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68168U - 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8168U
CN207368168U CN201721382020.5U CN201721382020U CN207368168U CN 207368168 U CN207368168 U CN 207368168U CN 201721382020 U CN201721382020 U CN 201721382020U CN 207368168 U CN207368168 U CN 207368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battery pack
air inlet
partition plate
hea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820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Ledian Yi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L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L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L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820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8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8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8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包括:隔板、导风条、通气孔;所述隔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隔板与壳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风条设置在壳体与顶盖的内部,且导风条与壳体及顶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进风口一设置在壳体的左侧,且进风口一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进风口二设置在壳体的右侧,且进风口二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通气孔设置在隔板的内部,且通气孔与隔板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连接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内部电池存储位置多且与电池固定接触面积小容易散热,多通风结构设置增加散热效果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电池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由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特别是在夏季很容易导致电池温度过热,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等,因此对解决存放电池用的电池包散热问题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前我们经常用来存放电池的电池包存在结构复杂导致电池存放及组装过程繁琐,电池固定接触面较大导致热量发散困难,缺少通风结构导致电池散热效果差继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存在结构复杂导致电池存放及组装过程繁琐,缺少通风结构导致电池散热效果差继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包括:壳体、隔板、顶盖、吸风风扇、电源插口、导风条、进风口一、进风口二和通气孔;所述隔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隔板与壳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顶盖设置在壳体的上部,且顶盖与壳体通过螺丝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吸风风扇设置在壳体的右侧,且吸风风扇与壳体通过螺丝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源插口设置在壳体的左侧,且电源插口与壳体铜鼓螺丝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风条设置在壳体与顶盖的内部,且导风条与壳体及顶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进风口一设置在壳体的左侧,且进风口一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进风口二设置在壳体的右侧,且进风口二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通气孔设置在隔板的内部,且通气孔与隔板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长方形,且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源插口与吸风风扇的套合贯通内腔。
优选的,所述隔板为十字型,且隔板与顶盖通过螺丝拧接方式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盖为长方形,且顶盖的内部设置有五处螺丝贯通孔。
优选的,所述导风条为长条状,且导风条在壳体与顶盖的内部设置有多组。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一为长条孔,且进风口一呈竖型阵列状排列设置在壳体的左侧内部。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二为弧形孔,且进风口二呈圆形阵列状排列设置在壳体的右侧内部。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为圆形孔,且通气孔呈矩形阵列状排列设置在隔板的内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与隔板,利用隔板的隔断结构使壳体内部可分为多个电池固定内腔且使内部结构组装便捷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吸风风扇,利用吸风风扇的作用增加了该装置内部空气流动性大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风条,利用导风条的上下结构使固定在导风条中间的电池得到热量发散效果好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风口一与进风口二,利用设置在该装置左右两侧进风口提高了该装置的通风性能。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气孔,利用设置在隔板中的通气孔防止电池之间热量不宜发散的优点。
6、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连接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内部电池存储位置多且与电池固定接触面积小容易散热,多通风结构设置增加散热效果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隔板2、顶盖3、吸风风扇4、电源插口5、导风条6、进风口一101、进风口二102、通气孔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包括:壳体1、隔板2、顶盖3、吸风风扇4、电源插口5、导风条6、进风口一101、进风口二102和通气孔201;隔板2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且隔板2与壳体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顶盖3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且顶盖3与壳体1通过螺丝拧接方式相连接;吸风风扇4设置在壳体1的右侧,且吸风风扇4与壳体1通过螺丝拧接方式相连接;电源插口5设置在壳体1的左侧,且电源插口5与壳体1铜鼓螺丝拧接方式相连接;导风条6设置在壳体1与顶盖3的内部,且导风条6与壳体1及顶盖3为一体式结构;进风口一101设置在壳体1的左侧,且进风口一101与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进风口二102设置在壳体1的右侧,且进风口二102与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通气孔201设置在隔板2的内部,且通气孔201与隔板2为一体式结构。
具体的,壳体1为长方形,且壳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源插口5与吸风风扇4的套合贯通内腔,壳体1的内部由隔板2隔断为四处电池固定内腔。
具体的,隔板2为十字型,且隔板2与顶盖3通过螺丝拧接方式相连接,隔板2与壳体1的嵌入内腔呈过盈配合设置,与顶盖3的套合内腔呈过渡配合设置。
具体的,顶盖3为长方形,且顶盖3的内部设置有五处螺丝贯通孔。
