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68037U - 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8037U
CN207368037U CN201721069097.7U CN201721069097U CN207368037U CN 207368037 U CN207368037 U CN 207368037U CN 201721069097 U CN201721069097 U CN 201721069097U CN 207368037 U CN207368037 U CN 207368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wall
heat sink
wall
edg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690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国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690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8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8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80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包括互相抵接配合箱体与箱盖及与箱体固定配合的散热组件;箱体包括底壁及自底壁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箱盖包括顶壁及自顶壁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二侧壁;散热结构包括连续弯折的散热板及位于散热板两端的两个挡板;散热板包括一体形成的散热片及位于散热片两端的端耳,每个挡板包括一个固定板及固定于固定板相背两侧表面并与散热片一端固定的多个挡片,两个挡板的两个固定板与两个端耳围成一个与第一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框,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与固定框内缘对应的用于安放散热片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电池箱结构,结构简单、防水等级高、散热性能好且重量轻。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循环寿命较长,在电动乘用车、商务车上应用潜力很大。然而由于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温度升高影响充放电效率与使用寿命,过高的温度甚至引起热失控,导致自燃、爆炸等事故。因此,动力锂离子电池散热技术的研究和实施尤为迫切。
目前,纯电动车电池的热管理主要采用风冷与液冷两种降温方式。其中液冷是通过安装在电池箱内部的热管和液冷板等装置带走电芯产生的热量,其散热效果好,但结构复杂、成本高、功耗大、结构偏重、密封性差、且存在漏液危险。传统的风冷系统是通过电池箱内部的风扇内循环均温、或者电池箱开有进/出风口,由外部冷却装置降温,其散热效果较差、防水等级不高,且需要较大功率的外部冷却装置,功耗较大。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散热电池箱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水等级高、散热性能好且重量轻的散热电池箱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包括互相抵接配合围成收容空间并用于收容动力电池的箱体与箱盖及与所述箱体固定配合的散热组件;所述箱体包括底壁及自所述底壁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所述箱盖包括顶壁及自顶壁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二侧壁;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连续弯折的散热板及位于所述散热板两端的两个挡板;所述散热板包括一体形成的散热片及位于所述散热片两端的端耳,每个挡板包括一个固定板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相背两侧表面并与所述散热片一端固定的多个挡片,两个挡板的两个固定板与两个端耳围成一个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框,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框内缘对应的用于安放所述散热片的安装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板展开后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散热片截面形状为扁平状的连续“S”形,所述散热片的弯折处形成多个弯角;所述端耳为矩形且关于所述散热片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挡片的形状为矩形且宽度与所述散热片上的间隙对应;所述挡片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相背两个表面的边缘并间隔交错排列,每个挡片与一个弯角对应且与所述散热片焊接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侧壁包括间隔相对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的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的截面形状均为“Z”形,其中所述第一端壁包括第一基板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背的两个表面垂直相交的第一连接板及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壁包括第二基板及与所述第二基板相背的两个表面垂直相交的第二连接板及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壁相对所述底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端壁相对所述底壁的高度;所述第一连接壁与间隔相对的第一端壁及第二端壁垂直相交。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壁包括间隔相对的第三端壁和第四端壁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三端壁和第四端壁的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三端壁及所述第四端壁的形状均为矩形且所述第三端壁相对于所述顶壁的高度小于所述第四端壁相对于所述顶壁的高度;所述第二连接壁与间隔相对的第三端壁及第四端壁垂直相交;所述第一端壁相对于所述底壁的高度与所述第三端壁相对于所述顶壁的高度之和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壁相对于所述底壁的高度与所述第四端壁相对于所述顶壁的高度之和。