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20200U - 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20200U
CN207320200U CN201721352788.8U CN201721352788U CN207320200U CN 207320200 U CN207320200 U CN 207320200U CN 201721352788 U CN201721352788 U CN 201721352788U CN 207320200 U CN207320200 U CN 207320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s
lower floor
upper strata
bdu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527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梁栋
段纷纷
杨坤
李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527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20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20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20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壳体;上层电池模组和下层电池模组,上层电池模组设置在下层电池模组的上方,上层电池模组的两端引出有上层模组正极端和上层模组负极端,下层电池模组的两端引出有下层模组正极端和下层模组负极端;BDU和手动维修开关组件,上层模组正极端和下层模组负极端通过以非跨越BDU的线缆与BDU上的对应接线端电连接,下层模组正极端和上层模组负极端通过以非跨越手动维修开关组件的线缆与手动维修开关组件上的对应接线端电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通过将线缆和低压线束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尽量减少所需空间,减小电池包的外轮廓大小,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电池包的功能需求。

Description

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EV(纯电动汽车)对汽车架构的改动比较大,而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区别于传统使用汽油发电、电辅助汽油的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搭载一个含有较多电量的电池包,可以通过电源为其充电)对传统汽车的改动比较小,且具有在城市工况油耗明显改善等优势,使得其应用越来越广。因为PHEV搭载的电池包是新增在传统车的结构上,可利用的空间比较有限,所以对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要求比较高。
电气线束作为电池包中电流或者信号的载体,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在电池包中的布置以及走向也需要一定的位置以及空间,现有的电气线束不能进行合理的排布,这不仅会导致信号间相互干扰,影响电池包的可靠性,更会造成不必要的空间浪费,影响客户体验,降低产品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通过将电气线束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尽量减少所需空间,减小电池包的外轮廓大小,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电池包的功能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上层电池模组和下层电池模组,所述上层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下层电池模组的上方,所述上层电池模组的两端引出有上层模组正极端和上层模组负极端,所述下层电池模组的两端引出有下层模组正极端和下层模组负极端;BDU和手动维修开关组件,所述上层模组正极端和所述下层模组负极端通过以非跨越所述BDU的线缆与所述BDU上的对应接线端电连接,所述下层模组正极端和所述上层模组负极端通过以非跨越所述手动维修开关组件的线缆与所述手动维修开关组件上的对应接线端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DU具有BDU左侧接线端和BDU右侧接线端;所述手动维修开关组件具有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具有维修开关左侧接线端和维修开关右侧接线端;
所述上层模组负极端和所述下层模组负极端均位于对应电池模组的左端且所述上层模组正极端和所述下层模组正极端均位于对应电池模组的右端;
其中所述上层模组正极端与所述BDU右侧接线端通过第一线缆相连,所述下层模组正极端与所述维修开关右侧接线端通过第二线缆相连,所述上层模组负极端与所述维修开关左侧接线端通过第三线缆相连,所述下层模组负极端与所述BDU左侧接线端通过第四线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BDU左侧接线端的高度小于所述BDU右侧接线端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连接模块向前突出所述BDU的前表面,所述BDU的前表面为正对所述上层电池模组和所述下层电池模组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缆具有第二线缆维修开关连接端,所述第三线缆具有第三线缆维修开关连接端,所述第二线缆维修开关连接端和所述第三线缆维修开关连接端分别从两侧相对地插入固定在所述连接模块内。
具体地,所述上层电池模组包括:依次并置的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第三电池模组和第四电池模组,所述下层电池模组包括:依次并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所述第二电池模组、所述第三电池模组和所述第四电池模组正下方的第五电池模组、第六电池模组、第七电池模组和第八电池模组,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引出所述上层模组负极端,所述第五电池模组引出所述下层模组负极端,所述第四电池模组引出所述上层模组正极端,所述第八电池模组引出所述下层模组正极端。
