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2729U - 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32729U
CN207332729U CN201721237977.0U CN201721237977U CN207332729U CN 207332729 U CN207332729 U CN 207332729U CN 201721237977 U CN201721237977 U CN 201721237977U CN 207332729 U CN207332729 U CN 207332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ing portion
roller shutter
cross bar
curtain face
lower eng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79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汝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JIA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JIA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JIA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JIA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79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32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32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32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其包含;一上结合部,具有一横杆;两侧各设有一侧架;一帘面,具有一上结合端及一下结合端;一下结合部;该上结合部更设有一弹性动力装置,设于该侧架处,而该弹性动力装置其设有一螺旋弹片,其设于各该转轴间以S形围绕而呈卷绕状态,其厚度为0.1mm至0.2mm之间,供向下张开该帘面时借由旋转产生反向扭力;该下结合部,更设有至少一平衡件,其重量介于0.1kg至1.2kg间,而整体重量则介于1kg至5kg间;借此,提供一种卷帘定位结构,借由使用具有该弹性动力装置,其扭力与其下端处重量呈平衡状态,而借由调整并轻易带动卷帘于不同高度,达到可随意调整高度,且使用方便的卷帘功能。

Description

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
技术领域
本新型是关于一种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尤指一种卷帘定位结构,借由使用具有该弹性动力装置,其扭力与其下端处重量呈平衡状态,而可借由调整并轻易带动卷帘于不同高度,达到可随意调整高度,且使用方便的卷帘功能。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为求顾及通风及采光,其每个房间几乎都设有窗户,甚至为了供使用者于室内眺望户外的景致而设计较为大型的落地窗等,但窗户的设计容易因阳光的直接照射,对室内造成温度上升,或室内情况受到窥视造成隐私受到威胁,因此常会于窗户上加装窗帘,以顾及室内的私人隐私不被侵害,更遮蔽阻挡阳光直接照射,令室内温度上升,更可借由窗帘修饰墙面等,一般传统窗帘都以拉绳做为移动控制使用。
一般所使用的窗帘更具有不同种类,如布窗帘、百叶帘、纱窗帘、无缝纱帘、直立帘、罗马帘、木竹帘、卷帘、浴帘、线帘、珠帘、蛇帘、风琴帘、遮阳帘、电动窗帘等,而可依据需求而选用不同种类的窗帘,其中卷帘类型更以不同方式来进行展开及收合动作,而带动方式可借由循环拉绳以手动方式向下带动,当要卷收使用时,可借由再拉动拉绳另一端而使其窗帘往上卷收,达到收合效果,而更有业者装设具弹力的回转机构,其往下拉动时,对回转机构储存动力,并拉到固定位置处进行固定,当需要往上卷收时,可借由回转机构而向上快速卷收,而不需费力就能快速收起窗帘。
依上述结构,一般卷帘在使用时,经由循环拉绳可令帘布带动于任意高度,但其使用上由于拉绳可能会经由小孩碰触不慎使用而导致伤害,且使用中都必须依赖拉绳进行调整移动高度,因此更有使用装设具弹力的回转机构,当需要往上卷收时,可借由回转机构而向上快速卷收,而具有回转机构的卷帘,使其使用时不需费力就能快速收起窗帘,但在使用时,可能会因卷收速度过快造成卷帘损坏,更可能造成人员受伤,且一般卷帘在于调整高度上都是拉到最底端并经由卡掣而全部张开,而卷收时借由卡掣部分放开而向上带动卷收,造成无法自由调整高度,实为一大弊端问题,而亟待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尤指一种卷帘定位结构,借由使用具有该弹性动力装置,其扭力与其下端处重量呈平衡状态,而可借由调整并轻易带动卷帘于不同高度,达到可随意调整高度,且使用方便的卷帘功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其包含:一上结合部,具有一横杆;而该横杆两侧各设有一侧架,供装设于墙面上;一帘面,具有一上结合端,供设于该上结合部的横杆处而呈卷绕状态,其下端则设有一下结合端;及一下结合部,设于该帘面的下结合端下端处,供向下张开该帘面时令该帘面呈平整状态;其特征在于:
