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5371U - 藏油取样装置 - Google Patents

藏油取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5371U
CN207315371U CN201721210803.5U CN201721210803U CN207315371U CN 207315371 U CN207315371 U CN 207315371U CN 201721210803 U CN201721210803 U CN 201721210803U CN 207315371 U CN207315371 U CN 207315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r
inner cavity
tank
buffer tank
drai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108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代淑
郑伟
曹晔
张世金
王新华
柏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108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5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5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5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藏油取样装置,包括排空罐;缓存罐,排空罐的内腔与缓存罐的内腔相连通,缓存罐用于收集从取样井处排出的油层样品,排空罐用于储存从缓存罐中排出的气体和液体;取样管线,取样管线的一端与缓存罐的内腔相连通以将位于缓存罐的内腔内的油层样品排出。

Description

藏油取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藏油油层样品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藏油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井口取样操作的特点是带压取样。取样时打开取样三通控制考克,液气从取样三通泄液口朝大气放空。巡井取样时需要到达井口,取样前应放净取样装置内的死油。其中,采油井井口取样有利于现场人员巡检取样时,及时根据取样情况判断油井的生产状态,作出对应操作,比如进行憋泵,查看油压、套压、回压,查看井口情况及抽油机运行状态等。但是缺点也极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井口取样过程中,对大气放空取样,井口周围设施、环境污染严重。气大井、间出井这类问题尤为突出。取样时,气体泄压造成的冲击、突然冲出液气极易造成油水飞溅,污染采油树、保温箱、地面等,对环境造成污染,给采油现场增加了巨大的清理、清洗工作量。井口污染给安全环保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特别是2016年国家新环保法出台实施后,环境污染问题给现场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落后的作业方式和方法已逐渐不适合新的安全环保生产要求,矛盾已较为突出。
2、油稠井、井筒内气体析出严重,存在取样困难的问题。油稠取样时成坨成块软流质状难进入取样容器内,难于装满取样容器,取样操作困难,掉落样也造成了严重地面污染。
3、取样需要操作人员到达井口操作,人员工时占用较大。在成熟开采的油田区块,井距普遍在50m~300m甚至更远,在进行多井取样时,不管人力步行,还是巡井车取样,路程所耗费的时间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藏油取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藏油区油层进行采样时,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藏油取样装置,包括:排空罐;缓存罐,排空罐的内腔与缓存罐的内腔相连通,缓存罐用于收集从取样井处排出的油层样品,排空罐用于储存从缓存罐中排出的气体和液体;取样管线,取样管线的一端与缓存罐的内腔相连通以将位于缓存罐的内腔内的油层样品排出。
进一步地,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连通管线,缓存罐的内腔通过连通管线与排空罐的内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连通管线包括:排气管线,排气管线的第一端与缓存罐的顶部相连接并与缓存罐的内腔相连通,排气管线的第二端与排空罐的内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连通管线还包括:排空管线,排空管线的第一端与缓存罐的底部相连接并与缓存罐的内腔相连通,排空管线的第二端与排空罐的内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连通管线还包括:出口端球阀,设置于排气管线上;和/或排空阀门,设置于排空管线上。
进一步地,取样管线的第一端设置于缓存罐的底部并与缓存罐的内腔相连通,取样管线的第二端用于将油层样品排出,取样管线上设置有取样控制阀。
进一步地,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进液管线,进液管线的第一端与取样井相连通,进液管线的第二端延伸至排空罐的内腔内;压液管线,压液管线的第一端设置于排空罐的底部并与排空罐的内腔相连通,压液管线的第二端用于将排空罐的内腔中的液体排出;放空管线,放空管线的第一端与排空罐的顶部相连接并与排空罐的内腔相连通,放空管线的第二端用于将排空罐的内腔内的气体排出。
