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24022U - 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 - Google Patents

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24022U
CN207324022U CN201721114218.5U CN201721114218U CN207324022U CN 207324022 U CN207324022 U CN 207324022U CN 201721114218 U CN201721114218 U CN 201721114218U CN 207324022 U CN207324022 U CN 207324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resistance
aquatic sports
situation
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142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xiang Powerise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xiang Powerise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xiang Powerise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xiang Powerise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24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24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9/00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 A63B69/06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for rowing or scul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4/00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preceding groups;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of exercises, sportive games, training or athletic performances
    • A63B24/0087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groups A63B21/00 - A63B23/00, e.g. controlling lo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 A63B71/0622Visual, audio or audio-visual systems for entertaining, instructing or motivating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9/00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 A63B69/06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for rowing or sculling
    • A63B2069/068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for rowing or sculling kayaking, canoe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 A63B71/0622Visual, audio or audio-visual systems for entertaining, instructing or motivating the user
    • A63B2071/06363D visualis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 A63B71/0622Visual, audio or audio-visual systems for entertaining, instructing or motivating the user
    • A63B2071/0638Displaying moving images of recorded environment, e.g. virtual environ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 A63B2071/065Visualisation of specific exercise param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包括一云端装置,一水上运动路基设备,一显示设备以及一虚拟眼镜。所述水上运动路基设备无线连接于所述云端装置。所述显示设备连接于所述水上运动路基设备。所述虚拟眼镜无线连接于所述显示设备,这样通过所述虚拟眼镜和所述显示设备将展现各种水面动态环境,且同时经由所述水上运动路基设备进行水上运动操作,以在各种模拟情境中实际进行操作训练,并将各种数值传至所述云端装置,且通过所述云端装置进行网络联机竟技。

Description

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训练领域,尤其涉及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以在陆地上模拟水上动态情境,并反馈各种数据至云端系统,从而增加训练效果和统计大数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水上运动的训练手段相对单一,成绩提升方式缺乏系统性和数字化,训练设备主要依托国外训练产品,而且运动数据递交也是按国外运动员情况进行计算,这样的训练手段非常不适用于国内的选手或者人员的训练。而且,水上运动的训练最担心的是在冬季时的训练。除了寒冷造成训练人员的身体不适外,当水面结冰时更是无法让训练人员进行水上运动的训练,因此通常会让这些水上运动选手或人员在陆上进行训练,但是实际的效果非常有限。当然,除了冬季以外的季节,也并不是天天都适合在户外进行水上运动的,像是雷雨天、或是枯水期等,这时对于水上运动选手或者人员的训练方式也是一大问题,,因为中断或不实际接触器材的训练方式将会使得选手或人员在实际的比赛中需要更长的适应期,使得这些努力训练的选手无法取得佳绩。
众所皆知,近些年国内外从虚拟实境(又称虚拟现实,英文: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到扩增实境(又称增强现实,英文:Augmented reality,缩写为AR)行业不断迅速发展,这将是未来视觉技术发展趋势,特别是FACEBOOK、微软、GOOGLE、SONY等世界各大技术巨头争相研发更新的VR及AR设备。另外,现今最热门的议题是互联网或是物联网。所谓的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脑网路,是经由网路与网路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路,在链接全世界几十亿个装置,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互联网一般译为“网际网路”(英语:Internet)。物联网则是互联网和科技发展的进一步延伸,其中就是将各种的设备都透过各种方式连上网路、或是能够透过某些装置相互连线而发挥作用,其中物联网具有物物相联的涵义。
因此,本实用新型思考如何将网络科技更科学、更合理融入体训事业中,使我国水上运动训练实现整合互联网、物联网、虚拟实境、扩增实境以及体育训练,使得体训更科学、更合理、更专业化,并让相关训练人员在未来的各种国际赛事中取得佳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将水面上的运动搬到陆地甚至是室内空间,使水上运动或水上运动的训练不再受限于环境、天气或者季节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不只可用于专业级的训练,亦可用于民用级的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除了使专业人员的水上运动训练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外,还可使一般人员在任何时候都可感受水上活动的魅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经由电机部件产生电子阻力更精准模拟水面“乘浪”等级,从而对受训人员或使用者进行水上眩晕训练及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使得体训设备从原本的单一机械化训练提升至科技化、网络化、视觉化打造成一个综合的多媒体训练体,使体育训练不再机械、单一、乏味。特别地,通过趣味性提升使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获得更多的普及和进入百姓生活,从而实现体育产业化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将可对运动员信息采集并纪录和进行数据管理,以使整个训练变得更加合理化和科技化。进一步地,经由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还可矫正运动员的运动姿态,使整个训练更加有效率外还可以防止运动员受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以有效地掌控训练实时情况和数据化的进行选手选拔。也就是说,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可以精准计算运动参数及判断运动姿势,并做到完整数据的实时传送和显示,并统计、计算、判断浆频及运动动作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经由虚拟实境可模拟出世界著名河段及比赛赛道,使训练更具真实性,以增加训练的乐趣和减少训练的枯燥,从而提高运动员对陆基训练的积极性。特别地,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还可真实还原各种赛道与自然环境,使得运动员在赛前可熟悉比赛赛道环境,进一步提升比赛的优势。
通过下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势和特征将会变得显而易见,并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得到实现。
依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以上至少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包括至少一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和至少一情境系统。该情境系统被设置,以呈现与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相匹配的虚拟情境,其中在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运转过程中,被该情境系统呈现的虚拟情境随着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的运转而不断变化,进而呈现出相对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运动的虚拟情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包括一阻力系统和一模拟船桨,其中该模拟船桨与该阻力系统相连,从而当该模拟船桨被驱动而进行预设运动时,该阻力系统产生阻力,以牵制该模拟船桨的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管控装置,其中该管控装置与该模拟船桨相联,从而获取该模拟船桨的运动参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管控装置包括至少一主机和至少一软件程序组,其中该软件程序组被安装于该主机,以借助该主机对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进行管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主机包括至少一处理器和至少一陀螺仪,其中当该陀螺仪被安装于该模拟船桨时,该陀螺仪随该模拟船桨运动而运动,进而识别和记录该模拟船桨的运动数据,并将这些运动数据传递至该处理器,以供该处理器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视频采集器,以采集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的影像信息,其中该视频采集器与该管控装置的该主机相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管控装置的该主机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连接模块和至少一中央处理芯片,其中该连接模块和该中央处理芯片被分别连接至该处理器,以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连接模块包括至少一Wi-Fi芯片和至少一蓝牙芯片,其中该Wi-Fi芯片和该蓝牙芯片被分别连接至该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是一微功耗处理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软件程序组包括一引擎系统、一网路平台整合系统、一视觉平台系统、一陀螺仪通讯协议、一校准系统、一场景添加系统和一行动应用程式;其中该引擎系统被设置,以实现水面环境模拟,从而提升该情境系统呈现的虚拟情境的真实感;其中该网路平台整合系统与该视觉平台系统相连;其中该视觉平台系统整合多项多媒体技术来完成视觉平台开发;其中该陀螺仪通讯协议与该陀螺仪相连,以对该陀螺仪的通讯进行管控;其中该校准系统被设置,以对实施情境系统呈现的虚拟影像进行校准;其中该场景添加系统被用于添加可供该情境系统选用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场景;其中该行动应用程序被用于采集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运转时的运动数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软件程序组包括一运动数据获取模块,以获取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运转时的运动数据,其中该运动数据获取模块包括一情境获取模块,以获取可供选择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其中该情境管控模块还包括一情境输出模块,以将被选用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输出至该情境系统,并通过该情境系统对被选用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进行呈现;其中该情境管控模块还包括一情境选择模块,以对该情境获取模块获取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进行选择,其中被实施情境选择模块选择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被该情境输出模块输出至该情境系统,并通过该情境系统呈现;其中该情境管控模块还包括一情境控制模块,以对被输出至该情境系统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进行控制;其中该情境管控模块还包括一运动数据获取模块,以获取该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的运转信息,其中根据上述运动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的运转信息,该情境控制模块对被输出至该情境系统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软件程序组包括一运动数据获取模块,以获取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运转时的运动数据,其中该运动数据获取模块包括一情境获取模块,以获取可供选择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其中该情境获取模块与该场景添加系统相连,以从该场景添加系统获取水上运动虚拟情境;其中该情境管控模块还包括一情境输出模块,以将被选用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输出至该情境系统,并通过该情境系统对被选用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进行呈现;其中该情境管控模块还包括一情境选择模块,以对该情境获取模块获取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进行选择,其中被实施情境选择模块选择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被该情境输出模块输出至该情境系统,并通过该情境系统呈现;其中该情境管控模块还包括一情境控制模块,以对被输出至该情境系统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进行控制;其中该情境管控模块还包括一运动数据获取模块,以获取该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的运转信息,其中根据上述运动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的运转信息,该情境控制模块对被输出至该情境系统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模拟船桨的两端分别与该阻力系统进行连接,其中当该模拟船桨的两端轮流向斜后方运动时,该阻力系统分别提供与该模拟船桨的运动方式相匹配的阻力,其中该阻力系统包括一阻力提供系统和一阻力传递系统,其中该阻力提供系统提供阻碍该模拟船桨进行两端轮流向斜后方运动的阻力,其中该阻力传递系统将该阻力提供系统提供的阻力传递至该模拟船桨,其中该阻力传递系统是一滑轮组,其中该阻力提供系统是一电磁阻力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情境系统包括一情境呈现装置,其中该情境呈现装置适于被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至少一训练者佩戴,以向该训练者呈现虚拟情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情境呈现装置选自一三维空间虚拟眼镜和一增加现实眼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阻力提供系统是一电磁阻力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阻力提供系统包括一固定体和一旋转体,其中该旋转体的结构为单向轴承结构,其中该固定体被固定,其中该固定体具有一腔,其中该旋转体包括两个旋转端和一旋转主体,其中两个该旋转体分别设置于该旋转主体的两端,其中该旋转主体被设置于该固定体的该腔内,其中当该两个旋转端的任意之一绕一预设方向旋转时,相应的该旋转端带动该旋转主体旋转,其中当该旋转端绕与该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该旋转主体不会被相应该旋转端带动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阻力提供系统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电机和至少一传动组件,其中该电机通过该传动组件与该旋转体连接,其中该电机是一微型永磁电机,其中该传动组件是一齿轮组件,其中该齿轮组件包括一第一齿轮、一第二齿轮和一传动带,其中该传动带被套接于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其中该传动带是一同步带,其中当该两个旋转端的任意之一绕该预设方向旋转时,相应的该旋转端带动该旋转主体旋转朝相同的方向旋转,其中当该旋转端绕与该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相应该旋转端的旋转运动不会影响该旋转主体的运动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进一步包括一阻力调控装置,以调控该阻力提供系统提供的阻力大小,其中该阻力调控装置包括一组调控元件和一调控模块,其中该调控元件与该调控模块相连接,从而当该调控元件接受预设操作时,该调控模块对水上阻力提供系统提供的阻力进行调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云端装置,以收集、存储和计算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运转的数据,以及上述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的训练者的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进一步包括一显示设备,以显示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运转的数据,以及该情境模块所呈现的情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虚拟眼镜连接显示设备,以显示动态环境;
(B)操作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的船桨;
(C)所述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的电机部件依所述显示设备显示的动态环境模拟风阻或水阻;以及
(D)回馈动态讯息至所述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的主机,并传至云端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识别一情境选择;
