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5290U - 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35290U
CN207335290U CN201721375419.0U CN201721375419U CN207335290U CN 207335290 U CN207335290 U CN 207335290U CN 201721375419 U CN201721375419 U CN 201721375419U CN 207335290 U CN207335290 U CN 207335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valve
freeze
chuck
lyophilized
pla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754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king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k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king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Truk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754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35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35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35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所述冻干箱体内设有冻干板层,所述冻干箱体外围设有夹套,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和冷却器,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水冷换热器,当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一开关位置时,所述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冷却器和冻干板层依次连通形成板层冷却回路,当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二开关位置时,所述水冷换热器、夹套、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冷却器和冻干板层依次连通形成水冷回路。本实用新型的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具有节省能源、对箱体影响小且温度可控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冻干机的蒸汽灭菌是采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蒸汽灭菌完成后,需要通过冷却系统使冻干箱体尽快冷却至室温,现有技术中,一般是箱体夹套采用水冷却,板层硅油采用压缩机冷却,由于开始冷却时箱体处于高温状态,直接通水冷却降温过快易产生较大的热应力,易导致焊缝和夹套变形,减少了箱体的使用寿命,板层硅油采用氟利昂冷却时要求压缩机的负荷较大,影响压缩机的寿命,此外,冻干箱体冷却后其内部无控温措施,影响了产品进箱时的温度均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省能源、对箱体影响小且温度可控的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所述冻干箱体内设有冻干板层,所述冻干箱体外围设有夹套,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和冷却器,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水冷换热器,当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一开关位置时,所述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冷却器和冻干板层依次连通形成板层冷却回路,当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二开关位置时,所述水冷换热器、夹套、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冷却器和冻干板层依次连通形成水冷回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硅油循环泵与所述冻干板层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冻干板层的出液口与所述硅油循环泵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冻干板层的出液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三通件,所述第一三通件与所述夹套的进液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水冷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三通件与所述夹套的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硅油循环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三通件,所述第二三通件与所述夹套的出液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一开关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二开关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
所述第一控制阀为常开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冻干箱的冷却系统,在冻干机进行预冻时,使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一开关位置,即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冷却器和冻干板层依次连通形成板层冷却回路,启动硅油循环泵,硅油流经加热器、冷却器和冻干板层,即通过硅油对冻干板层进行降温,在冻干机完成蒸汽灭菌后,需要对冻干箱体降温时,使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位于第二开关位置,水冷换热器、夹套、硅油循环泵、加热器、冷却器和冻干板层依次连通形成水冷回路,打开水冷换热器,启动硅油循环泵,硅油依次流经加热器、冷却器、冻干板层、水冷换热器和夹套,硅油同时对冻干板层和夹套进行降温,避免了水直接冷却夹套时降温过快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而导致夹套变形,设置水冷换热器对硅油进行冷却,可以大幅降低冷却器的负载,节省能源,在冻干机需要低温进料时,使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保持第二开关位置,使水冷换热器处于非工作状态,硅油依次流经加热器、冷却器、冻干板层和夹套,通过冷却器冷却硅油同时实现对冻干板层和夹套的降温,可以较好地控制冻干板层和夹套的降温速率,保证产品进箱时的温度均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冻干板层;2、夹套;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硅油循环泵;6、加热器;7、冷却器;8、水冷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的一种实施例,冻干箱体内设有冻干板层1,冻干箱体外围设有夹套2,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控制阀3、第二控制阀4、硅油循环泵5、加热器6和冷却器7,冷却系统还包括水冷换热器8,当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均位于第一开关位置时,硅油循环泵5、加热器6、冷却器7和冻干板层1依次连通形成板层冷却回路,当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均位于第二开关位置时,水冷换热器8、夹套2、硅油循环泵5、加热器6、冷却器7和冻干板层1依次连通形成水冷回路,在冻干机进行预冻时,使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均位于第一开关位置,即硅油循环泵5、加热器6、冷却器7和冻干板层1依次连通形成板层冷却回路,启动硅油循环泵5,硅油流经加热器6、冷却器7和冻干板层1,即通过硅油对冻干板层1进行降温,在冻干机完成蒸汽灭菌后,需要对冻干箱体降温时,使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均位于第二开关位置,水冷换热器8、夹套2、硅油循环泵5、加热器6、冷却器7和冻干板层1依次连通形成水冷回路,打开水冷换热器8,启动硅油循环泵5,硅油依次流经加热器6、冷却器7、冻干板层1、水冷换热器8和夹套2,硅油同时对冻干板层1和夹套2进行降温,避免了水直接冷却夹套2时降温过快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而导致夹套2变形,设置水冷换热器8对硅油进行冷却,可以大幅降低冷却器7的负载,节省能源,在冻干机需要低温进料时,使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均保持第二开关位置,使水冷换热器8处于非工作状态,硅油依次流经加热器6、冷却器7、冻干板层1和夹套2,通过冷却器7冷却硅油同时实现对冻干板层1和夹套2的降温,可以较好地控制冻干板层1和夹套2的降温速率,保证产品进箱时的温度均一性。
