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67742U - 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 - Google Patents

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67742U
CN207267742U CN201721228753.3U CN201721228753U CN207267742U CN 207267742 U CN207267742 U CN 207267742U CN 201721228753 U CN201721228753 U CN 201721228753U CN 207267742 U CN207267742 U CN 207267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stock guide
plate
scuttle
coal scu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287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志强
石岷山
冯德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Jialian Printing & Dye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Jialian Printing & Dye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Jialian Printing & Dye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Jialian Printing & Dye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287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67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67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67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包括煤斗,在煤斗的上表面设置有进煤口,在煤斗内腔的顶部铰接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位于进煤口的远离传送带的一侧;在导料板上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弹簧。随着导料板的末端不断靠近传送带,煤料的下落位置逐渐向传送带靠近;随着导料板的末端不断远离传送带,煤料的下落位置逐渐远离传送带;随着导料板的往复运动,落入煤斗中的煤料均匀地分布在煤斗内腔中,避免了煤料垂直地落入煤斗中,导致煤料呈山形堆积在煤斗中,大小颗粒的煤料分布不均匀且不利于燃烧的情况出现;同时无需工人手动铲煤来将大颗粒煤料和小颗粒煤料混合均匀,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斗,具体涉及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
背景技术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煤料在传送带等输送装置的带动下运输到煤斗的进煤口,并接近垂直地落入煤斗中,随这传送带地不停运转,煤料不断落入煤斗中,并且由于煤料为垂直地落入煤斗中,导致煤料呈山形堆积在煤斗中,大颗粒的煤料在本身重力势能以及惯性的作用下,滚向周围,小颗粒的煤料堆积在煤斗中心。针对滚落在周围的大颗粒煤料需要人工手动将其铲入,且还需要工人将大颗粒煤料和小颗粒煤料混合均匀,以便后续的燃料燃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解决煤料垂直地落入煤斗中,导致煤料呈山形堆积在煤斗中,大小颗粒的煤料分布不均匀且不利于燃烧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出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在煤料进入煤斗中时,让垂直掉落的煤料摆幅落布一样均匀散落进煤斗,并大小均匀地堆积在煤斗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包括煤斗,在煤斗的上表面设置有进煤口,传送带将煤料送入进煤口中,在煤斗内腔中设置有导料装置,所述导料装置的一端与煤斗内腔的顶部连接,导料装置的另一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进行往复摆动,且在导料装置的往复摆动中,进煤口的垂直投影能落在导料通道上,导料装置具有导料通道,且导料通道的一端靠近煤斗内腔的顶部,另一端向导料装置的往复摆动端延伸。
