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50917U -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50917U
CN207350917U CN201720613052.5U CN201720613052U CN207350917U CN 207350917 U CN207350917 U CN 207350917U CN 201720613052 U CN201720613052 U CN 201720613052U CN 207350917 U CN207350917 U CN 207350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plate
energy collecting
stent
photovoltaic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130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nlu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Jinqiao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Jinqiao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Jinqiao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130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50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50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50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包括:一开放式支架本体,一与其相配合设置的待安装集能板,沿支架的预设位置处安装设置有一活动机构;与活动机构可拆卸式设置有一保温层;其中,保温层设置在集能板与活动机构之间,以当活动机构沿预设方向移动时,实现保温层与集能板之间的间距可调,进而对集能板上的热量进行保存与发散。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使其满足了在冬夏不同工况下,对热量不同的需求情况,同时使能量的转化效率最大化,节约能源、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支架。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上的支架。
背景技术
在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生活必需品的发展前景下,对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PVT)的使用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因建筑能耗的50%以上是以(冷)热能形式使用的,故向建筑物提供(冷)热能极为重要,虽然使用PVT作为供电供热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能量搜集与应用的匹配问题,但在热能搜集过程中同样需要考虑与需求匹配的问题。比如以下情况:
1.在冬季时,希望尽量搜集得到最大程度的热量,从而使得室内的热负荷尽可能通过太阳能光热承担;
2.在夏季则由于光热搜集的功能造成设备过热,以致影响到光伏转换效率。夏季的建筑物热负荷本身也处于较低状况,即少量生活热水需求,同时建筑物夏季需要冷量以保持室内温度舒适,而多余的热量并不受欢迎。
但目前的PVT技术方案多以冬季工况为主,对于夏利用则缺少足够的技术解决方案,所以本方案主要降低了在夏季工况下PVT的集热能力,同时在室外空气温度较低的夜间进行自然冷源的搜集,从而改变了现有PVT夏季无法处理多余热量的现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支架,其能够使的保温层与集能板背面的集热单元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使的集能板能够适应冬夏两季不同工况温度的情况,具有最大的热量与电量输出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包括:一开放式支架本体,一与其相配合设置的待安装集能板,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支架的预设位置处安装设置有一活动机构;
与所述活动机构可拆卸式设置有一保温层;
其中,所述保温层设置在集能板与活动机构之间,以当活动机构沿预设方向移动时,实现保温层与集能板之间的间距可调,进而对集能板上的热量进行保存与发散。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支架的外部结构被设置为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中的斜边被设置为集能板的安装面。
优选的是,其中,在所述支架内,与安装面间隔预设距离且相互平行设置有一支撑板,所述活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板上。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间隔距离被设置为100~150m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活动机构被设置为多个相互配合的气囊,各所述气囊之间均设置有一通道以连通,且
其中一个气囊上设置有一进气/出气口,以与外部充气机构相配合实现对气囊充盈状态的控制,从而调节保温层与集能板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活动机构被设置为多个相互配合的液压升降组件,各所述液压升降组件均与一控制终端电连接;
其中,各所述液压升降组件中均还设置有一机械杠杆,控制终端通过对机械杠杆行程的控制,从而调节保温层与集能板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活动机构被设置为多个相互配合的磁力组件,各所述磁力组件中均设置有一弹性元件,以通过对磁力组件的控制,从而调节保温层与集能板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在本方案中,通过改变支架的结构,改变了传统保温层材料的安装模式,将以前固定在支架上的保温层材料设置在活动机构上,通过活动机构来控制保温层材料与集能板之间的间距,以满足冬夏两季不同工况时对热量不同的需求,使集能板具有较高的能量输出效率,以及对光热、光电转化的最大化。
其二,本方案中的保温层材料是可拆卸式设置在活动机构上,方便了对其的安装与拆卸,从而大大缩短了对保温层材料清洗与更换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
其三,在本方案中,活动组件是由三种方式设置的,使得生产制造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具体选择,使支架的生产具有多种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活动机构为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活动机构为液压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1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一开放式支架本体,开放式支架的设计指的是,支架外围没有设置遮挡物,而是通过几根支撑杆,通过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安装形成,开放式支架的设计使的空气能在支架内部自由流动,从而实现集能板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可能,一与其相配合设置的待安装集能板2,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架的预设位置处安装设置有一活动机构3,设置的活动机构用以控制保温层材料与集能板之间的间距,以满足冬夏两季不同工况时对热量不同的需求,使集能板具有较高的能量输出效率,以及对光热、光电转化的最大化,同时活动机构在本方案中有三种方式,包括气囊301、机械液压升降组件302以及磁力组件(未示出),设备的生产制造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具体选择,使支架的生产具有多种适应性,满足不同公司的不同需求;
与所述活动机构可拆卸式设置有一保温层4,可拆卸式方式设置的保温层,方便了对其的安装与拆卸,从而大大缩短了对保温层材料清洗与更换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安装简单方便、能量利用率高、可实施效果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支架的外部结构被设置为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中的斜边被设置为集能板的安装面,外部支架被设置为直角梯形首先是因为要适应相应的太阳入射角,所以根据不同安装纬度的需要调整设置合适的角度;其次具有较高的安装稳定性,提高其对恶劣自然情况(例如大风、大雨)的适应能力。采用这种方案具有结构稳定、稳定性强、可实施效果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实例中,在所述支架内,与安装面间隔预设距离且相互平行设置有一支撑板5,所述活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板上,设置的支撑板使的活动机构具有一个安装位,同时由于支撑板是平行设置于支架安装面,所以才能使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活动机构在行程的最长位置时,与集能板的换热管路、导热翅片完全密合,以在冬季时能够实现保温作用,采用这种方案具有保温效果好、安装方便、可实施效果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间隔距离被设置为100~150mm。在这个间隔距离下,保温层与集能板之间的空气能够充分流通,以使空气与集能板的换热单元能进行完全的热交换,从而带走热量,实现对集能板的降温。采用这种方案具有降温效果好、可实施效果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活动机构被设置为多个相互配合的气囊,设置的气囊当其处于完全充盈状态时,设置在其上面的保温材料刚好与集能板的背面换热单元密合接触,当气囊处于完全未充气状态时,保温材料就与集能板背面的换热单元完全分离,使两者之间留有足够的空气流通通道,各所述气囊之间均设置有一通道以连通,且