进一步地,所述BDU位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所述第三电池模组、所述第六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七电池模组的后方且偏向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和所述第六电池模组,所述手动维修开关组件位于所述第三电池模组的后方,且所述手动维修开关组件位于所述BDU的右上方;
所述BDU的左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接缝附近,所述手动维修开关的右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三电池模组与所述第四电池模组的接缝附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强电转接板,所述强电转接板包括:强电转接板本体,所述强电转接板本体上设置有线束过孔,电机线束的一端与所述BDU相连且另一端通过所述线束过孔向外穿出所述壳体,所述电机线束上设置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遮蔽所述线束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强电转接板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盲孔,所述盲孔的内周面设置有盲孔内螺纹,所述密封座通过穿设所述密封座并与所述盲孔内螺纹连接的螺栓而紧固在所述强电转接板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还包括:BMS主控板和弱电接头,所述BMS主控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所述上层电池模组和所述下层电池模组相连,所述弱电接头与所述BMS主控板和所述BDU相连,所述弱电接头穿设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包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包,通过将线缆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电池包的功能需求,同时可以尽量减少线缆所需空间,提高电池包的内部空间利用率,进而减小电池包的外轮廓大小。此外,还可以避免线缆之间相互干扰,有利于提升电池包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示意图;
图2是电池模组与BMS主控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八块电池模组的示意图;
图4是单个电池模组的示意图;
图5是电池模组、BDU、手动维修开关组件的主视图;
图6是电池模组、BDU、手动维修开关组件的俯视图;
图7是第一铜排的示意图;
图8是第二铜排的示意图;
图9是第三铜排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线缆的示意图;
图11是第四线缆的示意图;
图12是BMS主控板与低压线束的示意图;
图13是强电转接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14是强电转接板的背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电池包100、壳体1、上层电池模组2、上层模组正极端21、上层模组负极端22、第一电池模组23、第二电池模组24、第三电池模组25、第四电池模组26、下层电池模组3、下层模组正极端31、下层模组负极端32、第五电池模组33、第六电池模组34、第七电池模组35、第八电池模组36、BDU4、BDU左侧接线端41、BDU右侧接线端42、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连接模块51、维修开关左侧接线端52、维修开关右侧接线端53、第一线缆61、第二线缆62、第二线缆维修开关连接端621、第三线缆63、第三线缆维修开关连接端631、第四线缆64、第一铜排65、第二铜排66、第三铜排67、强电转接板7、强电转接板本体71、线束过孔72、密封座73、充电口孔74、螺栓密封圈75、壳体密封圈76、定位孔77、电机线束8、电机接头81、BMS主控板9、低压线束91、上层低压线束911、下层低压线束912、BDU低压线束913、线束卡扣92、第一接线端子931、第二接线端子932、第三接线端子933、第四接线端子934、下层接线端子935、BDU接线端子936、弱电接头1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图1-图14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100。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100可以包括壳体1、上层电池模组2、下层电池模组3、BDU4和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
其中,上层电池模组2设置在下层电池模组3的上方,上层电池模组2和下层电池模组3均包含多个电池模组,且优选地,上层电池模组2所包含电池模组的数量与下层电池模组3所包含电池模组的数量相同。在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上层电池模组2包含四块电池模组,下层电池模组3也包含四块电池模组。上层电池模组2的四块电池模组可以通过短铜排依次串联,下层电池模组3的四块电池模组也可以通过短铜排依次串联,由此可以缩短铜排的长度,减少铜排的占用空间,提高电池包100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单个电池模组如图4所示,每块电池模组均具有正极端101和负极端102,对于上层电池模组2或下层电池模组3来讲,一个电池模组的正极端101适于与相邻电池模组的负极端102串联。整个上层电池模组2又具有一个总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即上层模组正极端21、上层模组负极端22,整个下层电池模组3又具有一个总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即下层模组正极端31、下层模组负极端32。
