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7252U - 高低压试井泵 - Google Patents

高低压试井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7252U
CN207297252U CN201721099691.0U CN201721099691U CN207297252U CN 207297252 U CN207297252 U CN 207297252U CN 201721099691 U CN201721099691 U CN 201721099691U CN 207297252 U CN207297252 U CN 207297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piston
chamber
annular groov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996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建平
王利民
郑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kou Yixia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kou Sino German Drill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kou Sino German Drill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kou Sino German Drill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996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97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7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7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低压试井泵,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其包括:往复驱动机构和由往复驱动机构驱动的泵水机构;泵水机构设有轴线平行的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由往复驱动机构驱动的第二活塞段和第一活塞段,第二活塞段与第二活塞腔配合,第一活塞段与第一活塞腔配合,且第一活塞段的截面积小于第二活塞段的截面积;出液管连通第一单向出液口和第二单向出液口;进液管连通第一单向进液口和第二单向进液口,进液管设有用于将第二单向进液口置为双向导通的切换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活塞段与第二活塞腔配合、第一活塞段与第一活塞腔配合形成两个柱塞结构。通过切换机构将第二活塞段与第二活塞腔的柱塞结构生效或失效,实现了泵送压力的调节。

Description

高低压试井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低压试井泵。
背景技术
传统的试井泵采用内燃机或电动机驱动叶轮结构的水泵的形式,其仅能通过调节内燃机或电动机的转速来调节试井泵的排水量,对于试井泵的泵送压力难以进行准确的调节。同时由于叶轮结构自身的限制,传统的试井泵难以达到较高的泵送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压试井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试井泵泵送压力难以进行准确的调节,同时难以达到较高泵送压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低压试井泵,其包括:往复驱动机构和由所述往复驱动机构驱动的泵水机构;所述泵水机构包括:
连接所述往复驱动机构的泵体,所述泵体内设有相互连通且轴线相互平行的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一活塞腔外侧设有第一单向进液口和第一单向出液口,所述第二活塞腔外侧设有第二单向进液口和第二单向出液口;
所述往复驱动机构与第二活塞段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段与所述第二活塞腔滑动密封配合;
所述第二活塞段顶端与第一活塞段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段与所述第一活塞腔滑动密封配合,且所述第一活塞段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活塞段的截面积;
设于所述泵体上且具有主出液口的出液管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出液口和所述第二单向出液口;以及
设于所述泵体上且具有主进液口的进液管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单向进液口和所述第二单向进液口,所述进液管内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单向进液口置为双向导通的切换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单向进液口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二活塞腔和所述进液管之间的进液孔、固定于所述进液孔中的限位板、活动设置于所述进液孔中的阀盖以及固定于所述进液孔中密封限位环;在所述进液孔的导通方向上,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阀盖朝向所述第二活塞腔的一侧,所述密封限位环位于所述阀盖朝向所述进液管的一侧并且用于与所述阀盖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铰接于所述进液管的转轴、设于所述