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7930U -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37930U
CN207337930U CN201720540888.7U CN201720540888U CN207337930U CN 207337930 U CN207337930 U CN 207337930U CN 201720540888 U CN201720540888 U CN 201720540888U CN 207337930 U CN207337930 U CN 207337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ul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ystem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408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宏
叶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205408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37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37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37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服务端、管控端、用户端、医生查询端、数据云平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对接医院信息系统、临床数据中心、数据仓库,能够全面的采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信息,方便公众有效地查询,同时能实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跟踪随访以及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

Description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信息收集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信息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作为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成为人类的健康杀手。为了进一步加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控能力,一系列针对该疾病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相继展开。但是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而言,往往是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同时需要进行长期随访,这就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何高效、准确、便捷地实现这些研究数据的管理和应用,这是目前开展临床研究遇到的首要问题。
目前临床上记录的病案资料庞杂、零碎、无序,对其进行手工检索统计相当繁琐、费时,易造成部分资料的丢失,不利于临床、科研及随访工作的深入开展。另外,现行的医院管理模式中,病人的病案是以纸张病历的形式保存在病案室,而各种影像检查资料主要是以胶片或磁带为存储介质进行存放(X片、CT、MRI、DSA、PET等由病人自己保存或临床科室暂时保管),各科室诊断结果的独立性,使得信息难以实现共享,不利于患诊治效率。
有效的共享数据资源,对于临床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构建基于物联网、医疗信息、自动化、无线通信等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医疗信息采集系统,对于我国的医疗资源的规范、稳定、互联互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用新型针对临床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信息资源独立、各科室之间不能互联互通,以及各医院之间信息的自成体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同时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能够时刻关注患者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信息采集系统,所述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信息采集系统接入互联网和局域网中,能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较为全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疗信息,提高诊断率,同时便于患者病症的早期发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所述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服务端、管控端、用户端、医生查询端、数据云平台;
所述数据采集端包括数据交互模块、加密模块、原始数据存储器、数据处理器、标准化数据存储器和数据输出接口;数据交互模块设置有多个接口,可以和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数据中心、数据仓库进行对接,数据交互模块设置有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临床信息系统(CIS)、放射信息学系统(R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电子病历系统、手工录入系统等进行对接的接口;加密模块基于SSL协议对来自从数据交互模块上传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加密后的数据传到原始数据存储器,数据处理器对原始数据库中结构化、半结构化和自由文本数据进行后结构处理,统一标准后传输到标准化数据存储器;
所述服务端包括数据输入模块、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模块、信息处理分析模块、预诊断模块、数据存储器、数据输出模块;数据输入模块连接数据采集端的数据输出接口;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来自医生查询端、用户端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对不同身份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信息处理分析模块对来自数据采集端的数据进一步加工处理,并进一步的分析,分类上传至数据存储器中;预诊断模块对采集到的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判断的相关参数,通过服务器端的疾病智能判断数据库以及智能判断算法进行综合判断,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端;数据输出模块对接数据云平台以及医生查询端和用户端,将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云存储或者反馈;
所述管控端设置有数据维护模块;数据维护模块用于维护服务端的服务端的模块进行维护,确保信息的有效性;
所述用户端设置有用户身份认证模块、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信息反馈模块;用户身份认证模块用于辨识用户的身份信息,身份认证完成之后可以对其的身体状况的各参数进行输入;输入的与病征相关的参数上传到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将采集到的参数上传到预诊断模块,由预诊断模块运算分析后将判断结果输出到用户端的信息反馈模块;