具体而言,上层电池模组2的两端引出有上层模组正极端21和上层模组负极端22,下层电池模组3的两端引出有下层模组正极端31和下层模组负极端32,上层模组正极端21和下层模组负极端32通过以非跨越BDU4的线缆与BDU4上的对应接线端电连接,下层模组正极端31和上层模组负极端22通过以非跨越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的线缆与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上的对应接线端电连接。
换言之,非跨越的意思指的是,上层模组正极端21和下层模组负极端32的连通线路上串联有BDU4,下层模组正极端31和上层模组负极端22的连通线路上串联有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采用这种布置方式之后,BDU4与上层电池模组2、下层电池模组3之间的线缆足够短,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与上层电池模组2、下层电池模组3之间的线缆也足够短,且BDU4与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之间互不干扰,因此可以尽量减少线缆占用空间,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池包100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此外,上层电池模组2的各个电池模组之间采用铜排连接,下层电池模组3的各个电池模组之间采用铜排连接,而上层电池模组2、下层电池模组3与BDU4、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之间采用线缆连接,可以有更大的布置自由度,且降低了装配难度,有利于提升装配效率。同时可以避免使用形状复杂的铜排,也可以避免使用过长的铜排或线缆,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减小空间需求,有利于降低整个电池包100的重量及成本。
下面以一个方向为例,说明整个电池包100内的电流走向为:上层电池模组2→上层模组正极端21→BDU4→下层模组负极端32→下层电池模组3→下层模组正极端31→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上层模组负极端22→上层电池模组2,周而复始,由此实现电流在上层电池模组2与下层电池模组3之间的流通,即上层电池模组2、BDU4、下层电池模组3、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通过线缆串联在一条电回路上。需要说明的是,电流走向也可以按照上述路径反向流通,上面所列实施例不应该成为电流走向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100,通过将线缆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电池包100的功能需求,同时可以尽量减少线缆所需空间,提高电池包100的内部空间利用率,进而减小电池包100的外轮廓大小。此外,还可以避免线缆之间相互干扰,有利于提升电池包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BDU4具有BDU左侧接线端41和BDU右侧接线端42,如图5-图6所示,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具有连接模块51,连接模块51具有维修开关左侧接线端52和维修开关右侧接线端53。
如图2-图3所示,上层模组负极端22和下层模组负极端32均位于对应电池模组的左端,且上层模组正极端21和下层模组正极端31均位于对应电池模组的右端。
结合图5-图6所示,上层模组正极端21与BDU右侧接线端42通过第一线缆61相连,下层模组正极端31与维修开关右侧接线端53通过第二线缆62相连,上层模组负极端22与维修开关左侧接线端52通过第三线缆63相连,下层模组负极端32与BDU左侧接线端41通过第四线缆64相连。
进一步地,由于下层模组负极端32低于上层模组正极端21,因此优选地,BDU左侧接线端41的高度小于BDU右侧接线端42的高度,由此可以进一步缩短第一线缆61和第四线缆64的长度。
可选地,如图6所示,连接模块51向前突出BDU4的前表面,换言之,连接模块51串联在第二线缆62和第三线缆63之间,BDU4串联在第一线缆61和第四线缆64之间,连接模块51布置在BDU4的前方,这样一来,第二线缆62和第三线缆63将位于第一线缆61和第四线缆64的前方,各个线缆不会互相干扰,有利于提高电池包100的可靠性。需要指出的是,BDU4的前表面为正对上层电池模组2和下层电池模组3的方向。
进一步地,第二线缆62具有第二线缆维修开关连接端621,第三线缆63具有第三线缆维修开关连接端631,第二线缆维修开关连接端621和第三线缆维修开关连接端631分别从两侧相对地插入固定在连接模块51内,如图6所示,由此第二线缆62和第三线缆63不用弯折便可以完成与连接模块51的连接,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线缆占用空间,且大大提升了线缆安装操作的便捷性。具体的第二线缆62如图10所示,第四线缆64如图11所示。
具体地,参照图3所示,上层电池模组2可以包括:依次并置的第一电池模组23、第二电池模组24、第三电池模组25和第四电池模组26,下层电池模组3可以包括:依次并置且分别位于第一电池模组23、第二电池模组24、第三电池模组25和第四电池模组26正下方的第五电池模组33、第六电池模组34、第七电池模组35和第八电池模组36,换言之,第五电池模组33位于第一电池模组23的正下方,第六电池模组34位于第二电池模组24的正下方,第七电池模组35位于第三电池模组25的正下方,第八电池模组36位于第四电池模组26的正下方。
结合图3-图4所示,每一层上的一个电池模组的正极端101适于与相邻电池模组的负极端102并列设置。
第一电池模组23引出上层模组负极端22,第五电池模组33引出下层模组负极端32,第四电池模组26引出上层模组正极端21,第八电池模组36引出下层模组正极端31。
参照图2所示,第二电池模组24、第三电池模组25之间通过第一铜排65串联,第六电池模组34、第七电池模组35之间通过第二铜排66串联,第一电池模组23和第二电池模组24之间、第三电池模组25和第四电池模组26之间、第五电池模组33和第六电池模组34之间、第七电池模组35和第八电池模组36之间均通过第三铜排67串联。第一铜排65、第二铜排66位于整个电池模组的后侧,第三铜排67位于整个电池模组的前侧。其中,第一铜排65、第二铜排66、第三铜排67如图7-图9所示。
