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74384U - 一种直线驱动布局的电动观光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线驱动布局的电动观光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274384U CN207274384U CN201721302415.XU CN201721302415U CN207274384U CN 207274384 U CN207274384 U CN 207274384U CN 201721302415 U CN201721302415 U CN 201721302415U CN 207274384 U CN207274384 U CN 2072743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ngeron
- link
- fixed frame
- electric sightseeing
- speed chan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线驱动布局的电动观光车,包括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电机、变速器和传动轴,前轮组件设置在车架的前端,后轮组件设置在车架的后端,后轮组件包括差速器、后桥和后轮组,后桥架设在车架上,差速器设置在后桥内,后轮组与差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机和变速器设置在车架的中部上且位于后轮组件的后方,变速器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位于同一侧,电机的输出轴与变速箱输入端连接,传动轴连接在输出端和差速器的从动齿轮之间,电机的输出轴、输入端、输出端和传动轴均位于同一驱动平面上。减少传动部件的布置和减少机械损耗,使得观光车传动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线驱动布局的电动观光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因其不燃烧汽油产生动力,具有环保、污染小的特点,在景区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地方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电动车设有一个电机控制器,用于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源转换成三相交流电源并驱动电机转动,继而实现电动车的行走。
尤其在景区使用电动观光车,不仅要满足日常的正常行走,还要应对大载客数量需求,这就为电动观光车的车身承载能力、车身刚度、最大载客数量、电动观光车设备的布局、电动观光车行驶性能和乘客乘坐舒适度等问题提出严格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效率高的直线驱动布局的电动观光车。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线驱动布局的电动观光车,包括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电机、变速器和传动轴,前轮组件设置在车架的前端,后轮组件设置在车架的后端,其特征在于:
后轮组件包括差速器、后桥和后轮组,后桥架设在车架上,差速器设置在后桥内,后轮组与差速器的输出轴连接;
电机和变速器设置在车架的中部上且位于后轮组件的后方,变速器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位于同一侧,电机的输出轴与变速箱输入端连接,传动轴连接在输出端和差速器的从动齿轮之间;
电机的输出轴、输入端、输出端和传动轴均位于同一驱动平面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车架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纵梁和多个横梁,多个横梁均匀地连接在纵梁之间,两根纵梁均从电动观光车的车头延伸至电动观光车的车尾;电机、变速器和传动轴位于纵梁之间,驱动平面平行于纵梁的延伸方向。
由上述方案可见,将电机、变速器和传动轴设置电动观光车的后方并利用两纵梁进行支撑,且将电机的输出轴、输入端、输出端和传动轴均位于同一驱动平面上,不仅可以优化电动观光车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同一驱动平面上的局部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减少传动部件的布置和减少机械损耗,使得本案的电动观光车传动效率高。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电动观光车还包括第一变速器支撑组件;第一变速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一连接架,第一固定架的第一固定端与一个纵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架在第一固定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铰接件,第一连接架的固定端连接于变速器的壳体上方,第一连接架的自由端与第一铰接件铰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铰接件包括第一套环、第一吸震胶和第一转轴,第一套环与第一固定架连接,第一吸震胶设置在第一套环内,第一转轴穿过第一吸震胶并与第一连接架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电动观光车还包括第二变速器支撑组件;
