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78170U - 一种挂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278170U CN207278170U CN201721216697.1U CN201721216697U CN207278170U CN 207278170 U CN207278170 U CN 207278170U CN 201721216697 U CN201721216697 U CN 201721216697U CN 207278170 U CN207278170 U CN 2072781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dder
- cat ladder
- exterior wall
- suspension parts
- block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挂梯,包括:爬梯,具有若干梯格;悬挂结构,适于置于外墙骨架上,具有沿横向伸入梯格内的悬挂部件,以及连接于悬挂部件上,且与爬梯相对地间隔设置的卡挡部件,卡挡部件与爬梯之间形成适于夹持外墙骨架的空间;锁紧结构,悬挂部件通过锁紧结构可拆卸连接于爬梯上,锁紧结构用于锁定悬挂部件伸入梯格的长度;滚动结构,包括设置于位于爬梯和卡挡部件之间的悬挂部件上的若干第一滚动部件,以及设置于卡挡部件上的若干第二滚动部件,挂梯能够沿外墙骨架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梯,结构强度更高、施工高度更大,施工效率更高、适用范围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挂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内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尤其是工业厂房,多为钢结构,与钢结构相结合的金属外围护技术也发展迅猛。金属外围护系统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外围护系统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外墙金属夹芯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却一直普遍存在。目前常用的金属外围护施工操作平台大致包括脚手架、曲臂车及传统的井字梯,脚手架施工平台的可操作区域大,但搭建时间长、耗费人力物力多、安全防护差;曲臂车操作灵活、可移动,但受施工场地、臂长及前端操作平台的稳定程度制约明显,施工成本高;传统的井字梯在外围护施工中最为常见,成本低、可提前制作,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井字梯的顶端需要与外墙骨架连接,同时依靠地面支撑,不仅受场地的地面条件限制,且可靠性差,人工移动难度大。
为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挂梯,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202800U,公开了一种T梁横向张拉挂梯,包括爬梯,连接于爬梯底部的平台、平台防护栏,连接于爬梯顶部的挂钩,以及设于挂钩的横梁上的滚轮,在施工时,先将挂梯拖拽至T梁的高度,将挂钩挂在T梁上,施工人员再从挂梯下至平台上进行操作。该现有技术虽然避免了搭建脚手架,也无需借助大型机械辅助施工,但是若将该现有技术应用于金属外围护系统时,则很难满足施工需求,首先其挂钩呈倒L形,挂钩与爬梯顶端直接连接,连接结构简单,导致挂梯的承重能力低,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差,可适用情况十分有限;其次,在金属外围护系统的施工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对洞口及洞口顶部施工,将挂梯挂在洞口底部的洞口骨架上,施工人员在该挂梯上施工时仅能站在操作平台上操作,施工高度有限,若要对洞口顶部等其他更高处施工,则需要站到爬梯上施工,危险较高,即便站到爬梯上,可施工高度也仅仅为爬梯的顶端,对于高度较高的洞口或者其他更高位置,施工人员在挂梯上无法进行施工操作,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则是需要多次提升挂梯,改变悬挂高度,调节施工高度,操作麻烦复杂,不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再次,该挂梯的挂钩结构固定,仅能适用于固定尺寸的外墙骨架,通用性差,施工成本相应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挂梯的挂钩结构简易、承重能力低,且施工高度不够、施工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强度更高、施工高度更大,施工效率更高、适用范围更广的挂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挂梯,包括:爬梯,具有若干梯格;悬挂结构,适于置于外墙骨架上,具有沿横向伸入所述梯格内的悬挂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悬挂部件上,且与所述爬梯相对地间隔设置的卡挡部件,所述卡挡部件与所述爬梯之间形成适于夹持所述外墙骨架的空间;锁紧结构,所述悬挂部件通过所述锁紧结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爬梯上,所述锁紧结构用于锁定所述悬挂部件伸入所述梯格的长度;滚动结构,包括设置于位于所述爬梯和所述卡挡部件之间的所述悬挂部件上的若干第一滚动部件,所述悬挂结构能够借助所述第一滚动部件在所述外墙骨架的顶面上沿所述外墙骨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以及设置于所述卡挡部件上的若干第二滚动部件,所述卡挡部件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二滚动部件在所述外墙骨架的内侧面上沿所述外墙骨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悬挂部件为垂直于所述爬梯设置的悬挂平台,所述悬挂平台的一端伸入所述梯格内,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卡挡部件。