进一步地,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进口端球阀,设置于进液管线上,和/或放空控制阀门,设置于压液管线上,和/或放空管线上设置有压力表和安全阀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放空旁通管线,放空旁通管线的第一端与排空罐的内腔相连通,放空旁通管线的第二端与放空管线的第二端汇集并连通,放空旁通管线上设置有旁通控制阀门。
进一步地,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底座,排空罐设置于底座上。
进一步地,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第一液位计,第一液位计设置于排空罐上,和/或第二液位计,第二液位计设置于缓存罐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该藏油取样装置,可以通过缓存罐将从取样井处排出的油层样品进行储存,然后通过取样管线进行取样。其中,当需要对缓存罐进行死油清楚时,只需将缓存罐内的死油进行清除时产生的液体和气体排至排空罐储存即可,避免将液体和气体直接排至大气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该藏油取样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藏油取样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排空罐;11、第一液位计;
20、缓存罐;
30、取样管线;31、取样控制阀;
40、进液管线;41、进口端球阀;50、排气管线;51、出口端球阀;60、排空管线;61、排空阀门;70、放空管线;71、压力表;72、安全阀;73、放空旁通管线;74、旁通控制阀门;
80、压液管线;81、放空控制阀门;9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藏油取样装置。
具体地,该藏油取样装置包括排空罐10、缓存罐20和取样管线30。排空罐10的内腔与缓存罐20的内腔相连通,缓存罐20用于收集从取样井处排出的油层样品,排空罐10用于储存从缓存罐20中排出的气体和液体。取样管线30的一端与缓存罐20的内腔相连通以将位于缓存罐20的内腔内的油层样品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该藏油取样装置,可以通过缓存罐将从取样井处排出的油层样品进行储存,然后通过取样管线进行取样。其中,当需要对缓存罐进行死油清楚时,只需将缓存罐内的死油进行清除时产生的液体和气体排至排空罐10储存即可,避免将液体和气体直接排至大气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该藏油取样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其中,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连通管线。缓存罐20的内腔通过连通管线与排空罐10的内腔相连通。这样设置方便实现藏油样品的取样。
具体地,连通管线包括排气管线50和排空管线60。排气管线50的第一端与缓存罐20的顶部相连接并与缓存罐20的内腔相连通,排气管线50的第二端与排空罐10的内腔相连通。出口端球阀51设置于排气管线50上。排空阀门61设置于排空管线60上。取样管线30的第一端设置于缓存罐20的底部并与缓存罐20的内腔相连通,取样管线30的第二端用于将油层样品排出,取样管线30上设置有取样控制阀31。
进一步地,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进液管线40、压液管线80和放空管线70。进液管线40的第一端与取样井相连通。进液管线40的第二端延伸至排空罐10的内腔内。压液管线80的第一端设置于排空罐10的底部并与排空罐10的内腔相连通,压液管线80的第二端用于将排空罐10的内腔中的液体排出。放空管线70的第一端与排空罐10的顶部相连接并与排空罐10的内腔相连通,放空管线70的第二端用于将排空罐10的内腔内的气体排出。进口端球阀41设置于进液管线40上,放空控制阀门81设置于压液管线80上,放空管线70上设置有压力表71和安全阀72。
为了提高该取样装置的可靠性,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放空旁通管线73。放空旁通管线73的第一端与排空罐10的内腔相连通,放空旁通管线73的第二端与放空管线70的第二端汇集并连通,放空旁通管线73上设置有旁通控制阀门74。
进一步地,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底座90。排空罐10设置于底座90上。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该取样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了能够及时地读取取样装置内部液面的高度,藏油取样装置还设置了第一液位计11和第二液位计(未示出)。第一液位计11设置于排空罐10上,第二液位计设置于缓存罐20上。
具体地,该取样装置能够实现在计量站管汇间内可以对进站单井进行取样,避免进口取样污染严重,耗时大的弊端和缺点。还可以避免因取样造成的井口污染,解决取样操作中存在的困难,降低取样人工工时,从而有效降低安全环保生产风险,解决取样操作中的难题,提高巡检人员劳动效率和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在该装置中,进液管线用来引流单井来液气进入下流取样流程及装置。进口端球阀实现取样流程及装置与单井连通性隔断,方便上下流进行管线、闸阀维修等操作。出口端球阀实现缓存罐气出口线控制,放空取样及关闭后进行缓存罐排污。同时具备取样流程及装置与单井连通性隔断,方便上下流进行管线、闸阀维修等操作。
排气管线实现缓存罐液气分离后气体排出通道,满液后气液排出通道。联通缓存罐(带液位计)与存液罐。缓存罐的进液管线用来对液气进行缓冲分离。取样管线设置有取样口。取样控制阀用于控制取样。
