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1044U - 一种汽车空调通风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空调通风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1044U
CN207311044U CN201721392860.XU CN201721392860U CN207311044U CN 207311044 U CN207311044 U CN 207311044U CN 201721392860 U CN201721392860 U CN 201721392860U CN 207311044 U CN207311044 U CN 207311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duct
sound
air
absorbing material
clamp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928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Hongshu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o Hongsh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o Hongshu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o Hongsh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928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1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1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10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通风管,其包括管道连接头、左通风管、右通风管、第一中部通风管和第二中部通风管,左通风管和右通风管的转角处分别设置有大圆弧弯管过渡连接,大圆弧弯管的半径为150‑200mm;左通风管和右通风管上设有若干个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包括管道夹、弹性套筒和刚性套筒,在左通风管和右通风管的外周卷绕有具有柔软性或挠性的吸音材料,吸音材料的外周长度比管道的外周长度长。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通风管具有结构紧凑、制造方便、固定牢固不易产生异响并且风阻和噪音均较小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空调通风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通风管。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其可以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和舒适度。空调系统由制冷系统、供暖系统、通风管路、空气净化装置及控制系统组成。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通风管存在以下缺陷:通风管路易变形,容易导致漏网的现象产生,从而影响空调的效果;管路与车架或仪表板间的连接件安装不便并且也不牢固,易产生异响或是因震动影响空调的使用性能;传统的通风管路管道内空气流动噪音大、气压衰减严重,从而影响空调的使用性能;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通风管路虽然安装于仪表板下方,但其与发动机舱有接触,容易将发动机舱中的噪声传递至车内从而影响车内的静音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制造方便、固定牢固不易产生异响并且风阻和噪音均较小的汽车空调通风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汽车空调通风管,包括管道连接头、左通风管、右通风管、第一中部通风管和第二中部通风管,左通风管和右通风管分别设置在管道连接头的左、右两侧,第一中部通风管和第二中部通风管连接在管道连接头上;管道连接头分别于左通风管、右通风管、第一中部通风管和第二中部通风管连通。管道连接头用于与空调系统的出风口相连(管道连接头的底面设有用于与汽车空调系统的排风口连接的进风口),而左通风管、右通风管、第一中部通风管和第二中部通风管用于与汽车内的各空调出风口相连。
在管道连接头内还设有两块隔板,由两块隔板将管道连接头的内腔分隔成左通风室、中间通风室和右通风室;其中,左通风室与左通风管连通,中间通风室分别与第一中部通风管和第二中部通风管连通,右通风室与右通风管连通。
左通风管和右通风管的转角处分别设置有大圆弧弯管过渡连接,大圆弧弯管的半径在150-200mm的范围内。这样的结构设计合理巧妙,操作便捷,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外观独特,噪音较小,工作可靠安全,使用寿命长,风管内部表面光滑,可以大大减少摩擦阻力,使空气流动更加平稳顺畅,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管道连接头的后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支架,在第一中部通风管和第二中部通风管之间还设有第二安装支架;左通风管和右通风管上设有若干个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包括管道夹;管道夹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的一端和第二夹板的一端连为一体,第一夹板的自由端和第二夹板的自由端上均设有凹口;汽车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还包括弹性套筒;弹性套筒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的卡槽,弹性套筒中部设有沿弹性套筒轴线方向延伸的通孔;卡槽与凹口卡接以使第一夹板的自由端和第二夹板的自由端相互抵紧。汽车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还包括刚性套筒;刚性套筒插在通孔内,刚性套筒的长度小于弹性套筒的长度。刚性套筒的端部设有与刚性套筒连为一体的垫圈;垫圈沿刚性套筒的径向向外扩张;弹性套筒的端面与垫圈的端面抵紧。