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电池箱结构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矩形框且形状与所述固定框对应;所述密封条位于所述固定框与所述第一端板之间并与所述安装孔对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端耳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密封条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贯穿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一侧壁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一边沿,所述第一边沿垂直相交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边缘;所述箱盖还包括自所述第二侧壁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二边沿,所述第二边沿垂直相交于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顶壁的边缘并与所述第一边沿对应抵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通过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散热板实现箱体内部与外部充分的热交换,从而实现快速降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电池箱结构,结构简单、防水等级高、散热性能好且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电池箱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电池箱结构中散热组件、密封条及箱体第一侧壁固定配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散热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散热组件中散热板的左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散热组件中挡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100,包括互相抵接配合围成收容空间用来收容动力电池的箱体10与箱盖20、与所述箱体10固定配合的散热组件30及位于所述箱体10与所述散热组件30之间的密封条40。
请参照图1,所述箱体10包括底壁11、自所述底壁11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12及自所述第一侧壁12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一边沿13。
所述底壁11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侧壁12包括间隔相对的第一端壁121和第二端壁122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端壁121和第二端壁122的第一连接壁123。所述第一端壁121与所述第二端壁122的截面形状均为“Z”形,其中所述第一端壁121包括第一基板1211及与所述第一基板1211相背的两个表面垂直相交的第一连接板1212及第一端板1213;所述第二端壁122包括第二基板1221及与所述第二基板1221相背的两个表面垂直相交的第二连接板1222及第二端板1223。其中所述第一端壁121相对所述底壁1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端壁122相对所述底壁11的高度。所述第一连接壁123的形状大致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一连接壁123与间隔相对的第一端壁121及第二端壁122垂直相交。所述第一边沿13垂直相交于第一侧壁12远离所述底壁11的边缘。
所述箱盖20包括顶壁21、自所述顶壁21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二侧壁22及自所述第二侧壁22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二边沿23。
所述顶壁21形状大致为矩形。所述第二侧壁22包括间隔相对的第三端壁221和第四端壁222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三端壁221和第四端壁222的第二连接壁223。所述第三端壁221及所述第四端壁222的形状均为矩形且所述第三端壁221相对于所述顶壁21的高度小于所述第四端壁222相对于所述顶壁21的高度。所述第二连接壁223的形状大致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二连接壁223垂直相交于所述顶壁21。所述第二边沿23垂直相交于第二侧壁22远离所述顶壁21的边缘并与所述第一边沿13对应抵靠。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壁223与间隔相对的第三端壁221及第四端壁222垂直相交。所述第一端壁121相对于所述底壁11的高度与所述第三端壁221相对于所述顶壁21的高度之和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壁122相对于所述底壁11的高度与所述第四端壁222相对于所述顶壁21的高度之和。
请参照图3至图6,所述散热组件30包括散热板31及位于所述散热板31两端的挡板3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板31包括一体形成的截面形状为扁平状的连续“S”形弯折的散热片311及位于所述散热片311两端的端耳312,所述散热板31展开后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散热片311的弯折处形成多个弯角3111。所述端耳312为矩形且关于所述散热片311对称设置,所述端耳312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3121。
每个挡板32包括固定板321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21两侧并间隔交错排列的且与所述散热片311一端固定的挡片32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321的形状为矩形且长度与所述散热板31的高度对应,所述固定板321的两端开设有固定孔3121。所述挡片322的形状为矩形且宽度与所述散热片311上的间隙对应。每个挡片322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21相背两个表面的边缘并与一个弯角3111对应且与所述散热片311焊接固定。两个固定板321与两个端耳312围成一个矩形固定框3211,所述第一端壁121的第一端板1213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框3211内缘对应的用于安放所述散热片311的安装孔1214。
所述密封条40为矩形框且形状与所述固定框3211对应。所述密封条40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孔3121对应的贯穿孔41。所述密封条40位于所述固定框3211与所述第一端板1213之间并与所述安装孔1214对应。
请参照图1、图2及图4,首先把所述散热板31的两个端耳31的每侧两端分别与一个挡板32的固定板321对应、散热片311的每个弯角3111与一个挡片322对应并与所述散热片311密封焊接在一起,组成散热组件30。然后将密封条40套于所述散热片311上并与所述固定框3211对应并抵接。接着从箱体10外侧把所述散热片311一端安放于安装孔1214中,所述密封条40与所述第一端板1213抵接。接着用螺钉穿过固定孔3121及与所述固定孔3121对应的贯穿孔41并与第一端板1213固定连接。
工作时,所述箱体10及所述箱盖20围成空间内收容的动力电池散热,使电池箱内部的温度升高。然后在电池箱内部风扇的作用下,使热空气向所述散热片311方向流动并与所述散热片311充分接触。在箱体10外部降温设备的作用下,通过散热片311进行快速的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电池箱内部温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100,通过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12上的散热板31实现箱体10内部与外部充分的热交换,从而实现快速降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电池箱结构100,结构简单、防水等级高、散热性能好且重量轻。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7)

