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7490U - 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7490U
CN207317490U CN201721279814.9U CN201721279814U CN207317490U CN 207317490 U CN207317490 U CN 207317490U CN 201721279814 U CN201721279814 U CN 201721279814U CN 207317490 U CN207317490 U CN 207317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ng plate
hole
heating component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98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ISU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ISU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ISU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ISU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798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7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7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7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rim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及其加热组件,所述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热板及发热丝,所述导热板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导热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热板位置相对的两端面相连通,所述发热丝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通孔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装配、生产的产品良率高及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电芯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的类型主要有热辐射式、热风式及接触式,由于热辐射式和热风式加热均匀性较差,烘烤周期长,以及耗能大的问题,而逐渐被接触式所代替。接触式的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通常包括若干加热板,加热时通过所述加热板与锂电池电芯的表面接触,以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加热。现有的所述加热板包括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及发热丝。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并列设置,并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发热丝绕成回环曲折的蛇形并置于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所述发热丝均与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接触,工作时所述发热丝发热,然后将热量传导给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再通过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二导热板将热量传递至锂电池电芯上,以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干燥。然而,现有的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具有如下缺点:
a、由于通过螺钉将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固定在一起,螺钉占据了部分空间,因而发热丝不能均匀分布,因此,加热板受热不均匀,产品不良率高。
b、为了使所述发热丝与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充分接触以及可靠地固定所述发热丝,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的端部和中部等区域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螺钉,因而成本高,不方便装配,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装配、生产的产品良率高及生产效率高的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用于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干燥,其包括导热板及发热丝,所述导热板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导热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热板位置相对的两端面相连通,所述发热丝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通孔之间等间距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为导体,所述发热丝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为绝缘体,所述发热丝的外表面裸露于所述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为波浪形表面,所述通孔与所述波浪形表面的波峰位置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为波浪形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波峰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波峰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的波谷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波谷位置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通孔到相邻的所述波峰的峰顶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通孔到相邻的所述波谷的谷底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的差小于3mm。
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导热板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导热板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所述锂电池电芯接触,以对所述锂电池电芯进行加热,所述通孔距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均大于0.01mm。
优选地,所述发热丝包括若干第一发热段及若干第二发热段,所述第一发热段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设置并插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发热段位于所述通孔外,所述第二发热段与所述第一发热段首尾相连。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表面或者所述第二表面相连通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导热板的一端端面相连通,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发热段。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热板及发热丝,所述导热板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导热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热板位置相对的两端面相连通,所述发热丝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通孔内,以通过所述通孔的孔壁阻碍所述发热丝从所述通孔内脱落。在组装所述加热组件时,仅将所述发热丝回环曲折地穿过所述通孔即可完成组装,无需通过固定机构对所述发热丝进行固定,能够均匀地布置所述发热丝,发热较均匀,因此,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便于装配,生产的产品良率高,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加热组件的发热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第二种实施例的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第四种实施例的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第五种实施例的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第六种实施例的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用于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干燥,其包括导热板1及发热丝2。其中,所述导热板1可以为导体或绝缘体等,所述导热板1的材料可以是铜、铁、铝或其合金等,只要能够导热即可,其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导热板1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梯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使用和节约成本,所述导热板1为长方形的铝合金板。