在左通风管和右通风管的外周卷绕有具有柔软性(挠性)的吸音材料,吸音材料的外周长度(卷绕方向上的尺寸)比管道(即左通风管和右通风管)的外周长度长,吸音材料以如下方式进行卷绕:吸音材料以与管道面接触的方式卷绕于管道,吸音材料的卷绕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利用订书器连接,利用订书器连接的连接部位不是吸音材料的卷绕方向上的第一端缘和第二端缘这两个端缘,而是在比第一端缘和第二端缘更靠中央侧的位置利用订书器进行连接。因而,从利用订书器连接的部位到端缘第一为止的第一端部、从利用订书器连接的部位到第二端缘为止的第二端部以自管道的外周突出的状态配置。
对于吸音材料中的卷绕于管道外周的部位,吸音材料的整个外周面暴露在外部,并且,从订书器的连接部位到第一端缘为止的第一端部的外周面和从订书器的连接部位到第二端缘为止的第二端部的外周面也暴露在外部。即,吸音材料暴露在外部的暴露面的面积大于管道的外周面的面积。
在此,与将吸音材料如以往例那样以全部吸音材料的表面与管道的外周面接触的方式卷绕于管道的外周面的情况相比,吸音材料的表面积较大,因此能够发挥较高的吸音性能。并且,能够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利用低成本的订书器将吸音材料的两端侧连接起来,实现低成本。
以不使吸音材料本来的厚度减小的状态来配置吸音材料对维持吸音特性是非常重要的,但吸音材料的厚度减小部位(在重叠的部位,厚度减小)仅为利用订书器连接的连接部位,因此能够充分发挥吸音材料本来的吸音性能。
吸音材料的两侧被在长度方向上的隔开间隔的多个位置处连接起来。因而,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吸音材料的厚度减小部位,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也能够尽可能地防止吸音性能降低。吸音材料的组装操作容易。另外,也可以是,吸音材料的两侧沿着长度方向无间隙地连接起来。
优选地,所述吸音材料在管道的长度方向上的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处利用订书器连接以提高连接的效果并节省成本。
优选地,吸音材料为一张片材,从而使将吸音材料卷绕于管道的卷绕操作容易。吸音材料不是在卷绕方向上的第一端缘、第二端缘处连接起来,而是在比第一端缘、第二端缘靠中央的位置连接起来,但连接部位也可以是在一端侧处为第一端缘(或第二端缘)而在另一端侧处为比第二端缘(或第一端缘)靠中央的位置。
优选地,第一夹板的自由端和/或第二夹板的自由端上设有凸条;凸条弯折后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
优选地,刚性套筒与垫圈为圆角过渡。
最佳地,管道连接头、左通风管、右通风管、第一中部通风管、第二中部通风管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左通风管、右通风管的壁厚大于1.5mm,大圆弧弯管的半径为180mm;以使风管的转角处过渡的较为圆滑顺畅,避免了风道断面的突变,从而使空气在风管中流动时的噪音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通风管通过对传统的通风管的结构进行改变,使其结构更加紧凑,并且不易变形和漏风,从而方便制造;通过对通风管的固定夹进行改进以降低通风管安装时的操作难度并且使其对通风管的固定更加牢固,不易受振动而松开;通过对通风管弯道角度的调整,使空气在其中流动时所造成的噪音更小、空调的使用性能也更佳;并且还在通风管的主要部件外设置具有柔软性(挠性)的吸音材料,以避免改动机噪音通过空调通风管而传入车内而影响驾驶体验。该汽车空调通风管具有结构紧凑、制造方便、固定牢固不易产生异响并且风阻和噪音均较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某一汽车空调通风管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是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a是吸音材料配合于某一种管道后的剖视图;
图3b是吸音材料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
一种汽车空调通风管,包括管道连接头1、左通风管2、右通风管3、第一中部通风管4和第二中部通风管5,左通风管2和右通风管3分别设置在管道连接头1的左、右两侧,第一中部通风管4和第二中部通风管5连接在管道连接头1上;管道连接头1分别于左通风管2、右通风管3、第一中部通风管4和第二中部通风管5连通。管道连接头1用于与空调系统的出风口相连(管道连接头1的底面设有用于与汽车空调系统的排风口连接的进风口),而左通风管2、右通风管3、第一中部通风管4和第二中部通风管5用于与汽车内的各空调出风口相连。
在管道连接头1内还设有两块隔板,由两块隔板将管道连接头的内腔分隔成左通风室11、中间通风室12和右通风室13;其中,左通风室11与左通风管2连通,中间通风室12分别与第一中部通风管4和第二中部通风管5连通,右通风室13与右通风管3连通。
