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04900U - 一种新型无宿水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无宿水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04900U
CN207404900U CN201721176344.3U CN201721176344U CN207404900U CN 207404900 U CN207404900 U CN 207404900U CN 201721176344 U CN201721176344 U CN 201721176344U CN 207404900 U CN207404900 U CN 207404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membrane component
filter
outle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763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亦力
张庆磊
彭文娟
鲁纯
刘亚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Originwater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riginwater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riginwater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riginwater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763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04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04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04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无宿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无宿水净水机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增压泵、前过滤装置、第一膜元件过滤器和净水出水阀;其中,所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净水侧连接所述第一净水出水阀;所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浓水侧连接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在所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与所述增压泵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单向止回阀,所述单向止回阀的止回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浓水侧;所述单向止回阀与所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带有排水阀的浓水排水管。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有效解决了净水机的宿水问题,并且能够实现净水机宿水处理的自动化。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无宿水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宿水净水机。
背景技术
饮水安全健康问题,历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目前国内净水机市场上主要存在的净水技术大致分为四大类:微滤、超滤、反渗透(RO)和纳滤(DF)。
微滤净水机主要采用聚丙烯棉和活性炭滤芯,只能过滤细菌和有机物,对水中的胶体、病毒等无能为力。而超滤净水机虽然过滤效果更好,但无法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元素。
相对来说,过滤效果最好的是RO反渗透净水。但是RO反渗透净水技术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太干净”,它不仅能够去除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而且连水中有益的低价矿物质离子也能完全去除。因此,业界对RO反渗透净水技术的过滤效果存在一定争议。
纳滤则是一种过滤精度在RO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技术,既能够将水体中的细菌、胶体、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滤除,又能将水中有益的低价矿物质离子保留下来。纳滤膜较反渗透膜的优点在于,纳滤膜对不同价态离子的选择透过特性而实现对水的软化,尤其是对二价离子的去除率比较高,同时还保留了对人体有益的一价矿物盐。膜软化在去除硬度的同时,还可以去除其中的浊度、色度和有机物,其出水水质明显优于其他软化工艺。而且膜软化具有无须再生、无污染产生、操作简单、占地面积省等优点,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纳滤水的优点)。
目前净水机都存在一定问题,即停止制水,净水机放置后的宿水问题。宿水是净水机在不运行时,膜元件的浓水和产水的相互渗透作用,产水的盐浓度会一定程度地增加。本发明所述的工艺有效的解决了净水机的宿水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有效解决宿水问题的新型无宿水净水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无宿水净水机,该新型无宿水净水机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增压泵、前过滤装置、第一膜元件过滤器和第一净水出水阀;其中,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净水侧连接第一净水出水阀;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浓水侧连接增压泵的进水端;在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与增压泵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单向止回阀,该单向止回阀的止回方向朝向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浓水侧;单向止回阀与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带有排水阀的浓水排水管。
优选地,前过滤装置与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安装第二膜元件过滤器;其中,第二膜元件过滤器的净水侧连接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进水端,第二膜元件过滤器与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之间安装第二净水出水阀;第二膜元件过滤器的浓水侧分别连接前过滤装置的出水端和增压泵的进水端;在第二膜元件过滤器与增压泵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浓水出水阀;第一浓水出水阀与第二膜元件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带有第二浓水出水阀的浓水排水管。
优选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和第二膜元件过滤器中均设有过滤膜,该过滤膜为纳滤膜。
优选地,纳滤膜为NF200-4040纳滤膜。
