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1287U - 一种鞋及其后套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鞋及其后套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41287U
CN207341287U CN201720956228.7U CN201720956228U CN207341287U CN 207341287 U CN207341287 U CN 207341287U CN 201720956228 U CN201720956228 U CN 201720956228U CN 207341287 U CN207341287 U CN 207341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enclosure
enclosure component
component
footwear
supporting i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562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君其
黄守东
王渊博
陈炜
邓成
丁世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t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ta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ta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ta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562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41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41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41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及其后套构件,其中,后套构件包括发泡层以及面层,面层包裹贴附于发泡层外,发泡层由主体及翼片两部分构成,主体用于包裹脚跟部分,通常为U形;翼片延伸于主体两侧,即翼片与主体为一体结构,翼片用于包裹脚踝部分;由此可见,上述的后套构件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填充泡棉的设计方式,而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采用发泡材料注塑形成与脚跟及脚踝贴合的形状,穿戴舒适,包裹性强,一体式的翼片及主体能够对脚踝及脚跟提供有效的保护,避免运动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鞋及其后套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鞋及其后套构件。
背景技术
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踝关节极易扭伤,因此,如何提高运动鞋的支撑性及包裹性以保护踝关节成为目前运动鞋设计的一项重要课题。
现有技术中,对于运动鞋包裹性的提升主要依靠在领口以及鞋舌处增加泡棉,改进领口以及鞋舌的外形使其与脚踝更加贴合以及增加领口绑带等方式提升包裹性,通过后跟支撑件结构对脚部提供定位支撑,避免扭伤,然而由于泡棉材质较软,极易变形,在穿戴时感觉上包裹性很好但保护效果并不理想,还容易产生闷脚的感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套构件,在具有包裹性的同时,提升保护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后套构件的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套构件,包括发泡层以及包裹贴附于所述发泡层外的面层,所述发泡层包括用于包裹脚跟部分的主体以及延伸于所述主体的两侧的翼片,所述翼片用于包裹脚踝部分。
优选地,所述后套构件用于与所述脚跟部分接触的表面上形成有若干相通的导流槽,且若干所述导流槽中至少有一条延伸至所述主体的边缘和/或若干所述导流槽中至少有一条与贯穿所述后套构件的气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后套构件包括至少两片分片,各个所述分片拼接构成所述后套构件。
优选地,所述发泡层由PU材料注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面层包括四面弹莱卡材料。
一种鞋,包括:
鞋底,所述鞋底在脚跟部分连接有后套支撑件;
如第一项至第五项所述的后套构件,所述后套构件连接于所述后套支撑件。
优选地,所述后套支撑件与所述后套构件卡接配合,所述后套支撑件与所述后套构件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凹槽,另一个上形成有凸起,所述后套支撑件与所述后套构件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的配合卡接。
优选地,所述凹槽形成于所述后套支撑件,所述凸起形成于所述后套构件。
优选地,所述后套支撑件与所述后套构件接触的表面上形成有粗糙表面。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铺设于所述鞋底的鞋垫,所述鞋垫将所述后套构件抵压在所述后套支撑件上。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鞋底及所述后套支撑件均相连的鞋面,所述鞋面的领口与所述后套构件上的限位凸台卡接。
优选地,所述鞋面上设置有鞋舌,所述鞋舌包括鞋舌袋以及设置于所述鞋舌袋中的发泡层。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后套构件的两侧相互靠拢以形成筒状包围结构的连接构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构件包括鞋带、魔术贴和/或拉链。
一种鞋,包括:
鞋底;
