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3464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23464U
CN208923464U CN201821430162.9U CN201821430162U CN208923464U CN 208923464 U CN208923464 U CN 208923464U CN 201821430162 U CN201821430162 U CN 201821430162U CN 208923464 U CN208923464 U CN 208923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electronic equipment
elastic slice
jack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301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鹏
丁以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301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23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23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234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中,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设置于设备本体上的插孔,插孔包括在设备本体上形成开口的侧壁,电子设备还包括:贯穿侧壁的通孔,位于插孔外并正对通孔设置的弹片,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相连的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设置在侧壁上并靠近开口,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连通时,供电电路与驱动装置形成闭合回路,驱动装置驱动弹片插入通孔并堵住插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从而保证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现有的电子设备通常需要接入电源进行供电/充电,或者是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等,因此需要设置充电孔、耳机孔等插孔。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插孔是裸露在外的,在电子设备的使用的过程中,一旦发生电子设备不小心掉入水里或者被水淋到等情况,外部环境的水就会进入插孔中、导致插孔的功能损坏,甚至外部环境的水经由插孔进入电子设备,导致电子设备发生故障,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从而保证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上的插孔,所述插孔包括在所述设备本体上形成开口的侧壁,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贯穿所述侧壁的通孔,位于所述插孔外并正对所述通孔设置的弹片,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的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设置在所述侧壁上并靠近所述开口,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连通时,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驱动装置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弹片插入所述通孔并堵住所述插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所述侧壁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设置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由于水是一种弱导电物质,当水刚进入插孔时,就会将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连通,使得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驱动装置形成闭合回路,从而能够及时检测到水进入插孔,使得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及时驱动所述弹片插入所述通孔并堵住所述插孔,从而防止水进入插孔深处,避免了插孔的功能损坏,同时避免了水经由插孔进入设备本体、导致设备本体发生短路而烧坏的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的防水性,从而保证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另外,还包括用于抵持所述弹片的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弹片位于所述插孔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弹片从所述插孔的一侧插入所述通孔、并从所述插孔的另一侧穿出后抵持在所述挡板上。
另外,所述挡板包括经由转轴连接并相互形成夹角的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弹片包括朝向所述开口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侧面,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在所述侧面上,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在所述第二表面上。通过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在所述侧面上,能够防止所述弹片过度穿过所述通孔、甚至整个弹片从另一侧完全穿出而不能堵住所述插孔的问题;同时,通过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在所述第二表面上,使得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侧壁紧密贴合,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电子设备的防水性。
另外,所述弹片从所述插孔的一侧插入所述通孔后抵持在与所述通孔正对的所述内壁上。如此设置,结构简单,具有成本优势。
另外,所述驱动装置为电磁铁,所述弹片靠近所述电磁铁一侧设置有磁体,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连通时,所述电磁铁在靠近所述弹片一侧产生的磁极极性与所述磁体极性相同。如此设置,能够方便的通过控制供电电路的连通来控制驱动装置,从而驱动所述弹片插入所述通孔并堵住所述插孔;通过控制供电电路的断开来撤销驱动装置对弹片的驱动力,方便后续弹片复位。
另外,还包括与所述弹片固定连接的弹性件,当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连通时,所述弹片拉伸所述弹性件,当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断开时,所述弹性件复原并带动所述弹片复位。如此设置,能够在供电电路断开时,所述弹片在弹性件的驱动下自动复位,无需人工控制弹片复位,提高了便利性。
