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8263U - 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38263U
CN207338263U CN201721311048.XU CN201721311048U CN207338263U CN 207338263 U CN207338263 U CN 207338263U CN 201721311048 U CN201721311048 U CN 201721311048U CN 207338263 U CN207338263 U CN 207338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push jack
armature
iron cor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110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u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u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u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u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110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38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38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38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包括基座、铁芯、线圈、衔铁、推片、静端子及弹性端子;衔铁的中部转动设置于基座或/和铁芯的一端,铁芯的另一端用于吸引衔铁的一端,推片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本体,衔铁的另一端用于经由推片的另一端驱动弹性端子导通静端子;线圈得电后,铁芯吸引衔铁的一端使得衔铁绕中部转动,衔铁的另一端驱动推片的另一端,使得推片的另一端绕推片与基座的连接处转动,推片的另一端转动时即可驱动弹性端子相对基座转动,进而实现弹性端子与静端子的导通;简化继电器的构造设计,降低继电器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作为电路中的“自动开关”,已经是诸多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元件之一;电磁继电器大都包括磁性组件、衔铁、推片及触点组件,当磁性组件得电后,磁性组件产生磁性进而驱动衔铁移动,移动的衔铁驱动推片移动,移动的推片驱动触点组件实现触点组件的导通或断开;在电磁继电器的制造过程中,还需要额外设计用于限位推片移动的限位结构,用于限位推片的限位机构的构造复杂,加工工艺繁琐,大大增加了继电器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推片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基座上,衔铁驱动推片的另一端转动,转动的推片驱动弹性端子导通静端子,简化继电器的构造设计,降低继电器的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包括基座、铁芯、线圈、衔铁、推片、静端子及弹性端子,基座包括本体及与本体连接的突柱,铁芯装设于突柱内,线圈缠绕于突柱外侧,线圈环绕铁芯设置,静端子、弹性端子均装设于本体,静端子、弹性端子彼此间隔设置;所述衔铁的中部转动设置于基座或/和铁芯的一端,铁芯的另一端用于吸引衔铁的一端,推片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本体,衔铁的另一端用于经由推片的另一端驱动弹性端子导通静端子。
优选地,所述推片包括主体部及两个突块部,主体部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本体,两个突块部分别位于主体部的另一端的两侧,一个突块部用于抵触衔铁的另一端,另一个突块部用于抵触弹性端子。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圆轴体,本体设有用于容设圆轴体的圆轴孔,圆轴体转动容设于圆轴孔内。
优选地,所述圆轴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圆轴体分别位于主体部的一端的两侧,主体部的一端还设有位于两个圆轴体之间的限位体,限位体的中心轴线与两个圆轴体的中心轴线重合,限位体的横截面半径大于圆轴体的横截面半径;圆轴孔的数量为两个,本体还设有连通两个圆轴孔的凹孔,凹孔用于容设限位体,限位体与两个圆轴体连接的两端分别与凹孔两侧的侧壁配合。
优选地,所述铁芯呈U型,铁芯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连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过渡板体,第一板体贯穿突柱,衔铁的中部转动设置于第二板体远离过渡板体的一端,第一板体远离过渡板体的一端用于吸引衔铁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衔铁呈L型,衔铁包括第三板体及自第三板体的弯折延伸的第四板体,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的连接处转动设置于第二板体远离过渡板体的一端,第一板体远离过渡板体的一端用于吸引第三板体,第四板体用于经由推片的另一端驱动弹性端子导通静端子。