其中一个气囊上设置有一进气/出气口(未示出),以与外部充气机构相配合实现对气囊充盈状态的控制,从而调节保温层与集能板之间的间距。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可控制性强、气体充放气方便、可实施效果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活动机构被设置为多个相互配合的液压升降组件,各所述液压升降组件均与一控制终端电连接,设置的液压升降组件当处于最大行程时,设置在其上面的保温材料刚好与集能板的背面换热单元密合接触,当液压升降组件处于最短行程时,保温材料就与集能板背面的换热单元完全分离,使两者之间留有足够的空气流通通道;
其中,各所述液压升降组件中均还设置有一机械杠杆(未示出),控制终端通过对机械杠杆行程的控制,从而调节保温层与集能板之间的间距。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可控性好、可实施效果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活动机构被设置为多个相互配合的磁力组件(未示出),各所述磁力组件中均设置有一弹性元件,以通过对磁力组件的控制,从而调节保温层与集能板之间的间距,设置的磁力组件当其处于分离状态时,设置在其上面的保温材料刚好与集能板的背面换热单元密合接触,当磁力组件处于吸合状态时,保温材料就与集能板背面的换热单元完全分离,使两者之间留有足够的空气流通通道。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可控性强、可实施效果好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包括:一开放式支架本体,一与其相配合设置的待安装集能板,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支架的预设位置处安装设置有一活动机构;
与所述活动机构可拆卸式设置有一保温层;
其中,所述保温层设置在集能板与活动机构之间,以当活动机构沿预设方向移动时,实现保温层与集能板之间的间距可调,进而对集能板上的热量进行保存与发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外部结构被设置为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中的斜边被设置为集能板的安装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内,与安装面间隔预设距离且相互平行设置有一支撑板,所述活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距离被设置为100~1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被设置为多个相互配合的气囊,各所述气囊之间均设置有一通道以连通,且
其中一个气囊上设置有一进气/出气口,以与外部充气机构相配合实现对气囊充盈状态的控制,从而调节保温层与集能板之间的间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被设置为多个相互配合的液压升降组件,各所述液压升降组件均与一控制终端电连接;
其中,各所述液压升降组件中均还设置有一机械杠杆,控制终端通过对机械杠杆行程的控制,从而调节保温层与集能板之间的间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被设置为多个相互配合的磁力组件,各所述磁力组件中均设置有一弹性元件,以通过对磁力组件的控制,从而调节保温层与集能板之间的间距。
CN201720613052.5U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 Active CN207350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3052.5U CN207350917U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13052.5U CN207350917U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50917U true CN207350917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361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13052.5U Active CN207350917U (zh) 2017-05-25 2017-05-25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509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6311A (zh) * 2022-03-09 2022-11-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环保型恒温动物圈养房舍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6311A (zh) * 2022-03-09 2022-11-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环保型恒温动物圈养房舍
CN115316311B (zh) * 2022-03-09 2023-09-2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环保型恒温动物圈养房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7255B (zh) 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
CN205227491U (zh) 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CN207350892U (zh) 一种多能互补应用系统
CN102121298B (zh) 气温自适应节能装置及节能墙体
CN107044733B (zh) 一种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
CN1877208A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热水系统
CN107461954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冷热电联供的复合能源系统
CN209042810U (zh) 极寒地区pvt耦合双源热泵系统
CN105515527B (zh) 一种太阳能耦合多源热泵综合系统
CN204343483U (zh) 太阳能半导体热电堆冷热墙
CN207350917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光热集能板的支架
CN201908373U (zh) 气温自适应节能装置及节能墙体
CN112539564A (zh) 一种新型被动式热电冷联供系统
CN202419950U (zh) 太阳能光伏光热组合式热水器
CN103162465A (zh) 太阳能供能系统
CN207383081U (zh) 一种日光温室的增温系统
CN216716614U (zh) 一种风光电热互补式冷热水双供系统
CN101556071B (zh) 电储能式热交换装置
CN206247525U (zh) 一种节能的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
CN101140086A (zh) 光伏扬水与冷暖供应一体化系统
CN210267481U (zh) 一种太阳能支撑的微能源网
CN208720337U (zh) 光热建筑一体化供暖系统
CN113690937A (zh) 一种智能化的太阳能清洁取暖系统
CN202855786U (zh)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
CN206195446U (zh) 太阳能与单井循环热泵调温、供电、供热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2

Address after: Room 10144, Building No. 251, Liantang Road, Xinghuo Development Zone,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19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inzhao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21000 Economic Test Zone of Jinjialin Headquarters in Fucheng District,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IANYANG JINQIAOYUAN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0144, building 14, 251 Liantang Road, Xinghuo Development Zone,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inlu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144, Building No. 251, Liantang Road, Xinghuo Development Zone,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19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inzhao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