上述中驱动装置可以采用凸轮机构、液压缸、齿轮齿条或者连杆机构等。
启动驱动装置,导料装置上远离煤斗内腔顶部的一端进行往复摆动。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当煤料从进煤口落在煤斗的内腔中,并落在导料通道上,在导料装置的作用下,随着导料装置的末端不断靠近传送带,煤料的下落位置逐渐向传送带靠近;随着导料装置的末端不断远离传送带,煤料的下落位置逐渐远离传送带。随着导料装置的往复运动,落入煤斗中的煤料均匀地分布在煤斗内腔中,避免了煤料垂直地落入煤斗中,导致煤料呈山形堆积在煤斗中以及大小颗粒的煤料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同时无需工人手动铲煤来将大颗粒煤料和小颗粒煤料混合均匀,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煤料在导料装置的往复摆动下,煤料能大小均匀且平整地落在煤斗中,利于煤料的燃烧。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装置包括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一端与煤斗内腔的顶部连接,导料板的另一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做往复摆动,且在导料板的往复摆动中,导料板上靠近进煤口的平面为导料通道所在的面。
优选地,所述导料板位于进煤口的远离传送带的一侧。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当煤料从进煤口落在煤斗的内腔中时,煤料在水平线上均有一定速度,在进煤口以及煤斗尺寸设计合适的前提下,在水平线上具有一定速度的煤料无需导料装置即能落在煤斗内腔中远离传送带的一侧;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料板进行往复摆动,进程中:随着导料板的末端不断靠近传送带,煤料从进煤口中落下后并与导料板上靠近传送带的表面接触,并在导料板的作用下,煤料的下落位置逐渐向传送带靠近;回程中:随着导料板的末端不断远离传送带,煤料的下落位置逐渐远离传送带。随着导料板的往复摆动,落入煤斗中的煤料均匀地分布在煤斗内腔中,避免了煤料垂直地落入煤斗中,导致煤料呈山形堆积在煤斗中,大小颗粒的煤料分布不均匀且不利于燃烧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在导料板上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机构Ⅰ,所述缓冲机构Ⅰ的一端与导料板连接,缓冲机构Ⅰ的另一端与煤斗上远离传送带的内壁连接。该缓冲机构Ⅰ优选弹簧。
导料板在极限位置时,会突然进行反向转动,而导料板的突然反向转动会对相关部位产生较大应力,影响连接部位的使用寿命。设置缓冲机构Ⅰ后,导料板处于极限位置时,缓冲机构Ⅰ处于变形状态,这不仅能减缓导向板的转动速度、减小惯性,还能将部分动能转为弹性变形,存储在缓冲机构Ⅰ中,避免突然反向导致的振动,利于提高相关机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装置还包括同步板,所述同步板的一端与煤斗内腔的顶部连接,同步板的另一端在外力作用下同导料板进行同步的往复摆动;
所述进煤口位于导料板和同步板之间,所述导料通道位于导料板和同步板之间的相对面上。
随着传送带的传送,会有一部分煤料堆积在进煤口中远离传送带的一端,此时当导料板的末端位于远离传送带的位置时,堆积在进煤口中的煤料由于没有水平线上的速度,煤料会垂直落入煤斗中。因此设置同步板,当导料板的末端位于远离传送带的位置时,堆积在进煤口中的煤料落在同步板上,并在同步板的带动下落在煤斗中远离传送带的方向,进一步增加煤料下落到煤斗中分布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在导料板和同步板之间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与导料板铰接,联动杆的另一端与同步板铰接,驱动装置在联动杆的带动下,驱动同步板上远离煤斗内腔顶部的一端进行往复摆动。联动杆的设置使导料板和同步板的摆动频幅一致。
进一步地,在导料板上远离煤斗内腔的顶部的一端以及同步板上远离煤斗内腔的顶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延向板;
导料板上:在往复摆动中,所述延向板上远离导料板的一端的水平位置一直低于延向板上与导料板连接端的水平位置;延向板上远离导料板的一端为A点,延向板上与导料板连接端为B点,导料板上与煤斗内腔顶部连接端为C点,∠ABC<180°;
同步板上:在往复摆动中,所述延向板上远离同步板的一端的水平位置一直低于延向板上与同步板连接端的水平位置;延向板上远离同步板的一端为A’点,延向板上与同步板连接端为B’点,同步板上与煤斗内腔顶部连接端为C’点,∠A’B’C’<180°;
所述∠ABC与∠A’B’C’彼此相对。
