部设置有底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鱼体转向通道设置在鱼体传送机构的出口端时,所述鱼体转向通道是由水平传送带、置于水平传送带上的直立挡板、置于水平传送带侧面的转向机构组成,所述转向机构为转向传送带或转向挡板,所述直立挡板通过第二支架安装在机架上,其底部与水平传送带之间设有间隙;当转向机构为转向传送带时,其转向传送带与水平传送带并排设置,且转向传送带靠近进料端的传动轮为水平状,靠近出料端的传送轮为直立状,使转向传送带从进料端的水平状逐渐向出料端变成直立状;当转向机构为转向导板时,其转向导板也置于水平传送带上,并通过第二支架安装在机架上,其底部与水平传送带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转向导板为犁刀形挡板或倾斜挡板,并沿传送带方向逐步由水平状变成直立状;所述第二支架为固定支架或弹性支架。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在鱼体定位通道和鱼体转向通道上方设有鱼体定位盖板,所述鱼体定位盖板为分体式盖板或整体式盖板,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上,并在鱼体通过时,将其盖住。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鱼体传送机构为皮带或模块输送带运输,呈水平状传送或上升传送或下降传送;所述鱼体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呈0~90度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鱼体承接机构的承接口是由下滑导板和限位盖板组成的Y型或V型承接口,其敞口宽度大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卸料端的宽度,所述鱼体承接机构的下滑通道是由上、下倾斜挡板组成的宽度与鱼体厚度相匹配的鱼体通道;所述承接口的下滑导板上端处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卸鱼端下方,下滑导板的下端与下滑通道的下倾斜挡板上端连接;所述限位盖板为圆弧状或直板状,其上端置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卸料端上方,下端与下滑通道的上倾斜挡板上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鱼体定位通道的左、右鱼体导向板与鱼体传送机构的传送带之间有0.5~1.5cm的间隙;所述鱼体转向通道的其中一侧为直立挡板,另一侧挡板从进口的水平状逐渐变成直立状,并使鱼体转向通道从进口端朝向出口端逐渐变窄,其进口部位的宽度与鱼体宽度相匹配,其出口部位的宽度与鱼体的厚度相匹配,在鱼体通过鱼体转向通道时时将鱼体从鱼背朝向侧面的水平状翻转至鱼背朝上鱼腹朝下或鱼背朝下鱼腹朝上的直立状。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为固定支架或弹性支架,且第一支架与左、右鱼体导向板之间固定连接或通过弹性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向导板为犁刀形挡板或倾斜挡板,所述转向导板沿传送带方向逐步由水平状变成直立状,并在鱼体通过鱼体转向通道时时将鱼体从鱼背朝向侧面的水平状翻转至鱼背朝上鱼腹朝下或鱼背朝下鱼腹朝上的直立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用于去鱼头鱼尾装置与鱼解剖切去内脏装置间的鱼体转运,实施鱼体头尾定向、鱼背鱼腹定向及转运功能,使鱼的体位由去头去尾时的横向平躺,转换为头前尾后及背部向上的轴向竖直状态进入到剖切去内脏设备中,提高鱼前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鱼体转向通道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8的A向视图;
图10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鱼体转向通道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主要是用于连接去鱼头鱼尾装置和鱼解剖切去内脏装置,具体包括机架8,在机架8上设有鱼体承接机构1、鱼体传送机构2和鱼体转向通道3,所述承接口1-1的大口正对或套在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4卸鱼端,承接口1-1的小口端与下滑通道1-2上部的进口端对接,下滑通道1-2下部的出口端正对鱼体传送机构2的进料端;所述鱼体承接机构1是由上大下小的承接口1-1和下滑通道1-2组成,所述鱼体承接机构1的承接口1-1是由下滑导板1-12和限位盖板1-11组成的Y型或V型承接口,其敞口宽度大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4卸料端的宽度,所述鱼体承接机构1的下滑通道1-2是由上、下倾斜挡板组成的宽度与鱼体厚度相匹配的鱼体通道;所述承接口1-1的下滑导板1-12上端处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4卸鱼端下方,下滑导板1-12的下端与下滑通道1-2的下倾斜挡板上端连接;所述限位盖板1-11为圆弧状或直板状,其上端置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4卸料端上方,下端与下滑通道1-2的上倾斜挡板上端连接。