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80663U - 一体式铝制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铝制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80663U
CN207380663U CN201721563683.7U CN201721563683U CN207380663U CN 207380663 U CN207380663 U CN 207380663U CN 201721563683 U CN201721563683 U CN 201721563683U CN 207380663 U CN207380663 U CN 207380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adiating fin
radiating
liquid feeding
out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636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Xin 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Xin 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Xin 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Xin 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636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80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80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80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式铝制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平行设置于散热基板表面的若干个散热鳍片、穿过所有散热鳍片且内部灌装有冷却介质的两个导热管、设置于散热基板背离散热鳍片一面的四个顶角处的安装底座;导热管整体呈U形结构,包括平行设置于散热鳍片外部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位于散热鳍片背离进液端和出液端一侧外部的弧形底部、连接于进液端和出液端与弧形底部之间的两个中间部,中间部穿过所有散热鳍片。本实用新型符合电子产品小型化发展趋势,整体质量轻、耗材少、成本低,能同时与各个方向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散热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将水冷散热和风冷散热相结合、散热效果好,且占用体积小、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一体式铝制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式铝制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目前的计算机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或显示卡处理器等,运行频率及速度在不断提升,其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多,温度不断升高,严重影响着电子元件的运行性能和稳定性。因此,为提高散热性能,目前的处理器已几乎都搭配有相应的散热装置才能在正常工作温度下运行,从而避免性能下降甚至烧毁的问题。
现有技术的散热装置,有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两种方式,被动散热一般通过散热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来散热。
在很多场合,当电子产品功率大,散热多时,单纯依靠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这两种方式,也很难快速将电子产品温度降下来,散热效果有待提高。同时,若要提高散热效果,需将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做得很大,占用空间大,且不便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水冷散热和风冷散热相结合、散热效果好,且占用体积小、便于安装的一体式铝制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式铝制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平行设置于散热基板表面的若干个散热鳍片、穿过所有散热鳍片且内部灌装有冷却介质的两个导热管、设置于散热基板背离散热鳍片一面的四个顶角处的安装底座;所述导热管整体呈U形结构,包括平行设置于散热鳍片外部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位于散热鳍片背离进液端和出液端一侧外部的弧形底部、分别连接于进液端和出液端与弧形底部之间的两个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依次穿过所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基板背离散热鳍片一侧的表面沉积有高导热类金刚石涂层;所述散热鳍片包括铝制片层和涂覆于铝制片层表面用以将热量转化为红外线的热量转换层。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中间部呈螺旋状穿过所有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套设于中间部的相邻两螺旋叶片之间。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两个导热管的进液端相靠近且均位于散热鳍片中间,两个导热管的出液端相远离且均位于散热鳍片两端。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鳍片在高度方向上呈中间小两端大的结构,且散热鳍片的两端边缘为流线型。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位于散热基板边缘的散热鳍片上对称设置有四个加强筋。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热管内表面涂覆有防腐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一方面,设有散热鳍片,可进行风冷散热,设有灌装有冷却介质的导热管,可进行水冷散热,通过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为获得同等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体积相对较小,占用体积小、散热器外形呈规则状,便于安装。第二方面,导热管依次穿过所有散热鳍片,不需额外空间来安装导热管,进一步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占用体积。