(b)呈现与该情境选择相匹配的情境;
(c)识别一阻力选择;
(d)接收一系列水上运动训练操作;
(e)提供运动阻力;
(f)获取该水上运动训练操作相关的一系列水上运动训练参数;和
(g)上传该水上运动训练参数。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一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一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的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的一阻力提供系统的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一逻辑示意图。
图6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一管控装置。
图7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管控装置的一情境管控模块。
图8A至图8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一应用示意图。
图9A至图9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另一应用示意图。
图10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方法。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一示意图。
图12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一管控装置。
图13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管控装置的一情境管控模块。
图14A至图14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一应用示意图。
图15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方法。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一示意图。
图17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一管控装置。
图18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管控装置的一情境管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6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以虚拟实境的方式实际体验水上运动,从而在陆上进行各种水上运动的各种训练、活动或者游戏。进一步地说,本实用新型将虚拟实境(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引入至少一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以实现将训练条件、实际环境或竞技场合的三维立体空间(3D)真实模拟至训练中。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包括一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除了感受到模拟的环境外,还可以得到实际操作的反馈,例如风阻或水流的状态可反馈在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上,从而使得操作者不是只有影音感受,还可以得到实际的动作反馈,这样将使得整个训练或活动过程更加真实。
值得一提的是,虚拟实境(又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乃是运用计算机仿真科技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可以提供使用者如同真实世界中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的模拟。使用者可以和这个空间的事物进行互动,可以随自己的意志移动,并具有融入感与参与感。虚拟实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计算机与其他特殊硬设备(如显像式头盔、3D音响、力回馈游戏装置等)及信息软件仿真三度空间环境,让使用者在此虚拟世界与计算机互动,借由特殊的使用者接口让人进入该世界,而自由控制仿佛身历其境般。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则是经由虚拟实境加上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去体验实际水上运动的真实模拟。这样除了通过虚拟实境感受水上活动时的动态环境外,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还可依据动态环境模拟水流、风速并反馈使得操作者或运动员有更真实的感受。
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还包括一情境系统200,以呈现水上运动训练情境,以供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体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情境系统200具体实施为一虚拟情境系统。具体地,该情境系统200包括一情境呈现装置2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情境呈现装置210具体实施为一适于被佩戴的虚拟眼镜,以用于为佩戴者呈现所需的虚拟情境。
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还包括一显示设备300,以对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行训练的参数进行呈现,以方便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对这些参数进行了解。值得一提的是,该显示设备300不仅具有显示各种参数信息的功能,而且可以接受操作指令,从而方便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对其进行训练的参数进行选择和控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显示设备300具体实施为一触控显示设备。
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还包括一云端装置400,以收集、存储和计算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的运动训练数据等信息。该云端装置400利用云技术,以便于对数据进行共享、计算和储存。所谓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统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该显示设备300被连接于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和该情境系统200的该情境呈现装置210,以使得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能够通过该情境呈现装置210和该显示设备300感受动态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显示设备300经由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与该云端装置400进行连接。值得一提的是,该显示设备300经由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与该云端装置400进行连接的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而非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该显示设备300还可以直接与该云端装置400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不做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显示设备300既可以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与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与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行连接。该云端装置400则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与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进行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如果该显示设备300直接与该云端装置400进行连接,则该云端装置400与该显示设备300进行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无线连接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云端装置400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与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行连接的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该云端装置400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与该显示设备300进行连接的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而非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该云端装置400也可以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与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或该显示设备300进行连接。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不做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情境呈现装置210具体实施为一三维空间虚拟眼镜。
当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被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或者其它使用者应用时,相应的时速、浆频、风力等数据被实时传送至该显示设备300,从而使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或者其它使用者实时了解自己运动参数以及做功功率。该情境呈现装置210能够被用于呈现3D实景,从而增加参与训练的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或者其它使用者的直观性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与该云端装置400进行连接,其中互联网采用客户机/伺服器工作模式,且使用TCP/IP协议,并能与网际网路的任意主机进行通信的电脑,无论是何种类型、采用何种操作系统,均可看成是网际网路的一部分。因此,即使进行单机训练,通过互联网亦可以达到网络联机竞技的效果,并得到大数据的管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包括一运动机架110和一阻力系统120,参考图2。该运动机架110被设置,以提供承载一使用者的空间,从而使该使用者能够保持一预设运动训练的姿势。该阻力系统120被设置,以提供该使用者进行运动训练所需的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系统120被安装于该运动机架110,从而该运动机架110对该阻力系统120提供支撑和固定。
该阻力系统120包括一阻力提供系统121和一阻力传递系统122。该阻力提供系统121被设置,以提供对训练运动产生阻力所需的运动阻力。受到外力而进行预设运动时,该阻力传递系统122对其所接收到的运动进行传递,从而将该预设运动传递至该阻力提供系统121,进而该阻力提供系统121对该预设运动产生阻力,从而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行训练运动的训练者能够体会预设阻力,以进行水上运动陆基训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提供系统121所产生的运动阻力为绕一预设轴的运动阻力。该阻力提供系统121包括一固定体1211和一旋转体1212,参考图4。该固定体1211被固定。该旋转体1212可以绕其自身所界定的轴旋转。该固定体1211具有一腔2110。该旋转体1212被安装于该固定体1211的该腔2110内。当该旋转体1212绕其所界定的轴旋转时,该固定体1211对该旋转体1212的旋转运动产生阻力。
参考图3和图4,该旋转体1212包括两个旋转端12121和旋转主体12122。这两个旋转端12121分别被安装于该旋转主体12122的两端。该旋转端12121的转动可以带动该旋转主体12122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旋转体1212的结构为单向轴承结构。也就是说,当任一旋转端12121绕一预设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该旋转端12121带动与该旋转端12121相连接的旋转主体12122转动。当该旋转端12121绕与该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该旋转端12121的转动不会带动该旋转主体12122的转动。
这两个旋转端12121与该阻力传递系统122进行连接。
该阻力传递系统122包括一传递元件1221和一组变向组件1222。该传递元件1221被设置于该组变向组件1222。当该传递元件1221受到外力时,在该外力的作用下,该传递元件1221沿着其所延伸的方向进行相应运动,从而该传递元件1221具有传递力和运动的作用。该组变向组件1222被设置,以控制该传递元件1221的延伸方向,进而该传递元件1221受到外力时沿着该组变向组件1222所控制的延伸方向运动。值得一提的是,该组变向组件1222不仅具有控制该传递元件1221的延伸方向的作用,而且其本身也能够被该传递元件1221的运动而带动进行相应运动,从而该变向组件1222也具有传递力和运动的作用。
参考图2和图3,该组变向组件1222包括一对第一变向组件12221和一对第二变向元件12222。两第一变向组件12221与两第二变向元件12222对应设置,从而协同发挥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进而将旋转方向运动的运动阻力转化为相应直线运动的运动阻力。具体地,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将该阻力提供系统121提供的旋转方向的运动阻力转化为被设置于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的该传递元件1221在其延伸方向上进行运动的运动阻力。具体地,经相应第二变向元件12222的变向传递作用,该传递元件1221处于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与相应第一变向组件12221之间的部分的直线运动所负载的力被传递至该阻力提供系统121,以带动该阻力提供系统121的该旋转体1212进行转动,进而该阻力提供系统121的该固定体1211对该旋转体1212的转动产生阻力,进而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将进行转动运动的该旋转体1212受到的阻力传递至该传递元件1221,从而被转化为阻碍该传递元件1221的处于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与相应第一变向组件12221之间的部分沿其延伸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的阻力。
该第一变向组件12221在立体空间内将力和运动在该传递元件1221的不同延伸段之间进行变向传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变向组件12221包括一第一枢轴122211和一第一滑轮122212。该第一滑轮122212被安装于该第一枢轴122211,从而该第一滑轮122212可以绕该第一枢轴122211转动。该第一滑轮122212具有一第一槽1222120。该第一槽1222120被设置于该第一滑轮122212的周侧。
每一第二变向元件12222具体实施为一第二滑轮12222。该第二滑轮12222具有一第二槽122220。该第二槽122220被设置于该第二滑轮12222的周侧。
该传递元件1221依次绕过该第一滑轮122212和该第二滑轮12222,从而该传递元件1221处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滑轮122212和该第二滑轮12222之间的部分在该第一滑轮122212和该第二滑轮12222之间直线延伸。该传递元件1221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运动时带动该第一滑轮122212绕该第一枢轴122211转动,并带动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绕其所界定的轴转动。
该对第二滑轮12222分别被安装于该旋转体1212的该两个旋转端12121,从而该第二滑轮12222的转动能够带动该旋转体1212转动。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该传递元件1221的作用,两个第二滑轮12222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在这两个第二滑轮12222的带动下,这两个旋转端12121的旋转方向也相反。这时,其中一个绕预设方向转动的该旋转端12121带动该旋转主体12122转动,而另一个旋转端12122与该旋转主体12122则没有带动关系,而是各个绕各个的方向旋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一个绕预设方向转动的该旋转端12121带动该旋转主体12122绕与其相同的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另一个旋转端12122则与该旋转主体12122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转动。
被该旋转端12121带动转动的该旋转主体12122受到该固定体1211的作用而受到运动阻力,进而这种运动阻力被该传递元件1221传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传递元件1221具体实施为一绳。该阻力传递系统122的该组变向组件1222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变向组件12223。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被设置,从而在预设平面内提供变向传递运动和力的作用。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包括一第三枢轴122231和一第三滑轮122232。该第三滑轮122232被安装于该第三枢轴122231,从而该第三滑轮122232可以绕该第三枢轴122231转动。该第三滑轮122232具有一第三槽1222320。该第三槽1222320被设置于该第三滑轮122232的周侧。
该传递元件1221被绕过该第三滑轮122232后,从其所绕过的该第三滑轮122232的两侧分别向该对第一滑轮122212延伸,并在分别绕于该对第一滑轮122212后分别继续向该对第二滑轮12222延伸,然后分别被绕于该对第二滑轮12222,并在分别被绕于该对第二滑轮12222后继续延伸。该对第一滑轮122212被对称设置。该对第二滑轮12222被对称设置。
与该对第一滑轮122212的对称设置以及该对第二滑轮12222的对称设置相匹配,该绳绕于该第三滑轮122232而被该第三滑轮122232所区分的一体连接的两部分被按照相同的方式对称地绕于对称设置的该第一滑轮122212和该第二滑轮12222。
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能够绕其所界定的轴转动,从而该传递元件1221绕过该第三滑轮122232的两端可以随着该第三滑轮122232的转动而移动。该传递元件1221绕过该第三滑轮122232而处于该第三滑轮122232一侧的部分可以随着该第三滑轮122232的转动而移动至该第三滑轮122232的另一侧。
该第一槽1222120、该第二槽122220以及该第三槽1222320被设置,从而被绕于第一滑轮122212、该第二滑轮12222和该第三滑轮122232的该传递元件1221得以被牢固安装。具体地,该传递元件1221分别被绕于该第一滑轮122212、该第二滑轮12222和该第三滑轮122232时,该传递元件1221分别被绕于该第一滑轮122212的该第一槽1222120内、该第二滑轮12222的该第二槽122220内以及该第三滑轮122232的该第三槽1222320内。
参考图2,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一步包括一船桨130,以供使用者握持。该船桨130与该阻力系统120相连接。该船桨130具体实施为一模拟船桨。具体地,该船桨130模拟一水上运动船桨的形状,从而适合被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的使用者握持和操作,从而握持并操作该船桨130的使用者可以模拟水上运动动作进行水上运动训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船桨130具体实施为一模拟皮划艇浆,从而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行训练的使用者可以模拟皮划艇运动动作进行皮划艇运动训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可以被用作一皮划艇运动机。具体地,使用者可以以类似于进行皮划艇运动中握持皮划艇桨的方式握持该船桨130,并进而做出进行皮划艇运动的动作,进而使该船桨130进行相应运动。这时,该阻力系统120提供预设阻力,以阻碍该船桨130的运动,从而握持该船桨130进行皮划艇运动训练的使用者可以体会预设阻力,并进而得到训练。值得一提的是,借助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参与皮划艇运动训练、锻炼、娱乐的使用者可以通过做出皮划艇运动的动作而达到训练、锻炼、娱乐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不仅可以被用于进行皮划艇运动训练,还可以被用于进行其它水上运动陆基训练。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不作限制。
