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7509U - 线圈盘组件及加热器具 - Google Patents

线圈盘组件及加热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27509U
CN207427509U CN201721478199.4U CN201721478199U CN207427509U CN 207427509 U CN207427509 U CN 207427509U CN 201721478199 U CN201721478199 U CN 201721478199U CN 207427509 U CN207427509 U CN 207427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wire coil
panel component
substrat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781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达华
苏畅
王�琦
王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781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27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27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27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圈盘组件及一种加热器具,线圈盘组件用于加热器具,线圈盘组件包括基板;粘贴层,粘贴层设置在基板的表面;第一金属线圈,第一金属线圈设置在基板的一面,第一金属线圈通过粘贴层粘附在基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盘组件,可通过减薄基板的厚度及金属线圈的厚度使得线圈盘组件整体轻薄,从而实现加热器具的轻薄化;在基板的表面设置有粘贴层,第一金属线圈通过粘贴层粘附在基板的表面,既使得线圈盘组件的组装方式简单方便,又避免了传统的线圈盘组件的结构等对于第一金属线圈的形状的限制,使得线圈盘组件可具有各种分布形状,且能够针对局部加热器具进行加热,提升线圈盘组件的适用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线圈盘组件及加热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圈盘组件及一种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烹饪设备越来越多采用电磁加热,而电磁加热必须需要感应线圈盘,现有线圈盘都是采用漆包线绕制的线圈和绕线支架组成,线圈固定在绕线支架上,这种线圈盘在实际生产中所需的设备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且线圈盘采用的漆包线容易破损而导致短路;并且,线圈盘的形状单一,只能绕制圆形且同一线圈盘支架只能制作一个线圈盘,线圈盘厚度一般在10mm以上,不利于产品轻薄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线圈盘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加热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圈盘组件,用于加热器具,线圈盘组件包括:基板;粘贴层,粘贴层设置在基板的表面;第一金属线圈,第一金属线圈设置在基板的一面,第一金属线圈通过粘贴层粘附在基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盘组件包括基板,基板的表面设置有粘贴层,第一金属线圈通过粘贴层粘附在基板上,可通过减薄基板的厚度及金属线圈的厚度使得线圈盘组件整体轻薄,节省了产品的空间,从而实现加热器具的轻薄化;通过在基板的表面设置有粘贴层,第一金属线圈通过粘贴层粘附在基板的表面,实现基板和第一金属线圈的组装,既使得线圈盘组件的组装方式简单方便,又避免了传统的线圈盘组件的结构等对于第一金属线圈的形状的限制,可根据加热器具的实际需要设置第一金属线圈为多种形状,也可在需要局部加热处对第一金属线圈的分布进行设计,使得线圈盘组件可具有各种分布形状,且能够针对局部加热器具进行加热,优化加热功能,避免加热的部位受到线圈盘组件结构的限制,提升线圈盘组件的适用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线圈盘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金属线圈的厚度为0.2mm至0.4mm;基板的厚度为0.05mm至0.2mm。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金属线圈的厚度为0.2mm至0.4mm,基板的厚度为0.05mm至0.2mm,使得线圈盘组件的整体厚度可控制在1mm以内,实现超薄化线圈盘组件,线圈盘组件应用于加热器具时,节省了加热器具的空间,从而实现加热器具的轻薄化;同时,通过设置第一金属线圈的厚度为0.2mm至0.4mm,既可避免第一金属线圈的厚度小于0.2mm时电阻过大而导致第一金属线圈发热量过大,影响线圈盘组件的性能,又能防止第一金属线圈的厚度大于0.6mm时,由于电流的趋肤效应而导致第一金属线圈电阻下降较小,第一金属线圈内部的多余材料造成浪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金属线圈布置为螺旋状,第一金属线圈每两条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8mm且小于等于0.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将第一金属线圈布置为螺旋状,通过设置第一金属线圈每两条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8mm且小于等于0.5mm,可避免两条金属线之间相连而造成短路,同时,每两条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8mm且小于等于0.5mm也便于第一金属线圈的加工制造,降低工艺要求,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线圈盘组件还包括:第二金属线圈,第二金属线圈设置在基板的另一面,通过粘贴层粘附在基板上;第一金属线圈的首端与第二金属线圈的首端相连通;或第一金属线圈的尾端与第二金属线圈的尾端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使线圈盘组件达到需求的电感量,通过设置第二金属线圈可减小线圈盘组件的面积,将第二金属线圈通过粘贴层粘附在基板的另一面,既便于基板和第二金属线圈的组装,又使得基板隔离在第一金属线圈与第二金属线圈之间,起到绝缘作用;将第一金属线圈的首端与第二金属线圈的首端相连通;或将第一金属线圈的尾端与第二金属线圈的尾端相连通,均可实现第一金属线圈与第二金属线圈的串联,从而实现达到需求的电感量的同时减小线圈盘组件的面积的效果。