所述医生查询端设置有医生身份认证模块、数据调取模块、以及信息输出模块;医生通过医生身份认证模块认证后,可以调取患者的信息以及其他存储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患者健康状况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信息输出模块输出;
所述数据云平台包括病例数据库、医嘱数据库、疾病病征数据库、医生信息数据库;数据云平台对接服务端的数据存储器,将存储于数据存储器中的分类数据上传到云平台进行保存;
进一步,所述预诊断模块采用现有的“贝叶斯算法”进行智能判断,此模块能够定期更新急性冠脉综合征智能判断的模型和算法。
进一步,所述的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包括语音输入单元、文字输入单元、图像输入单元。选择语音输入单元时,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会为用户提供基于HMM的语音录入界面,用户通过手持设备录入相关语音;选择文字输入单元时,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会为用户提供一个基于HTML页面的文本录入界面,用户通过手持设备录入相关信息;选择图像输入单元时,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将调用设备内置的相机进行拍照,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提供一个包含文本框的HTML页面,用户可以在文本框中填写与图片相关的描述信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手持设备可以是手机、PC、PDA等。
进一步,数据采集端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包括但不限于wifi、蓝牙、红外、3G/4G。
进一步,数据采集端还包括数据实时同步服务器,所述实时同步服务器可以实时获取患者的即时检查信息。
进一步,所述医生查询终端设置有身份验证设备;所述身份验证设备可以识别患者的身份,然后医生通过服务端对患者的数据进行采集,或者通过数据采集端直接调取实时同步服务器获取的患者的即时检查信息。
进一步,所述身份验证设备选自:身份证阅读设备,或者医保卡阅读设备,或者条码、二维码扫描设备。
进一步,所述服务端还包括备份数据库,采用双工运行或采用磁盘阵列技术,将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定期备份。
进一步,所述用户端包括语音播报模块,可以对来自服务端的反馈结果采用语音的方式进行播报。
进一步,所述用户端包括GPS定位模块,能够迅速定位具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用户,实现相关用户的迅速就医。
进一步,所述管控端设置有预警模块,对于非法操作,系统会根据设定的操作级别采用设定的形式自动报警(比如给系统管理员发送电子邮件、短消息、在线消息),并根据定制的策略实现资源的自我保护功能(如锁定账户、锁定要访问的资源、锁定访问IP)。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户身份认证方面,可以使用现有技术的多种方式进行认证,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名+密码、或者USB Key+口令或登录名的方式,对于普通级别的用户可以采用用户名+密码的基本验证方式,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用户可以采用USB Key+口令或登录名的双重认证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采集系统,重点保证的是数据安全,本采集系统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开放性系统,系统本身用于运算、判断的数据只能由系统所有者掌握,普通用户可以向系统发出提供服务的请求,服务端可以根据其权限为其提供服务。
本实用新型采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采用以IHe、HLE为代表的信息系统规范,该平台以软件服务模式(SaaS)作为不同医院之间的协同服务方式,系统的生理参数检测稳定可靠、灵活性强、支持多种设备的参数采集,自动化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信息收集系统应用范围广,不仅能实现医院间的信息共享,还能实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跟踪随访以及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
本实用新型中的信息收集系统能够全面的采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信息,不仅包括已确认的患者的纸质病历、电子病历、医学影像、放射信息和实验检查信息,还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科研研究信息、用户提交的信息及互动模块中交流的信息。方便公众有效地查询急性冠脉综合征信息,从而实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预防或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数据采集端结构图;
图3是服务端结构图;
图4是用户端结构图;
图5是医生查询端结构图。
图中,1、数据采集端,11、数据交互模块,12、加密模块,13、原始数据库模块,14、数据处理器,15、标准化数据存储器,16、数据输出接口,17、数据实时同步服务器,18、无线通讯模块,2、服务端,21、数据输入模块,22、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模块,23、信息处理分析模块,24、数据存储器,25、预诊断模块,26、数据输出模块,27、备份数据库,3、管控端,4、用户端,41、用户身份认证模块,42、GPS定位模块,43、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1、语音输入单元,432、文字输入单元,433、图像输入单元,44、信息反馈模块,45、语音播报模块,5、医生查询端,51、医生身份认证模块,52、数据调取模块,53、信息输出模块,6、数据云平台,61、病例数据库,62、医嘱数据库,63、疾病病征数据库,64、医生信息数据库,7、身份验证设备,71、身份阅读设备,72、医保卡阅读设备,73、条码、二维码扫描设备
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
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所述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1、服务端2、管控端3、用户端4、医生查询端5、数据云平台6;
数据采集端1包括数据交互模块11、加密模块12、原始数据存储器13、数据处理器14、标准化数据存储器15和数据输出接口16;数据交互模块11设置有多个接口,可以和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数据中心、数据仓库进行对接,数据交互模块11设置有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临床信息系统(CIS)、放射信息学系统(R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电子病历系统、手工录入系统等进行对接的接口;加密模块12基于SSL协议对来自从数据交互模块11上传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加密后的数据传到原始数据存储器13,数据处理器14对原始数据存储器13中结构化、半结构化和自由文本数据进行后结构处理,统一标准后传输到标准化数据存储器15;
