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04505U - 声表面波谐振器及其声表面波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声表面波谐振器及其声表面波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04505U
CN207304505U CN201721362512.8U CN201721362512U CN207304505U CN 207304505 U CN207304505 U CN 207304505U CN 201721362512 U CN201721362512 U CN 201721362512U CN 207304505 U CN207304505 U CN 207304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digital
busbar
bar
inpu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625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忠云
蒋燕港
李善斌
张正
刘绍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yuan Micr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yuan Micr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yuan Micr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yuan Micr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625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04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04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04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表面波谐振器,包括叉指换能器;叉指换能器包括输入汇流条与输出汇流条、及若干第一叉指条与若干第二叉指条;第一叉指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输入汇流条与输出汇流条,且第一叉指条的中间位置呈间断设置;第二叉指条的相对两端与输入汇流条、输出汇流条之间均呈间隔设置。上述声表面波谐振器及其声表面波滤波器,通过第一叉指条和第二叉指条的结构,第一叉指条、第二叉指条在输入汇流条与输出汇流条的激励作用下,第一叉指条的相对两端、第二叉指条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电势差,相当于电连接输入汇流条与输出汇流条,实现电气连通,在不影响声表面滤波器电性能的前提下,相对减小了体积,利于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声表面波谐振器及其声表面波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表面波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声表面波谐振器及其声表面波滤波器。
背景技术
声表面波滤波器的设计结构,其中一种设计方法是采用阻抗元,其原理是通过若干声表面波谐振器作为阻抗元相互串联、并联组成,声表面波谐振器是在叉指换能器的相对两边分别放置反射栅阵。每个反射栅阵由几十个或上百个宽度、间隔均为λ/4的金属条带组成。声表面波滤波器是把声表面波谐振器看成一个阻抗元,通过串联、并联来组成满足一定通带要求的声表面波滤波器。
为增强承受功率,传统的阻抗元结构采用两个声表面波谐振器并联作为一个阻抗元来处理,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器件的面积,不利于声表面波器件的小型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声表面波谐振器及其声表面波滤波器,在不影响声表面波滤波器的性能的前提下,相对减小了声表面波滤波器的体积,有利于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小型化发展。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声表面波谐振器,包括叉指换能器;所述叉指换能器包括呈间隔设置的输入汇流条与输出汇流条、及设置于所述输入汇流条与所述输出汇流条之间的若干第一叉指条与若干第二叉指条;所述第一叉指条与所述第二叉指条呈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叉指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输入汇流条与所述输出汇流条,且所述第一叉指条的中间位置呈间断设置;所述第二叉指条的相对两端与所述输入汇流条、所述输出汇流条之间均呈间隔设置。
上述声表面波谐振器及其声表面波滤波器,通过第一叉指条和第二叉指条的结构,第一叉指条、第二叉指条在输入汇流条与输出汇流条的激励作用下,第一叉指条的相对两端、第二叉指条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电势差,相当于电连接输入汇流条与输出汇流条,实现电气连通,在不影响声表面滤波器电性能的前提下,相对减小了体积,利于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小型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表面波谐振器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叉指换能器相对两端的若干反射栅阵;所述反射栅阵包括若干反射栅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汇流条作为所述叉指换能器的输入端,所述输出汇流条作为所述叉指换能器的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叉指条朝向所述输入汇流条的一端呈负极性,所述第一叉指条朝向所述输出汇流条的一端呈正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叉指条朝向所述汇流条的一端呈负极性,所述第二叉指条朝向所述输出汇流条的一端呈正极性;所述第二叉指条整体呈电中性。
一种声表面波滤波器,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之间的若干声表面波谐振器;所述声表面波谐振器包括叉指换能器;所述叉指换能器包括呈间隔设置的输入汇流条与输出汇流条、及设置于所述输入汇流条与所述输出汇流条之间的若干第一叉指条与若干第二叉指条;所述第一叉指条与所述第二叉指条呈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叉指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输入汇流条与所述输出汇流条,且所述第一叉指条的中间位置呈间断设置;所述第二叉指条的相对两端与所述输入汇流条、所述输出汇流条之间均呈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声表面波谐振器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叉指换能器相对两端的若干反射栅阵;所述反射栅阵包括若干反射栅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汇流条作为所述叉指换能器的输入端,所述输出汇流条作为所述叉指换能器的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叉指条朝向所述输入汇流条的一端呈负极性,所述第一叉指条朝向所述输出汇流条的一端呈正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叉指条朝向所述输入汇流条的一端呈负极性,所述第二叉指条朝向所述输出汇流条的一端呈正极性;所述第二叉指条整体呈电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声表面波谐振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声表面波谐振器内部的第一叉指条、第二叉指条的极性分布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声表面波谐振器与传统阻抗元的对比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电路等效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0-声表面波谐振器;100a-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100b-第二声表面谐振器;
10-叉指换能器,11-输入汇流条,12-输出汇流条,13-第一叉指条,14-第二叉指条;
20-反射栅阵,21-反射栅条;