该上结合部更设有一弹性动力装置,设于该横杆其中一侧该侧架处,而该弹性动力装置其设有一壳体,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二转轴,设于该容置空间处且呈平行排列状态,而各转轴处更各设有一轮体,而呈转动状态;一组设端,设于其中一该轮体处,供该横杆装设;一螺旋弹片,其设于各转轴间以S形围绕而呈卷绕状态,其厚度为0.1mm至0.2mm之间,供向下张开该帘面时借由旋转产生反向扭力;一盖体,盖设于该壳体处,并设有一通孔,令该轮体的组设端穿设而供该横杆组设;
该下结合部,其整体呈现中空管状态,而于两侧各设有一通孔,并于内部界定出一设置空间;该下结合部于两侧更各设有一组接盖,而令该设置空间呈封闭状态;该下结合部其内侧该设置空间处更设有至少一平衡件,配合该弹性动力装置的螺旋弹片的扭力而具有平均其扭力的重量,其重量介于0.1kg至1.2kg之间,令整体重量介于1kg至5kg之间,进而供该帘面借由该下结合部而移动至该帘面的卷动范围内任一位置处呈定位状态。
本新型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其主要功效在于:本新型用于卷帘的控制装置,借由该上结合部,具有一横杆;而该横杆两侧各设有一侧架,供装设于墙面上;而该上结合部更设有一弹性动力装置,设于该横杆其中一侧该侧架处,而该弹性动力装置其设有一壳体,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二转轴,设于该容置空间处且呈平行排列状态,而该转轴处更设有一组设端,供该横杆装设;一螺旋弹片,其设于各转轴间以S形围绕而呈卷绕状态,其厚度为0.1mm至0.2mm之间,可供向下张开该帘面时借由旋转产生反向扭力;一盖体,盖设于该壳体处,并设有一通孔,令该转轴的组设端穿设而可供横杆组设;该下结合部,其整体呈现中空管状态而于两侧各设有一通孔,并于内部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该下结合部于两侧更各设有一组接盖,而令该容置空间呈封闭状态;该下结合部其内侧该设置空间处更设有至少一平衡件,配合该弹性动力装置的螺旋弹片的扭力而具有平均其扭力的重量,其重量介于0.1kg至1.2kg之间,令整体重量介于1kg至5kg之间,进而供该帘面借由该下结合部而可移动至该帘面卷动范围内任一位置处呈定位状态;借此,提供一种卷帘定位结构,借由使用具有该弹性动力装置,其扭力与其下端处重量呈平衡状态,而可借由调整并轻易带动卷帘于不同高度,达到可随意调整高度,且使用方便的卷帘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结合部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动力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扣件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结合部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下结合部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下结合部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下结合部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包含:一上结合部1、一帘面2及一下结合部3;其中:
该上结合部1,具有一横杆11;而该横杆11两侧各设有一侧架12,供装设于墙面上;
该帘面2,具有一上结合端21,供设于该上结合部1的横杆11处而呈卷绕状态,其下端则设有一下结合端22;及
该下结合部3,设于该帘面2的下结合端22下端处,供向下张开该帘面2时令该帘面2呈平整状态;
该上结合部1更设有一弹性动力装置13,设于该横杆11其中一侧该侧架12处,而该弹性动力装置13其设有一壳体131,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1311;二转轴1312,设于该容置空间1311处且呈平行排列状态,而各转轴1312处更各设有一轮体132,而呈转动状态;一组设端1321设于其中一该轮体132处,供该横杆11装设;一螺旋弹片133,其设于各转轴1312间以S形围绕而呈卷绕状态,其厚度为0.1mm至0.2mm之间,可供向下张开该帘面2时借由旋转产生反向扭力;一盖体134,盖设于该壳体131处,并设有一通孔1341,令该轮体132的组设端1321穿设而可供该横杆11组设;