服务端2包括数据输入模块21、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模块22、信息处理分析模块23、数据存储器24、预诊断模块25、数据输出模块26;数据输入模块21连接数据采集端1的数据输出接口16;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模块22用于对来自医生查询端5、用户端4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对不同身份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信息处理分析模块23对来自数据采集端1的数据进一步加工处理,并进一步的分析,分类上传至数据存储器24中;预诊断模块25对采集到的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判断的相关参数,通过服务器端2的疾病智能判断数据库以及智能判断算法进行综合判断,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端4;数据输出模块26对接数据云平台6以及医生查询端5和用户端4,将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云存储或者反馈;
管控端3设置有数据维护模块,用于维护服务端2的模块,确保信息的有效性;
用户端4设置有用户身份认证模块41、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信息反馈模块44;用户身份认证模块41用于辨识用户的身份信息,身份认证完成之后可以对其的身体状况的各参数进行输入;输入的与病征相关的参数上传到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包括语音输入单元431、文字输入单元432、图像输入单元433,不同的单元可以对不同的信息进行输入,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将采集到的参数上传到预诊断模块25,由预诊断模块25运算分析后将判断结果输出到用户端的信息反馈模块44;
医生查询端5设置有医生身份认证模块51、数据调取模块52、以及信息输出模块53;医生通过医生身份认证模块51认证后,可以调取患者的信息以及其他存储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患者健康状况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信息输出模块53输出;
数据云平台6包括病例数据库61、医嘱数据库62、疾病病征数据库63、医生信息数据库64;数据云平台6对接服务端2的数据存储器24,将存储于数据存储器24中的分类数据上传到云平台进行保存。
实施例2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
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所述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1、服务端2、管控端3、用户端4、医生查询端5、数据云平台6;
所述数据采集端1包括数据交互模块11、加密模块12、原始数据存储器13、数据处理器14、标准化数据存储器15、数据输出接口16、数据实时同步服务器17、无线通讯模块18,数据交互模块11设置有多个接口,可以和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数据中心、数据仓库进行对接,数据交互模块11设置有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临床信息系统(CIS)、放射信息学系统(R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电子病历系统、手工录入系统等进行对接的接口;加密模块12基于SSL协议对来自从数据交互模块11上传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加密后的数据传到原始数据存储器13,数据处理器14对原始数据存储器13中结构化、半结构化和自由文本数据进行后结构处理,统一标准后传输到标准化数据存储器15;无线通讯模块18可以是wifi、蓝牙、红外、3G/4G;
服务端2包括数据输入模块21、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模块22、信息处理分析模块23、数据存储器24、预诊断模块25、数据输出模块26;数据输入模块21连接数据采集端1的数据输出接口16;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模块22用于对来自医生查询端5、用户端4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对不同身份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信息处理分析模块23对来自数据采集端1的数据进一步加工处理,并进一步的分析,分类上传至数据存储器24中;预诊断模块25对采集到的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判断的相关参数,通过服务器端2的疾病智能判断数据库以及智能判断算法进行综合判断,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端4;数据输出模块26对接数据云平台6以及医生查询端5和用户端4,将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云存储或者反馈;
管控端3设置有数据维护模块,用于维护服务端2的模块,确保信息的有效性;
用户端4设置有用户身份认证模块41、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信息反馈模块44;用户身份认证模块41用于辨识用户的身份信息,身份认证完成之后可以对其的身体状况的各参数进行输入;输入的与病征相关的参数上传到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包括语音输入单元431、文字输入单元432、图像输入单元433,不同的单元可以对不同的信息进行输入,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将采集到的参数上传到预诊断模块25,由预诊断模块25运算分析后将判断结果输出到用户端的信息反馈模块44;
医生查询端5设置有医生身份认证模块51、数据调取模块52、以及信息输出模块53和身份验证设备7,医生通过医生身份认证模块51认证后,可以调取患者的信息以及其他存储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患者健康状况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信息输出模块53输出;身份验证设备7设置有身份阅读设备71、医保卡阅读设备72、条码、二维码扫描设备73,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身份证、医保卡、条码/二维码调取患者的信息,数据调取模块52与数据实时同步服务器17对接,医生可以调取患者的即时检查信息如心电图、血检报告等进行诊断;
数据云平台6包括病例数据库61、医嘱数据库62、疾病病征数据库63、医生信息数据库64;数据云平台6对接服务端2的数据存储器24,将存储于数据存储器24中的分类数据上传到云平台进行保存。
实施例3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
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所述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1、服务端2、管控端3、用户端4、医生查询端5、数据云平台6;
数据采集端1包括数据交互模块11、加密模块12、原始数据存储器13、数据处理器14、标准化数据存储器15、数据输出接口16、数据实时同步服务器17、无线通讯模块18,数据交互模块11设置有多个接口,可以和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数据中心、数据仓库进行对接,数据交互模块11设置有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临床信息系统(CIS)、放射信息学系统(R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电子病历系统、手工录入系统等进行对接的接口;加密模块12基于SSL协议对来自从数据交互模块11上传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加密后的数据传到原始数据存储器13,数据处理器14对原始数据存储器13中结构化、半结构化和自由文本数据进行后结构处理,统一标准后传输到标准化数据存储器15;无线通讯模块18可以是wifi、蓝牙、红外、3G/4G。