如第一项至第五项所述的后套构件,所述后套构件连接于所述鞋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套构件,包括发泡层以及面层,其中,面层包裹贴附于发泡层外,发泡层由主体及翼片两部分构成,主体用于包裹脚跟部分,通常为U形;翼片延伸于主体两侧,即翼片与主体为一体结构,翼片用于包裹脚踝部分;由此可见,上述的后套构件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填充泡棉的设计方式,而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采用发泡材料注塑形成与脚跟及脚踝贴合的形状,穿戴舒适,包裹性强,一体式的翼片及主体能够对脚踝及脚跟提供有效的保护,避免运动伤害。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鞋,包括鞋底以及连接于鞋底的后套构件,由于上述的后套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后套构件的鞋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套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套构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套构件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套构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套构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套支撑件的第一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套支撑件的第二轴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底后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的后视图。
图1-图10中:
1为后套构件;11为主体;12为翼片;13为导流槽;14为气孔;15为凸起;16为限位凸台;2为后套支撑件;21为凹槽;3为鞋底;4为鞋面;5为鞋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套构件,该后套构件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良好的包裹性,并有效提升保护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后套构件的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套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套构件1,包括发泡层以及面层。
其中,面层包裹贴附于发泡层外,面层可由莱卡材料或其他织布制作,发泡层呈开放状的半包围结构,包括主体11及翼片12,主体11用于包裹脚跟部分,通常为U形;翼片12延伸于主体11两侧,即翼片12与主体11为一体成型结构,翼片12用于包裹脚踝部分。上述的后套构件1对于脚跟及脚踝的包裹不仅仅限于脚跟及脚踝凸起的部分,后套构件1上针对脚踝周围以及脚踝与脚跟之间的凹陷部分还设置有凸起,即后套构件1能够与脚踝、脚踝周边以及脚跟均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套构件1,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以发泡材料注塑形成与脚跟及脚踝贴合的形状,穿戴舒适,包裹性强,一体式的翼片12及主体11能够对脚踝及脚跟提供有效的保护,避免运动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案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鞋中,包括但不限于:篮球鞋、跑步鞋、登山鞋以及其他种类的鞋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泡层由PU材料注塑成型,面层优先选用四面弹莱卡材料,当然,PU材料及四面弹莱卡材料仅仅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案,实际并不局限于此。
具体地,上述面层包括设置于发泡层两侧的内层以及外层,其中,内层与外层可采用相同的材料,也可采用不同的材料以满足内层与外层不同的功能需求,具体地,上述的内层位于后套构件1上用于与脚跟部分接触一面,因此优先选用柔软、光滑且透气性好的单层纺织布料,如经编莱卡单层网布制作,上述的外层位于后套构件1的另一侧,通常不会与脚跟部分接触,且在本实用新型下面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鞋中还要与后套支撑件2配合,因此可以采用一些硬度较高、摩擦力较大的靠面材料制作外层以增加后套构件1与后套支撑件2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后套构件1与后套支撑件2的配合,同时使整个后套构件1支撑性更好,当然,外层也可采用与内层一样的单层纺织布料进行制作,然后通过在单层纺织布料贴装靠面材料的方式实现提高支撑性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后套构件1顶部,内层与外层相接的位置,可以增加泡棉以后套构件1的包裹性及舒适度。
后套构件1的硬度对于舒适性及包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预见的是,若后套构件1的硬度较小,后套构件1较为柔软,则舒适度较好,但容易变形,包裹性较差,若后套构件1的硬度较大,则包裹支撑性较好,舒适度较差,为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后套构件1的硬度优选为25度-35度。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反复测试,后套构件1的硬度在25度-30度之间时,舒适度佳,包裹性适中,后套构件1的硬度在30度-35度之间时,包裹性佳,舒适度适中,而当后套构件1的硬度在30度左右时,包裹性及舒适度都达到最佳,因此,后套构件1的硬度为30度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最优选方案。
通常,增加鞋子透气性主要依靠在鞋子表面开孔的方式,但是由于此类鞋子包裹性较好,开孔的方式仅能够保证孔周围的部分透气性较好,其他部分依然会有闷脚的感觉,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材质相对较硬的发泡层为一种新型的透气结构提供了便利,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套构件的主视图,由于通常情况下发泡层材质较硬,从而允许后套构件1与脚跟部分接触的表面上开设若干导流槽13,若干导流槽13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互连通,为保证透气,还需将导流槽13与外界连通,即可使若干导流槽13中的至少一条延伸至主体11的边缘和/或使若干导流槽13中的至少一条与贯穿主体11的气孔14连通,如图2及图3所示。
由于后套构件1需要与脚跟部贴合,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弧度,在批量生产过程中,考虑到工艺难度及运输,可使后套构件1采用分体的结构,即根据主体11的结构,将主体11分割为弧度较小的若干分片,分别注塑后再拼接形成后套构件1,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后套构件1包括至少两片分片,各个分片拼接构成后套构件1,相邻分片之间可通过缝合的方式拼接。