1.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抵接配合围成收容空间并用于收容动力电池的箱体与箱盖及与所述箱体固定配合的散热组件;所述箱体包括底壁及自所述底壁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所述箱盖包括顶壁及自顶壁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二侧壁;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连续弯折的散热板及位于所述散热板两端的两个挡板;所述散热板包括一体形成的散热片及位于所述散热片两端的端耳,每个挡板包括一个固定板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相背两侧表面并与所述散热片一端固定的多个挡片,两个挡板的两个固定板与两个端耳围成一个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框,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框内缘对应的用于安放所述散热片的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展开后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散热片截面形状为扁平状的连续“S”形,所述散热片的弯折处形成多个弯角;所述端耳为矩形且关于所述散热片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挡片的形状为矩形且宽度与所述散热片上的间隙对应;所述挡片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相背两个表面的边缘并间隔交错排列,每个挡片与一个弯角对应且与所述散热片焊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侧壁包括间隔相对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的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的截面形状均为“Z”形,其中所述第一端壁包括第一基板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背的两个表面垂直相交的第一连接板及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壁包括第二基板及与所述第二基板相背的两个表面垂直相交的第二连接板及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壁相对所述底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端壁相对所述底壁的高度;所述第一连接壁与间隔相对的第一端壁及第二端壁垂直相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包括间隔相对的第三端壁和第四端壁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三端壁和第四端壁的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三端壁及所述第四端壁的形状均为矩形且所述第三端壁相对于所述顶壁的高度小于所述第四端壁相对于所述顶壁的高度;所述第二连接壁与间隔相对的第三端壁及第四端壁垂直相交;所述第一端壁相对于所述底壁的高度与所述第三端壁相对于所述顶壁的高度之和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壁相对于所述底壁的高度与所述第四端壁相对于所述顶壁的高度之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矩形框且形状与所述固定框对应;所述密封条位于所述固定框与所述第一端板之间并与所述安装孔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耳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密封条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贯穿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一侧壁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一边沿,所述第一边沿垂直相交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边缘;所述箱盖还包括自所述第二侧壁边缘延伸形成的第二边沿,所述第二边沿垂直相交于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顶壁的边缘并与所述第一边沿对应抵靠。
CN201721069097.7U 2017-08-24 2017-08-24 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68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9097.7U CN207368037U (zh) 2017-08-24 2017-08-24 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9097.7U CN207368037U (zh) 2017-08-24 2017-08-24 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8037U true CN207368037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422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6909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68037U (zh) 2017-08-24 2017-08-24 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80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4242A (zh) * 2020-08-10 2020-10-30 江苏大学 一种自呼吸式的凝胶流动相异型燃料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4242A (zh) * 2020-08-10 2020-10-30 江苏大学 一种自呼吸式的凝胶流动相异型燃料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6814B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JP6049752B2 (ja) 新規な構造のバスバー
US20180294452A1 (en) Tray, power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08062216U (zh) 一种电池包
JP2018503934A (ja) 放熱板及び動力電池システム
WO2016197797A1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该电池模组的基站
CN213026305U (zh) 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110311189A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电动车及电网系统
CN110518309B (zh) 一种多冷却方式动力电池散热装置
JP6412456B2 (ja) 二次電池用冷却装置
JP2014082047A (ja) 組電池の冷却構造
JP6186209B2 (ja) 組電池の冷却兼加熱構造
CN207368163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6657850U (zh) 软包电池模组散热结构
CN210074099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电动车及电网系统
CN115458832A (zh) 多元复合相变材料和水冷协同作用的动力电池散热系统
CN207572501U (zh) 散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CN113410538B (zh) 一种开孔泡沫铝散热流道的液冷电池包结构
CN207368037U (zh) 一种散热电池箱结构
CN207818842U (zh)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装置
CN213988982U (zh) 一种散热软包电池组
CN104201434A (zh) 一种散热型电动汽车电池组
CN206558654U (zh) 一种新型的动力电池模组散热结构
CN215869656U (zh) 电池及其电池壳体
CN210110999U (zh)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