参考图2和图3,该传递元件1221分别从该对第一滑轮122212延伸至相应第二滑轮12222后继续延伸至该船桨130,进而该传递元件1221的两端12211和12212被连接至该船桨130的两端。具体地,该船桨130具有两个连接端131和132。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一步包括一对连接组件140,以分别将该传递元件1221的两端12211和12212连接至该船桨130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每一连接组件140包括一第一连接元件141和一第二连接元件142。该第二连接元件142被可转动设置于该第一连接元件141,从而该第二连接元件142可以相对该第一连接元件141转动。这两个连接组件140的两个第一连接元件141分别被固定于该船桨130的该两个连接端131和132。
这两个连接组件140的两个第二连接元件142分别对该传递元件1221的两端12211和12212进行固定,从而该传递元件1221的两端12211和12212能够相对该船桨130转动,从而防止该传递元件1221发生缠绕。
参考图2和图3,该阻力传递系统122的该变向组件1222进一步包括一对第四变向组件12224。该对第四变向组件12224与该对第一变向组件12221协同发挥运动和力的转向作用,从而使该传递元件1221沿直线方向的力和运动可转化为立体空间中方向不断变化的力和运动,或者说使该传递元件1221在立体空间中方向不断变化的力和运动转化为沿直线方向的力和运动。具体地,当该传递元件1221处于该第一滑轮122212和该船桨130的相应端的部分受到外力而摆动时,该部分沿着其不断变化的延伸方向在立体空间中对运动和力进行传递,这时该传递元件1221处于该第一滑轮122212和相应第二滑轮12222之间的部分受到该第一滑轮122212与该船桨130的相应端的部分传递的力和运动而沿着其所延伸的预设直线进行运动并传递力。值得一提的是,传递元件1221处于该第一滑轮122212和相应第二滑轮12222之间的部分沿直线延伸可以存在误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滑轮122212除了可以进行绕该第一枢轴122211的转动外,其和还可以和该第一枢轴122211一起绕垂直于该第一枢轴122211的轴转动,这时传递元件1221处于该第一滑轮122212和相应第二滑轮12222之间的部分所在的直线可能发生一定范围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四变向组件12224包括一固定件122241和一转动件122242。该固定件被固定于该运动机架110。该转动件122242被可转动安装于该固定件122241。该转动件122242可以绕轴转动。该第一滑轮122212被安装于该转动件122242。具体地,该转动件122242具有一安装腔1222420。被安装于该转动件122242的该第一滑轮122212可以在该安装腔1222420内绕该第一枢轴122211转动。该转动件122242进行旋转运动时所绕的轴与该第一枢轴122211的延伸方向垂直。值得一提的是,当该转动件122242进行旋转运动时,被安装于该转动件122242的该第一滑轮122212也随着该转动件122242一起转动。具体地,该转动件122242包括一转动体1222421和一延伸轴1222422。该延伸轴1222422从该转动体1222421一体延伸。该延伸轴1222422被延伸至该固定件122241并被进行可转动固定,从而该延伸轴1222422可以绕其自身的延伸方向所界定的轴转动,并进而带动该转动体1222421以及该第一滑轮122212进行绕该延伸轴1222422的延伸方向所界定的轴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系统120进一步包括一缓冲系统123。参考图2和图3,该缓冲系统123包括一缓冲绳1231和一缓冲传递组件1232。该缓冲传递组件1232包括一对第五滑轮12321和一第五枢轴12322。该对第五滑轮12321被安装于该第五枢轴12322,从而该对第五滑轮12321可以分别绕该第五枢轴12322转动。该阻力系统120的该传递元件1221受到外力拉扯时,该传递元件1221的移动不仅带动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的该第三滑轮122232转动,而且对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具有拉扯作用,从而使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整体具有在预设平面内摆动的趋势。该缓冲系统123与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相连接,从而为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提供缓冲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缓冲绳1231被实施为一弹性绳,以更好发挥缓冲作用。
具体地,该阻力传递系统122的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固定元件122233。该第三固定元件122233具有一第三固定槽1222330。该第三枢轴122231被安装于该第三固定元件122233,从而该第三固定元件122233对该第三枢轴122231提供固定和支撑,以保障该第三滑轮122232可以绕该第三枢轴122231转动。
该缓冲系统123的该缓冲绳1231的一端被固定于该第三固定元件122233,然后分两股分别向该对第五滑轮12321延伸,然后在绕过该对第五滑轮12321后继续延伸至该运动机架110,并进而被固定于该运动机架1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自固定于该第三固定元件122233的部分至固定于该运动机架110的部分,该缓冲绳1231分别延伸的两股分别呈V字形延伸。
参考图2和图3,该运动机架110包括一支架111。该阻力系统120被按照预设方式安装于该运动机架110的该支架111。具体地,该支架111包括一横梁1111和两个支撑腿1112、1113。该横梁1111被安装于该支撑腿1112和1113。该支撑腿1112支撑腿1112和1113被设置于两个相对位置,以将该横梁1111支撑于预设高度位置,从而提供可供该阻力系统120延伸的一延伸空间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系统120的该阻力提供系统121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并且被固定于该横梁1111与该支撑腿1112支撑腿1112和1113所界定的该延伸空间1000。
参考图2,该横梁1111具有相对的两端,即一第一端11111和一第二端11112。该阻力提供系统121被设置于靠近该第二端11112的位置。该阻力系统120的该阻力传递系统122的该组变向组件1222的该对第一变向组件12221被固定于该横梁1111的该第一端11111。该阻力提供系统121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的底侧,并且该阻力提供系统121的安装位置靠近该横梁1111的另一端,即靠近该第二端11112,从而被安装于该阻力提供系统121的该第二滑轮12222得以与相应第一变向组件12221的该第一滑轮122212之间保持预设相对位置关系,从而使该传递元件1221得以在该第二滑轮12222与相应第一滑轮122212之间延伸。
该缓冲系统123的该缓冲传递组件1232进一步包括一对第五固定元件12323。该对第五固定元件12323被固定于该支架111的其中一支撑腿1112,即支撑该横梁1111的该第一端11111的支撑腿。该第五枢轴12322被安装于该对第五固定元件12323,从而被安装于该第五枢轴12322的该对第五滑轮12321被安装于该对第五固定元件12323之间的空间并能够在该对第五固定元件12323之间绕该第五枢轴12322转动。
参考图2和图3,该支架111进一步包括一缓冲绳固定组件1115。该缓冲绳固定组件1115被固定于该横梁1111的底侧。该缓冲绳1231被固定于该缓冲绳固定组件1115。
参考图2,该传递元件1221绕过该第三滑轮122232而形成分别向两个第二滑轮12222延伸的两部分。自该第三滑轮122232至该对第二滑轮12222,该传递元件1221呈V字形延伸。被该第三滑轮122232所界定的两部分分别延伸至该对第二滑轮12222并绕过该对第二滑轮12222后分别继续向对应的该第一滑轮122212延伸,并在绕过该第一滑轮122212后分别继续向该船桨130的两端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传递元件1221被该第三滑轮122232所界定的两部分分别呈S形延伸。
如上所述,该阻力传递系统122具体实施为一滑轮组。
参考图2,该支架111进一步包括两个脚1114。这两个支撑腿1112、1113分别被安装于这两个脚1114,从而该支撑腿1112、1113能够更稳定地站立,并且能够更稳定地将该横梁1111支撑于预设位置。
该阻力系统120的该阻力传递系统122的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不仅可以绕其自身所界定的轴转动,而且可以绕与其自身所界定的轴相垂直的轴转动,从而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可以在立体空间内进行更为多样的运动。
参考图2和图3,该运动机架110进一步包括一坐装置112,以供使用者坐着参加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该坐装置112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的顶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坐装置112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的该第二端11112。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坐装置112在该横梁1111上的位置可以被调节,从而使用者所坐的位置能够被调节。具体地,该坐装置112被可滑动安装于该横梁1111,从而该坐装置112的位置可以沿着该横梁1111的延伸方向被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坐装置112被移动至适宜位置后,其能够被固定于该位置,以时使用者能够安全落座,并进行水上运动陆基训练。
参考图2和图3,该运动机架110进一步包括一踏装置113,以供参与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的人脚踏。坐于该坐装置112,并且脚踏于该踏装置113的使用者手持该船桨130,便可做出进行水上运动的动作,从而体验水上运动的姿势和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船桨130为两端对称的杆状模拟桨。通过驱动该船桨130,以使其两端轮流向斜后方运动,可以模拟桨手手持一支两端设置有桨叶的桨左右两侧轮流划水的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踏装置113在该横梁1111上的位置也可以被调节,从而使用者所坐的位置能够被调节。具体地,该踏装置113被可滑动安装于该横梁1111,从而该踏装置113的位置可以沿着该横梁1111的延伸方向被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踏装置113被移动至适宜位置后,其能够被固定于该位置,从而该踏装置113和该坐装置11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按照需要被调节后被固定,以使使用者能够在适宜的位置以适宜的姿势进行水上运动陆基训练。
参考图2,该缓冲绳固定组件1115包括一对安装体11151和多组固定部件11152。多组固定部件11152被固定于该对安装体11151。该对安装体11151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值得一提的是,多组固定部件11152的设置使得该缓冲绳1231的固定位置可以被选择。当该缓冲绳1231的两股的延伸端被固定于距离该第五滑轮12321较远的该固定部件11152时,该缓冲绳1231被固定于该第三固定元件122233的一端所处的位置将更加靠近该第五滑轮12321,从而该缓冲系统123将该阻力传递系统122的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拉至更靠近该缓冲传递组件1232,进而该传递元件1221受到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的该第三滑轮122232的拉扯,从而该传递元件1221连接该船桨130的两端被拉扯至更加远离该坐装置112的位置,这时坐于该坐装置112的使用者就需要用较大的力气操作该船桨130。也就是说,多组固定部件11152的设置使得该缓冲绳1231对该阻力传递系统122的拉扯可以被调节,进而适应不同训练者的不同用力需求以及同一训练者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不仅可以通过调整该缓冲绳1231的固定位置来调节该缓冲绳1231对该阻力传递系统122的拉扯,而且可以通过调节该缓冲传递组件1232的位置来调节该缓冲绳1231对该阻力传递系统122的拉扯。具体地,该对第五固定元件12323被固定于该支撑腿1112的高度位置可以被调整,从而该对第五滑轮12321的高度可以被调整,从而被绕于该第五滑轮12321的该缓冲绳1231对该阻力传递系统122的拉扯可以被调节。更具体地,当该对第五滑轮12321所处的水平位置与该对第二滑轮12222所处水平位置平齐时,该缓冲绳1231对该阻力传递系统122的拉扯作用最小。当该对第五滑轮12321所处的水平位置与该对第二滑轮12222所处水平位置相差较大时,该缓冲绳1231对该阻力传递系统122的拉扯作用较大。
参考图2,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一步包括一阻力调控装置150,以调控该阻力提供系统121所提供的阻力的大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提供系统121具体实施为一电机部件。更具体地,该阻力提供系统121具体实施为一电磁阻力系统,从而其所能够提供的阻力能够被精确控制。
该阻力提供系统121采集运动产生电压、电流更精确计算运动做功率。进一步地,通过该阻力提供系统121,通过运动负载电压准确计算运动做功,并且使其转化为电力。另外,亦可利用该阻力提供系统121的阻力模拟风阻或水阻,精确计算运动的能耗。也就是说,该船桨130被连接于该阻力提供系统121。这样,通过该船桨130的运动去带动该阻力提供系统121。这样,除了使该阻力提供系统121产生电压、电流转化成电力外,亦可同时模拟风阻或水阻使得使用者更加明确地感受实际进行水上运动时的各种状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船桨130与该阻力提供系统121之间借助该阻力传递系统122进行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经由该阻力提供系统121产生电子阻力模拟水面“乘浪”等级,这样可进行水面眩晕训练及测试。参考图2和图3,该阻力提供系统121进一步包括一电机1213和一传动组件12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电机1213具体实施为一微型永磁电机,其在初始运动后自动产生电能,并产生可调节阻尼阻力,同时将多余电能储存于高性能电池内。特别地,将产生的阻尼阻力由传动机构,例如由该阻力传递系统122来模拟风力和阻力,从而使使用者,例如运动员在不同阻尼下感受自然环境中的风力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传动组件1214具体实施为一齿轮组件。具体地,该传动组件1214包括一第一齿轮12141、一第二齿轮12142和一传动带12143。该传动带12143被套接于该第一齿轮12141和该第二齿轮12142,从而该第一齿轮12141和该第二齿轮12142能够同时转动。也就是说,在该传动带12143的作用下,该第一齿轮12141的转动能够带动该第二齿轮12142的转动。同样的,在该传动带12143的作用下,该第二齿轮12142的转动能够带动该第一齿轮12141的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传动带12143为一同步带。具体地,该传动带12143设置有与该第一齿轮12141和该第二齿轮12142所设置的齿相匹配的齿。
该阻力调控装置150能够调控该阻力提供系统121提供的阻力等级。该阻力提供系统121所提供的阻力被预先设置为多个可供选择的阻力等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提供系统121所提供的阻力等级包括0级、1级、2级、3级、4级、5级、6级和7级,以分别提供大小不同的阻力。当0级阻力被选择时,该阻力提供系统121并不提供电磁阻力。当1级阻力被选择时,该阻力提供系统121提供相应预设大小的阻力。当2级、3级、4级、5级、6级或7级阻力被选择时,该阻力提供系统121所提供的阻力呈相应倍数增加。该电磁阻力系统的应用使得这样精确的阻力等级的选择和应用得以实现,从而使训练者得到更好的水上运动陆上训练。
参考图2,该阻力调控装置150包括一组调控元件151和一调控模块152。该调控模块152与该阻力提供系统121进行连接,从而对该阻力提供系统121提供的阻力进行调控。该组调控元件151被设置,以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并进而对该阻力提供系统121提供的阻力进行调控。具体地,该组调控元件151具体实施为一组与该调控模块152相连接的按钮,其中每一按钮对应一阻力等级。当相应阻力等级的按钮接受预设操作后,该调控模块152调控该阻力提供系统121产生相应等级的阻力,并作用于该阻力传递系统122。
参考图2,该显示设备300被安装于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的该横梁1111。该显示设备300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的位置与该坐装置112的安装位置相对,从而方便坐于该坐装置112的使用者对该显示设备300进行操作,并从该显示设备300获取运动数据信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显示设备300被安装于相对该踏装置113远离该坐装置112的位置。
参考图2,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一步包括一管控装置16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管控装置160被设置于该运动机架110。该管控装置160能够与该船桨130建立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该船桨130获取使用者握持该船桨130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数据。也就是说,通过被握持的该船桨130的运动轨迹可以获得训练者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数据,并进而被该管控装置160获取。
该管控装置160进一步与该云端装置400以及该显示设备300相连接。经由该显示设备300展现出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运行时的各处模拟景象,且在该船桨130被操作时,由该管控装置160实现相关参数与场景模拟计算,并且将实际的运动数据实时上传到该云端装置400。因此,就算是进行单机的训练,经由网路连接,亦可达到网络联机竞技和实现大数据管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的该管控装置160包括一主机161和一软件程序组162。该软件程序组162被设置于该主机161并被无线连接于该云端装置400。该软件程序组也可以被无线连接于该显示设备300以及该情境呈现装置210。这样,该软件程序组162将支撑该情境呈现装置210呈现3D实景,且该船桨130的运动数据将经由该软件程序组162计算并分析。特别地,该软件程序组162将依据3D实景的状态模拟出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的时速、风力,再依据该船桨130的运动频率、风力、时速、水流等各种模拟情境计算出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管控装置160的该主机161包括一处理器1611、一中央处理芯片1612、一陀螺仪1613和一连接模块16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连接模块1614包括一Wi-Fi芯片16141和一蓝牙芯片16142。该处理器1611被具体实施为一微功耗处理器。该中央处理芯片1612、该陀螺仪1613、该连接模块1614的该Wi-Fi芯片16141和该蓝牙芯片16142被分别连接至该处理器1611。该处理器1611的合理运用,在完成大数据量运算处理的同时,使无线网络连接公网,并将所有运动数据汇总至该云端装置400,以实现数据管理和分析。特别地,经由该处理器1611来满足高强度计算需求。
该陀螺仪1613纪录空间轨迹,并数字化分析运动状态,因此由该陀螺仪1613获取运动轨迹实现判断运动动作及姿势准确性。该Wi-Fi芯片16141和该蓝牙芯片16142的设置使得该主机161能够被无线连接至该云端装置400。这样,当该陀螺仪1613被设置于该船桨130时,该陀螺仪1613,作为角运动监测装置,用高速回转体的动量矩敏感壳体相对惯性空间绕正交于自转轴的一个或两个轴,用于将空间数据发送至该中央处理芯片1612,再由内部定义的通讯协议将空间数据发送至该处理器1611。该处理器1611进行数据汇总和处理后,对该船桨130的空间运动坐标进行判断。特别地,经由空间运动坐标的判断,可以进一步地矫正运动姿势,判断与设别运动准确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进一步包括一视频采集器170。该视频采集器170与该管控装置160的该主机161相连接,以用于获取各种所需数据,并将其所获取的数据传递至该主机161。该主机161的该处理器1611接收到该视频采集器170采集的数据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和处理。具体地,该视频采集器170可记录操作者或运动员的运动姿势并传回该主机161,经由判断对运动姿态矫正。也就是说,通过该视频采集器170达到对运动的监控从而实现运动参数数据统计及分析。