本实施例中,硅油循环泵5与冻干板层1的出液口连通,第一控制阀3设置在冻干板层1的出液口与硅油循环泵5之间的管路上,第一控制阀3和冻干板层1的出液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三通件,第一三通件与夹套2的进液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第二控制阀4和水冷换热器8设置在第一三通件与夹套2的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第一控制阀3与硅油循环泵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三通件,第二三通件与夹套2的出液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均位于第一开关位置时,即第一控制阀3打开,第二控制阀4关闭时,硅油循环泵5、加热器6、冷却器7和冻干板层1依次连通形成板层冷却回路,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均位于第二开关位置时,即第一控制阀3关闭,第二控制阀4打开时,水冷换热器8、夹套2、硅油循环泵5、加热器6、冷却器7和冻干板层1依次连通形成水冷回路。
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3为常开阀。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所述冻干箱体内设有冻干板层(1),所述冻干箱体外围设有夹套(2),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控制阀(3)、第二控制阀(4)、硅油循环泵(5)、加热器(6)和冷却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水冷换热器(8),当所述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均位于第一开关位置时,所述硅油循环泵(5)、加热器(6)、冷却器(7)和冻干板层(1)依次连通形成板层冷却回路,当所述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均位于第二开关位置时,所述水冷换热器(8)、夹套(2)、硅油循环泵(5)、加热器(6)、冷却器(7)和冻干板层(1)依次连通形成水冷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循环泵(5)与所述冻干板层(1)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3)设置在所述冻干板层(1)的出液口与所述硅油循环泵(5)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3)和所述冻干板层(1)的出液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三通件,所述第一三通件与所述夹套(2)的进液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4)和水冷换热器(8)设置在所述第一三通件与所述夹套(2)的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3)与所述硅油循环泵(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三通件,所述第二三通件与所述夹套(2)的出液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均位于第一开关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阀(3)打开,所述第二控制阀(4)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3)和第二控制阀(4)均位于第二开关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阀(3)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4)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3)为常开阀。
CN201721375419.0U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 Active CN207335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5419.0U CN207335290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5419.0U CN207335290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35290U true CN207335290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66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75419.0U Active CN207335290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352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0910A (zh) * 2018-08-23 2019-01-04 烟台冰轮医药装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一种冻干机及其箱体
CN112833623A (zh) * 2021-01-08 2021-05-25 湖南新威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真空干燥设备的快速降温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0910A (zh) * 2018-08-23 2019-01-04 烟台冰轮医药装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一种冻干机及其箱体
CN112833623A (zh) * 2021-01-08 2021-05-25 湖南新威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真空干燥设备的快速降温方法
CN112833623B (zh) * 2021-01-08 2022-07-22 湖南新威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真空干燥设备的快速降温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35290U (zh) 一种冻干箱体的冷却系统
CN208091081U (zh)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真空烘箱
CN105313372B (zh) 超高温节能加热冷却系统
CN106440599A (zh) 一种可实现宽温区自然冷却的液冷温控系统
CN102777351B (zh) 一种无油式压缩机废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CN108979811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源散热及废热利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7967250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热交换结构
CN105753293B (zh) 橇装式热能自循环污泥干化系统装置
CN209257342U (zh) 一种带制冷系统的双温输出水式模温机
CN206204369U (zh) 一种低压高效节能外循环风冷系统
CN202085655U (zh) 牛奶冷却罐热水发生器
CN205619621U (zh) 空气能换能器
CN106020268B (zh) 安全精准控制的速冷速热自动切换温控系统
CN209706180U (zh) 一种低压光轴供热系统
CN205784170U (zh) 一种新型冷库冷风机系统
CN210885773U (zh) 分离式热泵污泥低温干化机
CN206504493U (zh) 一种环保的制冷装置
CN204963594U (zh) 一种循环式冷凝设备
CN210220265U (zh) 一种全热回收冷水机组
CN209445828U (zh) 一种窑炉热量回收系统
CN206056129U (zh) 一种冻干机的箱体冷却系统
CN203336879U (zh) 一种冷凝器热回收装置
CN208833041U (zh) 一种空气冷却器
CN107449289B (zh) 一种冷凝器进水温度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8920935U (zh) 热能回收系统及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