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00786U - 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00786U
CN207400786U CN201720322540.0U CN201720322540U CN207400786U CN 207400786 U CN207400786 U CN 207400786U CN 201720322540 U CN201720322540 U CN 201720322540U CN 207400786 U CN207400786 U CN 207400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ringe
inner tube
pleural effusion
drainage apparatus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225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士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3225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00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00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007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所述穿刺针由套管和设置在所述套管内的针芯组成;所述套管包括相互连接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内部形成引流通道,所述内管和所述套管之间形成充液通道,针芯位于所述内管中;所述内管的第一端设有水囊,所述水囊充起后为环形凸起,且环形凸起的外径大于所述外管的外径,第二注射器通过所述充液通道与所述水囊连通,所述第二注射器设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注射器包括针筒和设置在所述针筒内的活塞,所述针筒的注射口与所述内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针筒设有第二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能够防止刺入过深,且避免抽液中穿刺针脱出。

Description

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外科和心脏科经常需要利用穿刺针抽胸腔的液体。目前胸腔穿刺主要通过橡皮管与注射器连接,将穿刺针穿入胸腔后,利用注射器抽取积液。但是,容易出现穿刺针扎入过深,破坏肺部组织,同时,抽液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穿刺针脱出胸壁,需要重新穿刺,增加了病人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能够防止刺入过深,且避免抽液中穿刺针脱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所述穿刺针由套管和设置在所述套管内的针芯组成;所述套管包括相互连接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内部形成引流通道,所述内管和所述套管之间形成充液通道,所述针芯位于所述内管中;所述内管的第一端设有水囊,所述水囊充起后为环形凸起,且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大于所述外管的外径,所述第二注射器通过所述充液通道与所述水囊连通,所述第二注射器设有第一限位机构,用于维持水囊充起状态;所述第一注射器包括针筒和设置在所述针筒内的活塞,所述针筒的注射口与所述内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针筒设有第二限位机构,当所述活塞达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机构限制活塞向靠近针芯方向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机构为设置在活塞杆上的弹性卡子,所述活塞杆与活塞连接,当所述活塞杆抽出到预设位置时,所述弹性卡子弹出,卡在针筒远离针芯的一端,限制所述活塞向靠近针芯方向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卡槽为多个,沿活塞杆的长度方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能够产生负压的抽液装置;向胸腔插入穿刺针时,所述第一注射器与所述内管可拆卸连接,从胸腔向外排除积液时,所述抽液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内管的第二端连接,使得所述抽液装置的内腔与所述引流通道连通,所述内腔中能够产生负压,从胸腔中抽取积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抽液装置为第三注射器,所述第三注射器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注射器的容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抽液装置为利用负压从胸腔内向外单向抽液的单向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单向泵为手动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导流管,与所述内管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流管设有单向阀,与所述内管连接后,从与所述内管连接的一端向另外一端单向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弹性的封堵塞,所述封堵塞设在所述内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引流通道中,所述封堵塞上设有引流孔,且所述引流孔常处于闭合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抽液装置和第一注射器分别与所述内管连接时,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套管和针芯的前端插入肌肉组织后,向外移动活塞,使第一注射器的针筒内产生负压,当活塞到达预设位置时,第二限位机构作用,限制活塞向针芯方向的移动,从而维持负压。继续向胸腔内部插入套管,当套管的前端进入胸腔后,由于第一注射器内负压的作用,胸腔内的积液进入第一注射器,从而向医护人员提醒套管的前端已进入胸腔,停止插入动作,防止了刺入过深,破坏胸腔内的肺部组织。通过所述第二注射器向所述水囊充水,使得所述水囊充起为环形凸起,卡设在胸腔内壁,防止套管从胸腔脱出,另一方面,水囊设于内管的第一端,充起后,将套管的第一端包裹,放置套管的尖端对肺部组织产生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管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A视图;
图4为水囊充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套管设置第三注射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B视图;
