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4684U - 一种负压吸引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吸引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4684U
CN206434684U CN201621011624.4U CN201621011624U CN206434684U CN 206434684 U CN206434684 U CN 206434684U CN 201621011624 U CN201621011624 U CN 201621011624U CN 206434684 U CN206434684 U CN 206434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negative
pipe
pressure suction
tub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116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子龙
潘晓虹
陈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0116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34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4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46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负压吸引管。包括有管本体,所述的管本体上设有与引流管连接的连接端及与真空泵连接的抽取端,所述的管本体上设有与管本体导通的空气输入管,该空气输入管与管本体连接的另一端上设有空气输入口,所述的空气输入管内设有分子塞,所述的管本体内设有单向阀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重复利用且清洗方便的负压吸引管。

Description

一种负压吸引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负压吸引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中,在做肠道手术时,肠道内的一些脏物会流进腹腔内,这时需要通过将引流管插入到腹腔内,然后通过负压吸引管与引流管连接,通过真空抽取泵将腹腔内的脏物吸出,防止腹腔内感染,在抽取时,由于真空抽取泵在抽取时,会使腹腔形成真空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将负压吸引管能针扎破,在此处用胶布缠上一根针头,使空气能通过此处进入到负压吸引管内,避免腹腔真空,但这种方法使得负压吸引管不能重复利用,清洗时不方便,因此,针对此缺陷,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重复利用且清洗方便的负压吸引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吸引管,包括有管本体,所述的管本体上设有与引流管连接的连接端及与真空泵连接的抽取端,所述的管本体上设有与管本体导通的空气输入管,该空气输入管与管本体连接的另一端上设有空气输入口,所述的空气输入管内设有分子塞,所述的管本体内设有单向阀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吸引管上设置了一个空气输入管,在使用真空泵抽取腹腔内的东西时,空气输入管由于与负压吸引管导通,所以空气会通过空气输入管进入到负压吸引管内,使腹腔内不能产生真空,空气输入管内设置了分子塞之后,空气能从分子塞进入负压吸引管内,但腹腔内的脏物不能从空气输入管出来,而单向阀的设置则是腹腔内的东西吸出去后,吸出去的东西则不会再次落入到腹腔内,总体抽取方便,设计合理,这样设置后,负压吸引管的管体不需要用针头刺破,使得负压吸引管能重复利用,所以在清洗时,为一个完整的管体,清洗也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空气输入管包括有与管本体固定连接的连接管及设置空气输入口的输入管,所述的连接管与输入管通过连接头连接,所述的连接头内设有与输入管及连接管分别导通的连接腔,所述的分子塞置于连接腔内,分子塞与连接腔之间设有限位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头的方式将连接管与输入管连接,这样方便放置分子塞,而限位件的设置则是防止分子塞脱落。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头与输入管连接的一端内设有与输入管及连接腔导通的连接管道,所述连接腔的直径大于连接管道的直径促使连接腔与连接管道形成限位台阶,所述的分子塞处于连接腔内并与限位台阶抵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子塞抵触在限位台阶处,真空泵在抽取时,气压会促使分子塞一直朝向输入管的方向用力,抵触在限位台阶处,这时分子塞就不会脱落。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单向阀组件包括有单向阀座、弹簧及钢珠,所述的管本体包括有与引流管连接的吸引连接管及与真空泵连接吸引抽取管,所述的吸引连接管与吸引抽取管通过单向阀座连接,所述的单向阀座内设有单向阀腔,所述的单向阀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吸引连接管导通的第一单向阀口及与吸引抽取管导通的第二单向阀口,所述的钢珠设于单向阀腔内的第一单向阀口处,所述的弹簧设于单向阀腔内一端与单向阀腔壁连接,另一端与钢珠抵触连接并可促使钢珠将第一单向阀口开启或密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泵在抽取时,气压会向吸引抽取管方向用力,这时钢珠会将第一单向阀口打开,腹腔内的脏物抽取,真空泵停止时,弹簧会促使钢珠将第一单向阀口密封,这时抽取吸引抽取管的脏物则不会返流,保证腹腔内不受脏物感染。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单向阀座与吸引连接管及吸引抽取管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块的设置是保证吸引抽取管及吸引连接管与单向阀座的密封,保证抽取时不会脏物及气体不会泄露。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头分别与连接管及输入管连接的外端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管及输入管分别与连接头的连接处内表面设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连接头可以更换,分子塞也可以更换。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头与连接管及输入管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防止脏物及气体泄露。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吸引管,包括有管本体1,所述的管本体1上设有与引流管连接的连接端11及与真空泵连接的抽取端12,所述的管本体1上设有与管本体1导通的空气输入管2,该空气输入管2与管本体1连接的另一端上设有空气输入口21,所述的空气输入管2内设有分子塞3,所述的管本体1内设有单向阀组件4,在上述方案中,负压吸引管上设置了一个空气输入管2,在使用真空泵抽取腹腔内的东西时,空气输入管2由于与负压吸引管导通,所以空气会通过空气输入管2进入到负压吸引管内,使腹腔内不能产生真空,空气输入管2内设置了分子塞3之后,空气能从分子塞3进入负压吸引管内,但腹腔内的脏物不能从空气输入管2出来,而单向阀组件4的设置则是腹腔内的东西吸出去后,吸出去的东西则不会再次落入到腹腔内,总体抽取方便,设计合理,这样设置后,负压吸引管的管体不需要用针头刺破,使得负压吸引管能重复利用,所以在清洗时,为一个完整的管体,清洗也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气输入管2包括有与管本体2固定连接的连接管22及设置空气输入口21的输入管23,所述的连接管22与输入管23通过连接头5连接,所述的连接头5内设有与输入管23及连接管22分别导通的连接腔51,所述的分子塞3置于连接腔51内,分子塞3与连接腔51之间设有限位件6,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连接头5的方式将连接管22与输入管23连接,这样方便放置分子塞3,而限