进液管内并设有导向孔的基座以及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中的推杆;所述转轴一端穿入所述进液管内,且穿入所述进液管的所述转轴的端部上设有偏心轮;所述推杆一端顶抵于所述偏心轮的外缘,另一端推顶所述第二单向进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腔与所述第一活塞段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活塞腔与所述第二活塞腔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塞段滑动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塞段与所述第二活塞段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活塞腔的起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塞段滑动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环。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前端和后端各设有一个驱动端;所述泵水机构具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往复驱动机构的前端和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
设有动力液进口和动力液出口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内腔包括相互连通且轴线平行的动力段和回液段,所述动力段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回液段的截面积;以及
设于所述液压缸内腔中的活塞,所述活塞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分隔部、主体部和动力部,所述动力部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分隔部的截面积,所述分隔部与所述回液段滑动密封配合,所述动力部与所述动力段滑动密封配合,所述分隔部和所述动力部将所述液压缸的内腔由前至后依次分隔成回液腔、后退腔和前进腔,所述动力液进口连通所述后退腔,所述动力液出口连通所述前进腔,所述活塞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前进腔与所述回液腔连通或使所述前进腔与所述后退腔连通的惯性阀。
进一步的,所述惯性阀包括阀腔、位于所述阀腔中且用于在所述活塞运动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惯性阀芯和对所述惯性阀芯在所述活塞运动方向上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所述阀腔包括同轴设置且从前向后依次连通的前端导通环槽、前端台阶圆柱段、圆柱形连通段、后端台阶圆柱段和后端导通环槽;所述前端台阶圆柱段的前端连通所述前端导通环槽内侧的开口,所述前端台阶圆柱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连通段的直径;所述后端台阶圆柱段的后端连通所述后端导通环槽内侧的开口,所述后端台阶圆柱段的直径小于所述后端导通环槽的外径;所述前端导通环槽通过回液管连通所述回液腔,所述后端导通环槽通过后退管连通所述后退腔,所述连通段通过前进管连通所述前进腔;
所述前端密封部包括:外侧面用于封堵所述前端导通环槽内侧开口的圆管形前端封堵段和用于与所述前端台阶圆柱段密封配合的前端密封段;
所述后端密封部包括:侧面用于封堵所述后端导通环槽内侧开口的圆柱形后端封堵段和用于与所述后端台阶圆柱段密封配合的后端密封段;
所述前端封堵段、所述前端密封段、所述连接部、所述后端密封段和所述后端封堵段从前向后依次连接;
所述连通段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导通间隙,所述连通段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阀腔前端且与所述前端封堵段滑动配合的圆环形前端导向腔以及位于所述阀腔后端且与所述后端封堵段滑动配合的圆柱形后端导向腔。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上设有连通所述回液腔和所述前进腔的平衡管,所述分隔部前端面设有回液环形槽,所述回液管连通所述回液环形槽;所述动力部后端面设有前进环形槽,所述前进管连通所述前进环形槽;所述平衡管一端连通所述回液环形槽,另一端连通所述前进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高低压试井泵的第二活塞段与第二活塞腔配合、所述第一活塞段与第一活塞腔配合形成两个柱塞结构,柱塞结构的出液压力更大。通过切换机构将第二活塞段与第二活塞腔的柱塞结构失效,使得第一活塞段与第一活塞腔单独泵送液体,在出液管形成第一泵送压力;通过切换机构将第二活塞段与第二活塞腔的柱塞结构切换为有效,第一活塞段与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段与第二活塞腔共同泵送液体,在出液管形成第二泵送压力,实现了泵送压力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低压试井泵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低压试井泵的剖面图;