当仅用导料板和同步板进行煤料导向时,由于导向板和同步板过短,煤斗内壁周围落下的煤料较少甚至没有;当延长导料板和同步板来使其能将煤料导入煤斗内壁周围时,煤斗内的煤料不宜累积过多,否则煤料堆积过多时,导料板和同步板的末端被会煤料挡住;因此设置延向板,在导料板和同步板位于极限位置时,在不过多加长其长度的同时,能对即将下落的煤料进行导向,使煤料能落在煤斗内壁周围,进一步地使煤料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在导料板和同步板的彼此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导料滚珠,所述导料滚珠有若干个,且均匀地分布在导料板和同步板的彼此相对面上。滚珠的设置便于煤料的下落,将煤料与导料板之间的滑动摩擦以及煤料与同步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以加速煤料的下落,提高上料速度。
进一步地,在同步板上远离导料板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机构Ⅱ,所述缓冲机构Ⅱ的一端与同步板连接,缓冲机构Ⅱ的另一端与煤斗的内壁连接。缓冲机构Ⅱ优选位弹簧。
同步板在极限位置时,会突然进行反向转动,而同步板的突然反向转动会对相关部位产生较大应力,影响连接部位的使用寿命。设置缓冲机构Ⅱ后,同步板处于极限位置时,缓冲机构Ⅱ处于变形状态,这不仅能减缓同步板的转动速度、减小惯性,还能将部分动能转为弹性变形,存储在缓冲机构Ⅱ中,避免突然反向导致的振动,利于提高相关机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煤斗上表面上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位于进煤口远离传送带的一侧,且在挡料板上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挡料板的侧壁连接,挡料板的另一端与煤斗上表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导料板在极限位置时,会突然进行反向转动,而导料板的突然反向转动会对相关部位产生较大应力,影响连接部位的使用寿命。设置缓冲机构Ⅰ后,导料板处于极限位置时,缓冲机构Ⅰ处于变形状态,这不仅能减缓导向板的转动速度、减小惯性,还能将部分动能转为弹性变形,存储在缓冲机构Ⅰ中,避免突然反向导致的振动,利于提高相关机构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当导料板的末端位于靠近传送带的位置时,煤料能落在煤斗中靠近传送带的一端;接下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料板绕着其与煤斗的铰接轴线转动,随着导料板的末端不断远离传送带,煤料的下落位置逐渐远离传送带;随着导料板的往复运动,落入煤斗中的煤料均匀地分布在煤斗内腔中,避免了煤料垂直地落入煤斗中,导致煤料呈山形堆积在煤斗中,大小颗粒的煤料分布不均匀且不利于燃烧的情况出现;同时无需工人手动铲煤来将大颗粒煤料和小颗粒煤料混合均匀,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本实用新型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当仅用导料板和同步板进行煤料导向时,由于导向板和同步板过短,煤斗内壁周围落下的煤料较少甚至没有;当延长导料板和同步板来使其能将煤料导入煤斗内壁周围时,煤斗内的煤料不宜累积过多,否则煤料堆积过多时,导料板和同步板的末端被会煤料挡住;因此设置延向板,在导料板位于极限位置时,在不过多加长其长度的同时,能对即将下落的煤料进行导向,使煤料能落在煤斗内壁周围,进一步地使煤料均匀分布。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料板位于一个极限位置的主视图;
图3为导料板位于另一个极限位置的主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煤斗,2-进煤口,3-导料板,4-联动杆,5-延向板,6-滚珠,7-缓冲机构Ⅰ,8-挡料板,9-加强筋,10-转轴,11-转盘,12-驱动臂,13-同步板,14-缓冲机构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包括煤斗1,在煤斗1的上表面设置有进煤口2,传送带将煤料送入进煤口2中,在煤斗1内腔中设置有导料装置,所述导料装置的一端与煤斗1内腔的顶部连接,导料装置的另一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进行往复摆动,且在导料装置的往复摆动中,进煤口2的垂直投影能落在导料通道上,导料装置具有导料通道,且导料通道的一端靠近煤斗1内腔的顶部,另一端向导料装置的往复摆动端延伸。
上述中驱动装置可以采用凸轮机构、液压缸、齿轮齿条或者连杆机构等。