优选地,进水阀、第一净水出水阀、第二净水出水阀、第一浓水出水阀、第二浓水出水阀、排水阀和单向止回阀均为电动阀,进水阀、第一净水出水阀、第二净水出水阀、第一浓水出水阀、第二浓水出水阀、排水阀和单向止回阀均电连接一个总控制器。
优选地,进水阀、第一净水出水阀、第二净水出水阀、第一浓水出水阀、第二浓水出水阀、排水阀和单向止回阀分别为球阀或蝶阀。
优选地,前过滤装置中设有滤芯,该滤芯为聚丙烯纤维滤芯。
优选地,与增压泵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减压阀,进水减压阀置于给水管与增压泵之间。
优选地,与给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源水管。
优选地,前过滤装置为FK74C前置过滤器。
优选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和第二膜元件过滤器均为NF200-400型纳滤膜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在制水系统制水结束之后,通过将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中的浓水存储在增压泵上游的管道中而进行宿水处理,有效地解决了净水机的宿水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在制水系统制水结束之后,通过将第二膜元件过滤器中的净水稀释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中的浓水,并将稀释后的浓水经过增压泵流入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中进行循环,更好地解决了净水机的宿水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总控制器置于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与第一净水出水阀之间,使得总控制器根据第一净水出水阀的打开和关闭情况控制无宿水净水机的电器元器件的打开和关闭情况,使得第一净水出水阀打开时,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制水系统进行制水,第一净水出水阀关闭时,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制水系统进行宿水处理,实现净水机宿水处理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给水管,2-进水减压阀,3-进水阀,4-增压泵,5-前过滤装置,6-第二膜元件过滤器,7-第二净水出水阀,8-第二浓水出水阀,9- 第一浓水出水阀,10-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1-第一净水出水阀,12-排水阀,13- 单向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图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是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无宿水净水机:在源水管(内有自来水)上连接一根给水管1,给水管1依次管路连接进水减压阀2、进水阀3、增压泵4、前过滤装置5、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和第一净水出水阀 11;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的净水侧101连接第一净水出水阀11;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浓水侧连接增压泵4的进水端;在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与增压泵4 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单向止回阀13,该单向止回阀13的止回方向朝向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的浓水侧102,也就是说,防止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与增压泵 4之间的管路中的水从增压泵4流向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单向止回阀13与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带有排水阀12的浓水排水管。其中,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中设有过滤膜,该过滤膜为纳滤膜,其中,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结构为类似一个长信封状的膜口袋,开口的一边黏结在含有开孔的产品水中心管上,将多个膜口袋卷绕到同一个产品中心管上,使给水水流从膜的外侧流过,在给水压力下,使淡水通过膜进入膜口袋后汇流入产品水中心管内为了便于产品水在膜袋内流动,在信封状的膜袋内夹有一层产品水导流的织物支撑层;为了使给水均匀流过膜袋表面并给水流以扰动,在膜袋与膜袋之间的给水通道中夹有隔网层,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结构为公知的,此处不再赘述。纳滤膜为NF200-4040纳滤膜,但本发明中使用的纳滤膜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可。单向止回阀又称为逆流阀、逆止阀、背压阀、单向阀,这类阀门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其驱动电机机反转,以及容器内介质的泄放。前过滤装置通常为“T”型结构,上面的“一横”的位置左右两端分别为进出水口,下面的“一竖”位置为机身和内部的滤芯,最下端则为排污口,靠一个阀门来控制开启和关闭,前过滤装置的结构为公知的,此处不再赘述。前过滤装置可以为FK74C前置过滤器,但本发明使用的前置过滤器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可,其中安装的滤芯可以为聚丙烯纤维滤芯,但不限于此。
进水阀3、第一净水出水阀11、排水阀12和单向止回阀13均为电动阀,进水阀3、第一净水出水阀11、第二净水出水阀12、排水阀12和单向止回阀 13均电连接一个总控制器。进水阀3、第一净水出水阀11、排水阀12和单向止回阀13分别为球阀或蝶阀。总控制器根据第一净水出水阀11的打开和关闭情况控制进水减压阀2、进水阀3、增压泵的电源、排水阀12、单向止回阀13 的打开和关闭情况,使得第一净水出水阀打开时,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制水系统进行制水,第一净水出水阀关闭时,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制水系统进行宿水处理,实现净水机宿水处理的自动化。前过滤装置中设置有聚丙烯纤维滤芯。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中设置有纳滤膜。
当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制水系统制水时,第一净水出水阀打开,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工作,以进行制水。当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制水系统制水完毕时,开始进行宿水处理:增压泵4、进水减压阀3和第一净水出水阀11关闭,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通过单向止回阀13与增压泵4连通,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中的浓水通过单向止回阀13流到增压泵4的上游,使得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浓水排出,因此,本使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中无宿水,更好地解决了净水机的宿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制水系统制水时,则打开第一净水出水阀的开关,以启动制水系统制水,接通进水阀3的电路、增压泵4的电源电路和排水阀12的电路。来自给水管1的水经过进水减压阀2、进水阀3、增压泵4 后,进入前过滤装置5进行预处理,从前过滤装置5的出水口流出的水进入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的净水口流出的水即为纯水,从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的浓水口流出的浓水经排水阀12排入下水道。