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还包括装设于第二板体的复位弹片,复位弹片设有弹片部,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的连接处转动设置于弹片部及第二板体远离过渡板体的一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三板体设有突片,第三板体设有贯穿第四板体的穿孔,弹片部经由穿孔抵触于突片,突片夹持于弹片部与第二板体远离过渡板体的一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突柱远离本体的一端设有彼此间隔的两个凸板,两个凸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块,第三板体位于两个凸板的限位块之间,第三板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两个凸板之间的翅片,第四板体、翅片分别位于限位块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与基座可拆卸连接的塑料壳,塑料壳设有容置盲孔及位于容置盲孔内的隔离板,基座用于将铁芯、线圈、衔铁、推片、静端子及弹性端子封装在容置盲孔内,突柱、铁芯、线圈、衔铁位于隔离板的同一侧,推片、静端子、弹性端子位于隔离板的另一侧,推片的另一端贯穿隔离板与衔铁的另一端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线圈得电后,铁芯吸引衔铁的一端使得衔铁绕中部转动,衔铁的另一端驱动推片的另一端,使得推片的另一端绕推片与基座的连接处转动,推片的另一端转动时即可驱动弹性端子相对基座转动,进而实现弹性端子与静端子的导通;简化继电器的构造设计,降低继电器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推片及衔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基座 2—铁芯 3—线圈
4—衔铁 5—推片 6—静端子
7—弹性端子 8—本体 9—突柱
11—主体部 12—突块部 13—圆轴体
14—圆轴孔 15—限位体 16—凹孔
17—第一板体 18—第二板体 19—过渡板体
21—第三板体 211—突片 22—第四板体
23—复位弹片 24—弹片部 25—凸板
26—限位块 27—翅片 28—塑料壳
29—容置盲孔 31—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包括基座1、铁芯2、线圈3、衔铁4、推片5、静端子6及弹性端子7,基座1采用绝缘塑料制成,基座1包括本体8及与本体8连接的突柱9,本体8大致为矩形平板,本体8与突柱9垂直设置,铁芯2装设在突柱9内,线圈3缠绕在突柱9外侧,线圈3环绕铁芯2设置,静端子6、弹性端子7均装设在本体8上,静端子6、弹性端子7彼此间隔设置;所述衔铁4的中部转动设置在基座1上或/和铁芯2的一端上,铁芯2的另一端用于吸引衔铁4的一端,推片5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本体8上,衔铁4的另一端用于驱动推片5的另一端使得推片5转动,转动的推片5的另一端驱动弹性端子7导通静端子6。
线圈3得电后,铁芯2吸引衔铁4的一端使得衔铁4绕转动,衔铁4的另一端驱动推片5的另一端,使得推片5的另一端绕推片5与基座1的连接处转动,推片5的另一端转动时即可驱动弹性端子7相对基座1转动,进而实现弹性端子7与静端子6的导通;当线圈3失电后,弹性端子7在自身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驱动推片5反向转动复位,推片5反向转动时驱动衔铁4反向转动复位,直至弹性端子7与静端子6彼此断开;简化继电器的构造设计,降低继电器的制造成本。
所述推片5包括主体部11及两个突块部12,主体部11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本体8上,两个突块部12分别位于主体部11的另一端的两侧,即主体部11位于两个突块部12之间,一个突块部12用于抵触衔铁4的另一端,另一个突块部12用于抵触弹性端子7。线圈3得电后,铁芯2吸引衔铁4的一端使得衔铁4转动,由于衔铁4的另一端抵触在突块部12上,衔铁4的另一端即可经由突块部12推动推片5转动,转动的推片5经由另一突块部12驱动弹性端子7转动,进而使得弹性端子7导通静端子6。
所述主体部11的一端设有圆轴体13,本体8设有用于容设圆轴体13的圆轴孔14,圆轴体13转动容设在圆轴孔14内。当衔铁4的另一端推动推片5的另一端时,推片5的一端的圆轴体13即可在圆轴孔14内转动,进而实现推片5相对基座1的转动,经由圆轴体13与圆轴孔14的配合,确保推片5平稳地转动,提升继电器的使用性能。
所述圆轴体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圆轴体13分别位于主体部11的一端的两侧,主体部11的一端还设有位于两个圆轴体13之间的限位体15,限位体15的中心轴线与两个圆轴体13的中心轴线重合,限位体15的横截面半径大于圆轴体13的横截面半径;圆轴孔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圆轴体13分别转动容设在两个圆轴孔14内,本体8还设有连通两个圆轴孔14的凹孔16,凹孔16用于容设限位体15,限位体15与两个圆轴体13连接的两端分别与凹孔16两侧的侧壁配合。
当推片5装设在基座1上之后,限位体15容设在凹孔16内,两个圆轴体13分别容设在两个圆轴孔14内,利用凹孔16两侧的侧壁分别挡止限位体15与两个圆轴体13连接的两端,在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防止推片5沿两个圆轴体13的连线来回窜动。
所述铁芯2呈U型,铁芯2包括第一板体17、第二板体18、连接第一板体17与第二板体18的过渡板体19,第一板体17与第二板体18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第一板体17、第二板体18均与过渡板体19垂直设置,第一板体17贯穿突柱9,衔铁4的中部转动设置在第二板体18远离过渡板体19的一端,第一板体17远离过渡板体19的一端用于吸引衔铁4的一端。
线圈3得电后,铁芯2的第一板体17吸引衔铁4的一端使得衔铁4转动,直至衔铁4的一端抵触在第一板体17上,使得电磁铁的磁感线在第一板体17、第二板体18及衔铁4构成的闭合回路中循环,确保弹性端子7可以稳稳地导通静端子6,提升继电器的使用性能。