服务端2包括数据输入模块21、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模块22、信息处理分析模块23、数据存储器24、预诊断模块25、数据输出模块26;数据输入模块21连接数据采集端1的数据输出接口16;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模块22用于对来自医生查询端5、用户端4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对不同身份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信息处理分析模块23对来自数据采集端1的数据进一步加工处理,并进一步的分析,分类上传至数据存储器24中;预诊断模块25对采集到的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判断的相关参数,通过服务器端2的疾病智能判断数据库以及智能判断算法进行综合判断,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端4;数据输出模块26对接数据云平台6以及医生查询端5和用户端4,将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云存储或者反馈;
管控端3设置有数据维护模块,用于维护服务端2的模块,确保信息的有效性;
用户端4设置有用户身份认证模块41、GPS定位模块42、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信息反馈模块44;用户身份认证模块41用于辨识用户的身份信息,身份认证完成之后可以对其的身体状况的各参数进行输入;输入的与病征相关的参数上传到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包括语音输入单元431、文字输入单元432、图像输入单元433,不同的单元可以对不同的信息进行输入,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将采集到的参数上传到预诊断模块25,由预诊断模块25运算分析后将判断结果输出到用户端的信息反馈模块44;GPS定位模块42能够迅速定位具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用户,实现相关用户的迅速就医;
医生查询端5设置有医生身份认证模块51、数据调取模块52、以及信息输出模块53和身份验证设备7,医生通过医生身份认证模块51认证后,可以调取患者的信息以及其他存储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患者健康状况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信息输出模块53输出;身份验证设备7设置有身份阅读设备71、医保卡阅读设备72、条码、二维码扫描设备73,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身份证、医保卡、条码/二维码调取患者的信息,数据调取模块52与数据实时同步服务器17对接,医生可以调取患者的即时检查信息如心电图、血检报告等进行诊断;
数据云平台6包括病例数据库61、医嘱数据库62、疾病病征数据库63、医生信息数据库64;数据云平台6对接服务端2的数据存储器24,将存储于数据存储器24中的分类数据上传到云平台进行保存。
实施例4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
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所述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1、服务端2、管控端3、用户端4、医生查询端5、数据云平台6;
数据采集端1包括数据交互模块11、加密模块12、原始数据存储器13、数据处理器14、标准化数据存储器15、数据输出接口16、数据实时同步服务器17、无线通讯模块18,数据交互模块11设置有多个接口,可以和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数据中心、数据仓库进行对接,数据交互模块11设置有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临床信息系统(CIS)、放射信息学系统(R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电子病历系统、手工录入系统等进行对接的接口;加密模块12基于SSL协议对来自从数据交互模块11上传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加密后的数据传到原始数据存储器13,数据处理器14对原始数据存储器13中结构化、半结构化和自由文本数据进行后结构处理,统一标准后传输到标准化数据存储器15;无线通讯模块18可以是wifi、蓝牙、红外、3G/4G;
服务端2包括数据输入模块21、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模块22、信息处理分析模块23、数据存储器24、预诊断模块25、数据输出模块26、备份数据库27;数据输入模块21连接数据采集端1的数据输出接口16;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模块22用于对来自医生查询端5、用户端4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对不同身份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信息处理分析模块23对来自数据采集端1的数据进一步加工处理,并进一步的分析,分类上传至数据存储器24中;预诊断模块25对采集到的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判断的相关参数,通过服务器端2的疾病智能判断数据库以及智能判断算法进行综合判断,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端4;数据输出模块26对接数据云平台6以及医生查询端5和用户端4,将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云存储或者反馈;备份数据库27将数据存储器24中的数据定期备份。
管控端3设置有数据维护模块、预警模块;数据维护模块用于维护服务端2的模块,确保信息的有效性;
用户端4设置有用户身份认证模块41、GPS定位模块42、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信息反馈模块44、语音播报模块45;用户身份认证模块41用于辨识用户的身份信息,身份认证完成之后可以对其的身体状况的各参数进行输入;输入的与病征相关的参数上传到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包括语音输入单元431、文字输入单元432、图像输入单元433,不同的单元可以对不同的信息进行输入,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43将采集到的参数上传到预诊断模块25,由预诊断模块25运算分析后将判断结果输出到用户端的信息反馈模块44;GPS定位模块42能够迅速定位具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用户,实现相关用户的迅速就医,语音播报模块45可以对来自服务端2的反馈结果采用语音的方式进行播报;
医生查询端5设置有医生身份认证模块51、数据调取模块52、以及信息输出模块53和身份验证设备7,医生通过医生身份认证模块51认证后,可以调取患者的信息以及其他存储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患者健康状况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信息输出模块53输出;身份验证设备7设置有身份阅读设备71、医保卡阅读设备72、条码、二维码扫描设备73,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身份证、医保卡、条码/二维码调取患者的信息,数据调取模块52与数据实时同步服务器17对接,医生可以调取患者的即时检查信息如心电图、血检报告等进行实时诊断;
数据云平台6包括病例数据库61、医嘱数据库62、疾病病征数据库63、医生信息数据库64;数据云平台6对接服务端2的数据存储器24,将存储于数据存储器24中的分类数据上传到云平台进行保存。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服务端、管控端、用户端、医生查询端、数据云平台;
所述数据采集端包括数据交互模块、加密模块、原始数据存储器、数据处理器、标准化数据存储器和数据输出接口;
所述服务端包括数据输入模块、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模块、信息处理分析模块、预诊断模块、数据存储器、数据输出模块;