当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制水系统制水完毕时,第一净水出水阀关闭,进水阀3、增压泵4和排水阀12断电,接通单向止回阀13的电路。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通过单向止回阀13与增压泵4连通,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中的浓水通过单向止回阀13流到增压泵4的上游,待增压泵4再次开启时,再通过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处理增压泵4上游的浓水,完成宿水处理。单向止回阀13断电,此时所有的控制都处于闭合状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无宿水净水机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图2(图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是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二提供的新型无宿水净水机中,前过滤装置5与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之间的管路上安装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其中,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的净水侧601连接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的进水端,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与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之间安装第二净水出水阀7;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的浓水侧分别连接前过滤装置5的出水端和增压泵4的进水端;在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与增压泵4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浓水出水阀9;第一浓水出水阀9与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带有第二浓水出水阀8的浓水排水管。第二膜元件过滤器中设有过滤膜,该过滤膜为纳滤膜。纳滤膜为NF200-4040纳滤膜,但本发明中使用的纳滤膜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可。
第二净水出水阀7、第一浓水出水阀9、第二浓水出水阀8均为电动阀,第二净水出水阀7、第一浓水出水阀9、第二浓水出水阀8均电连接一个总控制器。总控制器根据第一净水出水阀11的打开和关闭情况控制进水减压阀2、进水阀3、增压泵的电源、第二净水出水阀7、第二浓水出水阀8、第一浓水出水阀9、排水阀12、单向止回阀13的打开和关闭情况,使得第一净水出水阀打开时,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制水系统进行制水,第一净水出水阀关闭时,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制水系统进行宿水处理,实现净水机宿水处理的自动化。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中设置有纳滤膜。
当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制水系统制水时,第一净水出水阀打开,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通过第二浓水出水阀8与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连通,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充当管路,即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不工作,仅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工作。当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制水系统制水完毕时,开始进行宿水处理:第一净水出水阀和进水减压阀关闭,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与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通过第二净水出水阀7连通,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通过第一浓水出水阀9与增压泵4连通,且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通过单向止回阀13 与增压泵4连通,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不工作,仅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工作,将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中水的盐分降低至与第二膜元件过滤器中净水的盐分一致,使得本使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中无宿水,更好地解决了净水机的宿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制水系统制水时,则打开第一净水出水阀的开关,以启动制水系统制水,接通进水阀3的电路、增压泵4的电源电路、第二浓水出水阀8和排水阀12的电路。来自给水管1的水经过进水减压阀2、进水阀3、增压泵4后,进入前过滤装置5进行预处理,从前过滤装置5的出水口流出的水进入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此时,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充当管路,水不经处理通过第二浓水出水阀8直接流入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的净水口(即总控制器)流出的水即为纯水,从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的浓水口流出的浓水经排水阀12排入下水道。
当本实用新型的无宿水净水机的制水系统制水完毕时,第一净水出水阀关闭,进水阀3、第二浓水出水阀8、排水阀12断电,接通第二净水出水阀7、第一浓水出水阀9的电路,增压泵4继续运行。来自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水通过增压泵增压,流入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的净水通过第二净水出水阀7流入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第二膜元件过滤器的浓水通过第一浓水出水阀9回流至增压泵4的进水端,第一膜元件过滤器10通过第二膜元件净水器6的净水将第一膜元件过滤器内的高盐分水稀释,中和后的浓水通过单向止回阀13回流至增压泵4的进水端。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的净水盐分含量较低,可将第一膜元件过滤器内的盐分稀释,将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水含盐量稀释至与第二膜元件过滤器6的净水盐分一样时,完成宿水处理。增压泵4、第二浓水出水阀8、第一浓水出水阀9断电,此时所有的控制都处于闭合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无宿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增压泵、前过滤装置、第一膜元件过滤器和第一净水出水阀;