该下结合部3,其整体呈现中空管状态,而于两侧各设有一通孔31,并于内部界定出一设置空间310;该下结合部3于两侧更各设有一组接盖32,而令该设置空间310呈封闭状态;该下结合部3其内侧该设置空间310处更设有至少一平衡件33,配合该弹性动力装置13的螺旋弹片133的扭力而具有平均其扭力的重量,其重量介于0.1kg至1.2kg之间,令整体重量介于1kg至5kg之间,进而供该帘面2借由该下结合部3而可移动至该帘面2的卷动范围内任一位置处呈定位状态;
借由以上所述,更进一步详述结构如后:
前述该下结合部3为圆形杆状、椭圆形杆状或多边形杆状的任一者;
前述该平衡件33更以夹设方式设于该下结合部3外侧处;
前述该上结合部1的横杆11其一侧更设有一弹簧扣件4,而供该横杆11于拆卸时借由按压该弹簧扣件4而易于拆卸;
前述该弹簧扣件4,具有一壳体41,整体呈中空状而具有一开口411及一枢设口412;一挡止枢纽42,设于该壳体41内部,其一端穿设于该枢设口412处;一簧片43,设于该壳体41内部,并抵制于该挡止枢纽42后端;及一盖体44,其盖设于该壳体41的开口411处,并抵制于该簧片43处,而令该簧片43推动该挡止枢纽42而于该枢设口412呈凸设状态。
续,请参阅图6至图12所示,并辅以参阅图2、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说明,包含一上结合部1、一帘面2及一下结合部3,本新型该上结合部1、该帘面2及该下结合部3,其整体结构已于前述叙明,故不再赘述;
首先,前述该下结合部3更设有一拉引部34,供使用时可借由拉推该拉引部34进行高度调整;
前述该下结合部3更以上下两端各具有一开口35,而于内部具有一连结端36而连结于两侧,并于内部该设置空间310处划分为两部分;
前述该帘面2的下结合端22更以车缝一固定件221,供该固定件221经由该下结合部3两侧的通孔31而设于该下结合部3上端的开口35内部处;
前述该帘面2的下结合端22以向上凹折车缝而呈环形状态,而该下结合部3则以穿设方式而穿设于该帘面2的下结合端22处;
通过该上结合部1更设有该弹性动力装置13,设于该横杆11其中一侧该侧架12处,而该弹性动力装置13其设有一壳体131,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1311;二转轴1312,设于该容置空间1311处且呈平行排列状态,各转轴1312处各设有一轮体132,而该轮体132处更设有一组设端1321,供该横杆11装设;一螺旋弹片133,其设于各轮体132间以S形围绕而呈卷绕状态,其厚度为0.1mm至0.2mm间,可供向下张开该帘面2时借由旋转产生反向扭力;一盖体134,盖设于该壳体131处,并设有一通孔1341,令该轮体132的组设端1321穿设而可供该横杆11组设;
通过该下结合部3,其整体呈现中空管状态而于两侧各设有一通孔31,并于内部界定出一设置空间310;该下结合部3于两侧更各设有一组接盖32,而令该设置空间310呈封闭状态;该下结合部3其内侧该设置空间310处更设有至少一平衡件33,配合该弹性动力装置13的螺旋弹片133的扭力而具有平均其扭力的重量,其重量介于0.1kg至1.2kg之间,令整体重量介于1kg至5kg之间,进而供该帘面2借由该下结合部3而可移动至该帘面2卷动范围内任一位置处呈定位状态;
借此,本新型用于窗户的卷帘,可令该帘面2向下张开时卷动该弹性动力装置13的螺旋弹片133,令该弹性动力装置13的螺旋弹片133产生向上的扭力,而借由该下结合部3设有该平衡件33,利用其重量对该螺旋弹片133产生平衡效果,当使用时将该帘面2由该下结合部3拉动至所需位置,借由该帘面2向下带动,并带动该螺旋弹片133扭转,且扭转圈数越多储存更多扭力,而借由拉出该帘面2与该下结合部3的平衡件33其整体重量来限制该螺旋弹片133向上卷收的扭力,因此,该下结合部3可停滞于任意位置处,并借由该螺旋弹片133供整体使用上在向下拉动时具有向上回转的扭力;
更进一步说明,本新型该弹性动力装置13的螺旋弹片133其厚度介于0.1mm至0.2mm之间,因此,在旋转时增加并累积的扭力可配合该帘面2下拉时所产生的重力平均变化,从而限制扭力向上带动该帘面2,而其下端处该下结合部3的平衡件33其重量介于0.1kg至1.2kg之间,令整体重量介于1kg至5kg之间,而根据所使用的卷帘面积越大,下拉时该帘面2所产生的重量越重,其设置的该下结合部3的平衡件33重量则可相对减少,进而达到平衡配重的效果;
再者,本新型该下结合部3,可借由该帘面2的下结合端22呈向上凹折缝织而具有开口状态,进而将该下结合部3穿设于该帘面2内侧而令该下结合部3经由该帘面2遮挡而不影响该帘面2整体外观,而该下结合部3更可设有该拉引部34,可呈杆状而与该下结合部3长度一致,如图8、图9所示,并借由该下结合部3的各组接盖32向下延伸而供该拉引部34组设于各组接盖32间;
又,该下结合部3更能呈现具有上下开口的状态,如图10、图11、图12所示,并将内部该设置空间310划分为两部分,因此该帘面2更可经由开口35而嵌设于该下结合部3上端的设置空间310处,而该拉引部34更可呈现拉环状态,而设于该下结合部3下端的设置空间310处;