基于上述的后套构件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鞋,该鞋包括鞋底3、后套支撑件2以及如上所述的后套构件1,请参阅图6和图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套支撑件的第一轴测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套支撑件的第二轴测图,该后套支撑件2用于对后套构件1定型、定位以及支撑,起到防止脚部移位的作用,因此通常采用硬质材料制作,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后套支撑件2采用TPU材料制作,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后套支撑件2的材质不限于上述的TPU材料,其还可以使用塑料、泡沫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任何已知的可提供支撑性功能的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构成,在此不做限定,后套支撑件2可通过胶粘或缝制的方式连接于鞋底3的脚跟部分,如图8所示,后套构件1连接于后套支撑件2,当然后套构件1可以仅与后套支撑件2连接,也可以与后套支撑件2及鞋底3同时连接,后套构件1与后套支撑件2之间可采用胶粘、缝制或者卡接的方式连接于后套支撑件2。
上述实施例中的鞋子,以后套构件1包裹脚跟及脚踝,改善包裹性,以与后套构件1配合连接的后套支撑件2对脚跟提供定位支撑,防止脚跟移位,从而提供稳定支撑,使得该鞋子兼顾包裹性及支撑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后套支撑件2与后套构件1采用卡接配合的方式连接,如图3-图7所示,后套支撑件2与后套构件1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凹槽21,该凹槽21可以为通槽,即从厚度方向上穿透后套支撑件2或后套构件1,也可以为深度小于后套支撑件2或后套构件1厚度的槽,另一个上形成有凸起15,后套支撑件2与后套构件1通过凹槽21与凸起15的配合卡接。
上述凸起15及凹槽21的形状、数量及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结构及位置,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对凸起15及凹槽21的形状、数量及位置进行调整。
由于后套构件1与脚部贴合,而后套支撑件2通常采用TPU等硬质材料进行制作,若使凸起15形成于后套支撑件2上,容易影响鞋子的舒适性,因此,优选地,凹槽21形成于后套支撑件2,凸起15形成于后套构件1,以保证鞋子的舒适性。优选地,为保证连接的稳固性,凸起15的厚度大于凹槽21的深度,即凹槽21为通槽,凸起15穿过凹槽21且顶部突出于后套支撑件2的外表面,后套构件1突出于凹槽21的部分还能够构成装饰,美化鞋子外观。
为提高后套构件1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后套支撑件2与后套构件1接触的表面上形成有粗糙表面,该粗糙表面可以直接形成于后套支撑件2上,也可为贴合于后套支撑件2具有粗糙表面的垫层。
进一步地,可将整个后套支撑件2的外表面均设置为亚光的粗糙表面,即能够使之与后套构件1之间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又能够避免针车操作在后套支撑件2表面留下齿印,避免外观出现瑕疵。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除了通过上述卡接结构及提供粗糙表面的方式提高后套构件1的稳定性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鞋还包括用于铺设于鞋底3的鞋垫,鞋垫将后套构件1抵压在后套支撑件2上,鞋垫与后套构件1可以为分体结构,也可以为一体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对于脚部的包裹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的主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的后视图,鞋还包括与鞋底3及后套支撑件2均相连的鞋面4,该鞋面4可以为任何类型的鞋面4,鞋面4包裹在后套构件1外并与后套支撑件2以及鞋底3围成用于容纳足部的鞋腔,鞋面4不同位置上的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在领口位置可填充泡棉补强,在鞋头位置可用PP膜加强,以增加耐磨性,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鞋面4的领口与后套构件1上的限位凸台16卡接。
鞋舌5也属于鞋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现有技术中,往往与鞋子的后套结构围成筒形结构以提升包裹性,有鉴于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鞋面4上设置有鞋舌5,该鞋舌5包括鞋舌5袋以及设置于鞋舌5袋中的发泡层,鞋舌5袋可与鞋面4为一体结构,或者可以通过鞋面4和前脚掌内里围成,鞋舌5的主体结构为与后套构件1一致的发泡层,这样,能够使后套构件1与鞋舌5围成一个封闭的包围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包裹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套构件1不一定必须与鞋舌5配合才能够形成封闭的包围结构,后套构件1也可以用过两个翼片12的相互靠拢实现这一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鞋还包括用于使后套构件1的两侧相互靠拢以形成筒状包围结构的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可以仅设置于后套构件1上以使后套构件1的两侧靠拢,也可设置于鞋面4上,通过鞋面4领口的收紧使后套构件1的两侧相互靠拢,或者可以同时作用于鞋面4及后套构件1上以提高后套构件1与鞋面4的结合度。比如可在鞋面4及后套构件1的翼片12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鞋带孔,鞋带穿过鞋面4及后套构件1翼片12上的鞋带孔后再绑紧。
进一步地,继续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构件包括鞋带、魔术贴和/或拉链,即连接构件可由鞋带、魔术贴及拉链中的一种构成或多种组合构成。
上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后套支撑件2的鞋,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后套构件1但不含后套支撑件2的鞋,该鞋包括鞋底3以及如上所述的后套构件1,后套构件1直接连接于鞋底3。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后套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泡层以及包裹贴附于所述发泡层外的面层,所述发泡层包括用于包裹脚跟部分的主体以及延伸于所述主体的两侧的翼片,所述翼片用于包裹脚踝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套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套构件用于与所述脚跟部分接触的表面上形成有若干相通的导流槽,且若干所述导流槽中至少有一条延伸至所述主体的边缘和/或若干所述导流槽中至少有一条与贯穿所述后套构件的气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套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套构件包括至少两片分片,各个所述分片拼接构成所述后套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套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层由PU材料注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套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包括四面弹莱卡材料。