具体的,导风条6为长条状,且导风条6在壳体1与顶盖3的内部设置有多组。
具体的,进风口一101为长条孔,且进风口一101呈竖型阵列状排列设置在壳体1的左侧内部。
具体的,进风口二102为弧形孔,且进风口二102呈圆形阵列状排列设置在壳体1的右侧内部。
具体的,通气孔201为圆形孔,且通气孔201呈矩形阵列状排列设置在隔板2的内部。
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
使用该装置时,先将隔板2镶嵌在壳体1的内部便于区分电池之间的固定位置,然后将电池放至由隔板2所隔断出的电池固定内腔里面,此时电池的底面平放在壳体1内的导风条6的上面,然后将顶盖3内部的导风条6也对应电池位置扣合在壳体1的上面并用螺丝拧紧固定,此时内部的电池便由上下导风条6所压紧固定,在使用其间电池之间散发的热量由进风口一101与进风口二102所进入的冷空气通过电池上下的导风条6将所散发的热量通过吸风风扇4发散到该装置的外部。
综上所述:该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通过设置隔板,解决了该装置对电池存储位置少的问题;通过设置导风条,解决了该装置内的电池热量发散效果差的问题;通过设置进风口一与进风口二,解决了该装置通风性能差的问题;通过设置通气孔,解决了该装置对内部电池之间温度不宜发散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包括:壳体(1)、隔板(2)、顶盖(3)、吸风风扇(4)、电源插口(5)、导风条(6)、进风口一(101)、进风口二(102)和通气孔(20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且隔板(2)与壳体(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顶盖(3)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且顶盖(3)与壳体(1)通过螺丝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吸风风扇(4)设置在壳体(1)的右侧,且吸风风扇(4)与壳体(1)通过螺丝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源插口(5)设置在壳体(1)的左侧,且电源插口(5)与壳体(1)铜鼓螺丝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风条(6)设置在壳体(1)与顶盖(3)的内部,且导风条(6)与壳体(1)及顶盖(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进风口一(101)设置在壳体(1)的左侧,且进风口一(101)与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进风口二(102)设置在壳体(1)的右侧,且进风口二(102)与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通气孔(201)设置在隔板(2)的内部,且通气孔(201)与隔板(2)为一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长方形,且壳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源插口(5)与吸风风扇(4)的套合贯通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为十字型,且隔板(2)与顶盖(3)通过螺丝拧接方式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为长方形,且顶盖(3)的内部设置有五处螺丝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条(6)为长条状,且导风条(6)在壳体(1)与顶盖(3)的内部设置有多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一(101)为长条孔,且进风口一(101)呈竖型阵列状排列设置在壳体(1)的左侧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二(102)为弧形孔,且进风口二(102)呈圆形阵列状排列设置在壳体(1)的右侧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201)为圆形孔,且通气孔(201)呈矩形阵列状排列设置在隔板(2)的内部。
CN201721382020.5U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 Active CN207368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2020.5U CN207368168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2020.5U CN207368168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8168U true CN207368168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420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82020.5U Active CN207368168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81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7130A (zh) * 2018-05-21 2018-10-16 国祥航空有限公司 电信基站的备用电源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13273022A (zh) * 2019-05-17 2021-08-17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模组、电池组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7130A (zh) * 2018-05-21 2018-10-16 国祥航空有限公司 电信基站的备用电源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13273022A (zh) * 2019-05-17 2021-08-17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模组、电池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8659A (zh) 电池包和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
CN107015617A (zh) 一种风水冷相结合的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CN207368168U (zh) 一种电池包散热装置及电池包
CN103596391A (zh) 电源适配器壳体组件、电源适配器、空调器及除湿机
CN206162362U (zh) 一种易携带的计算机外置散热器
CN206259402U (zh) 一种汽车锂电池组外壳
CN207558855U (zh) 一种改进的电池箱
TWM573085U (zh) 用於車輛的電池組以及車輛
CN206685513U (zh) 一种恒温动力电池
CN107946637A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锂电池
CN210607418U (zh) 一种新型可防水锂电池
CN209641717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池外壳
CN209462342U (zh) 一种内接线式的光伏接线盒外壳
CN210126450U (zh) 一种可散热的充换电柜
CN208796777U (zh) 基于水冷风冷的复合散热式变压器
CN203674288U (zh) 储能电池包组合的散热通风结构
CN203521494U (zh) 车载电池箱
CN206225504U (zh) 模组散热框架
CN207731961U (zh) 一种锂电池外壳
CN207883874U (zh) 新能源封闭型电池模组的散热结构
CN207070579U (zh) 电子产品的散热结构
CN206430339U (zh)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支架
CN204858015U (zh) 电连接器
CN206349668U (zh) 一种配电箱顶盖
CN206076334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5

Address after: 344000 Building 5, Kangxi Industrial Park, Qianping Industrial Zone, Le'an County, Fu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Ledian Yilia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6211 Building 1C and Building 2H of the Honglian Industrial Park on the west side of Hui'ao Avenue in Huiy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SITONE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