该软件程序组162包括一引擎系统1621、一网路平台整合系统1622、一视觉平台系统1623、一陀螺仪通讯协议1624、一校准系统1625、一场景添加系统1626和一行动应用程式1627(英语:mobile application,APP)。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引擎系统1621具体实施为一UE4 3D引擎系统。该校准系统1625能够对运动参数和公式进行校准。
该引擎系统1621将现实中的物质抽象为多边形或者各种曲线等表现形式,在计算机中进行相关计算并输出最终图像的算法实现的集合。也就是说,该引擎系统1621的应用可以在计算机内建立一个“真实的世界”。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通过该引擎系统1621独立开发实现水面环境模拟,并运用自主编辑程序实现运动量与能耗计算。该网路平台整合系统1622整合多渠道网路平台,进而实现网路平台的数据共享。该网路平台整合系统1622与该视觉平台系统1623相连。该视觉平台系统1623将整合多项多媒体技术来完成视觉平台开发,其中包含Facebook Oculus2、UE4 3D引擎、DirectX多媒体编程接口与微软的Open GL跨平台编程接口,从而实现了多媒体云端技术的跨平台结合。
该陀螺仪通讯协议1624与该主机161的该陀螺仪1613相连,以对该主机161的该陀螺仪1613的通讯进行管控。该校准系统1625被设置,以对该情境系统200呈现的虚拟影像进行校准。该场景添加系统1626被用于添加可供该情境系统200选用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场景。
该行动应用程序1627通过Wi-Fi与训练器的终端机器联网,进而完成运动动作数据的采集。也就是说,该行动应用程式1627可以被设置于一行动装置,例如被设置于一手机,以通过网际网路,例如Wi-Fi连线,进而与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的该处理器1611连接,进而取得运动动作数据采集。
该软件程序组162进一步包括一情境管控模块1628。参考图6,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包括一情境获取模块16281,以获取可供选择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例如著名水上运动河道情境、著名水上运动赛道情境。该情境获取模块16281与该场景添加系统1626相连,从而从该场景添加系统1626获取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还包括一情境输出模块16282,以将被选用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输出至该情境呈现装置210,并通过该情境呈现装置210对被选用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进行呈现。
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还包括一情境选择模块16283,以对该情境获取模块16281获取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进行选择。被该情境选择模块16283选择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被该情境输出模块16282输出至该情境呈现装置210,并通过该情境呈现装置210被呈现。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情境选择模块16283可以通过接受该水上运动训练者的操控指令而对水上运动虚拟场景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识别该水上运动训练者的个人信息而自动选择水上运动虚拟场景。
参考图6,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还包括一情境控制模块16284,以对被输出至该情境呈现装置210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进行控制。
具体地,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还包括一运动数据获取模块16285,以获取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行运动的信息。根据该运动数据获取模块16285获取的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行运动的信息,该情境控制模块16284对被输出至该情境呈现装置210的水上运动虚拟情境进行控制,从而使该水上运动虚拟情境随着该水上运动训练者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进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增强该水上运动者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随着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行水上动作,该水上运动虚拟情境呈现不断倒退的影像,以使该水上运动训练者感觉自己正驱动水上在该情境呈现装置210所呈现的情境中不断前进。
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的该运动数据获取模块16285能够与该视频采集器170建立连接,从而从该视频采集器170获取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行运动的信息。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的该运动数据获取模块16285可以与该云端装置400建立连接,从而从该云端装置400获取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参加水上运动训练相关的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单片机500。该单片机500与该显示设备300以及该云端装置400相连接,以降低成本,进而使得使用族群变大。换言之,对于低端要求的用户而言,进入门槛变低,将有更多的使用者可以接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单片机500具体实施为一触摸式单片机。
说明书附图之图8A至图8C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皮划艇运动训练系统的一应用示例。如图所示,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行皮划艇运动训练的皮划艇运动训练者头戴该情境呈现装置210通过左右交替地摇动该船桨130进行如同在皮划艇中手持一支两端设置有桨叶的桨滑动皮划艇的动作。在这样的运动过程中,训练者不仅可以活动其手臂、下肢和脊背,而且通过不断地进行转身运动,从而使腰部和肩部得到良好锻炼,使其整个身体得到良好锻炼。在运动过程中,借助该情境呈现装置210所呈现在该皮划艇运动训练者眼前的影像呈后退的方式在该皮划艇运动训练者眼前不断变化,从而该皮划艇运动训练者以身体其境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不仅适合使用者进行皮划艇运动动作这样的左右交替地摇动该船桨130的动作,以进行皮划艇运动训练,而且适合使用者进行前后拉伸的运动,以模拟普通的划船运动动作,以进行划船运动训练,参考图9A至图9C。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方法。参考图10,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一虚拟眼镜连接一显示设备,以显示动态环境;
(B)操作一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的一船桨;
(C)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的一电机部件依该显示设备显示的动态环境模拟风阻或水阻;以及
(D)回馈动态讯息至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的一主机,并传至一云端装置。
根据步骤(B)、(C),当该船桨进行作动时,该电机部件将采集该船桨的作动所产生的电压、电流并转化成电力,同时通过该电机部件的阻力模拟风阻、水阻以及水面“乘浪”等级,以反馈于该船桨,并精准计算运动的能耗并进行水面眩晕训练及测试。
根据步骤(D),实现网络联机竞技和大数据管理。
说明书附图之图11至图14C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以虚拟实境的方式实际体验水上运动,从而在陆上进行各种水上运动的各种训练、活动或者游戏。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包括一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除了感受到模拟的环境外,还可以得到实际操作的反馈,例如风阻或水流的状态可反馈在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上,从而使得操作者不是只有影音感受,还可以得到实际的动作反馈,这样将使得整个训练或活动过程更加真实。
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还包括一情境系统200A,以呈现水上运动训练情境,以供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体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情境系统200A具体实施为一增加现实情境系统。具体地,该情境系统200A包括一情境呈现装置210A。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具体实施为一适于被佩戴的增强现实眼镜,以用于为佩戴者呈现所需的情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即AR技术,使佩戴者可以感受现实情境的同时感受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所提供的虚拟情境,进而增加佩戴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在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上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训练者的情境感受,从而增强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的体验性和趣味性。
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还包括一显示设备300A。该显示设备300A被设置,以记录、储存和呈现训练者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数据,并对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进行训练的参数进行呈现,以方便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对这些参数进行了解。值得一提的是,该显示设备300A不仅具有显示各种参数信息的功能,而且可以接受操作指令,从而方便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对其进行训练的参数进行选择和控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显示设备300A具体实施为一触控显示设备。
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还包括一云端装置400A,以收集、存储和计算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的运动训练数据等信息。该云端装置400A利用云技术,以便于对数据进行共享、计算和储存。所谓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统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该显示设备300A与该情境系统200A的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相连,以使得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能够通过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和该显示设备300A感受动态环境。具体地,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可同步呈现该显示设备300A所呈现的运动场景、运动参数等信息。当使用者未佩戴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时,该使用者可以借助该显示设备300A了解运动参数、运动场景等信息。当使用者佩戴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后,该使用者可以通过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了解运动参数,感受运动情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显示设备300A与该云端装置400A相连接,从而该显示设备300A可以从该云端装置400A获取数据,并且可以将其自身数据上传至该云端装置400A。
当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被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或者其它使用者应用时,相应的时速、浆频、风力等数据被实时传送至该显示设备300A,从而使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或者其它使用者实时了解自己运动参数以及做功功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与该云端装置400A相连接,从而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可以从该云端装置400A获取数据,并可以将其运转数据实时上传至该云端装置400A。
参考图11,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包括一运动机架110A和一阻力系统120A。该运动机架110A被设置,以提供承载一训练者的空间,从而使该训练者可以保持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姿势。该阻力系统120A被设置,以提供该训练者进行水上运动训练所需的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系统120被安装于该运动机架110A,从而该运动机架110A对该阻力系统120A提供支撑和固定。
该阻力系统120A包括一阻力提供系统121A和一阻力传递系统122A。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被设置,以提供对水上训练运动产生阻力所需的运动阻力。受到外力而进行预设运动时,该阻力传递系统122A对其所接收到的运动进行传递,从而将该预设运动传递至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进而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对该预设运动产生阻力,从而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训练者能够体会预设阻力,以进行水上运动训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所产生的运动阻力为绕一预设轴的运动阻力。
该阻力传递系统122A包括一传递元件1221A和一组变向组件1222A。该传递元件1221A被设置于该组变向组件1222A。当该传递元件1221A受到外力时,在该外力的作用下,该传递元件1221A沿着其所延伸的方向进行相应运动,从而该传递元件1221A具有传递力和运动的作用。该组变向组件1222A被设置,以控制该传递元件1221A的延伸方向,进而该传递元件1221A受到外力时沿着该组变向组件1222A所控制的延伸方向运动。值得一提的是,该组变向组件1222A不仅具有控制该传递元件1221A的延伸方向的作用,而且其本身也能够被该传递元件1221A的运动而带动进行相应运动,从而该变向组件1222A也具有传递力和运动的作用。
参考图11,该组变向组件1222A包括一对第一变向组件12221A和一对第二变向元件12222A。两第一变向组件12221A与两第二变向元件12222A对应设置,从而协同发挥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A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进而将旋转方向运动的运动阻力转化为相应直线运动的运动阻力。具体地,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A将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提供的旋转方向的运动阻力转化为被设置于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A的该传递元件1221A在其延伸方向上进行运动的运动阻力。具体地,经相应第二变向元件12222A的变向传递作用,该传递元件1221A处于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A与相应第一变向组件12221A之间的部分的直线运动所负载的力被传递至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以带动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进行转动,进而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产生运动阻力,进而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A将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产生的阻力传递至该传递元件1221A,从而被转化为阻碍该传递元件1221A的处于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A与相应第一变向组件12221A之间的部分沿其延伸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的阻力。
该第一变向组件12221A在立体空间内将力和运动在该传递元件1221A的不同延伸段之间进行变向传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变向组件12221A包括一第一枢轴122211A和一第一滑轮122212A。该第一滑轮122212A被安装于该第一枢轴122211A,从而该第一滑轮122212A可以绕该第一枢轴122211A转动。该第一滑轮122212A具有一第一槽1222120A。该第一槽1222120A被设置于该第一滑轮122212A的周侧。
每一第二变向元件12222A具体实施为一第二滑轮12222A。该第二滑轮12222A具有一第二槽122220A。该第二槽122220A被设置于该第二滑轮12222A的周侧。
该传递元件1221A依次绕过该第一滑轮122212A和该第二滑轮12222A,从而该传递元件1221A处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滑轮122212A和该第二滑轮12222A之间的部分在该第一滑轮122212A和该第二滑轮12222A之间直线延伸。该传递元件1221A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运动时带动该第一滑轮122212A绕该第一枢轴122211A转动,并带动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A绕其所界定的轴转动。
该对第二滑轮12222A分别被安装于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的两端,从而该第二滑轮12222A的转动带动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转动,进而使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产生运动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传递元件1221A具体实施为一绳。该阻力传递系统122A的该组变向组件1222A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变向组件12223A。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A被设置,从而在预设平面内提供变向传递运动和力的作用。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A包括一第三枢轴122231A和一第三滑轮122232A。该第三滑轮122232A被安装于该第三枢轴122231A,从而该第三滑轮122232A可以绕该第三枢轴122231A转动。该第三滑轮122232A具有一第三槽1222320A。该第三槽1222320A被设置于该第三滑轮122232A的周侧。
该传递元件1221A被绕过该第三滑轮122232A后,从其所绕过的该第三滑轮122232A的两侧分别向该对第一滑轮122212A延伸,并在分别绕于该对第一滑轮122212A后分别继续向该对第二滑轮12222A延伸,然后分别被绕于该对第二滑轮12222A,并在分别被绕于该对第二滑轮12222A后继续延伸。该对第一滑轮122212A被对称设置。该对第二滑轮12222A被对称设置。
与该对第一滑轮122212A的对称设置以及该对第二滑轮12222A的对称设置相匹配,该绳绕于该第三滑轮122232A而被该第三滑轮122232A所区分的一体连接的两部分被按照相同的方式对称地绕于对称设置的该第一滑轮122212A和该第二滑轮12222A。