缓存罐的排空管线用于排空缓存罐及管线内油气水。缓存罐的排空闸门用来排空缓存罐的内积液。缓存罐的出气口用于排出气体出口。缓存罐的底部进液管用于进行底部进液气。放空罐的压力表用于监控放空罐压力值。放空罐的安全阀用于控制系统憋压使其安全放空。放空管线连入室外排污池,用于释放气体。放空管线的旁通管路用于手动控制放空通路。放空罐的液位计用于显示罐内液位。放空罐的压液管线闸门用于控制排污。放空罐用于收集积液。放空罐的底座用于安装放空罐。
应用原理:基于缓存罐的储存液和放空罐放空,实现常压取样,解决取样困难和环境污染。
具体地,使用前准备:打开放空管线旁通控制闸门,关闭放空罐压液管线闸门,打开缓存罐的排空闸门,打开出口端球阀,关闭取样控制阀。
打开进口端球阀:打开球阀,单井来液气进入缓存罐,持续打开至替净管线及缓存罐内存液。
关闭缓存罐排空闸门:待进液至需要液位后关闭该闸门。
关闭进口端球阀:待缓存罐存至需要液量后关闭。
打开取样控制阀:进行取样操作。
使用后操作:每次计量完排尽进液管线、缓存罐(带液位计)及附属管线死油。放空罐液位较高后进行压液。
采用该取样装置,能够实现集中常压取样的目的,杜绝因采油井井口取样造成的环境污染。解决取样过程中,油稠井、气大井、间出井存在的困难。该装置操作方便,取样作业耗时少,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对比在井口进行取样,减少了路程的损耗时间。该装置承压、安全性能、使用性能达到使用要求。通过流程控制、安全阀保护,设计安全壁厚可以实现使用安全。
具体地,使用前准备:打开放空管线旁通控制闸门,关闭放空罐压液管线闸门,打开缓存罐的排空闸门,打开出口端球阀,关闭取样控制阀。
检查流程:落实开关情况符合使用要求。
打开进口端球阀:导入单井液气进入缓存罐(带液位计)。
关闭进口端球阀:缓存罐内液位满足取样需求后,关闭进口端球阀。打开取样控制阀进行取样。
通过以上步骤,实现了单井进行集中式常压无污染取样操作的目的。采用该装置实现的取样的工艺流程是基于计量站集中取样、常压取样,从而达到无污染、高效进行取样作业。该装置普遍应用于各类集中计量的中低压使用场合,适用承压3.5MPa以下各种油气水集中计量场所。该取样装置应用中不需要到井口取样,在计量站先进行放空,再进行取样操作,达到集中式常压无污染取样的目的。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藏油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空罐(10);
缓存罐(20),所述排空罐(10)的内腔与所述缓存罐(2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缓存罐(20)用于收集从取样井处排出的油层样品,所述排空罐(10)用于储存从所述缓存罐(20)中排出的气体和液体;
取样管线(30),所述取样管线(30)的一端与所述缓存罐(20)的内腔相连通以将位于所述缓存罐(20)的内腔内的油层样品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油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
连通管线,所述缓存罐(20)的内腔通过所述连通管线与所述排空罐(10)的内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藏油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线包括:
排气管线(50),所述排气管线(50)的第一端与所述缓存罐(20)的顶部相连接并与所述缓存罐(2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线(50)的第二端与所述排空罐(10)的内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藏油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线还包括:
排空管线(60),所述排空管线(60)的第一端与所述缓存罐(20)的底部相连接并与所述缓存罐(2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排空管线(60)的第二端与所述排空罐(10)的内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藏油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线还包括:
出口端球阀(51),设置于所述排气管线(50)上;和/或
排空阀门(61),设置于所述排空管线(6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油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线(30)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缓存罐(20)的底部并与所述缓存罐(2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取样管线(30)的第二端用于将所述油层样品排出,所述取样管线(30)上设置有取样控制阀(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油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
进液管线(40),所述进液管线(40)的第一端与所述取样井相连通,所述进液管线(40)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排空罐(10)的内腔内;
压液管线(80),所述压液管线(80)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排空罐(10)的底部并与所述排空罐(1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压液管线(80)的第二端用于将所述排空罐(10)的内腔中的液体排出;