另外,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如此设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另外,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如此设置,能够在仅有少量水接触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时,就能够导通所述供电电路,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灵敏性,进一步提高了电子设备的防水性。
另外,所述弹片包括朝向所述开口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设置有胶垫。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小所述弹片与所述侧壁之间的缝隙,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
另外,所述插孔为耳机插孔。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弹片、磁体和交点组成的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弹片未插入通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弹片插入通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100,如图1至2所示,包括:设备本体11,以及设置于设备本体11上的插孔12,插孔12包括在设备本体11上形成开口13的侧壁121,还可以包括与侧壁121相连的底壁122,电子设备100还包括:贯穿侧壁121的通孔14,位于插孔12外并正对通孔14设置的弹片15,驱动装置16以及与驱动装置16相连的供电电路17,供电电路17包括第一触点171和第二触点172,第一触点171和第二触点172设置在侧壁121上并靠近开口13,第一触点171和第二触点172连通时,供电电路17与驱动装置16形成闭合回路,驱动装置16驱动弹片15插入通孔14并堵住插孔12。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侧壁121上靠近开口13的位置设置第一触点171和第二触点172,由于水是一种弱导电物质,当水刚进入插孔12时,就会将第一触点171和第二触点172连通,使得供电电路17与驱动装置16形成闭合回路,从而能够及时检测到水进入插孔12,使得驱动装置16能够及时驱动弹片15插入通孔14并堵住插孔12,从而防止水进入插孔12深处,避免了插孔12的功能损坏,同时避免了水经由插孔12进入设备本体11、导致设备本体11发生短路而烧坏的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防水性,从而保证电子设备100的可靠性。
本实施方式中,插孔12为耳机插孔,可以理解的是,插孔12也可以是USB充电孔等。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也可以是固定设备等。
具体的说,弹片15从插孔12的一侧插入通孔14后抵持在与通孔14正对的内壁上。如此设置,结构简单,具有成本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驱动装置16为电磁铁,弹片15靠近电磁铁一侧设置有磁体18,第一触点171和第二触点172连通时,电磁铁在靠近弹片15一侧产生的磁极极性与磁体18极性相同。即当第一触点171和第二触点172连通时,供电电路17和电磁铁构成回路,根据电生磁的原理,电磁铁产生磁极,由于电磁铁在靠近弹片15一侧产生的磁极极性与磁体18极性相同,根据同极性相斥原理,电磁铁产生的磁极和磁体18产生斥力,从而驱动弹片15插入通孔14并堵住插孔12,如此设置,能够方便的通过控制供电电路17的连通来控制驱动装置16,从而驱动弹片15插入通孔14并堵住插孔12;通过控制供电电路17的断开来撤销驱动装置16对弹片15的驱动力,方便后续弹片15复位。另外,供电电路17还包括电源173,通过控制电源173的接入方向以及电磁铁的线圈绕制方向,来控制电磁铁在靠近弹片15一侧产生的磁极极性,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源的接入方向仅为一种实例,不构成限制。
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本实施方式中,电磁铁为螺旋线圈,可以理解的是,电磁铁也可以是在铁芯的外部缠绕的导电绕组,其中,铁芯可以制成条形或蹄形状,以使铁芯更加容易磁化;另外,铁芯可以采用软铁或硅钢材料,从而消磁较快,如此设置,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就随之消失,使得弹片15能够在水褪去之后及时复位,方便了后续插孔12的使用。
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与弹片15固定连接的弹性件19,当第一触点171和第二触点172连通时,弹片15拉伸弹性件19,当第一触点171和第二触点172断开时,弹性件19复原并带动弹片15复位。如此设置,能够在供电电路17断开时,弹片15在弹性件19的驱动下自动复位,无需人工控制弹片15复位,提高了便利性。其中,弹性件19可以为弹簧,如此设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19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的部件。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触点171和第二触点172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如此设置,能够在仅有少量水接触第一触点171和第二触点172时,就能够导通供电电路17,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灵敏性,进一步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防水性。另外,第一触点171和第二触点172距离开口13的距离相等。
可选的,弹片15包括朝向开口13的第一表面151,第一表面151的表面设置有胶垫20。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小弹片15与侧壁121之间的缝隙,提高电子设备100的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200,如图3至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弹片15从插孔12的一侧插入通孔14后抵持在与通孔14正对的内壁上。而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抵持弹片15的挡板21,挡板21和弹片15位于插孔12的相对的两侧,弹片15从插孔12的一侧插入通孔14、并从插孔12的另一侧穿出后抵持在挡板21上。
本实施方式中,挡板21包括经由转轴211连接并相互形成夹角的第一抵持部212和第二抵持部213,弹片15包括朝向开口13的第一表面151、与第一表面151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152、以及连接第一表面151和第二表面152的侧面153,第一抵持部212抵持在侧面153上,第二抵持部213抵持在第二表面152上。弹片15从插孔12的一侧穿出,当弹片15到达挡板21时,第一抵持部212抵持在挡板21的侧面153上产生压力,利用转轴旋动第一抵持部212,第二抵持部213随之旋动,进而第二抵持部213抵持在第二表面152上,通过第一抵持部212抵持在侧面153上,能够防止弹片15过度穿过通孔14、甚至整个弹片15从另一侧完全穿出而不能堵住插孔12的问题;同时,通过第二抵持部213抵持在第二表面152上,使得第一表面151与侧壁121紧密贴合,进一步提高了电子设备200的防水性。