进一步地,参照图5-图6所示,BDU4位于第二电池模组24、第三电池模组25、第六电池模组34和第七电池模组35的后方且偏向第二电池模组24和第六电池模组34,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位于第三电池模组25的后方,且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位于BDU4的右上方,由此可以充分利用电池包100内的高度空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池包100内部空间利用率。
BDU4的左侧边缘位于第一电池模组23与第二电池模组24的接缝附近,手动维修开关的右侧边缘位于第三电池模组25与第四电池模组26的接缝附近,由此,电池包100内的零部件排列紧凑,有利于减小电池包100的外部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1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的强电转接板7,强电转接板7可以包括强电转接板本体71,强电转接板本体71上设置有线束过孔72,电机线束8的一端与BDU4相连且另一端通过线束过孔72向外穿出壳体1,电机线束8的向外穿出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接头81,以便于与电机相连。
进一步地,电机线束8上设置有密封座73,密封座73遮蔽线束过孔72,通过设置密封座73,可以有效防止雨水等沿电机线束8进入到壳体1内部,从而提高了电机线束8与线束过孔72之间的密封性,有利于提高电池包100的密封性。需要指出的是,电机线束8属于电池包100的高压线束。
强电转接板7的正面如图13所示,背面如图14所示,强电转接板7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壳体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螺栓与强电转接板本体71之间有螺栓密封圈75,由此可以防止雨水等通过安装螺栓进入壳体1内部,进一步地,强电转接板本体71与壳体1之间还设置有壳体密封圈76,壳体密封圈76在安装螺栓外围,保证了电机线束8与强电转接板7的集成模块与电池包100的壳体1之间有良好的密封,从而有利于保证用电安全。
进一步地,强电转接板本体71上还设置有多个盲孔,盲孔的内周面设置有盲孔内螺纹,密封座73通过穿设密封座73并与盲孔内螺纹连接的螺栓而紧固在强电转接板本体71上。盲孔可以满足密封座73的安装需求,同时可以防止水进入壳体1内,有利于提升电池包100的密封性能。
强电转接板本体71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孔77和多个充电口孔74,强电转接板本体71通过定位孔77进行定位,通过充电口孔74与电池包100的充电口连接。如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孔77的数量为三个,充电口孔74的数量为四个。
在装配电池包100的过程中,首先将密封座73、螺栓密封圈75、壳体密封圈76安装固定在强电转接板本体71上,然后将电机线束8穿设强电转接板本体71上的线束过孔72,再利用定位孔77将强电转接板7安装在壳体1的对应安装位置处,将电机线束8的伸入壳体1的一端与BDU4相连,最后通过安装螺栓与壳体1上的凸焊螺母螺接,将强电转接板7固定在壳体1上。
通过设置强电转接板7,可以使电机线束8排布整齐,同时方便了电机线束8在电池包100上的安装,节省了装配空间,有利于提升装配效率并保证电池包100的良好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100还可以包括:BMS主控板9和弱电接头10,如图1所示,BMS主控板9固定在壳体1内,且BMS主控板9分别与上层电池模组2和下层电池模组3相连,弱电接头10与BMS主控板9和BDU4相连,弱电接头10穿设并固定在壳体1上。具体地,BMS主控板9沿竖直方向安装在上层电池模组2和下层电池模组3的侧面,与低压线束91、线缆共用侧向空间,有利于增加电池包100的空间利用率。
具体而言,参照图2所示,BMS主控板9通过低压线束91分别与上层电池模组2和下层电池模组3电连接。如图12所示,低压线束91分为上层低压线束911、下层低压线束912和BDU低压线束913,上层低压线束911连接上层电池模组2与BMS主控板9,下层低压线束912连接下层电池模组3与BMS主控板9,从而将上层电池模组2、下层电池模组3的状态信号(例如温度、电流大小等实时状态)传递至BMS主控板9,并传递BMS主控板9发出的指令信号。
每条低压线束91上均设置有线束卡扣92,低压线束91通过线束卡扣92固定在电池包100内,有利于提升低压线束91的排列整齐程度。
BDU低压线束913连接BDU4与BMS主控板9,从而将BDU4的状态信号传递至BMS主控板9,并传递BMS主控板9发出的指令信号。
每条低压线束91上设置有多个接线端子,例如上层低压线束911上设置有四个接线端子,四个接线端子分别为第一接线端子931、第二接线端子932、第三接线端子933、第四接线端子934,其中,第一接线端子931与第一电池模组23的负极连接,第二接线端子932与第二电池模组24的负极连接,第三接线端子933与第三电池模组25的负极连接,第四接线端子934与第四电池模组26的负极连接。同样地,下层低压线束912上也设置有四个接线端子,下层的四个接线端子分别与第五电池模组33、第六电池模组34、第七电池模组35、第八电池模组36的负极连接,图12中仅示出了一个下层接线端子935。BDU低压线束913上设置有多个BDU接线端子936,例如两个。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上层电池模组(2)和下层电池模组(3),所述上层电池模组(2)设置在所述下层电池模组(3)的上方,所述上层电池模组(2)的两端引出有上层模组正极端(21)和上层模组负极端(22),所述下层电池模组(3)的两端引出有下层模组正极端(31)和下层模组负极端(32);
BDU(4)和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所述上层模组正极端(21)和所述下层模组负极端(32)通过以非跨越所述BDU(4)的线缆与所述BDU(4)上的对应接线端电连接,所述下层模组正极端(31)和所述上层模组负极端(22)通过以非跨越所述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的线缆与所述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上的对应接线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BDU(4)具有BDU左侧接线端(41)和BDU右侧接线端(42);所述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具有连接模块(51),所述连接模块(51)具有维修开关左侧接线端(52)和维修开关右侧接线端(53);