限位盖板1-11作用是与下滑导板1-12一起保证鱼体在从托盘内滑出时,不会出现身体的翻转,下滑导板1-12处于去头去尾设备卸鱼端的下部,在鱼体滑出时承接鱼体,与限位盖板1-11一起将鱼体承接,并使鱼背的方向保持一致,即鱼背朝左鱼腹朝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鱼体传送机构2为皮带或模块输送带运输,呈水平状传送或上升传送或下降传送;所述鱼体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4的传送方向一致,或相互垂直,或呈大于0度小于90度的夹角。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在鱼体传送机构2上方设有由左、右鱼体导向板5、5-1组成的鱼体定位通道6,所述左、右鱼体导向板5、5-1均通过第一支架7安装在机架8上;所述鱼体定位通道6的左、右鱼体导向板5、5-1与鱼体传送机构2的传送带之间有0.5~1.5cm的间隙,避免影响传送带的传送;所述第一支架7为固定支架或弹性支架,且第一支架7与左、右鱼体导向板5、5-1之间固定连接或通过弹性构件连接,确保能够在鱼体9通过时,根据其大小进行调整,实现鱼体头前尾后朝前输送的目的。所述鱼体转向通道3置于鱼体传送机构2上方或出口端,其进口端与鱼体定位通道6连通;所述鱼体转向通道3的其中一侧为直立挡板,另一侧挡板从进口的水平状逐渐变成直立状,并使鱼体转向通道3从进口端朝向出口端逐渐变窄,其进口部位的宽度与鱼体宽度相匹配,其出口部位的宽度与鱼体的厚度相匹配,在鱼体9通过鱼体转向通道时3时将鱼体9从鱼背朝向侧面的水平状翻转至鱼背朝上鱼腹朝下或鱼背朝下鱼腹朝上的直立状,所述鱼体通道3的立体状态如图12所示。鱼体承接机构1上方设有鱼体定位盖板12,在鱼体9进入和通过时,将其盖住,避免其随意翻转,在鱼体定位通道6和鱼体转向通道3上方设置或不设有鱼体定位盖板1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中,所述鱼体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4的传送方向相互垂直。
如图1和图2所述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其鱼体转向通道3设置在鱼体传送机构2上方,所述鱼体转向通道3是由置于鱼体传送机构2上方的转向导板10和直立挡板11组成,所述转向导板10和直立挡板11均通过第二支架7-1安装在机架8上,所述第二支架7-1为固定支架或弹性支架,可以使转向导板10和直立挡板11的间距根据鱼体9的大小进行调节;所述转向导板10和直立挡板11分别与鱼体定位通道6的左、右鱼体导向板5、5-1连接,使鱼体转向通道3与鱼体定位通道6连为一体;所述转向导板10为犁刀形挡板,并沿传送带方向逐步由水平状变成直立状。并在鱼体9通过鱼体转向通道时3时将鱼体9从鱼背朝向侧面的水平状翻转至鱼背朝上鱼腹朝下或鱼背朝下鱼腹朝上的直立状。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所述鱼体转向通道3设置在鱼体传送机构2的出口端,且鱼体转向通道3是由倾斜状的鱼体下滑槽13和分别设置在鱼体下滑槽13两侧的转向导板10、直立挡板11组成的下滑式鱼体通道,鱼体下滑槽13的上端与鱼体传送机构2的出料端对接,且转向导板10和直立挡板11分别与鱼体定位通道6的左、右鱼体导向板5、5-1连接;在鱼体下滑槽13的底部设置或不设置振动装置,设有振动装置是可以加快下滑过程,所述转向导板10为犁刀形挡板,并沿传送带方向逐步由水平状变成直立状,并在鱼体9通过鱼体转向通道时3时将鱼体9从鱼背朝向侧面的水平状翻转至鱼背朝上鱼腹朝下或鱼背朝下鱼腹朝上的直立状。在鱼体下滑槽13的上部还可以设置盖板,鱼体下滑槽的出口端还可以设置成顺时针或逆时针整体扭转状态,使鱼体进一步发生0~90度角度的偏转。