图5为图4中的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高低压试井泵的往复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的B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的C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高低压试井泵的切换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01-往复驱动机构、02-泵体、021-第一活塞腔、0211-第一单向进液口、0212-第一单向出液口、022-第二活塞腔、0221-第二单向进液口、0222-第二单向出液口、03-第二活塞段、04-第一活塞段、05-出液管、051-主出液口、052-安全阀、06-进液管、061-主进液口、071-阀盖、072-限位板、073-密封限位环、074-进液孔、081-转轴、082-基座、083-推杆、084-偏心轮、085-手柄、091-第一密封环、092-第二密封环、11-动力液进口、12-动力液出口、13-动力段、14-回液段、15--缸体、16-缸套、17-封盖部、21-分隔部、22-主体部、23-动力部、31-回液腔、32-后退腔、33-前进腔、4-惯性阀、41-前端台阶圆柱段、42-连通段、43-后端台阶圆柱段、44-前端导通环槽、45-后端导通环槽、46-连接部、47-前端密封段、48-后端密封段、6-连杆、71-回液管、72-前进管、73-后退管、81-前端封堵段、82-后端封堵段、83-前端导向腔、84-后端导向腔、9-平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试井泵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高低压试井泵,其包括:往复驱动机构01和由所述往复驱动机构01驱动的泵水机构;所述泵水机构包括:
连接所述往复驱动机构01的泵体02,所述泵体02内设有相互连通且轴线相互平行的第一活塞腔021和第二活塞腔022,所述第一活塞腔021外侧设有第一单向进液口0211和第一单向出液口0212,所述第二活塞腔022外侧设有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和第二单向出液口0222;
所述往复驱动机构01与第二活塞段03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段03与所述第二活塞腔022滑动密封配合;
所述第二活塞段03顶端与第一活塞段04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段04与所述第一活塞腔021滑动密封配合,且所述第一活塞段04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活塞段03的截面积;
设于所述泵体02上且具有主出液口051的出液管05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出液口0212和所述第二单向出液口0222;以及
设于所述泵体02上且具有主进液口061的进液管06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单向进液口0211和所述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所述进液管06内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置为双向导通的切换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试井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活塞段03与第二活塞腔022配合、所述第一活塞段04与第一活塞腔021配合形成两个柱塞结构,柱塞结构的出液压力更大。通过切换机构将第二活塞段03与第二活塞腔022的柱塞结构失效,使得第一活塞段04与第一活塞腔021单独泵送液体,在出液管05形成第一泵送压力;通过切换机构将第二活塞段03与第二活塞腔022的柱塞结构切换为有效,第一活塞段04与第一活塞腔021和第二活塞段03与第二活塞腔022共同泵送液体,在出液管05形成第二泵送压力,实现了泵送压力的调节。
具体的,泵体02内加工有圆柱形的第一活塞腔021和第二活塞腔022。第一活塞腔021和第二活塞腔022同轴设置,第二活塞腔022的直径大于第一活塞腔021的直径,并且第一活塞腔021底端连通第二活塞腔022的顶端。第二活塞段03和第一活塞段04为圆柱形,并且两者同轴设置,第一活塞段04的底端连接于第二活塞段03的顶端,第二活塞段03的直径大于第一活塞段04的直径。出液管05和进液管06平行设置,分别安装在泵体02的两侧。第一单向进液口0211和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设置在泵体02设有进液管06的一侧,第一单向进液口0211和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分别连通于第一活塞腔021和第二活塞腔022的侧壁上。第一单向出液口0212和第二单向出液口0222设置在泵体02设有出液管05的一侧,第一单向出液口0212和第二单向出液口0222分别连通于第一活塞腔021和第二活塞腔022的侧壁上。第一单向进液口0211、第一单向出液口0212、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和第二单向出液口0222采用阀盖式或钢珠式的单向阀,切换机构通过推顶阀盖071或钢珠将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置为双向导通的常开状态。往复驱动机构01采用液压式的往复驱动机构01,往复驱动机构01的活塞连接第二活塞段03的底端,驱动第二活塞段03和第一活塞段04在第一活塞腔021和第二活塞腔022中往复运动。第一活塞段04和第一活塞腔021配合形成柱塞结构,第二活塞段03和二活塞腔配合形成柱塞结构;第一活塞段04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活塞段03的截面积,第一活塞段04从第一活塞腔021中退出后,进入第二活塞腔022。当切换机构初始位置,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为正常起单向阀作用时,第一活塞腔021和第二活塞腔022都进行产生泵送作用,第一活塞段04和第二活塞段03的有效面积为第二活塞段03的截面积;当切换机构切换后,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为双向导通的常开状态,第一活塞腔021产生泵送作用,第二活塞腔022由于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为双向导通不产生泵送压力,第一活塞段04和第二活塞段03的有效面积为第一活塞段04的截面积。出液管05上连接有安全阀052。