200-声表面波滤波器,201-压电基片,202-第一电极片,203-第二电极片,204-接地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声表面波谐振器100,包括叉指换能器10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叉指换能器10相对两端的若干反射栅阵20。
所述叉指换能器10包括呈平行间隔设置的输入汇流条11与输出汇流条12、及设置于所述输入汇流条11与所述输出汇流条12之间的若干第一叉指条13与若干第二叉指条14,所述第一叉指条13与所述第二叉指条14呈交替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汇流条11作为所述叉指换能器10的输入端,所述输出汇流条12作为所述叉指换能器10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叉指条13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输入汇流条11与所述输出汇流条12,且所述第一叉指条13的中间位置呈间断设置。所述第二叉指条14的相对两端与所述输入汇流条11、所述输出汇流条12之间均呈间隔设置,即所述第二叉指条14的相对两端与所述输入汇流条11、所述输出汇流条12之间均具有一定的距离差。
所述反射栅阵20包括若干反射栅条21,用以反射声表面波。
当所述声表面波谐振器100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一叉指条13朝向所述输入汇流条11的一端呈负极性,所述第一叉指条13朝向所述输出汇流条12的一端呈正极性;所述第二叉指条14的整体始终保持呈电中性,而在所述输入汇流条11与所述输出汇流条12的激励下,所述第二叉指条14朝向所述输入汇流条11的一端呈负极性,所述第二叉指条14朝向所述输出汇流条12的一端呈正极性。至此,所述第一叉指条13、所述第二叉指条14在所述输入汇流条11与所述输出汇流条12的激励作用下,所述第一叉指条13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叉指条14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电势差,相当于电连接所述输入汇流条11与所述输出汇流条12,实现电气连通。
请参阅图3,为传统阻抗元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声表面波谐振器100的对比示意图。传统阻抗元采用两个相同的声表面谐振器的串联结构,为了便于理解,图3中的两个声表面波谐振器之间呈错位设置,但不影响其功能及特性。所述声表面波谐振器100的第二叉指条14的结构,相当于将传统阻抗元中两个声表面波谐振器之间相互连接的两汇流条去除,由于两个声表面波谐振器的结构完全一致,所以中间悬浮的叉指条电位相同,可电气连通两个声表面波谐振器的另外两汇流条,不会影响所述传统阻抗元的整体性能。因此,单个所述声表面波谐振器100的效果,等同于采用两个传统的声表面波谐振器串联作为一个阻抗元的效果。如此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相对减小了体积,有利于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小型化。
通过所述声表面波谐振器100的第一叉指条13、第二叉指条14以及反射栅条21的数量变化,可以形成多种不同谐振频率的声表面波谐振器,再经过不同谐振频率的声表面波谐振器的组合,可以组成不同需求的声表面波滤波器。
例如,请参阅图4及图5,一种声表面波滤波器200,包括压电基片201、设置于所述压电基片201上的第一电极片202与第二电极片203、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片202与所述第二电极片203之间的若干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100a、及并联所述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100a的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100b。
所述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100a、所述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100b分别为所述声表面波谐振器100的其它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100a、所述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100b跟所述声表面波谐振器100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100a、所述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100b中第一叉指条的数量、第二叉指条的数量与反射栅条的数量均远大于所述声表面波谐振器100中第一叉指条13的数量、第二叉指条14的数量于反射栅条21的数量。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100a中第一叉指条的数量、第二叉指条的数量与反射栅条的数量均大于所述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100b中第一叉指条的数量、第二叉指条的数量与反射栅条的数量。
所述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100a的谐振频率高于所述声表面波滤波器200的中心频率,所述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100b的谐振频率低于所述声表面波滤波器200的中心频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片202作为所述声表面波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极片203作为所述声表面波滤波器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100a的数量为四;在实际应用中,还可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如根据所述声表面波滤波器200所要求的中心频率或者带宽的不同,增加或者减少所述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100a的数量。所述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100b的数量为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100b连接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片202的所述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100a的输出端后连接接地片204,另一个所述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100b连接靠近所述第二电极片203的所述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100a的输入端后连接所述接地片204。在实际应用中,还可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如根据所述声表面波滤波器200所要求的中心频率或者带宽的不同,增加或者减少所述声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100b的数量。
上述声表面波谐振器100及其声表面波滤波器200,通过第一叉指条13和第二叉指条14的结构,第一叉指条13、第二叉指条14在输入汇流条11与输出汇流条12的激励作用下,第一叉指条13的相对两端、第二叉指条14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电势差,相当于电连接输入汇流条11与输出汇流条12,实现电气连通,在不影响声表面滤波器200电性能的前提下,相对减小了体积,利于声表面波滤波器200的小型化。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声表面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叉指换能器;所述叉指换能器包括呈间隔设置的输入汇流条与输出汇流条、及设置于所述输入汇流条与所述输出汇流条之间的若干第一叉指条与若干第二叉指条;所述第一叉指条与所述第二叉指条呈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叉指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输入汇流条与所述输出汇流条,且所述第一叉指条的中间位置呈间断设置;所述第二叉指条的相对两端与所述输入汇流条、所述输出汇流条之间均呈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叉指换能器相对两端的若干反射栅阵;所述反射栅阵包括若干反射栅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汇流条作为所述叉指换能器的输入端,所述输出汇流条作为所述叉指换能器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指条朝向所述输入汇流条的一端呈负极性,所述第一叉指条朝向所述输出汇流条的一端呈正极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叉指条朝向所述汇流条的一端呈负极性,所述第二叉指条朝向所述输出汇流条的一端呈正极性;所述第二叉指条整体呈电中性。