位件6的设置则是防止分子塞3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头5与输入管23连接的一端内设有与输入管23及连接腔51导通的连接管道61,所述连接腔51的直径大于连接管道61的直径促使连接腔51与连接管道61形成限位台阶62,所述的分子塞3处于连接腔51内并与限位台阶62抵触,在上述方案中,分子塞3抵触在限位台阶62处,真空泵在抽取时,气压会促使分子塞3一直朝向输入管23的方向用力,抵触在限位台阶62处,这时分子塞3就不会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单向阀组件4包括有单向阀座41、弹簧42及钢珠43,所述的管本体1包括有与引流管连接的吸引连接管13及与真空泵连接吸引抽取管14,所述的吸引连接管13与吸引抽取管14通过单向阀座41连接,所述的单向阀座41内设有单向阀腔44,所述的单向阀腔44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吸引连接管13导通的第一单向阀口441及与吸引抽取管14导通的第二单向阀口442,所述的钢珠43设于单向阀腔44内的第一单向阀口441处,所述的弹簧42设于单向阀腔44内一端与单向阀腔壁连接,另一端与钢珠43抵触连接并可促使钢珠43将第一单向阀口441开启或密封,在上述方案中,真空泵在抽取时,气压会向吸引抽取管14方向用力,这时钢珠43会将第一单向阀口441打开,腹腔内的脏物抽取,真空泵停止时,弹簧42会促使钢珠43将第一单向阀口441密封,这时吸引抽取管14的脏物则不会返流,保证腹腔内不受脏物感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单向阀座41与吸引连接管13及吸引抽取管14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块7,在上述方案中,密封块7的设置是保证吸引抽取管14及吸引连接管13与单向阀座41的密封,保证抽取时不会脏物及气体不会泄露。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头5分别与连接管22及输入管23连接的外端面上设有外螺纹8,所述的连接管22与输入管23分别与连接头5的连接处内表面设有与外螺纹8适配的内螺纹81,在上述方案中,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连接头5可以更换,分子塞3也可以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头5与连接管22及输入管23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密封圈(未显示),在上述方案中,密封圈防止脏物及气体泄露。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发明,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负压吸引管,包括有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本体上设有与引流管连接的连接端及与真空泵连接的抽取端,所述的管本体上设有与管本体导通的空气输入管,该空气输入管与管本体连接的另一端上设有空气输入口,所述的空气输入管内设有分子塞,所述的管本体内设有单向阀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输入管包括有与管本体固定连接的连接管及设置空气输入口的输入管,所述的连接管与输入管通过连接头连接,所述的连接头内设有与输入管及连接管分别导通的连接腔,所述的分子塞置于连接腔内,分子塞与连接腔之间设有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头与输入管连接的一端内设有与输入管及连接腔导通的连接管道,所述连接腔的直径大于连接管道的直径促使连接腔与连接管道形成限位台阶,所述的分子塞处于连接腔内并与限位台阶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组件包括有单向阀座、弹簧及钢珠,所述的管本体包括有与引流管连接的吸引连接管及与真空泵连接吸引抽取管,所述的吸引连接管与吸引抽取管通过单向阀座连接,所述的单向阀座内设有单向阀腔,所述的单向阀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吸引连接管导通的第一单向阀口及与吸引抽取管导通的第二单向阀口,所述的钢珠设于单向阀腔内的第一单向阀口处,所述的弹簧设于单向阀腔内一端与单向阀腔壁连接,另一端与钢珠抵触连接并可促使钢珠将第一单向阀口开启或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座与吸引连接管及吸引抽取管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头分别与连接管及输入管连接的外端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管及输入管分别与连接头连接处的内表面设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头与连接管及输入管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密封圈。
CN201621011624.4U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负压吸引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4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11624.4U CN206434684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负压吸引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11624.4U CN206434684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负压吸引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4684U true CN206434684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44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1162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4684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负压吸引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34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21058U (zh) 一种分体式负压引流球
CN206434684U (zh) 一种负压吸引管
CN208974749U (zh) 一种呼吸内科吸痰器
CN203724581U (zh) 可冲洗式声门下吸引气切套管
CN211751364U (zh) 一种医用螺旋抽吸装置
CN207101555U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痰液吸引装置
CN205729853U (zh) 一种肝胆胰腺引流装置
CN205586274U (zh) 一种组合式引流瓶
CN206372113U (zh) 一种充气式产科破膜器
CN107823733A (zh) 一种肿瘤科用积液抽取器
CN209378104U (zh) 一种内科引流装置
CN201564845U (zh) 一次性连续抽液器
CN202136398U (zh) 一种套管式胸腔穿刺针
CN208659995U (zh) 一种腹腔引流装置
CN207400786U (zh) 胸腔积液穿刺引流装置
CN201533941U (zh) 负压吸引式麻醉尾气排放器
CN206355362U (zh) 一种吸痰管
CN206560562U (zh) 一种推杆式防溢流灌肠管
CN213466259U (zh) 胸腔抽气护理装置
CN201064477Y (zh) 卵巢肿瘤吸引器
CN204655062U (zh) 一种便携穿刺冲洗引流装置
CN209899527U (zh) 一种肿瘤科用积液排放装置
CN107280745A (zh) 一种妇产科用紧急助产装置
CN212347436U (zh) 一种气体流向控制接头
CN111214368B (zh) 阴茎负压吸引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8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