所述导热板1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散热条11,所述散热条11之间等间距设置,所述散热条11沿所述导热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表面的散热条11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散热条11位置相对设置。所述导热板1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导热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与所述导热板1位置相对的两端面相连通,所述通孔12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散热条11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散热条1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发热板结构的稳固性及具有较好的热量传导效果,所述通孔12呈条形,所述通孔12之间等间距设置,所有的所述通孔12形成一排。其中,所述条形可以是直条形或者弯曲一定弧度的条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通孔12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者方形等。可以理解的是,可将所述导热板1的中部区域的通孔12之间的间距设置比边缘区域的通孔12之间的间距疏或者密,其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通孔12距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均大于0.01mm,以通过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锂电池电芯接触,从而能够对所述锂电池电芯进行加热。也就是说,所述导热板1为不可拆卸的一体结构,所述通孔12和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不直接连通,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任意选择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锂电池电芯接触,或者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同时与所述锂电池电芯接触,以对所述锂电池电芯进行加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通孔12距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0.1mm或0.5mm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发热丝2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通孔12内,以通过所述通孔12的孔壁阻碍所述发热丝2从所述通孔12内脱落。也就是说,通过所述通孔12的孔壁限定所述发热丝2的位置,因而无需用额外的固定机构对所述发热丝2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丝2包括若干第一发热段21及若干第二发热段22,所述第一发热段21与所述通孔12一一对应设置并插设于所述通孔12内,所述第二发热段22位于所述通孔12外,所述第二发热段22与所述第一发热段21首尾相连。由于所述通孔12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散热条11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散热条11之间,因而较便于热量的散发。
优选地,为了避免漏电,当所述导热板1为导体时,所述发热丝2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层,以在通电时可通过所述绝缘层的阻隔,避免所述发热丝2将电流通过所述发热板传导出去,从而提高了安全性。所述绝缘层可以是橡胶层或氧化层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当所述导热板1为绝缘体时,为了节约成本及能够将热量快速的辐射出去,所述发热丝2的外表面裸露于所述通孔12内。所述绝缘体的材料可以为玻璃、陶瓷、云母、电木、铁氟龙或硅橡胶等,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导热板1为绝缘体时,所述发热丝2外表面可以包覆有绝缘层,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导热板1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或红外温度传感器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插设在所述通孔12内,使用过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与控制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传送的温度信息获取所述发热板的温度,从而控制所述发热丝2的电流,以控制所述导热板1的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包括导热板1及发热丝2,所述导热板1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导热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与所述导热板1位置相对的两端面相连通,所述发热丝2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通孔12内,以通过所述通孔12的孔壁阻碍所述发热丝2从所述通孔12内脱落。在组装所述加热组件时,仅将所述发热丝2回环曲折地穿过所述通孔12即可完成组装,无需通过固定机构对所述发热丝2进行固定,能够均匀地布置所述发热丝,发热较均匀,因此,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便于装配,生产的产品良率高及生产效率高。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其加热组件均包括导热板1及发热丝2,所述导热板1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导热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与所述导热板1位置相对的两端面相连通,所述发热丝2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通孔12内,以通过所述通孔12的孔壁阻碍所述发热丝2从所述通孔12内脱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所述导热板1的至少一个表面为波浪形表面,所述通孔12与所述波浪形表面的波峰111位置对应设置。因此,所述通孔12距离所述波浪形表面的各个位置的距离相差较小,因而所述波浪形表面各处的热量相差较小或趋同,当将波浪形表面与所述锂电池电芯接触时,所述锂电池电芯各处的热量受热相差较小或趋同,因而可提高产品的良率及生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表面为波浪形表面是指该表面呈正弦波状或大致呈正弦波状。
具体地,所述导热板1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为波浪形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波峰111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波峰111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的波谷112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波谷112位置相对设置。所述通孔12到相邻的所述波峰111的峰顶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通孔12到相邻的所述波谷112的谷底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的差小于3mm。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的差值越小,越有利于热量的散发,在实际运用中,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的差值可以为1mm或者2mm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的差值为0.5mm。
实施例3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其加热组件均包括导热板1及发热丝2,所述导热板1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导热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与所述导热板1位置相对的两端面相连通,所述发热丝2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通孔12内,以通过所述通孔12的孔壁阻碍所述发热丝2从所述通孔12内脱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热板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连通的容纳槽13,所述容纳槽13与所述导热板1的一端端面相连通,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发热段22。所述通孔12通过所述容纳槽13与所述导热板1的端面相连通。通过所述容纳槽13的槽壁对所述第二发热段22进行限位和保护,以避免所述第二发热段22全部裸露于所述导热板1外时,容易损坏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可根据需要在的导热板1的一端或者两端设置所述容纳槽13,所述容纳槽13与所述第一表面或者所述第二表面相连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实施例4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相似,其均包括导热板1及发热丝2,所述导热板1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导热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与所述导热板1位置相对的两端面相连通,所述发热丝2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通孔12内,以通过所述通孔12的孔壁阻碍所述发热丝2从所述通孔12内脱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热板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呈锯齿波状。