经由上述可知晓,本新型该下结合部3在使用时,经由使用者手部将该下结合部3向下带动,而令该上结合部1的横杆11转动并供弹性动力装置13的轮体132的组设端1321转动,进而带动该轮体132转动,使其设于该轮体132处的螺旋弹片133转动并累积扭力,并与该下结合部3的平衡件33的重力相互拉扯而令该帘面2呈张开状态,而于卷收时借由使用者将该下结合部3向上推动,而令该下结合部3的平衡件33重力减轻,进而令该螺旋弹片133所累积的扭力释放,使该帘面2向上卷动,因此,由于重力保持于平衡状态,使用者可任意上下移动该帘面2于张开范围内任意处并保持高度;
又,该下结合部3更可增设该拉引部34,因此,当帘面2位置高度较高,而使用者无法触碰及拉动该下结合部3时,可借由使用工具勾设该拉引部34进而向下带动,而该拉引部34更能供使用者借由手部去向下拉动或向上推动,来调整使用的高度,而呈现长杆状的该拉引部34,更能于该拉引部34处穿设其它该帘面2;
经由以上所述,本新型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其达到功效在于:本新型用于卷帘的控制装置,借由该上结合部1,具有一横杆11;而该横杆11两侧各设有一侧架12,供装设于墙面上;而该上结合部1更设有一弹性动力装置13,设于该横杆11其中一侧该侧架12处,而该弹性动力装置13其设有一壳体131,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1311;二转轴1312,设于该容置空间1311处且呈平行排列状态,而该轮体132处更设有一组设端1321,供该横杆11装设;一螺旋弹片133,其设于各轮体132间以S形围绕而呈卷绕状态,其厚度为0.1mm至0.2mm之间,可供向下张开该帘面2时借由旋转产生反向扭力;一盖体134,盖设于该壳体131处,并设有一通孔1341,令该轮体132的组设端1321穿设而可供该横杆11组设;该下结合部3,其整体呈现中空管状态而于两侧各设有一通孔31,并于内部界定出一设置空间310;该下结合部3于两侧更各设有一组接盖32,而令该设置空间310呈封闭状态;该下结合部3其内侧该设置空间310处更设有至少一平衡件33,配合该弹性动力装置13的螺旋弹片133的扭力而具有平均其扭力的重量,其重量介于0.1kg至1.2kg之间,令整体重量介于1kg至5kg之间,进而供该帘面2借由该下结合部3而可移动至该帘面2卷动范围内任一位置处呈定位状态;借此,提供一种卷帘定位结构,借由使用具有该弹性动力装置13,其扭力与其下端处重量呈平衡状态,而可借由调整并轻易带动卷帘于不同高度,达到可随意调整高度,且使用方便的卷帘功能。
综合以上所述,一种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又未曾见于诸书刊或公开使用,诚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以上所述乃是本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其包含:一上结合部,具有一横杆;而该横杆两侧各设有一侧架,供装设于墙面上;一帘面,具有一上结合端,供设于该上结合部的横杆处而呈卷绕状态,其下端则设有一下结合端;及一下结合部,设于该帘面的下结合端下端处,供向下张开该帘面时令该帘面呈平整状态;其特征在于:
该上结合部更设有一弹性动力装置,设于该横杆其中一侧该侧架处,而该弹性动力装置其设有一壳体,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二转轴,设于该容置空间处且呈平行排列状态,而各转轴处更各设有一轮体,而呈转动状态;一组设端,设于其中一该轮体处,供该横杆装设;一螺旋弹片,其设于各转轴间以S形围绕而呈卷绕状态,其厚度为0.1mm至0.2mm之间,供向下张开该帘面时借由旋转产生反向扭力;一盖体,盖设于该壳体处,并设有一通孔,令该轮体的组设端穿设而供该横杆组设;
该下结合部,其整体呈现中空管状态,而于两侧各设有一通孔,并于内部界定出一设置空间;该下结合部于两侧更各设有一组接盖,而令该设置空间呈封闭状态;该下结合部其内侧该设置空间处更设有至少一平衡件,配合该弹性动力装置的螺旋弹片的扭力而具有平均其扭力的重量,其重量介于0.1kg至1.2kg之间,令整体重量介于1kg至5kg之间,进而供该帘面借由该下结合部而移动至该帘面的卷动范围内任一位置处呈定位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结合部是以圆形杆状、椭圆形杆状或多边形杆状的任一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结合部更设有一拉引部,供使用时借由拉推该拉引部进行高度调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结合部更以上下两端各具有一开口,而于内部具有一连结端而连结于两侧,并于内部该设置空间处划分为两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帘面的下结合端更以车缝一固定件,供该固定件经由该下结合部两侧的通孔而设于该下结合部上端的开口内部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帘面的下结合端是以向上凹折车缝而呈环形状态,而该下结合部则以穿设方式而穿设于该帘面的下结合端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平衡件更以夹设方式设于该下结合部外侧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结合部的横杆其一侧更设有一弹簧扣件,而供该横杆于拆卸时借由按压该弹簧扣件而易于拆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簧扣件,具有一壳体,整体呈中空状而具有一开口及一枢设口;一挡止枢纽,设于该壳体内部,其一端穿设于该枢设口处;一簧片,设于该壳体内部,并抵制于该挡止枢纽后端;及一盖体,其盖设于该壳体的开口处,并抵制于该簧片处,而令该簧片推动该挡止枢纽而于该枢设口呈凸设状态。
