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04877U -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04877U
CN207404877U CN201721282721.1U CN201721282721U CN207404877U CN 207404877 U CN207404877 U CN 207404877U CN 201721282721 U CN201721282721 U CN 201721282721U CN 207404877 U CN207404877 U CN 207404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water
tower
basin
spray equipment
tow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827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爱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g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g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g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g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827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04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04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04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蒸发效率低、烟气量需求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蒸发室和与蒸发室连通的塔池;所述蒸发室设于塔池的上方;所述塔池上设有浓液出口;所述蒸发室下部或所述塔池上方设有烟气进口,蒸发室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所述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塔体或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本实用新型具有浓缩效果好、成本低、蒸发效率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烟气余热进行废水浓缩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利用锅炉烟气进行废水蒸发浓缩等用途的装置,一般采用喷淋塔结构,其结构通常包括筒状塔身,塔身底设置有塔池,塔身对应塔池上部设置有一个进气口,塔身项部设置有出气口,塔身对应进气口和出气口中间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喷头,塔身外侧还设置有连接塔池和喷淋管的导管,导管上设置有循环泵。废水从喷淋管喷淋而下,与从进气口进入塔身的上升的烟气发生换热反应,从而达到蒸发浓缩的目的。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仅采用进入喷淋塔内的烟气对废水进行蒸发浓缩,由于喷淋塔内烟气流速有一定的限值,一般不大于4米/秒,烟气流速过高会增加烟气对废水的携带,因此就限定了进入喷淋塔内的烟气流量,进而限定了喷淋塔的废水蒸发量和浓缩量。为增加废水蒸发浓缩量需要增加喷淋塔的直径,进而增加设备造价和占地面积。这种方式仅采用了废水与烟气的混合换热进行蒸发浓缩,因此在蒸发量一定时,所需烟气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的至少一项,提供一种浓缩效果好、成本低、蒸发效率高的废水浓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蒸发室和与蒸发室连通的塔池;所述蒸发室设于塔池的上方;所述塔池上设有浓液出口;所述蒸发室下部或所述塔池上方设有烟气进口,所述蒸发室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所述烟气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所述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塔体或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加热器采用烟气加热,所述废水加热器布置在烟道内,使用时,烟气与所述废水加热器中的废水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加热废水;或者所述废水加热器为蒸汽加热器或电加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进口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废水进料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进口上设有进烟腔道,所述进烟腔道处设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通过管道与废水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喷淋装置布置在所述烟气进口内或出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进口为2个或以上;所有的烟气进口在所述塔体的垂直投影方向上均衡设置,使所述塔体内的烟气流场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塔池包括第一塔池和第二塔池,所述第一塔池为开口朝上、上宽下窄的倒锥型结构;所述第一塔池设于所述第二塔池内,所述第一塔池的底部与所述浓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塔池的上边沿设有溢流通道;使用时,所述第一塔池内澄清的废水从所述第一塔池的上边沿的溢流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塔池内。