所述上层模组负极端(22)和所述下层模组负极端(32)均位于对应电池模组的左端且所述上层模组正极端(21)和所述下层模组正极端(31)均位于对应电池模组的右端;
其中所述上层模组正极端(21)与所述BDU右侧接线端(42)通过第一线缆(61)相连,所述下层模组正极端(31)与所述维修开关右侧接线端(53)通过第二线缆(62)相连,所述上层模组负极端(22)与所述维修开关左侧接线端(52)通过第三线缆(63)相连,所述下层模组负极端(32)与所述BDU左侧接线端(41)通过第四线缆(6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BDU左侧接线端(41)的高度小于所述BDU右侧接线端(42)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51)向前突出所述BDU(4)的前表面,所述BDU(4)的前表面为正对所述上层电池模组(2)和所述下层电池模组(3)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缆(62)具有第二线缆维修开关连接端(621),所述第三线缆(63)具有第三线缆维修开关连接端(631),所述第二线缆维修开关连接端(621)和所述第三线缆维修开关连接端(631)分别从两侧相对地插入固定在所述连接模块(51)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电池模组(2)包括:依次并置的第一电池模组(23)、第二电池模组(24)、第三电池模组(25)和第四电池模组(26),所述下层电池模组(3)包括:依次并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3)、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4)、所述第三电池模组(25)和所述第四电池模组(26)正下方的第五电池模组(33)、第六电池模组(34)、第七电池模组(35)和第八电池模组(36),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3)引出所述上层模组负极端(22),所述第五电池模组(33)引出所述下层模组负极端(32),所述第四电池模组(26)引出所述上层模组正极端(21),所述第八电池模组(36)引出所述下层模组正极端(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BDU(4)位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4)、所述第三电池模组(25)、所述第六电池模组(34)和所述第七电池模组(35)的后方且偏向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4)和所述第六电池模组(34),所述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位于所述第三电池模组(25)的后方,且所述手动维修开关组件(5)位于所述BDU(4)的右上方;
所述BDU(4)的左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3)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4)的接缝附近,所述手动维修开关的右侧边缘位于所述第三电池模组(25)与所述第四电池模组(26)的接缝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强电转接板(7),所述强电转接板(7)包括:强电转接板本体(71),所述强电转接板本体(71)上设置有线束过孔(72),电机线束(8)的一端与所述BDU(4)相连且另一端通过所述线束过孔(72)向外穿出所述壳体(1),所述电机线束(8)上设置有密封座(73),所述密封座(73)遮蔽所述线束过孔(7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转接板本体(71)上还设置有多个盲孔,所述盲孔的内周面设置有盲孔内螺纹,所述密封座(73)通过穿设所述密封座(73)并与所述盲孔内螺纹连接的螺栓而紧固在所述强电转接板本体(7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MS主控板(9),所述BMS主控板(9)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且分别与所述上层电池模组(2)和所述下层电池模组(3)相连;
弱电接头(10),所述弱电接头(10)与所述BMS主控板(9)和所述BDU(4)相连,所述弱电接头(10)穿设并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
CN201721352788.8U 2017-10-19 2017-10-19 电池包 Active CN207320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2788.8U CN207320200U (zh) 2017-10-19 2017-10-19 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2788.8U CN207320200U (zh) 2017-10-19 2017-10-19 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20200U true CN207320200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381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52788.8U Active CN207320200U (zh) 2017-10-19 2017-10-19 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2020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1685A (zh) * 2018-10-31 2019-03-01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的高压电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