图7为套管设置单向泵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套管设置导流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穿刺针
11 套管
111 内管
112 外管
131 引流通道
132 充液通道
12 针芯
20 第一注射器
21 针筒
211 弹性卡子
22 活塞
23 活塞杆
30 第二注射器
31 第二针筒
32 第二活塞杆
311 第一凸棱
321 第二凸棱
40 水囊
51 第三注射器
52 单向泵
521 压缩囊
522 进液口
523 出液口
53 导流管
531 单向阀
60 封堵塞
70 胸腔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到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10、第一注射器20和第二注射器30,所述穿刺针10由套管11和设置在所述套管11内的针芯12组成;所述套管11包括相互连接的内管111和外管112,所述内管111的内部形成引流通道131,所述内管111和所述套管11之间形成充液通道132,所述针芯12位于所述内管111中;所述内管111的第一端设有水囊40,所述水囊40充起后为环形凸起,且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大于所述外管112的外径,所述第二注射器30通过所述充液通道132与所述水囊40连通,所述第二注射器30设有第一限位机构,用于维持水囊40充起状态;所述第一注射器20包括针筒21和设置在所述针筒21内的活塞22,所述针筒21的注射口与所述内管1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针筒21设有第二限位机构,当所述活塞22达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机构限制活塞22向靠近针芯12方向的移动。
将套管11和针芯12的前端插入肌肉组织后,向外移动活塞22,使第一注射器20的针筒21内产生负压,当活塞22到达预设位置时,第二限位机构作用,限制活塞22向针芯12方向的移动,从而维持负压。继续向胸腔内部插入套管11,当套管11的前端进入胸腔后,由于第一注射器20内负压的作用,胸腔内的积液进入第一注射器20,从而向医护人员提醒套管11的前端已进入胸腔,停止插入动作,防止了刺入过深,破坏胸腔内的肺部组织。通过所述第二注射器30向所述水囊40充水,使得所述水囊40充起为环形凸起,卡设在胸腔内壁70,防止套管11从胸腔脱出,另一方面,水囊40设于内管111的第一端,充起后,将套管11的第一端包裹,放置套管11的尖端对肺部组织产生破坏。
具体地,所述限位机构为设置在活塞杆23上的弹性卡子211,所述活塞杆23与活塞22连接,当所述活塞杆23抽出到预设位置时,所述弹性卡子211弹出,卡在针筒21远离针芯12的一端,限制所述活塞22向靠近针芯12方向的移动。弹性卡子211也可设置在针筒21上,所述活塞22的活塞杆23设有限位卡槽,当所述活塞杆23抽出到预设位置时,所述弹性卡子211卡入所述限位卡槽,限制所述活塞22向靠近针芯12方向的移动。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限位机构并不限于该弹性卡子211,例如采用止回卡环,在活塞杆23上设置限位凸起,活塞杆23拉出后,将止回卡环设置在针筒21和限位凸起之间,从而限制活塞杆23在负压的作用下回缩。
更具体地,所述限位卡槽为多个,沿活塞杆23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设置多个限位卡槽,实现多级限位,使得能够根据患者的状况,调节负压大小。
更具体地,还包括能够产生负压的抽液装置;向胸腔插入穿刺针10时,所述第一注射器20与所述内管111可拆卸连接,从胸腔向外排除积液时,所述抽液装置的进液口522与所述内管111的第二端连接,使得所述抽液装置的内腔与所述引流通道131连通,所述内腔中能够产生负压,从胸腔中抽取积液。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胸腔插入穿刺针10时,将所述第一注射器20与所述内管111连接,用于指示是否到达插入位置。当到达位置后,需要从胸腔向外排除积液时,用抽液装置替换第一注射器20,将抽液装置的进液口522与所述内管111的第二端连接,使得所述抽液装置的内腔与所述引流通道131连通,通过抽液装置,使其内腔中产生负压,从而从胸腔中抽取积液。
更具体地,所述抽液装置和第一注射器20分别与所述内管111连接时,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操作方便,密封性好。具体地,第二注射器30包括第二针筒31和第二活塞杆32,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凸棱311和第二凸棱321,第一凸棱311设置在第二针筒31的内壁,第二凸棱321设置在活塞杆23的外壁,当活塞杆23向内推到预设位置时,第二凸棱321卡设在第一凸棱311靠近外侧的一端,从而使水囊40保持充起状态。
更具体地,所述抽液装置为第三注射器51,所述第三注射器51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注射器20的容积。本实施例中,抽液装置为比第一注射器20容积大的第三注射器51。由于第一注射器20主要用于指示到达位置,为了指示快速清晰,需要抽取少量积液就能清楚的反应,因此第一注射器20通常容量小、内径小、针筒21长,抽取少量积液即可迅速填充较长的针筒21内腔,其不适宜做为实际抽液时的抽液装置,需要跟换大号的第三注射器51,从而提高抽液效率。
更具体地,还包括弹性的封堵塞60,所述封堵塞60设在所述内管11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引流通道131中,所述封堵塞60上设有引流孔,且所述引流孔常处于闭合状态。内管11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注射器30后,第二注射器30使引流孔发生弹性变形,并穿过所述引流孔,第二注射器30与内管111分离后,引流孔自动闭合,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胸腔。
实施例二
参照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所述抽液装置为利用负压从胸腔内向外单向抽液的单向泵52。
所述单向泵52包括可压缩的泵腔,且泵腔能够自动恢复,所述泵腔设有进液口522和出液口523,进液口522有外向内单向导通,出液口523由内向外单向导通,当挤压泵腔时,泵腔内的积液从出液口523排出,泵腔恢复时,产生负压,从胸腔中抽取积液,从而不需频繁拆除抽液装置,实现连续抽液,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地,所述单向泵52为手动泵。所述手动泵包括能够复原的压缩囊521,所述压缩囊521内形成泵腔,用手重复挤压压缩囊521,从而实现抽液,结构简单。
实施例三
参照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还包括导流管53,与所述内管111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流管53设有单向阀531,与所述内管111连接后,从与所述内管111连接的一端向另外一端单向导通。