启动驱动装置,导料装置上远离煤斗1内腔顶部的一端进行往复摆动。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当煤料从进煤口2落在煤斗1的内腔中,并落在导料通道上,在导料装置的作用下,随着导料装置的末端不断靠近传送带,煤料的下落位置逐渐向传送带靠近;随着导料装置的末端不断远离传送带,煤料的下落位置逐渐远离传送带。随着导料装置的往复运动,落入煤斗中的煤料均匀地分布在煤斗1内腔中,避免了煤料垂直地落入煤斗1中,导致煤料呈山形堆积在煤斗1中以及大小颗粒的煤料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同时无需工人手动铲煤来将大颗粒煤料和小颗粒煤料混合均匀,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煤料在导料装置的往复摆动下,煤料能大小均匀且平整地落在煤斗1中,利于煤料的燃烧。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所述导料装置包括导料板3,所述导料板3的一端与煤斗1内腔的顶部连接,导料板3的另一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做往复摆动,且在导料板3的往复摆动中,导料板3上靠近进煤口2的平面为导料通道所在的面。
优选地,所述导料板3位于进煤口2的远离传送带的一侧。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当煤料从进煤口2落在煤斗1的内腔中时,煤料在水平线上均有一定速度,在进煤口以及煤斗1尺寸设计合适的前提下,在水平线上具有一定速度的煤料无需导料装置即能落在煤斗1内腔中远离传送带的一侧;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料板3进行往复摆动,进程中:随着导料板3的末端不断靠近传送带,煤料从进煤口2中落下后并与导料板3上靠近传送带的表面接触,并在导料板3的作用下,煤料的下落位置逐渐向传送带靠近;回程中:随着导料板3的末端不断远离传送带,煤料的下落位置逐渐远离传送带。随着导料板3的往复摆动,落入煤斗中的煤料均匀地分布在煤斗1内腔中,避免了煤料垂直地落入煤斗1中,导致煤料呈山形堆积在煤斗1中,大小颗粒的煤料分布不均匀且不利于燃烧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在导料板3上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机构Ⅰ7,所述缓冲机构Ⅰ7的一端与导料板3连接,缓冲机构Ⅰ7的另一端与煤斗1上远离传送带的内壁连接。该缓冲机构Ⅰ7优选弹簧。
导料板3在极限位置时,会突然进行反向转动,而导料板3的突然反向转动会对相关部位产生较大应力,影响连接部位的使用寿命。设置缓冲机构Ⅰ7后,导料板3处于极限位置时,缓冲机构Ⅰ7处于变形状态,这不仅能减缓导向板3的转动速度、减小惯性,还能将部分动能转为弹性变形,存储在缓冲机构Ⅰ7中,避免突然反向导致的振动,利于提高相关机构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所述导料装置还包括同步板13,所述同步板13的一端与煤斗1内腔的顶部连接,同步板13的另一端在外力作用下同导料板3进行同步的往复摆动;
所述进煤口2位于导料板3和同步板13之间,所述导料通道位于导料板3和同步板13之间的相对面上。
随着传送带的传送,会有一部分煤料堆积在进煤口2中远离传送带的一端,此时当导料板3的末端位于远离传送带的位置时,堆积在进煤口2中的煤料由于没有水平线上的速度,煤料会垂直落入煤斗1中。因此设置同步板13,当导料板3的末端位于远离传送带的位置时,堆积在进煤口2中的煤料落在同步板13上,并在同步板13的带动下落在煤斗1中远离传送带的方向,进一步增加煤料下落到煤斗1中分布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在导料板3和同步板13之间设置有联动杆4,所述联动杆4的一端与导料板3铰接,联动杆4的另一端与同步板13铰接,驱动装置在联动杆4的带动下,驱动同步板13上远离煤斗1内腔顶部的一端进行往复摆动。联动杆4的设置使导料板3和同步板3的摆动频幅一致。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在导料板3上远离煤斗1内腔的顶部的一端以及同步板13上远离煤斗1内腔的顶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延向板5;
导料板3上:在往复摆动中,所述延向板5上远离导料板3的一端的水平位置一直低于延向板5上与导料板3连接端的水平位置;延向板5上远离导料板3的一端为A点,延向板5上与导料板3连接端为B点,导料板3上与煤斗1内腔顶部连接端为C点,∠ABC<180°;
同步板13上:在往复摆动中,所述延向板5上远离同步板13的一端的水平位置一直低于延向板5上与同步板13连接端的水平位置;延向板5上远离同步板13的一端为A’点,延向板5上与同步板13连接端为B’点,同步板13上与煤斗1内腔顶部连接端为C’点,∠A’B’C’<180°;
所述∠ABC与∠A’B’C’彼此相对。