实施例5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其加热组件均包括导热板1及发热丝2,所述导热板1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导热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与所述导热板1位置相对的两端面相连通,所述发热丝2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通孔12内,以通过所述通孔12的孔壁阻碍所述发热丝2从所述通孔12内脱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热板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呈方波状。
实施例6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其加热组件均包括导热板1及发热丝2,所述导热板1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导热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与所述导热板1位置相对的两端面相连通,所述发热丝2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通孔12内,以通过所述通孔12的孔壁阻碍所述发热丝2从所述通孔12内脱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热板1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均为平整的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互平行。
实施例7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其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为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6所述的加热组件。由于该加热组件与上述所述的加热组件结构相同,因此,也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及其加热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加热组件,用于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干燥,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板及发热丝,所述导热板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导热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热板位置相对的两端面相连通,所述发热丝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之间等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为导体,所述发热丝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为绝缘体,所述发热丝的外表面裸露于所述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为波浪形表面,所述通孔与所述波浪形表面的波峰位置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为波浪形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波峰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波峰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的波谷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波谷位置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到相邻的所述波峰的峰顶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通孔到相邻的所述波谷的谷底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的差小于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导热板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导热板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所述锂电池电芯接触,以对所述锂电池电芯进行加热,所述通孔距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均大于0.01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包括若干第一发热段及若干第二发热段,所述第一发热段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设置并插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发热段位于所述通孔外,所述第二发热段与所述第一发热段首尾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表面或者所述第二表面相连通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导热板的一端端面相连通,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发热段。
12.一种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
CN201721279814.9U 2017-09-30 2017-09-30 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Active CN207317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9814.9U CN207317490U (zh) 2017-09-30 2017-09-30 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9814.9U CN207317490U (zh) 2017-09-30 2017-09-30 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7490U true CN207317490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429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9814.9U Active CN207317490U (zh) 2017-09-30 2017-09-30 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7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11927A1 (zh) 一种电制热器及其制备方法
EP2282356A2 (en)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thermoelectric module
CN106332328A (zh) 一种加热层及加热膜
KR20200021800A (ko) 전기 히터
CN207317490U (zh) 锂电池电芯干燥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CN103954117B (zh) 一种用于真空烘箱的电加热板
CN106159153A (zh) 一种支撑板及电池模组
CN209153241U (zh) 发热管和烹饪电器
CN103363237B (zh) 高频电加热料管
CN206919114U (zh) 表面绝缘型ptc发热组件及取暖器
CN202799210U (zh) 绝缘加热器
CN205944197U (zh) 一种支撑板及电池模组
CN204377168U (zh) 安全环保节能电加热系统
CN107152715A (zh) 取暖器、表面绝缘型ptc电热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7099346U (zh) 取暖器及表面绝缘型ptc电热器
CN202632787U (zh) 兼具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的散热体构造
WO2013157971A1 (en) Resistant heating element
CN207939908U (zh) 控制器及其散热元器件
CN204906737U (zh) 一种电制热器
CN206442531U (zh) 一种便于电路连接的电暖器加热芯体
CN105657879A (zh) 新型节能电加热装置及其制作工艺
CN205005280U (zh) 柔性可切割加热毯
WO2018000497A1 (zh) 蒸汽发生器及蒸汽设备
CN109831836A (zh) 一种基于面状加热装置的层状物理模型及其制备方法
CN210091843U (zh) 一种高电压用的ptc热敏电阻及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