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试井泵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二活塞腔022和所述进液管06之间的进液孔074、固定于所述进液孔074中的限位板072、活动设置于所述进液孔074中的阀盖071以及固定于所述进液孔074中密封限位环073;在所述进液孔074的导通方向上,所述限位板072位于所述阀盖071朝向所述第二活塞腔022的一侧,所述密封限位环073位于所述阀盖071朝向所述进液管06的一侧并且用于与所述阀盖071密封配合。具体的,所述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采用阀盖式的单向阀。进液孔074内端连通第二活塞腔022,外端连通进液管06。阀盖071位于进液孔074中,限位板072和密封限位环073分别位于阀盖071的两侧,限制阀盖071的位置。限位板072可以为网状或者设置在进液孔074侧壁上的卡块结构;第二活塞腔022内的液体经进液孔074向外流动时,将限位板072压紧在密封限位环073上形成密封;液体经进液孔074向第二活塞腔022内流动时,将限位板072与密封限位环073分离,液体经限位板07 2与密封限位环073的间隙流进第二活塞腔022。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试井泵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切换机构包括铰接于所述进液管06的转轴081、设于所述进液管06内并设有导向孔的基座082以及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中的推杆083;所述转轴081一端穿入所述进液管06内,且穿入所述进液管06的所述转轴081的端部上设有偏心轮084;所述推杆083一端顶抵于所述偏心轮084的外缘,另一端推顶所述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具体的,基座082连接在进液管06侧壁上,正对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的进液孔074,基座082上的导向孔对准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的阀盖071,导向孔中穿入推杆083,推杆083的顶端抵接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的阀盖071。转轴081一端从进液管06外穿入进液管06内,并且转轴081穿入进液管06内的一端设有偏心轮084,推杆083的底端顶抵于偏心轮084的外缘。转动转轴081,带动偏心轮084,偏心轮084能够推动推杆083的底端,将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的阀盖071与密封限位环073分离。更进一步的,转轴081位于进液管06外的一端,安装有手柄085。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试井泵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活塞腔021与所述第一活塞段04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活塞腔021与所述第二活塞腔022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塞段04滑动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环091。具体的,第一活塞腔021与第一活塞段04之间存在一定间隙,避免直接接触,延长使用寿命。第一密封环091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塞腔021与所述第二活塞腔022之间,保证第一活塞段04与第一活塞腔021的密封,同时第一密封环091固定密封效果更好,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试井泵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活塞段03与所述第二活塞段03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活塞腔022的起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塞段03滑动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环092。具体的,第二活塞腔022与第二活塞段03之间存在一定间隙,避免直接接触,延长使用寿命。第二活塞段03从第二活塞腔022的起始端插入,第二密封环092固定在第二活塞腔022的起始端,保证第二活塞段03与第二活塞腔022的密封,同时第二密封环092固定密封效果更好,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如图1、2、4和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试井泵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往复驱动机构01前端和后端各设有一个驱动端;所述泵水机构具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往复驱动机构01的前端和后端。具体的,往复驱动机构01采用液压往复驱动机构01,其活塞的两端都,设置有连杆6形成驱动端,用于驱动。两个泵水机构镜像的安装在往复驱动机构01的前端和后端。位于往复驱动机构01前端的泵水机构,其第二活塞段03连接于往复驱动机构01活塞的前端;位于往复驱动机构01后端的泵水机构,其第二活塞段03连接于往复驱动机构01活塞的后端。
进一步的,如图6至图8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试井泵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往复驱动机构01包括:
设有动力液进口11和动力液出口12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内腔包括相互连通且轴线平行的动力段13和回液段14,所述动力段13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回液段14的截面积;以及
设于所述液压缸内腔中的活塞,所述活塞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分隔部21、主体部22和动力部23,所述动力部23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分隔部21的截面积,所述分隔部21与所述回液段14滑动密封配合,所述动力部23与所述动力段13滑动密封配合,所述分隔部21和所述动力部23将所述液压缸的内腔由前至后依次分隔成回液腔31、后退腔32和前进腔33,所述动力液进口11连通所述后退腔32,所述动力液出口12连通所述前进腔33,所述活塞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前进腔33与所述回液腔31连通或使所述前进腔33与所述后退腔32连通的惯性阀4。
具体的,液压缸为铸件加工而成,液压缸的内腔为两段呈圆柱形且同轴设置的动力段13和回液段14。动力段13的直径大于回液段14的直径,动力段13和回液段14的直径差值可以在液压缸内直接加工而成;也可以在液压缸内先加工圆柱形的孔,然后在加工的孔内设置缸套16,来实现动力段13和回液段14的直径差。活塞在液压缸的内腔中往复运动,活塞包括三段呈圆柱形且同轴设置的分隔部21、主体部22和动力部23,动力部23的直径大于分隔部21的直径,分隔部21的直径大于主体部22的直径。惯性阀4设置在活塞上,惯性阀4用于将所述前进腔33与所述回液腔31异或所述后退腔32连通。活塞前进运动时,惯性阀4将前进腔33与后退腔32连通,同时将前进腔33与回液腔31隔断,液压油从动力液进口11进入后退腔32,之后进入前进腔33,后退腔32和前进腔33中形成高压,由于分隔部21的直径小于动力部23的直径,前进腔33中的液压油推动动力部23,使活塞在液压缸内腔中前进,回液腔31中的液压油从动力液出口12排出。活塞前进到液压缸内腔的前端后,惯性阀4因自身惯性发生切换,活塞开始后退运动。惯性阀4切换后,惯性阀4将前进腔33与后退腔32隔断,同时将前进腔33与回液腔31连通,液压油从动力液进口11进入后退腔32,后退腔32中形成高压,使得液压油推动活塞向后运动,前进腔33中的液压油流入回液腔31,之后从动力液出口12排出。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压水泵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液压缸包括两端为敞口的管状的缸体15、设于所述缸体15内腔中的管状缸套16和封盖于所述缸体15两端的封盖部17;所述缸套16的中轴与所述缸体15内腔的中轴同轴设置;所述动力液进口11和所述动力液出口12设于所述缸体15的侧壁上,所述缸套16位于所述动力液进口11和所述动力液出口12之间;所述封盖部17上设有带密封结构的通孔。管状的缸体15和两端的封盖部17装配成液压缸便于加工和安装。缸套16的内腔形成回液段14与活塞的分隔部21配合,液压缸内腔未装配缸套16的部分形成动力段13与活塞的动力部23配合。封盖部17设有通孔用以穿过柱塞泵单元的连杆6,密封结构密封于连杆6和封盖部17的通孔之间。
进一步的,如图6至图8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试井泵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惯性阀4包括阀腔、位于所述阀腔中且用于在所述活塞运动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惯性阀芯和对所述惯性阀芯在所述活塞运动方向上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所述阀腔包括同轴设置且从前向后依次连通的前端导通环槽44、前端台阶圆柱段41、圆柱形连通段42、后端台阶圆柱段43和后端导通环槽45;所述前端台阶圆柱段41的前端连通所述前端导通环槽44内侧的开口,所述前端台阶圆柱段41的直径大于所述连通段42的直径;所述后端台阶圆柱段43的后端连通所述后端导通环槽45内侧的开口,所述后端台阶圆柱段43的直径小于所述后端导通环槽45的外径;所述前端导通环槽44通过回液管71连通所述回液腔31,所述后端导通环槽45通过后退管73连通所述后退腔32,所述连通段42通过前进管72连通所述前进腔33;
所述前端密封部包括:外侧面用于封堵所述前端导通环槽44内侧开口的圆管形前端封堵段81和用于与所述前端台阶圆柱段41密封配合的前端密封段47;
所述后端密封部包括:侧面用于封堵所述后端导通环槽45内侧开口的圆柱形后端封堵段82和用于与所述后端台阶圆柱段43密封配合的后端密封段48;
所述前端封堵段81、所述前端密封段47、所述连接部46、所述后端密封段48和所述后端封堵段82从前向后依次连接;
所述连通段42与所述连接部46之间形成导通间隙,所述连通段42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部46的长度。
前端封堵段81外侧面封堵所述前端导通环槽44内侧的开口,使得前端导通环槽44内的水流压力沿径向作用于前端封堵段81,并不会驱动惯性阀芯在阀腔中前后移动。后端封堵段82侧面用于封堵所述后端导通环槽45内侧的开口,使得后端导通环槽45内的水流压力沿径向作用于后端封堵段82,并不会驱动惯性阀芯在阀腔中前后移动。
具体的,阀腔从前至后依次连通并且同轴设置的前端导通环槽44、前端台阶圆柱段41,圆柱形连通段42、后端台阶圆柱段43和后端导通环槽45。前端导通环槽44呈环形,内侧为敞口并与前端台阶圆柱段41连通。前端台阶圆柱段41包括同轴的两个直径不同的圆柱腔,侧壁形成台阶状。连通段42呈圆柱形,后端台阶圆柱段43包括同轴的两个直径不同的圆柱腔,侧壁形成台阶状。后端导通环槽45呈环形,内侧为敞口并与后端台阶圆柱段43连通。前端导通环槽44、前端台阶圆柱段41,圆柱形连通段42、后端台阶圆柱段43和后端导通环槽45通过数控机床在活塞中加工而成。惯性阀芯从前至后依次同轴设置的为圆管形的前端封堵段81、台阶圆柱形的前端密封段47、圆柱形的连接部46、台阶圆柱形的后端密封段48和圆柱形的后端封堵段82。所述连通段42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部46的长度,使惯性阀芯能够在阀腔前后运动。
