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81452U - 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81452U
CN207381452U CN201721429145.9U CN201721429145U CN207381452U CN 207381452 U CN207381452 U CN 207381452U CN 201721429145 U CN201721429145 U CN 201721429145U CN 207381452 U CN207381452 U CN 207381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ection
plate
battery
battery pack
battery modu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291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若波
黄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291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81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81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81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其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为条状结构,所述冷却板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板段,每个所述板段均具有冷却介质流道,各所述板段中,至少两个所述板段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所述板段与同一个所述电池模组的相对两侧面接触。此时,整个冷却板与电池模组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冷却板可以带走电池包中的更多热量。因此此种电池包的温度可以更容易地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其安全性更高,寿命更长。

Description

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温度是动力电池的最主要运行参数之一,也是影响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例如,新能源汽车正常行驶的过程中,通常存在不同的行驶状况,即电池会以不同倍率放电,时间累积后电池的温度会持续上升,进而影响电池寿命,甚至出现热失控的问题。同时,由于电池包内电池的密集摆放,电池包内必然聚集较多热量,而其边缘区域的热量较少,增加了电池包中各电池之间的温度不均衡,加剧了各电池模组、各电池的内阻和容量的不一致性。如果长时间积累,会造成部分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进而影响电池的寿命与性能,并造成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电池包中设置水冷系统或风冷系统,该水冷系统或者风冷系统可以带走电池包中的热量,实现电池包的冷却。然而,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与电池包中的电池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冷却效果不佳,电池包的温度仍然比较高,此时电池包的安全性能和寿命仍然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以提升电池包的安全性,延长电池包的寿命。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包括:
多个电池模组,
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为条状结构,所述冷却板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板段,每个所述板段均具有冷却介质流道,各所述板段中,至少两个所述板段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所述板段与同一个所述电池模组的相对两侧面接触。
可选地,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中的至少一部分沿着第一方向排列,各所述板段中包含多个第一板段和多个第二板段,各所述第一板段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板段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板段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为电池的长度方向。
可选地,各所述板段中的一者具有冷却介质进口,一者具有冷却介质出口,各所述板段的所述冷却介质流道相连通,且所述冷却介质进口通过各所述冷却介质流道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相连通,
所述冷却介质进口和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位于各所述电池模组的同一侧。
可选地,各所述板段中,一部分所述板段为第三板段,另一部分所述板段为第四板段,沿着电池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板段位于所述第四板段的上方,
所述冷却板还包括导流柱,所述第三板段通过所述导流柱与所述第四板段连通。
可选地,在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三板段和所述第四板段之间具有预设间隔。
可选地,所述板段具有相对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电池模组的相对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接触。
可选地,还包括导热胶,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导热胶与所述板段粘接固定。
可选地,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中的至少一部分沿着第一方向排列,各所述板段中包含多个第一板段和多个第二板段,各所述第一板段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板段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板段之间;
所述第一板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板段的长度,且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导热胶与所述第一板段粘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电池,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弧形过渡面,所述第一板段与所述第二板段的连接部分与所述弧形过渡面相接触。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包中,冷却板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板段,各板段中,至少两个板段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板段与同一个电池模组的相对两侧面接触。此时,整个冷却板与电池模组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冷却板可以带走电池包中的更多热量。因此此种电池包的温度可以更容易地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其安全性更高,寿命更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包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中,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池模组;
110-电池;
120-第一端板;
130-第二端板;
200-冷却板;
210-第一板段;
220-第二板段;
230-第三板段;
240-第四板段;
250-导流柱;
300-第一接头;
400-第二接头;
500-导热胶。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其包括:
多个电池模组100,每个电池模组100可以包括多个电池110,这些电池110可以沿着自身的厚度方向(即图1中的X方向)排列形成电池模组100,各电池模组100还可以进一步沿着电池110的长度方向(即图1中的Y方向)进行排列;