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室与所述塔池为分体结构,所述塔池为箱式结构,所述箱式结构与所述蒸发室之间直接连通或通过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进料口上连接有进料水预加热装置;使用时,废水经过废水预加热装置预热后通过废水进料口进入塔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为喷嘴或高速雾化盘;所述第二喷淋装置为喷枪或双流体喷枪;所述进烟腔道为缩放喷管或喷嘴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进口上设有用于调整进入所述塔体内烟气量或方向的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废水浓缩装置利用蒸发室内烟气与废水进行混合换热蒸发,通过废水加热器等其它能量加热废水,提高了进入所述喷淋装置的废水温度,进而提高蒸发浓缩效率;缩短了废水浓缩所需时间;本实用新型又通过对烟气进口和烟气流量的优化,使塔体内的烟气流场均匀,从而保证废水与烟气混合接触的均衡性,减少烟气和废水偏流或壁流的情况,从而提高所述塔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和蒸发浓缩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的组合使用,大幅提高换热蒸发效率;进一步提高浓缩倍率,减少后续固化系统的处理量,同时可以对第二喷淋装置的废水液滴与烟气混合气体起到除雾除尘作用,从而减少流出所述烟气出口的烟气的液滴、固体颗粒物的携带、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可靠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废水浓缩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废水浓缩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废水浓缩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进烟腔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废水浓缩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废水浓缩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为,1-塔体,2-蒸发室,3-塔池,4-浓液出口,5-烟气进口,6-烟气出口,7-第一喷淋装置,8-废水加热器,9-循环泵,10-废水进料口,11-进烟腔道,12-烟道,13-第二喷淋装置,14-第一塔池,15-溢流通道,16-第二塔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蒸发室和与蒸发室连通的塔池;所述蒸发室设于塔池的上方;所述塔池上设有浓液出口;所述蒸发室下部或所述塔池上方设有烟气进口,蒸发室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所述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塔体或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所述废水加热器采用烟气加热,所述废水加热器布置在烟道内,使用时,烟气与废水加热器中的废水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加热废水。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加热器为蒸汽加热器或电加热器。所述废水进料口上连接有进料水预加热装置使用时,废水经过预热装置预热后通过废水进料口进入塔体内。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为喷嘴或高速雾化盘;所述第二喷淋装置为喷枪或双流体喷枪;所述进烟腔道为缩放喷管或喷嘴结构。所述烟气进口上设有用于调整进入所述塔体内烟气量或方向的调整装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废水加热器、循环泵、塔池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废水加热器与所述循环泵也可以交换位置);塔池与循环泵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也可在所述塔体上或与所述塔体连通的通道上设置)。所述废水进料口可以连接预加热装置,使用时,废水经过预加热装置预热后通过废水进料口进入塔体内。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为喷嘴;所述第二喷淋装置为喷枪或双流体喷枪;所述进烟腔道为缩放喷管或喷嘴结构;所述加热器可为烟道加热器、蒸汽加热器、电加热器或其它换热器;所述烟气进口上设有用于调整烟气流量和方向的调整装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包括一个垂直放置的塔体1,所述塔体1从上至下分为蒸发室2和塔池3,所述塔池3下部设置有浓液出口4,所述蒸发室2的下部及所述塔池3上方设置有烟气进口5,所述蒸发室2的上部设有烟气出口6,所述烟气进口5和所述烟气出口6之间设置有第一喷淋装置7,所述第一喷淋装置7与所述塔池3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8和循环泵9,在所述塔体1或与所述塔体1相连通的通道上设置有废水进料口10。所述烟气进口5通过进烟腔道11与烟道12连接。来自于所述烟道12的烟气经由所述进烟腔道11通过所述烟气进口5进入所述塔体1内部空间,所述废水进料口10可连接有进料泵(图中未示出),上游设备产生的待处理的废水经由所述废水进料口10通过所述第一喷淋装置7进入所述塔体1内部并落入所述塔池3中,废水在所述循环泵9的驱动下并经所述废水加热器8加热后进入所述第一喷淋装置7。
