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04221U - 一种电机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04221U
CN207304221U CN201721227298.5U CN201721227298U CN207304221U CN 207304221 U CN207304221 U CN 207304221U CN 201721227298 U CN201721227298 U CN 201721227298U CN 207304221 U CN207304221 U CN 207304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bottom plate
motor housing
mounting r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272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刚
丁迎生
张文卫
翟景超
齐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And Pioneer Met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And Pioneer Met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And Pioneer Metals Corp filed Critical Tianjin And Pioneer Metals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12272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04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04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04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外壳,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一端穿过电机转轴的前端盖、以及设置在另一端的后端盖,所述后端盖包括与壳体固定的安装环、平行安装环设置的底板、以及间隔设置于安装环和底板之间的多个散热板。能够将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壳体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及时排出,从而使得电机内部稳定不容易升高,从而增加电机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机外壳。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的较为广泛。电机通常是由外壳,转子等构成。电机的外壳内壁上固定有定子,转子嵌在定子内,通电之后,转子带动转轴转动完成动力输出。
现有的转动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定子和转子相互作用会产生大量热量,在电机的主轴上都会设置有对电机内部进行散热的扇叶,从而将电机内部的热量排出电机壳体外部。
现有的电机外壳,是通过使用铸造加工成型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端盖,其中,一端端盖用于支撑主轴、另一端的端盖的轴向端面开设有散热孔,用于将扇叶吹出的热风排出。
但是,这种电机外壳,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只有端盖开设的散热孔,热气不能够及时的排出电机壳体外,从而使得电机温度持续升高,使得电机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外壳,能够将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壳体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及时排出,从而使得电机内部稳定不容易升高,从而增加电机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外壳,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一端穿过电机转轴的前端盖、以及设置在另一端的后端盖,其特征是:所述后端盖包括与壳体固定的安装环、平行安装环设置的底板、以及间隔设置于安装环和底板之间的多个散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在安装过程中,定子、转子安装在壳体内部,电机转轴由前端盖穿出,通过设置的后端盖进行散热,后端盖底板、安装环以及设置在安装环之间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板,可以使得扇叶吹出的热风能够从散热板之间的间隔处排出,与此同时,通过设置的散热板可以加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散热效果较佳。
较佳的,所述散热板在安装环与底板之间圆周向呈百叶窗状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呈百叶窗状,在电机工作过程中,碎屑等杂质不容易进行散热板内部,使用较为安全。
较佳的,所述散热板垂直于壳体轴线的截面呈弧线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散热板设置呈弧形,可以加大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散热效果较佳。
较佳的,所述底板靠近安装环的一侧且于底板的中心固定设置有对电机转轴进行限位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外侧且沿限位环圆周向固定设置有加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限位环对电机转轴进行固定,限位环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电机转轴的径向力,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限位环与底板之间容易出现裂痕,通过设置的加固板,对限位环四周进行支撑加固。
较佳的,所述底板上且于限位环外侧开设有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散热孔,可以将扇叶吹出的热风排出壳体,从而对壳体内部进行散热。
较佳的,所述壳体侧壁上且沿平行与圆周方向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散热片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部分经过壳体进行散热,通过设置的多个散热片一,从而增加了壳体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散热较快,效果较佳。
较佳的,所述前端盖上开设有供电机转轴穿出的轴心孔,所述轴心孔外侧沿径向均匀固定设置有散热片二。
较佳的, 所述壳体轴向两端的内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在靠近壳体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能够卡接在卡接槽内的卡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卡接槽与卡接环,在安装时,卡接环卡接在卡接槽内,沿壳体径向对前端盖、后端盖进行限位,使得前端盖、后端盖在受到振动过程中,较为稳定,与壳体连接处不容易出现裂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电机在安装过程中,定子、转子安装在壳体内部,电机转轴由前端盖穿出,通过设置的后端盖进行散热,后端盖底板、安装环以及设置在安装环之间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板,可以使得扇叶吹出的热风能够从散热板之间的间隔处排出,与此同时,通过设置的散热板可以加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散热效果较佳;
2、通过将散热板设置呈弧形,可以加大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散热效果较佳;
3、通过设置的限位环对电机转轴进行固定,限位环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电机转轴的径向力,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限位环与底板之间容易出现裂痕,通过设置的加固板,对限位环四周进行支撑加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机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机外壳中突出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电机外壳中突出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电机外壳中突出后端盖内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电机外壳中突出卡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空腔;12、散热片一;13、底座;14、安装柱;141、螺纹孔;15、卡接槽;2、前端盖;21、轴心孔;22、散热片二;23、卡接环;3、后端盖;31、安装环;311、安装块;32、底板;321、限位环;322、加固板;33、散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电机外壳,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一端用于穿过电机转轴的前端盖2、以及设置在壳体1另一端进行散热的后端盖3。