第三方面,导热管整体呈U形结构,包括平行设置于散热鳍片外部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位于散热鳍片背离进液端和出液端一侧外部的弧形底部、分别连接于进液端和出液端与弧形底部之间的两个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依次穿过所有散热鳍片,导热管表面积大,与散热鳍片接触面积大,能快速降低散热鳍片的温度,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且导热管有一部分位于散热鳍片外部,能直接将热量传导至外界环境,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第四方面,散热基板背离散热鳍片一侧的表面沉积有高导热类金刚石涂层,高导热类金刚石涂层导热系数高、导热速度快,由于散热基板的高导热类金刚石涂层直接与电子产品芯片接触,可快速将电子产品的热量传导至散热鳍片,从而降低电子产品温度,散热效果好。第五方面,散热鳍片包括铝制片层和涂覆于铝制片层表面用以将热量转化为红外线的热量转换层,当热量通过散热基板传导至散热鳍片的铝制片层时,经热量转换层将热量转化为红外线辐射到周围,进一步改善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2、中间部呈螺旋状穿过所有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套设于中间部的相邻两螺旋叶片之间,导热管表面积大,散热面积大,同时与散热鳍片接触面积大,能快速与散热鳍片发生热交换而降低散热鳍片的温度,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3、导热管的进液端相靠近且均位于散热鳍片中间,两个导热管的出液端相远离且均位于散热鳍片两端,由于出液端温度较高,进液端温度较低,通过将进液端相靠近且均位于散热鳍片中间、出液端设置在两端,防止温度较高的出液端与进液端发生热交换而导致进液端温度升高,使得进液端温度低,温度低的中间部穿过散热鳍片,才能更好的与散热鳍片发生热交换而降低散热鳍片温度,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4、散热鳍片在高度方向上呈中间小两端大的结构,增大了散热面积,散热鳍片的两端边缘为流线型,对空气起引流作用,使得空气能更好的进入散热鳍片之间发生热交换,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5、位于散热基板边缘的散热鳍片上对称设置有四个加强筋,由于穿设有导热管的散热鳍片整体强度小,连接不稳定,设置加强筋,使得散热鳍片不会断裂,导热管能顺利穿过所有散热鳍片,保证散热器工作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6、导热管内表面涂覆有防腐层,为提高导热效率,导热管采用铝制材料制成,但部分冷却介质有一定的腐蚀性,直接与冷却介质接触会被腐蚀从而影响导热效果,通过设置防腐层避免铝制导热管直接与冷却介质接触,使得导热管能稳定工作,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位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不同视角立体图、俯视图和仰视图。
一体式铝制散热器100,包括散热基板110、平行设置于散热基板110表面的若干个散热鳍片120、穿过所有散热鳍片120且内部灌装有冷却介质的两个导热管130、设置于散热基板110背离散热鳍片120一面的四个顶角处的安装底座140,所述散热基板110背离散热鳍片120一侧的表面沉积有高导热类金刚石涂层111。
导热管130整体呈U形结构,包括平行设置于散热鳍片120外部的进液端131和出液端132、位于散热鳍片120背离进液端131和出液端132一侧外部的弧形底部133、分别连接于进液端131和出液端132与弧形底部133之间的两个中间部134,所述中间部134依次穿过所有散热鳍片120。
中间部134呈螺旋状穿过所有散热鳍片120,且散热鳍片120套设于中间部134的相邻两螺旋叶片之间,导热管130表面积大,散热面积大,同时与散热鳍片120接触面积大,能快速与散热鳍片120发生热交换而降低散热鳍片120的温度,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散热器100的散热效果。
导热管130的进液端131相靠近且均位于散热鳍片120中间,两个导热管130的出液端132相远离且均位于散热鳍片120两端,由于出液端132温度较高,进液端131温度较低,通过将进液端131相靠近且均位于散热鳍片120中间、出液端132设置在两端,防止温度较高的出液端132与进液端131发生热交换而导致进液端131温度升高,使得进液端131温度低,温度低的中间部134穿过散热鳍片120,才能更好的与散热鳍片120发生热交换而降低散热鳍片120温度,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散热器100的散热效果。
导热管130内表面涂覆有防腐层,为提高导热效率,导热管130采用铝制材料制成,但部分冷却介质有一定的腐蚀性,直接与冷却介质接触会被腐蚀从而影响导热效果,通过设置防腐层避免铝制导热管130直接与冷却介质接触,使得导热管130能稳定工作,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散热器100的散热效果。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的横截面示意图。
散热鳍片120包括铝制片层121和涂覆于铝制片层121表面用以将热量转化为红外线的热量转换层122。
散热鳍片120在高度方向上呈中间小两端大的结构,增大了散热面积,散热鳍片120的两端边缘为流线型,对空气起引流作用,使得空气能更好的进入散热鳍片120之间发生热交换,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散热器100的散热效果。
位于散热基板110边缘的散热鳍片120上对称设置有四个加强筋150,由于穿设有导热管130的散热鳍片120整体强度小,连接不稳定,设置加强筋150,使得散热鳍片120不会断裂,导热管130能顺利穿过所有散热鳍片120,保证散热器100工作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散热器100的散热效果。
一方面,设有散热鳍片120,可进行风冷散热,设有灌装有冷却介质的导热管130,可进行水冷散热,通过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散热器100的散热效率,为获得同等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100的体积相对较小,占用体积小、散热器100外形呈规则状,便于安装。第二方面,导热管130依次穿过所有散热鳍片120,不需额外空间来安装导热管130,进一步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占用体积。第三方面,导热管130整体呈U形结构,包括平行设置于散热鳍片120外部的进液端131和出液端132、位于散热鳍片120背离进液端131和出液端132一侧外部的弧形底部133、分别连接于进液端131和出液端132与弧形底部133之间的两个中间部134,所述中间部134依次穿过所有散热鳍片120,导热管130表面积大,与散热鳍片120接触面积大,能快速降低散热鳍片120的温度,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且导热管130有一部分位于散热鳍片120外部,能直接将热量传导至外界环境,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第四方面,散热基板110背离散热鳍片120一侧的表面沉积有高导热类金刚石涂层111,高导热类金刚石涂层111导热系数高、导热速度快,由于散热基板110的高导热类金刚石涂层111直接与电子产品芯片接触,可快速将电子产品的热量传导至散热鳍片120,从而降低电子产品温度,散热效果好。