CN201721237977.0U 2017-09-26 2017-09-26 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 Active CN207332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7977.0U CN207332729U (zh) 2017-09-26 2017-09-26 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7977.0U CN207332729U (zh) 2017-09-26 2017-09-26 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32729U true CN207332729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70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7977.0U Active CN207332729U (zh) 2017-09-26 2017-09-26 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327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2982A (zh) * 2018-11-06 2019-03-0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便捷的干衣装置
CN109915006A (zh) * 2019-02-18 2019-06-21 广州市掬水帘饰品有限公司 弹簧卷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2982A (zh) * 2018-11-06 2019-03-0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便捷的干衣装置
CN109402982B (zh) * 2018-11-06 2023-09-2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便捷的干衣装置
CN109915006A (zh) * 2019-02-18 2019-06-21 广州市掬水帘饰品有限公司 弹簧卷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12169A1 (en) Automatic umbrella
CN207332729U (zh) 改进的无绳式卷帘结构
CN204899717U (zh) 无拉绳窗帘的卷收装置
CN206801431U (zh) 卷帘驱动装置
CN207572920U (zh) 一种线缆抗震支架
US20060162870A1 (en) Roman blind without any pull rope
CN203755937U (zh) 一种上推式多功能全景玻璃窗
AU2021107038A4 (en) Roman blind
JP2015055132A (ja) 遮蔽材駆動装置、遮蔽装置
CN206905084U (zh) 暖足取暖器
CN207063880U (zh) 拉绳隐藏式百叶窗帘及其调控装置
CN207672791U (zh) 一种阳台墙体结构
CN201486446U (zh) 卷帘的结构
CN112664123A (zh) 一种恒力倍数弹簧窗帘收卷系统
CN211041072U (zh) 一种卷帘装置和具有该卷帘装置的烟机
CN206043694U (zh) 一种折叠伞骨架翻折自动复位结构
CN207513529U (zh) 一种卷帘拉绳配重装置
CN206581860U (zh) 窗帘卷收器
CN208012061U (zh) 一种建筑设备用的安装架
CN207453841U (zh) 改进的稳齿式卷帘结构
CN207363571U (zh) 一种窗帘布可伸缩的窗帘
CN207761557U (zh) 一种用于卷帘的拉绳固定装置
TWM552789U (zh) 無繩式捲簾結構改良
AU2017101487A4 (en) Cordless roller shade
CN110367804A (zh) 一种窗帘挂钩及气动窗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