惯性阀4在初始位置时,前端封堵段81插入前端导通环槽44中,将前端导通环槽44的内侧开口封堵,同时前端密封段47插入前端台阶圆柱段41,限制惯性阀芯在阀腔中前后方向上的移动位置,也可进一步的将前端导通环槽44与导通间隙隔断;前端封堵段81和前端密封段47将回液管71与导通间隙隔断。后端封堵段82从后端导通环槽45中抽出,同时后端密封段48与后端台阶圆柱段43分离,将后端导通环槽45的内侧开口敞开连通导通间隙;后退管73经过后端台阶圆柱段43和后端导通环槽45与导通间隙连通。
惯性阀4切换后,前端封堵段81从前端导通环槽44中抽出,前端密封段47与前端台阶圆柱段41分离,使得前端导通环槽44的内侧开口敞开连通导通间隙,将回液管71经过前端导通环槽44和前端台阶圆柱段41与导通间隙连通。后端封堵段82插入后端导通环槽45中,将后端导通环槽45的内侧开口封堵,同时后端密封段48插入后端台阶圆柱段41,限制惯性阀芯在阀腔中前后方向上的移动位置,也可进一步的将后端导通环槽45与导通间隙隔断;后端封堵段82和后端密封段48将后退管73与导通间隙隔断。
进一步的,如图6至图8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试井泵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阀腔前端且与所述前端封堵段81滑动配合的圆环形前端导向腔83以及位于所述阀腔后端且与所述后端封堵段82滑动配合的圆柱形后端导向腔84。
前端封堵段81和后端封堵段82起到导向作用,使结构更紧凑。具体的,前端导向腔83为与阀腔同轴设置的圆环形腔体,后端导向腔84为与阀腔同轴设置的圆柱形腔体。圆管状的前端封堵段81插入前端导向腔83中,滑动配合进行导向;后端导向部82插入后端导向腔84,滑动配合进行导向;使得惯性阀芯在阀腔内能够前后运动。
进一步的,如图6至图8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低压试井泵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活塞上设有连通所述回液腔31和所述前进腔33的平衡管9,所述分隔部21前端面设有回液环形槽,所述回液管71连通所述回液环形槽;所述动力部23后端面设有前进环形槽,所述前进管72连通所述前进环形槽;所述平衡管9一端连通所述回液环形槽,另一端连通所述前进管72。平衡管9保证前进腔33向回液腔31保持一定的流量,防止平衡阀损坏或活塞卡住后,前进腔33中压力过大,使提供动力液的液压设备损坏。回液环形槽呈围绕分隔部21轴线的圆环形凹槽,回液环形槽对动力液起引流作用,保证动力液的压力均匀作用在分隔部21的前端面上;前进环形槽呈围绕动力部23轴线的圆环形凹槽,前进环形槽对动力液起引流作用,保证动力液的压力均匀作用在所述动力部23的后端面上。
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中未作具体说明的技术特征,可以与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同。
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提及的“上方”、“下方”等相对位置概念,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常规状态下的位置关系,其仅仅用于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清楚的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低压试井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往复驱动机构(01)和由所述往复驱动机构(01)驱动的泵水机构;所述泵水机构包括:
连接所述往复驱动机构(01)的泵体(02),所述泵体(02)内设有相互连通且轴线相互平行的第一活塞腔(021)和第二活塞腔(022),所述第一活塞腔(021)外侧设有第一单向进液口(0211)和第一单向出液口(0212),所述第二活塞腔(022)外侧设有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和第二单向出液口(0222);
所述往复驱动机构(01)与第二活塞段(03)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段(03)与所述第二活塞腔(022)滑动密封配合;
所述第二活塞段(03)顶端与第一活塞段(04)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段(04)与所述第一活塞腔(021)滑动密封配合,且所述第一活塞段(04)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活塞段(03)的截面积;
设于所述泵体(02)上且具有主出液口(051)的出液管(05)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出液口(0212)和所述第二单向出液口(0222);以及
设于所述泵体(02)上且具有主进液口(061)的进液管(06)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单向进液口(0211)和所述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所述进液管(06)内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置为双向导通的切换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压试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二活塞腔(022)和所述进液管(06)之间的进液孔(074)、固定于所述进液孔(074)中的限位板(072)、活动设置于所述进液孔(074)中的阀盖(071)以及固定于所述进液孔(074)中密封限位环(073);在所述进液孔(074)的导通方向上,所述限位板(072)位于所述阀盖(071)朝向所述第二活塞腔(022)的一侧,所述密封限位环(073)位于所述阀盖(071)朝向所述进液管(06)的