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5046U - 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5046U
CN207295046U CN201721093862.9U CN201721093862U CN207295046U CN 207295046 U CN207295046 U CN 207295046U CN 201721093862 U CN201721093862 U CN 201721093862U CN 207295046 U CN207295046 U CN 207295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swing arm
lifting rod
griffe
mai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938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心智
王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ENHUI ELECTRIC JACQUA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ENHUI ELECTRIC JACQUA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ENHUI ELECTRIC JACQUA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ENHUI ELECTRIC JACQUA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938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95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5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5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提花机传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包括机架、主墙板、副墙板、动力输入轴、前提刀臂和后提刀臂,前提刀臂上连接有左前提拉杆、右前提拉杆,后提刀臂上连接有左后提拉杆、右后提拉杆,左前提拉杆及左后提拉杆、右前提拉杆及右后提拉杆分别通过由动力输入轴带动的左联动机构、右联动机构带动前提刀臂、后提刀臂做上下往复运动,第一转轴的延伸端连接有前限位滚轮,副墙板上设有前限位滑道,前限位滚轮与前限位滑道滑配,第二转轴的延伸端连接有后限位滚轮,主墙板上设有后限位滑道,后限位滚轮与后限位滑道滑配。本实用新型具有提刀不会晃动和性能稳定性较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提花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中,织物通常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在织机上,必须实现按照一定的规律将经线交替变化分为上下两层,形成使纬线通过的通道,也就是经线开口,纬线引入开口后,两层经线根据织物组织法上下交替,形成新的经线开口,反复如此,便完成织物的织造过程。经线开口的形成由经线开口选择机构完成的,是纺织技术中最核心的步骤。现有的经线开口机构中的提刀在动力传输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前后、左右晃动,致使运转工况不稳定,不能够形成稳定“剪刀状”的开口,影响织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经线开口机构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提刀不会晃动、性能稳定性较好的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包括机架、设于机架沿长度方向两侧的主墙板、设于主墙板外侧的副墙板及穿过主墙板并与主墙板转动连接的动力输入轴,所述主墙板与副墙板之间平行设有前提刀臂、后提刀臂,所述前提刀臂上连接有位于动力输入轴两侧的左前提拉杆、右前提拉杆,所述后提刀臂上连接有位于动力输入轴两侧的左后提拉杆、右后提拉杆,所述左前提拉杆及左后提拉杆、右前提拉杆及右后提拉杆分别通过由动力输入轴带动的左联动机构、右联动机构带动前提刀臂、后提刀臂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右前提拉杆的下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前提刀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向外延伸,第一转轴的延伸端连接有前限位滚轮,所述副墙板上设有前限位滑道,所述前限位滚轮与前限位滑道滑配,所述右后提拉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后提刀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向外延伸,第二转轴的延伸端连接有后限位滚轮,所述主墙板上设有后限位滑道,所述后限位滚轮与后限位滑道滑配。