废水经由所述第一喷淋装置7喷入所述塔体1内,与从所述烟气进口5进入所述塔体1内的热烟气进行混合换热并部分蒸发,烟气湿度增加甚至变为饱和湿烟气,并经所述烟气出口6流出所述塔体1。所述塔池3中的废水在所述循环泵9的驱动下周而复始的循环蒸发而浓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一般控制在氯离子浓度200000ppm左右,即一般不进入氯离子饱和状态,以减少结垢风险可通过所述浓液出口4排出所述塔体1,进入后继固化系统,如进入干燥塔进行干燥固化。
由于输入所述塔体1内的用于蒸发浓缩废水的热量除了来自于从所述烟气进口5进入的热烟气所携带的热量,还增加了来自于废水加热器8的传递给循环废水所携带的热量,在所述烟气进口5进入所述塔体1的热烟气量相同的条件下,即维持所述塔体1内烟气流速相同时,通过加热循环废水可以提高所述废水浓缩装置的蒸发量,可以降低浓缩装置的体积和占地面积。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既在所述蒸发室内引入烟气与废水进行混合换热蒸发,也通过所述废水加热器利用其它能量加热废水,从而提高进入所述喷淋装置的废水温度,进而提高蒸发浓缩效率。
所述废水加热器8采用烟气加热,所述废水加热器8布置在烟道内(图中未示出)。在烟气流过所述废水加热器8时将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换热器中的废水并使废水温度提高,从而通过烟气与废水换热达到加热废水的目的;当然所述废水加热器8也可以采用蒸汽加热或电加热,只要能够将热量传递给流入所述第一喷淋装置7的废水并提高其温度即可。所述废水加热器8可以板式换热器,也可以是管式换热器或其它形式的换热器。
同样地,所述废水进料口10也可以连接进料水预加热器(图中未示出),通过对进料废水的预加热可以提高所述废水浓缩装置的效率,优选地,所述预加热器可以采用烟气、蒸汽、电或其它能源进行加热。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蒸发室和与蒸发室连通的塔池;所述蒸发室设于塔池的上方;所述塔池上设有浓液出口;所述蒸发室下部或所述塔池上方设有烟气进口,蒸发室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所述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塔体或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所述烟气进口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通过管道与废水进料口连通。
具体地,如图2所示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烟气进口5与所述喷淋装置7之间设置有第二喷淋装置13,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通过管道与所述废水进料口10连接。来自于所述烟道12的烟气经由所述进烟腔道11通过所述烟气进口5进入所述塔体1内部空间,所述废水进料口10可以连接有进料泵(图中未示出),上游设备产生的待处理的低浓度的废水经由所述废水进料口10通过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喷入塔体内。
低浓度的废水在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的作用下,和经由所述烟气进口5进入的高温烟气以细小的液滴与烟气进行混合换热并部分蒸发成为水蒸汽,水蒸汽及部分未蒸发的液滴在烟气驱动下向所述烟气出口6流动,并进一步进行接触换热和蒸发。随着烟气含湿量增加,最终,从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喷入的低浓度的废水中的部分或全部水分蒸发变为水蒸汽随烟气经所述烟气出口6流出所述塔体1。
经过蒸发减量后的未蒸发的水分及氯离子、固体颗粒等落入所述塔池3内;所述塔池3内浓度较大的废水,在所述循环泵9的驱动下经过所述废水加热器8加热后流入所述第一喷淋装置7。塔池3内的废水经第一喷淋装置7喷入所述塔体1的蒸发室2内,与所述塔体1内的烟气进行接触换热并部分蒸发,烟气湿度进一步增加甚至变为饱和湿烟气,并经所述烟气出口6流出烟道。所述塔池3中的浓度较大的废水在所述循环泵9的驱动下周而复始的循环蒸发而浓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一般控制在氯离子浓度200000ppm左右,即一般不进入氯离子饱和状态,以减少结垢风险可通过所述浓液出口4排出所述塔体1。本实施例采用浓淡两段喷淋蒸发:来自于所述废水进料口10的废水浓度较低,可以采用雾化粒径较小的第二喷淋装置13进行喷淋,并且在所述烟气进口5处的高温区进行换热蒸发,效率可以大幅提高;经初次蒸发后的浓度较高的废水经过雾化粒径较大但抗堵性较强的第一喷淋装置7喷淋雾化蒸发,可以进一步提高浓缩倍率,减少后续固化系统的处理量,同时因为在烟气流程上第一喷淋装置7位于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的下游,可以起到对来自于雾化粒径较小(易被烟气携带)的第二喷淋装置13处的废水液滴与烟气混合气体的除雾除尘作用,以减少流出所述烟气出口6的烟气的液滴、固体颗粒物的携带。因此,本实施例的废水浓缩装置可以提高蒸发浓缩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保证系统的可靠稳定。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蒸发室和与蒸发室连通的塔池;所述蒸发室设于塔池的上方;所述塔池上设有浓液出口;所述蒸发室下部或所述塔池上方设有烟气进口,蒸发室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所述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塔体或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所述烟气进口为2个或以上;所有的烟气进口在所述塔体的垂直投影方向上均衡设置使塔体内的烟气流场均匀。所述烟气进口上设有用于调整进入所述塔体内烟气量或方向的调整装置。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烟气进口5为2个或以上,所述烟气进口5在所述塔体的垂直投影方向上均衡设置。也就是说在所述塔体1的横截面上,所述烟气进口5以所述塔体1的中轴线为基准基本均匀分布,也即是指所述烟气进口5沿着所述塔体1的塔壁周圈基本等距离地布置,基本等距离布置目的是为了使烟气从各个所述烟气进口5进入所述塔体1内部后保持在空间上的基本均衡,当然各个所述烟气进口5的距离也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但偏差过大会影响烟气进入所述塔体1内均衡分散的效果。所述烟气进口5的均衡布置可以使来自于所述烟道12的热烟气通过所述烟气进口5均衡地进入所述塔体1内,并尽量保持各个烟气进口的烟气量基本平衡,这样就可以提高所述塔体1内的烟气在空间分配上的均衡度。