一侧并且用于与所述阀盖(071)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压试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铰接于所述进液管(06)的转轴(081)、设于所述进液管(06)内并设有导向孔的基座(082)以及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中的推杆(083);所述转轴(081)一端穿入所述进液管(06)内,且穿入所述进液管(06)的所述转轴(081)的端部上设有偏心轮(084);所述推杆(083)一端顶抵于所述偏心轮(084)的外缘,另一端推顶所述第二单向进液口(0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压试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腔(021)与所述第一活塞段(04)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活塞腔(021)与所述第二活塞腔(022)连通处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塞段(04)滑动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环(09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压试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段(03)与所述第二活塞段(03)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活塞腔(022)的起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塞段(03)滑动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环(09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压试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机构(01)的前端和后端各设有一个驱动端;所述泵水机构具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往复驱动机构(01)的前端和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高低压试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机构(01)包括:
设有动力液进口(11)和动力液出口(12)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内腔包括相互连通且轴线平行的动力段(13)和回液段(14),所述动力段(13)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回液段(14)的截面积;以及
设于所述液压缸内腔中的活塞,所述活塞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分隔部(21)、主体部(22)和动力部(23),所述动力部(23)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分隔部(21)的截面积,所述分隔部(21)与所述回液段(14)滑动密封配合,所述动力部(23)与所述动力段(13)滑动密封配合,所述分隔部(21)和所述动力部(23)将所述液压缸的内腔由前至后依次分隔成回液腔(31)、后退腔(32)和前进腔(33),所述动力液进口(11)连通所述后退腔(32),所述动力液出口(12)连通所述前进腔(33),所述活塞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前进腔(33)与所述回液腔(31)连通或使所述前进腔(33)与所述后退腔(32)连通的惯性阀(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低压试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阀(4)包括阀腔、位于所述阀腔中且在所述活塞运动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惯性阀芯和对所述惯性阀芯在所述活塞运动方向上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所述阀腔包括同轴设置且从前向后依次连通的前端导通环槽(44)、前端台阶圆柱段(41)、圆柱形连通段(42)、后端台阶圆柱段(43)和后端导通环槽(45);所述前端台阶圆柱段(41)的前端连通所述前端导通环槽(44)内侧的开口,所述前端台阶圆柱段(41)的直径大于所述连通段(42)的直径;所述后端台阶圆柱段(43)的后端连通所述后端导通环槽(45)内侧的开口,所述后端台阶圆柱段(43)的直径小于所述后端导通环槽(45)的外径;所述前端导通环槽(44)通过回液管(71)连通所述回液腔(31),所述后端导通环槽(45)通过后退管(73)连通所述后退腔(32),所述连通段(42)通过前进管(72)连通所述前进腔(33);
所述前端密封部包括:外侧面用于封堵所述前端导通环槽(44)内侧开口的圆管形前端封堵段(81)和用于与所述前端台阶圆柱段(41)密封配合的前端密封段(47);
所述后端密封部包括:侧面用于封堵所述后端导通环槽(45)内侧开口的圆柱形后端封堵段(82)和用于与所述后端台阶圆柱段(43)密封配合的后端密封段(48);
所述前端封堵段(81)、所述前端密封段(47)、所述连接部(46)、所述后端密封段(48)和所述后端封堵段(82)从前向后依次连接;