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一根动力输入轴带动左联动机构和右联动机构一起协同工作,进而使得前提刀臂和后提刀臂能够上下稳定交替运动,形成稳定“剪刀状”的开口,通在主墙板上设置后限位滑道,在副墙板上设置前限位滑道,在右前提拉杆下端转轴的延伸端设置前限位滚轮,在右后提拉杆下端转轴的延伸端设置后限位滚轮,使得前限位滚轮仅能在前限位滑道内上下滑动,后限位滚轮仅能在后限位滑道内上下滑动,进而使得前提刀臂和后提刀臂仅能随着动力上下运动,在前限位滑道和后限位滑道的限制作用下,前提刀臂和后提刀臂不会发生前后、左右的晃动,使得提刀也不会前后、左右晃动,性能稳定性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左联动机构包括后偏心轮、左驱动圆盘、左驱动臂、左前摆臂、左后摆臂、左固定杆,所述后偏心轮固定在动力输入轴上,所述后偏心轮位于左驱动圆盘内与左驱动圆盘转动连接,所述左驱动臂固定在左驱动圆盘上;所述左固定杆固定在主墙板上,所述左前摆臂和左后摆臂均为“V”形,所述左前摆臂、左后摆臂的弯折处均通过轴承与左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主墙板上设有左导向孔,所述左导向孔内设有左导向杆,所述左前摆臂和左后摆臂位于左驱动臂的两侧,所述左前摆臂的一端和所述左后摆臂的一端均固定在左导向杆上,所述左前摆臂的另一端和左后摆臂的另一端反相,所述左驱动臂通过轴承与左导向杆转动连接,所述左前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左前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左后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左后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右联动机构包括前偏心轮、右驱动圆盘、右驱动臂、右前摆臂、右后摆臂、右固定杆,所述前偏心轮固定在动力输入轴上,所述前偏心轮位于右驱动圆盘内与右驱动圆盘转动连接,所述右驱动臂固定在右驱动圆盘上;所述右固定杆固定在主墙板上,所述右前摆臂和右后摆臂均为“V”形,所述右前摆臂、右后摆臂的弯折处均通过轴承与右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主墙板上设有右导向孔,所述右导向孔内设有右导向杆,所述右前摆臂和右后摆臂位于右驱动臂的两侧,所述右前摆臂的一端和所述右后摆臂的一端均固定在右导向杆上,所述右前摆臂的另一端和右后摆臂的另一端反相,所述右驱动臂通过轴承与右导向杆转动连接,所述右前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右前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右后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右后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左联动机构和右联动机构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将动力输入轴传送的轴动力先较好的转换为后偏心轮和前偏心轮产生的偏心动力,进而又将偏心动力转换为对提刀的上下提拉力,动力的传递转换效果较好;左导向孔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左侧摆臂的晃动,保证了传动的稳定性;“V”形的左前摆臂和左后摆臂协同作用,能够较好的将后偏心轮产生的偏心动力转换为左前提拉杆和左后提拉杆的上下提拉力;右导向孔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右侧摆臂的晃动,保证了传动的稳定性;“V”形的右前摆臂和右后摆臂协同作用,能够较好的将前偏心轮产生的偏心动力转换为右前提拉杆和右后提拉杆的上下提拉力。
作为优选,所述左导向孔和右导向孔均为圆弧形导向孔。导向效果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左驱动臂与左驱动圆盘、所述右驱动臂与右驱动圆盘均为一体结构。加工较为方便,传动效果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前提刀臂的下端设有若干提刀,所述后提刀臂的下端设有若干提刀,所述前提刀臂下端的提刀与所述后提刀臂下端的提刀交错设置。在前提刀臂和后提刀臂的带动下,前提刀臂下端的提刀与后提刀臂下端的提刀上下交替运动,使得整个机构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限位滚轮和限位滑道的配合设置,使提刀臂仅能上下运动,消除了提刀臂的晃动而产生的设备震动,使得工况运转更加平稳,性能稳定性较好;
(2)动力输入轴驱动前偏心轮和后偏心轮做偏心运动,前偏心轮、后偏心轮分别带动左侧的摆臂和右侧的摆臂摆动,将偏心力转换为左侧提拉杆和右侧提拉杆的上下提拉力,使得前提刀臂和后提刀臂做上下交替运动,整体结构紧凑,能够实现轴动力、偏心动力和上下提拉力之间的良好衔接和稳定转换;