具体的说,第二抵持部213包括与第一抵持部212相连、且与第一抵持部212垂直的连接部2131、以及自连接部2131远离第一抵持部212一端弯折延伸的接触部2132,第一抵持部212与接触部2132位于连接部2131同侧,如此设置,第二抵持部213能够更牢稳的抵持在第二表面152上。进一步的,接触部2132与连接部2131垂直,如此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抵持部213抵持在第二表面152上的牢稳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抵持部213也可以为与第一抵持部212相连、且与第一抵持部212垂直或形成锐角的结构,均可以实现类似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上的插孔,所述插孔包括在所述设备本体上形成开口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贯穿所述侧壁的通孔,位于所述插孔外并正对所述通孔设置的弹片,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的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设置在所述侧壁上并靠近所述开口,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连通时,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驱动装置形成闭合回路,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弹片插入所述通孔并堵住所述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抵持所述弹片的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弹片位于所述插孔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弹片从所述插孔的一侧插入所述通孔、并从所述插孔的另一侧穿出后抵持在所述挡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经由转轴连接并相互形成夹角的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弹片包括朝向所述开口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侧面,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在所述侧面上,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在所述第二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从所述插孔的一侧插入所述通孔后抵持在与所述通孔正对的所述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磁铁,所述弹片靠近所述电磁铁一侧设置有磁体,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连通时,所述电磁铁在靠近所述弹片一侧产生的磁极极性与所述磁体极性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弹片固定连接的弹性件,当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连通时,所述弹片拉伸所述弹性件,当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断开时,所述弹性件复原并带动所述弹片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朝向所述开口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设置有胶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为耳机插孔。
CN201821430162.9U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23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0162.9U CN208923464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0162.9U CN208923464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23464U true CN208923464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03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3016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23464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234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9360A (zh) * 2020-08-25 2020-11-20 杭州伊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计算机硬件接口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9360A (zh) * 2020-08-25 2020-11-20 杭州伊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计算机硬件接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7401B2 (en) Recharg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994241B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安全插座
US2016008766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4868295A (zh) 一种采用电磁分离的智能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US11870274B2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CN20892346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497708A (zh) 一种方便灵活的智能书桌
WO2014168337A1 (ko) 자력식 인터페이스
US20230124744A1 (en) Wearable Device Assembly
CN105826957B (zh) 电子装置
KR101348933B1 (ko) 전자기기용 자력식 인터페이스 장치
CN204145574U (zh) 手机卡自动装卸装置
CN205453188U (zh) 一种充电组件和一种电子产品的充电装置
CN217406205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106252975A (zh) 一种接口
CN107453117B (zh) 数据线插拔方法、数据线插拔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1417711Y (zh) 磁力开关
CN113871961A (zh) 连接组件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04517039U (zh) 接口公头和接口母头
CN209991587U (zh) 空调柜机、空调遥控器及空调器
CN210575494U (zh) 一种用于保护变压器线圈的绝缘件
CN207338261U (zh) 一种自动复位式继电器
CN109189167B (zh) 一种电脑机箱结构
CN109189166B (zh) 一种智能型电脑机箱
CN207381331U (zh) 一种铁芯摆动式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