冷却板200,该冷却板200用于冷却电池包,冷却板200可以采用条状结构,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板段,该板段大致可以是直条形结构,每个板段均具有冷却介质流道,该冷却介质流道可供冷却介质流通,其具体可以是冷却液,也可以是冷却风,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冷却介质。
上述各板段中,至少两个板段相对设置,此时,各板段相连后可以形成“弓”子形的冷却板200,相对设置的板段与同一个电池模组100的相对两侧面接触。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电池模组100的相对两侧面,指的是电池模组100在电池1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或者是电池模组100在电池110的厚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也就是说,整个电池模组100可以沿着电池110的厚度方向放置于相对的两个板段之间,也可以沿着电池110的长度方向放置于相对的两个板段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包中,冷却板200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板段,各板段中,至少两个板段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板段与同一个电池模组100的相对两侧面接触。此时,整个冷却板200与电池模组100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冷却板200可以带走电池包中的更多热量,其冷却效率更高。因此此种电池包不容易出现热量聚集的问题,其温度可以更容易地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其安全性更高,寿命更长。同时,该冷却板200还可以定位各电池模组100,使得电池模组100在电池包内的整体强度更高,此时也可以省去用于定位电池模组100的侧板,使得整个电池包的制造及组装工艺更加简单,成本大大降低。
如图2所示,多个电池模组100中的至少一部分沿着第一方向排列,各板段中包含多个第一板段210和多个第二板段220,各第一板段210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第二板段220连接于相邻的第一板段210之间。如前所述,此处的第一方向可以是电池110的厚度方向,也可以是电池110的长度方向。此时,相对的两个第一板段210通过一个第二板段220连接,电池模组100则放置于三者围成的空间内。也就是说,此种冷却板200可以通过第一板段210和第二板段220围成多个空间,这些空间可以一一对应放置多个电池模组100,进而实现多个电池模组100的冷却。
当上述第一方向为电池110的长度方向时,第一板段210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与更多个电池110相接触,进而实现更多个电池110的冷却,优化对电池包的冷却效果。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优选第一板段210沿着电池110的长度方向排列。
可以理解地,各板段中的一者具有冷却介质进口,一者具有冷却介质出口,各板段的冷却介质流道相连通,且冷却介质进口通过各冷却介质流道与冷却介质出口相连通。具体地,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可以仅设置一个,两者可以设置于各电池模组100的相对两侧,也可以设置于各电池模组100的同一侧。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可以将至少一部分板段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以此防止板段之间出现连接缝隙,当冷却介质为冷却液时,冷却液不容易泄露,进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安全性。
当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设置于各电池模组100的同一侧时,一方面可以简化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的设置,另一方面可以增大冷却板200与电池模组100的接触面积,使得冷却板200对电池模组100的冷却效果有所提升。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优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位于各电池模组100的同一侧。具体地,可以在冷却介质进口处焊接第一接头300,在冷却介质出口处焊接第二接头400,该第一接头300用于将冷却介质导入冷却板200,第二接头400用于将冷却介质导出冷却板200。这里的第一接头300和第二接头400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冷却板200连接,可以提升两者的连接强度,使得两者之间的密封性更高。
当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位于各电池模组100的同一侧时,如图3所示,各板段中,一部分板段为第三板段230,另一部分板段为第四板段240,沿着电池110的高度方向(即图1中的Z方向),第三板段230位于第四板段240的上方。对应地,冷却介质进口可以设置于第三板段230,冷却介质出口可以设置于第四板段240,当然,冷却介质进口也可以设置于第四板段240,冷却介质出口设置于第三板段230。此时,冷却板200还可以包括导流柱250,第三板段230通过该导流柱250与第四板段240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后,冷却介质自冷却介质进口进入后,先沿着各第三板段230(或者第四板段240)流动,当流动至导流柱250时,冷却介质的流向发生变化,继而进入第四板段240(或者第三板段230),最终自冷却介质出口流出。此导流柱250的结构比较简单,使得整个电池包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板段210、第二板段220、第三板段230和第四板段240仅仅是为了区分各板段而定义出的概念,实际上,某一部分板段可以既是第一板段210,又是第三板段230,另一部分板段可以既是第二板段220,又是第四板段240,这并不会对电池包的实质结构产生影响。
为了防止第三板段230与第四板段240之间的温度产生影响,在电池110的高度方向上,第三板段230和第四板段240之间具有预设间隔,该预设间隔的具体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本文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由于第三板段230与第四板段240不直接接触,因此第三板段230与第四板段240之间的热辐射较少,进而减少两者的热量损失,保证冷却板200的冷却效果。
可选地,上述各实施例中,板段可以具有相对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电池模组100的相对两侧面分别与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接触。之所以采用此种结构,是因为电池模组100的相对两侧面通常为平面,因此该相对两侧面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以此改善冷却效果,同时还可以提升冷却板200对电池模组100的定位精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池模组100与冷却板200之间的定位可靠性,上述电池包还可以包括导热胶500,电池模组100通过导热胶500与板段粘接固定。具体地,该导热胶500可以设置于电池模组100和板段中的一者,然后将另一者装配到设置导热胶500的部分上以后,导热胶500即可同时与电池模组100和板段粘接固定,以此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当各板段中含有前述的第三板段230和第四板段240时,为了防止导热胶500外溢,可以针对第三板段230和第四板段240对应设置相对独立的导热胶500,也就是说,与第三板段230粘接的导热胶500和与第四板段240粘接的导热胶500彼此不接触。