(3)左导向孔和右导向孔均为圆弧形导向孔,能够实现前偏心轮、后偏心轮分别对左侧的摆臂和右侧的摆臂良好驱动,避免了在驱动过程中摆臂的上下、前后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省去副墙板时的结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副墙板前限位滑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限位滚轮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架,2-主墙板,3-副墙板,4-动力输入轴, 5-前提刀臂,6-后提刀臂,7-左前提拉杆,8-右前提拉杆,9-左后提拉杆,10-右后提拉杆,11-左联动机构,12-右联动机构,13-前限位滚轮,14-前限位滑道,15-后限位滚轮,16-后限位滑道,17-后偏心轮,18-左驱动圆盘,19-左驱动臂,20-左前摆臂,21-左后摆臂,22- 左固定杆,23-左导向孔,24-左导向杆,25-前偏心轮,26-右驱动圆盘,27-右驱动臂,28-右前摆臂,29-右后摆臂,30-右固定杆,31- 右导向孔,32-右导向杆,33-提刀,34-第一转轴,35-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沿长度方向两侧的主墙板2、安装于主墙板外侧的副墙板3及穿过主墙板并通过轴承与主墙板转动连接的动力输入轴 4,主墙板与副墙板之间平行设有前提刀臂5、后提刀臂6,前提刀臂上连接有位于动力输入轴两侧的左前提拉杆7、右前提拉杆8,后提刀臂上连接有位于动力输入轴两侧的左后提拉杆9、右后提拉杆10,左前提拉杆7及左后提拉杆、右前提拉杆及右后提拉杆分别通过由动力输入轴带动的左联动机构11、右联动机构12带动前提刀臂、后提刀臂做上下往复运动,右前提拉杆的下端通过第一转轴34与前提刀臂转动连接,第一转轴向外延伸,第一转轴的延伸端连接有前限位滚轮13,副墙板上设有前限位滑道14,前限位滚轮与前限位滑道滑配,右后提拉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转轴35与后提刀臂转动连接,第二转轴向外延伸,第二转轴的延伸端连接有后限位滚轮15,主墙板上设有后限位滑道16,后限位滚轮与后限位滑道滑配。
左联动机构包括后偏心轮17、左驱动圆盘18、左驱动臂19、左前摆臂20、左后摆臂21、左固定杆22,后偏心轮固定在动力输入轴上,后偏心轮位于左驱动圆盘内并通过轴承与左驱动圆盘转动连接,左驱动臂与左驱动圆盘为一体结构;左固定杆固定在主墙板上,左前摆臂和左后摆臂均为“V”形,左前摆臂、左后摆臂的弯折处均通过轴承与左固定杆转动连接,主墙板上开有圆弧形状的左导向孔23,左导向孔内活动设置有左导向杆24,左前摆臂和左后摆臂位于左驱动臂的两侧,左前摆臂的一端和左后摆臂的一端均固定在左导向杆上,左前摆臂的另一端和左后摆臂的另一端反相为180度,左驱动臂通过轴承与左导向杆转动连接,左前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左前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左后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左后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右联动机构包括前偏心轮25、右驱动圆盘26、右驱动臂27、右前摆臂28、右后摆臂29、右固定杆30,前偏心轮固定在动力输入轴上,前偏心轮位于右驱动圆盘内并通过轴承与右驱动圆盘转动连接,右驱动臂与右驱动圆盘为一体结构;右固定杆固定在主墙板上,右前摆臂和右后摆臂均为“V”形,右前摆臂、右后摆臂的弯折处均通过轴承与右固定杆转动连接,主墙板上开有圆弧形的右导向孔31,右导向孔内活动设置有右导向杆32,右前摆臂和右后摆臂位于右驱动臂的两侧,右前摆臂的一端和右后摆臂的一端均固定在右导向杆上,右前摆臂的另一端和右后摆臂的另一端反相为180度,右驱动臂通过轴承与右导向杆转动连接,右前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右前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右后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右后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前提刀臂的下端安装有若干提刀33,后提刀臂的下端安装有若干提刀,前提刀臂下端的提刀与后提刀臂下端的提刀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机架两侧都安装有主墙板,两个主墙板之间安装有一根动力输入轴,每一侧的主墙板的动力输入轴端部前后套有前偏心轮和后偏心轮;后偏心轮上经轴承连接有左驱动圆盘,左驱动圆盘上一体的设置有左驱动臂,左驱动臂通过轴承与左侧的摆臂一端的左导向杆转动连接,左侧的摆臂通过轴承与主墙板左侧的左固定杆转动连接,左后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左后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左前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左前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左后提拉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后提刀臂的左端转动连接,左前提拉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前提刀臂的左端转动连接;前偏心轮上经轴承与右驱动圆盘转动连接,右驱动圆盘上一体设置有右驱动臂,右驱动臂通过轴承与右侧摆臂下端的右导向杆转动连接,右侧的摆臂通过轴承与主墙板右侧的右固定杆转动连接,右后摆臂