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A能够绕其所界定的轴转动,从而该传递元件1221A绕过该第三滑轮122232A的两端可以随着该第三滑轮122232A的转动而移动。该传递元件1221A绕过该第三滑轮122232A而处于该第三滑轮122232A一侧的部分可以随着该第三滑轮122232A的转动而移动至该第三滑轮122232A的另一侧。
该第一槽1222120A、该第二槽122220A以及该第三槽1222320A被设置,从而被绕于第一滑轮122212A、该第二滑轮12222A和该第三滑轮122232A的该传递元件1221A得以被牢固安装。具体地,该传递元件1221A分别被绕于该第一滑轮122212A、该第二滑轮12222A和该第三滑轮122232A时,该传递元件1221A分别被绕于该第一滑轮122212A的该第一槽1222120A内、该第二滑轮12222A的该第二槽122220A内以及该第三滑轮122232A的该第三槽1222320A内。
参考图11,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进一步包括一模拟船桨130A,以供训练者握持。该船桨130A与该阻力系统120A相连接。训练者以类似于进行水上运动中握持船桨的方式握持该船桨130A时可以做出进行水上运动的动作,而使该船桨130A进行相应运动。这时,该阻力系统120A提供预设阻力,以阻碍该船桨130A的运动,从而握持该船桨130A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训练者可以体会预设阻力,并进而得到训练。值得一提的是,借助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参与水上运动训练、锻炼、娱乐的训练者可以通过做出水上运动的动作而达到训练、锻炼、娱乐的目的。
参考图11,该传递元件1221A分别从该对第一滑轮122212A延伸至相应第二滑轮12222A后继续延伸至该船桨130A,进而该传递元件1221A的两端12211A和12212A被连接至该船桨130A的两端。具体地,该船桨130A具有两个连接端131A和132A。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进一步包括一对连接组件140A,以分别将该传递元件1221A的两端12211A和12212A连接至该船桨130A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每一连接组件140A包括一第一连接元件141A和一第二连接元件142A。该第二连接元件142A被可转动设置于该第一连接元件141A,从而该第二连接元件142A可以相对该第一连接元件141A转动。这两个连接组件140A的两个第一连接元件141A分别被固定于该船桨130A的该两个连接端131A和132A。
这两个连接组件140A的两个第二连接元件142A分别对该传递元件1221A的两端12211A和12212A进行固定,从而该传递元件1221A的两端12211A和12212A能够相对该船桨130A转动,从而防止该传递元件1221A发生缠绕。
参考图11,该阻力传递系统122A的该变向组件1222A进一步包括一对第四变向组件12224A。该对第四变向组件12224A与该对第一变向组件12221A协同发挥运动和力的转向作用,从而使该传递元件1221A沿直线方向的力和运动可转化为立体空间中方向不断变化的力和运动,或者说使该传递元件1221A在立体空间中方向不断变化的力和运动转化为沿直线方向的力和运动。具体地,当该传递元件1221A处于该第一滑轮122212A和该船桨130A的相应端的部分受到外力而摆动时,该部分沿着其不断变化的延伸方向在立体空间中对运动和力进行传递,这时该传递元件1221A处于该第一滑轮122212A和相应第二滑轮12222A之间的部分受到该第一滑轮122212A与该船桨130A的相应端的部分传递的力和运动而沿着其所延伸的预设直线进行运动并传递力。值得一提的是,传递元件1221A处于该第一滑轮122212A和相应第二滑轮12222A之间的部分沿直线延伸可以存在误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滑轮122212A除了可以进行绕该第一枢轴122211A的转动外,其和还可以和该第一枢轴122211A一起绕垂直于该第一枢轴122211A的轴转动,这时传递元件1221A处于该第一滑轮122212A和相应第二滑轮12222A之间的部分所在的直线可能发生一定范围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四变向组件12224A包括一固定件122241A和一转动件122242A。该固定件被固定于该运动机架110A。该转动件122242A被可转动安装于该固定件122241A。该转动件122242A可以绕轴转动。该第一滑轮122212A被安装于该转动件122242A。具体地,该转动件122242A具有一安装腔1222420A。被安装于该转动件122242A的该第一滑轮122212A可以在该安装腔1222420A内绕该第一枢轴122211A转动。该转动件122242A进行旋转运动时所绕的轴与该第一枢轴122211A的延伸方向垂直。值得一提的是,当该转动件122242A进行旋转运动时,被安装于该转动件122242A的该第一滑轮122212A也随着该转动件122242A一起转动。具体地,该转动件122242A包括一转动体1222421A和一延伸轴1222422A。该延伸轴1222422A从该转动体1222421A一体延伸。该延伸轴1222422A被延伸至该固定件122241A并被进行可转动固定,从而该延伸轴1222422A可以绕其自身的延伸方向所界定的轴转动,并进而带动该转动体1222421A以及该第一滑轮122212A进行绕该延伸轴1222422A的延伸方向所界定的轴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系统120A进一步包括一缓冲系统123A。参考图11,该缓冲系统123A包括一缓冲绳1231A。该阻力系统120A的该传递元件1221A受到外力拉扯时,该传递元件1221A的移动不仅带动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A的该第三滑轮122232A转动,而且对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A具有拉扯作用,从而使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A整体具有在预设平面内摆动的趋势。该缓冲系统123A与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A相连接,从而为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A提供缓冲作用。
具体地,该阻力传递系统122A的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A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固定元件122233A。该第三固定元件122233A具有一第三固定槽1222330A。该第三枢轴122231A被安装于该第三固定元件122233A,从而该第三固定元件122233A对该第三枢轴122231A提供固定和支撑,以保障该第三滑轮122232A可以绕该第三枢轴122231A转动。
该缓冲系统123A的该缓冲绳1231A的一端被固定于该第三固定元件122233A,该缓冲绳1231A的另一端被固定于该运动机架110A。
参考图11,该运动机架110A包括一支架111A。该阻力系统120A被按照预设方式安装于该运动机架110A的该支架111A。具体地,该支架111A包括一横梁1111A和两个支撑腿1112A、1113A。该横梁1111A被安装于该支撑腿1112A和113A。该支撑腿1112A和1113A被设置于两个相对位置,以将该横梁1111A支撑于预设高度位置,从而提供可供该阻力系统120A延伸的一延伸空间1000A。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系统120A的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A,并且被固定于该横梁1111A与该支撑腿1112A和1113A所界定的该延伸空间1000A。
参考图11,该横梁1111A具有相对的两端,即一第一端11111A和一第二端11112A。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被设置于靠近该第二端11112A的位置。该阻力系统120A的该阻力传递系统122A的该组变向组件1222A的该对第一变向组件12221A被固定于该横梁1111A的该第一端11111A。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A的底侧,并且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的安装位置靠近该横梁1111A的另一端,即靠近该第二端11112A,从而被安装于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的该第二滑轮12222A得以与相应第一变向组件12221A的该第一滑轮122212A之间保持预设相对位置关系,从而使该传递元件1221A得以在该第二滑轮12222A与相应第一滑轮122212A之间延伸。
参考图11,该缓冲绳1231A一端被固定于该第三固定元件122233A,该缓冲绳1231A的另一端被固定于该支架111A的其中一支撑腿1112A,即支撑该横梁1111A的该第一端11111A的支撑腿。
参考图11,该传递元件1221A绕过该第三滑轮122232A而形成分别向两个第二滑轮12222A延伸的两部分。自该第三滑轮122232A至该对第二滑轮12222A,该传递元件1221A呈V字形延伸。被该第三滑轮122232A所界定的两部分分别延伸至该对第二滑轮12222A并绕过该对第二滑轮12222A后分别继续向对应的该第一滑轮122212A延伸,并在绕过该第一滑轮122212A后分别继续向该船桨130A的两端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传递元件1221A被该第三滑轮122232A所界定的两部分分别呈S形延伸。
如上所述,该阻力传递系统122A具体实施为一滑轮组。
参考图11,该支架111A进一步包括两个脚1114A。这两个支撑腿1112A、113A分别被安装于这两个脚1114A,从而该支撑腿1112A、1113A能够更稳定地站立,并且能够更稳定地将该横梁1111A支撑于预设位置。
该阻力系统120A的该阻力传递系统122A的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A不仅可以绕其自身所界定的轴转动,而且可以绕与其自身所界定的轴相垂直的轴转动,从而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A可以在立体空间内进行更为多样的运动。
参考图11,该运动机架110A进一步包括一坐装置112A,以供参与水上运动训练的人坐着参加水上运动训练。该坐装置112A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A的顶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坐装置112A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A的该第二端11112A。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坐装置112A在该横梁1111A上的位置可以被调节,从而训练者所坐的位置能够被调节。具体地,该坐装置112A被可滑动安装于该横梁1111A,从而该坐装置112A的位置可以沿着该横梁1111A的延伸方向被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坐装置112A被移动至适宜位置后,其能够被固定于该位置,以时训练者能够安全落座,并进行水上运动训练。
参考图11,该运动机架110A进一步包括一踏装置113A,以供参与水上运动训练的人脚踏。坐于该坐装置112A,并且脚踏于该踏装置113A的训练者以持真正船桨的方式手持该船桨130A,便可做出进行水上运动的动作,从而体验水上运动的姿势和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船桨130A为两端对称的杆状模拟桨,从而该训练者可以体验皮划艇桨手手持一支两端设置有桨叶的桨坐于皮划艇中,在艇的左右两侧轮流划水的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踏装置113A在该横梁1111A上的位置也可以被调节,从而训练者所坐的位置能够被调节。具体地,该踏装置113A被可滑动安装于该横梁1111A,从而该踏装置113A的位置可以沿着该横梁1111A的延伸方向被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踏装置113A被移动至适宜位置后,其能够被固定于该位置,从而该踏装置113A和该坐装置112A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按照需要被调节后被固定,以使训练者能够在适宜的位置以适宜的姿势进行水上运动训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显示设备300A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A。该显示设备300A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A的位置与该坐装置112A的安装位置相对,从而方便坐于该坐装置112A的水上运动者对该显示设备300A进行操作,并从该显示设备300A获取运动数据信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显示设备300A被安装于相对该踏装置113A远离该坐装置112A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进一步包括一阻力调控装置150A,以调控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所提供的阻力的大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具体实施为一电磁阻力系统,从而其所能够提供的阻力能够被精确控制。
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采集运动产生电压、电流更精确计算运动做功率。进一步地,通过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通过运动负载电压准确计算运动做功,并且使其转化为电力。另外,亦可利用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的阻力模拟风阻或水阻,精确计算运动的能耗。也就是说,该船桨130A被连接于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这样,通过该船桨130A的运动去带动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这样,除了使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产生电压、电流转化成电力外,亦可同时模拟风阻或水阻使得使用者更加明确地感受实际进行水上运动时的各种状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船桨130A与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之间借助该阻力传递系统122A进行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经由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产生电子阻力模拟水面“乘浪”等级,这样可进行水面眩晕训练及测试。
该阻力调控装置150A包括一组调控元件151A和一调控模块152A。该调控模块152A与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进行连接,从而对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提供的阻力进行调控。该组调控元件151A被设置,以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并进而对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提供的阻力进行调控。具体地,该组调控元件151A具体实施为一组与该调控模块152A相连接的按钮,其中每一按钮对应一阻力等级。当相应阻力等级的按钮接受预设操作后,该调控模块152A调控该阻力提供系统121A产生相应等级的阻力,并作用于该阻力传递系统122A。
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进一步包括一管控装置160A。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管控装置160A被设置于该运动机架110A。该管控装置160A能够与该船桨130A建立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该船桨130A获取使用者握持该船桨130A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数据。也就是说,通过被握持的该船桨130A的运动轨迹可以获得训练者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数据,并进而被该管控装置160A获取。
该管控装置160A进一步与该云端装置400A以及该显示设备300A相连接。经由该显示设备300A展现出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运行时的各处模拟景象,且在该船桨130A被操作时,由该管控装置160A实现相关参数与场景模拟计算,并且将实际的运动数据实时上传到该云端装置400A。因此,就算是进行单机的训练,经由网路连接,亦可达到网络联机竞技和实现大数据管理。
具体地,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的该管控装置160A包括一主机161A和一软件程序组162A。该软件程序组162A被设置于该主机161A并被无线连接于该云端装置400A。该软件程序组也可以被无线连接于该显示设备300A以及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这样,该软件程序组162A将支撑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呈现情境,且该船桨130A的运动数据将经由该软件程序组162A计算并分析。特别地,该软件程序组162A将依据情境的状态模拟出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的时速、风力,再依据该船桨130A的运动频率、风力、时速、水流等各种模拟情境计算出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管控装置160A的该主机161A包括一处理器1611A、一中央处理芯片1612A、一陀螺仪1613A和一连接模块1614A,参考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连接模块1614A包括一Wi-Fi芯片16141A和一蓝牙芯片16142A。该处理器1611A被具体实施为一微功耗处理器。该中央处理芯片1612A、该陀螺仪1613A、该连接模块1614A的该Wi-Fi芯片16141A和该蓝牙芯片16142A被分别连接至该处理器1611A。该处理器1611A的合理运用,在完成大数据量运算处理的同时,使无线网络连接公网,并将所有运动数据汇总至该云端装置400A,以实现数据管理和分析。特别地,经由该处理器1611A来满足高强度计算需求。
该陀螺仪1613A适于被安装于该船桨130A,从而随着该船桨130A的运动而运动,从而该船桨130A与该管控装置160A之间的连接得以建立。该陀螺仪1613A纪录空间轨迹,并数字化分析运动状态,因此由该陀螺仪1613A获取运动轨迹实现判断运动动作及姿势准确性。该Wi-Fi芯片16141A和该蓝牙芯片16142A的设置使得该主机161A能够被无线连接至该云端装置400A。这样,当该陀螺仪1613A被设置于该船桨130A时,该陀螺仪1613A,作为角运动监测装置,用高速回转体的动量矩相对惯性空间绕正交于自转轴的一个或两个轴,用于将空间数据发送至该中央处理芯片1612A,再由内部定义的通讯协议将空间数据发送至该处理器1611A。该处理器1611A进行数据汇总和处理后,对该船桨130A的空间运动坐标进行判断。特别地,经由空间运动坐标的判断,可以进一步地矫正运动姿势,判断与设别运动准确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进一步包括一视频采集器170A。该视频采集器170A与该管控装置160A的该主机161A相连接,以用于获取各种所需数据,并将其所获取的数据传递至该主机161A。该主机161A的该处理器1611A接收到该视频采集器170A采集的数据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和处理。具体地,该视频采集器170A可记录操作者或运动员的运动姿势并传回该主机161A,经由判断对运动姿态矫正。也就是说,通过该视频采集器170A达到对运动的监控从而实现运动参数数据统计及分析。
参考图12,该软件程序组162A包括一引擎系统1621A、一网路平台整合系统1622A、一视觉平台系统1623A、一陀螺仪通讯协议1624A、一校准系统1625A、一场景添加系统1626A和一行动应用程式1627A。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引擎系统1621A具体实施为一UE4 3D引擎系统。该校准系统1625A能够对运动参数和公式进行校准。
该引擎系统1621A将现实中的物质抽象为多边形或者各种曲线等表现形式,在计算机中进行相关计算并输出最终图像的算法实现的集合。也就是说,该引擎系统1621A的应用可以在计算机内建立一个“真实的世界”。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通过该引擎系统1621A独立开发实现水面环境模拟,并运用自主编辑程序实现运动量与能耗计算。该视觉平台系统1623A将整合多项多媒体技术来完成视觉平台开发,其中包含Facebook Oculus2、UE4 3D引擎、DirectX多媒体编程接口与微软的Open GL跨平台编程接口,从而实现了多媒体云端技术的跨平台结合。
该行动应用程序1627A通过Wi-Fi与训练器的终端机器联网,进而完成运动动作数据的采集。也就是说,该行动应用程式1627A可以被设置于一行动装置,例如被设置于一手机,以通过网际网路,例如Wi-Fi连线,进而与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的该处理器1611A连接,进而取得运动动作数据采集。