如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所述鱼体转向通道3设置在鱼体传送机构2的出口端时,所述鱼体转向通道3是由水平传送带14、置于水平传送带14上的直立挡板11、置于水平传送带14侧面的转向机构15组成,所述直立挡板11通过第二支架7-1安装在机架8上,其底部与水平传送带14之间设有间隙,避免影响传送带的传送,所述转向机构15为转向传送带或转向挡板,实施例附图中的转向机构15为转向传送带,如图6所示,其转向传送带与水平传送带14并排设置,且转向传送带靠近进料端的传动轮为水平状,靠近出料端的传送轮为直立状,使转向传送带从进料端的水平状逐渐向出料端变成直立状,并在鱼体9通过鱼体转向通道时3时将鱼体9从鱼背朝向侧面的水平状翻转至鱼背朝上鱼腹朝下或鱼背朝下鱼腹朝上的直立状。当转向机构为转向导板时,其转向导板也置于水平传送带14上,并通过第二支架7-1安装在机架8上,其底部与水平传送带14之间设有间隙,避免影响传送带的传送;所述转向导板为犁刀形挡板或倾斜挡板,并沿传送带方向逐步由水平状变成直立状;并在鱼体9通过鱼体转向通道时3时将鱼体9从鱼背朝向侧面的水平状翻转至鱼背朝上鱼腹朝下或鱼背朝下鱼腹朝上的直立状。所述第二支架7-1为固定支架或弹性支架,可以使转向导板10和直立挡板11的间距根据鱼体9的大小自动调节。
如图10和图11所述的实施例4提供的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中,所述鱼体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4的传送方向一致,其鱼体转向通道3设置在鱼体传送机构2上方,所述鱼体转向通道3是由置于鱼体传送机构2上方的转向导板10和直立挡板11组成,所述转向导板10和直立挡板11均通过第二支架7-1安装在机架8上,所述第二支架7-1为固定支架或弹性支架,可以使转向导板10和直立挡板11的间距根据鱼体9的大小进行调节;所述转向导板10和直立挡板11分别与鱼体定位通道6的左、右鱼体导向板5、5-1连接,使鱼体转向通道3与鱼体定位通道6连为一体;所述转向导板10为犁刀形挡板,并沿传送带方向逐步由水平状变成直立状。并在鱼体9通过鱼体转向通道时3时将鱼体9从鱼背朝向侧面的水平状翻转至鱼背朝上鱼腹朝下或鱼背朝下鱼腹朝上的直立状。当鱼体传送机构2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4传送方向一致时,鱼体定位通道6可以具有转向功能,如图10所示,鱼体导板5为平行于传送方向的直立导板,鱼体导板5-1为与传送方向呈0~60度角度的直立导板,鱼体导板5和鱼体导板5-1形成鱼体定位通道6的入口与鱼体的长度相匹配,即其宽度略大于鱼体长度,其出口与鱼体的宽度相匹配;鱼体在传送过程中由于鱼体转向导板5-1的作用,鱼体发生转向,其鱼头鱼尾方向由垂直于运输方向转换为平行于运输方向。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用于连接去鱼头鱼尾装置和鱼解剖切去内脏装置之间的鱼体转运,下面以实施例1中的结构对其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其具体工作时,如图2所示,所述鱼体9在去鱼头鱼尾装置的运输传送带上是处于鱼背朝上鱼腹朝下的状态,然后鱼体9通过去鱼头鱼尾装置的运输传送带传送到卸鱼端,并呈水平落入鱼体承接机构1中,在鱼体承接口1-1的限位盖板1-11和下滑导板1-12的作用下确保鱼体的鱼背朝向下滑方向进入鱼体承接机构1的下滑通道1-2内,并通过下滑通道1-2进入鱼体传送机构2上的鱼体定位通道6内,鱼体定位通道6与鱼体承接机构1呈垂直状态,鱼体9刚刚下滑到鱼体传送机构2上时,其鱼背朝向左侧,然后在鱼体传送机构2的作用下,鱼体9的头部朝向传送方向并进入鱼体定位通道6,再通过鱼体定位通道6之后,再进入鱼体转向通道3,并在转向导板10的作用下将鱼体慢慢转向,使鱼体9从鱼体转向通道3出来的时候,呈鱼头朝前、鱼尾朝后、鱼背朝上、鱼腹朝下的状态,并以此状态输送至剖切去内脏装置内,方便其剖切去内脏处理。

Claims (10)

1.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机架(8),在机架(8)上设有鱼体承接机构(1)、鱼体传送机构(2)和鱼体转向通道(3),所述鱼体承接机构(1)是由上大下小的承接口(1-1)和下滑通道(1-2)组成,所述承接口(1-1)的大口正对或套在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4)卸鱼端,承接口(1-1)的小口端与下滑通道(1-2)上部的进口端对接,下滑通道(1-2)下部的出口端正对鱼体传送机构(2)的进料端;在鱼体传送机构(2)上方设有由左、右鱼体导向板(5、5-1)组成的鱼体定位通道(6),所述左、右鱼体导向板(5、5-1)均通过第一支架(7)安装在机架(8)上;所述鱼体转向通道(3)置于鱼体传送机构(2)上方或出口端,其进口端与鱼体定位通道(6)连通;并将通过鱼体定位通道(6)传送过来的鱼体(9)进行转向后输送至下一个鱼处理设备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鱼体转向通道(3)设置在鱼体传送机构(2)上方时,所述鱼体转向通道(3)是由置于鱼体传送机构(2)上方的转向导板(10)和直立挡板(11)组成,所述转向导板(10)和直立挡板(11)均通过第二支架(7-1)安装在机架(8)上,且转向导板(10)和直立挡板(11)分别与鱼体定位通道(6)的左、右鱼体导向板(5、5-1)连接,使鱼体转向通道(3)与鱼体定位通道(6)连为一体;所述第二支架(7-1)