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右后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右前摆臂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右前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右后提拉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后提刀臂的右端转动连接,右前提拉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前提刀臂的右端转动连接;提刀臂的下端都安装有若干提刀,前提刀臂下端的提刀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两个前提刀臂上,后提刀臂下端的提刀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两个后提刀臂上,前提刀臂上的提刀和后提刀壁上的提刀相互交错设置;其中由于左侧的摆臂和右侧的摆臂的参数设置不同,使得提刀壁在位于最高位时,总能处于水平状态,提刀臂在位于最低位的时候总能从左往右或是从右往左形成一个最大的倾角,也就是说提刀臂在从最高位运动至最低位的时候提刀臂逐渐开始倾斜,至最低位的时候倾斜角度最大,即此时形成一侧的最大开口hmax和另一侧的最小开口hmin,当提刀臂由最低位运动至最高位的时候倾角逐渐消失,至最高位时提刀臂处于完全的水平状态,如此前提刀臂和后提刀臂上下交替运动,带动下端的提刀上下交替交错运动,使得形成呈剪刀形状的清晰的开口,使得经线间的摩擦和张力都比较小,保证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满足纺织现场织造的需要。
动力输入轴带动前偏心轮和后偏心轮做匀速圆周运动,后偏心轮推拉左侧的摆臂做左右圆弧摆动,前偏心轮推拉右侧的摆臂做左右圆弧摆动,如图中箭头所示;左侧的摆臂通过左侧的提拉杆、右侧的摆臂通过右侧的提拉杆分别带动前提刀臂和后提刀臂做如图1和图2中箭头所示相对上下运动,继而带动提刀臂在设定的滑道内做上下往复式直线运动,为保证提刀臂运动轨迹的同一性,在后提刀臂右侧的位置M2设置后限位滚轮,在前提刀臂右侧的位置M1处设置前限位滚轮,使其在设定的后限位滑道和前限位滑道内做上下往复运动,当前提刀臂运动到高位时,处于水平状态,后提刀臂则运动到与前提刀臂相反的位置,此时处于倾斜状态,形成一组开口数据,最大开口hmax及最小开口hmin,以满足纺织现场织造的需要。当动力输入轴再次旋转180 度后,部件重复上述动作,此时后提刀臂处于高位水平状态,前提刀臂则处于与之相反的低位倾斜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限位滚轮和限位滑道的配合设置,使提刀臂仅能上下运动,消除了提刀臂的晃动而产生的设备震动,使得工况运转更加平稳,性能稳定性较好;(2)动力输入轴驱动前偏心轮和后偏心轮做偏心运动,前偏心轮、后偏心轮分别带动左侧的摆臂和右侧的摆臂摆动,将偏心力转换为左侧提拉杆和右侧提拉杆的上下提拉力,使得前提刀臂和后提刀臂做上下交替运动,结构紧凑,能够实现轴动力、偏心动力和上下提拉力之间的良好衔接和稳定转换;(3)左导向孔和右导向孔均为圆弧形导向孔,能够实现前偏心轮、后偏心轮分别对左侧的摆臂和右侧的摆臂良好驱动,避免了在驱动过程中摆臂的上下、前后晃动。

Claims (5)

1.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沿长度方向两侧的主墙板(2)、设于主墙板外侧的副墙板(3)及穿过主墙板并与主墙板转动连接的动力输入轴(4),所述主墙板与副墙板之间平行设有前提刀臂(5)、后提刀臂(6),所述前提刀臂上连接有位于动力输入轴两侧的左前提拉杆(7)、右前提拉杆(8),所述后提刀臂上连接有位于动力输入轴两侧的左后提拉杆(9)、右后提拉杆(10),所述左前提拉杆(7)及左后提拉杆、右前提拉杆及右后提拉杆分别通过由动力输入轴带动的左联动机构(11)、右联动机构(12)带动前提刀臂、后提刀臂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右前提拉杆的下端通过第一转轴(34)与前提刀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向外延伸,第一转轴的延伸端连接有前限位滚轮(13),所述副墙板上设有前限位滑道(14),所述前限位滚轮与前限位滑道滑配,所述右后提拉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转轴(35)与后提刀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向外延伸,第二转轴的延伸端连接有后限位滚轮(15),所述主墙板上设有后限位滑道(16),所述后限位滚轮与后限位滑道滑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左联动机构包括后偏心轮(17)、左驱动圆盘(18)、左驱动臂(19)、左前摆臂(20)、左后摆臂(21)、左固定杆(22),所述后偏心轮固定在动力输入轴上,所述后偏心轮位于左驱动圆盘内与左驱动圆盘转动连接,所述左驱动臂固定在左驱动圆盘上;所述左固定杆固定在主墙板上,所述左前摆臂和左后摆臂均为“V”形,所述左前摆臂、左后摆臂的弯折处均通过轴承与左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主墙板上设有左导向孔(23),所述左导向孔内设有左导向杆(24),所述左前摆臂和左后摆臂位于左驱动