该软件程序组162A进一步包括一情境管控模块1628A。参考图13,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A包括一情境获取模块16281A,以获取可供选择的水上运动情境,例如著名水上运动河道情境、著名水上运动赛道情境。该情境获取模块16281A与该场景添加系统1626A相连,从而从该场景添加系统1626A获取水上运动情境。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A还包括一情境输出模块16282A,以将被选用的水上运动情境输出至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并通过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对被选用的水上运动情境进行呈现。
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A还包括一情境选择模块16283A,以对该情境获取模块16281A获取的水上运动情境进行选择。被该情境选择模块16283A选择的水上运动情境被该情境输出模块16282A输出至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并通过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被呈现。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情境选择模块16283A可以通过接受该水上运动训练者的操控指令而对水上运动虚拟场景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识别该水上运动训练者的个人信息而自动选择水上运动虚拟场景。
参考图13,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A还包括一情境控制模块16284A,以对被输出至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的水上运动情境进行控制。
具体地,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A还包括一运动数据获取模块16285A,以获取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进行运动的信息。根据该运动数据获取模块16285A获取的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进行运动的信息,该情境控制模块16284A对被输出至该情境呈现装置210的水上运动情境进行控制,从而使该水上运动情境随着该水上运动训练者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进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增强该水上运动者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随着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进行水上动作,该水上运动情境呈现不断倒退的影像,以使该水上运动训练者感觉自己正驱动水上在该情境呈现装置210A所呈现的情境中不断前进。
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A的该运动数据获取模块16285A能够与该视频采集器170A建立连接,从而从该视频采集器170A获取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进行运动的信息。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A的该运动数据获取模块16285A可以与该云端装置400A建立连接,从而从该云端装置400A获取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参加水上运动训练相关的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单片机500A。该单片机500A与该显示设备300A以及该云端装置400A相连接,以降低成本,进而使得使用族群变大。换言之,对于低端要求的用户而言,进入门槛变低,将有更多的使用者可以接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单片机500A具体实施为一触摸式单片机。
说明书附图之图14A至图14C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的一应用示例。如图所示,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A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训练者头戴该影像呈现器2111(AR头显)通过左右交替地摇动该船桨130A进行如同在皮划艇中手持一支两端设置有桨叶的桨滑动皮划艇的动作。在这样的运动过程中,训练者不仅可以活动其手臂、下肢和脊背,而且通过不断地进行转身运动,从而使腰部和肩部得到良好锻炼,使其整个身体得到良好锻炼。在运动过程中,借助该影像呈现器2111A的该影像呈现模块21111A所呈现在该训练者眼前的影像呈后退的方式在该训练者眼前不断变化,从而该训练者以身体其境的感觉。同时,该现实情境系统230A所呈现的现实情境中的影像被呈现于该训练者眼前,以满足该训练者的需要。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方法。参考图15,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识别一情境选择;
(b)呈现与该情境选择相匹配的情境;
(c)识别一阻力选择;
(d)接收一系列水上运动训练操作;
(e)提供运动阻力;
(f)获取该水上运动训练操作相关的一系列水上运动训练参数;和
(g)上传该水上运动训练参数。
步骤(b)根据步骤(a)识别一训练者自己对情境的选择、一虚拟水上运动训练系统根据该训练者的个人情况自动筛选的情境选择或者被随机选中的情境选择而对被选择的情境进行呈现,从而向该训练者呈现其需要、喜欢或者适合其的情境。
步骤(e)在接收到步骤(d)的水上运动训练操作后,根据步骤(c)所识别的阻力选择提供相应的阻力,以模拟风阻、水阻以及水面“乘浪”等级。
参考图15,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h)接收该水上运动训练参数;
(i)储存该水上运动训练参数;
(j)分析该水上运动训练参数;和
(k)提供一水上运动训练建议。
步骤(k)根据每一水上运动训练者的水上运动训练参数向该水上运动训练者提供与其自身相适应的水上运动训练建议,从而帮助该水上运动训练者科学、合理接受水上运动训练,从而更好地得到锻炼,或者从而体会更多的乐趣。
步骤(f)包括以下步骤:
(f1)获取该水上运动训练者的运动姿势信息;
(f2)获取一船桨的运动信息,进而判断该水上运动训练者的训练动作;和
(f3)获取一系列水上运动强度参数。
该水上运动强度参数包括运动阻力,例如模拟风阻、水阻以及水面“乘浪”等级等参数。
说明书附图之图16至图18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以虚拟实境的方式实际体验水上运动,从而在陆上进行各种水上运动的各种训练、活动或者游戏。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包括一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除了感受到模拟的环境外,还可以得到实际操作的反馈,例如风阻或水流的状态可反馈在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上,从而使得操作者不是只有影音感受,还可以得到实际的动作反馈,这样将使得整个训练或活动过程更加真实。
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还包括一情境系统200B,以呈现水上运动训练情境,以供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体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情境系统200B具体实施为一增加现实情境系统。具体地,该情境系统200B包括一情境呈现装置210B。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具体实施为一适于被佩戴的增强现实眼镜,以用于为佩戴者呈现所需的情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即BR技术,使佩戴者可以感受现实情境的同时感受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所提供的虚拟情境,进而增加佩戴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在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上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训练者的情境感受,从而增强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的体验性和趣味性。
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还包括一显示设备300B。该显示设备300B被设置,以记录、储存和呈现训练者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数据,并对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进行训练的参数进行呈现,以方便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对这些参数进行了解。值得一提的是,该显示设备300B不仅具有显示各种参数信息的功能,而且可以接受操作指令,从而方便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对其进行训练的参数进行选择和控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显示设备300B具体实施为一触控显示设备。
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还包括一云端装置400B,以收集、存储和计算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的运动训练数据等信息。该云端装置400B利用云技术,以便于对数据进行共享、计算和储存。所谓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统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该显示设备300B与该情境系统200B的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相连,以使得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以及其它使用者能够通过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和该显示设备300B感受动态环境。具体地,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可同步呈现该显示设备300B所呈现的运动场景、运动参数等信息。当使用者未佩戴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时,该使用者可以借助该显示设备300B了解运动参数、运动场景等信息。当使用者佩戴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后,该使用者可以通过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了解运动参数,感受运动情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显示设备300B与该云端装置400B相连接,从而该显示设备300B可以从该云端装置400B获取数据,并且可以将其自身数据上传至该云端装置400B。
当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被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或者其它使用者应用时,相应的时速、浆频、风力等数据被实时传送至该显示设备300B,从而使受训人员、运动员、选手、操作者或者其它使用者实时了解自己运动参数以及做功功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与该云端装置400B相连接,从而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可以从该云端装置400B获取数据,并可以将其运转数据实时上传至该云端装置400B。
该皮划艇运动机100B包括一运动机架110B和一阻力系统120B。该运动机架110B被设置,以提供承载一皮划艇运动训练者的空间,从而使该皮划艇运动训练者可以保持进行皮划艇运动训练的姿势。该阻力系统120B被设置,以提供该皮划艇运动训练者进行皮划艇运动训练所需的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系统120B被安装于该运动机架110B,从而该运动机架110B对该阻力系统120B提供支撑和固定。
该阻力系统120B包括一阻力提供系统121B和一阻力传递系统122B。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被设置,以提供对皮划艇训练运动产生阻力所需的运动阻力。受到外力而进行预设运动时,该阻力传递系统122B对其所接收到的运动进行传递,从而将该预设运动传递至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进而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对该预设运动产生阻力,从而通过该皮划艇运动训练装置进行皮划艇训练运动的训练者能够体会预设阻力,以进行皮划艇运动训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所产生的运动阻力为绕一预设轴的运动阻力。也就是说,当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受到外力而绕该预设轴进行运动时,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产生阻碍相应运动的阻力。
具体地,该阻力传递系统122B包括一传递元件1221B和一组变向组件1222B。该传递元件1221B被设置于该组变向组件1222B。当该传递元件1221B受到外力时,在该外力的作用下,该传递元件1221B沿着其所延伸的方向进行相应运动,从而该传递元件1221B具有传递力和运动的作用。该组变向组件1222B被设置,以控制该传递元件1221B的延伸方向,进而该传递元件1221B受到外力时沿着该组变向组件1222B所控制的延伸方向运动。值得一提的是,该组变向组件1222B不仅具有控制该传递元件1221B的延伸方向的作用,而且其本身也能够被该传递元件1221B的运动而带动进行相应运动,从而该变向组件1222B也具有传递力和运动的作用。
参考图16,该组变向组件1222B包括一对第一变向组件12221B和一对第二变向元件12222B。两第一变向组件12221B与两第二变向元件12222B对应设置,从而协同发挥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B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进而将旋转方向运动的运动阻力转化为相应直线运动的运动阻力。具体地,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B将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提供的旋转方向的运动阻力转化为被设置于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B的该传递元件1221B在其延伸方向上进行运动的运动阻力。具体地,经相应第二变向元件12222B的变向传递作用,该传递元件1221B处于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B与相应第一变向组件12221B之间的部分的直线运动所负载的力被传递至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以带动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的该旋转体1212B进行转动,进而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的该固定体1211B对该旋转体1212B的转动产生阻力,进而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B将进行转动运动的该旋转体1212B受到的阻力传递至该传递元件1221B,从而被转化为阻碍该传递元件1221B的处于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B与相应第一变向组件12221B之间的部分沿其延伸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的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变向组件12221B包括一第一枢轴122211B和一第一滑轮122212B。该第一滑轮122212B被安装于该第一枢轴122211B,从而该第一滑轮122212B可以绕该第一枢轴122211B转动。该第一滑轮122212B具有一第一槽1222120B。该第一槽1222120B被设置于该第一滑轮122212B的周侧。
每一第二变向元件12222B具体实施为一第二滑轮12222B。该第二滑轮12222B具有一第二槽122220B。该第二槽122220B被设置于该第二滑轮12222B的周侧。
该传递元件1221B依次绕过该第一滑轮122212B和该第二滑轮12222B,从而该传递元件1221B处于相对应的该第一滑轮122212B和该第二滑轮12222B之间的部分在该第一滑轮122212B和该第二滑轮12222B之间直线延伸。该传递元件1221B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运动时带动该第一滑轮122212B绕该第一枢轴122211B转动,并带动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B绕其所界定的轴转动。
该对第二滑轮12222B分别被安装于该旋转体1212B的该两个连接端12121B,从而该第二滑轮12222B的转动带动该旋转体1212B转动,进而被带动转动的该旋转体1212B受到该固定体1211B的作用而受到运动阻力,进而这种运动阻力被该传递元件1221B传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传递元件1221B具体实施为一绳。该阻力传递系统122B的该组变向组件1222B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变向组件12223B。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B被设置,从而在预设平面内提供变向传递运动和力的作用。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B包括一第三枢轴122231B和一第三滑轮122232B。该第三滑轮122232B被安装于该第三枢轴122231B,从而该第三滑轮122232B可以绕该第三枢轴122231B转动。该第三滑轮122232B具有一第三槽1222320B。该第三槽1222320B被设置于该第三滑轮122232B的周侧。
该传递元件1221B被绕过该第三滑轮122232B后,从其所绕过的该第三滑轮122232B的两侧分别向该对第一滑轮122212B延伸,并在分别绕于该对第一滑轮122212B后分别继续向该对第二滑轮12222B延伸,然后分别被绕于该对第二滑轮12222B,并在分别被绕于该对第二滑轮12222B后继续延伸。该对第一滑轮122212B被对称设置。该对第二滑轮12222B被对称设置。
与该对第一滑轮122212B的对称设置以及该对第二滑轮12222B的对称设置相匹配,该绳绕于该第三滑轮122232B而被该第三滑轮122232B所区分的一体连接的两部分被按照相同的方式对称地绕于对称设置的该第一滑轮122212B和该第二滑轮12222B。
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B能够绕其所界定的轴转动,从而该传递元件1221B绕过该第三滑轮122232B的两端可以随着该第三滑轮122232B的转动而移动。该传递元件1221B绕过该第三滑轮122232B而处于该第三滑轮122232B一侧的部分可以随着该第三滑轮122232B的转动而移动至该第三滑轮122232B的另一侧。
该第一槽1222120B、该第二槽122220B以及该第三槽1222320B被设置,从而被绕于第一滑轮122212B、该第二滑轮12222B和该第三滑轮122232B的该传递元件1221B得以被牢固安装。具体地,该传递元件1221B分别被绕于该第一滑轮122212B、该第二滑轮12222B和该第三滑轮122232B时,该传递元件1221B分别被绕于该第一滑轮122212B的该第一槽1222120B内、该第二滑轮12222B的该第二槽122220B内以及该第三滑轮122232B的该第三槽1222320B内。
参考图16,该皮划艇运动机100进一步包括一握持件130B,以供皮划艇运动训练者握持。该握持件130B与该阻力系统120B相连接。皮划艇运动训练者以类似于进行皮划艇运动中握持皮划艇桨的方式握持该握持件130B时可以做出进行皮划艇运动的动作,而使该握持件130B进行相应运动。这时,该阻力系统120B提供预设阻力,以阻碍该握持件130B的运动,从而握持该握持件130B进行皮划艇运动训练的皮划艇运动训练者可以体会预设阻力,并进而得到训练。值得一提的是,借助该皮划艇运动机100参与皮划艇运动训练、锻炼、娱乐的皮划艇运动训练者可以通过作出皮划艇运动的动作而达到训练、锻炼、娱乐的目的。
参考图16,该传递元件1221B分别从该对第一滑轮122212B延伸至相应第二滑轮12222B后继续延伸至该握持件130B,进而该传递元件1221B的两端12211B和12212B被连接至该握持件130B的两端。具体地,该握持件130B具有两个连接端131B和132B。该皮划艇运动机100进一步包括一对连接组件140B,以分别将该传递元件1221B的两端12211B和12212B连接至该握持件130B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每一连接组件140B包括一第一连接元件141B和一第二连接元件142B。该第二连接元件142B被可转动设置于该第一连接元件141B,从而该第二连接元件142B可以相对该第一连接元件141B转动。这两个连接组件140B的两个第一连接元件141B分别被固定于该握持件130B的该两个连接端131B和132B。