放空管线(70),所述放空管线(70)的第一端与所述排空罐(10)的顶部相连接并与所述排空罐(1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放空管线(70)的第二端用于将所述排空罐(10)的内腔内的气体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藏油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
进口端球阀(41),设置于所述进液管线(40)上,和/或
放空控制阀门(81),设置于所述压液管线(80)上,和/或
所述放空管线(70)上设置有压力表(71)和安全阀(72)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藏油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
放空旁通管线(73),所述放空旁通管线(73)的第一端与所述排空罐(1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放空旁通管线(73)的第二端与所述放空管线(70)的第二端汇集并连通,所述放空旁通管线(73)上设置有旁通控制阀门(7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油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
底座(90),所述排空罐(10)设置于所述底座(90)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油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藏油取样装置还包括:
第一液位计(11),所述第一液位计(11)设置于所述排空罐(10)上,和/或
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二液位计设置于所述缓存罐(20)上。
CN201721210803.5U 2017-09-19 2017-09-19 藏油取样装置 Active CN207315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0803.5U CN207315371U (zh) 2017-09-19 2017-09-19 藏油取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0803.5U CN207315371U (zh) 2017-09-19 2017-09-19 藏油取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5371U true CN207315371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383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10803.5U Active CN207315371U (zh) 2017-09-19 2017-09-19 藏油取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53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5420A (zh) * 2021-10-26 2022-01-1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取样机构及自循环在线取样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5420A (zh) * 2021-10-26 2022-01-1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取样机构及自循环在线取样装置
CN113945420B (zh) * 2021-10-26 2024-05-07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取样机构及自循环在线取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15371U (zh) 藏油取样装置
CN207199161U (zh) 多功能流体力学实验装置
CN10615918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贯通式注液方法及装置
CN207439729U (zh) 原油取样器
CN201955013U (zh) 在线自动清洗冷凝器系统
CN215218198U (zh) 一种大海域水质定点监测回收器
CN206933216U (zh) 一种玫瑰花酵素饮料的过滤设备
CN110295650A (zh) 一种地下水回灌全过程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07181082U (zh) 一种水样采集器
CN202117969U (zh) 输油离心泵解除气化防害装置
CN206454350U (zh) 免维护防污防腐海水过滤装置
CN111058822B (zh) 液态co2/n2两相体系干法压裂液加砂系统及方法
CN211059814U (zh) 一种分析液废液回收器
CN207430017U (zh) 尾气回收净化系统
CN206751382U (zh) 一种便携式加油装置
CN208817100U (zh) 水平井的燃气加压系统
CN206631313U (zh) 一种用于废液排送装置中的过滤器
CN202227393U (zh) 雨水弃流装置
CN207093056U (zh) 一种具有放空气计量功能的移动式放空分液橇装装置
CN206113757U (zh) 一种带有收球计数装置的胶球清洗系统
CN206095689U (zh) 一种组合式水质采样器
CN205748993U (zh) 一种油品检测全层样取样装置
CN201007428Y (zh) 油、水、气零排放管道封闭放空转输系统
CN110152339A (zh) 一种油气回收冷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871828Y (zh) 管道封闭放空转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