所述悬挂平台为若干支撑杆件组合而成的框架结构。
所述卡挡部件为垂直于所述悬挂部件设置的卡挡台。
所述卡挡台为若干支撑杆件组合而成的框架结构。
所述支撑杆件为镀锌方管,若干所述镀锌方管焊接组装形成所述框架结构。
所述锁紧结构为钢丝绳或者卡扣。
所述第一滚动部件为设置于所述悬挂部件底面上的第一滚轮。
所述第二滚动部件为设置于所述卡挡部件与所述爬梯相对设置的侧面上的第二滚轮。
所述滚动结构还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爬梯上的第三滚动部件,所述爬梯能够借助所述第三滚动部件在所述外墙骨架的外侧面上沿所述外墙骨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梯,包括具有若干梯格的爬梯,伸入爬梯的梯格内的悬挂结构,连接悬挂结构与爬梯的锁紧结构,以及设于悬挂结构上的滚动结构,悬挂结构适于置于外墙骨架上,包括悬挂部件和卡挡部件,悬挂部件置于外墙骨架上,一部分伸入爬梯的梯格内,另一部分连接有卡挡部件,卡挡部件与爬梯相对地间隔设置,使得悬挂结构架设在外墙骨架上时,爬梯挂在悬挂结构上,位于外墙的外侧,卡挡部件位于外墙的内侧,外墙夹设于卡挡部件与爬梯之间,操作人员可站立于爬梯上对金属外围护系统进行施工操作;由于爬梯挂设在悬挂结构上,爬梯的重量能够直接压在悬挂结构上,并通过悬挂结构施加到外墙骨架上,连接更加稳固可靠;悬挂部件伸入梯格内通过锁紧结构与爬梯可拆卸连接,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悬挂部件伸入爬梯的第几个梯格内,也即实现了爬梯与悬挂部件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可调节,当需要施工的区域低于悬挂部件或者超出悬挂部件不多时,将悬挂部件伸入爬梯顶部的梯格内,使爬梯的大部分梯格位于悬挂部件下方,操作人员即可站在爬梯上进行操作;当需要施工的区域高于悬挂部件较多时,将悬挂部件伸入爬梯中部的梯格内,使爬梯的部分梯格位于悬挂部件上方,使操作人员站在爬梯上能够对更高区域作业,增加了挂梯的纵向施工区域;另外,锁紧结构不仅能够实现爬梯与悬挂部件的可拆卸连接,并且能够锁定悬挂部件伸入梯格的长度,这种设置使得挂梯可适用的外墙骨架厚度范围大大增加,操作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外墙骨架厚度,调节悬挂部件伸入梯格内的长度,即可调节爬梯与卡挡部件之间的夹持空间,增强爬梯的适用性,降低施工成本;滚动结构的设置使得挂梯能够沿外墙骨架往复移动,扩大了挂梯的横向施工区域,移动更加方便;并且挂梯沿外墙骨架往复移动,不仅使挂梯的搬移更加方便快捷,并且不受施工场地地面条件限制,可适用于不平整场地、雨后泥泞场地等多种情况,更加实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梯,悬挂部件为垂直于爬梯设置的悬挂平台,悬挂平台的一端伸入梯格内,另一端连接有卡挡部件,其平台式结构更有利于其平稳地架设于外墙骨架上,提高其承重性能,增强挂梯的结构强度,防止悬挂部件断裂、损坏而造成爬梯掉落,发生安全事故。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梯,卡挡部件为垂直于悬挂部件设置的卡挡台,卡挡台的台面抵靠外墙骨架的内侧面设置,增加卡挡部件与外墙骨架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提高悬挂结构与外墙骨架之间的结合强度,进一步防止卡挡部件断裂、损坏而造成悬挂结构与外墙骨架脱离,挂梯掉落,发生安全事故。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梯,悬挂平台和/或卡挡台为若干支撑杆件组合而成的框架结构,便于组装、拆解再利用;支撑杆件为镀锌方管,若干镀锌方管焊接组装形成框架结构,质轻强度高,便于拖拽、搬移和运输。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梯,悬挂部件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滚轮,卡挡部件与爬梯相对设置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滚轮,第一滚轮与外墙骨架的顶面配合,第二滚轮与外墙骨架的内侧面配合,使得挂梯能够沿外墙骨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搬移更加轻松。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梯,滚动结构还包括若干设置于爬梯上的第三滚轮,爬梯能够借助于第三滚动部件在外墙骨架的外侧面上沿外墙骨架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避免挂梯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对墙面造成磨损,同时为挂梯的底部提供支撑,使挂梯在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挂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挂梯与外墙骨架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悬挂平台;2-卡挡台;3-爬梯;4-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6-万向轮;7-外墙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挂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1所示的挂梯与外墙骨架的配合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挂梯,包括具有若干梯格的爬梯3,伸入爬梯3的梯格内的悬挂结构,连接悬挂结构与爬梯3的锁紧结构,以及设于悬挂结构上的滚动结构,悬挂结构适于置于外墙骨架7上,包括悬挂部件和卡挡部件,悬挂部件置于外墙骨架7上,一部分伸入爬梯3的梯格内,另一部分连接有卡挡部件,卡挡部件与爬梯3相对地间隔设置,使得悬挂结构架设在外墙骨架7上时,爬梯3挂在悬挂结构上,位于外墙的外侧,卡挡部件位于外墙的内侧,外墙夹设于卡挡部件与爬梯3之间,操作