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02977U - 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02977U
CN207302977U CN201721268868.5U CN201721268868U CN207302977U CN 207302977 U CN207302977 U CN 207302977U CN 201721268868 U CN201721268868 U CN 201721268868U CN 207302977 U CN207302977 U CN 207302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bimetal leaf
upper connection
connection housing
hono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688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普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UILAID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UILAID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UILAID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UILAID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688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02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02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02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ly Actuated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包括上连接壳体以及安装在上连接壳体上方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上安装有双金属片,上连接壳体底部开设有插接腔,上连接壳体顶部安装有弹性接触的端子片,双金属片下方设置有压抵端子片的绝缘件,所述上连接壳体上安装有摇摆臂,摇摆臂一端的顶面设有与连接支架压抵配合的复位弹簧,摇摆臂一端的底面联接有压抵件,压抵件的底部延伸入插接腔并与耦合器下座压抵配合,摇摆臂的另一端与双金属片按压配合,该结构在电加热器出现干烧,双金属片热变触发端子片断开导电线路后,避免由于用户长时间未对电加热器进行处理,使双金属片降温后复位造成反复干烧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
背景技术
目前,耦合器多应用在电加热器具上,当感应到温度等于或超过温度预设值时,双金属片受热变形并推动防干烧开关动作,以断开导电线路,实现防干烧的作用,但是,传统的耦合器中双金属片具备自动复位功能,双金属片在自身温度低于复位温度预设值时,双金属片形变自动复位,如:复位温度预设值为50℃,双金属片因干烧(过热)断开导电线路,若用户没有及时处理干烧问题,双金属片经过一段时间的散热降温后,自身温度低于50℃,双金属片复位,导电线路再次接通,双金属片又会因干烧断开导电线路,如此重复干烧断电、降温复位通电,耦合器连同使用该耦合器的电器容易老化,以致寿命降低,而且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如:复位温度预设值为0℃乃至0℃以下,双金属片因干烧(过热)断开导电线路,一般家庭都不具备可以使双金属片达到复位温度的条件,导致使用该耦合器的电器无法再次使用,而且,北方的冬天仍会有前面所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解决电加热器双金属片降温后反复复位通电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包括上连接壳体以及安装在上连接壳体上方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上安装有双金属片,上连接壳体底部开设有插接腔,上连接壳体顶部安装有弹性接触的端子片,双金属片下方设置有压抵端子片的绝缘件,所述上连接壳体上安装有摇摆臂,摇摆臂一端的顶面设有与连接支架压抵配合的复位弹簧,摇摆臂一端的底面联接有压抵件,压抵件的底部延伸入插接腔并与耦合器下座压抵配合,摇摆臂的另一端与双金属片按压配合,该结构在电加热器出现干烧,双金属片热变触发端子片断开导电线路后,避免由于用户长时间未对电加热器进行处理,使双金属片降温后复位造成反复干烧等问题,通过用户手动提起电加热器,使压抵件推动双金属片进行复位,从而使电器重新投入使用,能防止电加热器或因干烧而损坏,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所述摇摆臂的中部延伸有两摆臂转轴,对应上连接壳体上设有与两摆臂转轴配合的摇摆臂转轴座,结构简单,驱动方便,故障率低。
所述摇摆臂另一端的顶面延伸有复位件,复位件与双金属片按压配合,使摇摆臂在轻微摆动下能按压双金属片复位,能够减少耦合器上座的体积。
所述摇摆臂一端的顶面延伸有定位凸部,复位弹簧的底部套接在定位凸部上,复位弹簧的顶面与连接支架底面相压抵,定位凸部能便于复位弹簧安装定位,同时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复位弹簧移位,造成防干烧失效。
所述压抵件包括限位柱和压抵柱,上连接壳体设有适于限位柱滑动的滑动套筒,压抵柱连接在限位柱的底部,上连接壳体上对应压抵柱的位置开设有适于压抵柱滑动的开孔,压抵柱的底部穿过开孔延伸入插接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所述双金属片为手动复位双金属片,手动复位双金属片能避免双金属片降温后复位,进一步提高耦合器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其结构简单、安排合理,该结构在电加热器出现干烧,双金属片热变触发端子片断开导电线路后,避免由于用户长时间未对电加热器进行处理,使双金属片降温后复位造成反复干烧等问题,通过用户手动提起电加热器,使压抵件推动双金属片进行复位,从而使电器重新投入使用,能防止电加热器或因干烧而损坏,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摇摆臂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包括上连接壳体1以及安装在上连接壳体1上方的连接支架2,连接支架2上安装有双金属片3,上连接壳体1底部开设有插接腔4,上连接壳体1顶部安装有弹性接触的端子片5,双金属片3下方设置有压抵端子片5的绝缘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壳体1上安装有摇摆臂7,摇摆臂7一端701的顶面设有与连接支架2压抵配合的复位弹簧8,摇摆臂7一端701的底面联接有压抵件9,压抵件9的底部延伸入插接腔4并与耦合器下座10压抵配合,摇摆臂7的另一端702与双金属片3按压配合,该结构在电加热器出现干烧,双金属片3热变触发端子片断开导电线路后,避免由于用户长时间未对电加热器进行处理,使双金属片3降温后复位造成反复干烧等问题,通过用户手动提起电加热器,使压抵件推动双金属片3进行复位,从而使电器重新投入使用,能防止电加热器或因干烧而损坏,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所述摇摆臂7的中部延伸有两摆臂转轴703,对应上连接壳体1上设有与两摆臂转轴703配合的摇摆臂转轴座11,结构简单,驱动方便,故障率低。