臂的两侧,所述左前摆臂的一端和所述左后摆臂的一端均固定在左导向杆上,所述左前摆臂的另一端和左后摆臂的另一端反相,所述左驱动臂通过轴承与左导向杆转动连接,所述左前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左前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左后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左后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右联动机构包括前偏心轮(25)、右驱动圆盘(26)、右驱动臂(27)、右前摆臂(28)、右后摆臂(29)、右固定杆(30),所述前偏心轮固定在动力输入轴上,所述前偏心轮位于右驱动圆盘内与右驱动圆盘转动连接,所述右驱动臂固定在右驱动圆盘上;所述右固定杆固定在主墙板上,所述右前摆臂和右后摆臂均为“V”形,所述右前摆臂、右后摆臂的弯折处均通过轴承与右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主墙板上设有右导向孔(31),所述右导向孔内设有右导向杆(32),所述右前摆臂和右后摆臂位于右驱动臂的两侧,所述右前摆臂的一端和所述右后摆臂的一端均固定在右导向杆上,所述右前摆臂的另一端和右后摆臂的另一端反相,所述右驱动臂通过轴承与右导向杆转动连接,所述右前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右前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右后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转轴的配合与右后提拉杆的上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左导向孔和右导向孔均为圆弧形导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左驱动臂与左驱动圆盘、所述右驱动臂与右驱动圆盘均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前提刀臂的下端设有若干提刀(33),所述后提刀臂的下端设有若干提刀,所述前提刀臂下端的提刀与所述后提刀臂下端的提刀交错设置。
CN201721093862.9U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 Active CN207295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3862.9U CN207295046U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3862.9U CN207295046U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5046U true CN207295046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39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93862.9U Active CN207295046U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950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2138B (zh) 旋转式电子多臂机的三开口装置
CN202369720U (zh) 智能金属丝网机
CN207295046U (zh) 一种电子提花机经线开口选择机构
CN202380213U (zh) 针织横机起底板传动机构
CN200974890Y (zh) 剑杆织机的纱罗绞边装置
CN103451848B (zh) 有结渔网机节能下钩针运动机构
CN203530606U (zh) 有结渔网机节能下钩针运动机构
CN201128802Y (zh) 织带机改良结构
CN207775450U (zh) 一种多层织物织造的开口引纬机构
CN215628583U (zh) 一种编织纹路结构为一压一的编织机
CN209178584U (zh) 综丝杆扶正机构
CN209010695U (zh) 一种绞边器传动装置
CN205382259U (zh) 直驱式积极凸轮开口机构
CN206486645U (zh) 吊带开口机构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CN102493069B (zh) 整经机的导纱针床往复直线运动装置
CN207933610U (zh) 一种用于纺织机的驱动机构
CN220149752U (zh) 一种电子提花机用提针结构
CN212741669U (zh) 一种双齿轮箱电子提花机的传动机构
CN216107423U (zh) 一种提花机的凸轮提刀机构
CN113668138A (zh) 一种编织纹路结构为一压一的编织机
CN105442176B (zh)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提花装置
CN219450030U (zh) 一种电子提花机提刀防偏移传动机构
CN217579226U (zh) 一种提花织带机龙头
CN103526449A (zh) 有结渔网机上钩针摆动机构
CN102493068B (zh) 花经轴整经机的导纱针床往复直线运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