为固定支架或弹性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鱼体转向通道(3)设置在鱼体传送机构(2)的出口端时,所述鱼体转向通道(3)是由倾斜状的鱼体下滑槽(13)和分别设置在鱼体下滑槽(13)两侧的转向导板(10)、直立挡板(11)组成的下滑式鱼体通道,鱼体下滑槽(13)的上端与鱼体传送机构(2)的出料端对接,且转向导板(10)和直立挡板(11)分别与鱼体定位通道(6)的左、右鱼体导向板(5、5-1)连接;在鱼体下滑槽(13)的底部设置或不设置振动装置,在下滑槽(13)底部设置有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鱼体转向通道(3)设置在鱼体传送机构(2)的出口端时,所述鱼体转向通道(3)是由水平传送带(14)、置于水平传送带(14)上的直立挡板(11)、置于水平传送带(14)侧面的转向机构(15)组成,所述转向机构(15)为转向传送带或转向挡板,所述直立挡板(11)通过第二支架(7-1)安装在机架(8)上,其底部与水平传送带(14)之间设有间隙;当转向机构(15)为转向传送带时,其转向传送带与水平传送带(14)并排设置,且转向传送带靠近进料端的传动轮为水平状,靠近出料端的传送轮为直立状,使转向传送带从进料端的水平状逐渐向出料端变成直立状;当转向机构为转向导板时,其转向导板也置于水平传送带(14)上,并通过第二支架(7-1)安装在机架(8)上,其底部与水平传送带(14)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转向导板为犁刀形挡板或倾斜挡板,并沿传送带方向逐步由水平状变成直立状;所述第二支架(7-1)为固定支架或弹性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鱼体定位通道(6)和鱼体转向通道(3)上方设有鱼体定位盖板(12),所述鱼体定位盖板(12)为分体式盖板或整体式盖板,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上,并在鱼体(9)通过时,将其盖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体传送机构(2)为皮带或模块输送带运输,呈水平状传送或上升传送或下降传送;所述鱼体传送机构(2)的传送方向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4)的传送方向呈0~90度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体承接机构(1)的承接口(1-1)是由下滑导板(1-12)和限位盖板(1-11)组成的Y型或V型承接口,其敞口宽度大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4)卸料端的宽度,所述鱼体承接机构(1)的下滑通道(1-2)是由上、下倾斜挡板组成的宽度与鱼体厚度相匹配的鱼体通道;所述承接口(1-1)的下滑导板(1-12)上端处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4)卸鱼端下方,下滑导板(1-12)的下端与下滑通道(1-2)的下倾斜挡板上端连接;所述限位盖板(1-11)为圆弧状或直板状,其上端置于上个鱼处理设备的鱼体输送机构(4)卸料端上方,下端与下滑通道(1-2)的上倾斜挡板上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体定位通道(6)的左、右鱼体导向板(5、5-1)与鱼体传送机构(2)的传送带之间有0.5~1.5cm的间隙;所述鱼体转向通道(3)的其中一侧为直立挡板,另一侧挡板从进口的水平状逐渐变成直立状,并使鱼体转向通道(3)从进口端朝向出口端逐渐变窄,其进口部位的宽度与鱼体宽度相匹配,其出口部位的宽度与鱼体的厚度相匹配,在鱼体(9)通过鱼体转向通道(3)时将鱼体(9)从鱼背朝向侧面的水平状翻转至鱼背朝上鱼腹朝下或鱼背朝下鱼腹朝上的直立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7)为固定支架或弹性支架,且第一支架(7)与左、右鱼体导向板(5、5-1)之间固定连接或通过弹性构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导板(10)为犁刀形挡板或倾斜挡板,所述转向导板(10)沿传送带方向逐步由水平状变成直立状,并在鱼体(9)通过鱼体转向通道(3)时将鱼体(9)从鱼背朝向侧面的水平状翻转至鱼背朝上鱼腹朝下或鱼背朝下鱼腹朝上的直立状。