所述摇摆臂7另一端702的顶面延伸有复位件704,复位件704与双金属片3按压配合,使摇摆臂7在轻微摆动下能按压双金属片3复位,能够减少耦合器上座的体积。
所述摇摆臂7一端701的顶面延伸有定位凸部705,复位弹簧8的底部套接在定位凸部705上,复位弹簧8的顶面与连接支架2底面相压抵,定位凸部705能便于复位弹簧8安装定位,同时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复位弹簧8移位,造成防干烧失效。
所述压抵件9包括限位柱901和压抵柱902,上连接壳体1设有适于限位柱901滑动的滑动套筒101,压抵柱902连接在限位柱901的底部,上连接壳体1上对应压抵柱902的位置开设有适于压抵柱902滑动的开孔102,压抵柱902的底部穿过开孔102延伸入插接腔4,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所述双金属片3为手动复位双金属片,手动复位双金属片能避免双金属片3降温后复位,进一步提高耦合器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工作过程如图5至图6所示: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耦合器上座安装在耦合器下座10上,此时耦合器下座10压抵压抵柱902,使限位柱901推动摇摆臂7一端701向上位移,从而压缩复位弹簧8,然后摇摆臂7另一端702向下移动。
当电加热器出现干烧情况时,双金属片3受热变形并向下压抵绝缘件6,通过绝缘件6压抵其中一端子片5,使端子片5分离断电,完成防干烧功能,当用户需要需要再次使用电加热器时,只需要将电加热器移开,使耦合器上座和耦合器下座10分离,此时压抵柱902失去耦合器下座10的压抵力,复位弹簧8的张力向下推动摇摆臂7一端701,从而使摇摆臂7另一端702向上移动,使复位件704按压双金属片3使其复位,完成手动复位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包括上连接壳体(1)以及安装在上连接壳体(1)上方的连接支架(2),连接支架(2)上安装有双金属片(3),上连接壳体(1)底部开设有插接腔(4),上连接壳体(1)顶部安装有弹性接触的端子片(5),双金属片(3)下方设置有压抵端子片(5)的绝缘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壳体(1)上安装有摇摆臂(7),摇摆臂(7)一端(701)的顶面设有与连接支架(2)压抵配合的复位弹簧(8),摇摆臂(7)一端(701)的底面联接有压抵件(9),压抵件(9)的底部延伸入插接腔(4)并与耦合器下座(10)压抵配合,摇摆臂(7)的另一端(702)与双金属片(3)按压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摆臂(7)的中部延伸有两摆臂转轴(703),对应上连接壳体(1)上设有与两摆臂转轴(703)配合的摇摆臂转轴座(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摆臂(7)另一端(702)的顶面延伸有复位件(704),复位件(704)与双金属片(3)按压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摆臂(7)一端(701)的顶面延伸有定位凸部(705),复位弹簧(8)的底部套接在定位凸部(705)上,复位弹簧(8)的顶面与连接支架(2)底面相压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抵件(9)包括限位柱(901)和压抵柱(902),上连接壳体(1)设有适于限位柱(901)滑动的滑动套筒(101),压抵柱(902)连接在限位柱(901)的底部,上连接壳体(1)上对应压抵柱(902)的位置开设有适于压抵柱(902)滑动的开孔(102),压抵柱(902)的底部穿过开孔(102)延伸入插接腔(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片(3)为手动复位双金属片。
CN201721268868.5U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 Active CN207302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8868.5U CN207302977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8868.5U CN207302977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02977U true CN207302977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41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68868.5U Active CN207302977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029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13106U (zh) 一种多用安全按压插座
CN203826729U (zh) 一种多用安全旋转插座
CN201773768U (zh) Ptc人工干预复位限温式温控器
CN207302977U (zh) 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上座
CN207264974U (zh) 一种改进复位结构的耦合器
CN207183165U (zh) 一种新型弹片复位的耦合器
CN207367879U (zh) 一种改进复位结构的温控器
CN207183164U (zh) 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连接上座
CN207409427U (zh) 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温控器上座
CN208521863U (zh) 电热水壶及其温控器
CN208521864U (zh) 电热水壶及其温控器
CN206976726U (zh) 插座火警系统
CN203103223U (zh) 一种新型突跳式温控器
CN209515561U (zh) 一种温控器
CN207264973U (zh) 一种新型手动复位的耦合器
CN201708088U (zh) 电热水壶用防干烧温度控制器
CN209003538U (zh) 一种手动提锅复位的电火锅炉
CN209528884U (zh) 一种新型的电热水壶
CN209515560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温控器上座
CN203153389U (zh) 微型电饭锅
CN201479404U (zh) 断电复位型热得快
CN209133414U (zh) 一种改进手动复位的料理机上连接器
CN217408522U (zh) 一种易清洗的组合式电饼铛
CN2249457Y (zh) 弹簧插头
CN218215832U (zh) 一种结合复位开关的底部上水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