第五方面,散热鳍片120包括铝制片层121和涂覆于铝制片层121表面用以将热量转化为红外线的热量转换层122,当热量通过散热基板110传导至散热鳍片120的铝制片层121时,经热量转换层122将热量转化为红外线辐射到周围,进一步改善了散热器100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将电子产品安装于散热基板110底部的安装底座140,电子产品产生的热量,通过高导热类金刚石涂层111快速传导至散热基板110,再由散热基板110传导至散热鳍片120,位于散热鳍片120上的热量,一方面,通过热量转换层122将热量转化为红外线而辐射到外界环境中,第二方面,与内设有冷却介质的导热管130发生热交换而被带走部分热量,第三方面,之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而降低温度。通过这三方面的作用,使得散热器100温度快速降低,从而使得电子产品温度降低,散热效果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体式铝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基板、平行设置于散热基板表面的若干个散热鳍片、穿过所有散热鳍片且内部灌装有冷却介质的两个导热管、设置于散热基板背离散热鳍片一面的四个顶角处的安装底座;所述导热管整体呈U形结构,包括平行设置于散热鳍片外部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位于散热鳍片背离进液端和出液端一侧外部的弧形底部、分别连接于进液端和出液端与弧形底部之间的两个中间部,所述中间部依次穿过所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基板背离散热鳍片一侧的表面沉积有高导热类金刚石涂层;所述散热鳍片包括铝制片层和涂覆于铝制片层表面用以将热量转化为红外线的热量转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铝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呈螺旋状穿过所有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套设于中间部的相邻两螺旋叶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铝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导热管的进液端相靠近且均位于散热鳍片中间,两个导热管的出液端相远离且均位于散热鳍片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铝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在高度方向上呈中间小两端大的结构,且散热鳍片的两端边缘为流线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铝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散热基板边缘的散热鳍片上对称设置有四个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铝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内表面涂覆有防腐层。
CN201721563683.7U 2017-11-21 2017-11-21 一体式铝制散热器 Active CN207380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63683.7U CN207380663U (zh) 2017-11-21 2017-11-21 一体式铝制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63683.7U CN207380663U (zh) 2017-11-21 2017-11-21 一体式铝制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80663U true CN207380663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32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63683.7U Active CN207380663U (zh) 2017-11-21 2017-11-21 一体式铝制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806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2574A (zh) * 2018-10-12 2019-02-15 山东临朐恺强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能快速散热的压力机
CN112616295A (zh) * 2020-12-11 2021-04-06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控制器用挂接散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2574A (zh) * 2018-10-12 2019-02-15 山东临朐恺强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能快速散热的压力机
CN112616295A (zh) * 2020-12-11 2021-04-06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控制器用挂接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6477B (zh) 一种串联式cpu散热冷却装置
CN207380663U (zh) 一体式铝制散热器
US20090173474A1 (en)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extended laterally from heat pipe
CN207488929U (zh) 一种接触式冷能散热器
CN207381387U (zh) 带风扇的一体式铝制散热器
CN207304363U (zh) 双馈变频器用散热背板
CN206639147U (zh) 一种散热器
CN209461449U (zh) 一种计算机芯片水冷散热结构
CN207427692U (zh) 多通道铝制散热器
CN207427690U (zh) 带热管的轻质高效铝制散热器
CN209626206U (zh) 一种半导体芯片散热装置
CN209250984U (zh) 散热装置及电器件
CN103970238A (zh) 散热模块
CN208434247U (zh) 一种带有均热板的电子元器件散热装置
CN107247493A (zh) 一种用于mini pc产品的散热器结构
CN207380662U (zh) Cpu用高效散热器
CN209281328U (zh) 散热器及计算机机箱
CN208589434U (zh) 一种柔性膜片散热器
CN209170803U (zh) 一种电子散热管
CN209119076U (zh) 一种新型芯片封装模块
CN207353232U (zh) 一种带封条的肋片型散热器
CN208505087U (zh) 一种散热器
CN208224983U (zh) 一种cpu散热器
CN207427693U (zh) 便于安装的铝制散热器
CN207639070U (zh) 一种冷却用快速铝合金散热器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