第二变速器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架和第二连接架,第二固定架的第二固定端与另一个纵梁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架在第二固定端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铰接件,第二连接架的固定端连接于变速器的壳体下方,第二连接架的自由端与第二铰接件铰接;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分别位于变速器的两侧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铰接件包括第二套环、第二吸震胶和第二转轴,第二套环与第二固定架连接,第二吸震胶设置在第二套环内,第二转轴穿过第二吸震胶并与第二连接架连接。
由上可见,由于在变速器处会产生旋转扭力,需要相对应地进行支撑设置,即需要对位于上方的输入端和位于下方的输出端进行固定,并根据其旋转扭力的方向进行设置,同时利用高低差的固定方式能够更好地抵抗扭力,使得变速器能够更为稳定工作,同时,铰接件采用内套吸震胶的设置,能够吸收一定来自电机或变速器或车身的振动,其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运转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电动观光车还包括电机支撑组件;电机支撑组件包括第三固定架、第四固定架和第三连接架,第三固定架的第三固定端连接一个纵梁,第四固定架的第四固定端连接另一个纵梁,第三固定架在第三固定端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三铰接件,第四固定架在第四固定端的一侧上设置有第四铰接件,第三连接架铰接在第三铰接件和第四铰接件之间,第三连接架与电机的壳体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三铰接件包括第三套环、第三吸震胶和第三转轴,第三套环与第三固定架连接,第三吸震胶设置在第三套环内,第三转轴穿过第三吸震胶并与第三连接架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四铰接件包括第四套环、第四吸震胶和第四转轴,第四套环与第四固定架连接,第四吸震胶设置在第四套环内,第四转轴穿过第四吸震胶并与第三连接架连接。
由上可见,相同地,电机也是需要进行固定,电机和变速器均固定连接在纵梁上,铰接件采用内套吸震胶的设置,能够吸收一定来自电机或变速器或车身的振动,其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运转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电动观光车还包括前钢板弹簧组件和后钢板弹簧组件;前钢板弹簧组件包括两个前钢板弹簧,一个前钢板弹簧设置在一根纵梁的前端上,前钢板弹簧的铰接点均位于同一根纵梁上,前钢板弹簧位于纵梁的竖直方向的下方;
后钢板弹簧组件包括两个后钢板弹簧,一个后钢板弹簧设置在一根纵梁的后端上,后钢板弹簧的铰接点均位于同一根纵梁上,后钢板弹簧位于纵梁的竖直方向的下方;
前轮组件包括前桥和设置在前桥上的前轮组,前桥架设在两个前钢板弹簧之间,前轮组位于两个纵梁之外的位置上;
后桥架设在两个后钢板弹簧之间,后轮组位于两个纵梁之外的位置上。
由上可见,由于车架主要依靠两根贯穿车身前后的纵梁支撑,钢板弹簧均沿纵梁地设置并设置在纵梁纵梁下方,并且前弹簧间距等于后弹簧间距地设置,使得车架的刚度具有显著的提高,提高抗冲击能力,为电动观光车的安全性提供有效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观光车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观光车实施例在底侧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观光车实施例在前桥侧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观光车实施例在后桥侧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观光车实施例在电机侧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观光车实施例在变速器侧视角下的局部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观光车实施例的液冷组件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电动观光车包括车架、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前钢板弹簧组件和后钢板弹簧组件,车架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纵梁111、纵梁112和多个横梁113,纵梁111和纵梁112为一体成型的钢梁,其中部没有经过任何拼接或焊接,故其整体刚度优异,多个横梁113均匀地连接在纵梁111、纵梁112之间,两根纵梁111、112均从电动观光车的车头延伸至电动观光车的车尾,横梁113则从车头延伸至车尾地均匀分布。前轮组件设置在车架的前端,后轮组件设置在车架的后端。
车架上设置有多个座椅,而在前桥21和后桥31之间的位置上,纵梁111、纵梁112之间还设置有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组位于座椅的下方。
参照图3,前钢板弹簧组件包括两个前钢板弹簧41,下面以右侧的前钢板弹簧41为例进行说明,两个前钢板弹簧41的结构和安装均是相同,前钢板弹簧41设置在一根纵梁112的前端上,前钢板弹簧41在两端上分别设置有铰接点411和铰接点412,铰接点411和铰接点412均位于同一根纵梁112上,且前钢板弹簧41位于纵梁112的竖直方向的下方,两个前钢板弹簧41沿纵梁延伸方向对称设置。
电动观光车还包括两个减震器43和两个减震器支架42,减震器43位于两个纵梁111、112之间的位置上,一个减震器43和一个减震器支架4与一个前钢板弹簧41进行配合连接,减震器支架42设置在纵梁112的内侧,减震器支架42大致呈竖直方向延伸,减震器支架42在纵梁112的上方设置有支点421,减震器43的一端与支点421铰接。
前轮组件2包括前桥21、设置在前桥21上的前轮组22和转向组件23,前桥21架设在两个前钢板弹簧41之间,前轮组位于纵梁111、纵梁112之外的位置上,转向组件23位于前钢板弹簧41的下方并连接在前轮组22之间,继而可实现驱动前轮组22的转向。减震器43的另一端与前桥21铰接,图3采用简要示意,前桥21在对应位置是设置有相应的铰接结构与减震器43连接。