人员可站立于爬梯3上对金属外围护系统进行施工操作;由于爬梯3挂设在悬挂结构上,爬梯3的重量能够直接压在悬挂结构上,并通过悬挂结构施加到外墙骨架7上,连接更加稳固可靠;悬挂部件伸入梯格内通过锁紧结构与爬梯3可拆卸连接,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悬挂部件伸入爬梯3的第几个梯格内,也即实现了爬梯3与悬挂部件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可调节,当需要施工的区域低于悬挂部件或者超出悬挂部件不多时,将悬挂部件伸入爬梯3顶部的梯格内,使爬梯3的大部分梯格位于悬挂部件下方,操作人员即可站在爬梯3上进行操作;当需要施工的区域高于悬挂部件较多时,将悬挂部件伸入爬梯3中部的梯格内,使爬梯3的部分梯格位于悬挂部件上方,使操作人员站在爬梯3上能够对更高区域作业,增加了挂梯的纵向施工区域;另外,锁紧结构不仅能够实现爬梯3与悬挂部件的可拆卸连接,并且能够锁定悬挂部件伸入梯格的长度,这种设置使得挂梯可适用的外墙骨架7厚度范围大大增加,操作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外墙骨架7厚度,调节悬挂部件伸入梯格内的长度,即可调节爬梯3与卡挡部件之间的夹持空间,增强爬梯3的适用性,降低施工成本;滚动结构的设置使得挂梯能够沿外墙骨架7往复移动,扩大了挂梯的横向施工区域,移动更加方便;并且挂梯沿外墙骨架7往复移动,不仅使挂梯的搬移更加方便快捷,并且不受施工场地地面条件限制,可适用于不平整场地、雨后泥泞场地等多种情况,更加实用。
悬挂部件为垂直于爬梯3设置的悬挂平台1,悬挂平台1为若干交叉连接的支撑杆件焊接形成的框架结构,悬挂平台1的纵截面与梯格的内轮廓相一致,悬挂平台1的一端伸入爬梯3的梯格内,并通过锁紧结构与爬梯3 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卡挡部件,卡挡部件为垂直于悬挂平台1向下设置的卡挡台2,卡挡台2也为若干交叉连接的支撑杆件焊接形成的框架结构,悬挂平台1与卡挡台2一体设置。
支撑杆件为镀锌方管,若干镀锌方管焊接组装形成上述框架结构。
锁紧结构为钢丝绳。
悬挂部件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滚轮4,卡挡部件与爬梯3相对设置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滚轮5,第一滚轮4与外墙骨架7的顶面配合,第二滚轮5与外墙骨架7的内侧面配合,使得挂梯能够沿外墙骨架7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搬移更加轻松。
滚动结构还包括若干设置于爬梯3上的第三滚轮,爬梯3能够借助于第三滚轮在外墙骨架7的外侧面上沿外墙骨架7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避免挂梯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对墙面造成磨损,同时为挂梯的底部提供支撑,使挂梯在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牢固。
第三滚轮设置为万向轮6,使得施工人员在将挂梯沿墙面向上拖拽时,挂梯能够借助第三滚轮沿墙面向上移动,避免拖拽过程中挂梯不稳,与墙面之间发生碰撞,造成墙面磕损。
爬梯3为井字梯,由若干空心圆钢管焊接组装而成,包括三个相互连接的竖直梯面,并且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梯面与位于中间的主梯面之间还连接有斜撑,用于加强井字梯的结构强度。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悬挂部件为至少两个悬挂臂,间隔设置,每个悬挂臂伸入爬梯的梯格内,与爬梯可拆卸连接。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卡挡部件为至少两个卡挡块,间隔设置,连接于悬挂部件下方。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第一滚动部件和/或第二滚动部件为辊筒。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锁紧结构为卡扣。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爬梯上不设置第三滚动部件。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井字梯由四个梯面围成。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第一滚动部件设置在悬挂部件垂直于外墙骨架设置的两个侧面上。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第二滚动部件设置在卡挡部件垂直于外墙骨架设置的两个侧面上。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还包括加固结构,为连接于悬挂部件与位于悬挂部件上方的爬梯之间的斜撑,将位于悬挂部件上方的爬梯连接于悬挂部件上,避免爬梯因重心偏高而发生外翻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挂梯的安全性能。
作为实施例一的可替换实施方式,外墙骨架可以为外墙上的方管骨架或H型骨架,也可以为墙体本身。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挂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爬梯(3),具有若干梯格;
悬挂结构,适于置于外墙骨架(7)上,具有沿横向伸入所述梯格内的悬挂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悬挂部件上,且与所述爬梯(3)相对地间隔设置的卡挡部件,所述卡挡部件与所述爬梯(3)之间形成适于夹持所述外墙骨架(7)的空间;
锁紧结构,所述悬挂部件通过所述锁紧结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爬梯(3)上,所述锁紧结构用于锁定所述悬挂部件伸入所述梯格的长度;