由于所述塔体1内的烟气在空间分配上可很大程度保障均衡性,因此就可以保证废水与烟气混合接触的均衡性,减少烟气和废水偏流或壁流,从而提高了所述塔体1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和蒸发浓缩效率。
所述烟气进口5可以设置在所述塔体1的同一高度位置,这样可以有利于进入所述塔体1的烟气均衡散布,所述烟气出口5也可以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例如相对的所述烟气出口5可以有3-10cm的高度差),这样可使得进入所述塔体1的烟气产生湍流,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所述烟气进口5数量越多,则越可以提高烟气在所述塔体1内的均衡性,从成本角度综合考虑。所述烟气进口5为三或四个时,性价比最好,同时也可保证不至于因为所述塔体1的侧壁开孔过多导致强度有较大降低。
所述烟气进口5的截面可以相同,这样便于制造,但此时要求所述烟道12送至各个所述烟气进口处的烟气压力基本相同,以保证各个所述烟气进口5的烟气量和压力基本平衡。当然也可以根据所述烟道12送至所述烟道进口5处的压力不同选取所述烟气进口5的截面不同。在制作时需要进行所述烟气进口5以及所述塔体1内烟气流场的模拟试验或实际测试,并选择合适尺寸。所述烟气进口5截面可为圆形、椭圆形或其它形状。
同样的,所述烟气出口6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其设置方式也可如上述所述烟气进口5的设置方式,其同样可起到类似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烟气进口5或所述进烟腔道11内进一步设置有用于调整进入所述塔体1内烟气量或方向的调整装置如所述烟气进口上设有气体流量调节装置(图中未示出)。在制作时需要进行所述烟气进口5以及所述塔体1内烟气流场的平衡模拟试验或实际测试,并通过调整所述调整装置位置,来实现对所述塔体1内烟气流场的优化。优选地,所述调整装置可以采用调节挡板或缩孔结构,通过调节挡板对烟气进口的阻挡程度或者采用调节缩孔的大小来实现对烟气量的调节。
所述第一喷淋装置7可以是喷嘴或高速雾化盘,当然也可以为其它能够使脱硫废水雾化为细小液滴的结构。
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可以与所述烟气进口5一一对应,即一个所述烟气进口5对应一个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可以如图3所示布置在所述烟气进口5内(即在所述进烟腔道11内),也可以如图2所示布置在所述烟气进口5的出口处;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还可以不与所述烟气进口5一一对应,即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可以是布置在所述烟气进口5与所述喷淋装置7之间的喷淋层结构,如图2所示,该喷淋层结构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喷嘴或高速雾化盘。只要能保障从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喷出的低浓度的废水与从所述烟气进口5进入的高温烟气充分接触即可。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也可以为喷枪或双流体喷枪。其余特征与实施例2相同。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通过管道与所述废水进料口10连接。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蒸发室和与蒸发室连通的塔池;所述蒸发室设于塔池的上方;所述塔池上设有浓液出口;所述蒸发室下部或所述塔池上方设有烟气进口,蒸发室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所述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塔体或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所述烟气进口上设有进烟腔道,所述进烟腔道处设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通过管道与废水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喷淋装置布置在所述烟气进口内或出口处。
具体地,如图1和4所示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的进烟腔道11的结构,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设置在所述进烟腔道11内,这样,所述进烟腔道11即可成为废水和烟气的混合室,烟气和废水可以先混合后再喷入所述塔体1内部,从而可以提高混合换热及蒸发效率。
所述进烟腔道11可设计成缩放的喷管或喷嘴结构,即保持进烟腔道与烟气进口的连接处保持较大的压力,这样可提高烟气流速,从而可以更好对废水雾化和混合,然后再喷入所述塔体1内部,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蒸发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进烟腔道11也可以是常见的管状或其他形状。所述烟气进口5和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可以是一体化的雾化喷射器结构。所述废水进料口10可以连接有脱硫废水缓冲水箱/池(图中未示出),这样可以提高所述第二喷淋装置13的稳定性。