6.一种鞋,其特征在于,包括:
鞋底,所述鞋底在脚跟部分连接有后套支撑件;
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后套构件,所述后套构件连接于所述后套支撑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套支撑件与所述后套构件卡接配合,所述后套支撑件与所述后套构件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凹槽,另一个上形成有凸起,所述后套支撑件与所述后套构件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的配合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形成于所述后套支撑件,所述凸起形成于所述后套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套支撑件与所述后套构件接触的表面上形成有粗糙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铺设于所述鞋底的鞋垫,所述鞋垫将所述后套构件抵压在所述后套支撑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鞋底及所述后套支撑件均相连的鞋面,所述鞋面的领口与所述后套构件上的限位凸台卡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上设置有鞋舌,所述鞋舌包括鞋舌袋以及设置于所述鞋舌袋中的发泡层。
13.根据权利要求6-9及12任意一项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后套构件的两侧相互靠拢以形成筒状包围结构的连接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包括鞋带、魔术贴和/或拉链。
15.一种鞋,其特征在于,包括:
鞋底;
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后套构件,所述后套构件连接于所述鞋底。
CN201720956228.7U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鞋及其后套构件 Active CN207341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6228.7U CN207341287U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鞋及其后套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6228.7U CN207341287U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鞋及其后套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41287U true CN207341287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360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56228.7U Active CN207341287U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鞋及其后套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412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2689A (zh) * 2017-08-02 2017-10-10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鞋及其后套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2689A (zh) * 2017-08-02 2017-10-10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鞋及其后套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68994A1 (en) Molded Footwear Upp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023548134A (ja) サポート構造を有する履物用品
JP2017094056A (ja) 紐なし靴
US11864627B2 (en) Footwear with embroidery transition between materials
US11129440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multiple layers
TWI692319B (zh) 具有防滑構件之編織組件及製造用於一鞋類物件之一鞋底系統之方法
TW201442652A (zh) 具有編織組件之鞋類物件
CN107232689A (zh) 一种鞋及其后套构件
CN105520274A (zh) 具有双层鞋帮的鞋构造
US9032643B2 (en) Elastic strap sandal
TW201636470A (zh) 鞋體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US10321738B2 (en) Footwear with embroidery transition between materials
US20170188661A1 (en) Shoe wrap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hoe
CN207341287U (zh) 一种鞋及其后套构件
US9192206B2 (en) Reinforced elastic strap sandal
US20230189936A1 (en)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closure system
CN207912179U (zh) 一种运动鞋
CN213962058U (zh) 一种鞋舌不会滑移的防臭运动鞋
CN214340426U (zh) 一种改进的男鞋
CN209883170U (zh) 正装编织鞋
JP3226897U (ja)
CN208867462U (zh) 鞋底注塑模具以及一种飞织鞋
CN210539227U (zh) 一种双重束紧的鞋子
JP4588354B2 (ja) 防水靴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7322786U (zh) 一种新型3d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