所述衔铁4大致呈L型,衔铁4包括第三板体21及自第三板体21的弯折延伸的第四板体22,第三板体21与第四板体22的连接处转动设置在第二板体18远离过渡板体19的一端上,第一板体17远离过渡板体19的一端用于吸引第三板体21,第四板体22用于经由推片5的另一端驱动弹性端子7导通静端子6。
线圈3得电后,第一板体17吸引第三板体21,使得衔铁4以第三板体21与第四板体22的连接处为中心支点转动,第四板体22转动时即可驱动推片5相对基座1转动,推片5转动时即可驱动弹性端子7转动,直至第三板体21抵触在第一板体17上,此时弹性端子7即可导通静端子6。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装设在第二板体18上的复位弹片23,复位弹片23设有弹片部24,第三板体21与第四板体22的连接处转动设置在弹片部24及第二板体18远离过渡板体19的一端之间。线圈3得电后,第一板体17吸引第三板体21,使得衔铁4转动,衔铁4转动时驱动复位弹片23的弹片部24弹性变形;线圈3失电后,弹片部24自身的弹性力与弹性端子7的弹性力一起配合,使得推片5及衔铁4快速复位,提升继电器的使用性能。
所述第三板体21设有突片211,第三板体21设有贯穿第四板体22的穿孔(图中未标号),弹片部24经由穿孔抵触在突片211上,突片211夹持在弹片部24与第二板体18远离过渡板体19的一端之间。线圈3得电后,铁芯2的一端吸引衔铁4使得衔铁4绕第二板体18远离过渡板体19的一端转动,衔铁4转动时连带突片211一起转动,由于弹片部24抵触在突片211上,突片211转动时即可驱动复位弹片23的弹片部24弹性变形。通过在第四板体22上设置穿孔,弹片部24直接穿过抵触在突片211上,无需弹片部24从衔铁4的两侧弯折,简化复位弹片23的构造设计,降低复位弹片23的制造成本。
所述突柱9远离本体8的一端设有彼此间隔的两个凸板25,两个凸板25彼此靠近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块26,第三板体21位于两个凸板25的限位块26之间,利用两个突片211分别挡止第三板体21的两侧,防止第三板体21沿两个凸板25之间的连线来回窜动;第三板体21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两个凸板25之间的翅片27,第四板体22、翅片27分别位于限位块26的两侧,待继电器组装完成后,利用两个限位块26分别阻挡两个翅片27,防止第三板体21从两个凸板25之间退出。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与基座1可拆卸连接的塑料壳28,塑料壳28设有容置盲孔29及位于容置盲孔29内的隔离板31,基座1用于将铁芯2、线圈3、衔铁4、推片5、静端子6及弹性端子7封装在容置盲孔29内,利用塑料壳28保护继电器的各个配件,防止外界的物件碰撞继电器的配件致使其损坏;突柱9、铁芯2、线圈3、衔铁4位于隔离板31的同一侧,推片5、静端子6、弹性端子7位于隔离板31的另一侧,推片5的另一端贯穿隔离板31与衔铁4的另一端配合,静端子6与弹性端子7构成触点组件,利用隔离板31将触点组件与电磁铁隔离开,避免电磁铁的磁性对触点组件正常使用造成干扰,提升继电器的使用性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包括基座、铁芯、线圈、衔铁、推片、静端子及弹性端子,基座包括本体及与本体连接的突柱,铁芯装设于突柱内,线圈缠绕于突柱外侧,线圈环绕铁芯设置,静端子、弹性端子均装设于本体,静端子、弹性端子彼此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的中部转动设置于基座或/和铁芯的一端,铁芯的另一端用于吸引衔铁的一端,推片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本体,衔铁的另一端用于经由推片的另一端驱动弹性端子导通静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片转动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片包括主体部及两个突块部,主体部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本体,两个突块部分别位于主体部的另一端的两侧,一个突块部用于抵触衔铁的另一端,另一个突块部用于抵触弹性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片转动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圆轴体,本体设有用于容设圆轴体的圆轴孔,圆轴体转动容设于圆轴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片转动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轴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圆轴体分别位于主体部的一端的两侧,主体部的一端还设有位于两个圆轴体之间的限位体,限位体的中心轴线与两个圆轴体的中心轴线重合,限位体的横截面半径大于圆轴体的横截面半径;圆轴孔的数量为两个,本体还设有连通两个圆轴孔的凹孔,凹孔用于容设限位体,限位体与两个圆轴体连接的两端分别与凹孔两侧的侧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片转动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呈U型,铁芯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连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过渡板体,第一板体贯穿突柱,衔铁的中部转动设置于第二板体远离过渡板体的一端,第一板体远离过渡板体的一端用于吸引衔铁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片转动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呈L型,衔铁包括第三板体及自第三板体的弯折延伸的第四板体,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的连接处转动设置于第二板体远离过渡板体的一端,第一板体远离过渡板体的一端用于吸引第三