优选地,在基板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导线可穿过通孔连接第一金属线圈的首端及第二金属线圈的首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金属线圈布置为螺旋状;第二金属线圈与第一金属线圈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二金属线圈每两条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8mm且小于等于0.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将第二金属线圈布置为螺旋状,第二金属线圈与第一金属线圈的旋转方向相反;且设置第二金属线圈每两条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8mm且小于等于0.5mm,可避免两条金属线之间相连而造成短路,同时,每两条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8mm且小于等于0.5mm也便于第二金属线圈的加工制造,降低工艺要求,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金属线圈的厚度为0.2mm至0.4mm。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金属线圈的厚度为0.2mm至0.4mm,使得线圈盘组件的整体厚度可控制在1mm以内,实现超薄化线圈盘组件,线圈盘组件应用于加热器具时,节省了加热器具的空间,从而实现加热器具的轻薄化;同时,通过设置第二金属线圈的厚度为0.2mm至0.4mm,既可避免第二金属线圈的厚度小于0.2mm时电阻过大而导致第二金属线圈发热量过大,影响线圈盘组件的性能,又能防止第二金属线圈的厚度大于0.6mm时,由于电流的趋肤效应而导致第二金属线圈电阻下降较小,第二金属线圈内部的多余材料造成浪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金属线圈为铜线圈或铝线圈;和/或,第二金属线圈为铜线圈或铝线圈。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金属线圈优选为铜线圈或铝线圈,或第二金属线圈优选为铜线圈或铝线圈,或第一金属线圈和第二金属线圈优选为铜线圈或铝线圈;铜线圈和铝线圈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适用于第一金属线圈和第二金属线圈的加工制造,且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线圈盘组件的实际电阻、电感等需求,可以相应地选择第一金属线圈及第二金属线圈为金线圈、银线圈甚至其他金属线圈,此处不再针该方面具体情况作一一列举,但在不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金属线圈及第二金属线圈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金属线圈及第二金属线圈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防止第一金属线圈及第二金属线圈中的任意两条金属线产生短路,进一步提升线圈盘组件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基板为聚酰亚胺基板;或基板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基板为聚酰亚胺基板,或基板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聚酰亚胺基板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均绝缘耐高温,可承受由于第一金属线圈及第二金属线圈通电后产生的高温,避免基板在承受高温时变形甚至破损而导致线圈盘组件短路,确保线圈盘组件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器具,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出的线圈盘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器具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线圈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线圈盘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线圈盘组件的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基板,20第一金属线圈,30第二金属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线圈盘组件及加热器具。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盘组件,用于加热器具,线圈盘组件包括:基板10;粘贴层,粘贴层设置在基板10的表面;第一金属线圈20,第一金属线圈20设置在基板10的一面,第一金属线圈20通过粘贴层粘附在基板10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盘组件包括基板10,基板10的表面设置有粘贴层,第一金属线圈20通过粘贴层粘附在基板10上,可通过减薄基板10的厚度及金属线圈的厚度使得线圈盘组件整体轻薄,节省了产品的空间,从而实现加热器具的轻薄化;通过在基板10的表面设置有粘贴层,第一金属线圈20通过粘贴层粘附在基板10的表面,实现基板10和第一金属线圈20的组装,既使得线圈盘组件的组装方式简单方便,又避免了传统的线圈盘组件的结构等对于第一金属线圈20的形状的限制,可根据加热器具的实际需要设置第一金属线圈20为多种形状,也可在需要局部加热处对第一金属线圈20的分布进行设计,使得线圈盘组件可具有各种分布形状,且能够针对局部加热器具进行加热,优化加热功能,避免加热的部位受到线圈盘组件结构的限制,提升线圈盘组件的适用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金属线圈20的厚度为0.2mm至0.4mm;基板10的厚度为0.05mm至0.2mm。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线圈20的厚度D1为0.2mm至0.4mm,基板10的厚度为0.05mm至0.2mm,使得线圈盘组件的整体厚度可控制在1mm以内,实现超薄化线圈盘组件,线圈盘组件应用于加热器具时,节省了加热器具的空间,从而实现加热器具的轻薄化;同时,通过设置第一金属线圈20的厚度D1为0.2mm至0.4mm,既可避免第一金属线圈20的厚度D1小于0.2mm时电阻过大而导致第一金属线圈20发热量过大,影响线圈盘组件的性能,又能防止第一金属线圈20的厚度D1大于0.6mm时,由于电流的趋肤效应而导致第一金属线圈20电阻下降较小,第一金属线圈20内部的多余材料造成浪费。