其中,所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净水侧连接所述第一净水出水阀;
所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浓水侧连接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
在所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与所述增压泵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单向止回阀,所述单向止回阀的止回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浓水侧;
所述单向止回阀与所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带有排水阀的浓水排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宿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安装第二膜元件过滤器;
其中,所述第二膜元件过滤器的净水侧连接所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的进水端,所述第二膜元件过滤器与所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之间安装第二净水出水阀;
所述第二膜元件过滤器的浓水侧分别连接所述前过滤装置的出水端和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
在所述第二膜元件过滤器与所述增压泵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浓水出水阀;
所述第一浓水出水阀与所述第二膜元件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带有第二浓水出水阀的浓水排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无宿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元件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膜元件过滤器中均设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为纳滤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无宿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为NF200-4040纳滤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无宿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所述第一净水出水阀、所述第二净水出水阀、所述第一浓水出水阀、所述第二浓水出水阀、所述排水阀和所述单向止回阀均为电动阀,所述进水阀、所述第一净水出水阀、所述第二净水出水阀、所述第一浓水出水阀、所述第二浓水出水阀、所述排水阀和所述单向止回阀均电连接一个总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无宿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所述第一净水出水阀、所述第二净水出水阀、所述第一浓水出水阀、所述第二浓水出水阀、所述排水阀和所述单向止回阀均为球阀或蝶阀中任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宿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过滤装置中设有滤芯,所述滤芯为聚丙烯纤维滤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宿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减压阀,所述进水减压阀置于给水管与所述增压泵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无宿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给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源水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宿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过滤装置为FK74C前置过滤器。
CN201721176344.3U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新型无宿水净水机 Active CN207404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6344.3U CN207404900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新型无宿水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6344.3U CN207404900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新型无宿水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04900U true CN207404900U (zh) 2018-05-25

Family

ID=62405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76344.3U Active CN207404900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新型无宿水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04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1644B (zh) 净水系统及其清洗方法
CN201962148U (zh) 无废水排放反渗透净水机
CN207158976U (zh) 一种富氢反渗透净水机
CN208949044U (zh) 一种智能节能型家用净水器
CN206616073U (zh) 一种具有停机静止时纯水泡膜功能的新型净水机
CN207404900U (zh) 一种新型无宿水净水机
CN209428182U (zh) 一种反渗透净饮机
CN109019912A (zh) 水处理系统、净水机及水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6616074U (zh) 一种具有停机静止时纯水泡膜功能的净水机
CN109231648A (zh) 一种不易堵膜节省滤芯耗材的微废水反渗透净水机
CN208747784U (zh) 水处理系统及净水机
CN213895296U (zh) 一种便于tds调控的净水系统和净水设备
CN208279391U (zh) 纳滤供水系统
CN205999205U (zh) 一种新型净水机
CN207158849U (zh) 一种ro反渗透净水机后置碱性智能调节系统
CN209128187U (zh) 水质净化处理设备
CN204727689U (zh) 循环利用原水的净水装置
CN208327550U (zh) 一种双膜过滤的节水型净水装置
CN110065995A (zh) 多水质净水机以及其净水方法
CN110127885A (zh) 双模双出水大水量净水机
CN104355429B (zh)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净水系统
CN203402979U (zh) 一种新型净水机
CN208667288U (zh) 一种压力瓶装置
CN209602236U (zh) 一种循环除菌净水设备
CN210457695U (zh) 一种农村单户型集成式除氟、除砷净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