所述管控端设置有数据维护模块;
所述用户端设置有用户身份认证模块、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信息反馈模块;
所述医生查询端设置有医生身份认证模块、数据调取模块、以及信息输出模块;
所述数据云平台包括病例数据库、医嘱数据库、疾病病征数据库、医生信息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例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采集与上报模块包括语音输入单元、文字输入单元、图像输入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例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端包括无线通讯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例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端还包括数据实时同步服务器,所述实时同步服务器可以实时获取患者的即时检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例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生查询终端设置有身份验证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病例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设备选自:
身份证阅读设备,或者医保卡阅读设备,或者条码、二维码扫描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例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还包括备份数据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例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语音播报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例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GPS定位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例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控端设置有预警模块。
CN201720540888.7U 2017-05-16 2017-05-16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 Active CN207337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0888.7U CN207337930U (zh) 2017-05-16 2017-05-16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0888.7U CN207337930U (zh) 2017-05-16 2017-05-16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37930U true CN207337930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75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40888.7U Active CN207337930U (zh) 2017-05-16 2017-05-16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379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6164A (zh) * 2018-10-18 2019-04-12 湖州市中心医院 一种医疗随访系统及其随访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6164A (zh) * 2018-10-18 2019-04-12 湖州市中心医院 一种医疗随访系统及其随访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0771A (zh) 一种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的系统
Lu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IOT in medical system
CN104463748B (zh) 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与云平台的影像学医疗信息共享系统
US11232855B2 (en) Near-real-time transmission of serial patient data to third-party systems
CN103258138A (zh) 中央问诊系统
CN206075353U (zh) 一种医院不良事件上报处理系统
CA286974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and viewing patient data
CN104219275A (zh) 癌症患者社区短信延续护理系统
Mohapatra et al. Sensor-cloud: a hybrid framework for 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
CN112104692A (zh) 一种医疗物联网健康监测方法
CN106790682A (zh) 一种远程会诊系统
CN104133999A (zh) 消化道疾病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系统
CN104851067A (zh) 基于大数据的康复临床诊疗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系统
CN104915576A (zh) 数字化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
CN207337930U (zh)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信息采集系统
Prodhan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advanced telemedicine model for the rural people of Bangladesh
Mamun-Ibn-Abdullah et al. Convergence platform of cloud computing and internet of things (IoT) for smart healthcare application
Bhuiyan et al. Iot based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and it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US20220101968A1 (en) Near-real-time transmission of serial patient data to third-party systems
CN110136790A (zh) 一种云共享电子病历信息系统
Cibuk et al. A novel solution approach and protocol design for bio-telemetry applications
CN107665733A (zh) 一种医疗信息共享系统
CN204229469U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养老信息设备
Saboori et al. IoT-based healthcare support services for arrhythmia: A review
CN113192587A (zh) 一种基于人员流动实现区域数据共享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