由于减震器43设置在纵梁之间,而不是设置在纵梁外侧,故前轮的转向空间更大,为电动观光车提供更大的转动范围。
参照图4,后钢板弹簧44组件包括两个后钢板弹簧44,下面以左侧的后钢板弹簧44为例进行说明,两个后钢板弹簧44的结构和安装均是相同,一个后钢板弹簧44设置在一根纵梁111的后端上,后钢板弹簧4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点441、铰接点442,铰接点441、铰接点442均位于同一根纵梁111上,后钢板弹簧44位于纵梁111的竖直方向的下方。
后轮组件3包括后桥31、设置在后桥31上的后轮组32和差速器,后桥31架设在两个后钢板弹簧44之间并位于后钢板弹簧44的上方,后轮组位于两个纵梁111、112之外的位置上。两个后钢板弹簧44沿纵梁111延伸方向对称设置,差速器设置在后桥31内,后轮组与差速器的输出轴连接。
电动观光车在每侧上分别设置有减震钢板弹簧45、减震钢板弹簧支架451和减震钢板弹簧支架452,减震钢板弹簧支架451和减震钢板弹簧支架452均设置在纵梁111的外侧,减震钢板弹簧45铰接在减震钢板弹簧支架上,减震钢板弹簧42位于纵梁111的外侧。后桥31连接在减震钢板弹簧45和后钢板弹簧44之间,减震钢板弹簧45和后钢板弹簧44分别位于后桥31的上侧和下侧。
设置减震钢板弹簧安置于车架后侧面即保证了车架的稳定性又能保证了后板簧的承重力,减震钢板弹簧是当后桥负荷达到一定值时,车架下压到弹簧时才会起到作用。
两个前钢板弹簧41之间形成前弹簧间距,两个后钢板弹簧44之间形成后弹簧间距,前弹簧间距、后弹簧间距和纵梁之间的间距均相同。在车轮受到冲击时,通过钢板弹簧与纵梁在竖直方向重叠地设置,能够使刚度高纵梁承受冲击,使得车身的刚度大大提高,也提高电动观光车的行驶稳定性。
参照图5和图6,电动机还包括电机51、变速器52、传动轴53、第一变速器支撑组件、第二变速器支撑组件和电机支撑组件,电机51、变速器52和传动轴53设置在纵梁之间的中部上且位于后轮组件的后方,变速器52设置有输入端521和输出端522,输入端521和输出端522均位于同一侧且均朝向车头地设置,而电机51的输出轴朝向车尾地设置,变速器52的壳体与电机51的壳体固定连接,且电机51的输出轴与输入端521连接,传动轴53位于电机51的正下方,传动轴53连接在输出端522和差速器的从动齿轮之间,且后桥31为驱动桥,通过电机51的驱动力输出、变速器的变速增扭、传动轴的传动,使后轮轴驱动电动观光车行走。
由图6可见,电机51的输出轴、输入端521、输出端522和传动轴53均位于同一驱动平面上,且该驱动平面平行于纵梁的延伸方向。
由于需要对电机51和变速器52进行支撑固定,第一变速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611和第一连接架614,第一固定架611的第一固定端与纵梁111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架611在第一固定端的上方在纵梁11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铰接件612。
第一铰接件612包括第一套环612、第一吸震胶613和第一转轴614,第一套环612与第一固定架611固定连接,第一吸震胶613设置在第一套环612内,第一转轴614穿过第一吸震胶613、第一固定架611并与第一连接架614连接,第一连接架614可绕第一转轴614转动。第一连接架614的固定端连接于变速器52的壳体上方,即位于输入端521的一侧上,电机51的输出时逆时针旋转,对于变速器的整体而言,变速器也会发生相应的逆时针旋转扭力,故将第一连接架614设置在变速器壳体的右侧上方。
由于铰接件结构均相同,下面则不再详细介绍。而在图4和图5中是省略了变速器。
第二变速器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架621和第二连接架623,第二固定架621的第二固定端与纵梁11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架621在第二固定端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铰接件622,第二连接架的固定端连接于变速器52的壳体下方,第二连接架623的自由端与第二铰接件铰接,第一连接架614和第二连接架623分别位于变速器52的两侧上。
电机51支撑组件包括第三固定架631、第四固定架641和第三连接架65,第三固定架631的第三固定端连接纵梁111,第四固定架641的第四固定端连接纵梁112,第三固定架631在第三固定端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三铰接件632,第四固定架641在第四固定端的一侧上设置有第四铰接件642,第三连接架65铰接在第三铰接件632和第四铰接件642之间,电机51的壳体端部放置在第三连接架上,第三固定架631、第四固定架641和第三连接架65沿一平面地设置。通过上述的四点支撑,不仅可稳固地对电机51和变速器52的支撑,还能够有效地抑制转动扭力,且利用铰接件的设置,大大地吸收振动能量。
参照图7,电动观光车还包括液冷组件,液冷组件包括储液箱57、散热器55、泵58和管路组件,储液箱57用于存储冷却液,充电器56和散热器55均位于行进方向的左侧,充电器56设置在位于行进方向的左侧的纵梁112上,充电器56和散热器55相对地设置,电机控制器54设置在行进方向的右侧的纵梁111上,
管路组件包括多个管路,管路71连接在储液箱57和电机51之间,管路72连接在电机51和电机控制器54之间,管路73连接在电机控制器54和泵58之间,管路74连接在泵58和散热器55之间,管路依次连通储液箱57、电机51、电机控制器54、泵和散热器55并形成回路。
泵58用于冷却液加压运输,散热器55包括风扇和散热支管,散热支管与管路连通,风扇向散热支管吹风。而储液箱57在上方还设置有过滤装置571,过滤装置571与管路连通。
由上可见,由于车架主要依靠两根贯穿车身前后的纵梁支撑,钢板弹簧均沿纵梁地设置并设置在纵梁上,并且前弹簧间距等于后弹簧间距地设置,使得车架的刚度具有显著的提高,提高抗冲击能力,为电动观光车的安全性提供有效保障。
将电机、变速器和传动轴设置电动观光车的后方并利用两纵梁进行支撑,且将电机的输出轴、输入端、输出端和传动轴均位于同一驱动平面上,不仅可以优化电动观光车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同一驱动平面上的局部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减少传动部件的布置和减少机械损耗,使得本案的电动观光车传动效率高。