为了减少流出所述烟气6出口的烟气的液体、颗粒物等携带,可在烟气流进所述烟气出口6前即所述第一喷淋装置7与所述烟气出口6之间设置除雾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烟道12可为锅炉引风机后的烟道,即采用来自于所述锅炉引风机后烟气作为蒸发烟气,由于这部分烟气品位较低,可以降低蒸发能耗,同时由于此处的烟气已经除尘,比较干净,对所述废水浓缩装置的影响较小。所述烟气出口6可接入脱硫吸收塔入口,进行水分回收。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蒸发室和与蒸发室连通的塔池;所述蒸发室设于塔池的上方;所述塔池上设有浓液出口;所述蒸发室下部或所述塔池上方设有烟气进口,蒸发室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所述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塔体或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所述塔池包括第一塔池和第二塔池16,所述第一塔池为开口朝上、上宽下窄的倒锥型结构;所述第一塔池设于第二塔池16内,所述第一塔池的底部与浓液出口连通;第一塔池的上边沿设有溢流通道;使用时,第一塔池内澄清的废水从第一塔池的上边沿的溢流通道流入第二塔池16内。
具体地,如图5所示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与实施例1-4的区别在于:
所述塔池3中及所述烟气进口5下方设置有第一塔池14,所述第一塔池14的壁板具有倒锥型结构,所述第一塔池14为上大下小、开口朝上的倒锥型结构。所述第一塔池14与所述塔体内壁之间围成的空间即为所述第二塔池16,所述第一塔池14与所述第二塔池16之间设置有溢流通道15;所述第一塔池14的下部与所述浓液出口4连接。由于设置了倒锥型的第一塔池14,从所述蒸发室2落下(即从所述喷淋装置7及所述第一喷淋装置13落下)的废水先进入所述第一塔池14进行沉淀,固体物及浓液下沉至所述第一塔池14下部,清液通过所述溢流通道15进入所述第二塔池16中进行循环喷淋,通过浓淡分离,这样进入循环喷淋的废水浓度较低、固体物含量较少,可以提高所述循环喷淋的效率和可靠性。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2、3或4相同。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蒸发室和与蒸发室连通的塔池;所述蒸发室设于塔池的上方;所述塔池上设有浓液出口;所述蒸发室下部或所述塔池上方设有烟气进口,蒸发室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所述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塔体或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所述蒸发室与所述塔池为分体结构,所述塔池为箱式结构,所述箱式结构与所述蒸发室之间直接连通或通过管道连通。
具体地,如图6所示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蒸发室2与所述塔池3为独立的结构。所述蒸发室2与所述塔池3相连通;所述塔池为箱式结构,所述箱式结构的塔池3与所述蒸发室2之间连通。采用此结构可以降低高温烟气对所述塔池3的影响。其余技术特征与1、2、3、4或5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既利用了引入所述蒸发室内烟气与废水进行混合换热蒸发,也通过所述加热器利用其它能量加热废水,提高进入所述喷淋装置的废水温度,进而提高蒸发浓缩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即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设有蒸发室和与蒸发室连通的塔池;所述蒸发室设于塔池的上方;所述塔池上设有浓液出口;所述蒸发室下部或所述塔池上方设有烟气进口,所述蒸发室上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和所述烟气出口之间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与所述塔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水加热器和循环泵,所述塔体或与所述塔体相连通的通道上设有废水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加热器采用烟气加热,所述废水加热器布置在烟道内,使用时,烟气与所述废水加热器中的废水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加热废水;或者所述废水加热器为蒸汽加热器或电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口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废水进料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口上设有进烟腔道,所述进烟腔道处设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通过管道与废水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喷淋装置布置在所述烟气进口内或出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口为2个或以上;所有的烟气进口在所述塔体的垂直投影方向上均衡设置,使所述塔体内的烟气流场均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池包括第一塔池和第二塔池,所述第一塔池为开口朝上、上宽下窄的倒锥型结构;所述第一塔池设于所述第二塔池内,所述第一塔池的底部与所述浓