当各板段中含有前述的第一板段210和第二板段220时,第一板段210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板段220的长度,且电池模组100通过导热胶500与第一板段210粘接固定。即,优选长度更大的板段与导热胶500粘接固定。采用此种结构,一方面可以增大导热胶500的设置面积,以强化导热胶500的粘接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不在长度更小的板段上设置导热胶500,以此减少导热胶500的使用量,降低电池包的成本。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池模组100除了包括电池110以外,还可以包括第一端板120和第二端板130,多个电池110设置于第一端板120与第二端板130之间。第一板段210和第二板段220的连接部分可以是弧形结构,以此防止该连接部分出现应力集中等问题,此时,第一端板120和第二端板130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弧形过渡面,第一板段210和第二板段220的连接部分与该弧形过渡面相接触,以此使得第一端板120和第二端板130能够以更大的面积与各板段相接触,以优化冷却板200的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池模组,
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为条状结构,所述冷却板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板段,每个所述板段均具有冷却介质流道,各所述板段中,至少两个所述板段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所述板段与同一个所述电池模组的相对两侧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中的至少一部分沿着第一方向排列,各所述板段中包含多个第一板段和多个第二板段,各所述第一板段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板段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板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电池的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板段中的一者具有冷却介质进口,一者具有冷却介质出口,各所述板段的所述冷却介质流道相连通,且所述冷却介质进口通过各所述冷却介质流道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相连通,
所述冷却介质进口和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位于各所述电池模组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板段中,一部分所述板段为第三板段,另一部分所述板段为第四板段,沿着电池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板段位于所述第四板段的上方,
所述冷却板还包括导流柱,所述第三板段通过所述导流柱与所述第四板段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三板段和所述第四板段之间具有预设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段具有相对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电池模组的相对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胶,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导热胶与所述板段粘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中的至少一部分沿着第一方向排列,各所述板段中包含多个第一板段和多个第二板段,各所述第一板段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板段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板段之间;
所述第一板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板段的长度,且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导热胶与所述第一板段粘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2、3或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电池,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弧形过渡面,所述第一板段与所述第二板段的连接部分与所述弧形过渡面相接触。
CN201721429145.9U 2017-10-31 2017-10-31 电池包 Active CN207381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29145.9U CN207381452U (zh) 2017-10-31 2017-10-31 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29145.9U CN207381452U (zh) 2017-10-31 2017-10-31 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81452U true CN207381452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33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29145.9U Active CN207381452U (zh) 2017-10-31 2017-10-31 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814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4589A (zh) * 2020-05-29 2020-08-2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4589A (zh) * 2020-05-29 2020-08-2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
CN111564589B (zh) * 2020-05-29 2022-05-27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9772B2 (ja) 液状冷媒の流出に対する安全性が向上した電池パック
JP5456774B2 (ja) 熱交換機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セルアセンブリー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EP2293363B1 (en)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battery cell assemblies having aligning and fastening elements
US9559387B2 (en) Battery
US20180241103A1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CN106463762B (zh) 用于在车辆中设置的供电装置的供能模块
CN105977578A (zh) 一种液冷扁管灌封结构及电源装置
KR102351954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CN105633501B (zh) 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组液流热管理装置、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130062056A (ko) 수냉식 이차전지
CN112397806B (zh) 集成加热功能的电池冷板、动力电池系统及新能源车辆
CN102447146A (zh) 用于可再充电能量存储系统组件的集成式热量和结构管理
US11629917B2 (en) Three-layer heat exchanger with internal manifold for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TWI783323B (zh) 液冷電池模組
KR101573575B1 (ko) 배터리 모듈
KR20180013460A (ko) 배터리 장치
CN108933309A (zh) 用于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的单池模块
CN104377401A (zh) 用于电池的垫片、电池和机动车
CN207381452U (zh) 电池包
CN108365157A (zh)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装配方法
US20150114008A1 (en) Heat exchanger
CN110364762A (zh) 一种集成液冷式动力电池模组
CN211230611U (zh) 芯片、芯片组件、芯体及多级中冷器
CN217656011U (zh) 电池模块
CN216720056U (zh) 电池包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