左通风管2和右通风管3的转角处分别设置有大圆弧弯管过渡连接,大圆弧弯管的半径在150-200mm的范围内。最佳地,风管管道的壁厚大于1.5mm,大圆弧弯管的半径为180mm,以使风管的转角处过渡的较为圆滑顺畅,避免了风道断面的突变,从而使空气在风管中流动时的噪音较小。这样的结构设计合理巧妙,操作便捷,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外观独特,噪音较小,工作可靠安全,使用寿命长,风管内部表面光滑,可以大大减少摩擦阻力,使空气流动更加平稳顺畅,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管道连接头1的后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支架14,在第一中部通风管4和第二中部通风管5之间还设有第二安装支架15;左通风管2和右通风管3上设有若干个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6。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6包括管道夹;管道夹包括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第一夹板61的一端和第二夹板62的一端连为一体,第一夹板61的自由端和第二夹板62的自由端上均设有凹口63;汽车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6还包括弹性套筒64;弹性套筒64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的卡槽641,弹性套筒64中部设有沿弹性套筒轴线方向延伸的通孔642;卡槽641与凹口63卡接以使第一夹板61的自由端和第二夹板62的自由端相互抵紧。汽车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6还包括刚性套筒65;刚性套筒65插在通孔642内,刚性套筒65的长度小于弹性套筒的长度。刚性套筒65的端部设有与刚性套筒连为一体的垫圈66;垫圈66沿刚性套筒的径向向外扩张;弹性套筒65的端面与垫圈66的端面抵紧。
刚性套筒与垫圈为圆角过渡;第一夹板61的自由端和/或第二夹板62的自由端上设有凸条67;凸条67弯折后将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夹紧。
在左通风管2和右通风管3的外周卷绕有具有柔软性(挠性)的吸音材料7(如图2所示,不过图2中所示的左通风管2和右通风管3具有变异的截面形状,但这不影响本新型的描述),吸音材料7的外周长度(卷绕方向上的尺寸)比管道(即左通风管2和右通风管3)的外周长度长,吸音材料7以如下方式进行卷绕:吸音材料7以与管道面接触的方式卷绕于管道,吸音材料的卷绕方向上的两个端部71a和71b利用订书器72连接,利用订书器72连接的连接部位不是吸音材料7的卷绕方向上的第一端缘a和第二端缘b这两个端缘,而是在比第一端缘a、第二端缘b靠中央侧的位置利用订书器72进行连接。因而,从利用订书器连接的部位到第一端缘a为止的端部71a、从利用订书器连接的部位到第二端缘b为止的端部71b以自管道的外周突出的状态配置。吸音材料7在管道的长度方向上的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处利用订书器72连接。
对于吸音材料7中的卷绕于管道外周的部位,吸音材料7的整个外周面暴露在外部,并且,从订书器72的连接部位到第一端缘a为止的端部71a的外周面和从订书器72的连接部位到第二端缘b为止的端部71b的外周面也暴露在外部。即,吸音材料7暴露在外部的暴露面的面积大于管道的外周面的面积。
在此,与将吸音材料7如以往例那样以全部吸音材料的表面与管道的外周面接触的方式卷绕于管道的外周面的情况相比,吸音材料的表面积较大,因此能够发挥较高的吸音性能。并且,能够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利用低成本的订书器将吸音材料的两端侧连接起来,实现低成本。
以不使吸音材料7本来的厚度减小的状态来配置吸音材料7对维持吸音特性是非常重要的,但吸音材料7的厚度减小部位(在重叠的部位,厚度减小)仅为利用订书器72连接的连接部位,因此能够充分发挥吸音材料本来的吸音性能。
吸音材料7的两侧被在长度方向上的隔开间隔的多个位置处连接起来。因而,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吸音材料的厚度减小部位,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也能够尽可能地防止吸音性能降低。吸音材料的组装操作容易。另外,也可以是,吸音材料的两侧沿着长度方向无间隙地连接起来。
更佳地,吸音材料为一张片材,从而使将吸音材料卷绕于管道的卷绕操作容易。吸音材料不是在卷绕方向上的第一端缘a、第二端缘b处连接起来,而是在比第一端缘a、第二端缘b靠中央的位置连接起来,但连接部位也可以是在一端侧处为第一端缘a(或第二缘b)而在另一端侧处为比第二端缘b(或第一端缘a)靠中央的位置。
最佳地,管道连接头、左通风管、右通风管、第一中部通风管、第二中部通风管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Claims (7)

1.一种汽车空调通风管,包括管道连接头、左通风管、右通风管、第一中部通风管和第二中部通风管,左通风管和右通风管分别设置在管道连接头的左、右两侧,第一中部通风管和第二中部通风管连接在管道连接头上;所述管道连接头分别于左通风管、右通风管、第一中部通风管和第二中部通风管连通;管道连接头用于与空调系统的出风口相连,左通风管、右通风管、第一中部通风管和第二中部通风管用于与汽车内的各空调出风口相连;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道连接头内还设有两块隔板,由两块隔板将管道连接头的内腔分隔成左通风室、中间通风室和右通风室,左通风室与左通风管连通,中间通风室分别与第一中部通风管和第二中部通风管连通,右通风室与右通风管连通;左通风管和右通风管的转角处分别设置有大圆弧弯管过渡连接,大圆弧弯管的半径为150-200mm;所述管道连接头的后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支架,在第一中部通风管和第二中部通风管之间还设有第二安装支架;左通风管和右通风管上设有若干个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
所述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包括管道夹;所述管道夹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的一端和第二夹板的一端连为一体,所述第一夹板的自由端和第二夹板的自由端上均设有凹口;所述汽车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还包括弹性套筒;所述弹性套筒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的卡槽,弹性套筒中部设有沿弹性套筒轴线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卡槽与凹口卡接以使第一夹板的自由端和第二夹板的自由端相互抵紧;所述汽车空调管道夹安装组件还包括刚性套筒;所述刚性套筒插在通孔内,刚性套筒的长度小于弹性套筒的长度;所述刚性套筒的端部设有与刚性套筒连为一体的垫圈;垫圈沿刚性套筒的径向向外扩张;弹性套筒的端面与垫圈的端面抵紧;