板体,第四板体用于经由推片的另一端驱动弹性端子导通静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片转动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包括装设于第二板体的复位弹片,复位弹片设有弹片部,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的连接处转动设置于弹片部及第二板体远离过渡板体的一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片转动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体设有突片,第三板体设有贯穿第四板体的穿孔,弹片部经由穿孔抵触于突片,突片夹持于弹片部与第二板体远离过渡板体的一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片转动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柱远离本体的一端设有彼此间隔的两个凸板,两个凸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块,第三板体位于两个凸板的限位块之间,第三板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两个凸板之间的翅片,第四板体、翅片分别位于限位块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片转动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与基座可拆卸连接的塑料壳,塑料壳设有容置盲孔及位于容置盲孔内的隔离板,基座用于将铁芯、线圈、衔铁、推片、静端子及弹性端子封装在容置盲孔内,突柱、铁芯、线圈、衔铁位于隔离板的同一侧,推片、静端子、弹性端子位于隔离板的另一侧,推片的另一端贯穿隔离板与衔铁的另一端配合。
CN201721311048.XU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 Active CN207338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1048.XU CN207338263U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1048.XU CN207338263U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38263U true CN207338263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67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11048.XU Active CN207338263U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382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4788A (zh) * 2017-10-10 2018-01-30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4788A (zh) * 2017-10-10 2018-01-30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
CN107644788B (zh) * 2017-10-10 2020-07-10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44788A (zh) 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
EP2820968A1 (en) Case having non-insertion type interfac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3183355U (ja) 自動位置決め機能付き電子装置
US965384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nectors with rotatable anchors
CN207338263U (zh) 一种推片转动式继电器
CN108511272A (zh) 一种改良式直立磁保持继电器
CN207217419U (zh) 一种衔铁滑动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07338261U (zh) 一种自动复位式继电器
CN202602380U (zh)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CN107658187A (zh) 一种衔铁组件改良式继电器
CN207338262U (zh) 一种触点防护式继电器
CN107658188B (zh) 一种动铁芯内置式继电器
CN205790810U (zh) 接口和电子设备
WO2021012865A1 (zh) 终端设备、数据线及终端设备组件
CN207398025U (zh) 一种带有内屏蔽罩的继电器
CN107644787A (zh) 一种自动复位式继电器
CN20892346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086641U (zh) 滤光片的调整装置
CN207217420U (zh) 一种用于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
CN207896036U (zh) 一种触头保护式继电器
CN208045413U (zh) 一种抗振式继电器
CN108306476B (zh) 一种发电装置和自发电开关装置
CN108321056B (zh) 一种用电磁铁推动的断路器
CN112564022A (zh) 一种防止外力拔出连接设备增强连接的电视机
CN207381330U (zh) 一种衔铁组件改良式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