这两个连接组件140B的两个第二连接元件142B分别对该传递元件1221B的两端12211B和12212B进行固定,从而该传递元件1221B的两端12211B和12212B能够相对该握持件130B转动,从而防止该传递元件1221B发生缠绕。
参考图16,该阻力传递系统122B的该变向组件1222B进一步包括一对第五变向组件12225B。该对第五变向组件12225B与该对第一变向组件12221B协同发挥运动和力的转向作用,从而使该传递元件1221B沿直线方向的力和运动可转化为立体空间中方向不断变化的力和运动,或者说使该传递元件1221B在立体空间中方向不断变化的力和运动转化为沿直线方向的力和运动。具体地,当该传递元件1221B处于该第一滑轮122212B和该握持件130B的相应端的部分受到外力而摆动时,该部分沿着其不断变化的延伸方向在立体空间中对运动和力进行传递,这时该传递元件1221B处于该第一滑轮122212B和相应第二滑轮12222B之间的部分受到该第一滑轮122212B与该握持件130B的相应端的部分传递的力和运动而沿着其所延伸的预设直线进行运动并传递力。值得一提的是,传递元件1221B处于该第一滑轮122212B和相应第二滑轮12222B之间的部分沿直线延伸可以存在误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滑轮122212B除了可以进行绕该第一枢轴122211B的转动外,其和还可以和该第一枢轴122211B一起绕垂直于该第一枢轴122211B的轴转动,这时传递元件1221B处于该第一滑轮122212B和相应第二滑轮12222B之间的部分所在的直线可能发生一定范围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五变向组件12225B包括一第五枢轴122251B和一第五滑轮122252B。该第五滑轮122252B被安装于该第五枢轴122251B,从而该第五滑轮122252B可以绕该第五枢轴122251B转动。该第五滑轮122252B具有一第五槽1222520B。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系统120B进一步包括一缓冲系统123B。该阻力系统120B的该传递元件1221B受到外力拉扯时,该传递元件1221B的移动不仅带动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B的该第三滑轮122232B转动,而且对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B具有拉扯作用,从而使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B整体具有在预设平面内摆动的趋势。该缓冲系统123B与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B相连接,从而为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B提供缓冲作用。
具体地,该阻力传递系统122B的该第三变向组件12223B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固定元件122233B。该第三固定元件122233B具有一第三固定槽1222330B。该第三枢轴122231B被安装于该第三固定元件122233B,从而该第三固定元件122233B对该第三枢轴122231B提供固定和支撑,以保障该第三滑轮122232B可以绕该第三枢轴122231B转动。
参考图16,该运动机架110B包括一支架111B。该阻力系统120B被按照预设方式安装于该运动机架110B的该支架111B。具体地,该支架111B包括一横梁1111B和两个支撑腿1112B、113B。该横梁1111B被安装于该支撑腿1112B和1113B。该支撑腿1112B和1113B被设置于两个相对位置,以将该横梁1111B支撑于预设高度位置,从而提供可供该阻力系统120B延伸的一延伸空间1000B。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系统120B的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B,并且被固定于该横梁1111B与该支撑腿1112B和1113B所界定的该延伸空间1000B。
参考图16,该横梁1111B具有相对的两端,即一第一端11111B和一第二端11112B。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被设置于靠近该第二端11112B的位置。该阻力系统120B的该阻力传递系统122B的该组变向组件1222B的该对第一变向组件12221B被固定于该横梁1111B的该第一端11111B的两侧。该对第五变向组件12225B在该对第一变向组件12221B的附近被固定于该横梁1111B的该第一端11111B的两侧。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B的底侧,并且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的安装位置靠近该横梁1111B的另一端,即靠近该第二端11112B,从而被安装于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的该第二滑轮12222B得以与相应第一变向组件12221B的该第一滑轮122212B之间保持预设相对位置关系,从而使该传递元件1221B得以在该第二滑轮12222B与相应第一滑轮122212B之间延伸。
参考图16,该传递元件1221B绕过该第三滑轮122232B而形成分别向两个第二滑轮12222B延伸的两部分。自该第三滑轮122232B至该对第二滑轮12222B,该传递元件1221B呈V字形延伸。被该第三滑轮122232B所界定的两部分分别延伸至该对第二滑轮12222B并绕过该对第二滑轮12222B后分别绕过相应第五滑轮122252B的下方,然后分别向对应的该第一滑轮122212B延伸,并在绕过该第一滑轮122212B后分别继续向该握持件130B的两端延伸。
如上所述,该阻力传递系统122B具体实施为一滑轮组。
参考图16,该支架111B进一步包括两个脚1114B。这两个支撑腿1112B、113B分别被安装于这两个脚1114B,从而该支撑腿1112B、1113B能够更稳定地站立,并且能够更稳定地将该横梁1111B支撑于预设位置。
该阻力系统120B的该阻力传递系统122B的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B不仅可以绕其自身所界定的轴转动,而且可以绕与其自身所界定的轴相垂直的轴转动,从而该第二变向元件12222B可以在立体空间内进行更为多样的运动。
参考图16,该运动机架110B进一步包括一坐装置112B,以供参与皮划艇运动训练的人坐着参加皮划艇运动训练。该坐装置112B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B的顶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坐装置112B被安装于该横梁1111B的该第二端11112B。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坐装置112B在该横梁1111B上的位置可以被调节,从而皮划艇运动训练者所坐的位置能够被调节。具体地,该坐装置112B被可滑动安装于该横梁1111B,从而该坐装置112B的位置可以沿着该横梁1111B的延伸方向被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坐装置112B被移动至适宜位置后,其能够被固定于该位置,以时皮划艇运动训练者能够安全落座,并进行皮划艇运动训练。
参考图16,该运动机架110B进一步包括一踏装置113B,以供参与皮划艇运动训练的人脚踏。坐于该坐装置112B,并且脚踏于该踏装置113B的皮划艇运动训练者以持皮划艇桨的方式手持该握持件130B,便可做出进行皮划艇运动的动作,从而体验皮划艇运动的姿势和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握持件130B为两端对称的杆状模拟桨,从而该皮划艇运动训练者可以体验皮划艇桨手手持一支两端设置有桨叶的桨坐于皮划艇中,在艇的左右两侧轮流划水的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踏装置113B在该横梁1111B上的位置也可以被调节,从而皮划艇运动训练者所坐的位置能够被调节。具体地,该踏装置113B被可滑动安装于该横梁1111B,从而该踏装置113B的位置可以沿着该横梁1111B的延伸方向被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踏装置113B被移动至适宜位置后,其能够被固定于该位置,从而该踏装置113B和该坐装置112B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按照需要被调节后被固定,以使皮划艇运动训练者能够在适宜的位置以适宜的姿势进行皮划艇运动训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进一步包括一阻力调控装置150B,以调控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所提供的阻力的大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具体实施为一电磁阻力系统,从而其所能够提供的阻力能够被精确控制。
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采集运动产生电压、电流更精确计算运动做功率。进一步地,通过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通过运动负载电压准确计算运动做功,并且使其转化为电力。另外,亦可利用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的阻力模拟风阻或水阻,精确计算运动的能耗。也就是说,该船桨130B被连接于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这样,通过该船桨130B的运动去带动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这样,除了使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产生电压、电流转化成电力外,亦可同时模拟风阻或水阻使得使用者更加明确地感受实际进行水上运动时的各种状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船桨130B与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之间借助该阻力传递系统122B进行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经由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产生电子阻力模拟水面“乘浪”等级,这样可进行水面眩晕训练及测试。
该阻力调控装置150B包括一组调控元件151B和一调控模块152B。该调控模块152B与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进行连接,从而对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提供的阻力进行调控。该组调控元件151B被设置,以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并进而对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提供的阻力进行调控。具体地,该组调控元件151B具体实施为一组与该调控模块152B相连接的按钮,其中每一按钮对应一阻力等级。当相应阻力等级的按钮接受预设操作后,该调控模块152B调控该阻力提供系统121B产生相应等级的阻力,并作用于该阻力传递系统122B。
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进一步包括一管控装置160B。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管控装置160B被设置于该运动机架110B。该管控装置160B能够与该船桨130B建立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该船桨130B获取使用者握持该船桨130B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数据。也就是说,通过被握持的该船桨130B的运动轨迹可以获得训练者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数据,并进而被该管控装置160B获取。
该管控装置160B进一步与该云端装置400B以及该显示设备300B相连接。经由该显示设备300B展现出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运行时的各处模拟景象,且在该船桨130B被操作时,由该管控装置160B实现相关参数与场景模拟计算,并且将实际的运动数据实时上传到该云端装置400B。因此,就算是进行单机的训练,经由网路连接,亦可达到网络联机竞技和实现大数据管理。
具体地,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的该管控装置160B包括一主机161B和一软件程序组162B。该软件程序组162B被设置于该主机161B并被无线连接于该云端装置400B。该软件程序组也可以被无线连接于该显示设备300B以及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这样,该软件程序组162B将支撑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呈现情境,且该船桨130B的运动数据将经由该软件程序组162B计算并分析。特别地,该软件程序组162B将依据情境的状态模拟出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的时速、风力,再依据该船桨130B的运动频率、风力、时速、水流等各种模拟情境计算出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管控装置160B的该主机161B包括一处理器1611B、一中央处理芯片1612B、一陀螺仪1613B和一连接模块1614B,参考图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连接模块1614B包括一Wi-Fi芯片16141B和一蓝牙芯片16142B。该处理器1611B被具体实施为一微功耗处理器。该中央处理芯片1612B、该陀螺仪1613B、该连接模块1614B的该Wi-Fi芯片16141B和该蓝牙芯片16142B被分别连接至该处理器1611B。该处理器1611B的合理运用,在完成大数据量运算处理的同时,使无线网络连接公网,并将所有运动数据汇总至该云端装置400B,以实现数据管理和分析。特别地,经由该处理器1611B来满足高强度计算需求。
该陀螺仪1613B适于被安装于该船桨130B,从而随着该船桨130B的运动而运动,从而该船桨130B与该管控装置160B之间的连接得以建立。该陀螺仪1613B纪录空间轨迹,并数字化分析运动状态,因此由该陀螺仪1613B获取运动轨迹实现判断运动动作及姿势准确性。该Wi-Fi芯片16141B和该蓝牙芯片16142B的设置使得该主机161B能够被无线连接至该云端装置400B。这样,当该陀螺仪1613B被设置于该船桨130B时,该陀螺仪1613B,作为角运动监测装置,用高速回转体的动量矩相对惯性空间绕正交于自转轴的一个或两个轴,用于将空间数据发送至该中央处理芯片1612B,再由内部定义的通讯协议将空间数据发送至该处理器1611B。该处理器1611B进行数据汇总和处理后,对该船桨130B的空间运动坐标进行判断。特别地,经由空间运动坐标的判断,可以进一步地矫正运动姿势,判断与设别运动准确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进一步包括一视频采集器170B。该视频采集器170B与该管控装置160B的该主机161B相连接,以用于获取各种所需数据,并将其所获取的数据传递至该主机161B。该主机161B的该处理器1611B接收到该视频采集器170B采集的数据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和处理。具体地,该视频采集器170B可记录操作者或运动员的运动姿势并传回该主机161B,经由判断对运动姿态矫正。也就是说,通过该视频采集器170B达到对运动的监控从而实现运动参数数据统计及分析。
参考图17,该软件程序组162B包括一引擎系统1621B、一网路平台整合系统1622B、一视觉平台系统1623B、一陀螺仪通讯协议1624B、一校准系统1625B、一场景添加系统1626B和一行动应用程式1627B。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引擎系统1621B具体实施为一UE4 3D引擎系统。该校准系统1625B能够对运动参数和公式进行校准。
该引擎系统1621B将现实中的物质抽象为多边形或者各种曲线等表现形式,在计算机中进行相关计算并输出最终图像的算法实现的集合。也就是说,该引擎系统1621B的应用可以在计算机内建立一个“真实的世界”。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通过该引擎系统1621B独立开发实现水面环境模拟,并运用自主编辑程序实现运动量与能耗计算。该视觉平台系统1623B将整合多项多媒体技术来完成视觉平台开发,其中包含Facebook Oculus2、UE4 3D引擎、DirectX多媒体编程接口与微软的Open GL跨平台编程接口,从而实现了多媒体云端技术的跨平台结合。
该行动应用程序1627B通过Wi-Fi与训练器的终端机器联网,进而完成运动动作数据的采集。也就是说,该行动应用程式1627B可以被设置于一行动装置,例如被设置于一手机,以通过网际网路,例如Wi-Fi连线,进而与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的该处理器1611B连接,进而取得运动动作数据采集。
该软件程序组162B进一步包括一情境管控模块1628B。参考图18,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B包括一情境获取模块16281B,以获取可供选择的水上运动情境,例如著名水上运动河道情境、著名水上运动赛道情境。该情境获取模块16281B与该场景添加系统1626B相连,从而从该场景添加系统1626B获取水上运动情境。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B还包括一情境输出模块16282B,以将被选用的水上运动情境输出至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并通过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对被选用的水上运动情境进行呈现。
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B还包括一情境选择模块16283B,以对该情境获取模块16281B获取的水上运动情境进行选择。被该情境选择模块16283B选择的水上运动情境被该情境输出模块16282B输出至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并通过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被呈现。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情境选择模块16283B可以通过接受该水上运动训练者的操控指令而对水上运动虚拟场景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识别该水上运动训练者的个人信息而自动选择水上运动虚拟场景。
参考图18,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B还包括一情境控制模块16284B,以对被输出至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的水上运动情境进行控制。
具体地,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B还包括一运动数据获取模块16285B,以获取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进行运动的信息。根据该运动数据获取模块16285B获取的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进行运动的信息,该情境控制模块16284B对被输出至该情境呈现装置210的水上运动情境进行控制,从而使该水上运动情境随着该水上运动训练者进行水上运动训练的进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增强该水上运动者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随着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进行水上动作,该水上运动情境呈现不断倒退的影像,以使该水上运动训练者感觉自己正驱动水上在该情境呈现装置210B所呈现的情境中不断前进。
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B的该运动数据获取模块16285B能够与该视频采集器170B建立连接,从而从该视频采集器170B获取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该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100B进行运动的信息。该情境管控模块1628B的该运动数据获取模块16285B可以与该云端装置400B建立连接,从而从该云端装置400B获取该水上运动训练者通过参加水上运动训练相关的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单片机500B。该单片机500B与该显示设备300B以及该云端装置400B相连接,以降低成本,进而使得使用族群变大。换言之,对于低端要求的用户而言,进入门槛变低,将有更多的使用者可以接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该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5)