在左通风管和右通风管的外周卷绕有具有柔软性或挠性的吸音材料,吸音材料的外周长度比管道的外周长度长;吸音材料以如下方式进行卷绕:吸音材料以与管道面接触的方式卷绕于管道,吸音材料的卷绕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利用订书器连接,从利用订书器连接的部位到端缘第一为止的第一端部、从利用订书器连接的部位到第二端缘为止的第二端部以自管道的外周突出的状态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在管道的长度方向上的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处利用订书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为一张片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的自由端和/或第二夹板的自由端上设有凸条,凸条弯折后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套筒与垫圈为圆角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头、左通风管、右通风管、第一中部通风管、第二中部通风管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通风管、右通风管的壁厚大于1.5mm,大圆弧弯管的半径为180mm。
CN201721392860.XU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汽车空调通风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11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2860.XU CN207311044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汽车空调通风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2860.XU CN207311044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汽车空调通风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1044U true CN207311044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379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9286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11044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汽车空调通风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10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9511A (zh) * 2018-05-23 2018-11-06 栾友祥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空调风道
CN110341437A (zh) * 2019-06-10 2019-10-18 南京理工大学 削角方舱均匀送风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9511A (zh) * 2018-05-23 2018-11-06 栾友祥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空调风道
CN110341437A (zh) * 2019-06-10 2019-10-18 南京理工大学 削角方舱均匀送风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11044U (zh) 一种汽车空调通风管
CN112253343B (zh) 一种汽车用进气道总成及进气机构
CN208842175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
CN106089512A (zh) 一种汽车空气滤清器
CN103452717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消音器
CN210858993U (zh) 一种空滤进气管
CN106523213A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道
CN104251172A (zh) 一种集成有内插管的空滤器
CN216008724U (zh) 引气管
CN212022253U (zh) 一种消声器及进气管
CN206826353U (zh) 用于车辆空调系统的通风管道
CN207960807U (zh) 一种内插管、汽车空滤器及汽车
CN106555721A (zh) 一种汽车用nvh降噪进气管
CN215486316U (zh) 一种进气扁管总成
CN211119954U (zh) 一种空调制冷用快速降噪的消音器
CN211592168U (zh) 汽车空调消声器
CN217926111U (zh) 空气滤清器及汽车
CN212716948U (zh) 一种进气导管
CN212765584U (zh) 具有过滤结构的汽车空调风管
CN113775446B (zh)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9414019U (zh) 一种汽车空滤的消音进气管
CN220415548U (zh) 车辆的进气系统和车辆
CN210680324U (zh) 低噪音汽车空调风管
CN213020280U (zh) 一种空调用消音器
CN211335505U (zh) 一种汽车风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