当仅用导料板3和同步板13进行煤料导向时,由于导向板3和同步板13过短,煤斗内壁周围落下的煤料较少甚至没有;当延长导料板3和同步板13来使其能将煤料导入煤斗内壁周围时,煤斗内的煤料不宜累积过多,否则煤料堆积过多时,导料板3和同步板13的末端被会煤料挡住;因此设置延向板5,在导料板3和同步板13位于极限位置时,在不过多加长其长度的同时,能对即将下落的煤料进行导向,使煤料能落在煤斗内壁周围,进一步地使煤料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在导料板3和同步板13的彼此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导料滚珠6,所述导料滚珠6有若干个,且均匀地分布在导料板3和同步板13的彼此相对面上。滚珠6的设置便于煤料的下落,将煤料与导料板3之间的滑动摩擦以及煤料与同步板13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以加速煤料的下落,提高上料速度。
进一步地,在同步板13上远离导料板3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机构Ⅱ14,所述缓冲机构Ⅱ14的一端与同步板13连接,缓冲机构Ⅱ14的另一端与煤斗1的内壁连接。缓冲机构Ⅱ14优选位弹簧。
同步板13在极限位置时,会突然进行反向转动,而同步板13的突然反向转动会对相关部位产生较大应力,影响连接部位的使用寿命。设置缓冲机构Ⅱ14后,同步板13处于极限位置时,缓冲机构Ⅱ14处于变形状态,这不仅能减缓同步板13的转动速度、减小惯性,还能将部分动能转为弹性变形,存储在缓冲机构Ⅱ14中,避免突然反向导致的振动,利于提高相关机构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在煤斗1上表面上设置有挡料板8,所述挡料板8位于进煤口2远离传送带的一侧,且在挡料板8上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9,所述加强筋9的一端与挡料板8的侧壁连接,挡料板8的另一端与煤斗1上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转轴10、转盘11和驱动臂12,所述转轴10与转盘11共轴线,且转轴10上远离转盘11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驱动臂12的一端与转盘11的偏心点铰接,驱动臂12的另一端与导料板3铰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包括煤斗(1),在煤斗(1)的上表面设置有进煤口(2),传送带将煤料送入进煤口(2)中,其特征在于:在煤斗(1)内腔中设置有导料装置,所述导料装置的一端与煤斗(1)内腔的顶部连接,导料装置的另一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进行往复摆动,且在导料装置的往复摆动中,进煤口(2)的垂直投影能落在导料通道上,导料装置具有导料通道,且导料通道的一端靠近煤斗(1)内腔的顶部,另一端向导料装置的往复摆动端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装置包括导料板(3),所述导料板(3)的一端与煤斗(1)内腔的顶部连接,导料板(3)的另一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做往复摆动,且在导料板(3)的往复摆动中,导料板(3)上靠近进煤口(2)的平面为导料通道所在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3)位于进煤口(2)的远离传送带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导料板(3)上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机构Ⅰ(7),所述缓冲机构Ⅰ(7)的一端与导料板(3)连接,缓冲机构Ⅰ(7)的另一端与煤斗(1)上远离传送带的内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装置还包括同步板(13),所述同步板(13)的一端与煤斗(1)内腔的顶部连接,同步板(13)的另一端在外力作用下同导料板(3)进行同步的往复摆动;
所述进煤口(2)位于导料板(3)和同步板(13)之间,所述导料通道位于导料板(3)和同步板(13)之间的相对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导料板(3)和同步板(13)之间设置有联动杆(4),所述联动杆(4)的一端与导料板(3)铰接,联动杆(4)的另一端与同步板(13)铰接,驱动装置在联动杆(4)的带动下,驱动同步板(13)上远离煤斗(1)内腔顶部的一端进行往复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导料板(3)上远离煤斗(1)内腔的顶部的一端以及同步板(13)上远离煤斗(1)内腔的顶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延向板(5);
导料板(3)上:在往复摆动中,所述延向板(5)上远离导料板(3)的一端的水平位置一直低于延向板(5)上与导料板(3)连接端的水平位置;延向板(5)上远离导料板(3)的一端为A点,延向板(5)上与导料板(3)连接端为B点,导料板(3)上与煤斗(1)内腔顶部连接端为C点,∠ABC<180°;