滚动结构,包括设置于位于所述爬梯(3)和所述卡挡部件之间的所述悬挂部件上的若干第一滚动部件,所述悬挂结构能够借助所述第一滚动部件在所述外墙骨架(7)的顶面上沿所述外墙骨架(7)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以及设置于所述卡挡部件上的若干第二滚动部件,所述卡挡部件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二滚动部件在所述外墙骨架(7)的内侧面上沿所述外墙骨架(7)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件为垂直于所述爬梯(3)设置的悬挂平台(1),所述悬挂平台(1)的一端伸入所述梯格内,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卡挡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平台(1)为若干支撑杆件组合而成的框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挡部件为垂直于所述悬挂部件设置的卡挡台(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挡台(2)为若干支撑杆件组合而成的框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挂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件为镀锌方管,若干所述镀锌方管焊接组装形成所述框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挂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为钢丝绳或者卡扣。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挂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部件为设置于所述悬挂部件底面上的第一滚轮(4)。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挂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动部件为设置于所述卡挡部件与所述爬梯(3)相对设置的侧面上的第二滚轮(5)。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挂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结构还包括若干设置于所述爬梯(3)上的第三滚动部件,所述爬梯(3)能够借助所述第三滚动部件在所述外墙骨架(7)的外侧面上沿所述外墙骨架(7)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16697.1U CN207278170U (zh) | 2017-09-21 | 2017-09-21 | 一种挂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16697.1U CN207278170U (zh) | 2017-09-21 | 2017-09-21 | 一种挂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278170U true CN207278170U (zh) | 2018-04-27 |
Family
ID=61982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16697.1U Active CN207278170U (zh) | 2017-09-21 | 2017-09-21 | 一种挂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278170U (zh) |
-
2017
- 2017-09-21 CN CN201721216697.1U patent/CN2072781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15441U (zh) | 高空作业安全带悬挂生命线系统 | |
CN104878916A (zh) | 带建筑材料升降功能的可拆装简易四轮移动操作平台 | |
CN104989111B (zh) | 钢结构高层吊装施工方法 | |
CN204781879U (zh) | 一种带建筑材料升降功能的可拆装简易四轮移动操作平台 | |
CN203255914U (zh) | 一种单元式幕墙吊装设备 | |
CN215441501U (zh) | 一种悬臂钢结构组合施工挂篮 | |
CN207278170U (zh) | 一种挂梯 | |
CN108946542A (zh) | 一种小炮车及其施工方法 | |
CN220014395U (zh) | 一种智能集成装备平台系统贝雷架可周转安装架 | |
CN109339470B (zh) | 一种架外水平接物网的外展式支架结构 | |
CN217128907U (zh) | 一种便于上料的建筑工程施工用脚手架 | |
CN210195198U (zh) | 一种电梯井移动平台 | |
CN213326443U (zh) | 快速卸料平台 | |
CN111155754B (zh) | 一种电梯井自动顶升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9989034U (zh) | 一种用于厂房管道安装的提升架 | |
CN211173004U (zh) | 高空焊接钢结构用挂篮 | |
CN209040527U (zh) | 一种悬挂脚手架结构 | |
CN205257821U (zh) | 一种移动式吊装设备 | |
CN220149027U (zh) | 一种用于室内建筑施工的移动式升降装置 | |
CN218754486U (zh) | 一种网架构件搬运与辅助组装装置 | |
CN211597666U (zh) | 一种钢结构空腹梁安装辅助用具 | |
CN204059914U (zh)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
CN218061305U (zh) | 一种升降式砌墙平台 | |
CN208220169U (zh) | 一种电梯井道内可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 | |
CN218522190U (zh) | 一种适用于高空临边作业的可移动式快拆作业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