壳体1呈圆柱状,内部空腔11,空腔11用于固定电机的转子和定子,电机在工作工程中,转子与定子之间相互作用会产生热量,热量扩散在空气中,一部分扩散在壳体1上,通过壳体1侧壁将热量散发出去,在壳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散热片一12,用于增大壳体1与外界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散热效果较佳,在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底座13,用于将壳体1进行固定安装。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与前端盖2通过使用螺栓固定连接,在前端盖2沿平行于轴向的中心开设有轴心孔21,用于电机的转轴由壳体1内穿出,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一部分会传递到前端盖2处,在前端盖2远离壳体1的一侧且于轴心孔21的四周沿径向向外固定设置有散热片二22,从而增大了前端盖2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壳体1内的热量能够较快的散发出去。
如图3和图4所示,后端盖3包括与壳体1固定安装的安装环31、与安装环31平行设置的底板32、以及于安装环31和底板32之间固定设置的散热板33。
在安装环31上且平行于径向向外一体成形有安装块311,在壳体1外壁上且平行于轴向一体成形有安装块一14,在安装块311和安装块一14上都开设有螺纹孔141,通过使用螺钉将安装环31固定在壳体1上,为了使得安装环31能够较为稳定,安装块311与安装块一14至少设置有三组。
散热板33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弧形,散热板33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安装环31和底板32的外边缘上,相邻的两块散热板33之间存在间隔,其呈百叶窗状安装在安装环31的圆周方向上,从而在使用过程中,碎屑、等杂质不容易进行散热板内部,使用较为安全。
安装时,壳体1内的扇叶位于安装环31与底板32之间,扇叶转动吹出的热量能够从散热板33之间的缝隙排出,与此同时,通过设置的散热板33加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散热效果较好。
在底板32上且靠近安装环31一侧的中心固定设置有对电机的转轴进行限位支撑的限位环321,限位环321在对转轴支撑的过程中,受到转轴给予的径向力,从而长时间工作后,限位环321与底板32之间容易出现裂痕,为了对限位环321进行加固,使得限位环321能够工作更加稳定,在限位环321的外壁上且沿径向向外一体成形有多个加固板322,加固板322在靠近底板32的一侧与底板32固定,从而在限位环321的四周对其进行支撑加固。
在底板32上且于圆周方向且于加固板322外侧开设有散热孔323,用于将扇叶吹出的热风排到壳体1外。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使得前端盖2、后端盖3分别与壳体1的两端固定较为稳固,在壳体1内壁的两端上且于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卡接槽15,在前端盖2、后端盖3分别靠近壳体1的一端沿轴向分别一体成形有卡接环23,在安装时,卡接环23卡接在卡接槽15内,从而在径向对前端盖2、后端盖3进行限位,使得安装后的前端盖2、后端盖3较为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外壳是通过使用铸造成型工艺加工制作而成。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电机外壳,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一端穿过电机转轴的前端盖(2)、以及设置在另一端的后端盖(3),其特征是:所述后端盖(3)包括与壳体(1)固定的安装环(31)、平行安装环(31)设置的底板(32)、以及间隔设置于安装环(31)和底板(32)之间的多个散热板(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外壳,其特征是:
所述散热板(33)在安装环(31)与底板(32)之间圆周向呈百叶窗状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外壳,其特征是:
所述散热板(33)垂直于壳体(1)轴线的截面呈弧线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外壳,其特征是:
所述底板(32)靠近安装环(31)的一侧且于底板(32)的中心固定设置有对电机转轴进行限位的限位环(321),所述限位环(321)外侧且沿限位环(321)圆周向固定设置有加固板(3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外壳,其特征是:
所述底板(32)上且于限位环(321)外侧开设有散热孔(3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外壳,其特征是:
所述壳体(1)侧壁上且沿平行于圆周方向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散热片一(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外壳,其特征是:
所述前端盖(2)上开设有供电机转轴穿出的轴心孔(21),所述前端盖上沿轴心孔(21)径向向外均匀固定设置有散热片二(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外壳,其特征是:
所述壳体(1)轴向两端的内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卡接槽(15),所述前端盖(2)与后端盖(3)在靠近壳体(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能够卡接在卡接槽(15)内的卡接环(23)。
CN201721227298.5U 2017-09-23 2017-09-23 一种电机外壳 Active CN207304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7298.5U CN207304221U (zh) 2017-09-23 2017-09-23 一种电机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7298.5U CN207304221U (zh) 2017-09-23 2017-09-23 一种电机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04221U true CN207304221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42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27298.5U Active CN207304221U (zh) 2017-09-23 2017-09-23 一种电机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042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8514A (zh) * 2018-09-11 2018-12-25 杭州奥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尘散热微型电机
CN114189087A (zh) * 2021-12-27 2022-03-15 江苏新东鑫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外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8514A (zh) * 2018-09-11 2018-12-25 杭州奥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尘散热微型电机
CN114189087A (zh) * 2021-12-27 2022-03-15 江苏新东鑫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外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13708U (zh) 新能源汽车电机
CN207304221U (zh) 一种电机外壳
CN202634152U (zh) 新型电机机壳及电机
CN203261222U (zh) 一种筒形永磁调速器风冷结构
CN206442245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异步电动机
CN208112432U (zh) 一种用于锯床的永磁直驱电机
CN201639411U (zh) 轻量化全封闭式电机外壳
CN209516799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电机和离心风机
CN203104170U (zh) 一种径向电机外壳散热装置
CN207320990U (zh) 一种电机机壳
CN203233264U (zh) 新型发电机定子机座
CN208209669U (zh) 一种电机
CN20584695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机
CN218449700U (zh) 带有风扇散热结构的电机
CN20616428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冰箱风冷电机
CN210738938U (zh) 一种离心泵转子散热装置
CN205693525U (zh) 一种磁矩阵无铁芯电动机的内腔通风散热系统装置
CN215344171U (zh) 一种永磁伺服电机机壳
CN210898727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电机
CN211606214U (zh) 一种低温升新型发电机电机
CN203368206U (zh) 一种散热电机端盖
CN212085961U (zh) 一种可有效散热的电机结构
CN210669716U (zh) 一种电机用散热端盖
CN220605662U (zh) 一种隔爆型三相异步振动电机
CN21348464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高效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