同步板(13)上:在往复摆动中,所述延向板(5)上远离同步板(13)的一端的水平位置一直低于延向板(5)上与同步板(13)连接端的水平位置;延向板(5)上远离同步板(13)的一端为A’点,延向板(5)上与同步板(13)连接端为B’点,同步板(13)上与煤斗(1)内腔顶部连接端为C’点,∠A’B’C’<180°;
所述∠ABC与∠A’B’C’彼此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导料板(3)和同步板(13)的彼此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导料滚珠(6),所述导料滚珠(6)有若干个,且均匀地分布在导料板(3)和同步板(13)的彼此相对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同步板(13)上远离导料板(3)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机构Ⅱ(14),所述缓冲机构Ⅱ(14)的一端与同步板(13)连接,缓冲机构Ⅱ(14)的另一端与煤斗(1)的内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煤斗(1)上表面上设置有挡料板(8),所述挡料板(8)位于进煤口(2)远离传送带的一侧,且在挡料板(8)上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9),所述加强筋(9)的一端与挡料板(8)的侧壁连接,挡料板(8)的另一端与煤斗(1)上表面连接。
CN201721228753.3U 2017-09-22 2017-09-22 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 Active CN207267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8753.3U CN207267742U (zh) 2017-09-22 2017-09-22 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8753.3U CN207267742U (zh) 2017-09-22 2017-09-22 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67742U true CN207267742U (zh) 2018-04-24

Family

ID=61961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28753.3U Active CN207267742U (zh) 2017-09-22 2017-09-22 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67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70657U (zh) 一种采矿用矿石输送装置
CN104563173B (zh) 滚耙装掘机耙齿定向摆动复位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耙齿定向摆动复位滚耙装掘机
CN110314760A (zh) 一种碎煤筛分系统
CN207267742U (zh) 煤斗用落煤均分机构
CN206613543U (zh) 一种防止进料口堵塞的颚式破碎机
CN212732280U (zh) 一种降尘颚式破碎机
CN111013736A (zh) 井工煤矿顺槽用移动式筛分破碎一体机
CN204096496U (zh) 振动输送机
CN116853840A (zh) 一种石墨尾矿导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7641612U (zh) 一种燃料破碎机
CN204365408U (zh) 反击式破碎机
CN206810356U (zh) 破碎机
CN205164791U (zh) 一种颚式破碎机
CN211190536U (zh) 一种矿山硅质原料的破碎系统
CN204642918U (zh) 一种带破碎刀的链板式喂料机
CN204297546U (zh) 一种摆槽式给矿机
CN209321885U (zh) 掘进工作面自移式辅助出煤装置
CN208321963U (zh) 一种带加料机构的搓牙机
CN205855327U (zh) 一种用于水泥生产线皮带输送机上的分包器
CN208912305U (zh) 一种偏心滑块式摇床头
CN202635483U (zh) 一种带振动进料装置的茶叶风选机
CN212142828U (zh) 井工煤矿顺槽用移动式筛分破碎一体机
CN208018675U (zh) 一种颚式破碎机
CN209554234U (zh) 一种用于板链提升机的可调式棒闸
CN204297720U (zh) 一种摆槽式给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