由于患者胸腔积液,使得胸腔内的压强较大,接入导流管53后,胸腔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积液有导流管53流出,为了防止外界空间由导流管53进入胸腔,导流管53上设有单向导通的单向阀531。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10)、第一注射器(20)和第二注射器(30),所述穿刺针(10)由套管(11)和设置在所述套管(11)内的针芯(12)组成;所述套管(11)包括相互连接的内管(111)和外管(112),所述内管(111)的内部形成引流通道(131),所述内管(111)和所述套管(11)之间形成充液通道(132),所述针芯(12)位于所述内管(111)中;所述内管(111)的第一端设有水囊(40),所述水囊(40)充起后为环形凸起,且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大于所述外管(112)的外径,所述第二注射器(30)通过所述充液通道(132)与所述水囊(40)连通,所述第二注射器(30)设有第一限位机构,用于维持水囊(40)充起状态;所述第一注射器(20)包括针筒(21)和设置在所述针筒(21)内的活塞(22),所述针筒(21)的注射口与所述内管(1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针筒(21)设有第二限位机构,当所述活塞(22)达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机构限制活塞(22)向靠近针芯(12)方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为设置在活塞杆(23)上的弹性卡子(211),所述活塞杆(23)与活塞(22)连接,当所述活塞杆(23)抽出到预设位置时,所述弹性卡子(211)弹出,卡在针筒(21)远离针芯(12)的一端,限制所述活塞(22)向靠近针芯(12)方向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槽为多个,沿活塞杆(23)的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产生负压的抽液装置;向胸腔插入穿刺针(10)时,所述第一注射器(20)与所述内管(111)可拆卸连接,从胸腔向外排除积液时,所述抽液装置的进液口(522)与所述内管(111)的第二端连接,使得所述抽液装置的内腔与所述引流通道(131)连通,所述内腔中能够产生负压,从胸腔中抽取积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装置为第三注射器(51),所述第三注射器(51)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注射器(20)的容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装置为利用负压从胸腔内向外单向抽液的单向泵(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泵(52)为手动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管(53),与所述内管(111)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流管(53)设有单向阀(531),与所述内管(111)连接后,从与所述内管(111)连接的一端向另外一端单向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的封堵塞(60),所述封堵塞(60)设在所述内管(11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引流通道(131)中,所述封堵塞(60)上设有引流孔,且所述引流孔常处于闭合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装置和第一注射器(20)分别与所述内管(111)连接时,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CN201720322540.0U 2017-03-29 2017-03-29 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00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22540.0U CN207400786U (zh) 2017-03-29 2017-03-29 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22540.0U CN207400786U (zh) 2017-03-29 2017-03-29 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00786U true CN207400786U (zh) 2018-05-25

Family

ID=62321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2254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00786U (zh) 2017-03-29 2017-03-29 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007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0493A (zh) * 2020-08-25 2020-11-13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一种自动化胸腔积液穿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0493A (zh) * 2020-08-25 2020-11-13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一种自动化胸腔积液穿刺设备
CN111920493B (zh) * 2020-08-25 2021-07-06 王锦 一种自动化胸腔积液穿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14137127A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недрения временного имплантата в тело и извлечения временного имплантата из тела
CN207575511U (zh) 一种肌肉恢复用药物注射器
CN207400786U (zh) 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
CN206837229U (zh) 腹腔手术用注射器
CN209270411U (zh) 一种呼吸科具有匀速抽液功能的胸腔穿刺装置
CN213158501U (zh) 一种用于充气加压的注射器接头
CN209204232U (zh) 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负压引流装置
CN205681947U (zh) 一种微孔快速树干注射器
CN202136398U (zh) 一种套管式胸腔穿刺针
CN213554116U (zh) 一种胸外科用穿刺器
CN201912197U (zh) 一种心胸外科穿刺器
CN210068063U (zh) 便携套管式纯压灌浆塞封孔器
CN211751364U (zh) 一种医用螺旋抽吸装置
CN210408676U (zh) 一种二尖瓣成形术用试水装置
CN204520895U (zh) 一种心胸外科穿刺器
CN207654214U (zh) 一种胸腔穿刺器
CN207613844U (zh) 体内积液外排穿刺装置
CN208598809U (zh) 一种注液漏斗
CN204446180U (zh) 一种瓶体为弹性体材料的公猪精液自动输精瓶
CN201064477Y (zh) 卵巢肿瘤吸引器
CN206434684U (zh) 一种负压吸引管
CN105105868B (zh) 一次性乳房假体推注器
CN215133410U (zh) 一种适用于输液软袋的引流装置
CN208525647U (zh) 一种用于无痕整形的辅助设备
CN105581821A (zh) 一种肾脏清石操作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