所述连通段(42)与所述连接部(46)之间形成导通间隙,所述连通段(42)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部(46)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低压试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阀腔前端且与所述前端封堵段(81)滑动配合的圆环形前端导向腔(83)以及位于所述阀腔后端且与所述后端封堵段(82)滑动配合的圆柱形后端导向腔(8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低压试井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设有连通所述回液腔(31)和所述前进腔(33)的平衡管(9),所述分隔部(21)前端面设有回液环形槽,所述回液管(71)连通所述回液环形槽;所述动力部(23)后端面设有前进环形槽,所述前进管(72)连通所述前进环形槽;所述平衡管(9)一端连通所述回液环形槽,另一端连通所述前进管(72)。
CN201721099691.0U 2017-08-30 2017-08-30 高低压试井泵 Active CN207297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9691.0U CN207297252U (zh) 2017-08-30 2017-08-30 高低压试井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9691.0U CN207297252U (zh) 2017-08-30 2017-08-30 高低压试井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7252U true CN207297252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39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99691.0U Active CN207297252U (zh) 2017-08-30 2017-08-30 高低压试井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972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7357A (zh) * 2017-08-30 2017-11-24 张家口德中钻探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高低压试井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7357A (zh) * 2017-08-30 2017-11-24 张家口德中钻探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高低压试井泵
CN107387357B (zh) * 2017-08-30 2023-08-04 张家口德中钻探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高低压试井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2633B (zh) 一种高压往复柱塞泵液力端用直通式组合阀
CN104612958B (zh)
CN103233873B (zh) 一种与电机一体化的外转子径向柱塞液压泵
CN103867431A (zh) 高压清洗机柱塞泵新型单向阀结构
CN102619739A (zh) 一种变量柱塞泵
CN207297252U (zh) 高低压试井泵
CN102644575B (zh) 连杆滑靴式配流径向柱塞泵
CN103661336A (zh) 汽车制动系统用柱塞泵
CN102444776B (zh) 脂压泵
CN207297250U (zh) 超高压水泵
CN207297251U (zh) 潜没泵
CN202612062U (zh) 一种变量柱塞泵
CN108626088B (zh) 一种超高压二氧化碳泵
CN203992314U (zh) 模腔抽真空装置
CN107387357A (zh) 高低压试井泵
CN107387353B (zh) 超高压水泵
CN205763417U (zh) 一种柱塞泵柱塞收口结构用收口模
CN203560081U (zh) 一种柱塞往复高压泵液力端
CN205805894U (zh) 一种高压往复柱塞泵液力端用直通式组合阀
CN205805898U (zh) 高压往复柱塞泵的液力端
CN204253494U (zh) 高速高压注塑机合模油缸
CN108561306B (zh) 一种双作功全平衡进口高压的液力端
CN107387356B (zh) 潜没泵
CN212509054U (zh)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多向抱闸式油缸
CN206588871U (zh) 一种液压工具的自动回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uo Jianping

Inventor after: Wang Liming

Inventor after: Zheng Hailiang

Inventor before: Zuo Jianp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Limin

Inventor before: Zheng Haili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2

Address after: 075000, Zone 210/B, 2nd Floor, Building B, Enterprise Incubation Building, No. 8 Shenkong Road, Zhangjiako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angjiakou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angjiakou Yixia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 Fuqiang Road, Xishi Industrial Cluster District, Zhangjiakou City, Hebei Province, 076250

Patentee before: ZHANGJIAKOU DEZHONG DRILLING MACHINE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