CN109532519A (zh) * 2018-09-28 2019-03-29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1180624A (zh) * 2019-11-21 2020-05-19 河南美力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稳定型电池减震装置
CN111430650A (zh) * 2019-11-22 2020-07-17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和车辆
CN112599931A (zh) * 2020-12-16 2021-04-0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簇及储能系统
CN113540632A (zh) * 2020-04-21 2021-10-2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2519A (zh) * 2018-09-28 2019-03-29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09411685A (zh) * 2018-10-31 2019-03-01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的高压电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
CN111180624A (zh) * 2019-11-21 2020-05-19 河南美力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稳定型电池减震装置
CN111180624B (zh) * 2019-11-21 2022-05-03 河南美力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稳定型电池减震装置
CN111430650A (zh) * 2019-11-22 2020-07-17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和车辆
CN111430650B (zh) * 2019-11-22 2022-02-25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和车辆
CN113540632A (zh) * 2020-04-21 2021-10-2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
CN112599931A (zh) * 2020-12-16 2021-04-0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簇及储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20200U (zh) 电池包
CN106183767A (zh) 电动车辆和电池组
CN107985080A (zh) 车辆动力电池系统用高压配电装置及车辆动力电池系统
CN205768732U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高压电器盒及电池包
CN107901763A (zh) 纯电动汽车及其高压互锁回路
CN105398342B (zh) 高压电源分配盒
CN109713359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系统
CN102856797B (zh) 易检修紧凑型高压配电盒
CN20944828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高压配电盒
CN105799529A (zh) 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和dcdc集成装置
CN103448568A (zh) 一种电池增程的电动车电池系统
CN205220414U (zh)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电电混合电动汽车供电系统
CN208014811U (zh) 燃料电池高压集成装置、系统以及汽车
CN108791128A (zh) 电动汽车交流充放电便携式套件
CN211468190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多功能控制器及新能源汽车
CN20890669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分布式驱动系统和电动汽车
CN20795536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控制器总成
CN208093683U (zh) 电池包和车辆
CN107492693A (zh) 动力电池包、车辆及充电方法
CN113352952B (zh) 一种用于氢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控制集成方法及系统
CN203172563U (zh) 一种电动车电气设备布置结构
CN214625760U (zh) 一种高压配电盒的结构
CN105253027B (zh) 一种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供给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7607367U (zh) 一种重载电动牵引车电池管理系统
CN208118975U (zh) 控制电路的pcb电路板和高压配电箱pdu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30

Address after: 213000 168 Huacheng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266 Chaoyang South Stree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071000

Patentee before: GREAT WALL MOTO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