1.一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其中所述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包括一阻力系统和一模拟船桨,其中所述模拟船桨与所述阻力系统相连,从而当所述模拟船桨被驱动而进行预设运动时,所述阻力系统产生阻力,以牵制所述模拟船桨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所述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管控装置,其中所述管控装置与所述模拟船桨相联,从而获取所述模拟船桨的运动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所述管控装置包括至少一主机和至少一软件程序组,其中所述软件程序组被安装于所述主机,以借助所述主机对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进行管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所述主机包括至少一处理器和至少一陀螺仪,其中当所述陀螺仪被安装于所述模拟船桨时,所述陀螺仪随所述模拟船桨运动而运动,进而识别和记录所述模拟船桨的运动数据,并将这些运动数据传递至所述处理器,以供所述处理器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所述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视频采集器,以采集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的影像信息,其中所述视频采集器与所述管控装置的所述主机相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所述管控装置的所述主机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连接模块和至少一中央处理芯片,其中所述连接模块和所述中央处理芯片被分别连接至所述处理器,以进行数据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所述连接模块包括至少一Wi-Fi芯片和至少一蓝牙芯片,其中所述Wi-Fi芯片和所述蓝牙芯片被分别连接至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是一微功耗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所述阻力提供系统是一电磁阻力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所述阻力提供系统包括一固定体和一旋转体,其中所述旋转体的结构为单向轴承结构,其中所述固定体被固定,其中所述固定体具有一腔,其中所述旋转体包括两个旋转端和一旋转主体,其中两个所述旋转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主体的两端,其中所述旋转主体被设置于所述固定体的所述腔内,其中当所述两个旋转端的任意之一绕一预设方向旋转时,相应的所述旋转端带动所述旋转主体旋转,其中当所述旋转端绕与该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旋转主体不会被相应所述旋转端带动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所述阻力提供系统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电机和至少一传动组件,其中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体连接,其中所述电机是一微型永磁电机,其中所述传动组件是一齿轮组件,其中所述齿轮组件包括一第一齿轮、一第二齿轮和一传动带,其中所述传动带被套接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其中所述传动带是一同步带,其中当所述两个旋转端的任意之一绕该预设方向旋转时,相应的所述旋转端带动所述旋转主体旋转朝相同的方向旋转,其中当所述旋转端绕与该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相应所述旋转端的旋转运动不会影响所述旋转主体的运动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所述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进一步包括一阻力调控装置,以调控所述阻力提供系统提供的阻力大小,其中所述阻力调控装置包括一组调控元件和一调控模块,其中所述调控元件与所述调控模块相连接,从而当所述调控元件接受预设操作时,所述调控模块对水上阻力提供系统提供的阻力进行调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所述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云端装置,以收集、存储和计算所述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运转的数据,以及上述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的训练者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进一步包括一运动机架,其中所述阻力系统被安装于所述运动机架,其中所述运动机架包括一横梁和两支撑腿,其中所述横梁被所述支撑腿支撑于预设高度,以提供可供所述阻力传递系统延伸的空间,其中所述运动机架进一步包括一坐装置,其中所述坐装置被安装于所述横梁,其中所述运动机架进一步包括一踏装置,其中所述踏装置被安装于所述横梁,其中所述坐装置于所述踏装置之间的距离可以被调节,其中所述阻力系统进一步包括一缓冲系统,其中所述缓冲系统的两端分别被连接至所述运动机架和所述阻力传递系统,其中所述缓冲系统包括一缓冲绳和至少一第五滑轮,其中所述缓冲绳被绕于所述第五滑轮,其中所述缓冲绳的一端被连接至所述阻力传递系统,其中所述缓冲绳的另一端被连接至所述运动机架,其中所述水上运动陆基训练设备进一步包 括一调控装置和一运动数据装置,一调控所述阻力提供系统所提供的阻力的大小,其中所述运动数据装置被安装于所述横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所述阻力传递系统包括一传递元件和一组变向组件,其中所述传递元件被设置于所述变向组件,以形成所述滑轮组,其中所述变向组件包括一对第一变向组件、一对第二变向组件和一第三变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变向组件包括一第一枢轴和一第一滑轮,其中所述第一滑轮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枢轴,以绕所述第一枢轴转动,其中两所述第二变向组件具体实施为被设置于所述阻力提供系统两侧的一对第二滑轮,其中两所述第二滑轮与两所述第一滑轮被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三变向组件包括一第三枢轴和一第三滑轮,其中所述第三滑轮被安装于所述第三枢轴,以绕所述第三枢轴转动,其中所述传递元件被依次绕于所述第三滑轮、两所述第一滑轮和两所述第二滑轮,其中所述传递元件被绕于所述第三滑轮后呈V字形向两所述第二滑轮延伸,其中所述传递元件从所述第三滑轮被延伸并绕于两所述第二滑轮后继续向相应的所述第一滑轮延伸,其中所述传递元件从所述第二滑轮被延伸并绕于两所述第一滑轮后被继续延伸,其中所述传递元件从所述第三滑轮呈V字形延伸后的两部分分别绕于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并继续延伸,从而分别形成两S形延伸结构,其中所述阻力传递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对第四变向组件,其中所述第四变向组件包括一固定件和一转动件,其中所述转动件被安装于所述固定件,其中两所述第一变向组件分别被安装于两所述第四变向组件的所述转动件,以使所述第一变向组件绕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轴的轴转动,其中所述转动件具有一安装腔,其中被安装于所述转动件的所述第一变向组件的所述第一滑轮能够在所述安装腔内绕所述第一枢轴转动,其中所述传递元件是一绳。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其中所述阻力传递系统包括一传递元件和一组变向组件,其中所述传递元件被设置于所述变向组件,以形成所述滑轮组,其中所述变向组件包括一对第一变向组件、一对第二变向组件和一第三变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变向组件包括一第一枢轴和一第一滑轮,其中所述第一滑轮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枢轴,以绕所述第一枢轴转动,其中两所述第二变向组件具体实施为被设置于所述阻力提供系统两侧的一对第二滑轮,其中两所述第二滑轮与两所述第一滑轮被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三变向组件包括一第三枢轴和一第三滑轮,其中所述第三滑轮被安装于所述第三枢轴,以绕所述第三枢轴转动,其中所述传递元件被依次绕于所述第三滑轮、两所述第一滑轮和两所述第二滑轮,其中所述传递元件被绕于所述第三滑轮后呈V字形向两所述第二滑轮延伸,其中所述传递 元件从所述第三滑轮被延伸并绕于两所述第二滑轮后继续向相应的所述第一滑轮延伸,其中所述传递元件从所述第二滑轮被延伸并绕于两所述第一滑轮后被继续延伸,其中所述阻力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对第五变向组件,其中所述第五变向组件包括一第五枢轴和一第五滑轮,其中所述第五滑轮被安装于所述第五枢轴,以绕所述第五枢轴转动,其中第五变向组件与所述第一变向组件协同发挥转变力和运动的方向的作用,其中所述传递元件是一绳。
CN201721114218.5U 2016-11-17 2017-09-01 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 Active CN20732402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00662 2016-11-17
CN201611020066 2016-11-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24022U true CN207324022U (zh) 2018-05-08

Family

ID=61676958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14218.5U Active CN207324022U (zh) 2016-11-17 2017-09-01 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
CN201721113750.5U Active CN207137299U (zh) 2016-11-17 2017-09-01 皮划艇运动机
CN201710778095.3A Pending CN108066965A (zh) 2016-11-17 2017-09-01 皮划艇运动训练系统及其训练方法
CN201710778052.5A Pending CN108066964A (zh) 2016-11-17 2017-09-01 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及其训练方法
CN201710778099.1A Pending CN108066966A (zh) 2016-11-17 2017-09-01 皮划艇运动机及其皮划艇运动训练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13750.5U Active CN207137299U (zh) 2016-11-17 2017-09-01 皮划艇运动机
CN201710778095.3A Pending CN108066965A (zh) 2016-11-17 2017-09-01 皮划艇运动训练系统及其训练方法
CN201710778052.5A Pending CN108066964A (zh) 2016-11-17 2017-09-01 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及其训练方法
CN201710778099.1A Pending CN108066966A (zh) 2016-11-17 2017-09-01 皮划艇运动机及其皮划艇运动训练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2073240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0831A (zh) * 2019-11-29 2020-03-27 桐乡创智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陀螺仪船桨空间姿态捕捉方法
WO2022079455A1 (en) * 2020-10-12 2022-04-21 KayakFirst Kft. Universal ergomet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324022U (zh) * 2016-11-17 2018-05-08 桐乡创智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
KR102114973B1 (ko) * 2018-07-25 2020-05-26 주식회사 앤씽크 가상현실 기반 카약 시뮬레이션 시스템
CN109045571A (zh) * 2018-10-18 2018-12-21 许珂 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在模拟划船器的应用方法
WO2020119033A1 (zh) * 2018-12-11 2020-06-18 浙江领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桨划船器
KR102212970B1 (ko) * 2019-09-17 2021-02-08 문종민 카약을 이용한 노 젓는 운동기구
CN110720982B (zh) * 2019-10-29 2021-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系统、基于增强现实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CN115738163B (zh) * 2022-08-23 2023-11-17 宁波易力加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健身器材的磁控阻力系统及阻力控制方法
CN115414630B (zh) * 2022-09-22 2024-04-23 杭州竞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划桨的滑轮回力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7305550A (zh) * 1972-04-26 1973-10-30
SE460176B (sv) * 1987-11-18 1989-09-18 Johansson Bo Traeningsredskap foer kanotpaddling
RO118049B1 (ro) * 1998-07-22 2003-01-30 Transilvania Sport Equipment S.R.L. Aparat de ramat pentru culturism
TW431197U (en) * 2000-08-05 2001-04-21 Fuey Jiing Co Ltd Improved structure of rowing exercise machine
US6689019B2 (en) * 2001-03-30 2004-02-10 Nautilus, Inc. Exercise machine
US6902513B1 (en) * 2002-04-02 2005-06-07 Mcclure Daniel R. Interactive fitness equipment
CN2728571Y (zh) * 2004-07-21 2005-09-28 杰弗瑞·A·史密斯 调升式滑移运动器
CA2729935A1 (en) * 2007-05-11 2008-11-20 Michael D'eredita Simulated rowing machine
DE102007039124A1 (de) * 2007-08-18 2009-02-19 Ulrich Dr. Jerichow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und/oder Regelung einer Trainings- und/oder Rehabilitaionseinheit
US7833136B2 (en) * 2008-01-12 2010-11-16 Bell Edward J Rowing trainer
CN201267707Y (zh) * 2008-03-11 2009-07-08 王培勇 赛艇专项力量训练器
CN201249013Y (zh) * 2008-04-07 2009-06-03 王培勇 多功能划船训练器
CN100586512C (zh) * 2008-05-16 2010-02-03 叶永松 磁控多功能训练机
US8038582B2 (en) * 2008-07-11 2011-10-18 Robert Edmondson Articulated handles for rowing exercise devices
CN202756168U (zh) * 2011-10-25 2013-02-27 周剑辉 浮体钢绳与齿条飞轮组海浪发电系统
CN103077633A (zh) * 2013-01-11 2013-05-01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虚拟培训系统和方法
CN203861881U (zh) * 2014-05-28 2014-10-08 东莞市新雷神仿真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赛艇仿真系统
CN204219688U (zh) * 2014-06-17 2015-03-25 深圳合康思德电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娱乐划船机
CN204092937U (zh) * 2014-10-16 2015-01-14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划船器
CN104436604B (zh) * 2014-10-28 2017-01-25 枣庄学院 陆地龙舟训练器
CN105169616B (zh) * 2015-08-07 2018-09-18 舒周文 一种新式划船器
CN107281697B (zh) * 2015-11-18 2019-12-03 台州市智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失重环境的柔索驱动航天员划船训练器的使用方法
CN105944332B (zh) * 2016-05-10 2018-12-14 杭州韵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联网的虚拟现实智能健身系统
CN105816997A (zh) * 2016-05-28 2016-08-03 玉最光 一种健身娱乐方法
TWM529528U (zh) * 2016-05-31 2016-10-01 Kun Ly Ind Co Ltd 划船運動裝置
CN207324022U (zh) * 2016-11-17 2018-05-08 桐乡创智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
CN206809636U (zh) * 2017-09-18 2017-12-29 黑河学院 一种体育运动员用平衡力量训练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0831A (zh) * 2019-11-29 2020-03-27 桐乡创智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陀螺仪船桨空间姿态捕捉方法
WO2022079455A1 (en) * 2020-10-12 2022-04-21 KayakFirst Kft. Universal ergome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66965A (zh) 2018-05-25
CN207137299U (zh) 2018-03-27
CN108066964A (zh) 2018-05-25
CN108066966A (zh) 2018-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24022U (zh) 虚拟水上运动陆基训练系统
CN104590412B (zh) 一种多功能仿生弹跳及行走机器人
CN103550911B (zh) 一种实现多人连网竞赛的室内网络单车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708812A (zh) 用于提高锻炼器械上的训练的真实性的装置和方法
CN105832502B (zh) 智能视觉功能训练方法及训练仪
US11083967B1 (en) Virtual reality haptic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05664469B (zh) 具有模拟场景的运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5396264B (zh) 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全拟态健身车
US11614796B1 (en) Virtual reality haptic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12138357B (zh) 一种划船运动训练用vr模拟划船机
CN107901040A (zh) 基于ros的机器人肌电控制系统
CN110478874B (zh) 一种具有干扰训练功能的篮球投篮训练装置
CN107952215A (zh) 一种基于vr设备的健身单车及使用方法
CN207041807U (zh) 一种动态风阻划船机
CN204952072U (zh) 一种可用于赛艇专项训练及健身的模拟划船装置
CN208145318U (zh) 一种健身车
CN207822374U (zh) 一种风量双重调节的飞轮结构及动态风阻划船机
CN205699119U (zh) 适用于儿童的弹性拉索式自行车骑行智能模拟系统
Heinen et al. What it takes to do the double Jaeger on the high bar?
CN203634738U (zh) 一种摆腰健身车
CN207237251U (zh) 一种滑雪脚踏仿真装置
CN205730124U (zh) 适用于儿童的回转式自行车骑行智能模拟系统
CN207323945U (zh) 躯干健身运动机及躯干健身运动装置
CN206856925U (zh) 齿轮间隙啮合转向、链与曲柄摇杆传动的四足骑乘装置
CN105920791B (zh) 一种智能化健身车恒功率输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