6.一种声表面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之间的若干声表面波谐振器;所述声表面波谐振器包括叉指换能器;所述叉指换能器包括呈间隔设置的输入汇流条与输出汇流条、及设置于所述输入汇流条与所述输出汇流条之间的若干第一叉指条与若干第二叉指条;所述第一叉指条与所述第二叉指条呈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叉指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输入汇流条与所述输出汇流条,且所述第一叉指条的中间位置呈间断设置;所述第二叉指条的相对两端与所述输入汇流条、所述输出汇流条之间均呈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表面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表面波谐振器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叉指换能器相对两端的若干反射栅阵;所述反射栅阵包括若干反射栅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表面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汇流条作为所述叉指换能器的输入端,所述输出汇流条作为所述叉指换能器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表面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指条朝向所述输入汇流条的一端呈负极性,所述第一叉指条朝向所述输出汇流条的一端呈正极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表面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叉指条朝向所述输入汇流条的一端呈负极性,所述第二叉指条朝向所述输出汇流条的一端呈正极性;所述第二叉指条整体呈电中性。
CN201721362512.8U 2017-10-19 2017-10-19 声表面波谐振器及其声表面波滤波器 Active CN207304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2512.8U CN207304505U (zh) 2017-10-19 2017-10-19 声表面波谐振器及其声表面波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2512.8U CN207304505U (zh) 2017-10-19 2017-10-19 声表面波谐振器及其声表面波滤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04505U true CN207304505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273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62512.8U Active CN207304505U (zh) 2017-10-19 2017-10-19 声表面波谐振器及其声表面波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0450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2138A (zh) * 2019-10-08 2019-12-13 开元通信技术(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3098430A (zh) * 2021-04-08 2021-07-09 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声表面波谐振器和射频滤波器
WO2023124624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深圳飞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声表面波滤波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2138A (zh) * 2019-10-08 2019-12-13 开元通信技术(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3098430A (zh) * 2021-04-08 2021-07-09 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声表面波谐振器和射频滤波器
WO2023124624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深圳飞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声表面波滤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27218U (zh) 一种声表面波滤波器
CN207304505U (zh) 声表面波谐振器及其声表面波滤波器
CN103078603B (zh) 一种具有高功率承受力的声表面波滤波器
CN103367845B (zh) 一种超宽带微带平衡滤波器
CN108631746A (zh) 一种声表面波滤波器
JPH01260911A (ja) 弾性表面波共振器複合形フィルタ
CN109787579A (zh) 一种具有减小杂散功能的saw谐振器
CN108649920A (zh) 压电声波谐振器、压电声波滤波器、双工器及射频通信模块
JPWO2007007476A1 (ja) 弾性境界波フィルタ装置
EP0322622A2 (en) Monolithic lattice saw filter
JP3241293B2 (ja) 弾性表面波素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分波器
CN108023562A (zh) 无反射桥式滤波器
JPH0766676A (ja) 表面弾性波フィルター
WO2016090851A1 (zh) 高带外抑制高频表面贴装声表面横波谐振滤波器
US5793266A (en) Differential input and/or differential output, transversely-coupled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US20120119848A1 (en) Superlattice crystal resonator and its usage as superlattice crystal filter
US6593678B1 (en)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having diminished bandwidth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3607833B2 (ja) 差動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
CN202759418U (zh) 一种设置在压电基片上的梯形滤波器
CN107431471A (zh) 弹性波谐振器、弹性波滤波器以及双工器
CN204992586U (zh) 一种二阶三相四线有源滤波装置输出滤波器
CN108011612A (zh) 一种声表面波滤波器
CN207664956U (zh) 一种声表面波滤波器
CN203351719U (zh) 超宽带微带平衡滤波器
JPH10276062A (ja) 弾性表面波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01, 201, 301, 401, building 2, phase 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ark, high tech Zone, Wuxing Distric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3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ayuan Micr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1 1st and 3rd floor, building e, No.5 Zhuangcun Road, xiner community,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AYUAN MICR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