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金属线圈20布置为螺旋状,第一金属线圈20每两条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8mm且小于等于0.5mm。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将第一金属线圈20布置为螺旋状,通过设置第一金属线圈20每两条金属线之间的间距D2大于等于0.08mm且小于等于0.5mm,可避免两条金属线之间相连而造成短路,同时,每两条金属线之间的间距D2大于等于0.08mm且小于等于0.5mm也便于第一金属线圈20的加工制造,降低工艺要求,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线圈盘组件还包括:第二金属线圈30,第二金属线圈30设置在基板10的另一面,通过粘贴层粘附在基板10上;第一金属线圈20的首端与第二金属线圈30的首端相连通;或第一金属线圈20的尾端与第二金属线圈30的尾端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线圈盘组件达到需求的电感量,通过设置第二金属线圈30可减小线圈盘组件的面积,将第二金属线圈30通过粘贴层粘附在基板10的另一面,既便于基板10和第二金属线圈30的组装,又使得基板10隔离在第一金属线圈20与第二金属线圈30之间,起到绝缘作用;将第一金属线圈20的首端与第二金属线圈30的首端相连通;或将第一金属线圈20的尾端与第二金属线圈30的尾端相连通,均可实现第一金属线圈20与第二金属线圈30的串联,从而实现达到需求的电感量的同时减小线圈盘组件的面积的效果。优选地,在基板10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导线可穿过通孔连接第一金属线圈20的首端及第二金属线圈30的首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金属线圈30布置为螺旋状;第二金属线圈30与第一金属线圈20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二金属线圈30每两条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8mm且小于等于0.5mm。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将第二金属线圈30布置为螺旋状,第二金属线圈30与第一金属线圈20的旋转方向相反;且设置第二金属线圈30每两条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8mm且小于等于0.5mm,可避免两条金属线之间相连而造成短路,同时,每两条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8mm且小于等于0.5mm也便于第二金属线圈30的加工制造,降低工艺要求,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金属线圈30的厚度为0.2mm至0.4mm。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金属线圈30的厚度为0.2mm至0.4mm,使得线圈盘组件的整体厚度可控制在1mm以内,实现超薄化线圈盘组件,线圈盘组件应用于加热器具时,节省了加热器具的空间,从而实现加热器具的轻薄化;同时,通过设置第二金属线圈30的厚度为0.2mm至0.4mm,既可避免第二金属线圈30的厚度小于0.2mm时电阻过大而导致第二金属线圈30发热量过大,影响线圈盘组件的性能,又能防止第二金属线圈30的厚度大于0.6mm时,由于电流的趋肤效应而导致第二金属线圈30电阻下降较小,第二金属线圈30内部的多余材料造成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金属线圈20为铜线圈或铝线圈;和/或,第二金属线圈30为铜线圈或铝线圈。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线圈20优选为铜线圈或铝线圈,或第二金属线圈30优选为铜线圈或铝线圈,或第一金属线圈20和第二金属线圈30优选为铜线圈或铝线圈;铜线圈和铝线圈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适用于第一金属线圈20和第二金属线圈30的加工制造,且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线圈盘组件的实际电阻、电感等需求,可以相应地选择第一金属线圈20及第二金属线圈30为金线圈、银线圈甚至其他金属线圈,此处不再针该方面具体情况作一一列举,但在不脱离本设计构思的前提下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金属线圈20及第二金属线圈30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线圈20及第二金属线圈30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防止第一金属线圈20及第二金属线圈30中的任意两条金属线产生短路,进一步提升线圈盘组件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基板10为聚酰亚胺基板10;或基板10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10。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基板10为聚酰亚胺基板10,或基板10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10,聚酰亚胺基板10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10均绝缘耐高温,可承受由于第一金属线圈20及第二金属线圈30通电后产生的高温,避免基板10在承受高温时变形甚至破损而导致线圈盘组件短路,确保线圈盘组件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器具,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出的线圈盘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器具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线圈盘组件,用于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组件包括:
基板;
粘贴层,所述粘贴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表面;