CN201721558207.6U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 Active CN207428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8207.6U CN207428358U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8207.6U CN207428358U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28358U true CN207428358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86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58207.6U Active CN207428358U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2835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2857A (zh) * 2018-11-30 2019-02-22 盐城工学院 一种针对活鱼的定向装置
CN110122792A (zh) * 2019-06-14 2019-08-16 湖南喜味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即食风味淡水鱼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11184056A (zh) * 2020-01-20 2020-05-22 武汉轻工大学 一种鱼类头尾与腹背定向输送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2857A (zh) * 2018-11-30 2019-02-22 盐城工学院 一种针对活鱼的定向装置
CN110122792A (zh) * 2019-06-14 2019-08-16 湖南喜味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即食风味淡水鱼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11184056A (zh) * 2020-01-20 2020-05-22 武汉轻工大学 一种鱼类头尾与腹背定向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28359U (zh) 用于鱼前处理设备连接的鱼体正位传送装置
CN207428358U (zh) 一种鱼前处理设备间的连接与鱼体正位传送装置
CN204351032U (zh) 鲜食玉米分级分选加工生产线
JP5795595B2 (ja) 肉処理システム
CN207519540U (zh) 一种鱼体正位传送装置
CN204969395U (zh) 蚕蛹分离机
CN207434513U (zh) 一种海带腌制池的输送装置
CN203922025U (zh) 一种糕点输送排列装置
JP4874619B2 (ja) コンバイン
CN218571341U (zh) 一种核桃开口生产流水线结构
CN210358107U (zh) 一种便于对马铃薯进行分类的输送装置
CN111086877A (zh) 一种用于魔芋加工的沥水传输装置
CN215591051U (zh) 一种可以控制大米加工量的大米加工装置
CN110775343A (zh) 一种水产品加工用包装袋自动封口装置
CN208590401U (zh) 一种全自动的奶牛喂草机器
CN205471407U (zh) 自动化海绵理料机
CN205213770U (zh) 一种獭兔自动喂料器
CN105075541B (zh) 一种用于鲜食玉米剥皮机上的鲜食玉米给料装置
CN206453134U (zh) 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食品单冻机
KR102370472B1 (ko) 물김 이송장치
KR101913715B1 (ko) 김튀김기
CN216722935U (zh) 一种对虾自动去头设备
CN211997368U (zh) 一种香椿酱用新鲜香椿杀青流水生产线的冷却提升装置
CN210011034U (zh) 一种玉米切段机
CN112314648B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成品脱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3

Address after: 433199 No. 81 Dongjing Avenue, Garden Street Office, Qianji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anjiang Jiangfeng Aquatic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23 No. 68, Xuefu Road, Changqing Garden,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Hubei

Patentee before: Liu Liangzh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