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塔池的上边沿设有溢流通道;使用时,所述第一塔池内澄清的废水从所述第一塔池的上边沿的溢流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塔池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室与所述塔池为分体结构,所述塔池为箱式结构,所述箱式结构与所述蒸发室之间直接连通或通过管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进料口上连接有进料水预加热装置;使用时,废水经过废水预加热装置预热后通过废水进料口进入塔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为喷嘴或高速雾化盘;所述第二喷淋装置为喷枪或双流体喷枪;所述进烟腔道为缩放喷管或喷嘴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废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口上设有用于调整进入所述塔体内烟气量或方向的调整装置。
CN201721282721.1U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Active CN207404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82721.1U CN207404877U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82721.1U CN207404877U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04877U true CN207404877U (zh) 2018-05-25

Family

ID=62406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82721.1U Active CN207404877U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048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5232A (zh) * 2017-09-30 2017-12-08 北京兴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CN110065983A (zh) * 2019-05-07 2019-07-30 天津渤海石化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烟气余热减少锅炉废水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5232A (zh) * 2017-09-30 2017-12-08 北京兴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CN110065983A (zh) * 2019-05-07 2019-07-30 天津渤海石化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烟气余热减少锅炉废水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95952B (zh) 一种脱硫废水与热烟气多点喷雾蒸发系统
CN104583699B (zh) 带有用于工件的过程腔的设备
CN207404877U (zh)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CN107445232A (zh) 一种废水浓缩装置
CN108744820A (zh) 一种超声波雾化预荷电湍流凝聚装置
CN207079022U (zh) 一种应用于脱硫废水的蒸发装置
RU256647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влажнения воздуха в комнате
RU2607870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тепловлажност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воздуха с утилизацией тепла
CN109000491A (zh) 一种用于可流动高温介质降温的耦合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CN208200434U (zh) 一种烟气直接排放的废水浓缩液流化结晶干燥系统
CN207192850U (zh) 一种脱硫废水浓缩装置
CN109939455A (zh) 一种喷雾干燥蒸发塔蜗壳配风箱
CN107188258B (zh) 一种应用于脱硫废水的蒸发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1133532U (zh) 一种氨法脱硫系统
CN206985766U (zh) 一种脱硫废水浓缩装置
CN208964577U (zh) 一种空气直接排放的废水浓缩液流化结晶干燥系统
RU2512892C2 (ru) Способ тепловлажност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воздуха с утилизацией тепла
CN107907003A (zh) 前置真空室的雾化喷头
RU2363896C1 (ru) Аппарат для тепловлажност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воздуха
RU2671690C1 (ru) Кондиционер с вихревыми элементами
CN206985764U (zh) 一种脱硫废水浓缩装置
CN209438305U (zh) 一种干湿耦合一体化烟气消白及除尘装置
CN109556421B (zh) 一种冷凝冷却设备
CN209213907U (zh) 一种甲醇气化装置
CN209416091U (zh) 一种冷凝冷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