第一金属线圈,所述第一金属线圈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面,所述第一金属线圈通过粘贴层粘附在所述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线圈的厚度为0.2mm至0.4mm;
所述基板的厚度为0.05mm至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线圈布置为螺旋状,所述第一金属线圈每两条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8mm且小于等于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组件还包括:
第二金属线圈,所述第二金属线圈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另一面,通过粘贴层粘附在所述基板上;
所述第一金属线圈的首端与所述第二金属线圈的首端相连通;或
所述第一金属线圈的尾端与所述第二金属线圈的尾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金属线圈布置为螺旋状;
所述第二金属线圈与所述第一金属线圈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第二金属线圈每两条金属线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08mm且小于等于0.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金属线圈的厚度为0.2mm至0.4mm。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线圈为铜线圈或铝线圈;和/或
所述第二金属线圈为铜线圈或铝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线圈及所述第二金属线圈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为聚酰亚胺基板;或
所述基板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
10.一种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盘组件。
CN201721478199.4U 2017-11-08 2017-11-08 线圈盘组件及加热器具 Active CN207427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8199.4U CN207427509U (zh) 2017-11-08 2017-11-08 线圈盘组件及加热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8199.4U CN207427509U (zh) 2017-11-08 2017-11-08 线圈盘组件及加热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27509U true CN207427509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08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78199.4U Active CN207427509U (zh) 2017-11-08 2017-11-08 线圈盘组件及加热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275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2523A (zh) * 2021-04-23 2021-06-18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线圈组装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2523A (zh) * 2021-04-23 2021-06-18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线圈组装工艺
CN112992523B (zh) * 2021-04-23 2023-03-24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线圈组装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6818B (zh) 绕组组件
CN207427509U (zh) 线圈盘组件及加热器具
TW201032244A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hoke
US20200052528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CN207427510U (zh) 线圈盘组件及加热器具
WO2023155507A1 (zh) 加热器及雾化装置
CN207427501U (zh) 线圈盘组件和烹饪器具
WO2023130643A1 (zh) 被动元件导电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7427505U (zh) 线圈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US10134526B2 (en) Sheet formed inductive winding
MX2010009665A (es) Formadores de bobina revestidos con metal (inductores) con un alto factor q.
CN204991341U (zh) 高熔点金属薄膜电感线圈
CN109757000A (zh) 线圈盘组件、加热器具及线圈盘组件的加工方法
CN202445835U (zh) 一种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CN208063504U (zh) 线圈盘组件及加热器具
CN2901520Y (zh) 漆包铝线电力电抗器
CN206628349U (zh) 一种新型变压器
US6275131B1 (en) Process for variable inductor using nickel titanium and placement
CN109757001A (zh) 线圈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7591418U (zh) 一种双层绕组结构
CN202206562U (zh) 电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CN204467869U (zh) 一种饭菜保温板
CN216723153U (zh) 感应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02587446U (zh) 一种新型电磁加热机构
CN202178883U (zh) 电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