将管路连接主要发热器件,由于电机的发热量大于电机控制器的发热量,电机位于电机控制器的上流,通过合理的位置布置,使液冷组件的散热能够被高效地利用。
Claims (10)
1.一种直线驱动布局的电动观光车,包括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电机、变速器和传动轴,前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前端,所述后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后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轮组件包括差速器、后桥和后轮组,所述后桥架设在车架上,所述差速器设置在所述后桥内,所述后轮组与所述差速器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电机和所述变速器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中部上且位于所述后轮组件的后方,所述变速器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均位于同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传动轴连接在所述输出端和所述差速器的从动齿轮之间;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输入端、所述输出端和所述传动轴均位于同一驱动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观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纵梁和多个横梁,多个所述横梁均匀地连接在所述纵梁之间,两根所述纵梁均从所述电动观光车的车头延伸至所述电动观光车的车尾;
所述电机、所述变速器和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纵梁之间,所述驱动平面平行于所述纵梁的延伸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观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观光车还包括第一变速器支撑组件;
所述第一变速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第一固定端与一个所述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在所述第一固定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变速器的壳体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架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铰接件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观光车,其特征在于:
第一铰接件包括第一套环、第一吸震胶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一吸震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环内,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吸震胶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观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观光车还包括第二变速器支撑组件;
所述第二变速器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第二固定端与另一个所述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在所述第二固定端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变速器的壳体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架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铰接件铰接;
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分别位于所述变速器的两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观光车,其特征在于:
第二铰接件包括第二套环、第二吸震胶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二吸震胶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环内,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吸震胶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观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观光车还包括电机支撑组件;
所述电机支撑组件包括第三固定架、第四固定架和第三连接架,所述第三固定架的第三固定端连接一个所述纵梁,所述第四固定架的第四固定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纵梁,所述第三固定架在所述第三固定端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三铰接件,所述第四固定架在所述第四固定端的一侧上设置有第四铰接件,所述第三连接架铰接在所述第三铰接件和所述第四铰接件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架与所述电机的壳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观光车,其特征在于:
第三铰接件包括第三套环、第三吸震胶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三套环与所述第三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三吸震胶设置在所述第三套环内,所述第三转轴穿过所述第三吸震胶并与所述第三连接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观光车,其特征在于:
第四铰接件包括第四套环、第四吸震胶和第四转轴,所述第四套环与所述第四固定架连接,所述第四吸震胶设置在所述第四套环内,所述第四转轴穿过所述第四吸震胶并与所述第三连接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观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观光车还包括前钢板弹簧组件和后钢板弹簧组件;
所述前钢板弹簧组件包括两个前钢板弹簧,一个所述前钢板弹簧设置在一根所述纵梁的前端上,所述前钢板弹簧的铰接点均位于同一根所述纵梁上,所述前钢板弹簧位于所述纵梁的竖直方向的下方;
所述后钢板弹簧组件包括两个后钢板弹簧,一个所述后钢板弹簧设置在一根所述纵梁的后端上,所述后钢板弹簧的铰接点均位于同一根所述纵梁上,所述后钢板弹簧位于所述纵梁的竖直方向的下方;
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前桥和设置在所述前桥上的前轮组,所述前桥架设在两个所述前钢板弹簧之间,所述前轮组位于两个所述纵梁之外的位置上;
所述后桥架设在两个所述后钢板弹簧之间,后轮组位于两个所述纵梁之外的位置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302415.XU CN207274384U (zh) | 2017-10-09 | 2017-10-09 | 一种直线驱动布局的电动观光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302415.XU CN207274384U (zh) | 2017-10-09 | 2017-10-09 | 一种直线驱动布局的电动观光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274384U true CN207274384U (zh) | 2018-04-27 |
Family
ID=61987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302415.XU Active CN207274384U (zh) | 2017-10-09 | 2017-10-09 | 一种直线驱动布局的电动观光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27438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85009A (zh) * | 2017-10-09 | 2018-01-16 | 珠海亿华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一种直线驱动布局的电动观光车 |
-
2017
- 2017-10-09 CN CN201721302415.XU patent/CN20727438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85009A (zh) * | 2017-10-09 | 2018-01-16 | 珠海亿华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一种直线驱动布局的电动观光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396209U (zh) |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底盘构型 | |
CN112368160B (zh) | 用于交通工具的轮内三臂悬架 | |
JP2021088343A (ja) | 電気車両の駆動システム | |
JP2019026050A (ja) | 電動トラックの駆動装置 | |
CN102416834B (zh) | 无人车悬挂系统 | |
JP7477686B2 (ja) | 電動トラック用フレーム | |
CN105564499A (zh) |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底盘构型 | |
CN207274384U (zh) | 一种直线驱动布局的电动观光车 | |
CN107244201A (zh) | 360度全向单边独立悬架系统 | |
CN207274462U (zh) | 一种一体纵梁车架的电动观光车 | |
CN202320499U (zh) | 一种中巴车底盘 | |
CN104309429A (zh) | 一种四轮环保电动车 | |
CN107585009A (zh) | 一种直线驱动布局的电动观光车 | |
CN207274396U (zh) |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的电动观光车 | |
CN105346384A (zh) | 一种矿用轻型防爆电动车辆 | |
CN109849589B (zh) | 一种具有整体式驱动后桥的电动汽车后驱结构 | |
CN107640052A (zh) | 一种一体纵梁车架的电动观光车 | |
JP2019206274A (ja) | 車両のドディオン式懸架装置 | |
CN214647433U (zh) | 一种斜拉式多刚度辅助独立悬架装置 | |
CN112757857B (zh) | 一种斜拉式多刚度辅助独立悬架装置 | |
CN205168189U (zh) | 一种矿用轻型防爆电动车辆 | |
CN205706774U (zh) | 一种轮胎运输装置 | |
CN212354158U (zh) | 一种减震式机器人的底盘结构 | |
CN210760115U (zh) | 一种机器人底盘 | |
CN107160945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用汽车驱动桥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